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word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学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学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学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作用。

【知识梳理】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一)北宋初期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出现危机1、阶级矛盾尖锐(1)原因:[1]土地兼并严重(主要原因); [2]人民赋税负担沉重;[3]战事连年不断; [4]自然灾害频繁。

(2)表现: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2、民族矛盾激化(1)原因:辽和西夏始终威胁着北宋的安全。

(2)表现:辽、西夏与北宋战争不断。

(二)北宋加强专制集权和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1、积贫积弱根本原因:北宋初期,统治者强化专制集权,加强统治。

免役法(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作用:限制了官僚地主特权,增加了政府收入,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免役钱对贫困人家是沉重负担,许多人家为此家破人亡。

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作用: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稳定了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数量,并按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作用: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均输法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作用: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的生活,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2、强兵之法(目的: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整顿加强军队)主要措施内容作用和成效保甲法将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

以十户为1保,每户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练兵,战时作战,实行连坐法。

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社会治安;寓兵于农;军队精简方面也卓有成效。

保马法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马匹的质量和数养马,每户一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则要赔偿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时 学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时 学案

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前3分钟】【二次备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word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word教案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特色教案】“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

水秧绵绵复多余,龙骨长乾挂梁稆。

鲥鱼出网蔽洲渚,获笋肥甘胜牛乳。

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

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代小舟。

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这是王安石描述变法以后农民生活的一首诗,诗中不兔有些夸张,但也大致反映出当时的一些状况。

王安石变法过程虽然曲折重重,但富国强兵的变法措施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探究的主要问题]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有哪些?王安石变法最值得吸取的教训是什么?[重要概念]“三不足”◎变法的命运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王安石变法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一开始就遭到了守旧派的激烈反对。

他们采用各种办法阻止改革。

如说日食、地震、山崩等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比较严重的水旱灾害,都是由于变法违背了天意。

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1)目的:驳斥保守派以“天变降罚”作舆论武器,破坏变法。

(2)内容:“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3)意义:驳斥了反对派的谬论,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智慧能力和勇气。

针对这些指责,王安石坚持自己的“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他认为自然现象与变法毫无关系,不必害怕;人们对变法有各种各样的议论是正常的,但不能听信流言蜚语,更不能因此而使改革废止;传统的习惯和法制可以继承,但不合时宜的部分要进行改革,不能一成不变。

【时事背景】温家宝谈“三不足”精神2007年9月6日在大连召开的“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的开幕式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关于全球性的领导者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时,引经据典的提到了北宋改革家王安石非常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非常巧妙的讲出了做为领导者要有改革的精神。

“三不足”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

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

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word学案[教案设计doc]

人教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word学案[教案设计doc]

第二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导学案【学习任务】1.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如何认识王安石的理财之道?3.王安石的强兵之法有什么作用【自主学习】【问题探究】1.王安石认为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改革的方针是什么?必要性:北宋内忧外患,面临严重危机。

根本目的:挽救统治危机,巩固宋王朝统治。

方针:民不加赋而国用足2.王安石在经济方面的改革目的是什么?措施主要有哪些?增加国家赋税收入,改变积贫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3.王安石在军事方面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措施主要有哪些?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4.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中主要解决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①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③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④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⑤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合作探究】一. 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大都是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内容的,这些改革措施都大大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1)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大改革中解决土地问题的主要措施和各自的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与民族融合的进程。

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方田均税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2)简要分析这些改革把土地制度作为核心内容的原因国情:中国是农业大国;目的:无论是发展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都离不开土地制度的调整和变革二.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影响,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变法的命运”是遭到失败。

2.“积贫局面的改变”表明变法在经济方面取得成效。

3.“积弱局面的改善”表明变法在军事方面取得成效。

对应学生用书P391.运用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水旱灾害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随着改革的深入,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动摇了,王安石被迫辞职。

4.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深化认知]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上述几点原因外,还与王安石因用人不当而使新法危害百姓,过多利用国家行政权力聚敛财富等因素有关。

它之所以遭到保守派贵族的激烈反对,根本上是因为其改革触及了大贵族、大官僚和大商人的既得利益。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

2.具体表现[深化认知]富国之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但变法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满足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因而没有消除北宋面临的统治危机。

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有所加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2.具体表现3.历史地位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深化认知]虽然王安石变法不免有其弊端和局限,最后也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

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对应学生用书P40探究点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及评价[史料探究]材料一《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

去安石,天必雨。

”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

”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人民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word学案

人民版选修1《王安石变法》word学案

《王安石变法》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原则、策略,熟悉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积极意义,认识变法的积极影响和失败原因。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能描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并能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

3、充满激情,合作学习,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形成创新意识。

【任务一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探究一回忆本专题第一课的内容和本课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分析归纳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认识王安石变法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一)必然性1、财政危机:宋朝建国后,统治者加强专制集权,问题严重,形成局面。

2、政治危机:北宋初年,现象十分严重,频繁,阶级矛盾激化。

3、边患危机: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4、基础:“”,昙花一现,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二)可能性1、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2、为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任命王安石为宰相进行变法。

3、的个人品质、丰富的经验和“三不足”的改革精神。

探究二从背景中总结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改变北宋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

探究三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变法的指导思想。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

”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宋史·司马光传》思考: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战各自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并从论战中反映出变法的什么特点?【任务二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角色体验:变法过程中,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的人各有不同的反响。

请你选择一个角色,设想当时的情境进行体验。

1、假如你是个大地主或富商,变法的哪些措施与你有直接利益关系?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2、假如你是个农民,变法的哪些措施与你有直接利益关系?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3、假如你是个士兵,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变化?4、假如你是读书人,变法给你的学习生活产生的影响有哪些?【任务三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探究一:结合改革的领导者、内容、目的等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性质。

2021-2022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4.11 王安石变法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4.11 王安石变法 Word版含答案

学案11王安石变法[课标要求]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一、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1.富国之举2.强兵之策续表3.育才之道[名师点拨]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乐观开源,增加政府的收入,以转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加对外防备对内镇压的力量,巩固封建统治。

二、短暂的变法1.成效(1)青苗法、募役法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2)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肯定程度上抑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势力,肯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冲突。

(3)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对农业生产进展发挥了乐观作用。

(4)变法中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

2.结果:宋神宗去世后,司马光上任宰相,新法相继被废除。

3.变法失败的缘由(1)王安石偏重于谋求开拓财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新法的实行也显得过于激进。

(3)守旧官僚的反对,宋神宗变法决心动摇,渐渐失去对王安石的信任。

[名师点拨] 王安石变法到底是封建社会内部地主阶级代表主持的一次改革,变法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富国强兵,但它并未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土地兼并的问题只能加以调整、限制,不行能彻底解决。

主题一为什么将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称为“富国”之法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募役法实施,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把握,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纳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协作,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所以,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称为“富国”之法。

材料盖聚天下之人,不行以无财,理天下之财,不行以无义。

夫以义理天下之财,则转输之劳逸不行以不均,用度之多寡不行以不通,货贿之有无不行以不制,而轻重敛散之权不行以无术……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民力,庶几国用可足,民财不匮矣。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7: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7: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习目标】1、记住积贫、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2、分析归纳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3、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重点与难点】重点:记住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学习方法】通过仔细阅读教材,完成“知识导学”填空部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完成“思考探究”。

【知识导学】一、变法的命运——曲折→废止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王安石提出“”的思想,坚持变法;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失败。

【思考探究】1、阅读P55【学思之窗】,从上述意见,你能看出他们对变法的不同态度吗?为什么又不同的看法?宋神宗的态度怎样?2、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3、从王安石身上,你觉得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二、积贫局面的改善三、积弱局面的改善四、变法的评价1、性质: (自己归纳)2、进步性:(1)增加了政府的,加强了国家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的局面,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性:变法以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思考探究】4、我国古代改革的类型(按性质可分为:富国强兵的改革、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革、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少数民族易“旧俗”兴“汉法”的改革等)【当堂检测】一、选择题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

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

至忠直疏远,馋佞辐辏”。

对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最接近司马光说法的是()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2. 朱熹尝论”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在朱熹看来,王安石令人失望的原因是()A.改革内容偏颇、用人不当、改革致乱B.性格固执、偏听偏信、资金不足C.言行不一、朝廷猜忌、性格偏执D.触犯利益既得者、同僚倾轧、急于求成3. “惠农无乏,输均役不骚。

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强调改革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引导学生总结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通过总结,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王安石变法的意义。同时,我会强调改革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1.培养学生对改革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了解到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挽救北宋的政治危机,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改善民生。通过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及其历史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对待改革的正确态度。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评价历史事件。
2.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思考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这些问题将涵盖王安石变法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思考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教学过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反思与评价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旨在让学生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从而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为了挽救北宋的政治危机,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改善民生。同时,学生还能认识到王安石变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学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学案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作用。

【知识梳理】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一)北宋初期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出现危机1、阶级矛盾尖锐(1)原因:[1]土地兼并严重(主要原因);[2]人民赋税负担沉重;[3]战事连年不断;[4]自然灾害频繁。

(2)表现: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2、民族矛盾激化(1)原因:辽和西夏始终威胁着北宋的安全。

(2)表现:辽、西夏与北宋战争不断。

(二)北宋加强专制集权和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1、积贫积弱根本原因:北宋初期,统治者强化专制集权,加强统治。

2、积弱原因:北宋初期,为了防止藩镇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采取了集中行政权、集中财政权、集军权、更戍法等措施,导致国家权力过于集中,使得军队战斗力弱,行政效率低下,出现“积弱”局面。

3、积贫原因:冗兵、冗官、冗费,导致财政十分困难,出现“积贫”局面。

(三)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加剧,改革的呼声强烈;(四)宋神宗即位后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 目的:(1)直接目的:缓和矛盾,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2)根本目的:挽救统治危机,巩固封建统治。

2.主要内容(1)富国之法:(目的:为了改变积贫局面,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2、强兵之法(目的: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整顿加强军队)3、取士之法(目的: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舆论。

)三、王安石变法的作用1. 改革的性质(实质) :北宋政权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改变积贫积弱局面而进行的一次至上而下的改革。

(或者封建地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和实现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2.历史作用(1)通过富国之法,开垦了大量耕地,并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

(2)通过强兵之法,减少了冗兵,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设立军器监改进了兵器质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弱”的局面。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人教选修1)

4-3《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人教选修1)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守旧势力阻挠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废除新法;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库充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各项法令的具体成效;青苗法、免役法实行过程中的一些局限;保甲法的作用和表现;军器监的设立、保马法的实施、将兵法的推行、军队精简等方面的具体成效西部边境的巩固开发;(2)理解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作用;(3)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1)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2)引导学生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留给后人许多宝贵的财富,如坚持改革的信念和“三不足”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等;(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作用。

建议教师分两部分对教材进行处理:一是“变法的命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曲折过程和最后的结局。

二是“积贫局面的改变”和“积弱局面的改善”,主要内容是介绍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历史作用。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前面两节的内容: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范仲淹首先进行了变法,史称庆历新政。

但是,范仲淹的变法仅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

面对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王安石随后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新的变法。

教师提出问题:范仲淹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高中历史 王安石变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王安石变法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课标要求】1、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2.主要内容:归纳王安石在“富国”、“强兵”、“育才”等方面采取的主要变法措施。

3.历史作用:⑴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⑵养育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作贡献的担当意识【知识疏理】二、变法目的和性质:1、时间:1069年。

2、人物:宋神宗、王安石。

3、中心:富国(理财)。

4、目的:,,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

5、性质:在不触动的前提下,对局部调整;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改革。

三、变法措施:(一)富国之法(理财之法)1、思想和策略:⑴对社会问题认识:①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而在于。

②农民贫困是由于,由于政府把加在农民身上。

⑵变法的指导思想: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依靠农民积极开发自然资源,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2、具体举措:(商业措施:均输法、市易法。

农业措施:青苗法、役免法、农田水利法)(二)强兵之法(三)育才之法1、改革科举制度(王安石认为科举的变更是除旧布新的开端)⑴内容:废除原来的科举考试,改以 取士,在《 》《书》《易》《 》《 》中选一经。

⑵作用:选拔大量能够 的有用人才。

(也是目的)2、改革学校制度⑴认识:要统一思想,培养改革派人才在于 的变革和发展。

(也是目的) ⑵原因:① 作为全国最高的学府,长期以来是高官子弟 的地方,已徒有虚名。

②太学被保守派所把持,成为反对变法的 。

(甚至以“王莽变法”考题攻击王安石)⑶内容:整顿太学,把改革派编纂的《 》《 》《 》(合称《 》)作为必读教材,也使科举考试的依据。

⑷作用:使 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3、育才之法的影响:使王安石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直到 仍在太学中流传。

四、改革的结果和认识(短暂的变法)1、变法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 局面⑴改变积贫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社会经济很大发展,国库积蓄够 年之用.(理财中哪五个?) ⑵抑制兼并,人民负担减轻:如:⑶改变积弱局面:扭转 屡战屡败局面,1072年 拓地千里,是北宋军事空前大捷.(强兵措施)2、改革的失败⑴失败标志: 任宰相,新法被相继废除。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学案

人教版选修1 历史: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学案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习目标】1.分析积贫、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2.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3.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学习重难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学习过程】 1.积贫局面的改变富国之法的措施作用和成效 局限 农田水利法 ___________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___________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________增加。

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国库充裕,___________的局面大大改变了方田均税法 清丈出大量___________,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__________,得到实惠。

青苗法 大大增加了___________;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___________。

强制农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___________,促进了生产发展;增加了___________财政收入。

对贫苦人家是沉重的负担,许多人为支付___________而家破人亡。

打破了___________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___________的财政收入。

2.积弱局面的改善强兵之法的措施作用和成效 主要表现 保甲法 加强了农村的___________,维护了农村的___________;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

设置___________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有所提高。

保马法 ___________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___________费用。

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精简军队 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节约了不少军费。

【达标检测】1.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法的实施( )A .保马法B .将兵法C .保甲法D .设军器监2.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表述最准确的是( )A .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 .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 .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 .增加了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3.王安石变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品评的话题。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word学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word学案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积贫、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2、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3、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重点与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利用图表分析教材重点,通过问题探究细化难点。

【知识导学】A级(一)、变法的命运——曲折→废止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王安石提出“”的思想,坚持变法;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失败。

【思考探究】B级1、阅读P55【学思之窗】,从上述意见,你能看出他们对变法的不同态度吗?为什么又不同的看法?宋神宗的态度怎样?(1)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2)变法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

阶级不同(或集团利益不同),对变法就会有不同看法和态度。

文彦博代表了守旧保守势力,变法必然会危机其自身利益;王安石代表了锐意改革的革新派,主张变法,富国强兵;宋神宗作为最高统治者,希望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3)宋神宗支持变法。

C级2、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①改革的实质是对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再分配的调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改革自身缺陷:变法的理念和措施脱离实际(理念违背经济规律,措施实施时过于激进);③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④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⑤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C级3、从王安石身上,你觉得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1)不拘泥于传统,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2)敢于和旧势力斗争的精神;(3)关心国计民生,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精神。

【知识导学】A级四、变法的评价1、性质:2、进步性:(1)增加了政府的,加强了国家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的局面;(2)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3)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学习目标: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难点:1.重点:王安石变法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2.难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经验及教训。

知识自学:一、变法的命运1.守旧派的指责:运用自然界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________”精神,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______。

4.结果:宋神宗死后,________任宰相,最终废除了新法。

二、王安石变法的影响1.积贫局面的改变(1)原因①农田水利法:有利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使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②方田均税法:使____________据实纳税,______得到实惠。

③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________垄断市场的局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⑤免役法:有利于____________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表现:政府的____________大幅度上升。

2.积弱局面的改善(1)原因①保甲法:加强了____________秩序,维护了____________。

实现了____________,为精简军队创造了条件。

②军器监:使武器的______得以改进,______大大增加。

③保马法:马匹的______和______得以提高,节省了____________。

④将兵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____________的局面,军队战斗力有所加强。

(2)表现:北宋的______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历史作用:促进了北宋____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__实力的壮大。

思维拓展:1. 正确看待王安石的富国之法2. 王安石变法给我们的启示3.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4. 王安石变法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6: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6: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守旧派的指责运用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随着改革的深入,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动摇了,王安石被迫辞职。

4.结果宋神宗死后,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深化认知]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上述几点原因外,还与王安石因用人不当而使新法危害百姓,过多利用国家行政权力聚敛财富等因素有关。

它之所以遭到保守派贵族的激烈反对,根本上是因为其改革触及了大贵族、大官僚和大商人的既得利益。

1.总体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

2.具体表现[深化认知]富国之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但变法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满足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因而没有消除北宋面临的统治危机。

1.总体表现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2.具体表现促进了北宋的发展和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深化认知]虽然王安石变法不免有其弊端和局限,最后也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

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随堂检测1.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王安石变法的下列措施,在当时很难真正实行的是( )A.免役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保甲法2.司马光曾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惟恐不迨。

”对上述观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持否定态度B.有些地方官借变法之机强行敛财C.司马光公正地反映了小农的心声D.王安石变法触犯了部分人的利益3.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写道:“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这主要反映了王安石( )A.追求教育的实用性B.教育立国的思想C.反对科举考试D.分科教育的思想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1: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高中历史选修1精品学案1: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守旧势力阻挠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废除新法。

积贫积弱局面的改变的措施极其影响。

二、预习内容1、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阅读教材第56页和第57页,完成下列表格表格1:积贫局面的改表格2:积弱局面的改变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识记:守旧势力阻挠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废除新法。

积贫积弱局面的改变的措施极其影响。

2.理解: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王安石变法的命运;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

3.运用: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三、学习过程:(一)变法的命运探究问题:阅读教材,思考:1、王安石变法遭到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强烈反对。

具体表现在:2、如何理解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我们应该学习王安石的什么精神?(二)积贫局面的改变探究问题:王安石变法经济改革的内容?阅读教材,结合变法内容来分析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积极的、消极的)?(三)积弱局面的改善探究问题: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的内容。

结合变法的军事措施理解“北宋积弱局面的改善”?(四)反思总结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五)当堂检测1、石变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品评的话题。

请看下面这两幅漫画,从中你能得出的信息是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②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失当的问题③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④变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C.打击朝廷的腐朽势力 D.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3、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时 学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选修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时 学案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本课目标】评价其历史作用。

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预习自学】一、变法的命运1、各派态度:⑴变法从开始就遭到的激烈反对。

⑵王安石坚持“”的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他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顽强推行着一项项改革措施。

⑶随着改革越来越深入,动摇。

⑷新法推行过程中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2、结果:宋神宗死后,任宰相,最终废除了新法。

二、影响:㈠积贫局面的改变:1.表现:王安石变法以后,政府大幅度上升,国库充裕。

2.原因:(经济改革措施的成效)①颁布后,的措施很见成效,这些水利工程和河道的修治,不仅保证了,对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②使得耕地面积大大增加,不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而且政府税收增加。

③实行后,隐瞒的许多土地被清丈出来。

政府增加了收入,农民得到了实惠。

④和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⑤青苗法:积极作用: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缺陷:一是强制;二是偏高,成为借贷者沉重的负担。

⑥免役法:积极作用:使得那些缴纳一定费用的人能够从劳役中解放出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时也增加了政府的。

缺陷:免役钱太高,百姓不堪负担。

㈡积弱局面的改变:1.表现:北宋国力得到增强,局面有所改观。

2.原因:(强兵之法的作用)①的实施,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而且寓兵于农,既实现了兵农合一,又为创造了条件。

②的设立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

③的实施使马匹质量和数量得以提高,政府节省了费用。

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增强。

总体评价:在北宋中期和非常尖锐的情况下,王安石大胆改革,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1.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怎样评价王安石变法?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P58课本检测题2.比较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积贫、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2、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3、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重点与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利用图表分析教材重点,通过问题探究细化难点。

【知识导学】A级(一)、变法的命运——曲折→废止
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王安石提出“”的思想,坚持变法;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做了宰相,废除新法,变法最后失败。

【思考探究】B级1、阅读P55【学思之窗】,从上述意见,你能看出他们对变法的不同态度吗?为什么又不同的看法?宋神宗的态度怎样?
(1)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
(2)变法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

阶级不同(或集团利益不同),对变法就会有不同看法和态度。

文彦博代表了守旧保守势力,变法必然会危机其自身利益;王安石代表了锐意改革的革新派,主张变法,富国强兵;宋神宗作为最高统治者,希望克服封建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3)宋神宗支持变法。

C级2、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改革的实质是对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再分配的调节,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改革自身缺陷:变法的理念和措施脱离实际(理念违背经济规律,措施实施时过于激进);③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激烈反对;④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⑤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
C级3、从王安石身上,你觉得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
(1)不拘泥于传统,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2)敢于和旧势力斗争的精神;(3)关心国计民生,以天下安危为己任的精神。

【知识导学】A级四、变法的评价
1、性质:
2、进步性:
(1)增加了政府的,加强了国家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的局面;(2)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3)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局限性(1)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2)变法以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思考探究】B级 1、我国古代改革的类型
按性质划分主要有:①富国强兵的改革:管仲改革、王安石变法;②社会制度的根本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③封建王朝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④少数民族易“旧俗”兴“汉法”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本课小结】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前后实行十几年:(1)经济方面,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又抑制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兼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军队方面,节省了军费开支,也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有效的解决了冗兵的问题;(3)文化方面,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利于造就学以致用的人才;(4)王安石变法使得宋朝的国力由弱转强,一度扭转了统治危机,积贫积弱局面有所改变,短期内取得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 B级
1.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改革是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庆历新政D.王安石变法
2.宋神宗死后,废除新法的北宋宰相是
A.文彦博B.王安石C.范仲淹D.司马光
3.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使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被清丈出来的是
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C.市易法D.均输法
4.人们对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两项是
A.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B.市易法、均输法
C.青苗法、免役法D.保甲法、保马法
5.王安石变法直接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的内容是
A.免役法、青苗法B.免役法、方田均税法
C.将兵法、方田均税法D.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6.司马光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

”司马光的这句话反映了①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地方官强迫百姓向官府借贷的情况②变法过程中一些不法现象成为反对派攻击变法的借口。

A.二者都对 B.二者都错 C.前对后错 D.前错后对
7.有利于改变北宋积弱局面的措施有①保甲法②保马法③将兵法④设军器监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8.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 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
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9.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相同点是
A.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D.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10.王安石的理财新法中,青苗法和免役法引起的争议最大,主要是因为A.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高利贷者的利益B.对农民的剥削过重
C.方便了不法官员从中牟利 D.政府财政收入得到保证
11.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

”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
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
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
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
12.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取?
A..背诵诗赋词章
B..学习“四书五经”
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D..依靠“恩荫”
13.对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不正确
...的
A.改革都获得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一帆风顺 D.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14.从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国运艰难是改革变法的催化剂B.人民群众是变法改革的主力
C.统一安定的政治环境是改革变法的社会基础
D.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变法改革中才能前进、发展,否则就会停滞倒退15.王安石变法措施中,收效最大的是
A.青苗法B.募役法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
1、D;
2、D;
3、B;
4、C;
5、B;
6、A;
7、A;
8、C;
9、C;10、C;11、B;12、C;
13、C;14、D;15、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