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章10课《小石潭记》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共56张)ppt课件

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下册10《小石潭记》-(共56张)ppt课件
不可久居( ) 乃记之而去(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崔氏二小生(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围绕,包围。
寂静,寥落。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忧伤。
深。
因为。
太。
凄清。
停留。
于是,就。
离开。
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到永州。
作者的朋友。
大约。
表示约数。
什么依靠也没有。
名词作状语,向下。
分布,这里指映照。
静止不动的样子。
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
轻快敏捷的样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游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人一起玩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

大约
好像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穿过,透
都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
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
静止的样子
向下 忽然
映在、落在
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
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鱼)呆
轻快敏捷的样子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好像
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游到远 处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
二小生:曰恕己, 曰奉壹。 年轻人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 古、我的弟弟宗玄。随从我 的人,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诵读指导
课文一、二段写作者兴致勃勃畅游小石潭,有全 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 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
三、四、五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 读得伤感些,低沉些。
细节解读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 见小潭。
作者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发现小石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交代同游者
景物特点:水清、石奇、树美、鱼乐、溪身蜿蜒、岸
势参差,展现了小石潭的清幽美。
第一段 发 现 小 石 潭
移步换景 隔 闻
以……为乐
4)下见小潭
在下面
5)皆若空游无所依 在空中
6) 日光下澈
向下
7)斗折蛇行
像北斗七星那样 像蛇那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
9)凄神寒骨
使……凄凉 使……寒冷石底以出 (承接,“而”不译)
③以其境过清 (介词,表原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40张PPT)

环节四 赏景探怀
赏石潭美景 探作者情怀
活动一:品谈小石潭之美
1.可以用文中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小石潭的美. 2.用一两个恰当的形容词从总体上概括小石潭的美.
示例: 小石潭的美,美在水声潺潺,“隔篁竹,闻水声,如
名珮环”,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清幽。
活动二:撰写旅游词
永州市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景区,想请你为小石潭撰写一 段宣传词,并推荐一个小石潭特色景点。
D.第①②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
1.下列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
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 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 静的,暗示自己的遭遇,留露出一种孤独感。 D、文章表现了幽邃、凄凉之美。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 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 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

如鸣佩环,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鱼可百许头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
作为 成为
一词多义
清凉 凄清
以 为乐 逗乐
大约 可以,能够
解释下列词语。
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②潭西南而望 ③心乐之。 ④斗折蛇行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

(4)细品归纳:作者笔下的小石潭有着怎样的面貌? 水——尤清冽。 石——形态各异; 树——蓊郁参差,摇曳多姿。 鱼-— 自由轻灵,自得其乐。 源流——狭长蜿蜒,源远流长。 (5)作者采用了何种手法写水的清澈?
“水尤清冽":直接写潭水的清澈,一个“尤"字,突出了作者见水异 常清澈的高兴喜爱之情。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寥寥数笔,光影相衬,间接写出了水的清 澈透明。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漳,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陶弘景《签谢中书书》)
参差错落,富变化,舒缓有致,快慢相宜,读来和谐流畅,极有韵味。 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全文背诵。

小 石
第二课时



一、概括图景,领悟情感。 1.想象还原,归纳图景。
在想象还原过程中分步归纳出游记所描述的面面: 例如:闻声寻潭图(未见其形,先闻其声)
石潭全景图(潭水清冽,潭石奇特) 潭边景物图(绿树缠绕,动静多变) 光影变幻图(光影相生,再衬水清) 潭中游血图(群鱼静动,自得其乐) 潭水寻源图(溪水蜿蜒,源远流长) 潭边氛围图(寒树苦竹,凄凉幽深)
《小石潭记》虽为“记”,但作者记游之外,融情于景、触景生情, 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只能获得短暂的欢愉,而伴随自己的却是永 久的寂寥、凄凉 与优伤。
二、比较联读,感悟特色
1.补充类文,感受特质。
补充阅读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钴鉧潭西小丘记》,深入感受柳宗元山水游记 的特质。
得西山后八日,寻1山口西北道2二百步3,又得钴鉧潭4。西二十五步,当湍5而浚 6者为鱼梁7。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8偃蹇9,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 殆10不可数。其嵚然11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12角列13而上者,若熊 罴14之登于山。

第10课《小石潭记》(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0课《小石潭记》(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思考:阅读3自然段,我们望见了什么景,有什么特点。
跟着柳兄去旅游(探寻游踪)
潭水之境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冷清
中心词
清 寂寥 冷寂幽深
总结
跟着柳兄学记游踪(写作手法)
先听见水声(如鸣佩环), 再发现小谭
发现石潭的经过(小丘 篁 竹 水声 小潭) 导游
篁竹幽幽,其境静谧 玉石相击,其音清越
小潭
寂静山林,清朗水声相互映衬
跟着柳兄去旅游(探寻游踪)
潭中之景
活动:你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阅读1、2自然段, 请介绍一下小石潭的美丽之处。
从 (原句) ,我欣赏到小石潭的 (景物),(特点) 。
谭中之景
跟着柳兄去旅游(探寻游踪)
潭水之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 差互,不可知其源。
之。伐竹开辟取名道词,作下状语见,小向潭下 ,水格尤外清清洌凉。全整 石以把为……底作,为近岸,卷
相石当底于以而,出表,修为饰 坻,动为词屿,,成为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覆蒙盖 络摇摇曳缀,
参参差差不披齐拂。
缠绕 牵连
随风飘拂
二、疏通字词,翻译课文
概数表达:可+数量+许+量词
所字结构:
形容词作动词,
连词, 名词作状语
交错
表修饰
知其源。
像蛇一样
源头
二、疏通字词,翻译课文
使动用法
坐潭上,四面竹树围环绕合,寂寂静寥寥无落人,使凄…神…凄寒凉骨,悄凄怆凉 幽邃。

使动用法 使……寒冷
幽深
因为 凄清
停留
连词,表顺承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10课《小石潭记》优质课件 PPT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10课《小石潭记》优质课件  PPT

悟读——探究情怀
• 同样置身于优美的自然山水之间,王维“独坐 幽篁里”安闲自得,李白“只有敬亭山”流连 忘返,而柳宗元看过这水清、树茂、石奇、鱼 悦、源幽的景象,却匆匆离开了。为什么这样 匆匆离开呢?用原文句子回答。
江雪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寒江独钓,石潭静坐, 柳宗元常含着忧郁,孤独 与凄凉之感挥之不去。
•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 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 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 省公安县)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 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游记散文) 柳宗元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
柳宗元,字子厚,河 东(今山西永济)人, 世称柳河东,唐代著 名文学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代表作 有《永州八记》、 《捕蛇者说》等。 《小石潭记》是《永 州八记》之一。
写作背景: 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
与刘禹锡等一起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 革新集团,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 面的革新。由于遭到旧官僚势力的反对, 革新集团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 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 以就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 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许多飞景佳 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八处名胜:西山、 钴姆潭、钴姆潭西小丘、小石潭、袁家 渴、石渠、石涧、小石城山。
3、“往来翕忽”,加点词义为:忽然
( ×)
4、“隔篁竹”加点词义为:成林的竹子
(√ )
C、清新的环境,原始的状态,虽然作者的心境郁 闷,但也不忍心破坏这天造地设之物。因而只好“乃记 之而去”。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3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3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景物
描写
小石潭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之鱼 翕忽
动静结合
特点
活泼、灵动 灵
小石潭 之源
溪身: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比喻(形、光)
溪岸:犬牙差互
蜿蜒曲折 参差不齐

小石潭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之境
融情于景
凄清寂静

简要分析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小石潭及 周围景物所运用的手法。 移步换景
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由 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由水声寻到小潭,犹如跟随 导游边移步,边观景,边听讲解,富有画面感和动态感。
zhé
jiàn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
可知其源。
liáo
qiǎo chuànɡ suì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
生,曰恕己,曰奉壹。
结合注释,读通大意。
小石潭记
小石潭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美丽 幽静。如果我坐在潭边,听到“如鸣珮环” 的水声,看到潭中游鱼怪石、潭边青树翠竹, 一定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幽深之美,并 深深地沉醉其中。
典型考题
1.名句默写。 (1)侧面描写的,如《小石潭记》中的“_潭__中__鱼__可__百__许__头__, 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皆若空 游无所依 (2)通过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巧用比喻写出溪水逶迤之 状、时显时隐之景的句子是“__斗__折__蛇__行____,__明__灭__可__见____”。
4. 感受自然之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陶冶情操,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46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46张PPT)

学习任务一
石底周边部分翻
把……作为
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 水中高地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 坻,为屿,为
不平的岩石 翠绿的藤蔓 蒙盖缠绕,摇曳牵连 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嵁,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 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 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学习任务一
2.文章写景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结合内容分析。
第一段移步换景,“隔、闻、伐、取、见”等词, 使读者如临其境,并感受到作者发现小石潭的喜悦心 情和探奇的乐趣。到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 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学习任务一
3.文章情景交融,作者的情感如何寄寓在景物描写中?
俶尔
liáo
寂寥

往来翕乎

佁然
qiǎo chuànɡ
悄怆
知识链接——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
(今山西永济西)人,所以世称柳河东。 因官迁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 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 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作品丰 富,尤以山水游记最富艺术独创性,著有 《柳河东集》。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品味作品的语言,理解和掌握作品中运用的多 种写作手法。 3.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笔下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学习 对自然景物入微的观察、细致的描摹。
2.组织学生理解作者被贬的失意,寄情于山水的抑 郁忧伤的情感。
第一课时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26张PPT)

八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26张PPT)

游记线索
• (西行)闻声觅潭

伐竹见潭
移步换景

水清石异

游鱼悠然
• 定点观察
溪流岸势

竹树环合
游记线索
• (西行)闻声觅潭

伐竹见潭
移步换景

水清石异

游鱼悠然
• 定点观察
溪流岸势

竹树环合
作业
• 背诵课文,积累文学常识。 • 试赏析喜欢的词句,揣摩其中丰富的内涵和 巧妙的表达。 • 感悟作者当时的心境。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水清石异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环碰撞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
跟着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赏山水 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 ;用词准确生动
•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赏山水 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 ;用词准确生动 ;比喻修辞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析情感
闻声寻潭 伐竹见潭 赏潭戏鱼 寻根探源 “坐潭上”
探幽的浓厚兴味

水清、石异、鱼欢带来的愉悦
依然沉浸其中
“寂寥”“悄怆”“不可久居”
人一同欢乐。 品析精彩的景物描写,揣摩句子的丰富内涵,感受语言的魅力。
疏通文意
名词作状语
篁竹(huáng) 清冽( liè )
溪 “岸记的山形 水状 ,像 则•狗 子的 厚潭牙 为齿 专西那家样 ”南交错而不齐,望不知,道它斗的源泉折在哪蛇里。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源。 柳宗元游记“不是客观的为了欣赏山水而写山水,而是把自己的生活遭遇和悲愤感情,寄托到山水里面去,使山水人格化感情化。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53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53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篁竹(huáng) 清冽(liè) 为坻(chí) 俶尔(chù) 寂寥(liáo) 幽邃(suì)
珮环(pèi) 佁然(yǐ) 为嵁(kān) 翕忽(xī) 悄怆(qiǎo chuàng) 龚(gōng)
朗读停顿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 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 冽。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 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 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 相乐。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 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包围 寂静寥落 使……凄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凄神
使……寒冷 忧伤的样子 深 因为 凄清
寒骨, 悄怆幽 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
停留 而,连词,表顺承 离开
久居,乃记之而
去。
译文: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 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 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凄 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 下来便离去了。
导入新课
商汤得伊尹,开五百年基业;武丁得傅 说,有武丁中兴;文王得姜太公,开八百年 基业;齐桓公得管仲,成其五霸之首;刘备 三顾茅庐更是广为传颂……良臣逢明君,可 遇不可求。更多的人中翘楚生不逢时、怀才 不遇:比干剖心、屈原放逐、冯唐易老、李 广难封……
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 游记散文《小石潭记》,去感受他被贬到永 州后寄情山水的情怀。
整体把握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作者游览小石潭的经过。
整体把握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小石潭的?
本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发现小 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氛围→ 交代同游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31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31张PPT)

字词积累
huáng 篁竹
kān 为嵁
liè 清冽
yǐ 佁然
chí 为坻
chù 俶尔
翕( xī )忽 悄( qiǎo)怆
差(cī )互 幽邃(suì )
讲授新知
竹林
好像佩环碰撞的声音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心情为之高兴
格外
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
发现小石潭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 交代同游者
水清、石奇、树美、鱼乐 溪身蜿蜒、岸势参差 清幽美
课文精读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 相容,该如何理解?
(1)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 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 这种抑郁的心情;
写法探究
2.虚实相生,动静相间。 (1)如写石潭的“石”,既正面实写,又通过写水
声清脆,水质清澈,侧面虚写石潭的“石”的特点。写 鱼,实写鱼而虚写水,既表现了鱼的情态,又表现了水 的秀美。
写法探究
(2)第一段写潭的石底、潭水时,突出了静态,写周围时, “青树翠蔓……参差披拂”,这又是动态;第二段写潭中鱼,既写 “佁然不动”,又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这也是动静相间的。 如此虚实相生、动静相间,就把景物写得摇曳多姿,有声有色。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 (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又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 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 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 河东集》。
创作背景
作者曾被贬为永州司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精 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10 《小石潭记》 课件(3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10 《小石潭记》 课件(35张ppt)

发现小潭 隔 闻 伐 取 见
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潭水: 清冽 游鱼:动静结合 溪身: 斗折蛇行
岸势:犬牙差互
特写镜头 形象比喻
潭中气氛 幽深冷寂 孤凄悲凉 寓情于景
记同游者
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情感
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
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 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 映在水底的石上。 呆呆地不动, 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又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时隐时现。溪岸的形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自学检测一(3分钟)
1、生字辨音
. . . 篁竹 huáng 清冽 liè 为坻 chí . 为屿 yǔ 为嵁. kān 佁. 然 yǐ .俶尔 chù 翕. 忽 xī 差. 互 cī . . . . 寂寥 liáo 悄怆 chuàng幽邃 suì
qiǎo 2、全班齐读,注意朗读的节奏。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 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 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堂堂清(满分100分)
1.本文选自《__柳__河_东_全__集,》 作者是__柳_宗_元_,字__子_厚__, __河_东__人,___唐 代著名__文_学_家,世称___柳_河__东 。 他被 贬为永州司马时,寄情山水,写了《_永_州_八__记_》_,本文是 其中的一篇。(每空1分,共8分)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题3分,共6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优秀ppt课件(共53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小石潭记》优秀ppt课件(共53张)
一词多义
4.差:
(1)长短不一。 参差披拂; 【设计意图】“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文艺论文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把握住核心概念等要素,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观点。
(2)交错,动词。 其岸势犬牙差互。 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景物描写中融汇个人的情感的写作手法,对意境进行阐释。引用名句,既有说服力,又使文章显得典雅。
(参范考文答六案) 干:[部1人5民]齐心翠度难蔓关:翠绿的藤蔓。
德国人民能够以华沙之跪来修复东欧,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你们却一味地想复活军国主义!请不要再做出伤害亚洲人民感情的事吧!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很多成语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贬。运用时要注意目的、场合、对象。赞扬、夸奖的时候要用褒义成语,贬斥、批评的时候要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往往故意褒词贬用,贬
词褒用。例如: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句中的“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 坏事,是贬义词,与语境不合。处心积虑。 3.备考事项 参考答案: 我喜欢独居,但也喜欢老朋友来玩,我会用最真诚的心和她们交谈,和他们并肩坐在河边,听风语,看夕阳,陶醉那迷人的和谐……
10.以其境过清[26],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7]。
[26]以其境过清:因为那种环境太过凄清。 以,因为。 其,那。 清,凄清,冷清清。 [27]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当时的情景就离开 了。 居,待、停留。 乃,于是……就。 之,代当时的情景。 去,离开 。
通过描写小石潭清幽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作者触情生情,含蓄的表达出了作者本人遭 到贬谪之后的内心惆怅和寂寥之感。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39页)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10课《小石潭记》课件(共39页)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

石潭

文学体裁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 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 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 情,托物言志。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河东(现在山西永济西)人,所以 世称柳河东。因官迁柳州刺史,又 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 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作品丰 富,尤以山水游记最富艺术独创性, 著有《柳河东集》。
他可以心满意足,不再顾虑仕途枯荣。但是,
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
人。
——余秋雨《柳侯
祠》
被贬永州 未能动摇其政治理想——
《封建论》无情抨击帝王“受命于天”的谬说 《捕蛇者说》以蒋氏受三代毒蛇之苦,为我们展现中唐时 农村凋敝、官绅残暴、民不聊生的惨痛画面 《童区寄传》以十一岁少年杀死两个“好贼”,将进攻矛 头对准了当时罪恶的人口买卖上 《段太尉轶事状》通过描写段秀实沉着机智、不畏强暴、 爱护人民的高尚品质,揭露拥兵自重的军阀暴行.......
①以为:把……作为。 ②过③④⑤⑥⑦⑧来卷 为 坻 嵁 翠 蒙 参:络,石 : : 蔓 差水摇露底成不:披出以为平翠拂中缀高:水出的绿:。地蒙面:岩的参石 石 藤 差盖。。缠底 蔓 不。绕周 齐。边 ,,摇部 随曳分 风翻 飘牵连卷 拂。。靠过嵁的绕风来、,飘近树(,岩摇拂岸木小露各曳。边,石出种牵,翠潭水不连石绿)面同。底的以。的参周藤整成形差边蔓块为状不部。石坻。齐分蒙头、青,翻盖为屿葱随卷缠底、,
→比喻、以珮环之声写水声,突出水之清越,给人愉悦之感
水尤清冽 →正面描写、[尤]突出水之清冽,突显作者欣喜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侧面描写、鱼影映石上表现了潭水的清澈纯净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10. 小石潭记ppt

人教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10. 小石潭记ppt

隶• 而从者(隶:奴隶)
课内知识优化练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
A.水尤清冽 •
以其境过清

B.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C.从小丘• 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D.不可知其• 源
不可久居

【点拨】A项第一个“清”意为“清澈”,第二个“清”意
为“凄清”;B项第一个“以”意为“用”,第二个“以”
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词语的意思。解释
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词义。
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乐”:以……为乐。所以千
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课外阅读拓展练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
A.①其• 长尺许者 ②其• 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课内知识优化练
10. 本文按游览顺序条理清晰地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请简要概括。
发 现 小 潭 ―→_______潭__中__景__物____―→ 小 潭 溪 流 ―→______潭__上__气__氛__________
课内知识优化练
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 了作者的游踪。 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 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 千态万状。 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出了鱼儿自 由游弋的情态。 【点拨】此句还写出了潭水的清澈。 D.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小石潭之乐 和观鱼之乐。
课内知识优化练
(3)与“水尤清冽”相呼应的句子是: _____潭__中__鱼__可__百__许__头__,__皆__若__空__游__无__所__依__,__日__光____ _下__澈__,__影__布__石__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