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文本阅读 习得概括策略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方法指导例谈8篇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方法指导例谈8篇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方法指导例谈8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概括是阅读理解的重要技巧之一,通过概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些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方法。

一、认真审题:在阅读题目时,要认真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点内容,把握问题的关键词,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略读全文: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先快速略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大意,找出文章的主题和重点部分,为后续的概括做好准备。

三、抓主线:在概括文章时,要抓住文章的主线思路,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和关键词,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四、提炼要点:在概括文章内容时,要提炼出文章的要点和重点内容,注意排除无关信息和细枝末节,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

五、灵活运用语言:在概括文章时,要灵活运用语言,注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和表达方式,使概括更加准确、简洁和生动,增强表达力和说服力。

六、多练习多积累:概括是一种技能,需要通过多练习和积累不断提高,可以多做一些阅读理解题或概括练习,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

通过以上的小学语文阅读概括方法指导例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概括技巧,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和成绩。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阅读训练,多多积累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实现语文学科的突破和提高。

【字数: 334】第2篇示例: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许多小学生在阅读理解这一环节上存在着一些困难,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进行概括。

概括是理解一篇文章内容的重要手段,通过概括可以将复杂的文章内容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

为了帮助小学生掌握阅读概括的方法,以下将分享一些指导例谈:要在阅读之前先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可以先浏览一下题目和首尾段,了解文章大意。

语文阅读教学中概括要点的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中概括要点的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中概括要点的策略阅读中的概括,就是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把人事景物的共同特点或众多的事件材料之要意归结起来。

要点就是指文章具体的内容精要,即文章中或段落中的主要词语或句子。

“概括要点”是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经过提炼概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转述文章内容的一种形式。

下面谈谈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概括要点之五大常用策略。

一、摘取法。

需要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文章中或段落中的主要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往往镶嵌在主要语句之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首、尾或中间。

概括时,只要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加以适当梳理,概括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

这种方法就叫做摘取概括法,简称摘取法。

此法虽然简便,但需准确把握文章,如此方能选准关键的句子或词语。

有些文章中的中心句、点题句、过渡句、总起句等关键词句,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中心,这些句子就是文眼。

可以摘录引用,连贯起来,依文解意,即紧紧依靠文章中的词句进行总结概括,力求具体准确。

当然,要摘取要点,必须通读全文,从全文的所有段落、语句及其段与段的联系、语句与语句的联系当中推究出来。

当然文章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文体,表现中心思想的方式不同,因此,摘取要点的方法也就不同。

二、合取法。

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

组合的视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之上、文章或者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之上。

一篇文章,需要概括的内容往往不是一个方面,而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方面。

事实上,一篇文章尤其是议论文章,在中心论点下还会有几个分论点。

也就是说,它所表达的意思往往不是一个。

依据阅读教学中概括要点的要求,概括时所表达的意思不能有任何遗漏。

为了准确概括具体的内容,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有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分别摘取出来,通过简略的修改再把它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句简洁明了的话,这种方法就是合取概括法,简称合取法。

依托文本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依托文本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依托文本,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摘要: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第二学段开始应该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而让中段学生用概括的语言表达出主要内容,确实不易,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全面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进行行之有效的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方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此,从第二学段开始,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应该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方法。

但是,学生在概括主要内容时要不就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要不就是洋洋洒洒一篇文,抓不住重点,顾前不顾后,甚至颠三倒四,不知所云。

这是因为教师平时教学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指导训练,学生没有掌握到一些简单实用的概括方法。

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一篇课文的第一步应当是“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

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才能很快和文本对话。

学生掌握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笔者认为,每一种知识的获得必有其一定的学习方法,如何帮助学生准确、简洁、全面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让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文本题目用一用。

“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

”阅读一篇文章,我们往往可以透过题目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

很多课文的题目是有规律可循的:有的课文以人物为题,如《乌塔》一文,课文主要讲了14岁的德国女孩独自游欧洲。

有的课文以事件为题,如《找骆驼》一文可以这样设计:师: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谁能围绕课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1:商人找骆驼。

生2:骆驼丢了,商人找骆驼。

生3:最后找到了骆驼。

……师:你们知道了为什么找骆驼,谁找骆驼,找的结果。

请大家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商人是怎么找到骆驼的?生:顺着骆驼的脚印找到的。

阅读理解概括题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概括题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概括题解题技巧阅读理解概括题是英语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根据给定的文章内容,准确、简洁地概括出主旨、要点或关键信息。

以下是解题技巧和相关参考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该题型。

解题技巧:1. 细读全文:在回答概括题之前,先通读全文以把握文章的主题、结构和重点信息。

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段落首句,它们通常包含了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2. 理解问题:仔细阅读题目,明确要求概括的范围和内容,有时需要根据问题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找到关键信息和线索。

3. 提炼关键信息:找到文章中的关键词、关联词和主题词,将其提炼出来作为概括信息的框架。

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捕捉到文章的核心内容。

4. 删繁就简:在概括时要保持简洁明了,尽可能用简洁的词语和句子表达,不要添加个人观点或多余的细节。

5. 验证答案:在填写答题卡之前,再次回顾文章和问题,核对一下概括和问题之间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相关参考内容:1. 主旨概括:根据全文的内容和结构,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例如,文章讨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应该采取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2. 要点概括:根据每个段落或独立部分的主题句,概括出该段或该部分的核心内容。

例如,第一段介绍了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第二段讨论了造成问题的原因,第三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关键信息概括:根据文章中的关键词、关联词和主题词,概括出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

例如,文章中提到了环保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空气质量在过去十年里急剧下降,这是与问题相关的关键信息。

4. 转述概括:将文章中的重要观点、事实或数据进行转述概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洁表达。

例如,文章指出了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而且还提到了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空气质量,这是转述概括的关键信息。

5. 归纳总结概括:根据全文的内容和结构,将各个部分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表达出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概括。

例如,文章讨论了空气污染的危害、原因和解决办法,可以概括为空气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综合分析。

习得方法,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习得方法,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

2019/09习得方法,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山东青岛永平路小学胡雪颖教学策略因为能力水平不同,每位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都是不一样的,但相同的是努力的过程都能被真实地记录下来,正如笔者在学期初家长会上讲的“英语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自学”那样,通过这本评价手册,笔者正在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学能力。

学期初有计划,学期中有执行,学期末有总结自评,这是一份实事求是的个性化作业执行笔记。

“一刀切”的作业,尖子生常常受表扬,后进生却很少听到掌声。

长此以往,尖子生对表扬满不在乎,而后进生对表扬可望不可即,慢慢失去了自信心。

运用了自评作业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设定作业目标,自觉主动完成即可。

教师也不会拿尖子生的作业与后进生比较,只需鼓励学生拿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相比就可以。

每位学生都能得到真实的自我评价,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自信心满满,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气氛浓厚,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三、结语个性化、有梯度、形式多样的英语作业,既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又体现了英语教学趣味性的原则;既增强了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心,又促进了优等生的竞争意识,为各个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空间,使所有学生都能轻松地学英语,真正达到了“培优辅差”的教学效果。

通过实践和总结,笔者尝到了甜头,最自豪的事就是自己班上的学生都很喜欢英语,笔者成功地保持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做计划、严格执行、总结反馈的能力。

现在学生都知道自己的每一项进步都会被记录下来,成为成长的足迹,也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有清晰的学期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这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希望通过英语的个性化作业能够让学生学会自学,将来以英语赢得美好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1]张静,戚莹莹.小学英语作业应着眼于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J].教学与管理,2016.[2]王秋林.让小学英语作业多样化、趣味化[J].教学与管理,2003.[3]陈方元.基于“向上网”在线平台,初探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有效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8.[4]刘国宏.微信在小学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8.语言概括能力是指人对身边事物或文章内容进行归纳、简要复述和总结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六法”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六法”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六法”概括能力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没有概括就没有概念,没有概念就无法进行逻辑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具体形象抽象化的能力,其主要的形式有概括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等。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有利于学生深入阅读,有利于学生准确表达,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课题扩展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文章的中心、主要内容及其作者的情感等关于课文的很多信息。

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

有的课题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

如《莫泊桑拜师》一课,可以围绕课题展开提问: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他是怎样拜师的?拜了几次?结果怎样?通过从课文中找答案,把课题扩展成几句话,逐步地丰满,使概括更加恰当、完整。

有的课题是文章的中心句,可以围绕中心句,引导学生展开提问,紧扣关键问题,将课题读厚,进而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二、段意归并法一篇文章是由很多段落组成的,因为文章的段落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很大的逻辑联系,我们可以通过概括出每段段意,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舍掉次要的和重复的,把主要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

段意归并法并不等于各段大意的总和,概括时一定要注意区别重点段落与次要段落,做到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三、要素串联法不同的文体类型,文章的要素不同。

例如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一般都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只要弄清楚这几个要素,并加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把握了。

如《飞夺泸定桥》一课,首先要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筛选出来:时间是1935年5月,地点是大渡河,人物是红四团,事件是围绕红军飞夺泸定桥这一中心事件来写的。

巧借文本阅读培养概括能力

巧借文本阅读培养概括能力

巧借文本阅读培养概括能力作者:王利春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77期【摘要】阐述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意义。

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付诸于日常的教学实践。

以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了引导学生提高概括能力的主要方法。

最后通过对教学实例的深入分析.验证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阅读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理解能力的标志,是创造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抓手。

衡量一个学生能否把所学的语文知识融会贯通,并且熟练自如地运用,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他的概括能力,能否把所读所听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并且恰当地表达出来。

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们常感到无从着手,概括时不是抓不住重点就是语句过于啰嗦,把握不住段落的内在脉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一、找中心句概括段意中心句对作者来说是有意或无意,但学生却可以凭借它们来概括段意。

怎样找中心句呢?如果一个自然段由一正一反两层意思组成,被衬托的那层意思的句子就是中心句;若是由总说和分说的关系组成的,总说的是中心句;由因果关系组成的,表示结果的句子是中心句。

中心句在段落中的位置一般在段首、段尾或中间。

如教学《手上的皮肤》第三自然段时,学生通过朗读发现:这段共有四句话,每句话都与第一句话关系密切,因而这句话就是本段的中心句;第五自然段也与这个自然段相似,第一句话就是本段的中心句,可直接作为段意。

还应指出,有的中心句可以直接作为该段的段意,但有些记叙性的语段虽有中心句,表达的却并非作者的真意,这时就不能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段意,可以挖掘出中心句中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

二、抓关键词概括段意所谓关键词,是指在文章当中能够概括文章主旨、解释文章中心、展示文章脉络、标示句段关系的词语。

猎取关键词,运用关键词,以关键词来把握段意是培养概括能力的重要举措。

巧借文本阅读培养概括能力

巧借文本阅读培养概括能力

巧借文本阅读培养概括能力【摘要】阐述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意义。

认为语文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付诸于日常的教学实践。

以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提出了引导学生提高概括能力的主要方法。

最后通过对教学实例的深入分析.验证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阅读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理解能力的标志,是创造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抓手。

衡量一个学生能否把所学的语文知识融会贯通,并且熟练自如地运用,很重要的一点是看他的概括能力,能否把所读所听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并且恰当地表达出来。

然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们常感到无从着手,概括时不是抓不住重点就是语句过于啰嗦,把握不住段落的内在脉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一、找中心句概括段意中心句对作者来说是有意或无意,但学生却可以凭借它们来概括段意。

怎样找中心句呢?如果一个自然段由一正一反两层意思组成,被衬托的那层意思的句子就是中心句;若是由总说和分说的关系组成的,总说的是中心句;由因果关系组成的,表示结果的句子是中心句。

中心句在段落中的位置一般在段首、段尾或中间。

如教学《手上的皮肤》第三自然段时,学生通过朗读发现:这段共有四句话,每句话都与第一句话关系密切,因而这句话就是本段的中心句;第五自然段也与这个自然段相似,第一句话就是本段的中心句,可直接作为段意。

还应指出,有的中心句可以直接作为该段的段意,但有些记叙性的语段虽有中心句,表达的却并非作者的真意,这时就不能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段意,可以挖掘出中心句中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

二、抓关键词概括段意所谓关键词,是指在文章当中能够概括文章主旨、解释文章中心、展示文章脉络、标示句段关系的词语。

猎取关键词,运用关键词,以关键词来把握段意是培养概括能力的重要举措。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第二段,我让学生找出2—3自然段的关键词,学生分别找出“明亮”和“专注”“渴望”“忧郁”等词。

借助文本,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借助文本,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借助文本,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摘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好文本,根据不同学段,设定相应的概括能力培养目标,依据不同文本特点,发掘适切训练点,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概括能力。

关键词:文本;培养;概括能力“概括能力”作为一种思维能力是超越语文的。

在语文阅读能力结构中,“理解”居于核心地位;在阅读“理解”中,“概括”能力又是最基本的智力技能。

那,如何借助文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一、依据年段,设定相应的概括能力训练目标小学生因其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其语言概括能力属于经验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进行,是一种归纳性的概括。

我依据年段特点、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及《新课程标准》,设计了各年段概括能力培养训练点:一年级,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尝试说出文本的主要意思。

二年级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基本说出文本的主要意思。

二年级下,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较清晰地说出文本的主要意思。

三年级上,初步了解逻辑段;学习用摘句的方法,用上提示的词语等方法归纳小节的主要意思。

三年级下,继续学习圈画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学习查找资料,并能按要求分类整理、归纳信息;继续学习用摘句的方法,用上提示的词语等方法归纳小节的主要意思。

四年级上,初步了解文本的记叙顺序(学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按总分,按时间,按地点给结构简单、清晰的文本分段);能用摘句、根据一定的提示来归纳逻辑段的主要意思。

四年级下,能抓住文本的总起句、过渡句、小结句,或按记叙文的几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等概括全文(先概括段落大意,再把段落大意连起来,进行概括);进一步了解文本的记叙顺序(能从不同角度给结构简单、清晰的课文分段);能用摘句、根据一定的提示、段意合并等方法归纳全文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继续了解文本的记叙或说明顺序(能从不同角度给课文分段);能根据文本各段的重点句子、文本的线索等归纳文本主要内容。

六年级,能根据文章的记叙顺序、结构特点给课文分段;能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阅读诗歌,大体把握并说出诗意。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作者:————————————————————————————————日期: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中学语文论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我们在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能力,但是对于这种能力的形成和培养我们却没有清晰的方法,对它的具体形成过程很少涉及。

下面我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略谈一二。

语文概括能力是一种提取作品主要信息的能力。

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无时无刻不用到它。

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练习,都习惯于指出概括的结果,而不提概括的过程,所以有必要对这种能力作一具体的总结,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要知道,概括能力是超越语文学习的。

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说:“概括是真理与能力的特点。

因此中小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应该看成其智力与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

”“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中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始终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

”在阅读能力结构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理解”,而在阅读理解能力中,最基本的智力技能是“概括”。

于是,阐释能力(对阅读信息进行阐释的能力)、组合能力(对阅读信息进行重组的能力)、扩展能力(对阅读信息进行扬弃的能力)就成为阅读理解能力所包含的三个层面,出现在阅读全过程。

解释就是把文章读厚,挖掘就是把文章读透,概括就是把文章读薄。

分析能力决定着概括能力,准确地分析产生准确地概括和迁移。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教学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具体的操作要领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概括的文本范围讲,要在整体关照下进行段落、章节的局部概括,在完成所有局部概括的条件下进行文篇、书本的整体概括概括是将作品的主要信息提取整合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要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

中学语文阅读文本都属于单篇中短章,在阅读教学中,要将课文分解开,让学生认识到作品由语段、段落、章节、文篇组成。

巧借文本阅读 培养概括能力

巧借文本阅读 培养概括能力
深 入 理 解 全 文 找 到 了一 个 思 考 的
中心。
育语 文课程 标准 》在第 三学段 指 出“ 阅读 叙事性 作 品 , 了解事件 梗
概 ,能 简 单 描 述 自 己 印 象 最 深 的
就 悟 到 了概 括 与 具 体 之 间 的 关
系。
课 文 的题 目有 的 提 示 了 主 要
每学 习一篇 新课 文 ,笔 者都
要引导 学生分 析课题 。 因为题 目 是 文 章 的 眼 睛 ,一 般 都 概 括 了 文
章的 主要 内容 。 学会 分析课题 , 也
将 军廉颇背 着荆条 上 门向上 卿蔺 相 如请罪 的故事 。通过 对题 目的 分析, 结合课 前预 习 , 生就 能较 学 好 地 掌握 课 文 的梗 概 和重 点 , 为
关 键
在我们 的语文教学 中 , 注重让
学 生感悟 、 验 , 视对学 生概括 体 忽 能 力 的训 练 ,导 致 学 生 在 概 括 时 无 重点 , 用读课 文替代 , 概括 或 或 太 简 约 ,涉 及 不 到 课 文 要 点 的现
春》 。有 的提示 了主要 对象 ,如 :
《 广玉 兰》 夹 竹桃》 有 的课 题 , 《 ; 还 揭示 了课 文的 中心思想 , 《 们 像 我 爱你 啊 , 中国》 爱之链 》 《 。不管哪
在 指导学 生读 书 ,培 养学 生把 文
章 由 厚 读 薄 。 经 过 较 长 一 段 时 间
步了解课 文 的主要 内容 、作 者思 路 等都有 一定 的促进作 用 ;对于 学 生学会 审题 ,提高 写作 能力也
中心 。中心句 的位 置一段 在段 首
或 段 尾 , 有 的在 段 中 。在 段 首 的 也 中心 句 主 要 起 总 括 全 段 ,提 纲 挈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探究摘要:概括能力应该是每个学生必备的语文学习技能,因为其能轻易的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抓住文章主旨。

语文阅读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概括能力的重要教学场地,所以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引言: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应该在学生的幼年阶段就着手培养,这样才能让学生一直保持优异的语文成绩。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从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读写结合方法和进行随机训练等方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一、利用课文来帮助学生概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想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就一定要从语文课文出发,在学生学习语文课文的时候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进行概括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用图表和趣味视频来铺设台阶。

在引起学生概括兴趣之后,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的是带领学生先细致的学习课文,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试着简化表达课文内容,在引导学生进行简化表达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比较和感悟的方式进行简单的表达。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下概括的难度,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然后进行课文概括,在概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炼课文的知识点,这样就能很好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少年闰土》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结合这篇课文来帮助学生培养概括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中段落来让学生进行概括训练。

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细致的学习课文,让学生清楚的了解文章情节的走向,再用文中的第六段到第十五段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概括。

语文教师则需要随机选择学生来讲述他们概括的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

二、读写结合来帮助学生概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师是两个大的教学板块,它们看似相互独立,实则联系紧密。

因为从古至今,阅读与写作一直都是一体的,所以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语文概括能力的时候,一定要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浅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策略

浅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策略

浅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策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

作为教师,要特别抓好这一能力的训练,既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还要让他们不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笔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一、不同体裁的文章,不同形式的概括(一)叙事类文章,不拘一格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是小学最常见的一种文体。

抓好记叙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就差不多是抓好了整个小学阶段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

1.理清思路,提取要素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曾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显然,阅读理解要从理清思路入手。

而叙述性文章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四个要素。

其中事情又由起因、经过、结果组成。

在概括这类文章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这样的句式,通过提取主要信息来概括主要内容。

例如:人教版五(下)的一篇课文《晏子使楚》,事情发生的时间是春秋末期,地点是楚国,人物是齐国大夫晏子、楚王,事件是在晏子出使楚国期间,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三次聪明回击。

把这四要素连接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国家尊严。

2.串联情节,标题概括情节是记叙文的核心要素之一,没有情节便不能称为记叙文。

而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必然要有“波澜”,也就是起伏的情节。

因此,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也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情节进行概括,通常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小标题概括法。

让我们来看人教版四(下)一篇课文的小标题。

(见右上表)巧用标题概括,可以更好地梳理文章的内容,使情节一目了然,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概括。

3.巧用词语,辐射感知文章由句子组成,句子则由一个个词语所组成。

词语的出示既可以作为初读环节中字音、字形、字义的检查,也可以作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一个媒介。

①以一个词语辐射温州市小语教研员曹鸿飞老师在执教略读课文《学会看病》时,通过“按图索骥”这个词语的理解,用一句话“那么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引申出课文内容,以一点辐射到全文,真可谓是妙举。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培养策略分析摘要:阅读与概括能力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说阅读本身是一个对文章素材进行梳理的过程,那么概括就是要把我们在阅读中接触到的信息、获得的收获和启发充分提炼出来,否则,学生的阅读就会事倍功半,耗费精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进行概括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妥善引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概括能力引言阅读是一种兴趣,概括总结是一种方法,学生不仅要喜欢阅读,更要会阅读,要善于通过概括总结来提高阅读收获,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学有所成。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好任务驱动、话题讨论等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概括方法,能够准确地把握阅读资料中的重要信息。

随着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也会更加顺畅,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也会显著提高。

一、趣味导读教学,实现文本细读阅读教学活动中,先有阅读,然后才有概括。

要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前提也是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活动中去。

以往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经常会非常直白地要求学生去做阅读,读一遍,读两遍,至于学生是否读得进去,在阅读中有怎样的心情体会,那就很少去关注。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后续的概括能力的培养也就很难顺利推进。

开展趣味导读进行文本细读,就是要让学生能够非常认真地进行阅读。

教师要善于从阅读资料中寻找兴趣点,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动力。

例如,在教学小学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围绕“旅行”和“牛”这两个关键因素激发学生兴趣:大家喜欢吃牛肉吗?牛肉的味道特别好,牛肉一直都是人们很喜欢的美食。

那么,如果事情反过来,一头牛要把我们吃掉,你会不会害怕?在这篇《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课文中,有一个小蟋蟀,它竟然被一头牛给吃掉了。

而且还在牛肚子里进行了一次非常奇特的旅行。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个小蟋蟀都遭遇了什么呢?快来认真阅读课文吧!通过这样一段话的引导,教师其实是概括了这篇课文的一部分情节,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兴趣。

如何利用课文大意概括记忆课文要点

如何利用课文大意概括记忆课文要点

如何利用课文大意概括记忆课文要点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课文是我们必须认真阅读和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

然而,面对大量文字,很多人常常被课文的繁杂难记所困扰。

为了更好地掌握课文要点,我们可以尝试利用课文大意概括的方法来记忆。

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课文大意概括来记忆课文要点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第一步,了解整体结构。

在阅读课文之前,我们可以先浏览一遍全文,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大意。

这有助于我们抓住文章的脉络和主旨,在后续的阅读和概括中更具针对性地把握重点要点。

第二步,精读课文。

在第一步之后,我们可以开始仔细阅读整篇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标记和批注。

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将段落或句子概括成关键词,或者用箭头连接相关信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要点。

第三步,概括整体大意。

在完成第二步之后,我们可以尝试用几句话或一个简短的段落来概括整篇文章的大意。

这可以帮助我们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并在记忆时起到一个整体框架的作用。

第四步,找出关键词。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些重要的词语或短语,它们通常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关键信息。

我们可以将这些关键词整理出来,并在概括课文要点时重点记忆和强化这些词语,以便后续更好地回忆和理解文章内容。

第五步,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在记忆课文要点时,我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话重新概括一遍。

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避免死记硬背的情况出现,提高记忆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第六步,做思维导图或笔记。

除了概括整体大意之外,我们还可以尝试用思维导图或笔记的方式来整理和记录课文要点。

思维导图可以将文章的重点和细节以图形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记忆更加直观和生动;而笔记则可用于整理重要的知识点和疑惑之处,方便以后复习和查阅。

第七步,多次复习。

记忆是需要巩固的过程,通过多次复习和回顾课文要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巩固记忆,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反复回顾,使知识在大脑中形成更加牢固的印象。

六个巧借,让学生轻松学长文本

六个巧借,让学生轻松学长文本

六个巧借,让学生轻松学长文本读长文本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品词析句,学会潜心会文。

也就是要学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读懂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把握字里行间的内涵,做到阅读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感。

总之,在借本通文中,逐渐得法,快速通文,提升语感。

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借助文本巧读长。

以本为本,借助文本来读长文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联系上下文来把一个“点”读具体了,读清楚了,读长了。

如第八册《触摸春天》一文中“这真是奇迹”这个句子中的“奇迹”一词。

借助文本内容,品味“奇迹”之内涵,可做如下设计:1.“奇迹”是什么意思?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2. 用横线划出具体描写“奇迹”的句子。

3. 划出句中的关键词,想象盲姑娘安静做的这些事为什么能称得上是奇迹。

4. 一个8岁的盲姑娘安静为什么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呢?5. 想象安静整天在花园里流连的情景,揣摩灵性的内涵。

当然,这仅是流程设计的概述。

教学时还应辅以各种教学手段,使解读文本更加情趣化,让学生理解“奇迹”由感性走向理性,由具体走向抽象,由文本这一个“点”走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借助质疑巧读长。

古人云: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需教无疑。

这“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应从何疑起呢?紧扣文本之“一发”疑开去,不失为读长文本之妙招。

如第九册《钓鱼的启示》一文,可把文本读短至一个字“放”。

这“放”即为全文之“一发”。

可引导学生围绕这“放”联系全文,质疑如下:1. 父亲为什么要“我”把鱼放回湖里去?2.“我”为什么舍不得把鱼放回湖里?3.“我”虽然舍不得,最后还是把鱼放了,这是为什么呢?当上述问题被一一解读时,有疑者已经无疑了。

到这里不仅读长了文本,也悟出了文本的文旨之所在。

三、借助朗读巧读长。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

如第二册《小壁虎借尾巴》中写小壁虎借尾巴过程的三个自然段。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策略摘要:小学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

在开展阅读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授学生更多的阅读技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本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从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概述入手,对学生语文概括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学生阅读概括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概括;策略分析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还不完全,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

在小学阶段应该重点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美术、音乐等其他学科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对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进行提高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1.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的概述语文阅读概括能力简单来说是指,在对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分析总结出文章的结构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文字进行大量的积累,只有在有了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读书,读好书。

二、阅读能力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一)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黄金时期,处在该阶段的学生很喜欢接触新鲜事物,而且十分擅长模仿,如果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过程并不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严厉的管教,以一种强硬的模式进行教育只会让学生更加抵触学习,如果整个学习过程十分柔和,学生也能更好的接受。

巧借关键词,让概括变得简单

巧借关键词,让概括变得简单

[摘要]阅读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降低概括课文的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提炼关键词语入手,找到概括课文的捷径,从而使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阅读教学;关键词;概括[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10-0063-0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还可以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因此,教师不光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还要注重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而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入手来概括文本,是一条提升他们概括能力的捷径。

一、巧借表格,提炼关键词,概括文本信息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完成对所学内容的整理与概括,教师可以巧借表格,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提炼出关键词语。

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而且学生的概括能力也会由此得到提升与发展。

如苏教版语文《石榴》一课,主要讲了石榴的开花、长叶、结果的过程,并表现了作者对石榴的喜爱。

在学生读完课文以后,教师可以让他们想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完成下表:地点,特产我的家乡在……抽枝长叶春天来了……开花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结果热闹了好一阵子的石榴花……品尝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学生借助关键词语“地点、特产、长叶、开花、结果、品尝”等,既了解了石榴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也锻炼了概括能力。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根据课文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了借助表格,并通过关键词语的提炼来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的教学方法。

这样教学,直观、明确、具体。

在清楚的表格的引领下,学生的思路更清晰,发言更流畅自然。

与此同时,在学生对文本品读的过程中,他们对作者是如何抓住石榴的特点进行表达的方法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关系,提炼关键词,串联文本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在整体感知环节,当学生读完课文以后,教师通常爱让他们就文中人物或者事件发生的经过、结果展开梳理,以使学生能够初步把握文章大意,为深化阅读奠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借文本阅读习得概括策略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孙贤发
概括能力是小学生阅读理解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中多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都是以概括为前提的,没有概括能力学生就无法系统掌握知识,就很难进行知识的迁移,也就谈不上语文素养的形成了。

习得概括策略,即将所听到或所读到的文字材料用最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述出来的方法,它是语文阅读理解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提出第三学段“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

站在整体的角度看,习得概括策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实际中,“课标”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要求与现实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是概括内容的简单化,要点遗漏。

二是概括内容的繁琐化,语言不畅。

三是概括内容的假多元化,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机械。

显然,我们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时方法指导不够,训练得太少。

我们迫切需要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

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琢磨和实践,笔者发现,如果善于在教学中利用阅读文本的特点,对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那么就能逐层深入、习得概括策略,较为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

下面从四方面展开探讨。

一.抓住课题———概括内容的基础
每学习一篇新课文,笔者都要引导学生分析课题。

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般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会分析课题,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

二.抓中心句———概括内容的关键
三.抓关键词———概括内容的重点
四.抓过渡句———概括内容的捷径
一、标题扩充
二、内容借助
三、层意合并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总是由几个自然段落组成的,怎样概括文章的大意呢?方法可是层意合并。

层意合并的具体做法是: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如果是概括语段内容,则先理出每层内容的意思,再根据文章或段落的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的主要,有的次要,则需要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窦桂梅魅力:从文本到儿童
汇报预学内容
一、概括主要内容
师:打开预学单,汇报你们预学的收获。

先来聊聊这篇小说写了什么?
生:女主角卡佳第一次来剧院,很可怜那个汤姆叔叔,怕他被卖掉,而后知道那只是演员,很失望。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预学单”中关于小说情节要素的提示,梳理主要内容。

第1-15自然段是小说的第一部分,可以概括为“看剧前”;第16-48自然段是“看剧时”,第49-57自然段是看剧后。


师:在这三个情节过程当中,应该突出哪个情节?
生:看剧时。

师:里面的人物都有谁?
生:卡佳、父亲、观众、演员和秃顶男人。

师:概括主要内容时,所有的人都用的上吗?
生:不用,一号人物是卡佳,二号人物是爸爸。

其他是配角。

生:我们原来学过“求主舍次”的方法。

在这样的情节里面,把主要人物的表现串联起来,就构成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那环境描写还放进去吗?
生:不用,把几个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写清楚就可以了。

(小组内,前后桌互相讨论一下,结合小说的内容,完善预学的内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