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大于才
辩论素材 德重于才
●中国自古以来高奉“道德主义”,儒家是代表。
儒家认为一等人,有才又有德,是圣人。
二等人,德大于才,是君子。
三等人,有德无才,是庸人四等人,才大于德,是小人。
●司马光曾定义:德才兼备是圣人,德才俱无是愚人,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
他进一步认为在用人方面如果得不到圣人,就用君子,实在不行就用愚人,但是小人不可用。
“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因为小人才胜德。
其才故能为善,也能为恶。
而且因其才,为恶可以非常严重!●唯德论:这种理论认为用人以德,唯德是举,只要品德高尚就可重用。
人关键要有品德,才干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有才干无品德,非但不利于团体,相反只会破坏团体事业。
●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辅助。
无才无德是谓愚人;有德无才是谓君子;有才无德是谓小人;德才兼备方为“圣人”。
为什么现在的腐败这么厉害?答案很简单,就是好多领导干部都有一定的学历,都有一定的才能,但他们的道德修养却很是糟糕。
德与才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又统一综合反映在一个人的身上。
常言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企业对上述四种类型的人的使用经常也有四种态度:其一,德才兼备,破格使用其二,有德少才,培养使用其三,有才欠德,控制使用其四,无才无德,坚决不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孕育了文人无数。
自古到今,名人辈出。
大凡有点名声的,都有着相同的特点:即无不视道德名誉如生命,宁愿得罪权势甚至丢掉性命也绝不肯为了个人利益而被天下百姓唾骂。
所谓“士气”就是指的文人的道德、修养、情操,决不肯为了依附权势而丧失道德良知,这也就是所谓的“士可杀不可辱”。
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就是要自我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有能力、有时机时要想着怎样治理好国家,心里怀着“天下——百姓”。
●今人对德与才还有以下感悟:[1] 德分处事之德与做人之德,处事之德堪称道,做人有德誉为品。
故曰:处事守道德,做人讲品德。
[2] 做人德为先,有德也是才。
[3] 有财不为富,无才便是贫。
辩论素材 德重于才
辩论素材德重于才
德重于才。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就
“德重于才”这一辩题展开讨论。
我代表正方,坚信德行高于才能,将为大家阐述我的观点。
首先,德行是一个人品格的体现,是一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和
行为准则。
无论一个人多么聪明、多么有才华,如果他缺乏良好的
品德和道德修养,那么他将难以受人尊敬和信任。
一个人的品德决
定了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德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才能。
其次,德行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勇气的体现。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而德行正是支撑一
个人勇往直前的力量。
一个人如果缺乏坚韧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那么他将很难在逆境中坚持下去,更难以取得成功。
最后,德行是一个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基础。
在一个团队或者
社会中,一个人的才能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他与他人的关系
和合作。
一个人如果缺乏良好的德行和品德,那么他将很难与他人
和睦相处,更难以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德行高于才能,这是毋庸置疑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德行,而不是单纯
追求才能和技能。
只有拥有良好的德行,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
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
谢谢大家!。
教师的层次和境界
教师的层次和境界推荐理由:教师的层次:字之师;事之师;人之师是教师的三个层次,阅读此文,看看自己属于哪个层次。
从育人的意义上,教师的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等级,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人类境界,一个教师追求的人生境界越高,他培养出的一代新人的人生境界也越高。
教师的治学境界从教书的意义上,教师要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
教师的治学境界也可分为四个等级,即庸师、严师、名师和大师。
一、教师的层次1.字之师。
师教学生如何学课本,学书本知识,基本是只求分数,不求其他。
至于学生的健康、道德、修养、自救、勤奋等人生极为重要的东西一概不予关心过问。
2.事之师。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最大的能力不是读几本书的能力,也不是考试得高分的能力,而是谙熟世事、透悟人生的能力,事之师就注意引导、培育学生形成这种能力。
3.人之师。
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
人之师即教学生如何做一个有品德、有才能、有修养、有情趣、有良好心态的人。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上说: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是君子,才大于德为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
圣人、愚人少,更多的人要么是德大于才者,要么是才大于德者,在没有圣人的情况下,宁用德大于才的君子,也不用才大于德的小人。
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之师,首先要求你是一个素质全面、学识丰富的人。
其次是要处理好“成人与成才”的关系问题。
最后是找准学生“成人”与现在国家的成才标准的结合点。
做好一个教师,特别是把教师作为一种事业去做,就应该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治学境界。
二、教师的人生境界从育人的意义上,教师的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等级,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人类境界,一个教师追求的人生境界越高,他培养出的一代新人的人生境界也越高。
1.自然境界。
如果一个教师只能顺应教师的本能和社会风气去做,对自己所做的事毫无觉醒,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
2.功利境界。
如果一个教师做事,动机是功利的,如教书是为了糊口,补课是为了酬金,中考是为了获奖,写论文是为了晋级等等,那么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
中国名人格言
中国名人格言导读:经典格言中国名人格言1、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
若是,故辩可为也。
——司马光2、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佚名3、芳横无终日,贞松耐岁寒。
——关汉卿4、未亡人不幸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司马光5、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司马光6、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秦观7、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王夫之8、富贵多士,贫贱寡交,事之常也。
——冯梦龙9、君喜我则喜,君憎我则憎。
我与君同心,则君不为我异。
——张居正10、知之深则行之必至。
——程颐11、飘潇我是孤飞雁,不共红尘结怨。
——朱敦儒12、智与智逢宜必合,才和才角又难容。
——罗贯中13、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
——张居正14、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
——司马光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佚名16、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王夫之17、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18、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罗贯中19、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司马光20、玉宇净无尘,宝月圆如镜。
风生翠袖,花落闲庭。
——关汉卿2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佚名22、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佚名23、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
——于谦24、头纳地,添灯火,照的他慈悲我。
——汤显祖25、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
——司马光2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张居正27、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佚名28、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秦观29、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司马光30、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31、天下英雄独使君。
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罗贯中32、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汤显祖33、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德才兼备作文(10篇)
德才兼备作文(10篇)德才兼备作文第1篇: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古人是这样评价德和才的“德大于才谓之君子,有才无德非良人,无才无德是非人,德才兼备圣人也。
”我认为在学校不光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而做人的根本在于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和知恩图报。
以礼待人就是对待任何人无论老幼、贫富贵贱都应当讲礼貌有素养,不看势力交朋友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
诚实守信既是交友的要素,也是成功的基础。
试想谁愿意与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交往呢?一个人如果失了信,就算他再怎样强大也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与支持。
《史记》中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多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直到最终有兵攻打却无人前救援,西周灭亡了。
可见信守承诺对一个人说是多麽重要。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这样的恩情永远说不完,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何谈爱家爱国。
做人还应当懂得知恩图报,别人在你需要帮忙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份恩情要铭记在心,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仅有德才兼修,才能成为祖国未的接班人;仅有德才兼备,才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德才兼备作文第2篇:德才兼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
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
在我看,正如司马光所言,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才是人们最应当加强与掌握的关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还?”这首《满红红》是陆放翁所作,而在当时又有几人敢为岳武穆而歌呢?其实在此期间,还有一位名人,且先不谈陆游,先看看这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
蔡京可谓是一代书法大家,但却不符“心正则字端”的名言。
他用他的高超的笔法打动了当时的君主,凭借着赏赐的大权,先后串通了一群奸臣,称霸京师。
豪宅占地几十里,每次扩建,都要强行拆掉上千的民房,他贪婪地忘记了为臣之道。
江河日下的朝廷中,他不顾百姓饥苦,不管金人大举入侵,仅有他的笔写下一卷卷的蔡氏书法,讨得当朝者的欢心。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
资治通鉴经典语录导读:本文是关于资治通鉴经典语录,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去就以道,可谓君子矣。
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3、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4、君不能用子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子之言杀臣乎?5、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博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6、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
7、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8、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
9、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
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
10、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11、千钧之弩,不为鼷鼠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
12、做之不止,乃成君子。
13、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14、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15、夫聪慧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16、非为功难,成功难也。
17、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18、人皆作之。
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
19、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
20、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22、能择善者而从之,美自归己。
23、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长。
24、故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
若是,故辩可为也。
25、牧心者,牧天下。
26、井深十五丈不得水,吏士渴乏,榨马粪汁而饮之。
27、二十八打天下,戎马一生,驰骋千里,只为梦萦。
28、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29、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30、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31、任贤必治,任不肖必乱。
32、吾与其富贵而诎于人,吾宁甘贫贱而轻世肆志焉!33、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
生而富贵而能不骄傲者,为之有也。
道德比才能更重要辩论词
道德比才能更重要辩论词理论一:“以德为先”,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用人标准的本质和核心,是选人用人的根本所在。
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精辟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他给圣人、君子、小人下定义:德才兼备是圣人,德才全无是愚人,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
司马光这一论述是有针对性而发的,他提出的选材标准是:不能得到圣人,就得君子,君子得不到,就要愚人也不会要小人。
无才无德——废品有德无才——次品有才无德——危险品有德有才——正品三:苏格拉底: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
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四: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五:康熙: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六:约翰生: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证明。
事例:一:北大教授的桃色丑闻2022年四月,北大教授王学明指控高中情人小丽勒索20万。
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一件学界丑闻。
王学明事前承诺帮助小丽上北大,小丽和其好了两年。
评论:堂堂北大教授,利用特殊的身份欺骗少女。
开始时的那种信誓旦旦变为事后的反目之举。
学识和气度,道德和良心哪里去了?问题:作为历史百年学府的北大,其教授不可谓没有智慧与才学,可是其行径这么令人发指,不知道对方想到了什么?二:小悦悦事件2022年10月13日,两分钟时间,两辆车碾压。
十八个路人漠然对之,冷眼离去。
最后一位拾荒的阿姨施以援手。
评论:这起本来可以是一场和死神的争夺天使生命的爱心赛跑。
落得悲剧,刺痛了谁麻木的心灵?难道我们的道德良心要靠最底层人的坚守来刺醒吗?,过不了几天人们便会忘记小悦悦,忘记我们的道德苦痛。
“时光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
而这种悲剧,还会上演到几时?问题:来往的路人麻木的心灵难道是才智可以解决的?那么多的人,有智慧的人肯定存在吧?为何会落得这般结果?三:劣质奶粉、\苏丹红“瘦肉精”等等事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古训,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归结之一。
知人善用的曾国藩
知人善用的曾国藩2011-10-25 19:55:43| 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个手无缚鸡之力、胸无用兵之策的文弱书生,曾因兵败走投无路,两次投水、多次以剑自刎未遂,还给儿子写绝命信,叮嘱子孙后代永不再带兵征战——而正是这样一个人,最终成为驾驭千军万马的最高统帅,打出了“无湘不成军”的传奇,并被朝廷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文人封武侯”第一人。
曾文正公这段历史相信不少人耳熟能详,也经常有后人好奇:一介书生凭什么立下千古武功?追根究底,不外乎7个字——得人才者得天下!曾国藩自知领兵打仗非自己的长项,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推行人才战略,“集众人之长,补一已之短”,“合众人之私,成一已之功”,“只在用人二字上,此外竟无可着力处。
”据不完全统计,曾氏幕府二十多年间召集的幕僚达400多人,而后官至三品者达47人,位至督抚者33人。
左宗棠、李鸿章、彭玉麟、郭嵩焘、沈葆桢、刘蓉、李元度、罗泽南等晚清的栋梁之材,无不受曾举荐,“国之重臣,悉出曾门矣!”中国人素来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人对曾国藩怀有知遇之恩、师授之恩、举荐之恩,岂能不尽忠卖命?!人才已备,人心已得,何城不摧?何业不成?!善于奇谋战策的左宗棠,自视甚高、目空一切,然而在识人和用人这一块,对同乡曾国藩心悦诚服,“知人之明,自愧弗如元辅”;即使是老对手石达开,也不得不承认,曾国藩“虽不以善战闻名,却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而作为曾之正宗传人的李鸿章,则不止一次向别人表示,不仅自己前半生功名事业出于老师的提携,即其办理外交的本领亦全仗曾国藩“一言指示之力”;半个世纪后的蒋介石,对曾国藩相人的工夫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曾经专门研究曾氏用人得失,并将其用在自己的识人、用人上。
那么,曾国藩的人才战略到底有何非凡之处,而令这些顶尖人物折服呢?其一、求贤若渴曾国藩桃李满天下,左宗棠门下却无一人出名,为何?左宗棠自负甚高,傲气凌人,到他手下做事往往难得有出头之日;而曾国藩宽容大量、求贤若渴,有本事的人一般都能得到重用,所以天下人才都愿意跟着他走。
兴企之道企业家修养之用人篇
兴企之道企业家修养之用人篇新闻来源:中国食品质量报一、知人善任。
楚汉相争,刘邦能得天下,是因为有张良的谋略,萧何的内助,韩信的善战;卖草鞋的刘备能在三国鼎立中独占一席,是因为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相助;美国已故钢铁大王卡内基说:“我可以失去全部资产,只要人才还在,4年后我仍是钢铁大王。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拥有人才,能把没有变成有。
反之,有也会变成无。
知人善任的前提是知人、识人。
《资治通鉴》把人分成4种:第一种是圣人。
品德才能都达到了很高的层次;第二种是君子。
品德好,且也有才能,相比之下,德大于才;第三种是愚人。
无德又无才;第四种是小人。
有一定才能甚至有较高才能,但品德很差,才大于德。
圣人很少,君子可用,愚人、小人皆不可用。
现代企业的人才分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企划人才3种,认识人才是为了使用人才,让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合理安排,扬长避短。
根据人才不同的特长、水平、性格,安排相应的岗位。
有真才实学,品行良好的,一定要安排到关键岗位,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2)不拘小节,敢于用人。
人才也有缺点,特别是做出成绩后,自然会引来嫉妒和非议。
作为一个企业家,要有护才之魄、惜才之心。
对那些做出成绩,但有失误的人才要爱护、鼓励,帮助改进,并大胆地使用。
(3)能用“度外之人”。
所谓“度外之人”是指跟自己疏远的人才。
当今许多企业领导对奉承拍马者,无才也是才;而对诚实正直、敢于批评自己的人,有才也是无才。
结果是把企业推向危险的境地。
(4)要善于使用那些才能超过自己的人。
刘备没有因为诸葛亮超过自己而不加以重用;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更是善用比他强的人。
他死后,有人在他的墓碑上写了如下碑文:“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而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于此。
”(5)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看准了人才,就要放手使用,充分信任,为其创造有利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广开言路。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德才兼备作文(10篇)
德才兼备作文(10篇)德才兼备作文第1篇: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古人是这样评价德和才的“德大于才谓之君子,有才无德非良人,无才无德是非人,德才兼备圣人也。
”我认为在学校不光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而做人的根本在于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和知恩图报。
以礼待人就是对待任何人无论老幼、贫富贵贱都应当讲礼貌有素养,不看势力交朋友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
诚实守信既是交友的要素,也是成功的基础。
试想谁愿意与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交往呢?一个人如果失了信,就算他再怎样强大也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与支持。
《史记》中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多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直到最终有兵攻打却无人前救援,西周灭亡了。
可见信守承诺对一个人说是多麽重要。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这样的恩情永远说不完,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何谈爱家爱国。
做人还应当懂得知恩图报,别人在你需要帮忙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份恩情要铭记在心,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仅有德才兼修,才能成为祖国未的接班人;仅有德才兼备,才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德才兼备作文第2篇:德才兼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
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
在我看,正如司马光所言,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才是人们最应当加强与掌握的关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还?”这首《满红红》是陆放翁所作,而在当时又有几人敢为岳武穆而歌呢?其实在此期间,还有一位名人,且先不谈陆游,先看看这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
蔡京可谓是一代书法大家,但却不符“心正则字端”的名言。
他用他的高超的笔法打动了当时的君主,凭借着赏赐的大权,先后串通了一群奸臣,称霸京师。
豪宅占地几十里,每次扩建,都要强行拆掉上千的民房,他贪婪地忘记了为臣之道。
江河日下的朝廷中,他不顾百姓饥苦,不管金人大举入侵,仅有他的笔写下一卷卷的蔡氏书法,讨得当朝者的欢心。
如何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作文
如何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我认为在学校不光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而做人的根本在于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和知恩图报。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这样的恩情永远说不完,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何谈爱家爱国。
只有德才兼修,才能成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四年级:吴沛城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古人是这样评价德和才的德大于才谓之君子,有才无德非良人,无才无德是非人,德才兼备圣人也。
以礼待人就是对待任何人无论老幼、贫富贵贱都应该讲文明有素养,不看势力交朋友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
诚实守信既是交友的要素,也是成功的基础。
试想谁愿意与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交往呢?一个人如果失了信,就算他再怎么强大也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与支持。
《史记》中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多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直到最后有兵来攻打却无人前来救援,西周灭亡了。
可见信守承诺对一个人来说是多麽重要。
做人还应该懂得知恩图报,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份恩情要铭记在心,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指导刘婷。
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 对于员工“德”与“才”如何权衡?
单位在招聘新员工时对于员工“德”与“才”如何权衡?由于我们国家社会的快速发展进步,使得知识的更新换代转换加快,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知识的不够用,大家需要不断的培训学习充实自己从而跟上社会的前进脚步。
从这个角度上说,每个人的才能都是有限的,大家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很少看到有人在学校所学可以管一辈子的,这实际上是个好事。
进一步地,如果大家的才能需要后天学习,那么大家可能都处于才能差不多的状况,因而对于员工而言我们更应该看中的是“德”的方面。
另一方面,从大家都需要长期培训的角度看,大家都没有才,即所有人都没有掌握新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先重德,而德恰恰是员工综合素质的体现,德是员工已经具备的长期具有的或者说已经塑造完成的。
标签:招聘;如何权衡;员工“德”与“才”1 事业上讲“重德后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认为企业在使用和利用人才的时候应该先重德后重才。
①由于很多人甚至多数人可能会同意不同的观点,即招聘时注重员工“才”的方面大于对员工“德”的方面。
再次强调,我们始终注重员工“德”大于“才”,由于首次招聘时可能不能对员工两个方面的观察有明显的比较,我们重点分析员工在“二次招聘”时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二次招聘”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员工会离开公司一段时间以后,员工去别的公司应聘或者再次回到原来的公司的招聘情况。
②由于员工在首次招聘的时候,招聘双方互相不了解或者说信息不对称,常常导致招聘方只注重员工“才”的方面,公司求贤若渴,而忽视了对员工“德”的重视,这是正常现象而且是常常会发生的。
然而,在“二次招聘”的时候就基本上不会再有类似的现象了,因为“二次招聘”放大了员工“德”的素质,使得领导者能更公平合理地看待员工,进一步讲,能够更看重德和注重德。
案例:三国曹操收关羽。
三国里面关羽归降曹操只有一次,在曹操答应了关羽的三个条件后关羽才归降的,之后,在得知了大哥刘备的消息后——这是关羽归降的条件之一,关羽坚决离开了曹操,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那里。
读肖川教授《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读肖川教授《什么是良好的教育》加尔布雷斯在他所著《好社会》一书中说到:“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民是贫穷的,也没有任何一国愚昧无知的人民是不贫穷的。
在民智开启的地方,经济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可见,有好的教育才有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而如今我们学校教育走出来的学生,他们的心中还存有理想吗?他们的头脑还会苦苦思索吗?他们的心中还存有敬畏吗?今天我们所谓的好的学校,给予学生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易于领导与合作而难以奴役和盘剥。
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性格只能由性格来塑造,人格只能由人格来涵养。
良好的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教师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必要的条件,理想的教育就是师生在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培养一个好的‘臣民’不难,而培养一个优秀的‘公民’却不那么容易,‘臣民’和‘公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教师最可贵和最本质的人格特征是社会担当,即社会责任,教师应当能够用自己的专业为社会服务,能够超越个人和小团体私利而对社会和国家民族给予真诚关注,能够时时关注自己脚下的路又常常抬头仰望天空,能够思考生命意义并积极追求精神高尚,能够面对世俗洁身自好或面对权贵敢于坚持真理、有骨气、有人格。
良好的教育不该有机械的、残酷的、损害学生身心的惩罚。
“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之上的,也没有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
”学生的成长需要温暖的关爱,学生的成人需要温暖的引导,学生的成才需要温暖的培育。
学生处于成长期,学习压力大,心理敏感脆弱。
甚至极个别的学生,竟然会因为种种原因走上不归路。
我们教育者需要一个更细致更温暖的心。
把握合适的契机,对学生进行生命态度教育、磨砺教育、抗挫折教育、自立自强教育;采用恰当的方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引导,成为学生的倾听者和知心朋友。
德才兼备作文(10篇汇总)
德才兼备作文第1篇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古人是这样评价德和才的“德大于才谓之君子,有才无德非良人,无才无德是非人,德才兼备圣人也。
”我认为在学校不光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做人的根本,而做人的根本在于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和知恩图报。
以礼待人就是对待任何人无论老幼、贫富贵贱都应当讲礼貌有素养,不看势力交朋友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
诚实守信既是交友的要素,也是成功的基础。
试想谁愿意与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交往呢?一个人如果失了信,就算他再怎样强大也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与支持。
《史记》中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多次点燃烽火戏弄诸侯,直到最终有兵攻打却无人前救援,西周灭亡了。
可见信守承诺对一个人说是多麽重要。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这样的恩情永远说不完,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何谈爱家爱国。
做人还应当懂得知恩图报,别人在你需要帮忙的时候伸出援手,这份恩情要铭记在心,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仅有德才兼修,才能成为祖国未的接班人;仅有德才兼备,才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
德才兼备作文第2篇德才兼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德与才的关系,自古便使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
德指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才指的是人们的文化修养。
在我看,正如司马光所言,德业双修与德才兼备才是人们最应当加强与掌握的关键。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还?”这首《满红红》是陆放翁所作,而在当时又有几人敢为岳武穆而歌呢?其实在此期间,还有一位名人,且先不谈陆游,先看看这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
蔡京可谓是一代书法大家,但却不符“心正则字端”的名言。
他用他的高超的笔法打动了当时的君主,凭借着赏赐的大权,先后串通了一群奸臣,称霸京师。
豪宅占地几十里,每次扩建,都要强行拆掉上千的民房,他贪婪地忘记了为臣之道。
江河日下的朝廷中,他不顾百姓饥苦,不管金人大举入侵,仅有他的笔写下一卷卷的蔡氏书法,讨得当朝者的欢心。
三国许都典故
三国许都典故许都也就是现在河南的许昌市,是三国故事最为集中的城市,在这里曹魏开创了灿烂的建安时代,也孕育了曹家三杰、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等文化名流,从而兴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魏晋风度和汉风魏韵的建安文学。
这些都为古城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确实值得让人慢慢感受细细品尝。
对于曹操当年把汉献帝安放在处于四战之地的许都,自古就不断有人分析各种原因,各有道理。
我认为鉴于当时曹操所控制的地域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把天子放在许都实属无奈之举,综合分析没有比该处更好的地点。
事实上随着曹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丕最后还是把都城迁往了洛阳。
现在的许昌仍然保留有春秋楼、灞陵桥等古迹,丞相府和曹魏古城是近些年复建的。
有人说许昌是一座流淌着三国故事的城市一点都不为过。
特别是春秋楼、霸陵桥记载了情深义重的关云长,夜读春秋秉烛达旦,挂印封金,辞曹挑袍的精彩传奇。
进入许昌的曹丞相府,不由得就会想起这里演绎出的一个个三国故事,但最让人难以忘记的就是屯田令和求贤令在这里诞生,从而奠定了的曹魏霸业。
我觉得求贤令后续对曹魏发展消极影响是很大的,主要是曹操发出的第三道《举贤勿拘品行令》,也就是他所选用的干部,不论贵贱,不管品行,不论相貌,凡是有真才实学他都会用。
说白了就是不管你人品多差,就算是下三滥只要有能耐我都重用。
这样的用人之道尽管迅速壮大了干部队伍,也为以后魏晋的朝的官场乱象埋下伏笔,许多做事没有底线,没有职业操守的人员进入了官场。
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说法:德才兼备者是圣人,德大于才者是君子,才大于德者是小人,无德无才者是庸人。
所以一大批有才无德的小人进入当时官场,使得曹魏仅传三代就被篡位。
尽管后来魏明帝曹睿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已尾大不掉,为时已晚。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苦果后来的晋朝司马家接着吞咽,很快演绎出八王之乱的惨状,耗尽汉人的有生力量,至此国家进入五胡乱华的悲惨时代,淮河以北的汉人沦为两脚羊,被外族统治近170余年,汉人经历了亡族灭种苦难。
百味人生名人名言
百味人生名人名言百味人生名人名言 1 、即使遇到了不幸的灾难,已经开始了的事情决不放弃。
佚名2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3 、为了进行奋斗,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气力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
恩格斯4 、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佚名5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洪应明6 、他的微笑不带一丝惭愧,而且没有任何悲伤,只带着一份难以抑制的纯真。
杜拉斯7 、这是如此漫长的一天,几乎和我的青春岁月一样长。
余华8 、缺乏信心并不是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
塞内加9 、如果你想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当你进入某个沙龙时,你必须让你的虚荣心向别人的虚荣心致敬。
让莉斯夫人1 0 、我这一生不曾工作过,我的幽默和伟大的著作都来自于求助潜意识心智无穷尽的宝藏。
马克吐温1 1 、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
司马光1 2 、若把黑白和善恶放到一处,相形之下,彼此才可见得分明。
乔支1 3 、独创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人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点。
贝弗里奇1 4 、因为喜欢远远大于讨厌,而那一丁点的厌恶在那么多的喜欢面前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安东尼1 5 、不参加变革社会的斗争,理想永远是一种幻影。
吴运铎1 6、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肱股之寄,要在忠力。
李世民1 7 、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
罗曼罗兰1 8、什么是爱情?爱情是大自然的珍宝,是欢乐的宝库,是最大的愉快,是从不使人生厌的祝福查特顿1 9 、人如果没有良心,哪怕有天大的聪明也活不下去!高尔基2 0、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2 1、永恒的献身是生命的真理。
它的完美就是我们生命的完美。
泰戈尔2 2 、当爱神拍你的肩膀时,就连平日不知诗歌为何物的人,也会在突然之间变成一个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大于才意大利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难以填补道德的缺陷。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市场竞争的浪潮中,而企业的管理者们也面临着企业用人是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
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承袭先贤之圣见,正视当今用人之利弊,我方认为企业用人当以德为先。
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
才,即知识和才能,是通过学习而积累起来的。
我放之所以认为应以德为先,原因有二。
首先,用人以德为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人本管理思想。
司马光告诉我们:取士之道,当以德为先,其次政事,其次艺能。
孔夫子教导我们:先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最后才是游于艺。
古代的先贤们用他们的经历和对历史的总结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有用,关键不在于他有多大的技能,而在于他的道德修养。
所以我们说,现代企业用人以德为先是符合中国传统管理和取士的精神的。
其次,其用人以德为先是社会对企业的必然要求。
在人类社会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企业及时人的集体活动的主体,又是人类社会的经济主体。
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行为的动机具有两重性,自利的经济动机和公益的道德动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不具备任何义务及责任感的道德动机,社会绝不可能形成一种稳定的秩序和良好协调的结构。
而企业是否真的拥有良好的企业道德,关键就取决于员工的道德素养。
各位试想,两家业务都很出众的公司,一家以社会利益至上,诚信经营,而另一家则为了牟利,不惜出卖伙伴,损害群众,这两家公司那家是我们的社会需要的,那家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不言而喻。
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企业用人是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是放在一个社会中进行考量,究竟那种用人方式能够真正达到企业和社会的双赢。
诚如现代管理学奠基人杜拉克所说: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
无疑,只有以德为先的用人机制才能让企业赢得的口碑,才能赢得社会的赞誉,才能真正使企业在经营之路上不断发展壮大。
如何发挥人的长处,关键在选择人才的“德行”。
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1)中国的教育方针是: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什么要把“德”放在首位呢?因为为国家培养人才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为公司培养人才是公司领导的第一责任,我们的企业文化提倡“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2)南宋时期的岳飞,岳母刺字“尽忠报国”体现的是什么?古语讲得好:“尽忠则不能尽孝”,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仅仅是德的体现,更是德的升华。
公司的用人理念就是:“不换思想就换人,通过换人换思想”,首要是德。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德为先。
(3)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说明了什么?这是中国永远应该提倡的传统美德。
(4)1952年2月10日,《新中国第一大案》中的刘青山、张子善倒在正义的枪口下,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是什么?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专员张子善犯了罪,一个严肃的问题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能不能对在枪林弹雨中立过功劳的干部将功补过? 能不能对这样的高级干部网开一面,手下留情? 党中央、毛主席严明党纪、国法,不徇私情,将权倾一时、腐化堕落的刘青山、张子善绳之以法,处予极刑,成为新中国历史上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以示后人。
他们所丧失的根本是“德”,这样的干部要不得!(5)、人们经常提到的包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个行为,不能脱离“德”的范围,“铁面无私”就是中国千年来的种“德”的体现。
我认为,我们学习目的,就是让我们对“职业道德”有进一步的了解,一个公司要发展,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树正气、发扬光大”,公司才能有发展,自己才能有前途。
所以,德大于才!(1)北大方正用人原则:特别看重求职者人品,人品不好绝对不用。
北大方正最看重的是人品好,在招聘时,招聘人员会给应聘毕业生的导师打电话,询问其人品。
人品不好绝对不用。
方正也认为,没有诚信和协作精神是成不了大事的,所以诚信和协作精神是成为方正人的基本要求。
其次,方正最看重的就是个人能力和发展潜力。
是否真正将掌握的知识转化成专业技能,是否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是否对新技术有很强的敏感力和捕捉力,是否有明晰的人生坐标等。
“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是方正员工行为的原则与根本。
方方正正做人,就是要诚信、忠诚;实实在在做事,就是要尽心尽责。
方正永远把“人品好”视为选才用才的第一要素。
把德行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越是有能力但道德品质低劣的人,对组织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越大。
这种人坚决不能进入或是留在方正。
2、联想用人宗旨是坚信“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企业”,在这个基本理念下,联想的原则是“不唯资历重业绩,不唯学历重能力,而比业绩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人的品质和个人素质,越到高层越是如此”。
3、微软公司□用疯狂手段搜罗人才、以科学方法使用人才、再用低薪高股留住人才微软对应届毕业生的素质排序:品质、团队精神、责任心、工作热情、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
墨子曾经说过:“国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说的是一个国家不选用贤士,则国家必然灭亡。
我们的企业用人也是如此,一定要选对人,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可是企业用人的时候到底是先选用有德行的人,还是先选用有才能的人呢?德为先现代的企业要想长足的发展,选人的时候不仅仅要选用有才能的人,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是当前用人的一个重要标准。
所谓的企业文化,要从基层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是这个道理。
哪怕一个人再有才能,可是没有德行也不足以担当大任。
如才能不行,是可以通过企业的文化等多方面的环境培养出来。
所以企业用人应该以德行为先,退而其次才是选用有才能的人,只有企业员工只有具备“德”的才能,才能更好的发挥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一个有德无才的人多数不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多大贡献,一个无德有才的人往往是祸国殃民!企业招聘人的时候往往首先是看人,如果这个人都不合格,才再好也很难录用。
以德为先,如有才能的人品质恶劣,不重视公司和职业的道德,背叛和盗窃。
个人私生活更是糟糕中,在如果一个男人,乱搞男女关系,你认为他的对你忠诚吗!能有敬业精神吗?反正如果是我肯定不会用这样的害群之马,对方辩友,你会吗?这样的人和谁一起工作你能放心吗!你能用心吗?无论任何一个企业他都是从小做起的,没有小何来大,而要想将一个小企业从小发展成大的企业,你光有一个人才你行吗?到时候说不定你人财两空呢?所以,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才能做好!而这这一切,便需要一个良好的品德在中间平衡...又比如:某个人,是电脑天才,可是心理变态的,对方辩友,那么你是企业老板你用他吗?又比如:某个人的口才是第一流的,可是是个超级大色狼,对方辩友,那么你是企业老板你用他吗?再比如:一个超级的职业经理人,对自己本人的业务非常的娴熟,可以说已经炉火纯青了,可是却总是在企业呆不常,理由是常常出卖企业的商业机密来换取自己的仕途。
请问:对方辩友,将心比心,如果你是企业老板的话,你会选用以上的人吗?我想这个辩论已经到此为止了。
因为结果已经出来了,难道不是吗?我们学习企业化,是从企业的根本利益出发的。
用不同的人所产生的效益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事由不同的人来做,所取得的效果也是不尽相同的。
因而,人才的合理使用,对公司是至关重要的。
说到底,所有的经营管理就是人的管理,即合利用和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让合适的人做适合的事,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感。
三大集团企业文化的用人理念中提到,人才的首要标准是思想和道德品质,那么我们如何去选用人才呢?基本出发点就是:“有德有才破格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是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奠基人,他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指出:“每个管理的成功与失败,都是管理者的责任”。
所谓的责任,就是杜拉克用人的哲学:关键是“机会的开发,问题的消失”。
因为人之长处,才是真正的机会。
发挥人的长处,包括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组织的唯一目的。
如何发挥人的长处,关键在选择人才的“德行”。
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思考:.(1)中国的教育方针是: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为什么要把“德”放在首位呢?因为为国家培养人才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为公司培养人才是公司领导的第一责任,我们的企业文化提倡“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2)南宋时期的岳飞,岳母刺字“尽忠报国”体现的是什么?古语讲得好:“尽忠则不能尽孝”,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不仅仅是德的体现,更是德的升华。
公司的用人理念就是:“不换思想就换人,通过换人换思想”,首要是德。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德为先。
(3)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说明了什么?这是中国永远应该提倡的传统美德。
(4)1952年2月10日,《新中国第一大案》中的刘青山、张子善倒在正义的枪口下,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是什么?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专员张子善犯了罪,一个严肃的问题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能不能对在枪林弹雨中立过功劳的干部将功补过? 能不能对这样的高级干部网开一面,手下留情? 党中央、毛主席严明党纪、国法,不徇私情,将权倾一时、腐化堕落的刘青山、张子善绳之以法,处予极刑,成为新中国历史上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以示后人。
他们所丧失的根本是“德”,这样的干部要不得!(5)、人们经常提到的包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个行为,不能脱离“德”的范围,“铁面无私”就是中国千年来的种“德”的体现。
我认为,我们学习目的,就是让我们对“职业道德”有进一步的了解,一个公司要发展,每一个员工都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树正气、发扬光大”,公司才能有发展,自己才能有前途。
所以,德大于才!个人认为德大于才,一个人连最基本的道德都没有的话,要才何用? 有道德才有约束,才不会为所欲为,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的.假如只有才而没有德,那么没有应用到正面上来,很容当然是品德教育重要,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从古至今,品德里来被人们看做第二生命,古言“士可杀不可辱”等等。
都可证明,再说了,如果一个学生学习很好,但是品德低下,你说,他是个好学生吗?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书为了把报效祖国,若一个品德恶劣的人,他会明白这个道理吗?不会,此时,学习还有什么用呢。
因此,是先有品德才有学习,没有品德何来学习,学习是在品德的基础上菜建立的。
德与才只有有机的结合才是最完美的。
相对而言,德比才更重要。
我们说的德才兼备,德在前,才在后。
连封建时代官员们的选拔尚要“察孝廉”,试想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及亲朋好友都不孝、不忠、不信,又怎能对社会对单位尽心尽力呢?曾对十几个企业老总及单位负责人进行访谈,问其选用人才的标准,回答都是:“德才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