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声音的特性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优秀教学案例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
3.鼓励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如何改变声音的高低和大小?”等,引发他们对声音特性的思考和探究。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运用声音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声音提示器、制作一个声音屏蔽器等,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关注和兴趣。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播放音乐、展示声音实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声音特性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声音的特性。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究欲望,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声音的特性。
3.小组合作:设计小组实验和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声音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所学内容,巩固和加深对声音特性的理解。
2.总结声音特性的关键点和影响因素,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认知框架。
3.强调声音特性的实际应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第二章 2.2 声音的特性 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2.2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声音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3.理解声音的频率和响度的概念;4.了解声音的应用。
二、知识梳理1. 声音的定义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2. 声音的特点声音具有以下特点:•声音是可以听到的,可以扩散的。
•声音具有高低不同的音调,即频率的差异。
•声音有大极限和小极限,即响度的差异。
3. 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
•在液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次之。
•在气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慢。
4.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传播介质的性质。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40米。
5. 声音的频率和响度•频率: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每秒钟震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响度: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单位是分贝(dB)。
6.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电话通讯:声音通过电信号传输,实现远程通讯。
•声波雷达:利用声音波的特性探测物体。
•音乐和语言传播:声音可以通过扩音设备传播,让更多的人听到。
三、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定义和特点,了解了声音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声音的频率和响度的概念,以及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我们对声音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是否对声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呢?下面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2.声音有哪些特点?3.声音可以通过什么传播?4.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什么?5.声音的频率和响度分别是什么?6.声音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你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教学目标]1.理解各种各样的声音有三个共同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2.理解音调。
音调跟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理解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明确音色。
[教学重、难点]对声音特性的理解[教学设计]1.从生活中我们熟知的声音入手,提出声音的特性。
导入新课。
2.通过实验探究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音色与材料、结构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引言夏天来了,让人讨厌的长脚蚊的飞舞声与草地上的牛吼叫声的声音是否相同呢?通过讨论与分析,导入教学。
二、新课教学【声音的特性】生活中,我们听过各种各样的声音。
如牛、羊、马;猫、狗、猪和公鸡等。
尽管这些声音千差万别,但它们都有三个共同的要素:即音调、响度和音色。
我们称之为声音的三特性。
【音调与频率】什么是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放在桌子的边缘,伸出一定的长度,用力按下,观察尺子的振动快慢与聍听声音。
若改变尺子伸出的长度,每次都用相同大小的力按下,尺子的振动与声音有什么变化?实验表明:尺子伸出的长度不同,振动的快慢与发出的声音是各不相同的。
尺子伸出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伸出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可见;音调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物体振动的快慢常用频率来表示,即1s内物体振动100次,那么物体振动的频率是100Hz。
因此。
音调跟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
【超声波与次声波】研究表明,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的声音。
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响度与振幅】声音不仅跟音调有关,还跟响度有关系。
什么是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如图所示:把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用线悬挂起来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
若改变音叉声的大小,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有什么变化?实验发现,音叉响度越强,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越远;音叉响度越弱,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越近。
《第二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学历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节声音的特性》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声音的特性”,属于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部分。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理论学习,理解声音特性的物理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及其物理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并分析声音特性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其科学探究的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声音特性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记录,评价其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综合应用评价:通过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将声音特性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来源和传播,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音的特性。
2. 新课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解释其物理含义。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改变音源的频率、振幅等因素,观察并记录声音特性的变化,分析其变化规律。
4. 归纳总结: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声音特性的相关知识。
5. 拓展延伸:教师通过举例和讲解,让学生了解声音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音乐、语言沟通、听觉检测等。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声音特性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实验报告: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声音特性的变化规律。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总结教学方法和策略的优缺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的第二节,安排在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之后。
声音的特性这节课中包含的知识难度不高,但内容较多,知识密度大。
对响度与振幅、音调与频率、音色与发声体之间的关系认识依托于大量丰富有趣的实验。
如何精选和设置这些实验使知识间的逻辑关系清晰而易于接受,是本节课设计的重点。
【学生情况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掌握了声音由物体振动而产生,并以波的形式传播,能说出15℃空气中声速的大小,并能使用这些知识解释诸如“先看到闪电才听到雷声”等相关生活现象。
然而此时学生尚没有机会了解声音本身具有哪些性质,对声音更多地停留在基于生活经验的认识层面上。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中,将借助贴合学生生活的实验,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重新审视声音,意识到自身认识的缺失,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顺利的掌握声音的特性,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能力目标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过程】【环节一】:听音乐,创设问题的情境。
复习上节知识,引入新课。
生:思考学案上的旧知,并回答老师提问。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声音靠什么传播?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音乐轻松进入问题情境;通过复习巩固旧知。
符合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
【环节二】: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及声音的特点?师:口琴试吹唱乐谱1.2.3.4.5.6.7.i。
2019届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学案
⑤阅读课本35页什么是振幅以及本35页音色的定义以及影响因素,
3、在小组内提出你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4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
5、哪些问题请教老师?
6、把你认为重要的和老师点拨的内容整理到批注栏
7、现在做练习题
六、反馈二
七、老师认为这一堂课的难点是:
★巩固练习:配套练习册1~6题
当堂检测
1.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女同学的声音比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
2.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能分辨出是钟声,是根据发声体的不同
3.如图,是声音输入示波器时显示振幅乙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图和图,响度相同的是和图
响度与有关,越大,响度就会越大
2、物理学中用来描述振动的幅度。
★跟踪练习:
⑴根据生活经验响度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⑵生活中人们通过那些办法来增大声音响度的?
知识点四:音色与什么因素有关?
1、仔细阅读课本35页找出音色是指,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 趣味小实验:全班同学低下头闭上眼睛,老师任点一名同学从室外走到室内,并说一句“爱拼才会赢”请同学们判断说话者是谁?
1音调;响度;音色
2、响度;音色
3、A、B;B、C
4、BC
5、改变琴弦的松紧来改变音调
6、音调;响度大;音调;响度小
①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②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你如何解决?你们小组
怎样解决?可以从如下
情境入手:
一、前置测评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2019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2章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2019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2节声音的特
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初步地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重点难点】
重点:1.让学生在探究中体会和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音调、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教学准备】
1.分组探究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固定橡皮筋的底座(间距可调)、硬塑料片、齿的疏密明显不同的两把木梳.
2.演示实验器材:自制“水瓶琴”、木尺、铁架台、细线悬吊的乒乓球、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两个、音叉锤、示波器、话筒.
3.部分学生备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长笛、手风琴、萨克斯管等.
4.多媒体显示屏及反馈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声音的特性导学案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种机械波,通过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的传播而到达人们的耳朵。
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介质产生震动,从而形成机械波,这种机械波就是声波,也就是我们所听到的声音。
1.2.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的传播的,不同的介质对声音的传播有一定的影响。
在空气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在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要快很多;在固体中,声音传播的速度又比在水中要更快。
2. 声音的特性2.1. 声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三要素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声音的频率。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调;频率越低,声音越低调。
•音量是指声音的大小,也就是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声源振动的幅度大小,幅度越大,声音越大;幅度越小,声音越小。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点和质地,是声音的品质。
不同的声源振动方式和物体材料会影响声音的音色。
2.2.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3米/秒;在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是1482米/秒;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对更快。
2.3. 声音的反射和折射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或传播介质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声波遇到障碍物或介质表面时,会产生反射,反射的声波会沿着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法则发生反射。
例如,当声音在墙壁上反射时,我们才能听到回声。
•折射: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和声波速度的不同,声波会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2.4. 声音的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衰减,也就是逐渐减弱。
衰减的原因有多种,包括声波的散射、吸收和散射等。
在长距离传播中,声音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到达远离声源的地方时,声音会变得非常微弱。
3.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1. 聲學声学是声音的研究,它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等方面。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学
方
法
探究法、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
用具
教具: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铁架台、音叉、乒乓球、细绳。
学具:钢锯条(25根)
课时
安排
1课时
备
注
表二:课堂教学设计卡
课题
声音的特性
时间
教者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世界上的声音千差万别、各种各样:有悦耳动听,使人心情愉快的乐音(如:音乐厅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杂刺耳,令人厌烦的噪声(如刹车时的摩擦声、打磨工件的声音、电钻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乐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表一:课前教材分析卡
课题
声音的特性
时间
教者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的试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和次声波了解多少?他们有什么用处?
[生分组试验]
物品:钢锯条,记录表格。
过程:把钢锯条紧压在桌边上,(1)将锯条1/2伸出桌外轻轻拨动(2)将锯条1/2伸出桌外用力拨动使其振动发声。
操作关键:(1)按锯条的手要用力压紧。(2)使锯条两次振动的伸出长度相同。
观察:锯条两次拨动时,振动幅度情况?发出声音的特点?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通过小组互义,让学生解决“基础感知”;通过“深入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方法,和得出实验结论
展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励学生大胆展示自我,提出质疑,纠错,补充
学生展示,小组比拼,激发学生的升入思考的潜能,纠错,质疑和补充完整
通过相互展示学习,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完善不足的知识
评
结合学生展示出现的问题,补充总结,和强调重点及易错点
认真领会,加深理解,突破重难点及易错点,并整理好笔记
突破重难点及易错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检
教师巡视学生完成知识迁移部分
当堂完成导学提纲的知识迁移部分
对重难点及易错点进行当堂检测,当堂点评
堂测设计
难点
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评价任务
1课堂检测2限时练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导
请同学们都闭上眼睛,找其中两名同学分别背一首古诗,让其他人判断是谁的声音。设疑:为什么能仅凭声音就能分辨是谁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的特性》
学生认真听老师导入,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准备自主学习
从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新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声音的特性
课题名称
2.2声音的特性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考试大纲描述
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教材内容分析
“声音的特性”是学生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础上,对“声现象”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较为重要的一节课
【精品推荐】2019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声音的特性 教案
【精品推荐】2019精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节声音的
特性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声音的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1 / 11。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2、2声音的特性学案设计(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设计:2、2声音的特性学案设计(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自主探究知识点一:音调1.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这哨音是由于管内空气柱产生的,上下拉动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梳子齿上划过,当划得快时,纸片振动,产生声音的音调;当划得慢时,纸片振动得,产生声音的音调.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产生的音调比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产生的音调.3.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到,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做,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4.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产生.知识点二:响度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响度2.调节录音机的音量旋钮,它能改变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方向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B.音调低,响度小C.音调高,响度大D.音调高,响度小4.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A.响度B.频率C.音色D.音调知识点三:音色1.电子琴能模仿小号、双簧管、钢琴等多种乐器发出的声音.衡量模仿的声音与乐器发出的声音相似程度的物理量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2.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取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三者都有3.如图所示是“狼外婆”和小白兔的对话,聪明的小白兔是根据声音的确定“她不是外婆”的.合作探究一、音调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方法:)总结: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的频率.声源的频率越,音调越高.二、响度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方法:)(1)按课本P 34图2.23方案进行;(2)将钢尺的一端按压在桌沿上,在另一端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幅,听其响度;(3)实验结论:知识延伸: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空气柱的长短决定音调的高低;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弦的材料、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等因素,试设计不同实验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反馈练习】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牛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大B.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小C.牛的叫声音调高,响度小D.牛的叫声音调低,响度大三、音色阅读课本P35音色部分,注意观察声音的波形.【提出问题】1.从波形上能得出哪些信息?2.举出在生活中利用音色来辨别不同物体发声的例子.结论:课堂检测1.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 Hz的声音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C.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要大D.15 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2.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动5~6次,蜜蜂每秒振动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轻声细语”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小4.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实验中,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加时,钢尺的振动将变(填“慢”或“快”),所以听到的音调将变(填“低”或“高”).保持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不变,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幅度变(填“大”或“小”),所以听到的响度变(填“大”或“小”).该实验运用了的实验方法.5.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6.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形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子的声音.这样做是为了在播音时,使录音机的喇叭纸盒振动(选填“加快”或“减慢”),使音调变(选填“高”或“低”).参考答案自主探究知识点一1.振动音调2.快高慢低高3.20 Hz 20 000 Hz 超声波次声波4.次声波知识点二1.B2.B3.A4.A知识点三1.C2.C3.音色合作探究一、转换法高二、转换法响度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反馈练习】 D三、1.音叉、钢琴、长笛虽然频率和振幅相同,但仍存在不同的波形.2.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课堂检测1.C2.B3.A4.慢低大大转换法5.振动音调空气6.加快高。
【人教版】2019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_第2节_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声音的几种特性。
2.掌握影响音调和响度的因素,会区分音调和响度。
3.能判断声音的特性。
学习重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分以及声音特性的判断学习难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分以及声音特性的判断课前预习: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就不同。
2、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 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
3、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的缘故。
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声,响度大的是声。
4、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大;(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高;(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好。
5、我们欣赏音乐时能分辨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自学探究问题一:听阿宝的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音调(阿宝所唱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一般人唱不上去,这是为什么呢?)定义:我们把声音的叫做音调。
影响音调的因素是。
频率定义:我们把物体叫频率问题二:敲鼓,让学生体会响度与什么有关系?响度(敲鼓的时候,用力敲击和轻轻敲击哪个声音大呢?)定义:我们把声音的叫做响度(即声音的大小)影响响度的因素是:越大,响度越大;振幅:振幅是指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
问题三:听乐曲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不同乐器?音色(我们在听美妙的音乐的时候,总能区分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这是为什么呢?)定义:音色是用来描述发生体特性的。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方法方加加减减第2节声音的特点(共 2 课时)第一课时音调与响度【知识与技术】1.认识声音的特点.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相关;响度跟发音体的振幅相关.3.知道人的听觉频率范围,认识超声波、次声波.【过程与方法】经过做“音调与频率相关”、“响度与振幅相关”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悟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重点】1.让学生在研究中领悟和理解音调、响度.2.经过实验研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相关.【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知识点一音调【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32-34,完成以下问题:1.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2.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高低,振动频率越高,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声音音调越低 .3.大多数人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从20 到 20 000Hz ;人们把高于20 000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以以下列图所示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和发声频率范围.【合作研究】演示一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实验一:以下列图,把一根塑料尺按在桌面上,露出桌面必然的距离,用力拨动塑料尺,观察塑料尺振动的快慢,听发出的声音;缩短塑料尺露出桌面的长度,再以大体同样的力拨动塑料尺,仔细观察塑料尺的振动快慢,听发出的声音.并回答以下问题.1.观察上图可知,塑料尺露出桌面的长度越长,物体振动越快?还是露出桌面的长度越短,物体振动越快?答:露出桌面的长度越短,物体振动越快.2.塑料尺振动得越快,听到的声音有什么特点?答: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实验二:在水平桌面上放一铁制容器,不断往铁制容器中倒水,同时用同样的力敲击铁制容器发声,倾听声音的变化.1.随着容器内水量的增加,听到的声音有没有变化?答:有变化.2.容器中水越多,水振动的快慢如何?答:水越多,水振动得越慢.3.听到的声音和水的振动快慢有什么关系?答:水振动得越慢,听到的声音的音调越低.思虑: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以下列图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和发声频率范围.1.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答:蝴蝶的翅膀一秒钟振动不高出10 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钟振动500 次~ 600 次,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 Hz- 20 000 Hz,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动的频率低于人耳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动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人耳就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答:频率高于20 000 Hz 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 Hz 的声音叫做次声波.【教师点拨】1.与音调相关的因素是——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在学习音调的时候,第一应经过一些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 即音调高低 ) 的含义.如对蚊子的声音与牛的声音进行比较,蚊子声音要高些,但小些,牛的声音要低些,但大些.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中声音的“高低、大小”与生活中常讲声音的“高低、大小”是不同样的.3.在研究是什么因素影响声音音调高低问题的时候,应注意保持振动的幅度不变( 即每一次用力大小不变) ,只改变振动的快慢,以防范声音响度不同样对要研究的问题造成搅乱.拓展知识不同样音调的波形图以下列图是不同样音调的波形图.【跟进训练】1.以下列图,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合适的长度,拨动钢尺,即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方法方加加减减变低 . 当钢尺伸出桌面高出必然长度时,诚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振动频率低于 20 Hz .2.丽娜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即使在弦松紧程度同样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资料相关.于是丽娜找来了各种不同样的琴弦,想经过实验进行研究.琴弦的编号及情况以下表所示.控制条件编号琴弦的资料琴弦的长度 ( cm) 琴弦的横截面积 ( mm2)A 钢30 0.3B 钢30 0.6C 尼龙丝40 0.5D 铜50 0.5E 尼龙丝50 0.5(1)丽娜同学想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资料的关系,请你帮她采用表中编号为( A ) 的琴弦.A.D和E B.C和BC.C和D D.A和D(2)丽娜同学想研究琴弦发声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粗细的关系,请你帮她采用表中编号为( D ) 的琴弦.A.C和E B.B和DC.A和C D.A和B(3)研究过程平时采用以下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解析归纳;③提出问题( 或猜想 ) ;④得出结论.你认为丽娜要完成本探究实验的过程,采用的合理序次应该是( B )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知识点二响度【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34-35,完成以下问题:1.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2.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3.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4.人听到声音可否响亮,除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相关外,还跟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方法方加加减减【合作研究】演示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一:以下列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并听音叉发出的声音.1.音叉发出的声音与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关系?答: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大,乒乓球弹开的幅度越大.2.听到的声音大小( 响度 ) 与振幅有什么关系?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验二:让你的同桌站在操场中央,大声的说话,你从距离他较远的地方向他走去.1.在此过程中,听到的声音( 响度 ) 有什么变化?答:听到的声音响度变大.2.响度大小与什么因素相关?答:与到声源的距离相关.拓展知识不同样响度的波形图以下列图是不同样响度的波形图.甲乙【教师点拨】1.响度的影响因素是——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振幅越大或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同理,振幅越小或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2.在响度的演示实验中,要注意使乒乓球慢慢地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否则快速碰撞音叉会影响实验结果.3.在响度的演示实验中,除了每一次都要敲击同一个音叉( 运用控制变量法) 之外,还运用了变换法 ( 经过观察乒乓球的摇动幅度来认识音叉的振幅) .【跟进训练】牛的叫声与蚊子的叫声对照较,以下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D )方法方加加减减A.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大B.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C.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D.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1.音调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的大小、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流传方式相关.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流传方向越集中,则声音的响度越大.完成本课对应训练.第二课时音色和声波解析【知识与技术】1.音色的看法及其相关因素.2.认识不同样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样.【过程与方法】经过对三种波形图的比较解析,进一步认识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悟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重点】音色及其影响因素.【难点】音调、响度、音色三种波形图的辨析.知识点一音色【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35,完成以下问题:不同样发声体的资料、结构不同样,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样.【合作研究】方法方加加减减演示一音色实验一:让一个同学用手帕蒙住眼睛,找几个同学喊蒙住眼睛的同学的名字,让他“听音辨人”,每个同学蒙眼一次,看谁辨得又快又准.1.听音辨人的依照是什么?答:由于不同样的人音色不同样.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答:是由于发声体不同样.实验二:拿一根筷子轻轻地敲击一个结构完满的瓷碗,仔细听听它发出的声音;再拿这根筷子轻轻地敲击同样的但已经破了的瓷碗,仔细听听它发出的声音.可以发现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同样吗?答: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样.【教师点拨】1.音色是由发声体自己决定的,发声体有变化,音色也将变化.2.同一人的音色随着年龄增加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练等因素而变化.【跟进训练】有一种特地存放名贵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名贵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细节独有的特点才能亲自取走物品,防范被别人取走.这里的“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C )A.音调B.响度C.音色D.三者都有知识点二音调、响度、音色声波解析【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35,完成以下问题:音调同样的不同样乐器发出的波形整体上的疏密程度是同样的,即频率同样;但是波的形状不同样,即音色不同样.【合作研究】演示二音调、响度、音色的波形图以以下列图所示是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 调 1(do) 的波形图,用计算机播放这几个声音片段 ( 在同样的时间内) ,边听边比较它们的波形有何异同.音叉甲方法方加加减减钢琴乙长笛丙1.观察上图中的波形,不同样乐器发出的声音波形同样吗?答:不同样.2.观察上面的波形图会获取什么结论?答:音调同样的不同样乐器发出波形整体上的疏密程度是同样的,即频率同样,但音色不同;声音振动的幅度不同样,即响度不同样.【教师点拨】1.发声体不同样,所产生的声音音调、响度可能同样,但音色一般不同样.可以经过音色的不同样来区分不同样的乐器、不同样的人.2.音色不同样的波主要差异在形状上;音调由频率决定,它们在示波器上显示同一个时间段内,波的个数有多少之分,多的频率就高. 音调就高,反之越低;响度由振幅决定,它们在示波器上显示的主要差异是波偏离平衡地址的高低不同样,离平衡地址越远的波,响度越大.【跟进训练】物理上常经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响声波的特点.以下列图,依照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D )A.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同样D.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1.音色是指声音的质量,由发声体自己的资料、结构决定.2.音色是鉴识不同样发声体的依照.方法方加加减减3.不同样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样,但音调、响度可能同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人教版】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学案-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导学案
第2节声音的特性学点1:音调实验1:如图2-2-4甲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
当慢划时,可以听到纸片发出“嚓嚓”声;当快划时,纸片发出声音的声调就会变高。
图2-2-4实验2:如图乙所示,拨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听声音并观察橡发筋的振动情况。
思考:问题1:实验1中,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答: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纸片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故音调发生变化。
问题2:实验2中,当用相同的力拨动橡皮筋时,哪一种情况下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答:图(a)中橡皮筋张得紧,振动的频率较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学点2:响度实验1:如图2-2-5甲所示,用不同的力敲鼓,当发出不同的声音时观察鼓面上的塑料泡沫的振动情况。
图2-2-5实验2:找一段橡皮筋,将其固定,把皮筋绷至合适的长度(如图乙所示),改变拨动皮筋的幅度,分析皮筋发出的声音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思考:问题1:由实验1可知,敲鼓时用力的大小与塑料泡沫振动幅度、鼓声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敲鼓时用力越大,塑料泡沫振动幅度越大,鼓声也越大。
问题2:由实验2可知,固定皮筋长度的目的是什么?皮筋发出的声音大小与皮筋振动幅度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固定皮筋长度,使皮筋的发声频率不变,即音调不变;皮筋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
学点3:音色实验1:让一个同学用手帕蒙住眼睛,找几个同学喊蒙眼同学的名字,让他“听音辨人”。
每个同学蒙眼一次,看谁辨得又快又准。
实验2:让一个同学用手帕蒙住眼睛,请三位同学分别用小提琴、口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如图2-2-7所示),让其辨别乐器的种类。
图2-2-7思考:问题1:实验1中,蒙眼同学看不到同学也能凭声音辨出对方是谁,这是为什么?答:不同同学发声的音色不同,并且蒙眼同学熟悉他们的声音特征。
问题2: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是否相同?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产生的声音是否完全相同?答: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演奏同一首乐曲时,产生的声音不完全相同。
【2019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教案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
2、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
3、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教学时数:2课时
教材分析:1、本节是了解性常识,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一看就懂,所以课堂教学基本上让学生主动去完成,教师加以必要的纠正即可。
其他时间可以讨论上节课的练习。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1、音调:声音的高低
试验: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结论:(1)、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
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学生阅读课本图示
2、响度:声音的强弱
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课本如图示
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结论:(1)、响度与振幅有关
(2)、响度与发声体距听者的距离有关
(3)、用dB表示声音的强度,学生阅读材料:
了解一些环境的响度。
3、音色:声音的一个特征
音色表示什么?
三、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四、作业布置
1、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1、
2、3题;
2、完成课后作业
五、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比较多,应紧扣要求,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
2.应让学生在课后去分析较多的声现象,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名称
2.2声音的特性
授课时间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八年级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考试大纲描述
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教材内容分析
“声音的特性”是学生在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基础上,对“声现象”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较为重要的一节课
学生按照出示的讨论题目,按小组起立讨论:先解决“基础感知”在讨论“深入学习”
通过小组互义,让学生解决“基础感知”;通过“深入学习”,让学生初步感知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方法,和得出激励学生大胆展示自我,提出质疑,纠错,补充
学生展示,小组比拼,激发学生的升入思考的潜能,纠错,质疑和补充完整
思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要求学生看书完成相关任务,并在书上做标记,教师巡视,及时解答学生可能遇到的疑问,对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时批改。
学生按照学习目标及导学提纲上的要求,自主学习,并将知识点在课本上做标记。
通过完成基础感知,让学生初步认识声音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议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教师出示学生思考和讨论内容,教师巡视,个别点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难点
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评价任务
1课堂检测2限时练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及问题预设
导
请同学们都闭上眼睛,找其中两名同学分别背一首古诗,让其他人判断是谁的声音。设疑:为什么能仅凭声音就能分辨是谁的声音?引入课题:《声音的特性》
学生认真听老师导入,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准备自主学习
从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新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声音的特性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声音的特性
、了解声音的特性。
知道声音的音调跟
振幅有关。
知道不同发声
中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学生交流讨论: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由声源的振强调:物理语言中,声音的“高”“低”只来描
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档学生
课堂练习
1.声音的特性有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频率指_________,描述物体振动的_________,频率的单位为_________。
频率决定着_________高低。
3.将鼓轻敲一下,然后再重重地敲一下,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了变化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项均未改变
4.“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5.“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高低
B.响度大小
C.音色好坏
D.以上均有可能
6.铁路工人检查车轮时,常常轻轻敲打车轮,通过声音判断车轮有无损伤,这是根据()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是否刺耳。
【2019最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 《声音的特性》教案
【2019最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教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②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③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
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②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
释具体问题;
③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究活动。
②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③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研究乐音的音调和响度各与什么因素有关;
(2)学习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感知乐音的音色,理解音色取决于发声体本身;
教学资源
(1)分组探究实验器材:钢尺、橡皮筋、固定橡皮筋的底座(间距可调)、硬塑料片、齿的疏密明显不同的两把木梳
(2)演示实验器材:自制“水瓶琴”、木尺、铁架台、细线悬吊的乒乓球、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两个、音叉锤、示波器、话筒
(3)部分学生备的乐器:口琴、小提琴两把、长笛、手风琴、萨克斯管等
(4)多媒体显示屏及反馈练习
板书设计(多媒体显示)
三、声音的特性
课堂教学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声音的特性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
率有关。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响度大小与振幅及发声体距离远近有关,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
(2)组织不同学生利用各种乐器发声及本人参与发声来认识音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和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声乐基础知识的乐趣。
(2)通过学习声音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三要素及相关影响因素。
【难点】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
二、课前预习: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3、声音在、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来源:学*科*网Z*X*X*K]
三、课内探究:
【学点一】音调
音调
[做一做]请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都说“声音的特征”,其他学生听后区分这两次声音有何不同?
学生分析总结:女生声音高,男生声音较低。
[试一试]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仔细听卡片发出的声音高低有什么不同?
[猜一猜]声音的高低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可能与梳齿的振动快慢有关。
[点拨]师:快速拨梳齿,梳齿振动快,快速拨梳齿,梳齿振动慢。
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
[读一读]学生阅读“信息快递”内容。
[小结归纳](板书)
1.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反之,
越低。
[点拨]师: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高。
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音调的高低。
2、思考: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
大象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人类听不到呢?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阅读课本20页,知道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了解一些动物能听到的大致频率范围。
)
跟踪练习:
1、音调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_,频率指的是____________,二者的关系是:物体振动的频率越____,音调越_____,频率越____,音调越_____。
2、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从____到______。
蝴蝶的翅膀1秒钟振动不超过10次,蚊子的翅膀1秒钟振动500~600次,我们能听到它们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吗?
3、频率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
【学点二】响度
1、将手按在自己的喉咙上,分别小声和大声发出声音,通过感觉声带的振动来猜测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
2、探究实验:观察比较音叉发声的响度和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
结论: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______;幅度越小,响度越______。
(阅读课本21页响度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跟踪练习:
1、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物体振动的_________有关。
2、另外,根据实际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判断:人离发声体越近,会感觉响度越____,离发声体越远,会感觉响度越______。
这就是说,响度的大小还与距离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3、响度不同的声音,波形有什么不同?
【学点三】音色
活动:用录音机播放分别由小提琴和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
设疑:为什么不同乐器发出音调相同的声音,我们也能分辨它们呢?音色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跟踪练习:
1、钢琴和笛子不可能发出相同的_______。
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来判断瓷器是否有破损。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质,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A.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B. 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铁块; C.瓦匠用瓦刀敲打砖; D. 自行车上敲击车铃。
3、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是否存在区别?
四、学习小结
本节课你所掌握的知识点有:
五、课后延伸:
(一)填空题:
1.描述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医生听诊器的作用在于增加声音的________。
3.在物理学中,用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是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______。
4.人们把高于________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________Hz的
声音叫做次声波。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发出的声音沉闷、浑厚,其原因是男同学声带振动的频率和女同
学声带振动的频率相比( )
A.较高;
B.较低;
C.一样;
D.无法比较
2.用大小不同的力按同一个琴键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3.用同样的力弹同一琴的C调音符4和F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 )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用同样的力弹钢琴的C调音符4和手风琴的C调音符4,声音不同的是( )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5.日常所说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是指(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站在桥洞里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桥洞两端是开口的,不能产生回声
B.桥洞反射产生的回声从洞口跑了
C.桥洞窄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D.桥洞两侧的回声正好抵消
7.频率为60 Hz的声音,每分钟振动次数是( )
A.60次;
B.1800次;
C.3600次
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8.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
不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
9.小虹同学是校乐队的小提琴手,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请小虹给同学们演奏了一首曲子,并请同学听粗琴弦与细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高
B.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比细琴弦的低
C.粗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细琴弦的一样高
D.无法比较音调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