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面积曲线的绘制
生态学实验——精选推荐
生态学实验惠州学院实验五、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调查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主要指其种类组成、种类的数量特征、外貌和结构等一、目的和意义1. 学习利用样方法进行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野外调查。
2. 掌握对群落中物种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3. 加深对调查地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4. 提高从事生态学野外调查工作的能力。
二、一般原理(一)取样方法群落调查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在进行群落调查时,由于人力、物力和时间的限制,一般只能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样本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分析,进而推断群落总体的特征,这个过程称为“取样(sampling)”。
为了既保证取样研究的结果能够反映群落总体的特征,又使取样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尽可能少,选择合适的取样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1. 取样方法类型依据样地设置方式的不同,可将取样方法分为两大类型:(1)主观取样法即根据调查者的主观判断,认为选择能代表群落特征的“典型”样地进行调查。
其优点是简便迅速、省时省力,对于有经验的调查者有时可获得很有价值的结果,尤其在大范围路线调查中常常被采用。
但是,该方法不能对调查得到的估计量进行显著性测验,无法确定其置信区间和预测可靠程度,因此受到统计学家的质疑。
(2)客观取样法(随机取样法)包括简单随机取样、系统取样和分层取样。
在利用本方法时,每个样地被抽取的概率是已知的,因此可以计算估计量的置信区间,明确知道样本代表性的可靠程度。
客观取样是生态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当具体进行野外调查时,可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取样方法。
当对研究对象的性质不了解时,最好能比较几种取样方法的效果,然后确定最佳方法。
样地确定后,还需要进一步确定在样地中获取数据的方法。
有若干技术可以用于定量研究陆生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其中样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2. 样方法样方法是依据一定的样地设置方式,在所需研究的群落类型中确定若干一定面积的样地作为整个研究区域的代表,然后对各个样地进行详细调查,以样地调查结果估算群落总体。
中药资源学实验讲义
实验四 校内药用植物杜仲资源开发与品质鉴定(6 学时) 实验目的:1、掌握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的目的和意义。
2、熟悉药用植物杜仲炮制方法和意义。 3、熟悉杜仲质量鉴定的方法。 实验材料:标准品: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DG) 试剂:甲醇(色谱纯)、乙腈(色谱纯)、哇哈哈纯净水、 蒸馏水、甲醇(分析
纯) 耗材:微孔滤膜(0.22μ m)、过滤器、50mL 三角瓶、10mL 容量瓶、
实验材料:样绳、皮尺、GPS 仪、电子数显游标卡尺、电子手提秤、铲子、 剪枝剪 、便携式土壤分析仪(测定土壤 pH、温度、光照、湿度) 打印表格 20 份(附表 2)
实验方法:1、根据表格,填写相应数据。 2、根据植物群落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特点分析群落类型。 3、分析群落中药用植物的种类,并测量其密度、盖度、多度、频度等重要生态 学指标。 4、测量药用植物种群平均株高、胸径、以及药用部位鲜重等指标。 5、根据药用植物植物特征,初步判断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6、利用便携式土壤分析仪分析群落中土壤特征。
25mL 容量瓶、移液管或移液枪 仪器:超生清洗器、高效液相色谱、
色谱柱 Diamonsil C18 柱(250mm×4.6mm,5μ m)、进样针(25μ l) 实验方法:1、样品采集与初加工:取校内杜仲枝条,刮去残留粗皮,洗净,切块或丝,于
烘箱中干燥。 2、样品炮制:取杜仲块或丝,照盐水炙法炒至断丝、表面焦黑色(每100斤加
中文学名 拉丁学名 别名
盐3斤用开水化开)。注意不能炒成炭化。 3、对照品制备:精密称取对照品适量(10mg),用60%甲醇溶解后置于25mL
容量瓶,并稀释至刻度,配制成对照品储备液。吸取对照品储备液1mL,置 于10mL 的容量瓶中,用60%甲醇稀释至刻度,配制成对照品溶液。 4、供试品(样品)制备:精密称取炮制过的杜仲粉末(过60目筛)2g 于50mL 锥形瓶中,加入25mL60%甲醇溶液,于40℃超声40min。经0.22μ m 的滤膜 过滤,续滤液供 HPLC 分析。 5、线性关系的考察: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一次进样2、5、10、15、20μ L。 按照色谱条件进行分析,以 Y 为峰面积,X 为进样量,绘制松脂醇二葡萄 糖苷的回归方程。色谱条件:C18柱(5μ m,250mm×4.6mm),流动相为 乙腈-甲醇-水(15:10:75),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7nm。 6、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测定(进样2次,取平均值)
森林生态学讲稿-第四章森林群落结构特征
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一、森林植物群落概念(一)群落概念群落的概念很模糊,没有一个概念能让所有生态家都满意的定义。
群落或生物群落(biological community)是指特定空间或生境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群落(plant community):生活在同一生境而彼此相互作用的各种植物有规律的组合。
森林群落(forest community)指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植物群落。
植被(vegetation):某一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全部植物群落总和称为植被。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群落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每个群落都是由一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因此,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
2具有一定的群落结构:如生活型组成、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等3具有一定的外貌:一个群落中的植物个体,分别处于不同高度并具有不同密度,从而决定了群落外部形态。
如森林、灌丛或草丛等。
4形成群落环境:生物群落对其居住的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并形成群落环境,包括光照、温度与土壤等都经过了生物群落的改造。
5不同物种间存在相互影响: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必须经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适应。
生物群落并非种群的简单集合。
种群组合成群落取决于两个条件:第一,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第二,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平衡。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群落运动形式为季节、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7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任一群落都分布在特定地段或特定生境上,不同群落的生境和分布范围不同。
8具有特定的群落边界特征:在自然条件下,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边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有的则不具有明显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
(三)群落的性质机体论(离散论):以美国的Clements(1916,1928)为代表。
群落是高度有组织的物种组合,边界清楚,可象物种那样进行自然分类;高度强调种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演替被类比为个体发育。
生态学资料完整版
第七章种内和种间关系一、种内: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1.种内竞争:意义:降低拥挤种群个体适合度,影响基础过程如繁殖力和死亡率,可使个体产生行为适应来克服竞争如扩散和领域性。
①密度效应:个体:产量+死亡率。
植物密度效应:⑴最后产量恒值法则: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条件相同时,最后产量基本一致,只在密度很低的情况下成正比。
Y单位面积产量=W(平均)个体平均质量*d密度=Ki常数。
⑵Yoda氏-3/2自疏法则:自疏:随播种密度的提高,竞争使少量较大的个体存活。
自疏导致密度与生物个体大小关系在双对数图上有典型的-3/2斜率。
同时表明质量增加比密度减少快。
②性别生态学:研究种内性别关系的类型、动态和决定的环境因素。
包括:⑴亲代投入:花费于生产后代和抚育后代的能量和物质资源。
⑵两性细胞结合:自体受精异体受精。
一个物种可能采取一种或多种受精策略。
无性优于有性原因:⑴可迅速繁殖⑵母体给下代复制的基因组是有性的两倍。
无性特征:快,多;有性:抗逆。
有性繁殖继续保持的因素:种间竞争和捕食关系。
性比:雄:雌。
Fisher氏性比理论:任何性比上的偏离都会被进化所纠正。
稀少型有利:母体偏向生产性别较少的后代,母体的适合度就较高。
特例:⑴如果一个性别个体对母体要求的花费比另一性别高,那么雌雄两性的相等投入导致便宜的性别有更多后代数。
⑵雌体通过产生数量不等的良性后代,使生殖成效最大化。
局域交配竞争:同胞姐妹间存在交配竞争,母体如果产同样多的雌雄将造成浪费。
性选择:雌雄在行为、大小、形态上存在差异,是由于配偶竞争中生殖成效区别引起的,两性对后代投入差别大,低投入性别需要竞争。
性内选择:同性间配偶竞争;性间选择:通过偏爱异性的某个特征。
让步赛理论:拥有更奢侈的次生特征必须有好基因,而弱个体不能忍受这种能量消耗和被捕食风险增加。
Fisher私奔模型:雄性诱惑性特征基因的编码随雌性挑剔基因编码而编码。
植物性别特点:多样性、易变性。
种面积曲线绘制
种-面积曲线的绘制样方调查是野外生态学最常用的研究手段。
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
样方面积应一般不小于群落的最小面积。
所谓最小面积,就是只有这样大的空间,才能包涵组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
最小面积通常是根据种-面积曲线来确定的。
①样方面积的确定在研究群落中选择植物生长比较均匀的地方,用绳子圈定一块小的面积。
对于草本群落最初的面积为10cm×10cm;对于森林群落则至少为5m×5m。
登记这一面积中所有植物的种类。
开始,植物种类随着面积的扩大而迅速增加,尔后随着面积增加的种类数目降低,直到面积扩大时植物种类很少增加或不再增加。
②样方面积扩大的方式法国的生态学工作者提出巢式样方法(图1)。
即在研究草本植被类型的植物种类特征时,所用样方面积最初为1/64m2,之后依次为1/32,1/16,1/8,1/4,1/2,1,2,4,8,16,32,64,128,256,512m2,依次记录相应面积中物种的数量。
把含样地总和数84%的面积作为群落最小面积。
针对不同的群落类型,巢式样方起始面积和面积扩大的级数有所不同,但可参考表6的形式进行设计。
表6 巢式样方法记录表顺序面积/m2 种类1 1/642 1/323 1/164 1/85 1/46 1/27 18 29 410 811 1612 3213 6414 12815 256┆┆将以上获得的结果,在坐标纸上以面积作为横坐标、种类数目为纵坐标作图,可以获得群落的最小面积。
③群落类型与最小面积一般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的结构越复杂,组成群落的植物种类越多,相应地最小面积就越大。
例如在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最小面积至少为2500m2,其中包括的主要高等植物高达130种;在东北小兴安岭红松林群落中,最小面积约400m2,包含的主要高等植物有40余种;在荒漠草原,最小面积只要1m2左右,包含的主要高等植物可能在10种以内。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介绍植被调查的准备工作1 背景资料准备(1)调查研究之初必须明确目的、要求、对象、范围、深度、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及预期所获的成果;(2)对调查研究地和对象的前人研究工作要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加以熟悉,甚至是一些片段的、不完全的资料也好,有旅行家札记、县志、地区名录等等都可以收集。
(3)对相关学科的资料也要收集,如地区的气象资料、地质资料、土壤资料、地貌水文资料、林业、畜牧业以及社会、民族情况等。
2 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海拔表、地质罗盘、GPS, 大比尺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纸,方格绘图纸、土壤剖面的简易用品等等。
如果有野外考察汽车、野外充气尼龙帐篷及简易餐具则更好。
3. 调查记录表格的准备(1)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总表该总表是根据法瑞学派的方法而设计的,也可用于英美学派。
目的在于对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
总表见表5-1。
(2)法瑞学派的野外样地记录分表只有一个格式的表,对于样地中的乔木层、乔木亚层、灌木层、草木层、藤木和附生等均通用。
既通用于各类森林群落,也通用于灌丛和草地以及水生植物群落等。
表的格式见表5-2。
(3)英美学派森林群落野外样方调查表(分表)因为英美学派对森林的不同层次有不同调查项目和不同的样方面积,故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不同的表格,见表5-3、表5-4、表5-5。
选样原则1. 一般原则(1)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并设点对照。
(2)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动态着眼,静态着手;全面着眼,典型着手。
(3)三个一致性:外貌结构一致性,种类成分一致性,生境特点一致性。
(4)6个特征要接近:①种类成分要接近;②结构形态要接近;③外貌季相要接近;④生态特征要接近;⑤群落环境要接近;表5-2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表(表头设计)群落名称 样地面积 野外编号 第 页层次名称 层高度 层盖度 调查时间记录者表5-3 乔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表头设计)群落名称样地面积野外编号第页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表5-4 灌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群落名称样地面积野外编号第页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表5-5 草木层野外样方调查表群落名称样地面积野外编号第页层次名称层高度层盖度调查时间记录者⑥外界条件要接近。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介绍植被调查的准备工作 1 背景资料准备(1)调查研究之初必须明确目的、要求、对象、范围、深度、工作时间、参加的人数,所采用的方法及预期所获的成果;(2)对调查研究地和对象的前人研究工作要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加以熟悉,甚至是一些片段的、不完全的资料也好,有旅行家札记、县志、地区名录等等都可以收集。
(3)对相关学科的资料也要收集,如地区的气象资料、地质资料、土壤资料、地貌水文资料、林业、畜牧业以及社会、民族情况等。
2 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海拔表、地质罗盘、GPS, 大比尺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纸,方格绘图纸、土壤剖面的简易用品等等。
如果有野外考察汽车、野外充气尼龙帐篷及简易餐具则更好。
3. 调查记录表格的准备(1)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总表该总表是根据法瑞学派的方法而设计的,也可用于英美学派。
目的在于对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
总表见表 5-1。
(2)法瑞学派的野外样地记录分表只有一个格式的表,对于样地中的乔木层、乔木亚层、灌木层、草木层、藤木和附生等均通用。
1/ 42既通用于各类森林群落,也通用于灌丛和草地以及水生植物群落等。
表的格式见表 5-2。
(3)英美学派森林群落野外样方调查表(分表)因为英美学派对森林的不同层次有不同调查项目和不同的样方面积,故可分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不同的表格,见表 5-3、表 5-4、表 5-5。
选样原则 1. 一般原则(1)一般了解,重点深入,并设点对照。
生态学试验141题库
第一组陈阳1. 自然种群具有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三个基本特征。
2. 陆地生物群系的主要区别在于A.土壤和温度B.土壤和降水C.优势植物和典型气候D.优势植物和降水3. 植物群落分布为什么具有“三向地带性”?"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不同植物群落类群的分布,决定于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是热量和水分,以及两者的结合作用。
地球表面的热量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轴的倾斜而随纬度而变化,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热量呈带状分布。
水分则随距海洋远近,以及大气环流和洋流特点递变,在经向上不同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
导致了不同经度上植被有规律的分布。
在垂直方向上,温度和降水呈有规律的变化,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了垂直方向上植被有规律的分布。
ps(三向地带性:水分和热量的结合,导致了气候按一定的规律的地理性更替,导致植物地理分布的形成:一方面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
另一方面从沿海向内陆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合称水平地带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也发生有规律性变化,植物物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
)车曼菊1. 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
A. E.Haeckel B.E.P.OdumC.A.G.Tansley D.Darwin2. 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和____三大基本功能。
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3. 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1)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
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生态学实验
群落类型与最小面积
一般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的结构越复杂,组成群落的植物种 类就越多,相应地最小面积就越大。如在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 林群落,最小面积至少为2500平方米,其中包含的主要高等植 物多达130种,而在东北小兴安岭红松林群落中,最小面积约 400平方米,包含的主要高等植物有40余种,在戈壁草原,最 小面积只要1平方米左右,包含的主要高等植物可能在10种以 内。
典型选样: 即按主观的要求选样。 定距或系统选样:按一定距离或一定方式选样。 随机选样:任意的、不规则的选样。这一学派常常在一片群落 地段上系统或随机选样,
取样方法
样地法 无样地法
样地法 样地法通常是在群落内圈出一定面积,称样方,对样方内的 生物进行调查的方法。样方的大小和数目根据群落的不同而 不同。 种—面积曲线的编绘 样方调查是野外生态学最常用的研究手段。要进行样方调查, 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样方面积一般应不小于群落的最小面 积。所谓最小面积,就是最少有这样大的空间,才能包含组 成群落的大多数植物种类。最小面积通常是根据种—面积曲 线的绘制来确定的。
究草本植被类型的植物种类特征时,所用样方面积最初为 1/64平方米,之后依次为1/2, 1, 2, 4, 8,16,32,64,128,256,512 平方米,依次记录相应面积中物种的数量。把含样地总种数 84%的面积作为群落最小面积。
顺序 面积m2 种类 1 1/64 2 1/32 3 1/16 4 1/8 5 1/4 6 1/2 71 82 94 10 8 11 16 12 32 13 64 14 128 15 256 16 … …
生态学实验
一 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
野外调查是生态学,特别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 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植物群落生态研究地域性 很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研究传 统,从而形成了植物群落学研究的学派——法 瑞学派、苏联学派、英美学派。现在影响依然 很大的当属法瑞学派和英美学派。
山西霍山灌木群落种面积曲线的拟合以及最小面积的确定
(一)群落种——面积曲线的拟合 ..................................................................................5
(二)最小样地面积的确定 ................................................................................................ 7
1
冬季的冷和干。 山西霍山灌木群落的主要植物有: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 L.),毛榛子(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黄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 Thunb), 美蔷薇(Rosa bella Rehd. et Wils),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小檗(Berberis
(一)调查内容....................................................................................................................... 3
(二)样地设置与取样方法 ................................................................................................ 3
本文主要以山西霍山灌木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 3 种不同的数学模型对种—— 面积曲线进行拟合,进而确定灌木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不同海拔上灌木群落的种类组 成、结构和分布格局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其最小取样面积也不同,故在进 行灌木群落的调查时,确定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对于植被调查和保护工作将会发挥很 大的作用。
野外调查方法
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野外调查是植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下面简要介绍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内容和方法,以方便学生查询和参考。
一、野外调查设备的准备海拔表、地质罗盘、GPS、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望远镜、照相机、测绳、皮尺、钢卷尺、植物标本夹、枝剪、手铲、小刀、植物采集记录本、标签、供样方记录用的一套表格、方格绘图纸、制备土壤剖面用的简易用品等。
二、调查记录表格的准备1.野外植被(森林、灌丛、草地等等)调查的样地(样方)记录总表该总表主要在于对记录所调查的群落生境和群落特点有一个总的记录,见表2-1。
表2-1 植物群落野外样地记录总表群落名称野外编号记录者日期室内编号样地面积地点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坡位群落高度群落的总盖度主要层优势种群落外貌特点小地形及样地周围环境分层及各层的特点层高度层盖度层高度层盖度层高度层盖度层高度层盖度层高度层盖度突出的生态现象地被物情况此群落还分布于何处人为影响方式和程度群落动态2.其他野外记录表格根据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的不同,通常采取不同的野外调查方法。
其他野外调查的记录表格在取样方法中分别论述。
三、环境调查在植物生态学野外调查过程中,必需对所要调查的植物或植物群落的周围环境条件进行调查和详细记录。
目的是为了考察、研究环境与植物或植物群落的关系。
一般来说,应该对径度、纬度、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土壤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质厚度、环境状况、人为干扰、群落类型等做较为详细地调查和记录。
● 径度和纬度的测定应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测定径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 海拔的测定应用海拔仪可对所在地的海拔进行测定。
但应注意的是:在使用海拔仪以前,必须在已知的海拔地点校正海拔仪的准确测高,然后才能使用海拔仪。
由于海拔仪的工作受气压影响很大,所以晴天和阴天所测海拔略有差异,应给予必要的校正。
海拔仪中外圈的数字(0~999)表示海拔高度0~999m,而900数字下方的椭圆形中的数字表示km。
《植物地理学》第二三四五章作业
2017212655 刘欣悦《植物地理学》第二、三、四、五章作业第二章作业一、名词解释7、世界种:少数种类植物的分布遍及世界各地,称为世界种。
8、成对种:异地分化的亲缘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称为成对种。
9、归化植物:区内原无分布,而从另一地区移入的种,且在本区内正常繁育后代,并大量繁衍成野生状态的植物。
二、简答题7、更新世植物避难所主要有哪些地区?中国华中和西南山地、北美东南和西南部、地中海东部山地和高加索山地。
第三章作业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环境中对植物生长、发育、升值、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
2、限制因子:限制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生态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植物所能忍受的最低限度,就成为这种植物的限制因子。
3、生态类群:相似环境下,由对某一生态因子需求性和耐受力相似,并具有一致适应性特征(如生理、形态、结构以及物候等)的多种不同植物组成的类群。
4、光补偿点: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增强,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
5、光饱和点:当光强继续增强超过一定范围后,光合速率增加变慢,直到停止时达到最大值的光强。
6、生态型:指同一物种的不同类群长期生活在不同生态环境产生趋异适应,成为遗传上有差异的、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类群。
7、变水植物:没有良好的保护组织,体内水分完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绝大多数植物均不能忍受过量的失水,其含水量变幅较小,为恒水植物。
只有很少数的低等植物,如地衣、瓦松等可耐受严重的干旱,并可以重新吸水恢复生长,称为变水植物。
8、水体富营养化:指由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包括天然富营养化和人为富营养化。
9、生活型: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综合适应特征来划分植物类群称为生活型。
10、寄生:寄生指一种植物寄居于另一种植物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维持生命的现象。
11、共生:植物间的共生关系表现为异种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补充,属于对双方有利的互利共生关系。
种——面积曲线的绘制
绘制种——面积曲线。
面积
种类
详情:
面积 种数
种类
图表如下:
本实验采用一组逐渐扩大的巢式样方,表中逐一统 计每个样方面积内的植物种树,以种树为纵坐标,样 方面积为横坐标,绘制种——面积曲线。此曲线开始 时陡峭上升,而后水平延伸,曲线开始平伸的一点既 可认为是该群落的最小面积。几类基本群落类型的最
小面积为: 热带雨林:2500-4000 平方米;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200 平方米;中亚热带绿阔叶林 500 平方米;常绿针叶 林 100-250 平方米 。 二、目的
1、通过特定群落种——面积曲线的绘制 掌握确定 样方面积的方法。
2、掌握最小面积的含义。 三、设备
巢式样方法记载表
0.5
1
1.5
2
2.5
3
0.5
.5
1 1.5
.52
2.5
3
1m 钢卷纸、5m、10m、20m 皮尺 记录纸、铅笔。
四、步骤
根据实验场所的方便,选取某草坡、灌丛或森林群
落。按巢式样方法统计植物种,记入表中,依次结果
20
实验八 种——面积曲线的绘制
一、原理 理论上,一个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应当是群落所含
有的一切植物,但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力、物力、财力 等各方面的限制,往往不能对其群落进行全面普查, 只能根据群落的类型根据该类群落的最小面积,即能 保证展现该群落类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一 定面积,进行抽象调查以期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 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得关于该群落的信息。最小面积的 确定,通常采用逐步扩大样地面积的方法,用种的数 目与样地面积的关系,绘制种——面积曲线。当样地 面积再扩大,而种树几乎不再增加时的面积,即为该 样地(群落)的最小面积。
植物群落生态学调查的主要方法
植物群落生态学调查的主要方法植物群落中种群的数量与分布的变化,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的变化以及因此产生的群落演替,是反映和鉴别一个区域环境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和完善的重要指标。
而所有这些变化和演替仅靠分类学的调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于传统的和当代数量生态学方法和手段对相应的样地进行调查,才能了解和掌握群落的动态和它反映给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信息。
1.调查用具群落生态学调查所用的工具比较简单,除采集标本需用标本夹外,另外还需枝剪、高枝剪、砍刀、铁锹、皮尺、测绳、海拔表、地质罗盘、钢卷尺、记录表格等。
2.样地的设置调查与实习地区的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每种植物群落所占据的空间和位置各不相同。
在一个很大的群落内进行调查,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地段进行调查,只能选择其外貌、季相、种类、结构等有代表性的小面积地段进行详细调查,以此来统计推断所调查群落的特征和结构。
这些小面积地段称为样地(Sample)。
选择样地时要注意下列原则:种类成分的分布尽量均匀一致,群落结构要完整,生境条件要(地形和土壤等)要一致,样地要尽量设置在群落中心的典型部位,避免选在群落的过渡地带。
3.样地内的调查方法对调查者来说,所选择的样地仍是一个相当大的范围。
在样地选择好后,何种调查方法能有效准确地反映群落的真实特征和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在当前群落生态学调查中应用最多是样方法(或样圆法)、点样法、样线法和距离抽样法。
本页主要介绍常用的植物群落生态学调查方法。
§1最小群落面积(Minimum community area)的确定§2植物群落数量特征§3样方法§4无样地调查法—距离抽样法§5群落多样性的测定§6植物群落中生活型的划分§7植物群落的分类与命名§1最小群落面积(Minimum community area)的确定一. 调查目的通过特定群落的“种——面积曲线”的绘制,掌握确定群落最小面积,即样方面积。
种-面积曲线的绘制
姓名:洪俊班级:2013级生物基地学号:201300140030植物群落种-面积曲线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学会统计一定面积内不同种群的数量1.初步认识群落种类组成、生活型类型与群落结构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种类组成是指一个群落内的植物成分,即乔木树种、灌木以及其他林下植物各有哪些种类,这是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
表现面积是在一个最小地段内,对一个特定群落类型能够提供足够的环境空间或能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类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群落面积或“能包括群落绝大多数种类,并表现出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最小面积”,也称为群落的最小面积。
不同的群落类型和环境条件下,群落的最小面积会有所差别。
附:常用方法巢式小区几何系统法图式Ⅰ的方式扩大,则是:1——第一次取样面积为2m×2m;1+2——第二次取样累计面积为2m×4m;1+2+3——第三次取样累计面积为4m×4m;1+2+3+4——第四次取样累计面积为4m×8m;其余类推。
按图式Ⅱ的方式扩大,则是:1——第一次取样面积为2m×2m; 1+2——第二次取样面积为4m×4m;1+2+3——第三次取样面积为8m×8m;其余类推三.实验器材皮尺,花杆,记录板,细绳四.实验步骤1.根据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外貌特征和地形部位的变化选择典型调查地段。
2.因为再浇水所以不能用巢式法。
在距草坪边缘1m的地方拉一条绳,每隔1m一格,每人一格找出格子中除优势物种外的其他物种3.在不断地扩大累计取样面积的同时,应记载相应出现的新种名称、生活型和累计种数,记入“结果1”中4.以直角坐标系的X轴代表累计的取样面积,而以Y轴代表有小到大累计的取样面积上所发现的累计植物种数,绘制出种类-面积曲线(结果2)。
5.确定表现面积。
在最初一些取样次数的相应面积中累计的种类数会上升得较快,种类-面积曲线表现较陡。
随着取样次数的增加,累计的取样面积增大,则新出现的种类数逐渐减少,而重复出现的种类数逐渐增多。
r_语言绘制物种面积曲线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r 语言绘制物种面积曲线解释说明以及概述引言部分的内容如下:1.1 概述在生态学领域,物种面积曲线是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揭示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特征。
物种面积曲线反映了物种丰富度与样地面积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不同大小的样地中出现的物种数量来衡量物种多样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介绍使用R语言绘制物种面积曲线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我们会对物种面积曲线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R语言在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随后,我们将解释理解物种面积曲线的意义和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描述使用R语言进行数据准备、整理和绘制物种面积曲线的具体步骤,并解析相关代码和函数。
最后,我们将通过实例演示和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利用R语言进行数据处理、绘图以及分析和解读物种面积曲线结果。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使用R语言绘制物种面积曲线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准备和整理数据,使用R语言中的相关函数和代码绘制物种面积曲线,并能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和解读。
我们希望本文能为生态学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促进物种多样性研究的深入发展。
2. R语言绘制物种面积曲线解释说明2.1 物种面积曲线介绍物种面积曲线是一种用来描述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与空间尺度之间关系的工具。
它通过统计不同空间尺度上包含的物种数量来展示物种多样性随着样地尺度增大而递增的趋势。
在物种面积曲线中,横轴代表着样地的面积,纵轴代表着包含在该面积范围内的物种数量或丰富度。
2.2 R语言在生态学中的应用R语言作为一门强大的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工具,在生态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和包,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方便地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图形输出。
R语言拥有许多专门用于生态学研究的包,例如"vegan"、"BiodiversityR"和"ggplot2"等,在绘制物种面积曲线时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方法。
origin 曲线之间的面积阴影绘制
origin 曲线之间的面积阴影绘制在数学中,曲线之间的面积阴影绘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对曲线图形的详细分析和描绘。
本文将介绍一种名为"origin"的软件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绘制曲线之间的面积阴影。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曲线之间的面积阴影。
当我们在坐标系上描绘两条曲线时,它们之间的面积可以被视为某种特定的信息。
例如,在统计学中,两条曲线之间的面积可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因此,绘制曲线之间的面积阴影是非常有助于我们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理解的。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origin"软件的使用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在软件中导入我们所需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是来自实验、观测或其他来源的数值。
在导入数据后,我们可以选择绘制两条曲线,并确保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
然后,我们需要按照给定的方法来绘制曲线之间的面积阴影。
在"origin"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一种名为"shade_between"的函数来实现这个目标。
这个函数可以在两条曲线之间生成一个面积阴影,以便更好地展示数据的差异和联系。
在使用"shade_between"函数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参数和选项的设定。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阴影的颜色、透明度、线条样式等。
这些选项可以根据我们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展示数据的特征。
绘制曲线之间的面积阴影后,我们还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读。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曲线之间面积的大小,以量化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我们还可以使用其他数据分析工具,如统计检验方法,来进一步验证我们的观测结果。
总之,在"origin"软件中绘制曲线之间的面积阴影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关系,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觉展示和定量分析手段。
通过合理使用这个功能,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描绘和解读数据,从而为科学研究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重要值--面积曲线
重要值--面积曲线
面积曲线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看到大量数据的潜在趋势。
它是以数据的X轴和Y轴值来构建的,将大量的点绘制成连续曲线。
它是常用的数据分析技术,它可以用来表示大量信息,并能比较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关系。
面积曲线非常有用,它可以显示连续数据中的变化趋势,并显示出峰谷之间的关系。
与其他可视化技术(如折线图,柱状图)相比,面积曲线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数据。
它能清晰地分析出其两个维度,即变量在X轴和Y轴上的变化特性和趋势,能让它们之间形成更好的对比和对比。
另外,还有很多也可以使用面积曲线来展示数据趋势,并比较不同数据集之间关系。
它能在多方面反映出大量数据中出现的趋势,能有效地描述和区分数据集之间的情况。
它还可以用来发现特定的条件和数据之间的差异。
总的来说,面积曲线是一种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它可以有效地分析多维的数据以及不同数据集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比较和对比信息来解释数据,并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
关于种群分布生物多样性及种面积曲线的总结
种面积曲线需要很好的函数拟合:关于曲线的形式进行了许多数学的探讨,对于曲线的上部为直线或S 形不能确定,多数人认为是接近直线的,从而可以从线的坡度上大体指示种的数目的变化研究种面积曲线的三种方法:(1 )随机设置的大小不一的样方;最佳(2 )同一地段逐渐扩大面积的样方; 大样方中套小样方,使得偶然在小样方出现的物种得以累加(3 )将一定数目的随机设置的小样方的结果相加。
第三种方法不仅有此缺点,还有忽视集群分布的缺点,因小样方数目多,就使集群分布种也能出现分布格局对于种面积曲线有一定影响群落最小面积与种面积曲线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种面积曲线趋于平缓时的面积为群落最小面积恒有种数目不变的面积为群落最小面积分布格局与最小面积关系复杂群落最小面积确定:60页中面积曲线:巢式样方法、逐步扩大样方面积法、序贯地增加等面积样方法重要值面积曲线(数量生态学)21综合数量指标。
乔木的重要值1 Vtr=N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高度多样性指数- 取样数曲线的方法;多样性指数:香农熵,辛普森熵(草地植物群落)群落系数-面积曲线无样地法以点数曲线种面积曲线二阶导数为0《黄土高原》,设定含有该区域种类80%左右的物种的区域面积模型:阿伦尼乌斯模型,逻辑斯蒂模型等7种对模型的拟合和检验模型的选择:种面积曲线的尺度依赖性多样性具有下面三种涵义1 种的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 )或多度(abundance)2 种的均匀度(species evenness )或平衡性(equitability )3 种的总多样性(total diversity )分布格局(《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泊松分布,纽曼分布(核心团随机分布)集群分布:负二项分布(异质性),二项分布(均质环境)分布型检验:卡方分布(拟合优度检验)检验方法:格局强度分析与泊松分布(随机分布)比对(《数量生态学》)方差均值比:1·负二项参数( K)2·Cassie指标( 1/ K)3. 扩散系数( C):是否偏离随机分布4·丛生指数( I)5. Mrisita指数( I)6 扩散型指数( I )7 平均拥挤度( m*)与聚块性指标( m*/ m)8·Ψ检验格局与尺度的关系密切和复杂分析方法:最近邻体法和R函数法距离法中判定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常用方法,点格局分析基于RipleyK-函数的L-函数双相关函数角尺度法研究方法:样方法:无样地法:最近个体法( closest individual method) 、最近相邻法( nearest neighbour method) 、随机成对法( random pair method) 和中心点-四分法( point centeredquar-ter metho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洪俊班级:2013级生物基地学号:201300140030
植物群落种-面积曲线的绘制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统计一定面积内不同种群的数量
1.初步认识群落种类组成、生活型类型与群落结构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种类组成是指一个群落内的植物成分,即乔木树种、灌木以及其他林下植物各有哪些种类,这是群落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
表现面积是在一个最小地段内,对一个特定群落类型能够提供足够的环境空间或能保证展现出该群落类型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的真实特征的群落面积或“能包括群落绝大多数种类,并表现出群落一般结构特征的最小面积”,也称为群落的最小面积。
不同的群落类型和环境条件下,群落的最小面积会有所差别。
附:常用方法巢式小区几何系统法
图式Ⅰ的方式扩大,则是:
1——第一次取样面积为2m×2m;
1+2——第二次取样累计面积为2m×4m;
1+2+3——第三次取样累计面积为4m×4m;
1+2+3+4——第四次取样累计面积为4m×8m;其余类推。
按图式Ⅱ的方式扩大,则是:
1——第一次取样面积为2m×2m; 1+2——第二次取样面积为4m×4m;
1+2+3——第三次取样面积为8m×8m;其余类推
三.实验器材
皮尺,花杆,记录板,细绳
四.实验步骤
1.根据植物群落中的优势种、外貌特征和地形部位的变化选择典型调查地段。
2.因为再浇水所以不能用巢式法。
在距草坪边缘1m的地方拉一条绳,每隔1m一格,每人一格找出格子中除优势物种外的其他物种
3.在不断地扩大累计取样面积的同时,应记载相应出现的新种名称、生活型和
累计种数,记入“结果1”中
4.以直角坐标系的X轴代表累计的取样面积,而以Y轴代表有小到大累计的取
样面积上所发现的累计植物种数,绘制出种类-面积曲线(结果2)。
5.确定表现面积。
在最初一些取样次数的相应面积中累计的种类数会上升得较
快,种类-面积曲线表现较陡。
随着取样次数的增加,累计的取样面积增大,则新出现的种类数逐渐减少,而重复出现的种类数逐渐增多。
当面积再增大时,累计的种类变化很小甚至无变化,种类-面积曲线趋向于平稳,此时在曲线上出现一个由陡变缓的转折点,继续扩大累计的取样面积已无意义,它说明这一转折点所对应的累计取样的面积对揭示群落的种类成分而言已满足需求。
我们把处于转折点的面积称为该群落的表现面积或最小面积。
这就为以后的调查样地(或标准地)大小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
1.如果调查的是森林群落,单株林木占的面积很大,而树冠下又很少有植物种,因此开始取样的面积应大些,可以2m×2m、5m×5m或10m×10m为开始样方的起点。
如果调查的是草木植物群落,则开始样方的面积可为1m×1m。
2.应当根据该群落的特征、分布状况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地段取样调查。
3.在扩大面积时,不要超出该群落所固有的特征之外,这可以比较容易地由优势树种、地形部位等方面加以确定。
4.调查过程中对一些灌木、草本种类不能在野外定名时,应立即采集标本,在标本上编注号码,并在“结果1”中记载相应的编号,以便查对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