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13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共28张PPT)
森
欧盟贸易委员
知识结构
课堂小节
根据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差距大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 放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二十多年里,从经济特 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多 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 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 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 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
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
导 言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 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 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 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 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 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 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 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
知识小卡片:有关特区的知识 第一,特区为什么不是旧时 的租界? 第二,特区的所有制形式 “特” 在哪里? 第三,特区的经济活动“特” 在哪里?
概念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 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 特殊渠道。 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 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 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 “特”的表现:第一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第二 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1.浦东开发的目的: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③.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港口城市: 天津 、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 (1)设立:1984年,开放_____ 口城市。 经济活动 的权限,对外商给予政策上的 (2)内容:扩大对外开展_________
主题一
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对外开放的发展
【探究讨论】 材料一
材料二
2012年深圳市的生产总值超过了2 000亿美元,人均
GDP近2万美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人民币,每平方千米 产出超过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4 667.8亿美元,其中出口2 713.6亿美元,实现二十连冠。 请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
标志。中央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目的何在?
提示:标志:浦东的开发与开放。目的:进一步发展上海和利用
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
2.结合材料二,指出设立经济特区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1)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外向型
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
和示范作用。
(2)特区的设立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为全国提供了宝 贵的经验,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要点归纳】 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以及与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特殊性:
(1)经济结构:特区的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私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外商投资经济所占 经济比重可以大于内地。 (2)经济体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采取市场调控手段,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系。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 (2)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必修二第十三课《对外开放的格局》
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984年,14个 这些城市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985年,4个 4 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 5、经济技术开发区
特点: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 工出口产品
沿海经济开放区
秦皇岛 天津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厦门 深圳 珠海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北海 湛江 珠三角 海南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开放步骤: 经济特区 特点: 点 范围: 沿海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线 面 内地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全 方 位 、 多 层 次 、 宽 领 域 的 开 放 格 局
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 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 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 局。 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 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90年代的浦东
浦东夜景
(三)浦东地区的开发和开放
1、目的
① 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② 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③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2、有利条件
①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②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和产业优势。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件(共71页)
即时小练:①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的欧洲导弹防御系统邀请 俄罗斯__参__加____里斯本峰会,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鸿门宴”。
②山东省将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进一步加大 棚户区改造财政资金收入,并鼓励民间资本直接__参__与___棚户区 改造。
4.词语释义 (1)永垂不朽:_(姓__名__、__事__迹__、__精__神__等__)_永_远__流__传__,__不__磨__灭__。__
《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合著)、 作品 《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
国家的起源》。
2.背景解读
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德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 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中学毕 业后,先后入波恩大学、柏林大学研究法学、历史和哲学。大 学毕业后,就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
(2)浅尝辄止: 略__微__尝__试__一__下__就__停__下__来__,__指_对 __知__识__、__问__题__等__不__做__深__入__研__究__。_
(3)豁然开朗: 一__下__子__出__现__开__阔__明__亮__的__境__界__。__也__形__容__一__下__子__领__悟__某__种__道__理_。 _ (4)得心应手:_心__里_怎__么__想__,__手__里__就__怎__么__做__,__形__容__运__用__自__如__。 (5)坚忍不拔:_(在__艰__苦__困__难__的__情__况__下__)_坚_持__而__不__动__摇__。 (6)繁芜丛杂:_形__容_内__容__、__文__字__或__种__类__繁__多__杂__乱__。___ (7)卓有成效:_成__绩_、__效__果__显__著__。______
(2)停止·停滞 辨析:两者都有“停下来”的意思。“停止”指不再进行。 “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即时小练:①如果真心希望改善两国关系,他就应该立即 _停__止___一切抹黑中国的言行,以实际行动为两国关系改善发展 做出努力。 ②日本、爱尔兰,在保持二三十年经济强劲增长后却陷入 __停__滞___,背后的共同原因是房地产泡沫破裂而演变为严重的金 融问题。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19世纪初,欧洲已有用于公共交通的马车
19世纪后半期被发明, 迅速传到中国。
1976年1月23日,天津地铁从新 华路到海光寺段进行试运营
1906年,天津第一条环 城有轨电车开通运营,
2007年5月10日,天 津开发区导轨电车1 号线开通运营
三、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四、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
民国十三年的一则汽车广告,其中 有“价廉物美之轿式汽车最宜于小 家庭之购用,盖为父者日间可乘以 外出办公,晚间及星期日其子女亦 可乘之。既可御冬季之寒风,又可 遮夏季之烈……更有一最重要的优 点,即其价格低廉,普通收入之家 庭甚易于购买也”等字样。
1956年建成的宝成铁路是沟通 中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重 要铁路。
1996年通车、连接北京与香港 九龙的京九铁路是中国铁路史 上建设规模最大、工期最紧、 一次建设里程最长的铁路干线 。
2006年全线开通的青藏铁路是 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
思考2:中国为什么要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
二、
现代交通对社会 生活的影响
一、人流物流时间缩短
从文明演进的脉络看,交通运输发 展是人类追求交流联通的自由意志 挑战时空阻隔的过程及结果,成为 技术、经济、社会和文明进阶的重 要标志。 ——《交通运输发展的中国道路》
二、便捷了城市居民的出行
刚解放时的天津
20世纪20年代,人们这样概括交通 的影响: 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起初围绕旧 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 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 ——吴蔼宸《华北国际五大问题》
1958年,南京汽车制造厂试制 成功的“CN120型”轻型载货 汽车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 一辆汽车。
1900年, 袁世凯 送给慈 禧太后 的一辆 奔驰轿 车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放整个海岸”、“35 年来”。198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
进一步开放沿海 14 个港口城市。B、C、D 三项史实都是我国
对外开放的表现,分别发生于1992 年、1980 年和1988 年,故
与题意不符。
4.我国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内地 省会开放城市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 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C.内地省会开放城市——沿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 市——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结合所学知 识很容易可得出答案为B 项。
(2)意义: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_内__地__开__发___, 都有深远影响。
3.经济技术开发区: (1)设立: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__开__放__城__市__中,划出一定区 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特点: ①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②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__知__识____密集的 特点。 (3)意义:是学习_先__进__管__理__经__验___、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 所,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答案】A
2.20 世纪 90 年代,为促进上海和长江流域地区的进一步发 展,中国采取的措施是( )
A.设沿海开放城市 B.设经济技术开发区 C.设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发和开放浦东 【解析】选 D。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20 世纪 90 年代”、 “上海”、“长江流域地区”判断,只有开发开放浦东,才能 实现这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019-2020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二讲义:第13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及答案
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开卷有益永远的马克思他用自己的思想,影响着整个世界。
他定义了社会历史的变革,他改变了世界人民的思维,他开创了新的世界,他为几千年来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指明了方向。
逝者如斯,万世仰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基础导学1.文学常识马克思——无产阶级最伟大的精神导师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和社会学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创立了经济理论《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恩格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1820~1895),德国人。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
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公开升起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恩格斯在从事理论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担。
1889年7月,在他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建立第二国际,进一步团结和发展了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使社会主义运动获得广阔的发展。
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
骨灰罐由他的亲密战友遵照遗嘱投葬于英国伊斯特勃恩岩崖附近海中。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同步训练)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下列关于现代交通运输新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B. 汽车运输的普及C. 飞机运输的迅速崛起D. 交通运输方式的单一化2、下列关于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成就,不包括()A. 铁路网络的不断完善B. 汽车运输的普及C. 飞机运输的迅速崛起D. 交通运输设施的过度依赖3、全球化背景下,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之一体现在运输速度的大幅提升。
以下哪项技术的出现,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货物和人员快速流动成为可能?A、蒸汽机车B、电动机车C、高速铁路D、互联网技术4、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交通运输业也在不断创新。
以下哪种新型运输方式最能体现这一特点?A、马车B、人力车C、无人机D、传统的帆船5、题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其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以下哪项因素?A. 丰富的石油资源B. 先进的科技水平C.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D. 持续增加的财政投入6、题干:下列关于国际集装箱运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国际集装箱运输可以提高运输效率B. 国际集装箱运输简化了货物运输流程C. 国际集装箱运输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D. 国际集装箱运输改变了传统的港口布局7、题干: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铁路运输领域实现了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以下哪项不是这次技术革新的成果?A. 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的青藏铁路建设B. “广深高速”铁路的建设C. 沪宁高铁的开通D. 首列国产高速列车“和谐号”的研制8、题干:以下哪项不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民航运输领域的重要成就?A. 中国民航成功加入国际民航组织B. 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东方红一号”C. 开通了第一条国际航线D. 首次实现洲际航班运营9、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中,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对全球交通运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案(人教版必修2)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考纲课标解读】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考点知识梳理】1、经济特区的创办⑴)位置:、珠海、汕头、、海南。
(2)特点:①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为主②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形式。
③经济活动以为主,对给予优惠和方便。
(3)意义①特区在发展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②对沿海地区实行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③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沿海开放城市①目的:加快利用、引进的步伐。
②名称:1 9 84年,国家决定开放、上海、福州、等 1 4个沿海港口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①名称:三角洲、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②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3)经济技术开发区①目的:引进外资,生产产品或产品。
②特点:具有的特点③地位: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商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3.浦东的开发与开放(1)目的:以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成就①浦东成为上海新兴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②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中国90年代的重点和标志4.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重点难点突破】青岛是山东的重要城市,在山东占有重要地位,回答下列与青岛有关的问题:(1)在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青岛有一横幅,上写“同胞努力,挽救青岛”,它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出的呼吁?该呼吁体现了什么精神?(2)改革开放后,青岛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它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占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对山东的发展有何战略意义?(3)2008年奥帆比赛在青岛举行,文明观赛是每一位观众的基本素养,请围绕“做文明观众”为题,针对山东青少年观众拟定几项倡议.(不少于三条)【考点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右图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历史素材
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导与练[重点讲解]一、浅谈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原因、意义及其基本经验对外开放: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1.背景〔1〕国际方面,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发展的趋势说明,任何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国际间的联系,而只能积极地利用这种关系为本国的发展来进行服务。
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很有借鉴意义。
这些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准备了难得的国际环境,为创办特区提供了机遇。
〔2〕国内方面,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人民对多年的阶级斗争已深恶痛绝,人心思治,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1978年和1979年,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
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
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
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写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
2.实行原因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条件;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件 (共25张PPT)优秀课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墓
恩格斯
教学目标 :
1.把握全文,理清结构,把握贡献。 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的语言饱含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著名的文章是马克思最亲 密的战友恩格斯写的。
卡尔·马克思,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导师。一提到他,崇 敬爱戴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我们会想到他宣判旧世界死刑的 《共产党宣言》,会想到他对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尝试的巴黎公社的指导和热情赞扬,会想到他首创的国际工人 协会——第一国际……他的光辉名字是和科学共产主义、和无 产阶级的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第8段歌颂了伟人哪些品格? 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来的呢?
原文: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污 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和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 产者——无论保守派活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
——对比。和下文千百万革命战友的尊敬、爱戴和悼念, 和下文马克思的毫不在意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马克思的伟大 和无畏。
马克思一生中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主要有哪些?
历史规律(去伪存真) 剩余价值(豁然开朗) 其他发现 办报宣传 创立协会(自豪)
品味语言,体会哀情
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恩格斯的哀痛之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两点三刻:对时间交代的具体,可见作者对这个时 刻的永志不忘,刻骨铭心,可见悲痛之情。写明具体时刻, 表明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恩格斯来讲,对于整个世界来讲是多 么的非同寻常,在这一时刻恩格斯没有在马克思身旁,终生 的挚友就这样静静地走了,恩格斯抱憾终生。这一时刻更是 令世人万分悲痛和无法忘记的。
高中历史 第13课 对外开发格局的初步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 国际背景: 国际背景: 1、20世纪 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 世纪 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国内背景: 国内背景: 1、十年“文革” 使中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急需恢复 、十年“文革” 使中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和 发展。 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革开放伟大国策已经制定。 革开放伟大国策已经制定。 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团已经形成。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团已经形成。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
背景: 过程:
第一步:经济特区的创办。 1、建立 、
经济特区的建立
厦门 深圳 珠海 汕头 海南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
背景: 过程:
第一步:经济特区的创办。 1、建立 、 2、含义 、
什么是经济特区?“特”在哪 里?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上海 宜昌 武汉 万县 重庆 九江 温州 宁波 长沙 福州 贵阳 厦门 昆明 深圳 东兴 珠海 广州 汕头 闽三角 河口 北海 湛江 珠三角 海南
大连 烟台 环渤海地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
阅读教材P60相关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教材P60相关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P60相关文字材料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探究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特点。
背景: 过程:
第一步:经济特区的创办。 第二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历史部编版高中选择性必修二(2019年新编)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教案
第十三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教案➊教学目标一、了解现代交通运输新变化的表现二、理解现代交通运输新变化的原因三、认识现代交通运输新变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四、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中国的影响➋教学重难点一、本课重点:陆海交通的发展、航空的发展,主要是20世纪水陆空交通的发展变化二、本课难点: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突出交通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城市交通的影响➌教学过程设计一、海陆空交通的发展1、汽车工业(1)美国:1908年福特T型汽车诞生(世界上第一款流水线生产的量产车),汽车逐渐普及(2)中国①20世纪初汽车传入中国,民国时期进口轿车成为上流社会主要交通工具②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民族汽车工业(解放牌卡车、红旗牌轿车)③改革开放后家用轿车普及(中外合资、自主品牌),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高速公路(1)含义:高速公路指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车道以上公路(2)兴起:汽车工业发展推动着道路建设,高速公路在两次大战之间出现注:1929至1932年德国在科隆到波恩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仅作了解)(3)发展①二战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②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1988年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建成)3、高速铁路(1)日本:1964年连接日本东京和新大阪的“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后来许多国家都修建了高铁(2)中国: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目前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4、20世纪航运发展(1)发展原因①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②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2)发展表现①1994年英法海底隧道开通(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将英国和欧洲大陆紧密连接起来②中国造船业A、改革开放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此后逐渐融入市场B、1982年中国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5、20世纪航空业的崛起(1)世界航空业①发明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成功发明飞机,人类迈入飞机时代②航线开辟(仅作了解)A、国内航线:1914年美国开通了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航线B、国际航线: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法国巴黎至英国伦敦)③技术进步:20世纪上半叶飞机材质由布、木质变成金属;动力由螺旋桨变为喷气式发动机④宽体客机:20世纪70年代后能搭载数百人的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波音与空客)(2)中国航空业①中国民航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航空网覆盖大半个中国(仅作了解)②1950年新中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③改革开放后中国航空业快速发展A、机场、飞机与航线数量大增;航空网覆盖全球大部B、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6、地铁系统(仅作了解)(1)1863年世界上首条地下铁路系统即伦敦大都会铁路通车运营(2)1969年新中国第一条地铁即北京地铁通车运营7、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及发展趋势(仅作了解)(1)不同运输方式特点二、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1、促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缩短,世界成为“地球村”2、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便利了居民生活,促进了城市经济繁荣、人口增长及市区面积扩大注:城市公共交通始于19世纪,初为公共马车,后为有轨电车、地铁和公共汽车(仅作了解)3、改变了城市布局(人口与资源沿交通线向四周辐射扩展,形成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等)4、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习惯(1)严格的交通工具时刻表,让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2)工作时间制度确立,导致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现象(3)随着交通成本降低和收入增加,大众旅游潮流出现(放松心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➍当堂练习1、又到猕猴桃集中采摘时期,如何做好保鲜工作,让桃农发愁。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中国物流时速发展图
商朝驿使:约5.2km/h 清朝快马:约16.67km/h,一昼夜可行400km 最初火车:24km/h 高铁: 350 km/h 飞机: 900km/h
2023年2月2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 长李小鹏介绍,从2018年至2022年,交通运输系统一共完成固定 资产投资超过17万亿元,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全球最 大的高速公路网和世界级的港口群,截至2022年底,全国综合交 通网络的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具体来看,铁路运营的里程是 15.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4.2万公里;公路通车的里程是535万 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7万公里;在农村公路方面,已经实 现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
中国汽车的发展: 一五计划(1953-1957)期间,中国生产出第一辆“解放”
牌汽车
1956年7月13日,长春一汽生产出 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
1958年,毛泽东在中 南海观看国产第一辆小轿 车东风CA71。
2、高速公路的发展(陆上) (1)世界高速公路 ①起源:汽车工业的发展推动着道路的建设 ②含义: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 四车道以上的公路 ③出现时间: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④发展:二战后,在各国广泛发展。
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
现代交通带动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①人流和物流时间缩短,加强世界联系。 ②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 生活的一部分 ③大众旅游潮流出现,普通民众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消极影响: 交通拥堵、航班延误等造成经济损失、时间浪费和
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加重,破坏自然生态和 人文环境。
3、航空的发展(空) 1、世界航空的发展 ①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升空,飞机时代开 始。第一条空中航线。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近代交通运输新变化的影响。
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了解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认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增加了一条更便捷的途径。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汽车、高速公路、高铁、航运等运输技术的发展,认识人类的海陆交通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学科素养。
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通过了解现代交通的发展,认识交通的发展缩短了旅行时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结通过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公路、高铁建设、航运、造船业的发展,认识中国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现代交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2.教学难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代交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多重影响。
四、教法学法1.教法:正面讲授、史料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研读法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展示图片港珠澳大桥师:同学们,在 2024 年的今天,我们一同来回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一座宏伟的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
这座大桥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辽阔的伶仃洋上。
它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极大地缩短了时空距离。
港珠澳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个璀璨标志。
它的建成,凝聚了无数的智慧与汗水,体现了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
那么,现代交通运输究竟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去一探究竟。
【自主学习】1、梳理20世纪以来汽车工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2、梳理世界及中国航空的发展概况?3、探究中国高速公路建设有哪些特点?对于中国发展有何意义?4、思考:交通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讲授新课】本课分三大部分:(一)海陆交通的发展(二)航空的发展(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一)海陆交通的发展师:展示表格,让学生自学梳理20世纪以来汽车工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发展概况?师:展示材料,让学生探究:中国高速公路建设有哪些特点?对于中国发展有何意义?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转变为中央和地方政府交通主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外各类经济实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6年7月14日8时,长春第一 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批12辆“解放 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 诞生。
开封黄河公路大桥
焦作黄河公路大桥
江阴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江 苏 润 扬 长 江 公 路 大 桥
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逐渐普及,当时国 人有句流行语“有事就call我”,但很快 受到手机的冲击,进入21世纪逐渐退出历 史舞台。
传真机
20世纪90年代起,机关、企业开始使 用传真机,几分钟内就能发送信件、 图文到千里之外。
老式电话
程控电话
可视电话
手机
卫星电话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电报——电话——互联网
• 千秋留实学,黄花又见泣西风。 • 上联: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 • 一霎坠飞机,青冢那堪埋伟士。
• 他于1912年在广州郊区燕塘操场上空飞行 表演,不幸失事,壮烈殉职; • 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 师 • 杰出的飞行家冯如。
1909年9月24日,中国人设计的第 一条铁路 ----京张铁路通车
京张铁路的设计者 詹天佑
1909年,京张铁路开通典礼
京张铁路青龙桥车站 詹天佑铜像
詹天佑故居“铺上”京张铁路钢轨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1、轮船运输: 2、铁路交通:
19世纪70年代,外商修筑 淞 沪 铁 路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京张铁路) 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宝成、兰新铁路; 90年代,发展迅速 铁路的延伸、火车机车的改进、火车提速
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 2003年 上海
中国第一架飞机 1909年 冯如 中国第一条航线 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 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1920年 北京----天津
中国境内第一个电报机房 19世纪70年代 丹麦的电报公司在上海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台湾
中国第一个电话局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 商轮船公司打工,后他到与之相邻的第一家中国江海运 输业的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 A、广州 B、天津 C、上海 D、福州 2、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小明一家生活在新疆, 他家计划从西北地区乘火车到达江苏,这主要得益于 A、宝成铁路 B、兰新铁路 C、成昆铁路 D、京九铁路 3、中国以汽车代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
补充材料:
• 今天其总部位于香港,是香港“四大中资企业” 之一;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 • 它曾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开中国企业收购外 商企业之先河;
它开辟了中国第一条近海商业航线,开辟了至日 本的中国第一条远洋商业航线;
• 它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工业; • 它曾是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中国航运的 机构; • 它是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
官商通报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电报——电话——互联网
1、电报在中国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台湾
2、电话在中国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20世纪初 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传呼机、电话传真、互联网的Email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寻呼机(拷机)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现的第一 1、轮船运输:
2、铁路交通:
条铁路的名称是?
19世纪70年代,外商修筑 淞 沪 铁 路
我国最早的铁路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1、轮船运输:
2、铁路交通:
19世纪70年代,外商修筑 淞 沪 铁 路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 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 格局 (京张铁路)
P70练习1:
交通工具:鸦片战争后,受西方外轮航运影响,19世 纪70年代初,洋务派在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新中 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了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后来中国铁路运输发展越来越快,现在铁路营运里程 居世界第四位。
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一架飞机,现在中国出来世 界民航大国。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首先从 轮船和火车 开始,而不是从 汽车和飞机 开始,为什么?
1、首先与轮船、火车作为近代科技成果问世较早有关。 2、其次与西方列强在中国进行殖民扩张的方式有关。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1、轮船运输:
19世纪70年代初,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1、电报在中国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台湾
2、电话在中国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电话局。
中国第一个电话局 20世纪初 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电讯事业快速发展。 3、影响 P70 讨论:现在我们为什么把地球称为“地球村”?
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普及率迅速增长。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人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
传呼机、电话传真、互联网的Email已经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却越变越小了。
轮船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在上海创 办轮船招商局
交通工具 铁路交通——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 交 胥各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诞生 的发展
通 公路交通——20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汽车 和 通 航空——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讯 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 工 国第一条电报线 具 通讯工具 1900年,我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在南京问世 的 的变迁 传真机 变 互联网 迁
7.下列对中国轮船招商局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轮船招商局的成立,首次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江海 运输业的局面 B. 中华民国建立后,将轮船招商局改为官办 C. 抗日战争后,轮船招商局垄断全国的轮船运输业 D. 轮船招商局成立于上海 8.标志中国铁路诞生的是 A.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株洲的铁路 B. 京汉铁路的修筑 C.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D. 京绥铁路的修筑
• ——上海轮船招商局
补充材料:
他出生在江西一个普通茶商家庭 ;
• 他曾在中法战争中英勇抗敌; • 他是首批留美幼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毕业; • 1905年至1909年,以总工程师主持修建我国 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京(北京)张(张 家口)铁路;
• 他就是詹天佑
• ——中国的铁路之父
补充材料: 有一幅脍炙人口的挽联这样评价他 • 下联:论事之成固可嘉,论事之败亦可喜,
意义——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影响人们生活
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之最
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打破列强垄断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19世纪80年代唐山到胥各庄铁路的修筑 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 1958年 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 1958年 “东风型”、“东方红型” “韶山型”
中国第一条高铁线路 1998年 广州至深圳铁路
导入新课:
过华清宫绝句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释】 一匹快马扬起千里尘埃,不过是为了博得杨 贵妃一笑,又有谁知道是荔枝已送到长安呢。
北方马车
南方舟楫
轿子
黄包车,1874年自日本引进中国,最初时是 用铁皮包着木头轮子,后改为充气胶轮。由 于车身漆成黄色,于是便叫成黄包车。
最早的近代 航运企业, 首次打破列 强的垄断局 面。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1、轮船运输:
19世纪70年代初,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20世纪90年代,萎缩。有的转向旅游服务业
重庆三峡轮船股 份有限公司游轮
长江轮船海外旅游 总公司游轮神州号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蒸汽机车
火车机车演变
内燃机车
电力机车
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
上海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20世纪初,汽车首先开始出现在 3、公路交通: 中国的哪一座城市? 上海 开始出现汽车; 20世纪初,
1902年3 月,出现一种 能够在街上自 动行驶的四轮 怪物。这就是 汽车。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3、公路交通:
通讯工具:受西方设在上海电报公司的影响,中国在 台湾架设了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中国在南 京开办了第一家电话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讯形 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通讯网络。
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影响:
• 推动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 开阔了视野,
• 加快信息的传递,
• 提高了效率
• 加快生活节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
中 国 客 机
中 国 客 机
计划于2006年投入使用的空中客车 A380客机的模拟图片。这种被称为 最先进、宽敞和高效的超级巨型客 机将拥有555个客舱座位。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3、公路交通:
4、航空:
1909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 1920年, 中国民航业拉开了序幕 首条航线开通
4、你如果生活在晚清,想要最早体验电话的生活,你 家应该搬到 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天津 5、张謇为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发誓一定要亲自乘坐 一次在中国政府自己修筑的铁路上奔驰的火车,他的 愿望最早可实现于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6、小明准备写一篇关于“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小论文, 他写出了下列写作提纲,请你指出其中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力发展沿海铁路 B、八五、九五期间,国家相应减少了铁路资金投入 C、20世纪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D、机车、铁路技术改造成为铁路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