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整理

合集下载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整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整理

5简答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基本线索:1、西方政治思想史纵向经历自然政治观(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探索宇宙、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西方中世纪,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到中世纪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察政治思想的依据,维护教权、俗权的思想都从《圣经》中寻找依据)、3、权利政治观(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人天生平等,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人们为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公共权力和政治秩序。

政治社会与公共权力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个人的权利。

经历了应然、实然、将然三个阶段。

简述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1、了解完整的人类历史2、认识真实的西方社会3、增强政治的分析能力4、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5、提高现代的公民意识6、理解当代的民主进程(1、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开放性和超越性;(2、有利于丰富政治知识(3、有助于提高政治智慧和政治思维能力(4、有助于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防范西方糟粕思想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的特点1、批评雅典民主制,2、知识即美德,推崇人的理性思辨能力,主张公民过理性的生活,追求至善;3、由掌握知识的贤人管理国家,因为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或艺术简述柏拉图理想国的特征:1、理想国家与现实城邦对立;2、城邦合乎正义(个人服从城邦,城邦严格等级);3、整体主义传统(整体为目的、个人为工具,个人消溶于整体之中,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4、哲学家治国(一元取代多元的取向、将社会进步投注于伟大人格、反民主的极权的);5、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每个人依据质地说划分等级(金、银、铜、铁),然后进行社会分工;6、理想城邦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强盛、社会和谐、道德优良,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实行公有;7、倡行教育(体现文化专制主义精神)、净化城邦文化;8、重人治,轻法治。

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内容

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要内容

1.柏拉图:古代希腊城邦的政治学家,理念论是其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代表作《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乌托邦主义传统。

哲学家执政是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理念”与“现象”(一)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二)洞穴理论(三)复兴城邦精神的愿望(四)柏拉图乌托邦主义:现实政治的反面(五)《理想国》中国家理念●合乎正义●整体主义传统●严格社会等级分工●哲学王治国2.《理想国》:作者柏拉图,阐述理想城邦,包括其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生活方式。

(1)政治学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对立(2)城邦的正义集中体现在社会分工上(3)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4)论述等级划分的合理性(5)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3.亚里士多德:(一)首次进行学科划分(二)创立政治学(三)运用各种先进的方法(四)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古希腊学术成就的集大成者;(五)著有《政治学》和《雅典体制》《伦理学》;首次形成了自觉的学科分类意识,并对人类知识进行系统分类;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研究领域;政治学的对象是城邦,伦理学在广义上是其一部分。

(六)批判柏拉图●理想虚空(城邦像家庭、缺失个人的“整体幸福”)●违背人性(自爱可贵、公有制难成功、没有个人利益范围)4.(一)两大政治命题1、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人按本性的要求必须过城邦生活才得以实现,人类社会组织由低级向高级演进也是人的本质不断趋于完善的过程。

人类天生是合群动物必须过共同生活。

人类为了适应更广大的需要,有若干家庭联合起来组成村社,进而联合起来组成城邦,城邦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2、城邦是一种至高而广涵的善在家庭和村社阶段,人还不是真正完善的人,只有在城邦里人的本性才得以体现,城邦的目的是至善,是公民“优良的生活”。

个人价值依赖于城邦,城邦是平等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

5.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一、温和的整体主义二、有限的私有制三、肯定中产阶级的作用四、推行奴隶制五、主张中庸的民主选举六、倡导法治优先性6.亚里士多德的贡献西方理性与科学传统的先驱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似人物城邦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城邦时代公民政治信仰的忠实表达者●塑造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主流倾向●为整体主义结构植入了个人主义基因●民主法治和自由平等的坚实捍卫者●奠定公民文化的基础和精神7.西塞罗●出身骑士,任执政官,捍卫共和传统。

西方政治思想史 整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 整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申林目录第一章柏拉图第十章边沁与密尔第二章亚里士多德第十一章哈灵顿、卢梭与杰斐逊第三章从斯多葛派到罗马法学家第十二章从莫尔到马克思第四章从奥古斯丁到阿奎那第十三章从柏克到施米特第五章从马基雅维利到格老秀斯第十四章波普尔与阿伦特第六章霍布斯第十五章哈耶克与奥克肖特第七章斯宾诺莎与洛克第十六章罗尔斯与诺齐克第八章孟德斯鸠与联邦党人第十七章伯林与施特劳斯第九章从贡斯当到休谟导论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西方历史上的各种政治思想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二、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线索1、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轴心时代)——自然政治观,认为政治秩序是由自然发展而来的。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2、西欧中世纪——神学政治观,认为政治秩序是上帝的安排。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意】3、近代——权利政治观,把个人权利作为政治的基石。

这一时期思想出现明显划分,多种思潮并存:【1】专制主义——安全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意】、布丹【法】、格老秀斯【荷】、霍布斯【英】【2】自由主义——自由代表人物:洛克【英】、孟德斯鸠【法】、联邦党人、贡斯当【法】、托克维尔【法】、斯密【英】、休谟【英】、边沁【英】、密尔(穆勒)【英】、汉密尔顿【美】【3】共和主义——共和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哈林顿、卢梭【法】、杰斐逊【美】【4】保守主义——传统代表人物:【英】柏克【法】梅斯特尔【德】黑格尔【5】社会主义——平等代表人物:莫尔【英】、康帕内拉、安德里亚、圣西门【法】、傅立叶、欧文、马克思【德】、恩格斯4、现代政治思想【1】政治哲学在政治哲学领域,政治思想延续了近代的方向。

古典自由主义在19世纪末发展为新自由主义,二战后作为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新古典自由主义兴起,两者并存。

保守主义在二战前主要体现为精英主义,在二战后体现为社群主义。

社会主义思潮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科学社会主义,一个是民主社会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考研重点整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考研重点整理

逻辑框架整理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1、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2、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荷马、赫西俄德3、早期立法家的政治思想:来库古、梭伦4、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政治思想●第二节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1、城邦和城邦制度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三节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1、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和思想界的变化2、智者的政治思想3、苏格拉底的活动和贡献●第四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3、哲学家治国思想4、政体思想5、第二等好的理想国●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4、政体分类及其变革5、对理想城邦的设计6、对西方政治思想的贡献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第一节这一时期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1、城邦制度的解体和政治思想的演变2、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世界主义思潮●第二节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1、斯多葛派的产生和流传2、自然法思想3、人的精神自由思想4、人人平等思想●第三节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1、政治学由希腊向罗马的转移2、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3、西塞罗的政治思想●第四节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1、罗马法和罗马法学2、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第五节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1、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2、奥古斯丁的双城论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观念1、5—10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2、罗马传统和日耳曼传统的结合3、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1、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2、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信仰和理性3、教会和国家4、国家的起源和目的5、政体理论6、法的性质和分类●第四节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1、城市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2、但丁的世界帝国论3、马西略的政治思想4、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想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1、民族国家的兴起2、文艺复兴运动3、宗教改革运动4、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第二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权力政治观3、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4、君主的统治方法●第三节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1、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第四节布丹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国家理论3、主权理论4、政体理论●第五节法国反暴君派的政治思想1、反暴君派的产生2、浩特曼和莫耐的反暴君思想3、鲍埃西的反暴君思想第五章 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第一节 17世纪欧洲的社会和思想状况1、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2、科学和哲学的发展3、政治思想的世俗化●第二节格老秀斯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然法学说3、国家和主权学说4、国际法的原则●第三节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然权利观3、社会契约论4、思想自由权●第四节普芬道夫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然法理论3、国家理论第六章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1、英国的宪政传统2、17世纪英国社会状况和革命的特点3、政治思想的特点4、革命时期各派政治思想●第二节霍布斯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国家的起源和本质3、主权学说和政体理论4、人民的自由和主权者的义务●第三节弥尔顿和哈林顿的政治思想1、弥尔顿的政治思想2、哈灵顿的政治思想●第四节洛克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对政治思想的清理和总结3、自然权利理论4、政府的起源和目的5、法治和分权第七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8世纪法国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1、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2、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政治思想的特点3、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第二节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法的精神3、政体和政治自由理论4、分权学说●第三节卢梭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平等理论3、社会契约论4、人民主权学说5、对政治思想的影响●第四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1、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2、《人权和公民权宣言》3、革民时期各派的政治主张第八章 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8世纪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特点1、美国社会的形成和特点2、18世纪美国社会的政治斗争3、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潘恩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美国独立思想3、代议制共和政体思想4、人权理论●第三节杰斐逊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然权利理论3、民主自治思想●第四节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性恶论和精英论3、分权和制衡思想第九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第一节这一时期社会状况和思想特点1、德国社会状况2、政治思想的状况和特点●第二节康德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伦理学说3、国家学说4、永久和平思想●第三节洪堡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由和个性3、国家作用的范围●第四节黑格尔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体系和方法3、市民社会和国家4、君主立宪制主张5、民族主义思想第十章 19世纪法国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9世纪法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特点1、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状况2、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孔斯坦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权利和自由3、分权思想●第三节社会主义各派的政治思想1、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2、空想共产主义3、无政府主义思想●第四节孔德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实证主义体系3、社会团结思想●第五节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3、民主和平等4、自由和平等5、政治和革命第十一章 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9世纪英国社会和政治思想演变1、社会经济政治状况2、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3、政治思想的演变和特点●第二节柏克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保守主义的社会政治观3、代议制思想●第三节边沁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功利原则3、政府理论●第四节密尔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对边沁功利思想的发展3、自由思想4、代议制争政府理论和主张●第五节斯宾塞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普遍进化论3、社会有机体论4、同等自由法则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对雅典民主政治评述:一方面,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政治,主要体现在:A 政府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取消财产和等级的限制;B 公民大会构成城邦的权力核心,公民政治得到充分的体现;C 贵族会议形同虚设,贵族特权丧失殆尽;D 国家公职实行薪金制,进而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经济保证。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

名词解释1、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提出上帝之城是最高的善,是永久和完美的和平,人们在其中享受永生的幸福。

上帝之城是圣者、谦卑者、虔敬者、被拣选者之城。

要想被上帝选中,进入上帝之城,就要尽力行善。

2、阿奎那:托马斯.阿奎那是西欧封建社会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

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论证教会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教权高于俗权的合理性,国家理论,关于法的本质、目的、特征和分类的思想。

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基督教神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自然状态:国家之前的状态,是一种非真实的状态,是国家学说的逻辑前提,一个不证自明的命题4、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

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

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

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5、社会契约论:契约论是一种将国家与法律看作是人们通过契约而产生的理论,由于自然状态不安全,理性指导人们订立契约,即订立契约转让自然权力给个人或集体,从而换取公共力量的保护,即国家(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观点。

以社会契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解体,论证权力的来源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是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如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通过描述社会契约论的发生过程,得出了国家的本质以及权力产生的过程。

卢梭亦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

社会契约的理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近现代的西方政治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6、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第一节古希腊政治思想的产生一、古希腊的历史与自然条件自然环境与古代居民古代希腊世界的地理范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屿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地理特点气温适宜,雨水充沛,多山,各地之间交通不便,不易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各城邦多沿海而建二、古希腊的城邦城邦的界定:一个以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不大的一片农村所构成的独立的“城市国家”,每一个城邦都是自给自足的单位,各城邦之间互不隶属。

其显著特征是小国寡民。

面积为几十到一百平方公里,人口为数百到数千人,上万的并不多。

古希腊最著名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城邦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城邦的政治是多元的:一是指城邦林立,古希腊有数百个城邦;二是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化。

三、政治改革与城邦政治体制古希腊有数百个城邦,各城邦之间的政治体制有很大的不同,形成了多元化的政治制度。

这种多元化的政治制度对古希腊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雅典民主政治评述一方面,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政治:其一,政府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取消财产和等级的限制;其二,公民大会构成城邦的权力核心,公民政治得到充分的体现;其三,贵族会议形同虚设,贵族特权丧失殆尽;其四,国家公职实行薪金制,进而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经济保证。

另一方面,雅典民主政治属于古代政治的范畴,只有成年男性的雅典自由人具有公民的资格,妇女和非自由人被排斥于公民政治和民主政治之外,所谓的公民权只是成年男性的雅典自由人的特权,所谓的民主政治只是存在于一定的范围之内,因而区别于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后者的特征在于与自由的社会氛围密切相关,具有普遍性抑或全民性。

四、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一,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第二,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三,特定的研究主体和范围第四,公民的政治视角第二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一、生平、著作和时代背景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改名为柏拉图(Plato)身出名门,其母为梭伦的后代,其父为雅典末代国王的后裔,曾师从苏格拉底,创立了著名的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二、主要政治思想(一)理念与理想国理念: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和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点整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点整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笔记整理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第一节背景与渊源一、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一)城邦制度的起源与特征1、城邦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1)BC8-BC6世纪(2)BC5-BC4世纪:城邦制度的繁荣和危机时期。

(3)BC4(338)-BC2世纪末:城邦解体,政治思想萧条。

2、城邦形成的原因(1)历史机缘:迈锡尼王权(BC15—12世纪)向统一帝国发展的趋势,多立斯人入侵(12世纪),回到分散状态;(2)破碎的地理环境;(3)宗教特征:远古时代形成的部落宗教,内聚性和排外性。

3、城邦的特征(1)小国寡民和城邦本位主义;(2)公民自治团体:A、城邦社会政治结构B、公民:属于城邦的人C、公民土地所有者、军人、政治统治者三种身份合一。

(3)直接民主制和发达的公共政治生活: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抽签选举,公职津贴。

(4)多元化政体形式。

(二)城邦制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1、城邦的规模往往十分狭小,全体公民都可以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城邦的政治生活成为个人生活的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城邦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3、城邦制度的多样化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二、希腊政治思想的起源(一)《荷马史诗》1、荷马及其时代《伊利亚特》,《奥德修纪》。

2、社会等级观念的出现(1)奴隶产生和奴隶制观念的出现。

(2)妇女地位低下和对妇女的歧视。

(3)当时的等级分化还刚开始,没完全脱离氏族关系的脐带。

3、民主思想荷马时代部落管理实行军事民主制度,它由军事首领、长老议事会和民众大会三个机构组成。

(1)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

(2)有地位、名望、长者在公共事务中有较大发言权。

(3)部落首领的权力是受到限制的。

4、尚不发达的政治权力(二)赫西俄德1、赫西俄德及其作品《工作与时日》。

2、悲观的历史观(1)黄金时期:人类无疾病之苦,也无需耕作劳动,是最幸福时期。

(2)白银时期:人们失去了原先受到尊敬的那些美德,它们让位于奢侈和傲慢。

(3)青铜时期:出现了一个凶暴好战的民族,最后导致自我毁灭。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重点整理(自己整理的超实用)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重点整理(自己整理的超实用)

逻辑框架整理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1、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2、希腊政治思想的萌芽:荷马、赫西俄德3、早期立法家的政治思想:来库古、梭伦4、早期自然哲学家的政治思想●第二节城邦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特点1、城邦和城邦制度2、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三节智者和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1、城邦民主制的繁荣和思想界的变化2、智者的政治思想3、苏格拉底的活动和贡献●第四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国家的理念和正义的国家3、哲学家治国思想4、政体思想5、第二等好的理想国●第五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城邦的起源、本质和目的4、政体分类及其变革5、对理想城邦的设计6、对西方政治思想的贡献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代罗马政治思想●第一节这一时期时期政治思想的特点1、城邦制度的解体和政治思想的演变2、种族和文化的融合及世界主义思潮●第二节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1、斯多葛派的产生和流传2、自然法思想3、人的精神自由思想4、人人平等思想●第三节波利比阿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1、政治学由希腊向罗马的转移2、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3、西塞罗的政治思想●第四节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的影响1、罗马法和罗马法学2、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第五节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1、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2、奥古斯丁的双城论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 5—10世纪西欧的政治状况和观念1、5—10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状况2、罗马传统和日耳曼传统的结合3、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教权和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1、中世纪西欧的政教关系2、教权和王权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信仰和理性3、教会和国家4、国家的起源和目的5、政体理论6、法的性质和分类●第四节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1、城市的兴起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2、但丁的世界帝国论3、马西略的政治思想4、市民和农民异端的政治思想第四章 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社会状况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1、民族国家的兴起2、文艺复兴运动3、宗教改革运动4、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第二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权力政治观3、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4、君主的统治方法●第三节路德和加尔文的政治思想1、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思想●第四节布丹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国家理论3、主权理论4、政体理论●第五节法国反暴君派的政治思想1、反暴君派的产生2、浩特曼和莫耐的反暴君思想3、鲍埃西的反暴君思想第五章 17世纪欧洲大陆政治思想●第一节 17世纪欧洲的社会和思想状况1、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2、科学和哲学的发展3、政治思想的世俗化●第二节格老秀斯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然法学说3、国家和主权学说4、国际法的原则●第三节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然权利观3、社会契约论4、思想自由权●第四节普芬道夫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然法理论3、国家理论第六章 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和政治思想概况1、英国的宪政传统2、17世纪英国社会状况和革命的特点3、政治思想的特点4、革命时期各派政治思想●第二节霍布斯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国家的起源和本质3、主权学说和政体理论4、人民的自由和主权者的义务●第三节弥尔顿和哈林顿的政治思想1、弥尔顿的政治思想2、哈灵顿的政治思想●第四节洛克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对政治思想的清理和总结3、自然权利理论4、政府的起源和目的5、法治和分权第七章 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8世纪法国社会状况和启蒙运动1、18世纪法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2、启蒙运动的兴起和政治思想的特点3、启蒙时期各派的政治思想●第二节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法的精神3、政体和政治自由理论4、分权学说●第三节卢梭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平等理论3、社会契约论4、人民主权学说5、对政治思想的影响●第四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1、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2、《人权和公民权宣言》3、革民时期各派的政治主张第八章 18世纪美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8世纪美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特点1、美国社会的形成和特点2、18世纪美国社会的政治斗争3、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潘恩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美国独立思想3、代议制共和政体思想4、人权理论●第三节杰斐逊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然权利理论3、民主自治思想●第四节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性恶论和精英论3、分权和制衡思想第九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政治思想●第一节这一时期社会状况和思想特点1、德国社会状况2、政治思想的状况和特点●第二节康德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伦理学说3、国家学说4、永久和平思想●第三节洪堡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自由和个性3、国家作用的范围●第四节黑格尔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体系和方法3、市民社会和国家4、君主立宪制主张5、民族主义思想第十章 19世纪法国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9世纪法国社会和政治思想特点1、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状况2、政治思想的特点●第二节孔斯坦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权利和自由3、分权思想●第三节社会主义各派的政治思想1、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2、空想共产主义3、无政府主义思想●第四节孔德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实证主义体系3、社会团结思想●第五节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民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3、民主和平等4、自由和平等5、政治和革命第十一章 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第一节 19世纪英国社会和政治思想演变1、社会经济政治状况2、科学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3、政治思想的演变和特点●第二节柏克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保守主义的社会政治观3、代议制思想●第三节边沁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功利原则3、政府理论●第四节密尔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对边沁功利思想的发展3、自由思想4、代议制争政府理论和主张●第五节斯宾塞的政治思想1、生平和著作2、普遍进化论3、社会有机体论4、同等自由法则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第一节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对雅典民主政治评述:一方面,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政治,主要体现在:A 政府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取消财产和等级的限制;B 公民大会构成城邦的权力核心,公民政治得到充分的体现;C 贵族会议形同虚设,贵族特权丧失殆尽;D 国家公职实行薪金制,进而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经济保证。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1.二战前的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依据二战可划分为:二战前的新自由主义和二战后的新自由主义。

1、格林——国家干预理论。

国家的目的是通过提供公共福利而促进人们的共同幸福,使人们实现共同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国家就必须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除恶扬善。

2、博赞克特——国家有限干预理论。

为实现社会的共同的善,国家必须发挥积极的作用。

国家的作用是“排除障碍”。

但同时他也看到了国家的消极作用,认为国家干预一定要有尺度。

3、霍布豪斯——社会和谐理论为实现社会和谐,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不应互相对立而应结成联盟。

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社会和谐的实现都需要国家有意识的指导和有目的的控制管理。

4、霍布森——社会改良理论主张国家把剩余价值转归国家所有,甚至可以没收无劳所得。

强调国家发挥积极作用,制定全面的社会福利政策,兴办各种各样的社会福利事业。

5、现代自由主义(即新自由主义)相对于传统自由主义而言,表现的特征:(1)新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2)新自由主义反对传统自由主义的“消极国家”、“警察国家”、“最好的政府是管理最少的政府”的原则,主张发挥国家的积极作用,扩大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干预,建设自由主义福利国家。

(3)新自由主义强调扩大公民的权利范围。

(4)新自由主义主张更多的社会合作,奉行改良主义。

2.思考题:从消极自由到积极自由当代自由主义一代宗师伊赛亚·伯林(1909-1997)最为人所知的思想贡献,大概就是其两种自由的概念,即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

想要自己治理自己,或参与控制自己生活过程的欲望(积极自由),可能和希求一个能够自由行动的范围的欲望(消极自由)。

“消极的自由”,和针对以下这个问题所提出的解答有关,亦即:“在什么样的限度以内,某一个主体(一个人或一群人),可以、或应当被容许,做他所能做的事,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角色,而不受到别人的干涉?”。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点整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点整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点整理●柏拉图
●生平背景
●国家的理念
●理念论
●国家理念:什么是理想的国家?
●《理想国》
●正义的国家
●城邦的正义
●社会分工
●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生产者等级
●护国者军人
●统治者哲学家
●三个等级划分合理性
●四主德
●智慧
●勇敢
●节制
●正义
●虚构神话
●哲学家治国思想
●哲学家执政
●哲学王挽救城邦危机
●“哲学家”的特殊内涵
●哲学家改造城邦
●社会分工制度
●废除私有财产
●废除家庭
●对公民的教育
●法律与教育
●政体思想
●《理想国》中的政体思想
●贤人政体(理想)
●荣誉政体
●寡头政体
●平民政体
●僭主政体
●《政治家篇》中的政体思想
●按统治者人数划分政体
●一个人统治的
●王制
●僭主制
●少数人统治的
●贵族制
●寡头制
●多数人统治的
●共和制
●平民制
●按统治者是否守法划分政体
●守法的政体
●王制
●贤人政治
●民主政治
●不守法的政体
●民主政治
●寡头政治
●僭主政治
●第二等好的理想国
●理想国蓝图
●《法律篇》
●重视法律
●有限的民主原则一一混合政体
●第二等好的国家的设计
●社会分工原则与方式
●《法律篇》与《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生平背景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第二章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政治思想第二节斯多派政治思想一、斯多派政治思想1.自然法思想自然法:宇宙秩序本身中作为一切制定法制基础的关于正义的基本和终极的原则的集合。

①自然法思想来源于其自然哲学。

②自然法是支配宇宙和人的理性或神,它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

2、人的精神自由思想斯多派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过有道德的生活,只有道德的生活才能给人带来幸福,而幸福是心的安详。

3、人人平等思想斯多派认为所有的人都是神的儿女,相互间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也适用于奴隶和外邦人或野蛮人。

4、人类一体、人类一家的世界主义观念人都受自然法支配人类一体、人类一家二、斯多派政治思想的影响1.奠定了西方思想史上绵延不绝的自然法传统。

2.人人平等思想打破了城邦时代对人的各种身份的偏见,确立了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

3.人的自由思想确立了衡量人的价值的新标准——人的精神特征和道德水准。

第四节罗马法学对政治思想影响一、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1.首次产生权利概念法律的目的是确定和保护权利2.引进并发展了自然法思想自然法是理想的法或法的理想,高于现实法律3.权利思维方式不承认没有权利的权力,权利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权力必须以权利为依据第五节罗马基督教政治思想一、奥古斯丁神学政治思想(1)推崇信仰,贬低理性:上帝即真理和智慧,信仰上帝就把握了至上,拥有了幸福。

(2)原罪论与恩典论(原罪救赎说)(3)奴役是必要的,奴役是对罪的惩罚(4)推崇上帝之城,贬低世人之城(5)推崇教会,贬低国家,给国家以有限度的承认。

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第一节5-10世纪西欧的社会政治背景一、政治经济社会状况1、采邑制基础上的等级制度2、多元权力体系(1)纵向上看:君主以下,层层结成领主与陪臣的关系①国王与其陪臣间的关系是以契约为基础的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

并没有对陪臣绝对的控制支配权。

②政治版图十分破碎:封地犬牙交错;(2) 从横向上看:政教二元权力体系,教会多处于优势地位。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波利比阿(前201一120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

主要思想:1.政体循环论,认为历史上的政体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更替过程;2.混合政体论,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而形成3.主张: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以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证政治上的持续与稳定。

主要著作:《历史》2.格老秀斯:1583-1645,17世纪,荷兰人,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先驱,近代自然法理论创始人、近代国际法学奠基人,开创“论证体系”时代,是主权学说的发展者。

主要思想:第一次把国际关系问题引入政治学说,把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法的主体,改变了古罗马以个人权利和契约为基础的万民法概念,奠定了近代国际法的基础。

提出了自然法学说,国家和主权学说,政治学方法论,否定人民主权原则。

主要著作:《战争与和平法》3.《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英国人莫尔的著作。

全名《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集有理又有趣的金书》。

乌托邦,即实行财产公有,共同劳动的力量社会制度。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家庭是基本经济单位,农业劳动实行义务制,公民有大量的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文化学习或艺术活动,人人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实行政治民主制度,最高首脑是一位哲学王,城市权力在人民大会手中,法律极为简单明了,公民人人精通。

此书深刻的批判当时的专制君主、封建贵族和教会僧侣,指出国家无非是在为一伙私人利益谋划,法律不过是把富人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

4.《上帝之城》中世纪神学家奥古斯丁的著作。

在神学的框架内阐述了一整套政治哲学,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政治价值观。

奥古斯丁以《圣经》为基本依据,从神学的角度研究国家,从上帝与人的关系中来考察人,考察国家和政治问题。

借助于他的声望,这套政治哲学在整个中世纪对于人们的政治观念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5.《论美国的民主》是托克维尔的代表作。

西方政治思想史要点整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要点整理

第二章柏拉图的政治思想第一节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一、1、希腊的内部极盛期梭伦改革(前594~593)希波战争(前492~449)伯利克里(前462~429)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404):以雅典为首的民主政体城邦——以斯巴达为首的贵族政体城邦2、民主政体的危机民主派与贵族派之间的政治斗争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奴隶与自由民之间的矛盾二、柏拉图的思想渊源1、赫拉克利特学派(克拉底鲁)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唯物与唯心?提出语词的局限性(语词一经说出,事物已面目全非),不可知论。

得出与其相反的结论。

认为知识只能是对永恒不变事物的认识。

2、苏格拉底伦理行为必须建立在具有永恒价值的知识上面。

探求事物的一般定义、普遍概念。

3、埃利亚学派(巴门尼德)苏格拉底:“一般”与“个别”结合。

巴门尼德:把“一般”转变为“单个的存在物”。

4、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事物由于“摹仿”数而存在。

柏拉图:事物由于“分有”理念而存在。

提供了跨越“可感世界”与“理智世界”的桥梁。

第二节柏拉图的理念论与认识论理念的涵义*理念是本体*理念是目的*理念是共相*理念是模型第三节理想国:国家理念与城邦的正义一、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1.正义的概念2.个人正义:理性、激情、欲望的和谐。

德性。

3.城邦正义:智慧、勇敢、节制的和谐。

社会分工是国家的起源和基础。

(个人需要的多样性和个人才能的片面性)城邦的等级划分:统治者、战士、生产者。

各自体现城邦的三种美德。

(奴隶问题?)等级的神话:金、银、铜铁。

二、哲学王与理想国的制度1.理想国≈斯巴达+哲学王2.现实中的四种政体:(造成社会的分裂和混乱、统治者的无知无能、人的品德败坏。

)荣誉政体:克里特、斯巴达。

现实中最好的政体。

寡头政体:建立在财产基础上。

实质上分裂为富人的国家与穷人的国家。

过度奴役导致毁灭。

平民政体:以平等、自由为特征。

民众只有意见而无知识。

过度自由导致毁灭。

僭主政体:“最可鄙的政体”、“残酷的统治者的治理”。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思考题归纳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自然政治观国家与政治秩序的建立归因于自然,并依据是否合乎自然秩序来评价国家制度与政治生活优良与否。

人和城邦是整个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城邦起源于人过政治生活的需要。

亚里士多德:“人在本性上是一个政治动物”整体主义国家观和伦理政治观。

(二)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基督教会的庞大势力,哲学、政治学、法学等一切学科成为神学的婢女中世纪,上帝在人间的统治:一切社会关系是上帝的创造并由教会批准神学政治观的三个特征:1、一切权威来自上帝,上帝的启示和圣经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义规定了基本的政治价值。

2、教权与王权、教会与世俗政权的关系成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3、以既定的启示和教义为依据,通过形式逻辑的推理得出政治问题的结论。

宗教改革运动(三)近现代西方的权利政治观权利(契约)政治:西方近代、现代的基本政治(天赋权利,立约)权利政治观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适应人权是国家公共权力(政府)的基础萌发于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创立并兴盛于17至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经过19世纪的发展变化而延续至今。

权利政治观的基本表述:1 国家产生之前,人处于“自然状态”,享有各种自然权利;2 对抗自然不便,人们通过契约结合成国家,建立政府;3 政府的目的和作用是运用公共权力的强制力量维持秩序,保护个人权利;4 保护个人的权利既是政府的目的,又是政府权力的边界,一旦超出了这个界限,就会侵害个人的权利,政府就会失去合法性,人们就有权反抗它。

近代历史积极意义:从人出发/批判封建制度/保护个人权利/政府合法性局限性:人的抽象/资产阶级内部政治民主与权力制衡/阶级统治的工具2.城邦(一)、什么是城邦:所谓“城邦”就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连同周围不大的一片农村所构成的独立的“城市国家”。

(二)、城邦的特点:1、城邦之间彼此独立2、对内享有完全的自主权3、部分城邦之间出于战争等需要常常结盟4、政治制度丰富多样〔君主制、贵族制、奴隶制等〕5、公民、自由民、奴隶(三)希腊化什么是希腊化:1.时间段:前323年至前30年。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重点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对。

哈耶克指出,真正的个人主义的本质特征是:(1)它主要是一种旨在理解那些决定人类社会生活的力量的社会理论;(2)它是一套源于这种社会观的政治行为规范。

个人主义的根本原则在于,善和恶完全是个人的主观评价,因为不可能从对象本身的本质之中得出任何善与恶的共同准则,善和恶的用法从来就是和使用者相关的。

对于个人主义者来说,社会乃个人自愿结合而成,只是服务于个人的手段。

个人主义者颂扬个人价值和个人尊严。

2.极权主义:极权主义是一种现代专制政体,在此种政体下,国家笼罩于社会各个层面,包括其公民的日常生活。

极权主义政府不仅要控制所有的经济、政治事务,还竭力控制人民的意见、价值和信仰,从而消弥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一切分别。

3.威权主义:在民主的外壳下,以威权的手段取得政权、治理国家的一种形式。

这种形式既不同于民主政体,也有别于独裁政体,既有某些民主的成分,又有对集权的强制。

4.宪政:也称“民主宪政”、“立宪政体”。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5.公意:指社会全体成员基于共同利益、针对共同目标、符合共同幸福所具有的共同意志。

卢梭把意志分为公意、众意、私意和团体意志。

认为公意构成主权,也是法律和政府的根据。

公意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共同利益,公意是不可能分割、转让和被代表的。

公意具有整体性。

6.人民主权:指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全体人民具有平等的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权利。

政府的权力基于人民的同意,如果政府辜负了人民的委托,人民有权更换或推翻它。

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人民的同意是政治权力合法性基础。

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

7.自然状态: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具有同等的自然权利,因此,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每个人又都是自由的。

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和平,自由的状态.他明确提出人权是自然权利,人人都有,与生俱来,不可剥夺。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试必考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考试必考点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1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个阶级、阶层、社会团体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学说2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规律的历史联系3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具体联系4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和根本的问题。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在政治实践中通过运用政治规律实现自己的阶级意志,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三、逻各斯(扩展)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

他认为人类社会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的秩序和法则也应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

逻各斯指的是自然的普遍规律和共同法则,也是万物共同的、普遍的尺度。

因此它是最高的支配力量,是高于人间法律的更高的法律,是人间法律的源泉、准绳。

既是支配自然界的法则,也是支配社会的法则,这与近代思想家强调自然支配人类社会的法则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他关于逻各斯是自然普遍法则的思想被古代思想家以不同方式加以阐释,在这个意义上,以后所有自然法学说都是源于此。

它可以说就是后来西方政治哲学中非常重要的自然法概念的前身。

四、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取向自然政治观是指城邦是自然形成的,从自然看问题;整体主义是从整体看问题,国家利益高于一切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希腊,公民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了政治生活的理性化,理性政治思考不管功利、宗教影响3.政体研究为中心,协调公民关系为主题希腊政治思想主要是公民内部问题,核心是如何取得公民内部安宁和分配权利义务从而实现公民内部和谐4.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古希腊政治学是站在公民的视角认识改造现象,站在公民的立场上阐述政治见解的五、自知己之无知1.这是苏格拉底的思想,其本意:a以无知为起点,要承认自己无知,对知识进行探索b知识是局限的,试图引导讨论普遍的原则——美德,去思考自在自为的真善美2.政治思想:A判断真理要靠知识,不能靠多数。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一、哲学基础1. 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是理念论。

(1)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原型、范式、本原,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而被人们感觉到的经验事物和现象世界则是不真实的,不属于存在的范畴。

(2)理念世界是永恒不变的,而现象世界变动不居,只是理念世界的某种歪曲的摹本和虚幻的影子。

(3)理念只能被某种高超的智慧所把握,真正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因为理念是事物的形式和本质,它规定了事物的基础和原则,是纷繁复杂的现象界的稳定标准和范型。

理念论应用于政治领域就是城邦理念,合乎正义的城邦就是城邦的理念。

而政治学的任务就是对城邦理念的认识和把握。

(1) 既然万物皆有其理念,那么政治也不可能例外。

如同具体事物有其理念存在一样,城邦也有其理念;它不仅是现实的城邦的原形,而且是真正完善的城邦。

(2)人们看到的是形形色色的城邦,而哲学家所需要认识的则是城邦的理念,也就是关于城邦的真理。

现实的城邦离开这一理念越遥远,其政治便越腐败、越堕落。

(3)城邦理念不存于现实之中,但现实的城邦是对城邦理念的模仿。

(4)人们只有通过了解城邦的理念,并且使现实的城邦尽可能地接近于它,人们的生活才有可能达到永福的佳境.2. 柏拉图的认识论为回忆说。

(1)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在理念世界居住过,灵魂本身已包含对理念的认识;但当灵魂进入肉体的时候,灵魂忘记了理念,肉体是引诱人堕落的元凶;(2)学习就是回忆,通过学习(触媒)把忘记的理念回忆起来;通过不断回忆,对理念的回忆;(3)回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灵魂试图挣脱肉体的束缚,不断实现自己的自由。

(洞穴喻:我们的认识就像洞穴中的奴隶,不断地提升自己。

太阳光:最高的真理;具体事物:非纯粹理念;木偶:理念的象征;木偶的影子:对象征的象征。

)二、社会分工论(正义城邦论)1. 社会分工的必要性(1)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是体现了至高的善的城邦,具体的表现为:它是符合人的天性的城邦,是贯穿着整体主义精神、或者达到了和谐的城邦。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重点》

一、简答题:1、伊壁鸠鲁契约论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内容是什么?答:理论基础:个人幸福论观点。

思想内容:①个人幸福就是避免痛苦和纷扰,去的快乐,且是精神上的。

②判断人的善恶、进行社会活动,应以能否导致个人幸福为依据。

③提出实现个人快乐的途经:人们之间形成互不侵害的契约;在此基础上形成国家,建立法律以保证个人幸福、快乐、安全。

2、古罗马政治思想的特征是什么?答:①古罗马政治思想在实际的政治和立法活动中借用和发挥了希腊现成的各种政治理论,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

②法学取得较大发展:a法律体现最高的道德正义,因此法律高于一般道德。

或说“法律是最高道德准绳”。

b强调法律根源于人类的约定,国家和法的力量源于此种约定。

C法律根源于人类理性,法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任何人都必须服从法律。

D国家是一个法人,国家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活动,并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自己的权力。

E承认人类都是有理性的,同时也就承认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F罗马法学政治观一方面承认国家是十分有力量的,主张任何人都必须毫无保留的服从国家和法,但另一面国家和法无法包容一切,它必须尊重公民个人的某些自由权利,它开始承认公民个人都自由活动区域。

3、波里比阿在维护罗马国家持续稳定、防止腐败问题上提出的重要措施是什么?答:就是实行混合政体。

他认为混合政体就是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因素形成的,主罗马国家应该通过执政官、元老院及平民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以保持政治局势的持续与稳定。

4、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认识法治的?答:主张必须实行法治,以为法治优于人治,因为它没有感情,不带感情因素。

①制度良好的法律应根据整体制定②要普遍的守法,认为政体的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订立法律以后,执政者和下属官员不能假借公职谋取私利,要使各部分成员各得其所,都要受到法律的保护。

5、早期基督教义的性质及政治价值观。

答:性质: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第1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什么是“中庸”原则?梭伦改革对雅典城邦的影响?答:影响:梭伦的改革在雅典建立了有限的温和的民主制,为日后民主制的发展和繁荣奠定基础。

其调解公民内部矛盾的中庸思想为亚里士多德所吸收。

毕泰戈拉学派的影响?答:毕泰戈拉学派认为,数是外物的本源。

整个世界万物都具有数的比例关系,适当的数的比例关系就构成和谐。

“和谐”的原意是将不同的事物连接或调和在一起。

该学派用它指一定数的比例关系。

反合乎这种比例,就产生和谐。

比如,各天体之间距离的数的比例关系构成整个天体的和谐;人体内的湿和干、冷和热、苦和甜之间适当的比例使人健康;“黄金分割段”作为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产生和谐的美感,这种造成适当和谐的比例、尺度就是正义。

关于城邦(古希腊城邦有哪三个阶级构成,哪些人在治理,城邦的特征(内、外部看),有哪些思想家对城邦的稳固做出了贡献)答:特征:(1)古希腊的城邦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形式。

从外部特征上看,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

(2)从本质上说,城邦是自由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力的义务的政治体系。

(3)城邦政治是极其多元化的;(4)政治制度变动不居;组成:所有城邦都由三个身份集团构成:奴隶、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和自由公民。

奴隶与自由人的区分是城邦制度的基础。

无公民权的自由人包括妇女和外邦人。

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2)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代科学的研究方法;(3)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所谓的政治学就是关于城邦的技术和学问,它包括对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职能等的一般认识,以及关于如何组织和管理城邦的观点和主张);(4)公民的政治视角。

什么是智者?答: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在希腊一些城邦中用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称“智者”的职业教师。

他们向人们传授有关辩论、诉讼、演说、修辞的技巧及相应的参政知识,并收取学费。

作为第一批专注于社会政治问题的学者,他们对社会、政治和伦理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阐述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主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简答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基本线索:1、西方政治思想史纵向经历自然政治观(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探索宇宙、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西方中世纪,产生于罗马后期的基督教神学到中世纪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经典、信条成为人们观察政治思想的依据,维护教权、俗权的思想都从《圣经》中寻找依据)、3、权利政治观(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从15、16世纪开始,形成于17、18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人天生平等,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人们为维护这种个人的权利,才组成政治社会,建立公共权力和政治秩序。

政治社会与公共权力的目的是维护和促进个人的权利。

经历了应然、实然、将然三个阶段。

简述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1、了解完整的人类历史2、认识真实的西方社会3、增强政治的分析能力4、掌握先进的思维方式5、提高现代的公民意识6、理解当代的民主进程(1、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开放性和超越性;(2、有利于丰富政治知识(3、有助于提高政治智慧和政治思维能力(4、有助于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防范西方糟粕思想苏格拉底的政治思想的特点1、批评雅典民主制,2、知识即美德,推崇人的理性思辨能力,主张公民过理性的生活,追求至善;3、由掌握知识的贤人管理国家,因为治国是一门专门的知识或艺术简述柏拉图理想国的特征:1、理想国家与现实城邦对立;2、城邦合乎正义(个人服从城邦,城邦严格等级);3、整体主义传统(整体为目的、个人为工具,个人消溶于整体之中,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4、哲学家治国(一元取代多元的取向、将社会进步投注于伟大人格、反民主的极权的);5、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每个人依据质地说划分等级(金、银、铜、铁),然后进行社会分工;6、理想城邦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强盛、社会和谐、道德优良,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实行公有;7、倡行教育(体现文化专制主义精神)、净化城邦文化;8、重人治,轻法治。

柏拉图哲学王思想:1、对城邦政体(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以及城邦现实(政治专制腐败、社会分裂混乱、统治者无知无能、公民品性堕落的反思与批判);2、柏拉图认为人的品性是政治的基础,人品性的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要挽救城邦危机,必须从人的品性入手,而哲学家有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只有他们能担此重任,掌握绝对的权力。

3、改造方案参考理想国特征;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异同:同:1、整体主义;2、二人都非常注重寻本探源,追求终极;3、两人都把教育看成一个重要的问题。

异: 1 对于国家起源,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国家)完全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2、政体柏:分类荣誉、寡头、平民、僭主政体按政府目的、掌权者人数划分政体亚:正宗:君主-贵族-共和政体变态:僭主-寡头-平民政体3、治国柏:哲学家执政,重视人治亚:肯定民主和法治4、整体主义程度柏:极端的整体主义;个人消融于整体中,城邦利益高于一切,抵制消极的个人主义因素亚:温和的整体主义;承认整体主义,但保留个人独立与自由的因素5、柏拉图奉行公有制,认为私有财产是人们自私与贪欲心的根源;亚里士多德提倡一种有限制的私有制,他称之为“私有公用”。

分析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关系:(1)城邦政治结构影响政治思想:古希腊城邦国家的社会基础是奴隶制,奴隶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政治活动主要在自由公民内部进行,民主派和贵族派的斗争占首要位置。

此种政治结构使该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多数思想家把奴隶制视为天然合理,注意力集中于探讨如何协调公民内部各集团的矛盾、组织城邦国家、以及过优良的城邦政治生活上,他们的观点反映了民主派和贵族派的斗争。

(2)城邦政治生活影响政治思想:古代希腊城邦规模狭小,使得全体公民都能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政治生活是个人生活的组成部分;民主制度使自由的政治讨论成为可能,政治学说发达;城邦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联系。

所以,此时期政治思想没有区分社会与国家,并赋予国家伦理意义,把城邦看作有机整体,个人是这个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城邦高于个人,形成整体主义国家观,没有专制王权和教会。

(3)城邦制度多样化影响政治思想:古希腊世界是许多独立的城邦国家的总成,一千多个城邦各自独立,政体多样,每个城邦都有鲜明特性,而且不断变化。

这样的政治形势使古代希腊的政治思想家眼界开阔,他们比较各种政体,分析利弊,研究哪种是最好的城邦组织形式,这种研究构成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城邦的解体和世界帝国的建立,给西方政治思想带来哪些变化:世界帝国是与城邦完全不同的国家形式,其政治经济结构与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引起人们政治观念与思想的重大变革:(1)个人在庞大的国家中地位下降,个人与国家开始疏远;(2)人民不在有对古代城邦的政治热情,政治学处于沉寂状态;(3)城邦时代的民主在实际操作中已不可能,公民身份失去了政治意义。

帝国时代的政治学不再是公民的政治学,成为所有自由民的政治学,公民权扩大;(4)关注点由公共转向个人,集体主义精神开始丧失,开始关注个人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平等。

(个人主义萌发)简述斯多葛派思想的主要特点:(1)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流派,奠定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自然法传统;(2)其政治哲学中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政治价值观(核心是伦理哲学),转变了西方政治学的发展方向;(3)推崇人的精神自由,赋予其很高的伦理价值;(4)倡导人的平等与自由,构成西方政治学说史上关于人的观念的一个重大变革。

(5)强调顺从天命,要安于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要恬淡寡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

(6)倡导世界主义,希腊人和野蛮人之间没有传统界限,人类是一个整体,只应有一个国家和一种公民,这个国家也应由智慧的君主来统治,公民是宇宙公民。

(7)国家不是人们的意志达成协议的结果,而是自然的创造物。

西赛罗共和国思想主要内容(1)“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即国家为人民所有,人民是国家主人,国家成为人民集体的事务,人民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2)其国家概念强调法律作用,反映罗马人重法主义传统;(3)自然法是正义之源、人类法律之根;(4)人类自然平等,政治是所有人的政治。

(5)理想政体应该是混合政体,以执政官为代表的君主制、以元老院为代表的贵族制和以保民官为代表的民主制的混合体。

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影响:(1)在罗马法和法学家的理论中首次产生权利概念(法律的目的就是确定权利,保护权利;权利是为法律所确定和保护的利益;权力必须以权利为依据;权利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2)罗马法引进并发展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自然法是法律内在的合理法则,高于现实法律);(3)罗马法学为政治学提供了一种权利思维方式(“法学的论证”是罗马法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推理方法,统治者的权力必须以权利为依据,权利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中世纪政治思想的主要特征:1、政治学理论处于不发达状态2、基督教信仰是分析、解释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学成为神学的分支,没有独立的表达形式3、政治思想主题是政教关系,一切争论均围绕教权与王权展开4、中世纪晚期在融合中创新,奠定多元政治文化根基基督教给西方政治思想带来的变革:1、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关注灵魂得救问题);2、贬低世俗权威、疏远政治,双重政治忠诚(一仆二主,教权与王权);3、信徒精神自由与平等,形成了关于人的新概念;4、权力的制约与平衡;5、教会法体系对于西欧法律的形成的作用世纪西欧的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的特点:社会背景1、民族国家兴起,生产力和大市场的发展受传统封建格局的阻碍,反封建与反教会具有统一性,新兴资阶力量弱借助王权来促进民族国家统一;2、文艺复兴运动,个人走出神学的阴影成为独立自由的个体,理性和经验成为政治思考的依据;3、宗教改革运动,倡导教俗界限分明、教会势力削弱国王地位上升,民众提出反对一切封建压迫、要求社会普遍平等。

政治思想1、摆脱神学束缚,具有世俗性;2、由神学政治观转向权力政治观,权力代替道德与神意成为国家和法律的基础;3、以人为原点,以理性为依据,以发展个性、倡导进取精神的个人主义为伦理基础;4、现代意义国家观念产生,国家被解释为人需要的产物;5、维护君主制度,注重治国之道,是当时政治思想的共同选择和重要内容。

马基雅维利对政治思想的主要贡献:(1)权力政治观:人性恶是国家产生根源,财产因素是国家生活的重要内容,统治权是国家根本问题,法律与军队是统治权的基础,主张政治与道德分离;(2)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赞赏罗马共和政体,君主专制是最现实政体,只是临时措施;(3)君主的统治方法:不受道德约束,采用各种手段实现目的,应使人们恐惧,随时抛弃承诺。

他认为研究问题要从人们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而非书本。

丢弃人天生是政治动物的命题,将国家建立在人性和人的行为基础上,将研究政治问题的基础定为现实,成为西方人观察国家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他提出国家的根本问题是统治权,以法律与军队作为权力的构成要素。

他在近代历史上最早将政治的目标和道德分开来,从此权力成为国家一切机构、职能及法律体系的基础。

布丹主权论的基本内容及理论意义:内容:1、主权是高于任何公民、不受法律限制的权力;2、主权是国家的本质,是区分国家与其他社会团体的标志;3、国家是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4、立法权是主权的首要内容;主权具有绝对性和永久性,它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不可分割转让;5、主权并非绝对不受限制,它必须服从先于它存在的神法和自然法;6、主权不得侵犯公民财产权;7、主权者必须履行契约。

意义:1、揭示了国家主权的重要属性,提出现代国家概念,国家代表一种抽象的公共权力,是一个主权组织;2、第一次确定了国家和主权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将主权看做国家的本质特征;3、布丹坚持主权绝对性的同时,强调公民在国家里享有财产自由,体现了资产阶级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以求保护其经济利益的要求。

格老秀斯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1、自然法学说(人性是自然法的基础、理性与意志是法的基础、自然法源自理性,高于神法、维护私有财产,初步提出自然权利、共同的道德标准是人类社会的结合力)2、政治学方法论即先天的论证方法(依据人类本性)、后天的论证方法(参照普遍事实,借助理性推论)、开创了法学和政治学“论证体系”的时代3、国家与主权理论(国家的产生:①热爱社会生活的本性;②订立社会契约建立国家;主权权具有内、外两个层面;否定人民主权,主张君主主权)4、国际法思想,国际法即国际公法原则;国际法的目的在于寻求和平、减少战争;个人是古代万民法主体,国家是近代“万民法”的主体(即近代国际法)斯宾诺莎的思想自由理论1、自然权利观○大胆批判神学经典,认为神学与哲学无关○人性是出发点,自我保存是人之共性○理性的本质在于爱自己,“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只有借助理性,才能保护自然权利2、社会契约论◇自然状态→社会契约→从社会到国家◇国家的统治权以人们订立契约时转让的权利为基础,是社会中的最大权威◇国家权力要强有力,借助恐惧来统治社会◇否定君主制,赞美民主制,倡导贵族共和制◇个人只将判断善恶和实施惩罚的权利交给社会,而保留财产权、信仰自由和思想自由权;如果个人权利受到最高权力的侵犯,人民可以重新缔结契约3、思想自由权●受霍布斯影响,但主张在国家中保留个人政治和思想自由●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人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不能转让也不可放弃●维护个人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好方法●政府应允许自由争论●前提是人在行动上要守法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特点:财产权问题是出发点和归宿国王与议会关系是中心内容限制王权、君主立宪是核心主题以个人自由、财产权利为基础,以限制王权、实现法治与分权为特征的宪政思想为思想主流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圈地运动,资本原始积累)宪政传统深厚(大宪章运动)社会结构独特(农民变工人,新贵族出现)阶级矛盾激化(资产阶级+新贵族PK 封建王权)宗教冲突加剧(新教与英国国家爆发激烈冲突)政治斗争温和霍布斯与洛克社会契约论有何不同:霍布斯认为人民订立契约时,让渡出了全部权利;主权者权力至高无上,不参加契约,不受契约约束;契约是“权利的相互转让”,其目的是为了保卫人们的安全,这是立约的宗旨,主权者必须受这一宗旨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