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合集下载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探析

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探析

项重 要任 务 。

二、 协 同创 新背 景下 高校科 研 管理 机 制 改革 的 必
要 性

高校 科研 管理 工作 的现 状
在协 同创新 的新 背景下 , 我 国高 校 科研 管 理 工作 仍存 在着一 些不 足 , 具 体表 现在 以下几 个方 面 :
( 一) 缺乏 完善 的科技 资 源共 享机 制
科 研成 果 只有被有 效地 转化 为生 产力 , 才 能 够体 改革能 够为 高校教 师提供 更 多 的科研 机 会 , 为他 们 将 现 出它 的价 值 。高等 院校是 我 国科 研 的 中坚 力量 , 是 理论知 识更好 地去 创造 实践 价值 提供 保 证 , 从 而提 高
高校 科 研 管理 机 制 。
[ 关键 词]协 同创新 ; 高校 ; 科研 管理 ; [ 中图分类号]G 6 4 4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5 8 2 3 ( 2 0 1 3 ) 1 1 - 0 1 2 4 - 0 2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9一O 5
为 战 。这使得 科技 力量 分散 , 无 法形 成更 强 有力 的科 制不 仅能 够为 高水平 、 高素 质 的教 师 队伍 提 供 更好 地 研团队, 也无 法实 现对 国家重 大 技术 创新 课 题 的联 合 服务 , 而且 可 以为培养 有创新 力 的学生 提供保 证 。 攻关 , 同时也 是 对 国家科 技 资 源 的一 种 浪 费 。 高 校 互 相分 享 的机制 , 阻碍 了我 国科技 创新 的发展 水平 。
协 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 管理机制探析
李 洋
( 南 京 工业 大 学 机 械 与 动 力 工 程 学 院 , 江苏 南京 2 1 1 8 1 6 )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University Education [摘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体现了团队内部从事创新活动的实施效果。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典型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研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创新能力评价提供概念模型。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4-0007-02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尹洁(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03)2016年4月April ,2016University Education[收稿时间]2015-08-27[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苏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C-b/2013/01/03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绩效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的实证分析”(2012SJB6300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3YJC880098)。

[作者简介]尹洁(1984-),女,江西赣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知识管理、高等教育。

一、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概念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以共同的科学研究为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通常由技能互补、愿景一致、责任共担的教师与学生组成。

[1]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科研目标往往具备交叉性、多元性,其成员来自不同学科,具备不同学科特长,需团队成员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努力、协同创新,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以提升团队整体创新能力。

[2]“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

[3]随着“2011计划”不断推进,部级、省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纷纷挂牌成立,运行已日趋规范。

高校科研效率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高校科研效率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摘 要 :高等院校 的科研 活动 是 国家科研体 系的重要 组成部 分 ,对 高校 科研效 率进行科 学合理 的评价有 利于政府 合 理配置资源 ,有利 于高校 自身的发展 建设 。运 用数据 包络分在 2 0 07 的 科研 效 率 进 行 了评 价 分析 。研 究模 型 的 投 入 指 标 选 取 了科 技 活动 人 员数 、研 究 与 发 展 全 时人 员 当量 和 科 技 经 费这三项 ,产 出指标选取 了专著数量、在 国外及全 国性期刊 发表 的论文数 、鉴定成 果数和技 术转让 当年 实际收 入 。分析结果显示 ,2 0 07年 江苏省 高校 中 1 2所科研 效率是 D A有效 的,其余 l E 8所 高校科研效 率非 D A有效 , E 1 8所高校均存在投入 冗余 问题 ,有 9所高校存在产 出不足 问题 。 关 键 词 :科 研 效 率 ;评 价 ;数 据 包络 分析 中图分 类号 :G 4 64 文献 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9 (0 2 l 0 2 0 0 0— 65 2 1 )1 一 17— 6
Pr vn e i o ic sDEA fe tv nd t a ft e efc ie a h to r maii g 1 nie ste sDEA o — efc ie;1 nie st sh v np tr d - he n n 8 u v riis i nn fe tv 8 u v rii a e i u e un e
18 2
王丽娜 :高校科研效 率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对 公立 大学 与 私立 大 学 、有 医 学 相 关 专 业 的 大 学 与 没 有 医学相 关专 业 的大学 进行 了比较分 析 。 目前 国 内对 高 校 科 研 效 率 的研 究 主 要 关 注 在 两 个方 面上 :一 是 高 校科 研 创 新 能 力评 价 ,二 是 高 校 无关 。 ( ) 高 等 教 育 效 率 评 价 与 分 析 。 G azw 和 科 研效 率评 价 。 2 rn o ( )高 校 科 研 创 新 能 力 评 价 。 周 静 ,王 立 杰 1 Heman (9 9 对 德 国高 等学 校 的 效 率 问 题 进 行 r n 17 ) 了分 析 ,阐述 了德 国 高 等 教 育 中存 在 的 效 率 问 题 , 和 石 晓军 ( 0 5 2 0 )用 D A方 法对 我 国 2 E 9个 不 同地 提 出 了应 该通 过 激励 机制 、功 能 目标 透 明化 以 及 建 区高 校 的科 技 创 新 效 率 进 行 比较 研 究 ,从 人 、财 、 物 以及 论 文 产 出 、成 果 鉴定 及 科 技 服务 六 个 方 面 构 立更 加 明晰合 理 公 正 的评 价 机 制 等管 理 方法 来 改进 9 4~2 0 0 2年 的 合 并 D A分 析 E 高 等教 育 的 效 率 。N c .A krn ( 9 9 首 先 造 了这些 地 区高校 1 9 emi K vi a 19 ) 运用 D A方 法 对澳 大利 亚 高 校 19 E 9 5年 的技 术 效 率 模 型 ,分 析 得 出我 国不 同地 区高 校 科技 创 新 效 率 总 和 规模 效 率 进行 了评 价 ,结 果 表 明有 少 量 高 校 投 人 体 差 异并 不 悬 殊 ,我 国高 校科 技 创 新 目前 基 本 处 于 冗 余 ,而 大 部分 高 校 处 于规 模 收 益递 减 区间 应 适 当 依 靠 规模 投 入 带 动 的发 展 阶 段 ,我 国高校 科 技 创 新 缩 减 规模 。J l o n s( 0 5 讨 论 了运 用 D A方 效 率 与 所 在 地 区 的经 济 发 展 程 度 没 有 必 然 的 联 系 , i h e 2 0 ) lJ E 法 对 高 等教 育 进 行评 价 的可行 性 ,并 运用 此 方 法 对 高校 科 技创 新 融 入 现 实经 济 建设 的程 度 还有 待 加 强 英 国 1 0多所 高 校 的效 率 进 行 了评 价 分析 ,得 出英 等 结论 。王 章 豹 、徐 枞 巍 和 李 姚 矿 等 人 ( 0 5) 0 20 国高 校 的 技 术 效 率 和 规 模 效 率 平 均 较 高 。 C in 在借 鉴 已有研 究 成 果 和对 高 校科 技 创 新 能力 内 涵 及 ha g K o和 Hs—T i u g ( 0 6 运 用 D A 方 法 对 台 其 构成 要 素 进行 剖 析 的基 础 上 ,设 计 了 高校科 技 创 a i a H n 20 ) E 湾 国立 成功 大学 各 院 系 的相 对效 率 进 行 了分 析 ,通 新 能力 量 化 综合 评 价 指标 体 系 ,并 对 指 标设 置 及 其 过 D A方 法 中对效 率 的 分 解 ,帮 助效 率 低 的 院 系 逻 辑关 系进 行 了 阐述 ,以科 技 人 力投 入 、科 技 财 力 E 找 到原 因并 制 定 解 决 方 案 。 E l rn ( 0 6) mioMa i 2 0 投 入 和科 技 项 目投 入 三 个方 面 作 为 高校 科 技 创 新 投 i t 对 欧洲 的高 等教 育 效 率 与质 量 进行 了评 述 ,并 运 用 入 的评价 指 标 ,高校 科 技创 新 产 出 能力 指 标 则 选 择 D A方 法 对 西 班 牙 公 立 萨 拉 戈 撒 大 学 各 部 门 的 效 了论 文著 作 、专利 、科 技 奖励 、成 果转 化 和 人 才 培 E 率进 行 了 评 价 与 分 析 。A de . Wotig n和 养 这 五个 方 面 。 白小 萱 ,王 文 生 和 卫 民堂 ( 0 3) n rw C r nt h o 20 B o .L e ( 0 6 运 用 非 参 数 前 沿 技 术 对 3 根 据 我 国研 究 型 大学 建 设 的 目标 ,借鉴 国 内外 大 学 o nL eb 2 0 ) 5 所 澳 大利 亚 高 校 在 1 9 9 8—2 0 0 3年 期 间 的 生 产 率 进 评 价 指标 体 系 ,结 合 多 年科 研 管 理 工作 经 验 并 采 用 步 进行 了分 析 ,结 果 表 明研 究生 产 率 对生 产 率 的 提 部 分 专 家调 查 法 ,构 建 了 我 国研 究 型 大学 科 研 效 益 高 有 很 大贡 献 ,且研 究 生 产 率 与纯 技 术效 率 和 规 模 评 价 的指标 体 系结 构 和综 合评 价 模 型 。

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发挥大数据管理部门作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发挥大数据管理部门作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第14期2021年5月No.14May ,2021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发挥大数据管理部门作用研究摘要: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快速发展,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社会治理效能、政府行政能力注入活力。

数字政府建设既是创新性探索性工程,也是系统性全局性工程,需要区域一盘棋建设发展,需要有综合管理部门来统筹推进,在此次机构改革中,各地成立的大数据管理部门被寄予厚望。

然而,作为一个新生组织体,大数据管理部门如何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是各地无法回避的课题。

因此,文章以江苏省为例,厘清数字政府建设内涵和原则,把握大数据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定位,剖析江苏数字政府建设现状和问题,给出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发挥大数据管理部门作用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政府;大数据管理部门;江苏省中图分类号:G311文献标志码:A张培勇,王旭,刘晓红(江苏省大数据管理中心,江苏南京210019)作者简介:张培勇(1987—),男,安徽阜阳人,硕士;研究方向:数字政府建设,大数据规划。

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以江苏省为例0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人民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基于信息时代背景,政府变革主要方向之一便是探索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中央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做出的战略性部署。

1数字政府建设内涵在政府信息化的发展历史视角下,认识数字政府才能更加清晰。

我国政府信息化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六五”期间已明确提出了办公自动化的概念;1993年12月,国家正式启动了金桥、金关、金卡等“三金工程”;2002年国家成立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系统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规划了“两网四库十二金”等重点信息化工程。

以科研项目驱动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江苏科技大学数据分析与软件新技术研究所为例

以科研项目驱动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江苏科技大学数据分析与软件新技术研究所为例
以江苏科技大学数据分析与软件新技术研究所为 例袁 每年在招生前袁 导师团队都会对研究所内现有的 横纵向科研项目进行梳理袁 确定本年度的招生计划袁 甚至细化到招收多少学术型的研究生袁 多少专业学位 型的研究生袁真正做到项目到人遥 在招收研究生时袁会 根据每个学生已有的基础来确定其各自在未来一年内 重点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能力袁 如针对学术型研究 生袁 会根据其数学基础的强弱来推荐数学的必读书 单袁 根据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来确定课程的选 择袁 根据英语水平的优劣来决定文献的阅读进度袁而 针对专业学位型研究生袁 则重点培养其代码的撰写能 力及系统的架构能力袁 对文献检索与阅读尧 图表的制 作尧 公式编辑器的使用及数学理论的推导等能力会相 应的淡化遥
揖关键词铱研究生培养曰创新能力曰科研项目曰培养模式
中 图 分 类 号 院 G643 ; R - 4
文献标识码院 A
DOI 院 10 . 19694 / j . cnki . issn2095 - 2457 . 2018 . 33 . 003
文 章 编 号 院 2095 - 2457 渊2018冤33-0007-003
为何科研项目能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原 动力钥 其原因主要为以下两点院渊1冤科研项目中存在明 显的科学问题或技术问题袁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 中袁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极大地训 练曰渊2冤 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研 究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袁 进而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 能动性袁这是自拟题目所无法给予的遥 因此袁我们可以 说院 让研究生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充分参与导师或导师 团队的科技项目研发袁 无论在主观还是客观上都是研 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大助力遥
Zhenjiang 212003 , China ) 揖Abstract铱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evel of China , the society takes more and more high request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 especially to the graduate education . This paper takes the institute of data analysis and software new technology in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how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the graduate student based on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 We propose a training model including the explicit training objective , rigorous training procedure and abundant training methods . The prac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training model is effective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on graduate students . 揖Key words铱Post - graduate cultivation ; Innovation ability ;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 Training model

科技孵化器催生区域科技创新机制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科技孵化器催生区域科技创新机制的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1 2 科技孵 化器催 生 区域创新 机制 的作用 机理 .
l 科技 孵 化 器 催 生 区域 科技 创 新 机 制
区域 内创 新 主体 和 创 新 要 素 是 区 域 创 新 机 制 形成 必不 可少 的创新 资 源 , 们 相互 作 用 是 区域 创 它 新机 制形成 的基 础 。研 究 区域 创 新 机制 的形 成 , 首 先需 要对创 新主 体 和创 新要 素进 行 界定 , 析 它 们 解 彼此 间的相互 作用 , 此 基 础上 分 析 区 域创 新 机 制 在
作者 简 介 :肖振 宇 , 理 学 博 士 , 京 审 计 学 院 金 融 学 院讲 师 , 究 方 向 : 融 风 险管 理 、 技 创 新 管 理 ; 爱 军 , 融 学 博 士 , 京 审 计 学 管 南 研 金 科 畅 金 南
院金融学 院讲师 , 研究方 向: 金融计量 、 知识 管理 。
形成过 程 。
1 1 区域创新 机 制的主体 、 . 要素
科 技孵 化 器 作 为 地 方 政 府 支 持 科 技 创 新 的各 种 政策 和制度 的主要 载 体 , 有桥 梁 、 带 的作 用 , 具 纽 可 以整合 和 协 调 各 种 创 新 主 体 和 要 素 之 间 的相 互 作用 关 系 , 动企业 间 、 推 企业 与 高校 间 的有效 互 动 , 为企 业提 供 创 新 服 务 , 引导 产 业 发 展 , 建 公 共 服 搭 务平 台。通 过科 技孵 化 器 , 府 可 以支 持 和 引导 各 政 创新 主体 , 推动科 技创 新活动 的 开展 。 如图 l 示 , 方政 府 通过 直 接或 人 股等 方式 所 地 为科技 孵化 器 提 供 资金 、 地 、 屋 建 设 等 有 形 资 土 房 产, 同时 对 科 技 孵 化 器 提 供 政 策 和 制 度 方 面 的 支 持, 包括税 收 优惠 、 殊 的招 商 和 人才 引 进政 策 等 。 特

2020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模板】

2020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拟立项项目公示清单【模板】
庞美蓉
重点项目
28
2019C25G********
创新强省背景下浙江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研究
杭州**大学
周贞云
重点项目
29
2019C25G********
基于创业导向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系统研究
**大学
李飞
重点项目
30
2019C35G********
紧急疏散中的人群情绪行为管理研究
**大学
高孟立
一般项目
42
2019C35G********
浙江省跨境电商产业风险识别、预警及安全防范对策研究
**大学
余福茂
一般项目
43
2019C35G********
浙江制造业与共享经济创新融合发展研究:机制、模式与路径
“推拉理论”视角下海外高端科技人才引育机制创新研究——基于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调查
**大学
吴道友
重点项目
9
2019C25G********
长三角一体化高水平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研究
**大学
高燕
重点项目
102019ຫໍສະໝຸດ 25G********基于标准化视角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
**大学
张华
长三角区域技术成果转移转化背景下我省技术经纪人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浙江省科技人才教育中心
冯婵璟
重点项目
14
2019C25G********
企业亲环境行为的驱动因素、决策选择与长效机制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大学
程博
重点项目
15
2019C25G********
多边平台视角下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价值评估方法及高质量提升政策研究

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例

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为例

现代化大 型造 船基 地之一 , 并于 2 0 1 1 年 9月被认定 为国家船舶
出 口基地 。 2 0 1 2年 , 南通市 4 3 1家船舶造修及配套相关企业共完 成总产值 1 4 8 3 . 4亿元 , 同比增长 5 . 8 %; 造船完工量 8 8 1 - 3 万载重
图 1地 方新 兴产 业协 同创 新核 心体 系图
续健康 发展 的能 力。
关 键词 : 战略性 新 兴产 业 ; 协 同创 新 体 系 ; 南通 ; 海 洋 工 程 装 备 产 业
中 图分 类号 : F 1 2 7
文 献标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 4 4 2 8 ( 2 0 1 4 ) 0 2 — 3 2- 0 3
( 如图 1 所示 )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开发利用海洋 资源的物质和技术基 础, 是我 国当前加快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性新兴 产业 , 也是 高 端装备制造业 的重要方 向。南通作为我 国重要 的海洋工程装 备 制造基地 ,当前其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 亟需 从中低端海工 市
场转 向高端海工市场 、 从企业同质化竞争转 向产业链 配套协作 、
吨, 占全 省的 3 9 . 7 %, 占全 国的 1 4 . 6 %, 增速 分别高 于全省 、 全 国
平均水平 1 5和 1 6个百分点。
地方新兴产业创新系统 内的创新 主体 能否积极并 顺利地开
基金 项 目: 江苏省哲 学社会科 学基金项 目 ( 项目 批准号 : 1 0 E Y D 0 2 7 ) ; 南通大学 2 0 1 2 年度人文社科类博士科研 启动基金项 目。
撑 体 系构成 。作 为国 内重要 海工装备 基地 之一 , 当前 江 苏省 南通 市的 海洋 工程装 备 产业 总体发 展形 势 良好 , 但 存在 着低 端 产品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南京市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南京市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南京市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5.12•【字号】宁政发〔2023〕40号•【施行日期】2023.05.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南京市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宁政发〔2023〕40号各区人民政府,江北新区管委会,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探索创新,根据《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经组织评审,市政府决定授予89个项目南京市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49项。

希望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齐心协力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附件:南京市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南京市人民政府2023年5月12日附件南京市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项目一等奖(10项)金融杠杆、房价高企与汇率波动——基于DSGE和TVP-SV-VAR模型的双重检验(论文)董凯(南京晓庄学院)、杨源源(南京审计大学)、许承明(南京晓庄学院)科举、奉使与星数——明代首元吴伯宗与丝绸之路上的知识传播(论文)尹磊(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高淳方言语音研究(著作)张薇(南京传媒学院)关于研究制定“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条例”的建议(研究报告)吴欢(南京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论文)王兵(中共南京市委党校)监管限度内中国监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徐鸣(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新出明代文人印章辑存与研究(著作)朱琪(南京晓庄学院)自助旅行者旅行中的信息行为研究(论文)李文文(金陵科技学院)新时代的勤俭节约教育:伦理意蕴与路径选择(论文)刘霞(南京晓庄学院)旷世城垣:南京明城墙(普及成果)朱明娥(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二等奖(30项)幼儿园英语主题教育活动研究(著作)纪曼然(南京晓庄学院)公共图书馆视障空间融合教育实践与思考——以金陵图书馆“黑暗两刻钟”为例(论文)孙振强(金陵图书馆)、孔瑶(金陵图书馆)宋代地志与文学研究(著作)郑利峰(金陵科技学院)结构化小组面试技术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研究报告)陈社育(南京开放大学)、赵建锋(国家税务总局)阅读教学指向思维发展(著作)吴善虎(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小学)文化人类学视阈下的泰国传统音乐研究(著作)于晓晶(南京晓庄学院)政府主导城市基层治理模式的现代转向(论文)任克强(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企业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建议(论文)李勇(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二元结果无价值论(著作)杜宣(南京市人民检察院)贞石:南京栖霞地区历代碑刻集成(普及成果)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妙语连珠:汉语“成语+修辞”(著作)翟志祥(南京晓庄学院)打造养老服务高质量的“江苏样本”——基于南京等地“家庭养老床位”试点的调研(研究报告)孟荣芳(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徐鸣(中共南京市委党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五对关系(论文)佘林茂(南京晓庄学院)、张新平(南京师范大学)儒家中道哲学的历史渊源与当代价值(著作)徐克谦(个人)中国流动人口政策演化与评价: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著作)樊士德(南京审计大学)城市更新中的文化策略与空间政治——基于J市N街区的个案分析(论文)何淼(南京市社会科学院)明清时期南京园林研究(著作) 袁蓉(南京市博物总馆)生活教育社史(著作)徐莹晖(南京晓庄学院)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与道德发展(著作)万增奎(南京晓庄学院)(译著)全球化与家庭:加速的系统性社会变革(著作)周红(南京晓庄学院)译强化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投融资创新支持的研究(研究报告)刘永彪(金陵科技学院)、刘磊(金陵科技学院)、荆彦婷(金陵科技学院)直面恐惧、流言和担忧:当公共决策伦理遭遇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著作)刘柳(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刑事诉讼在线庭审的规则构建(论文)李永超(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法院)创意产业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演化与发展(著作)毛磊(南京晓庄学院)“以启蒙教育大众”——论解放区后期文学中的国民性批判(论文)秦林芳(南京晓庄学院)守望历史:四十年来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口述(普及成果)张建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代中师记忆:晓庄师范师生口述史(著作)刘大伟(南京晓庄学院)《〈尚书〉学文献集成·朝鲜卷》第3—4册(著作)陈静(金陵科技学院)关于打造建邺区元通顶流商圈的建议(研究报告)丰志勇(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黄南(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援助是否促进了非洲经济增长(论文)朱玮玮(金陵科技学院)、徐康宁(东南大学)、王美昌(常州大学)三等奖(49项)基于学术数据库的高校图书馆事实型数据资源建设研究(论文)刘丹(金陵科技学院)、叶继元(南京大学)、王敏芳(南京理工大学)、杜慧平(上海师范大学)雨花发展研究报告(著作)陈明太(中共南京市雨花台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北宋士人画与诗学研究(著作)关鹏飞(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城墙内部人防工程的历史与保护(普及成果)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江苏音乐剧市场的区域性发展现状及几点思考(论文)邵一言(南京师范大学)农村劳动力流动、生产要素重配与农业生产效率研究(著作)朱丽莉(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省政务服务信用承诺机制研究(研究报告)李燕(南京晓庄学院)、赵彤(南京晓庄学院)幼儿意外伤害发生规律探析——基于1315个案例的实证研究(论文)田腾(南京晓庄学院)、顾荣芳(南京师范大学)高价值专利评估建模与实证(论文)刘勤(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杨玉明(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刘友华(南京大学)立与破——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著作)郭榛树(中共南京市委党校)中国省域间旅游关注网络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空间异质性分析(论文)徐菁(南京晓庄学院)、靳诚(南京师范大学)声乐艺术与教学探究(著作)周闵(南京晓庄学院)我国智慧图书馆制度变革研究(论文)陆康(南京晓庄学院)、杜京容(南京晓庄学院)、刘慧(南京晓庄学院)、任贝贝(上海市网络技术综合应用研究所)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著作)李燕(南京晓庄学院)我国绿色大学建设研究(著作)王蕾(金陵科技学院)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著作)杨琴(金陵科技学院)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及效应研究(著作)张莉(金陵科技学院)至柔至韧至暗至美:锦绣和平·梁雪芳刺绣艺术展展览画册(普及成果)凌曦(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国明清城墙(著作)郑孝清(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应对我省疫情新挑战和查堵疫情防控漏洞的对策建议(研究报告)王辉龙(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提升南京市学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路径研究(研究报告)邢玲(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信奇(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蔡坚(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吴跃本(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增发政策运行时间管理悖论——兼论非公开发行定价新政(论文)熊发礼(金陵科技学院)、林乐芬(南京农业大学)美国文化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研究(著作)赵星(南京晓庄学院)纪录片的诗意(著作)初滢滢(南京晓庄学院)技术教育价值引论(著作)唐小俊(南京晓庄学院)复杂系统观下幼小衔接问题的本质探究——以一个澳大利亚华人孩子的游戏活动变化为例(论文)马君谦(南京晓庄学院)(译著)21世纪英国的社会阶级(著作)袁博(重庆工商大学)、丁宇露(中共南京市秦淮区委党校)、王心芳(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陆鸣鸣(上海大学)、梁闻轩(上海大学)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运行原理及对文化领域启示(研究报告)郭新茹(南京师范大学)、谭志云(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陶勤(南京师范大学)、谭军(中共无锡市委党校)、陶甜甜(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国资监管处)政治自由的理性反思与实践本质(著作)施晓花(金陵科技学院)新经济视阈下智能制造企业的创新机理与优化路径研究(著作)王圣元(南京晓庄学院)、赵彤(南京晓庄学院)、柳莹(南京晓庄学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度分析与影响因素扎根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论文)罗茜(金陵科技学院)、高蓉蓉(金陵科技学院)、曹莉娜(金陵科技学院)在线商户商品信息呈现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著作)喻昕(南京晓庄学院)现代性视域下的乌托邦图绘(论文)高信奇(中共南京市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格局的塑造:基于文化使命视角(著作)胡晶晶(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弱者的武器:明清时期女性诉讼策略的展开(论文)刘振洋(中共南京市鼓楼区纪律检查委员会)、李相森(南京审计大学)我国区域间虚拟水贸易研究(著作)周姣(南京晓庄学院)基于DBSCAN算法的民宿集群识别、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以南京市为例(论文)马小宾(南京师范大学)、侯国林(南京师范大学)、李莉(南京师范大学)、杨燕(南京师范大学)高管团队海外经历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著作)梅锦萍(南京晓庄学院)位育视角下城市家庭关系的冲突和弥合(论文)易彬彬(南京晓庄学院)外形动作的探寻——以1943年中万《虎符》公演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段丽(南京晓庄学院)百廿流光:罗尔纲史学馆珍藏文献图录(著作)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1949决战京沪杭——渡江战役胜利纪实(著作)杨学功(南京市博物总馆)面向新工科的集成化产教融合平台构建——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论文)李玉倩(南京晓庄学院)、蔡瑞林(常熟理工学院)、陈万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少年犯罪与教育矫正管理研究(著作)张济洲(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U-G-S合作的实施困境与路径突破——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论文)蔡华健(南京晓庄学院)、张相学(南京晓庄学院)、曹慧英(南京晓庄学院)“疫情防控”视域下的全国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杨明(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市公共图书馆藏古籍善本题录(著作)金陵图书馆南京市残疾人保障立法的前期研究(研究报告)孙友然(南京邮电大学)等南京市街道人大工委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研究报告)臧正金(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姬桂玲(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程新元(南京市人大常委会)、马静(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张柳溪(南京市人大常委会)。

科技计划项目特点及其管理探讨——以江苏省科技计划体系为例

科技计划项目特点及其管理探讨——以江苏省科技计划体系为例
各 种 专 利 、 专 利 技 术 和 研 究 开 发 能 力 非
计划项 目管理 , 保证 实现 科学技术 的跨
越 式 发 展 , 为 迫 切 需要 解 决 的 问题 。 成 1科技 计 划 项 目的相 关概 念及 特 点 . ( )“ 目”与 “ 目管 理 ”。 1 项 项
过 程 中派生 运 用许许 多 多的管 理知 识
成 ,进 行 全 过 程 全方 位 全 要 素 的 管 理 ; 项 目管 理 知 识 体 系 是 在 这 个 项 目管 理
是科技 计划项 目的创新性 。科技
计划项 目与 其他 类型项 目相 区别 的本
质属陛就是其 创新 h 生。二是科技计划项 目的风险 l 生和不确定性 。科技计划项 目 与一般项 目的区别 还 表现在 其高 风险 性 。三是科技计划项 目的知识管理 。对 于科技项 目而言 , 知识就是其所拥 有的
和 技 术 的集 合 。
( )“ 技计划 项 目”与 “ 2 科 科技 计 划项 目管理”。 科技 计划 项 目是指 以科 学技 术 和 技术 开发为内容而单独 立项 的项 目, 其 目的在 于解 决科研 和社 会生 产 中出现 的科学技 术问题 , 同时科技项 目又属于
对 科技管 理部 门来说 ,“ 目”是 项
的理 解 和 认 识 。 项 目和 项 目管 理 是 一 套 系 统 知 识
计划项 目完全具备 “ 目” 的基本特 项 征 , 目标 的确定性 、 即 一次性 、 独特 性 , 活动 的整体性 、开发与实施 的渐进性 ,
台了一 系列相关 文件 , 《 苏省科技 如 江
计划项 目实施管理 办法 》《 江苏省科技
维普资讯
科技计划项 目特 点 ◆ —— 及其管理探讨 鼍暑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

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

指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的调查研究
朱卓伟
16YB074
江苏师范大学
车辆工程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顺才
16YB075
江苏师范大学
“互联网+”背景下师范生阅读能力调查暨测评系统开发
步进
16YB076
江苏师范大学
16YB077 16YB078 16YB079 16YB080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 院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 院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 院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 院
16YB081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时代师范大学教学供给侧改革模式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高职院校开放办学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教练型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基于OBE模式的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观察、分析与评价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创新发展研究
邵理家
王娟芬 高祥生 甄兰平 王桉 顾平 郑珏 吴雨才 生佳根
陈建红
16YB021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下民办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戴国梅
16YB022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公民社会视阈下的创业法律教育创新研究
孙蕾
16YB023
河海大学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优势学科群构建策略研究
谈小龙
16YB024
河海大学
“双一流”战略下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路径研究
曹红芳
16YB025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双创型与专业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研究
杨帅
16YB026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分析与能力结构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江苏为例

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以江苏为例
维普资讯
第 6卷 第 7期 20 0 8年 7月
经 济 与 社 会 发 展
E CONOMI C AND S OCI VE OP AL DE L MEN T
VOL. No 7 6. .
J .08 UL 2 0
区 域 协 调 发 展 体 制 、 制 创 新 研 究 机
首次超过 了20 美元 , 00 预计到 2 2 年将达到 30 00 00 美元 , 中国 经 济 发 展 正 式 进 人 了人 均 G P0 0— D 20
30 00美元 的关键 时期 。
从实际来看 , 改革开放 3 O年 , 就全 国来说 , 社
会主义建设发展所取得 的成就举世瞩 目, 同时 , 但 东 、 西部发展不平衡 , 中、 区域发展差异严重 的现象 也越来越突出。就江苏来看 , 省域经济发展在全国
f ) 一 区域 经 济 一体 化 是 世界 经济 格局 变 化 的
主 要趋 势
1所谓区域协调发展, . 就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 求, 打破原有行政 区域界 限的限制 , 实现生产要素 的 自由流动 和优化 配 置 , 进行 产业 的合 理分工 和优 势互补 , 达到区域 间经济社会发展 的良性互动 , 谋 求 区域 的整 体共 同进 步 。 2早在 10多年前 , . 5 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 “ 不断扩大产 品销路 的需要 , 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 全球各地。 “ ”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 了世界市场, 使一 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 的了……过去

抓住“ 牛鼻 子” 区域 协调 发展 是 经 : 那种地方的和民族 的自给 自足和闭关 自守状态 , 被 济全球 一体化 的本质要求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 中。无论是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浅析——以江苏为例

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浅析——以江苏为例

入产 出的 4个指标标准化数据 , 建立变量 的相关系数阵 R = ( r i j )
p x P , 不妨 设 R = X X。 得 到 相 关 系 数 矩 阵 , 在 此基 础 上 , 进 一 才 创 新 创 业 的优 惠 政 策 措 施 , 加大奖励 力度 , 促 进 创 新 要 素 加
经 营管理
企 业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研 究 浅 析
以 江 苏 为 例

( 新 乡学院, 河南

新乡 4 5 3 0 0 0 )
【 摘
要】 本文从科技创新环境的 实际情况 出发 , 构建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 系, 通过 S P S S软件对 江苏省数据进行水 平 。 【 关键 词 】 科技创新 ; 能 力 测评
陶尿 6 . 66 一 1 . 42 4. 95 l
的最 关键 因素 。对本地 区科技 创新能力作 出准确的评价 , 得到 更深 入彻底 的了解 , 有利于本 地区提 出和 实行更有 效、 更有针
对 性的方案和措 施, 更好 的发展本地 区的科技和经 济, 在 经 济 全 球 化 的浪 潮 中 破 浪前 进 。
提供专利文献检索、 企 业 知 识产 权 战 略 制 定 、 数据为 X =( x 。 , ) n x p其 中 X 为i 地区第 j 变 量 的 原始 数据 。记 权 公 共 服 务 平 台 , 形成高速、 完 备 的知 识产 权 公 共 服 务 体 系 。 L , …, n ; . = 1 , 2 , …, L , …, p ) 。其 次 根 据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中科 技 投 产 权 中介 机 构 建 设 ,
指标从 《 江苏统 计年鉴》 上获取 关于科技 投入和科技 产 出方面

基于后示范期的高职院校科研服务模式的构建——以江苏省为例

基于后示范期的高职院校科研服务模式的构建——以江苏省为例

欣喜, 人们会不自觉地产生“ 松 口气” 、 “ 待发展” 的潜意识想 后务必要查缺补漏, 许多问题留给了示范性建设后的科研管 法, 加上教育本身的规律性和效果显现的滞后性 , 示范建设 理和科研实践。政府、 高校、 企业等如何继续保障多方沟通
期存在的问题不能马上被发现 , 改革发展的本身需要不断检 协调 , 甚至继续保持参与学校 : 高职院校 ; 科技服务 ; 后 示范; 模式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4 4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3—2 6 1 4 ( 2 0 1 3 ) 1 1 — 0 1 1 8— 0 3
截至2 0 1 1 年, 经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的 1 0 0

“ 后 示范” 期 的 高职 院校 科技 服务 存在 问题
技能中心、 企业技术服务站等一批显著成果。在示范建设期 问, 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通过立项的形式下达、 接受, 有政 策、 有资金保障的优势学科建设, 充分发挥了教职人员的主 2 . 随着示范建设验收的结束 , 如何保障教职工建设和改
基于后示范期的高职院校科研服务模式的构建
以 江 苏 省 为 例
韩 成 标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 处 , 江苏 徐州 2 2 1 1 1 6 )
摘要 : 基 于“ 后示范” 建 设 期 高职 院校 科 研 服 务 、 科 技 创 新 持 续发 展 所 存 在 问题 , 探 索 了如 何 创 新 、 创 建 高职 院 校 科 研 服 务 模式 , 构 建 高职 院校 发 挥 区域 联 动 集聚 效应 的品 牌 专业 发 展 , 提 升服 务 社 会 和地 方 经 济 多 维 多 向拓 展 科 研 服 务 新 渠 道 。

基于嵌入性理论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以江苏省科技镇长团制度为例

基于嵌入性理论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以江苏省科技镇长团制度为例

活动的嵌入性特征,全程管控创新要素向经济系统的嵌 以下三个社会学的经典假设可以为现代经济学提供更加
入过程,以最优的路线和最低的社会成本达到目标。 坚固的理论基础。 “第一,经济目标的追逐通常是伴随
江苏省探索实施的科技镇长团制度,就是把体制机 着一些非经济目标的实现,如社交活动,赞扬,地位和
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统一起来,将外来智力资源与各种创 权力;第二,处于社会中的经济行为(像所有的行为一
现,在引入应用导向、建立顺畅的沟通与衔接机制的同 “嵌入具体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之中”的观点。[2]他
时,还要着力规避和控制“创造性破坏”所带来的风险 指出:“人类的目的性行为,是镶嵌于具体的、不断变
与不确定性。从制度和管理角度来说,要高度重视创新 化发展着的社会关系系统之中的。”[3]格兰诺维特认为,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 5
调查与思考
基于嵌入性理论的创新驱动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科技镇长团制度为例
陈 璞1,魏本权2
(1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2 临沂大学,山东临沂276005)
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櫹
[摘 要] 科技镇长团是把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统一起来,推动外部“社会资本” 有效嵌入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制度设计。其职能发挥与目标实现的关键在于有效的社会嵌入。即从系统嵌入角 度把握嵌入度的强弱平衡,促成外部“社会资本” 与本地经济主体的高效益联结;从空间嵌入角度把握 增长极点和网络关键节点,强化区域创新体的经济牵引和辐射带动功能;从政治嵌入角度探索体制机制 创新的路径和契机,加大科技创新的制度供给。
14300 亿元,比2010 年增长1 倍,其中企业研发支出超 知识智慧的生产过程,在科技水平、企业需求多元的背

江苏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对策研究——以江苏重大创新平台为例

江苏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对策研究——以江苏重大创新平台为例

式( GOCO 模式) ,一般通过协议委托高校或非营利性
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
机构运行管理,主要开展基础研究及交叉学科研究,
究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战
GOCO 模式相较其他模式更具灵活性,能吸引众多顶
略科技力量,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技术创
尖学者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有力支撑国家战略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1 国内外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举措
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
从世界格局的演变进程来看,世界各国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
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 十四五”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着力部署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
的基础原创性研究。 建设主体主要包括研究型高校、
作领导小组,遴选支持重大项目,初步建立重大平台
内在需求,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国家和地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基于国家战略科技
力量内涵与特征的理论研究以及国内外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的实践经验,文章以江苏重大科技创新平
台建设为例,深刻分析江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展状况,并着眼于江苏长远,提出江苏培育国家战
略科技力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大创新平台;江苏省
仍处在试点阶段,领域类和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 19 家获得科技部批复
2017 年起不再批复新建,共 360 家,其中企业类 189 家、科教类 171 家
50 个,其中国家科学数据中心 20 个、国家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资源库 30 个
基于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相关政策文件、研

以江苏省为例研究协同视角下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以江苏省为例研究协同视角下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对电力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基于协同发展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法构建了涵盖电力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电力环境发展水平3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影响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一、江苏省电力行业发展现状江苏省电力行业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智能电网、风电装备、特高压设备等优势产业不断创新。

然而,江苏省电力行业目前还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较慢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因此,江苏省电力行业急需转型升级,以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现有研究大多对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但对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较少。

基于此,笔者借鉴了其他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从协同视角出发构建了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同时,笔者以江苏省电力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软件深入分析了江苏省电力行业发展相关数据,探索了江苏省电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电力行业就必须统筹好安全、环保、经济三大目标,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问题。

因此,笔者从协同视角出发研究了电力能源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电力环境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将电力能源效率、电力产业结构、电力行业安全等问题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相联系,以构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参考煤炭能源产业、实体工业的相关指标维度选取了影响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并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实践性和可比性等原则,从电力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电力环境发展水平3个维度确定了7个二级指标以江苏省为例 研究协同视角下 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张亚静36SHANGHAI ENTERPRISEFebruary 2024和18个三级指标(见表1)。

由表1可知,电力能源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电力环境发展水平均会影响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张志强,王颖玮(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09)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三级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要求高校科研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和改革,然后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现阶段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阐述了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机制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9)07-0099-02随着“协同创新”概念的不断深化,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和工业强省,已经形成了政府、高校、企业相互协同的“三级协同创新体系”,在此过程中,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创新与改革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如何使协同创新各要素(人才、资本、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协同创新的主体(政府、高校、企业)服务,建立更加完善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三级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要求高校科研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和改革第一,由政府主导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筹建,成为引领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的外部力量。

江苏省现有普通本科高校137所,自2012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相继启动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以来,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共立项建设59个、培育建设12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截至2016年9月,累计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5.525亿元。

通过协同创新中心的遴选、立项、建设与评估,全面推动了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改革,统筹区域、行业的科研资源,形成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合力,正在努力营造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的新局面。

第二,各级高校初步建立的“三级协同创新体系”,是助推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的内部诱因。

自2012年以来,江苏省共有五个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江苏省立项建设了59个、培育建设12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此外,共有60余所江苏省内高校通过自有资源和经费筹措,成立了200多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

至此,江苏省已初步建成国家、省级、三级协同创新体系,实现了全省统筹、层层递进,逐级发展的合理结构。

第三,高校协同创新发展的良好趋势,要求高校科研管理开展迅速、高效的创新改革。

在国内多数学者研究产学研合作的背景下,协同创新概念的提出更加能够体现“创新型国家建设”应有的生态环境。

按照“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择优支持”的思路,计划到2020年,江苏省计划立项及培育建设70个左右的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10个左右纳入国家层面开展的高校协同创新计划。

“2011计划”将“协同创新中心”划分为4种形式,即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

在协同创新的视域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被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既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需要;跨越了以往仅对校内科研资源配置与规划,更向外承担了推动行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职能;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来说是面对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现阶段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协同创新的实质是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1]。

但当前现状表明,协同创新的主体和要素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学科交融存在壁垒,人才协同受学科限制随着学科探索领域交叉与渗透的深入,要求科研组织形式随之发生变化,根据科研发展规律,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据统计,目前比较成熟的学科大约有5550门,其中交叉学科总量近2600门,占全部学科总数的4.68%之多,其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势头和巨大的潜力[2]。

现阶段我国高校一般采取直线型职能管理结构,将整个管理体系分为若干层级,层层负责;科研力量分散于不同的科研部门,不同的体系和领域,受内部人事、考核、工作关系等限制,这种模式致使学科封闭,人才协同性差,成为创新资源流动和科研深入发展的障碍。

(二)科研资本来源单一,与行业、产业协同力度差研发投入是保持科技创新活动稳定与持续运行的重要因素,科研创新依赖于高研发、高投入,我国高校科研投入经费来源过于单一,结构不甚合理。

根据《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2015年江苏省135所高校中,科研总经费共计14498580万元,其中来自政府拨款的科研事业费、主管部门专项费、其他政府部门专项费三项合计7952034万元,占总经费的55.00%,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5499825万元,占总经费的38.00%[3]。

这反映出当前高校科研经费多为作者简介:张志强(1981—),男,汉族,吉林四平人,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注:本文系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医药类高校科研资源整合的创新机制研究”(编号:2632018PY25);2016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立项课题“协同创新视角下整合高校科研资源探析”(编号:2016SJD880008)。

灵活,直接导致与行业、产业的对接不足,协同力度差。

加之各协同创新主体的利益追求不同,政府注重GDP增长、高校注重产出科研成果、企业注重追求经济利益,协同创新的“牵头者”不能满足“协同者”的利益诉求。

(三)信息不对称,影响协同创新的运行效率科研管理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各部门间信息不对称,高校与政府、行业间信息不对称。

目前高校管理机构监督约束机制和效率机制都存在缺陷,在科研项目申请、评审、立项、中期等各阶段,由于信息传递的差异,科研人员不能及时全面地获取科研信息;在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中,又由于科研活动的主观性和不可预见性,科研管理人员很难有效获取科研进度的真实信息和科研活动的真实进展。

加之科研人员拥有充足的研发资金,但是学校对于行政人员、教学辅助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的经费投入不足,导致队伍建设落后,无法开展有效的信息保障。

在外部,高校对政策导向和发展规划的了解存在偏差,对区域企业的实际需求不能随时掌握。

(四)技术成果单一化,缺乏有效转化2015年江苏省高校共发表学术论文86525篇,专利申请数29172项,其中发明专利9621项,专利授权数18470项,其中发明专利8196项,专利出售数687项(合同数),当年专利出售数(合同数)与专利授权数之比仅为7.14%[3]。

这说明科技成果产出单一,绩效评价过多重视文章质量数量的可量化指标,忽略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有机转化。

当前江苏省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力量自成体系、独立运行,政府在完善技术转化机制和搭建合作平台方面存在滞后现象,造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开发研究尚未形成体系;在高校内部,学科按照院部、职能分开,协同融合存在行政障碍和学科障碍,缺乏协同创新的动力和长效机制。

三、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科研创新机制的构建策略(一)以学科发展促进人才聚集首先,在高校层面以推动交叉学科和学科群的形成为契机,鼓励各学院之间形成以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交叉融合的合作机制,力求在学科群的生态结构上体现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呈现开放式、动态性的多元特性。

其次,有效利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的政策倾斜,为培育和造就领军人才搭建平台,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发基地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自主权,逐渐形成便捷的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团队建设的“自我完善”机制。

再次,强化理工类高校、行业特色高校的社会科学研究,摆脱重模型、轻实际分析,重理论研究、轻实践应用,缺乏跨学科联合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困境,使之真正成为串联政府、高校、行业的“智库”[4]。

最后,关注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科研管理人员的思维创新,面向社会和市场发展,促进校际、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良性的市场传导机制,完善管理模式,(二)重构协同创新资本网络重构协同创新资本网络,积极争取外部资源,通过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创新协同的共同愿景,联合金融机构、中介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组成江苏省协同创新资本网络,促进不同协同创新主体共生共荣,开展更为广泛、更加密切的社会协作,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使用效益达到最大化。

(三)逐步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高校在开展协同创新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中,离不开健全的信息沟通和数据共享机制。

在重视科研项目申报的同时,注重科学研究,统筹发展规律,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完善科研公开信息,以共享服务、现代化信息手段合理安排日常管理,向网络化、技术化的方向逐渐发展。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校应紧紧抓住教育部将科研信息化纳入高校创新驱动和科技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契机,围绕江苏省“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结合发展实际,进行整体规划。

促进科研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让信息、数据资源能在日常工作、项目管理、专利申请、科学决策、评估、授权中得到有效运用,更好地分析和掌握产业化运用的状态及数量,更好地评价、鉴定科研成果。

与此同时,提升对行业信息的捕捉能力和对政策信息的追踪能力,保障高校与政府、企业的信息畅通。

(四)创建政府、企业和高校协同的创新联盟畅通科研成果转化渠道,通过高校与高校、政府与企业的有效连接,实现高校在发展中的协同创新和科研资源与成果的共享,避免重复研究和资源浪费;打通校内各职能部门间的壁垒,串联高校人、财、物、信息等各项要素,以“协同创新”来培育新的优势和新的实力,解决孤立、分散、封闭状态下难以解决的重大创新需求。

综上所述,三级协同创新体制的建立和目前高校科研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表明,协同创新要通过系统地设计动态、多元、持续的创新机制体制,推进政府、高校、企业三大创新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通过以学科发展促进人才聚集,重构协同创新资本网络,逐步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以及创建政府、企业和高校协同的创新联盟,进一步实现人才、资本、信息、技术四大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和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协同创新[DB/OL].(2017-04-27)[2019-03-10].https://baike. /item/协同创新/1058587?fr=aladdin.[2]顾浩.论学科交叉路径及趋势[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6):67-69,73.[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6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DB/OL].(2017-03-03)[2019-03-10]./s78/A16/ A16_tjdc/201703/t20170303_298076.html.[4]马卫华,李石勇,肖向晨,等.理工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色的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例[J].高教探索,2007(1):93-95.其他作者简介:王颖玮(1988—),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助理研究员,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