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合集下载

2-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选择题1.(2011·广东增城二模)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

”材料说明当时()A.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时抓住“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点心”、“热牛奶”、“洋酒”等,可知C项正确。

A、B、D三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答案】C2.(2011·广东增城二模)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断发”问题理解表述正确的是()①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提出“断发”主张②“断发”具有反清革命色彩③人们的平等观念有了某些增强④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在中国最早提出断发主张的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他上书光绪皇帝,建议“断发易服改元”,①不正确,排除含①的各项即可。

【答案】B3.(2011·广东增城二模)在晚清时期,假如你是一名维新派,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A.报纸 B.电影C.组织工人运动D.发动民众起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作为维新派既不可能组织工人阶级,更不会发动武装起义。

故选A项。

【答案】A4.(2011·江苏南通模拟)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

”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4-0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

4-0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
——邵先崇《近代中国的新式婚丧》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影响
材料2:兹查通都大邑剪辫者已多,至偏乡僻壤,留辫者尚复不少。仰 内务部通令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知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 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
——民国《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
②政治变革和政府政策的推动
材料3: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 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 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例题:顺治元年(1644)五月初三日,颁布《剃发令》,
许多汉人誓死不从;1912年3月5日,孙中山颁布《命内务部
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却有很多汉人拒绝剪辫。这表明
()
A.剃发与剪辫是个人自由 B.社会习俗具有稳定性凝固性
C.国人反对排斥辛亥革命 D.二者都属于革除陋习的政策
国 近 现 代 中
根据以下材料概括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1: 1840年以后,在洋枪洋炮的威逼下,伴随西方列强在中国的 开埠通商,带有商业性质的码头出现了,由此刺激了中国近代城市的兴 起,举凡刻有西方烙印的各种外来文化,……开始登陆中国,就连几千 年亘古不变的婚丧礼仪也悄然改变,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娱乐,一 种迥异于中国传统文明的新型城市文化由此萌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民国成立后,中国人对西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从排斥到接受,并流行
材料3:西装由于具有适体、潇洒、便于配领带等饰件的特点,自民国初年 便开始在社会上日益流行,并且大有一发不可收之势。
——新华文摘《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①西装本身的优点,适体、潇洒
材料4: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服制》,规定:男子……昼用大礼服为西 式大氅式,晚用大礼服似燕尾服而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二 种,一为西式,一为袍褂式。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2011· 西安期中)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多商 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 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 ”、“新汉茶食”等。这主要是因为( ) A.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 解析: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 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 史的进步,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在当时的上 海,许多商家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 字。答案: B
男:西装、中山装 女:改良旗袍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
中山装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产物
民国服装——中山装,还记得其中蕴含的政治理念吗?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 四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和内外五 人文主义的航标 个衣袋代表五权分立 (行政、 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自由平等的旗帜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 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 民主共和的招牌 自由、平等、博爱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 工业文明的号角 统一大义 其五,兜盖像笔架,寓意以文 治国
4.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19世纪中后期,在沿 海主要城市开始出现西餐,吃西餐成为当时有钱 人的一种时尚。这主要是因为( ) A.伴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吃西餐成为资产阶 级的生活追求 B.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随 之传入 C.西方殖民者涌入中国,实行同化政策 D.对中国人来说西餐比中餐更有吸引力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原 因的探究能力。近代中国的开放首先在沿海地区, 西方的思想、文化、生活习惯对沿海地区城市居民 影响较大,西餐即代表了其中一个方面。
1.(2011· 汕头模拟)“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 ,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 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 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 原因是 ( )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清朝末年妇女的服饰深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维新变法运动、辛亥 革命相继发生,对中国人的生活习俗产生了重大 影响。 答案: C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 新华文摘 《五四以来中国服饰的演变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9世纪末,中国人对西装的态度是什么?民国初年发 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19世纪末的态度:排斥; (2)民国初年的变化:由排斥到接受,并流行; (3)变化的原因:受西方的影响深入; 政府倡导;思想的解放; 西装的特点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俗的变迁 二、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 进步 三、 大众传媒的更新
课程标准: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 怎样变? 素。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方面(服饰、 饮食、住宅)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婚俗、丧葬等) 变的启示? 变化的史实。 3.探讨影响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 化的因素。
为什么变?
构建认知结构
物 质 衣 生 活 和 社 会 习 俗 的 食 变 1.中国饮食以 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 四大菜系 迁
1.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是 长袍马褂 ; 鸦片战争 后西装传入中国 ; 孙中山综合西中式服装创制 中山装 。 旗袍由宽松肥大变为合身适体。 2.建国后至60年代中期: 连衣裙 为特征的苏式 流行中山装和以 列宁装 、 服装; 绿军装 此后至70年代末, 和 干部服 盛行。 3.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向穿得时尚、个性 转变。
中 国 近 现 代 服 饰 的 变 迁
土洋并存、中西合璧
政治色彩浓厚
多元化
在 碰 撞 中 融 合 、 在 融 合 中 发 展 , 在 发 展 中 走 向 世 界
“西方人对待吃,仅把它看成是给机器加油, 而中国人则视吃为人生至乐。”
——林语堂《吾国吾民》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材料二:“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闺秀勾栏,各 竞其艳。夫人之装饰原无一定,惟旗袍之名,若有 宗社党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 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
袄裙 30年代
礼帽 长袍 马褂 西装 30年代
★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特点: 中西并存和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从保守、呆板向适体、方便过渡。 ☆原因:
①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社会结构变 化,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 ②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中国人开始追求个 性解放。
3、现代(新中国成立后):
①20世纪50、60年代:苏式服装(列宁装、连衣裙); ②20世纪60、70年代:中山装; ③改革开放后:从穿暖到穿好,款式新颖,层出不穷。
★现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3)其它风俗变化: (民国成立后,变化巨大) 剪辫易服、女子放足、反对迷信、公历使用、点头鞠 躬、见面握手、女子步入社会.
“照得我汉同胞,服制自应一律。既已 立成义师,发辫速宜剪剃。况我大汉从前, 概无豚尾法制。改旧从新之时,岂效满奴 习气?各界办事人员,出示业经剪去。令 我民国同胞,勿得顽固主义。从此一律剪 去,好防满奴奸细。为此告我国民,切勿 三心二意。” ----湖北军政府 “我的爱护中华民国,焦唇敝舌,恐其衰 微,大半正为了使我们得有剪辫的自由, 假使当初为了保存古迹,留辫不剪,我大 约是决不会这样爱它的。” ----鲁 迅
(2)女子服饰: 旗袍的变化及流行
宽松肥大 适体、短袍窄袖(20世纪20年代)
清末至20世 鸦片战争后传入,辛亥革命后设计, 纪上半叶 民国后流行 流行几十年 请注明下列服饰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流行的时间
长袍马褂、男子蓄发梳辫是清朝平民较为普通的服饰形象
1972年第五次当选“总统”后, 蒋介石夫妇和副“总统”严家 淦夫妇在一起

专题四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专题四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内因
社会政治制度的变化(如维新变法 政治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也 推动了社会生活及习俗的变化 思想 西方思潮的涌入,带来人们思想观 文化 念的变化,从而带来社会生活习俗 方方面面的变化
物质 生活 和社 会习 俗的 变迁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居室建筑的演进:建筑风格和居室陈设 的西化
健 美 裤
牛 仔 裤
喇叭裤
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
男 子
长 袍 马 褂
西 装 中 山 装
列 宁 装
绿 军 装
现 代 服 装
女 子
旗 袍
改 良 旗 袍
干 部 服 列 宁 装
绿 军 装
现 代 服 装
1.古代的中国服饰( 1 ,6) 2.20世纪初期的中国服饰( 3 ,4 ) 3.五六十年代时期的中国服饰( 2 ) 4.现代的中国( 5,7 )
习俗风尚的变革
1.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近现代 民族服饰是( ) ①长袍马褂 ②中山装 ③列宁装 ④旗袍 ⑤西装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2.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著名的四大菜 系是( ) ①京菜 ②鲁菜 ③淮扬菜 ④湘菜 ⑤粤菜 ⑥川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女装:旗袍(新式与旧式)
长袍马褂
西服
鸦片战争后传入 民国成立后流行
它是辛亥革命后的流行服饰, 中山装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产物
大家知道中山装的设计含义吗?
三民 主义
立法、司法、 行政、考试、 监督五权分立
以文治国




改 良 前 的 旗 袍
宽松肥大

四.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我们都是中山装!
全中国人都穿中山装?
季羡林
末 代 皇 后 婉 容
溥仪与婉容的合影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建国初南京有童谣唱道:一进堂屋亮堂堂, 房里摆的大花床,姑娘穿的花衣裳,小伙子 穿的“列宁装”。
布 拉 吉
连 衣 裙
)
“嘿拉拉,拉拉,嘿拉拉,拉,天空出彩霞呀,地上开 红花呀。苏联老大哥呀,帮咱们建国家呀……”
由沿海城市到内地;以服务于上流 社会和时堂青年为主,对普通老百 姓影响不大;刺激相关民族工业产 生、发展;中西餐并行于世。
袁隆平成功研制出杂交水稻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民大丰收
想吃啥,就买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你买不到!
三、居住建筑的演进
三、近代中国居住建筑的变迁
宫廷园林、深宅大院
中国传统建筑
毗连式房屋——中西合璧
1、原因 2、表现
婚姻风俗的变迁
丧葬礼俗的变迁 其他风俗的变迁
3、特点
婚礼服饰
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 国人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 绝对不允许穿白色衣服的。
婚礼服饰
清末传统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西 装 革 履
雷人的中西结合:民国时期结婚照
民国时期,很多有钱人家的婚礼都在教堂举行
改革开放前的婚礼服饰
60年代
70年代 50年代 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 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改革开放后的婚礼服饰
追 悼 会 开 始 取 代 繁 琐 的 丧 葬 仪 式
拖着长辫子的西餐厅服务生
迷破 信除 封 建
位中 毕国 业第 生一 所 女 金子 陵大 女学 子, 大首 学届 五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四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传入:从19世纪40年代起。 (2)西式饭馆:最初由外国人经营,之后在各通商口岸 陆续出现由中国人经营的 西餐馆 。 (3)西式糖果糕点与饮料也受到国人的欢迎。 3.中西区别 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 礼节 要求都存在明 显区别。
4.重要影响
(1)一些西餐中常用的 原料 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 (2)西菜、 西点 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住宅 四合院 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 (1)出现:鸦片战争后,在 租界 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开 始大量出现。
典型特征。西式的家具陈设,如沙发、茶几、写字台等广
受欢迎。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原因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 改革开放 等
的影响。
2.表现 (1)婚姻风俗: ①古代:缔结婚约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②近代:开始主张 婚姻自主 ,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3.吃西餐在近代中国成为一种时尚。四合院是北方地
区的典型民居。删繁就简是婚俗变迁中的主要特征。
记知识纲要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 方便、 平民化 转变。 2.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
(1)男子服饰:
①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②西装在 鸦片战争 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③辛亥革命后, 中山装 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2)女子服饰: ①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
②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 旗袍 ,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
常着装。 (3)特征:中西合璧。 3.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 (1)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 连衣裙 为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优质改良版)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优质改良版)

1.中餐:四大菜系简介
我国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长期以来,在某 一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 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一定亲缘承 袭关系、菜品风味相近、知名度较高并为人们 所喜爱的地方风味流派,称做菜系。其中,鲁 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影响最大,被称为 “四大菜系”,加上浙菜、闽菜、徽菜、湘菜、 京菜和鄂菜,即为“十大菜系”。
阶 段 表 现
鸦片战争 长袍马褂、 至民国 西装、中山 装、旗袍
新中国成 列宁装、连 立至改革 衣裙、绿军 开放 装、干部服 改革开放 异彩纷呈 至今
特征
变化的原因
中西合璧, 鸦片战争洞开中国国 新旧掺杂 门,人民的审美、思
想观念发生变化
政治性、 保守性, 朴素单一
中苏两国交好,严重 的个人崇拜,国家经 济的困难,扭曲的审 美观念
款式新颖,经济的发展,科技的 层出不穷 进步 ,思想的解放,
观念的更新
变化的原因
影响中国近代以来服ຫໍສະໝຸດ 变化的 主要因素有哪些?外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外来文化的传入。
内因:辛亥革命的推动;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的影响。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简介 2.西餐的传入和影响 3.饮食变化的特征和原因
1.近现代习俗风尚的变化
旧习
婚姻包办 旧式丧礼 男子留辫 女子裹足 迷信活动

改变
婚姻自由 新式丧礼 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 破除迷信
2.近现代习俗变化的特征 删繁就简,移风易俗,从封建传统向 现代化演变。
3.影响中国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外因:西方新思潮的熏陶 内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 立、改革开放等重大社会变革的影响。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议一议: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
变化的因素。 归纳:(外因、 内因)
旧习 婚姻包办 旧式丧礼 男子留辫 女子裹足 社交礼仪 迷信活动


改变 婚姻自由 新式丧礼 剪辫易服 迫令放足 社交礼仪 文明时尚
特征:移风易俗、删繁就简。
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清末传统婚礼
五四前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

议一议
国家政策在社会生活上的反映;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健 美 裤
牛 仔 裤
喇叭裤
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
色彩丰富、款式多样、融入国际潮流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代表性服饰: 异彩纷呈
服饰特征: 个性、大方、多样、时尚
① ② ③ ④
改革开放,思想解放;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外来影响;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中国近现代男子服饰的变化 • 长袍马褂—— 西服——中山装——列宁装
2、中国近现代女子服饰的变化 宽松肥大——旗袍(中西融合)——列宁装、 连衣裙——绿军装、干部装
长袍马褂
20 世 纪 上 半 叶, 仍 然 十 分 流 行 长 袍 马 褂,是 近 代 男 子 的 通 常 服 饰,拘 谨、保 守、呆 板、等 级 森 严
现 代 的 结 婚 照
丧礼的演变
给死者焚烧纸钱。
直系亲属披麻带孝, 在死者的坟前行跪拜礼。 地上的白色小棍是用来驱 鬼“哭丧棒”。
慈禧太后的葬礼
丧礼的演变
198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国葬和追悼会。
树葬
殡 仪 馆
公墓是规划出来供埋葬死者 之用的土地。墓穴的使用年 限最长为20年,2011年民政 部宣布公墓续租试点普遍先 续十年。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易俗:剪辫等 婚:自主自由 丧:火葬改革
自由个性
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
一张几乎包含所有当时男装款式的清末照片
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 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 西装平分天下。
时间:2009年10月1日 地点:天安门城楼 人物:国家主席胡锦涛 场合:建国六十周年典礼 ……既有革新却又不失 传承意味,可说用意深远。 ——台湾“今日新闻”
三民 主义
五权分立




清朝满族贵妇着装 改良旗袍 宽松肥大的旗袍
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列宁装 连衣裙 装
列宁装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 得名,样式为西装开领,双排扣,各有三 个纽扣,腰中束一根布带。 。
年 代 的 流 行
绿 “文革”时期,在“红色革命”时代主旋律的影响下,全国着装 军 表现出明显的军事化特征,即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成果在民众生活中 的影响逐渐增强。 科技化,信息化 如何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剧变与社会生 活的变迁的关系?
男女服饰
饮食变迁
居室建筑
习俗风尚
一、男女服饰的变化
(一)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二)概况: 找出服装变化的阶段,每阶段有哪些男装和女装?
白切鸡
白灼虾
金牌烧乳鸽
川菜
天府之国”的四川以其得天独厚的物产形成和发 展了我国的主要菜系之一 ——川菜。特点:注重调味在国际 上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历来有“七味”(甜、 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烧、酸、辣、鱼香、 干煸、怪味、椒麻、红油)之说。 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4、近代农村社会受西方影响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 B、小农经济的落后和封闭 C、远离大城市 D、西方列强侵略程度较轻
四 合 院 平 面 图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 (内向性和封闭性)
陕西延安
拉萨
西双版纳
山西祁县
江苏无锡
3.完全欧化的居室建筑
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北京天津等出现完全
欧化的新式住宅,一般称为“新村”、“花 园”、“别墅”、“公寓”等;居室建筑与 家具陈设失去外来特征。反映出西方的生活 理念完全被国人接受。
一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二、饮食变化 三、居室建筑的变化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 2、近代服饰的变化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子:旗袍的改良 3、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服饰的变化 4、改革开放后,新式新款层出不穷
商周服装
秦代女装
春秋服装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国四大菜系及其特点
①鲁菜

山东菜是由济南和胶东两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 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 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 南菜擅长爆、烧、炸、炒。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 肠、汤爆双脆、烧海螺、烧蛎蝗、烤大虾、清汤燕 窝,干蒸加吉鱼、油爆海螺、扒原壳鲍鱼、奶汤核桃 肉、白汁瓤鱼、麻粉肘子。
粤菜的特色: ⒈选料广泛,广博奇异,善用生猛海鲜。 ⒉刀工干练,以生猛海鲜类的活杀活宰为见长。
烤乳猪
东江盐焗鸡
⒊清淡爽口。 ⒋烹饪方法、调味方式自成体系,广东菜的烹 调方法许多源于北方或西洋。
鱼 香 肉 丝
麻婆豆腐

_4.1_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课件解析

_4.1_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课件解析
(三)总的变化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向美观、适体、 方便、平民化转变。
阶段 鸦片战争 后——新中 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 后——十一 届三中全会
表现
男: 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 女: 上衣下裙 旗袍
列宁装、连衣 裙; 军装、“干部 服”
服 饰 特 征 时代特征
中式与西式、代服饰之变
(一)近代服饰的变化: (二)现代(新中国成立后):
(三)总的变化趋势:
趋思势考::由以拘中谨国、近保代守以、呆来板女、性等服级饰森的严变,化逐为 向美观、例适,体说、明方中便国、服平饰民的化发转展变趋。势
一、近现代服饰之变
(一)近代服饰的变化: (二)现代(新中国成立后):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服饰之变
“变”的
表现
饮食之变 建筑之变 习俗之变


“变”的原因

“变”的特点
“变”的影响
一、近现代服饰之变
“服饰是时代的外衣。”
❖一定时代的服饰文化显示着一定时代物质生产和科 学技术的水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时代的社会意 识形态乃至整个社会风貌。
长袍马褂
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后流行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的标准服装
孙中山综合中西服饰的特点,设计出一种 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取名中山装。此 后中山装大为流行。
❖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三民 主义
❖行政、立法、 司法、考试、 监察五权分立


礼 廉
❖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一)近代服饰的变化: 1、代表性服饰
2、近代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四)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四)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必修二专题四: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选择题1.(2011年11月泰安市期中18题)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C.婚姻观念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答案】D【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不正确”和所学史实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中国人的思想文化深受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

2.(2011年11月皖南联考11题)上海妇女服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处于相对低调时期,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上海妇女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上海的妇女服饰成为全国流行的模板,左右着外地城市妇女服饰变化。

上海能够左右外地城市妇女服饰的主要原因是A.是中国主要经济政治中心B.改革开放后上海经济地位增强C.上海人开放意识领先全国D.上海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答案】B【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A项不能作为原因,排除;C项只是现象,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且表述绝对,排除。

故选B。

3.(2011年11月北京朝阳区期中32题)形象资料也是一种语言,述说着时代变迁。

下列资料中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状况的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4.(2011年12月开封模拟26题)《大公报》载:1906年1月,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示谕:“婢膝奴颜,有伤气节”,宣布广东、广西两省官员,在下级见上级时,一律废除跪拜请安之礼。

此后,各省纷纷效法。

这说明A.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B.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C.晚清时期曾进行社会习俗的改革 D.儒家传统礼仪被废除【答案】C5.(2011年12月福建四地六校17题)1931年7月6日上海《民国日报》刊登了一则《征求如意郎君》的征婚启事:“一、面貌俊秀,中段身材,望之若庄严,亲之甚和蔼;二、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三、高尚的人格;四、风姿潇洒,身体壮健。

必修二专题四.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复习)

必修二专题四.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复习)
批判:西装——资产阶级,旗袍——封建余 孽,稍微花哨——“奇装异服”。
结论:新中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
政治影响,勤俭节约,无私奉献,衣着 朴素是主流
改革开放以后
80年代的服饰
改革开放以来特征:富有个性,多样化(异彩纷 呈)过渡。
3、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港台、欧美文化的影响。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
建国初南京有童谣唱道:一进堂屋亮堂堂, 房里摆的大花床,姑娘穿的花衣裳,小伙子 穿的“列宁装”。
布 拉 结论:五六十年代特征: 吉
连 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相连 衣 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普遍选择 裙
)
(
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绿军装和干部服
文革穿着特征:趋于单调
拖着长辫子的西餐厅服务生
允许臣民自由剪发最早是清朝末年!辛亥 革命期间“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 彩。
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朝并不支持, 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位中 毕国 业第 生一 所 女 金子 陵大 女学 子, 大首 学届 五
——
1、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 点
⑴变化趋势: 闭关自守面向世界,封建向近代化 ⑵演变过程: 被动到主动,随经、政、思变而加深 ⑶变迁空间: 严重不平,沿海、城市快,内地、农村慢 ⑷变化实质: 农、工文明激烈碰撞,交融且保留特色 ⑸产生作用: 利消除封建因素,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全中国人都穿中山装?
季羡林
满族妇女衣着 清末旗袍
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民 国 上 袄 下 裙
穿改良旗袍的妇女
小结:近代中国服饰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
⒈变化: 男: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女:新式旗袍 ⒉特征: 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并存 ⒊原因: 外因:西方工业文明等冲击; 政策:中国政府推行的各种改革; 运动:近代民主运动的推动; 经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 观念:思想解放、追求;舒适度与实用度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课件:2-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2课件:2-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易错易混提示 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 取代中式服饰,而中西服饰并行。
必修二
专题4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互动探究
必修二
专题4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探究
探讨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及其
变化所产生的意义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
设厂、开店、办银行,还舶来一些洋货,西方文化逐步 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 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 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必修二
专题4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知识延伸 中餐的四大菜系
四大莱系 鲁菜 粤菜 川菜 淮扬菜 代表区域 山东(济南、胶州) 广州、潮州等地 四川(成都、重庆) 扬州、淮河流域一带 口味特点 清香、鲜嫩、味纯 鲜、嫩、爽、滑 味浓、重辣 清淡、味甜
必修二
专题4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必修二
专题4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线索:19世纪中期至20 世纪中叶,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外来文 化的传入以及崇洋习气的熏陶,中西合壁、土洋并存成 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20世纪50 年代以后,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了政治生 活的严重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 的新时期。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在民众生活
必修二
专题4
第1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 D.①②③④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4.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B
A.人民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7.“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的 统计不能说明
时期
所送的嫁妆
20世纪80 被褥、“红包被”、三门柜“、手表、 年代 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 被褥、“红包被”、高档组合家具、名 21世纪初 牌手表、笔记本电脑、汽车
(2)丧葬礼俗变化: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 ②新中国成立后:土葬 火葬
(3)其它风俗变化: (民国成立后,变化巨大) 1)“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 戊戌变法时期: 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辛亥革命后 : “断发易服”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 清革命色彩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 颁布剪辫易服和禁止缠足的法令 2)历法、节日 辛亥革命以后,“改正朔,用阳历”,增添了国庆、 元旦等新节日,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 3)社交礼仪 礼仪: 跪拜、作揖向点头、鞠躬、握手转变 称谓:“老爷”、“大人”转变为“先生”、“同志”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 和开放著称
鸦片战争后
上海石库门 (中西合璧)
中 式 家 具
茶几
沙发 座钟 写字台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
1、原因:
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革推动……
2、表现:
①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1)婚姻风俗变化: ②近代:清末民初,反对包办,婚姻 自主 删繁就简,新式婚礼 ③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从海外留学归 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 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
(1)女子裹足
迫令放足
小知识:根据考古和史料记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将必须"裹脚"作为法令。 "裹脚 "是封建的民间世俗传统。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V

4.1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V

变化中的 男女服饰
男子:长跑马褂、西服、中山装 近代服饰 女子:旗袍
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中期:列宁装和连衣裙受青睐
现代服饰 文化大革命时期: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改革开放后:款式新颖,由封闭走向开放
中国饮食文化:发达,四大菜系影响大 传入:19世纪40年代起传入,西式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糖果糕点和饮料备受欢迎 西方饮食传入: 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百姓 餐桌,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 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演进特点:城乡差异大;北方以四合院为主 居室建筑的演进 传入:首先出现在租界 西式住房传入 影响:中国居室建筑呈现中西合璧特征 婚姻风俗:婚姻自主、礼俗删繁就简 习俗风尚的变革 丧葬礼仪:趋于简化、带有浓厚西方色彩 其它风俗:变化大、呈现新旧并存特点
[学习思考] 1. (教材P63)为什么西式服装能够被中国 人接受并得以流行? 提示: (1)从穿着的角度来讲,西装适体、潇洒。 (2)从中国社会政体的转变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 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颁布了一系列关于革除 陋习的措施与法令,为建立新的生活方式铺平了 道路。 (3)从社会思潮的角度来看,民国初年服饰崇洋风 气受西化思潮的推动。辛亥革命的理论及其制度 模式均直接源于西方。因而,新政府以仿效西政 西俗成为一时风气,在都市社会兴起一股西化思 潮。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清朝末年妇女的服 饰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 要原因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维新变 法运动、辛亥革命相继发生,对中国人的生 活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 答案: C
2.(2011· 西安期中)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海许 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 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 汉首饰”、“新汉茶食”等。这主要是因为 ( ) A.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B.辛亥革命的进行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五四运动的爆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3.(P65)西方居住理念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居室建筑与家具陈
设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提示 中国的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经历了由中西合璧
到完全西化的变化过程。 (1)19世纪下半叶,在保留基本格局的前提下,许多传统
的四合院式住宅开始了部分洋化改造。除了四合院的形式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2.(P66)联系当今社会现象,分析外来文化对中国物质生
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影响与作用。 答案提示 在今天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外来文化的影
响——洋快餐、流行的服饰、新式的生活方式等等。
中国物质文化与社会习俗的变迁并不是完全照搬外 国,总是掺杂着一些传统的东西。中国的物质生活和 社会习俗呈现中西合璧的特点。这丰富了人们的日常 生活,简化了繁琐的习俗,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典例1】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
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新生事物。以下具有代表 性的是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
教材习题全解
)。
活页规范训练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思路导图
答案
C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
料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国饮食上有何变化? 提示 西餐种类丰富,且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 成部分。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居室建筑的演进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3.晚清重臣翁同龢曾在日记中对买办徐润的住宅有过描 述“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说明了当时
生活的变化。b.民主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 的发展,都冲击了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 变。c.辛亥革命、中华民国的成立等重大社会变革产生了 重要影响。d.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
(2)特点
①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内地;②从 过程看,由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合 璧、新旧并存;③从动力看,社会生活的变化离不开有识 之士的大力倡导;④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
课时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三寸金莲跟我国古代妇女裹足的
陋习有关。裹足的陋习始于隋,在宋
朝广为流传,当时的人们普遍将小脚 当成是美的标准,而妇女们则将裹足 当成一种美德,不惜忍受剧痛裹起小 脚。人们把裹过的脚称为“莲”,而不
同大小的脚是不同等级的“莲”,大于
A.自由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思路导图 B.平等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
)。
答案
B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考向2】► 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 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 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 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解析 (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
提示
各具特色,既有非常传统的长袍马褂,也有非常现
代的西服革履,更有中西合璧的旗袍。反映了中西文化的 碰撞与交汇。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2.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 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 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

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①②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服饰民俗变化的原因。注意
“20世纪初期以后”这一时间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维
新变法新思想的宣传、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的措施都
促使中国习俗和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①②③④都符 合题意。 答案 D
四寸的为铁莲,四寸的为银莲,而三 寸则为金莲。三寸金莲是当时人们认为妇女最美的小脚。 请思考:近代中国的哪些运动为材料中这一陋习的革除 开辟了道路?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课标分解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小,城乡社会生活变化不均衡。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角度 从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角度突破 【示范】► “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 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 异服以及女人的畸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 漫画家以题材。”到20世纪初期以后,中国人的这种装束 有了显著改观。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①维新派的提倡 ②辛亥革命的推动 ( )。 ③民国政府的措
2.理解近代以来我国在社会生活和习俗领域的变化。
3.认识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1.图片反映了我国近代服饰有何特色?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材料阅读与思考】 (P67)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1)清朝入关以 来,中国服饰演变出现了怎样的趋势?分析其原因。(2)概 括、分析20世纪末世界时装舞台出现“中国风”的原因。
答案提示
(1)趋势:从强制推行满族服饰到满汉服饰渗透融
本题要求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女性积极参政,这
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平等意识增强的表现。
答案
Aபைடு நூலகம்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学习思考】
1.(P63)为什么西式服装能够被中国人接受并得以流行?
答案提示 西式服装穿着适体、潇洒;向西方学习思 潮的影响;民国成立后,开展剪辫易服活动,旧式的 服装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成熟的中式服装尚未出现。 2.(P64)你能说出四大菜系各有什么特色和招牌菜吗?各 地风味小吃都有哪些? 答案提示 略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典例2】 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 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 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
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本文旨在倡导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中国近代物理质生活的变迁
热点背景 已有300多年发展历史的旗袍,具有浓郁的民族特
色,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为国际上独树一帜的中国 妇女代表服装。经过现代服装设计师的改良,保留了传统 旗袍的服饰工艺,使其更加符合对人体的表现,传达出东 方的韵律美。
中国居室建筑有何特点?
提示 出现逐渐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习俗风尚的变革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4.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在报纸上刊登过一则征
些方面:男女服饰的变化;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
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向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向近代
化、现代化的趋进。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 至民国成立,由于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传入呈现出中西 合壁、洋化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 又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与世界的 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国际的潮流。
单击此处进入
活页规范训练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突破依据:本考点是课标要求认识的内容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这是西方的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 济、思想造成强烈冲击,并进而对社会生活各领域影响的 结果。 ②具体原因:a.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不断扩大对中 国侵略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之外,布局设施已全部欧化。 (2)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里弄住
宅、花园式住宅、公寓式住宅。
(3)此外,西式的家具陈设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创新互动课堂 主要考点突破 热点考向示例 教材习题全解 活页规范训练
【自我测评】 1.(P66)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都有哪些表现?呈现出什 么特征? 答案提示 习俗风尚。 从这些方面的变迁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表现在如下的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