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合集下载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n cnm ee t f o c . h Lw o n i n e t m at s s n” nC iah s e s h nstf t y a deoo yb nfso ret T e”a nE v om na I pc A ss e t i hn a enls ta as c r i p j s r l em b e ia o i terl fsb c,ojc, ag n oe frp bi prc a o.B r wn d a f m Wetr onr sad n h ue o uj t bet rn ea d m d o ul at i tn or ig ies r s n cute s e c ip i o o e i n
1日起施 行 可 以说 . 法 的颁 布和施 行是 我 国环境 该 影 响评价 制度 发展 历史 上 的一 个新 的单 程碑
12 公众 参 与在 环 境影 响评 价 中的作 用 . 公众 参与 在环 境影 响 评价 中主要有 两个 方 面 的 作用 。 首先保 证 决策 的 民主与科 学 环境 为公众 所共 同享 有 . 境 的存在 和 提高 普 惠众 人 . 环 环境 的恶 化也
A s at E v omet m atA ssm n (I )Ss m i a m ot tev omet ea ss m,ad p b c b t c :・ ni n n lI p c ses et EA yt s n i pr n ni n na l l yt r r a e a r l g e n u l i
环 境 影 响评 价 , 指 在环 境 的开 发 、 用之 前 , 是 利
对该 开发 或建 设项 目的选址 、 设计 、 工 和建成 后 将 施 对周 围环 境 可能产 生 的影 响 、拟 采取 的防范措 施 和 最终 不可 避免 的影 响所 进行 的调查 、 预测 和评 价 , 并 制 定防止 和减 少环 境损 害 的最佳方 案 环境 影 响评 价 制度 则 是有 关 环 境 影 响评 价 的 范 围 、 内容 、 程序 、 法 律后果 等事 项 的法律 规则 系统… 环境 影 响评价 .最 早是 由美 国 的柯德 威尔 教 授 提 出 的圜 9 9年 , 国的《 。16 美 国家环 境政 策法 》 在世 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众参与

6 信息公开
6.1 信息公开次数、时间和形式 信息公开次数、时间和形式的具体要求见表 2。
表 2 信息公开的次数、时间和形式
HJ□□-20□□
目次
前 言 ............................................................................................................................................. 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总则.............................................................................................................................................1 4 公众的范围.................................................................................................................................3 5 公众参与计划.............................................................................................................................4 6 信息公开.....................................................................................................................................5 7 公众意见调查的内容.................................................................................................................6 8 公众意见调查方法.....................................................................................................................6 9 公众意见的汇总分析和信息反馈.............................................................................................9 10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篇章的编制要求.........................................................................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公众参与调查问卷 ..................................................................................14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指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遵循一定的程序.参与与其环境权益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使制定规划或者审批建设项目的决策活动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

①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最早出现于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

该法提出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要注意听取受影响者的意见。

9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推行公众参与.最早先是在世行和亚行贷款项目中实施。

1993年由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供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首次对公众参与提出明确要求:。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书)应设专门章节予以表述.使可髓受影响的公众或社会团体的利益得到考虑和补偿。

《通知)中提出的。

公众参与。

包括听取项目所在地(区、县)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圃体、学术团体或居委会、村委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瑗日所在地(区.县)人大、政协或群众团体,应征询受影响地区公众的意见。

公众参与也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的一项基本规定。

1996年,在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第13条中,规定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

随后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也有了相同规定。

1螂年国务院通过的健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也规定了建设项目应当听取所在她的单位和居民意见。

在环评法出台之前,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规定,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广瑟性和深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建设项目建设前一般不向大众公布.也无听证会形式。

报告书不公开,只在环评过程中通过发放问卷、个别走访收集公众意见,并且将专家意见、地方意见也视为公众意见。

因此,公众参与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2∞3年9月1日颁布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则顺应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了公众参与制度。

在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程序和时机作了相应的规定。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过程中,公众可以参与和影响相关事务的决策过程。

公众参与的目的是加强环境信息公开、保护公众利益、促进民主参与、提高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公众参与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信息公开的制度,要求相关环境信息应向公众公开,公众有权知情、参与和监督环境决策和管理过程。

2.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要求在环境敏感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公众公开评价报告,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

3. 环境保护专家的聘任和参与: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保护专家的聘任条件和参与程序,要求在环境决策和环境争议解决中征求环境保护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4. 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的适用条件和程序,允许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或者公民代表公众利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维护环境权益。

5. 公众参与的土地征收和环境保护: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征地补偿和征地手续中应当听取公众意见的要求,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要求,用于保护受影响公众的权益。

以上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中的一些公众参与机制和内容,通过公众的参与,可以促进环境决策的公正性、科学性和透明度,保护公众权益,促进可持续发展。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简称环评制度)是指可能对环境有影响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在其兴建之前,对其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环评报告,并按照法定程序经环境行政机关进行审批的法律制度,它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截至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

1公众参与概念公众具有环境权,即公民对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权利,它包括优良环境享有权(即公民有要求享受优良环境的权利)和恶化环境拒绝权(即公民有拒绝恶化环境的权利)。

公众参与是指以社会群众、社会组织、个人行为或单位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行动[1]。

让公众参与到项目开发、项目建设、项目环评过程中来是公众环境权的真正体现。

通过公众参与来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社会、对居民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从而减少居民投诉,保证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使项目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按照一定的程序,参与其环境效益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使制定规划或建设项目的决策活动符合最广大公众的利益。

实质上是项目方通过环评工作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信息交流,使项目被公众充分认可,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它特别强调的是项目方同公众之间联系、交流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它是一种从源头上解决利益双方矛盾纠纷的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国于2006年2月14日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这一制度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公众环境权益的尊重,赋予了公众参与环评的形式与途径。

现阶段,环评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方式主要是,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或受委托的环评机构采用公开相关的环评信息、征求公众意见、举办环评报告专家评审会等方式使地方政府、专家学者、相关单位、当地居民等参与到规划项目、建设项目的环评过程中,以此来提高环评决策的全面性和科学性[2]。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的内容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的内容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的内容一、引言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公众参与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众参与是指社会公众在环境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积极参与,发表意见、建议和批评,以影响决策和促进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众参与原则1. 信息透明原则在环境保护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应确保相关信息对公众透明、全面、准确地公开。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包括环境状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管理措施等,以便公众了解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2. 平等参与原则任何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关知识的公众都应该有平等参与环境保护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公正、公平的参与机制,确保公众在环境保护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3. 公众意见征求原则在环境保护决策过程中,应当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通过多种方式,如公开听证、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公众的声音,以便制定出更加符合公众意愿的环境保护政策。

4. 公众参与决策原则公众应当有权参与环境保护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委员会,由公众代表参与环境保护决策的讨论和决策过程,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5. 依法参与原则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应当依法进行。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公众在环境保护中行使权利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6. 教育培训原则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公众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知识水平。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活动、组织环境保护培训课程等,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7. 公众参与监督原则公众有权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监督。

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监督机制,接受公众的监督和批评,及时纠正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和错误。

三、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义1. 增强环境保护的公信力和可行性。

公众参与能够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增强环境保护决策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提高环境保护的公信力。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18.07.16•【文号】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施行日期】2019.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已于2018年4月16日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2018年7月16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第三条国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遵循依法、有序、公开、便利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鼓励建设单位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六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对公众参与的真实性和结果负责。

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可以委托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本办法未作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摘要】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建设。

[1]只有正确认识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才能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制度。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建设近日,昆明部分市民走上街头抗议px项目,体现出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热情,也反映出我国工程项目的建设往往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这一环节不甚注重。

当代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享受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丰富物质享受的同时,又在感叹我们周围生态的恶化。

资源的枯竭,生态的破坏,这些环境危机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

如何确保公民正确行使公共参与的权利,是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公众参与环境评价的历史背景由于环境污染损害是通过环境的污染而导致公民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受到损害,因此,西方学者提出了公民环境权作为基本人权——生存权的派生权利的理论。

他们认为“每一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公民的环境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应该在法律上得到确认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在这种对环境权的呼吁下,一些国家以及国际组织均相应地将“环境权”写进环境法律之中,公众参与的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2]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70年代末就将公众参与纳入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

[3]1973年,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三十二字方针,就把鼓励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提到显著的位置上来。

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这表明中国公众有参与环境管理的权利。

在1996年人大常委修改并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三条中新增加一款内容:“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在环保领域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实行公众参与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二章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二章公众参与

对未来的展望
• 发展方向 • 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和环境立法工作,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 • 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 探索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模式和渠道,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 • 加强监督管理和反馈机制建设,确保公众参与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 建议和措施 •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明确公众参与的范围、程序、方式和监督机制。 • 加强信息公开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关注度,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 • 加强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模式和渠道建设,包括问卷调查、听证会、公示、咨询等,确保公众能够方便地参
提高环保责任感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的问题,从而增强环保责任 感。
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社会监督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促进社会监督,使项目更加符合 公众利益,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提高公众信任度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使公众更加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 ,提高公众对项目的信任度。
04
公众参与的实践
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二章公 众参与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公众参与的法律依据 • 公众参与的流程 • 公众参与的意义 • 公众参与的实践 • 提升公众参与效果的建议 •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未来发展
01
公众参与的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06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未来发展
技术进步对公众参与的影响
信息技术普及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方式和手段将更 加多样化,例如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途径征求民意、公示环评信息等, 进一步扩大了公众的参与范围和深度。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6.02.14•【文号】环发[2006]28号•【施行日期】2006.03.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06]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解放军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推进和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的公众参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和法规性文件有关公开环境信息和强化社会监督的规定,我局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现发布施行。

附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二○○六年二月十四日附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和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的公众参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法律和法规性文件有关公开环境信息和强化社会监督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一)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二)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三)环境影响报告书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或者重新审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过程中征求公众意见的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国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活动。

公众参与实行公开、平等、广泛和便利的原则。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能被公众所充分认可 。公众参与作为一种协调工程 建设和社会影响的手段 ,可弥补环评工作中单纯技
术 研究 的缺 点 .尤其 是重 点污 染建设 项 目及 移 民 问
确 理解 经济发展 、环境 污染与环境保 护之 间的关 系网 ;同 时受 到对 拟 建 项 目的 了解 程 度 、利 益 关 系
环评 工作 中一 般仅 限 于项 目环评 前期 调查 和项 目评
调查内容针对性差 ,偏离项 目本身性质 ,不能如实 反 映 项 目对 环境 的影 响 ;另 一方 面则 针 对 不 同 的
公 众 ,调查 过 程使 用 较 多 的专业 术 语 。使 大 部 分 公 众 难 以理解 .无 法正 确 有效 回答 所 调 查 的 问题 .造 成调 查结 果偏 差 ,达不 到预期 的效 果 。 4 )公 众 参 与 双 向性 差 .调 查 结 果 分 析 方 法 不 当 。一 般公 众 参 与形 式 为项 目调查 问卷 附 以相 关 信 息 的形 式进 行 ,个 别 项 目采 用 召开 讨 论会 、座 谈 会
调 查 问卷 内 容 设 置 片 面 ,存 在 误 导 、遗 漏 重 要 信 息 ,甚 至不 考 虑本 项 目的特性 ,针 对 不 同性 质 、不 同区域 、不 同时期 ,却 采 用 相 同 的调查 问卷 ,致使
能造 成重 大影 响 ,应 当编制 环境影 响 报告 书 的建设 项 目,才 有发 表 意见 和提 出异 议 的机 会 。并 不是 针 对所 有 纳 入 环境 影 响 评价 范 围的规 划 和 建设 项 目: 在评 价 中只能 针对 环境 影 响报告 书 的具体 内容 提 出 意 见和建 议 ,对 于某一 建设 项 目或规 划 是否 进行 评 价 以及评 价 的时 间 、范 围 、方法 等 ,公众 并没 有 提 出意 见或 要求 审查 的权 利 。 公众 参 与应贯 穿 于环评 、环 保管 理 工作 的整 个 过程 ,但 由于时 间紧 、任务 重 ,公众 参 与 的时段 在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那么,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呢?简单来说,它是指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让广大公众有机会了解项目的相关信息,并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一过程旨在让可能受到项目影响的公众能够参与到决策中来,使环境影响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和公正。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公众有权知道那些可能对他们的生活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项目的性质、规模、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以及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

只有在充分了解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公众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公众参与能够提高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环境问题往往十分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而不同的公众群体,由于其生活经历、专业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项目的环境影响。

通过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可以集思广益,为环境决策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参考,从而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公众参与也体现了民主的原则,让环境决策能够充分反映公众的意愿和诉求。

再者,公众参与有助于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项目如果能够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那么它在运营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得到当地社区的支持和认可,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公众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

有些时候,公众获取项目信息的途径有限,或者参与的方式不够便捷,导致公众无法有效地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中来。

例如,一些项目的公示方式不够多样化,仅仅在政府网站或者特定的场所进行公示,很多公众无法及时获取到相关信息。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随着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评估环境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重视,同时公众参与也被认为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影响公众参与的因素进行探讨。

一、公众参与的定义及意义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立项和实施过程中,对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的保障。

公众参与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认同和支持,促进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和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公众参与的影响因素1.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是指社会、文化、人类活动等方面对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影响因素。

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待环境问题的态度和观念不尽相同,这直接影响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程度。

例如,在东方文化中,个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较弱,而在西方文化中,社区参与和个人自愿行动的意识较强。

2.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指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所涉及的经济影响因素。

例如,环境影响评价可能会对当地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这会导致当地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的态度和意见不同,影响公众参与的程度和质量。

3.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是指环境影响评价活动涉及到的政治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到公众参与的质量和程度。

例如,政府领导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的态度和决策可能会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和公众参与的程度。

4.知识、教育和信息因素知识、教育和信息因素是指公众对环境问题的知识、教育以及信息来源。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了解程度不同,可能会影响公众参与的程度和质量。

例如,受过教育的公众会更关注环境问题,因为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更深。

三、如何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程度1.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政府应鼓励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以此增强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参与积极性。

2.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政府和项目承建方应及时公布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信息,同时提供适当的交流和讨论机制,以便公众获得项目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环境评估师的工作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环境评估师的工作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环境评估师的工作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环境评估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之一,而在环境评估师的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公众参与可以提高环境评估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本文将探讨环境评估师在工作中如何促进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1. 公众参与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是确保环境评估公正性和科学性的重要机制。

公众是环境受影响群体的代表,通过他们的参与,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和意见,以保护公众利益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还可以提高决策的可接受性和可执行性,增强决策的合法性。

2. 公众参与的形式环境评估师在工作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促进公众参与。

首先,可以组织公开听证会或座谈会,邀请公众代表和相关利益方参与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环境评估信息,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反馈。

此外,可以与当地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环境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

3. 公众参与的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应该贯穿整个评价过程的各个阶段。

首先,在环境评估的初期,环境评估师可以组织公众参观考察现场,了解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并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在评估报告草拟和公示期间,可以通过公开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向公众征求意见,并在报告中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

最后,在评估报告最终确定和决策阶段,环境评估师应公开发布最终报告,并回应公众的关切和疑虑。

4. 公众参与的挑战和对策在环境评估师工作中,公众参与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公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不足,缺乏对环境评估的了解和认识。

其次,公众参与可能导致决策过程过于冗长和复杂,增加成本和时间。

为应对这些挑战,环境评估师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

同时,可以加强与社区、非政府组织等机构的合作,共同促进环境评估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实施。

综上所述,环境评估师在工作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施与效果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施与效果评估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并提供给公众对环境项目的影响发表意见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估。

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施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施方式包括公示、听证会和公众意见征询等。

首先,公示环节通常以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在指定场所,如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供公众浏览和提出意见,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

其次,听证会是一种常见的公众参与形式,通过会议的方式,公众可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达对项目环境影响的看法和担忧,以及提出改进建议。

此外,公众意见征询是一种常用的方式,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征集公众对环境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效果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效果评估主要从参与度、决策效果和公众满意度等方面考量。

首先,参与度是评估公众参与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衡量公众对环境项目参与的积极程度、参与意愿和参与持续性,可以反映公众对项目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

其次,决策效果是评估公众参与效果的关键要素。

通过分析公众意见对环境影响评价决策结果的影响程度,评估公众参与是否对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再次,公众满意度是评估公众参与效果的关键评价指标。

公众参与过程是否充分保障了公众权益,决策结果是否能够满足公众关切,决定了参与效果的满意度。

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挑战与改进尽管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具有积极意义,但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公众参与的信息透明度和反馈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公示和意见征询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加强信息公开,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渠道供公众参与。

其次,公众参与的效果和意见反馈需要更好地被纳入决策过程。

政府部门应重视公众意见,积极采纳和回应公众的建议和担忧,确保公众参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施方式和效果评估对于推进环境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二章公众参与

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二章公众参与
制定公众参与计划
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公众参 与计划,明确公众参与的方式、途径和程序等。
04
公众参与的效果评估Leabharlann 公众参与效果评估的定义和目的
定义
公众参与效果评估是对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公众意见的收集 、分析和评价,旨在判断公众意见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和合理 性的评估方法。
目的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公众对项目的了解和参 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同时增强项目实施的合法 性和合理性。
05
公众参与的问题与对策
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01
02
03
缺乏参与意识
部分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 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 主动参与意识。
信息不对称
由于专业知识壁垒,公众 与环评机构之间存在信息 不对称现象。
参与成本高
参与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投 入大量时间、人力和财力 资源,对一些人来说成本 较高。
提高公众参与质量的对策
• 方法: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听证会、民意测验等方式进行公众参与效果评估,其中问卷调查是最 常用的方法之一。
• 程序:公众参与效果评估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设计评估方案:明确评估的目的、对象、指标和方法等。 • 发布评估通知:将评估方案通知相关单位和个人,邀请他们参加评估活动。 • 收集公众意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听证会等方式收集公众对项目的意见和建议。 • 分析公众意见:对收集到的公众意见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出结论和建议。 • 公布评估结果: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公众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 权利 • 知情权:了解建设项目、规划、政策和立法等环境影响评价的情况。 • 参与权:参与建设项目、规划、政策和立法等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提出意见和建议。 • 监督权:对建设项目、规划、政策和立法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和建议。 • 请求救济权: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请求法律救济。 • 义务 •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进行违法活动。 • 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 在自己的权利范围内行使参与权,不干涉其他人的权利。 •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给他人造成损失。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环境部令第4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环境部令第4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环境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已于2018年4月16日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2018年7月16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第三条国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遵循依法、有序、公开、便利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鼓励建设单位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六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对公众参与的真实性和结果负责。

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可以委托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本办法未作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信息应当依法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依法不得公开。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第4号令)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第4号令)

生态环境部令部令第4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已于2018年4月16日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2018年7月16日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第一条为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

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除外。

第三条国家鼓励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遵循依法、有序、公开、便利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应当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鼓励建设单位听取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之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六条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过程的公众参与,对公众参与的真实性和结果负责。

专项规划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可以委托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本办法未作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信息应当依法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依法不得公开。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相关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如何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如何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

如何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一种评估项目或政策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程序。

公众参与是EIA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确保环境决策的透明、公正与合理。

然而,在实践中,公众参与存在一些问题,如参与难度大、信息不对称、决策结果不能充分反映公众意见等。

因此,为了有效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以下从改善参与机制、提高参与效果和加强参与意识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一、改善参与机制1. 明确参与对象和范围。

在EIA过程中,明确哪些群体或个人属于参与对象,并将参与范围界定清楚,以避免范围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

2. 提供参与机会。

通过建立公众参与平台、组织公众听证会或座谈会等方式,为公众提供有效参与的机会,并确保公众可以充分了解项目或政策内容。

3. 加强参与信息的公开透明。

将EIA报告、环评公告等重要文件公开,确保公众能够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二、提高参与效果1. 提供参与的技术支持。

为公众提供相关培训和资讯,使其能够了解相关知识、方法和工具,有能力就项目或政策的环境影响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

2. 强化参与意见的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公众反馈其参与意见的处理结果,使公众对参与的意义和价值有所认知,并增强其参与的主动性。

3. 鼓励多元化的参与形式和渠道。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参与形式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进行在线意见征集,吸引更多不同群体的参与。

三、加强参与意识1.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关注度,使其意识到参与EIA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增强公众的参与能力。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培训和活动,提高其参与EIA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公众间的交流合作。

组织一些环境保护交流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公众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共识,共同参与环境决策过程。

建设项目环评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建设项目环评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建设项目环评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一、引言建设项目环评旨在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而在环评过程中,公众参与作为一项重要的机制,旨在确保项目的决策具有透明性、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建设项目环评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增强公众参与的效果。

二、建设项目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意义1. 推动透明决策公众参与能够向相关利益方提供项目决策所需的信息,使决策过程更加透明。

公众可以就项目相关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推动决策者在项目最初阶段就充分考虑公众利益,加强环保措施。

2. 增强合法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公众参与,社会各界可以对建设项目提供反馈意见,其中包括环保组织、学术界以及居民等被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利益方。

这种合法性的反馈使项目决策更具可持续性,调解不同利益方之间的冲突,降低社会抗议和诉讼的风险。

三、公众参与在建设项目环评中的形式1. 信息公开项目环评过程中,相关信息应当及时、充分地向公众公开。

包括项目的背景、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和预防措施等内容。

这有助于公众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发表评论和提供建议。

2. 公众听证会公众听证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允许公众展示他们的立场和意见。

与公众促进真正的对话,有助于纠正可能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促进项目决策的合理性。

3. 反馈机制建设项目环评过程中应设立公众反馈机制,接受公众提供的评论、建议和举报。

相关部门应及时回应公众的反馈,解答疑惑,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项目决策的合理性。

四、加强建设项目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效果的建议1. 提前介入公众公众参与不应仅仅局限于环评报告的公示和听证会等形式,更应提前介入项目决策的各个阶段。

如在项目筹备阶段即向公众提供项目信息,听取意见和建议,形成社会共识。

2. 专业培训和教育对公众和项目决策者进行环评相关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参与的质量和决策者的环境意识。

通过传播环保知识,增强公众对环境影响的了解,使其能够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参与环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公众参与的管理 P586
公众参与的对象选择 公众参与的程序和内容 公众意见的处理要求
(三)公众参与技术 P587
如何在EIA中开展有效的公众参与工作? 如何在EIA中吸引公众参与? 如何化解公众参与中对项目建设环境影响的冲突意见? 如何把公众参与的成果应用到EIA和项目决策中?
二、中国现阶段的公众参与方法
报告书简本编写及公示、 征求公众意见
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评审稿)
公众参与环节
评价工作其它环节
图 10-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程序图
2、公众参与的对象和参与形式
(1)公众参与的对象 一般公众、有关专家 (2)公众参与的形式 问卷调查 座谈会 论证会
听证会
3、信息发布的内容和方法
(1)信息发布的内容 项目信息、报告书简本 (2)信息发布的方法 在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公共媒体上发布公告 公开免费发放包含有关公告信息的印刷品 其他便利公众知情的信息公告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环发2006[28]号)
1、公众参与的程序和主要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
完成项目规划 及初步可研
建价大纲编制及评审
编制报告书初稿
项目影响范围公众意见调查
第一次意见调查 第二次信息发布 第二次意见调查 第三次意见调查
(一)公众参与概述
4、EIA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P585
中国
建设项目:从EIA起步到管理门作出决策的全过程,但环节少 规划:要求不高,规定没有项目EIA具体,环节少
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
渗透在项目开发全过程,环节多、范围广。 大纲(标准、评价原则等) → 环境影响识别 → 现状调查 → 方案比选 → 缓解措施 → 信息公开
第十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一、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简介 二、中国现阶段的公众参与方法
一、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简介
(一)公众参与概述
1、公众参与的定义 P584 信息公开、意见反馈,双向多次互动。 2、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作用 P584 告知 公众发表意见和对项目决策施加影响的机会 提高公众对建设项目负面环境影响的认识和可接受性 化解因误解造成的冲突和争执 全面识别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的上的资料补充 提高项目决策的合理合法性 …… 3、存在问题 国内:处于起步阶段、公众环境意识的水平差异较大 发在国家:程序过长、影响到项目建设的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