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考试题型及考点整合文档样本
食品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体?A. 沙门氏菌B. 大肠杆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李斯特菌答案:A2. 食品检测中,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通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是?A. 色谱法B.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B3.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癌物质?A. 黄曲霉毒素B. 亚硝酸盐C. 苯甲酸D. 丙酸答案:A4.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A5.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防腐剂?A. 苯甲酸钠B. 柠檬酸C. 果胶D. 维生素C答案:A6.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抗氧化剂?A. 维生素EB. 维生素CC. 柠檬酸D. 果胶答案:A7.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着色剂?A. 焦糖色素B. 柠檬酸C. 苯甲酸钠D. 果胶答案:A8.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增稠剂?A. 果胶B. 柠檬酸C. 苯甲酸钠D. 维生素C答案:A9.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乳化剂?A. 果胶B. 柠檬酸C. 苯甲酸钠D. 卵磷脂答案:D10.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A. 果胶B. 柠檬酸C. 苯甲酸钠D. 阿斯巴甜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的保质期?A. 微生物污染B. 氧化反应C. 光照D. 温度答案:ABCD12.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过敏原?A. 牛奶B. 鸡蛋C. 坚果D. 巧克力答案:ABC13.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检测项目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指标?A. 农药残留B. 兽药残留C. 重金属含量D. 微生物污染答案:ABCD14.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A. 色谱法B.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ABD15.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抗氧化剂C. 着色剂D. 乳化剂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食品检测中,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检测食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食品检测技术》试卷.doc
《食品检测技术》试卷A出卷人: 敬思群 校对人:孙来华 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填空题(10分)1、有机物破坏法,根据具体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 两大类。
2、在研究一个分析方法时,通常用 、 和灵敏度这三项指标评价。
3、食品中水分测定的方法有许多种,通常可分为两大类: 、 。
4、灰分是标示食品中 总量的一项指标。
5、水蒸汽蒸馏法适用于各类饮料、果蔬及其制品中 含量的测定。
6、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应分别配制分别 ,不能事先 。
7、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 、 和 。
8、样品中含有大量挥发性物质时,用 测定误差较大,而用 结果较准确。
9、玻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 、 、 。
10、密度计是根据 原理所制成。
二、名词解释(15分) 1、 采样姓名: 班级: 考号:2、比旋光度3、溶剂萃取法4、ppm5、总酸度6、恒重三、判断题(10分)1、食品的质量特性包括食用特性。
()2、采样用具具有保护样品的功能。
()3、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可以用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表示。
()4、醋酸镁、硝酸镁可做为助灰化剂。
()5、可用直接干燥法测定淀粉糖浆中的水分。
()6、索氏提取法适用于脂类含量高,结合态的脂类含量较少,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的样品的测定。
()7、凯氏定氮法中,硫酸铜可以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
()8、费林氏试液宜用标准还原糖液加以标定。
()9、只要是优级纯试剂都可作基准物。
()10、液体物质的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
()四、简答题(48分)1、对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干法灰化的原理及方法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蒸馏法?在进行样品制备时,有哪几种蒸馏方式?4、在进行总酸度测定时,为什么样品浸渍、稀释用蒸馏水中不能含有CO2?如何去除CO2?5、在氨基酸态氮测定中,为什么要加入甲醛?6、测定脂肪时,索氏抽提法与酸水解法的区别是什么?7、炼乳、鲜鱼必须分别采取哪种方法测定其脂肪含量?如何进行样品预处理?8、在食品检验中,什么是平行实验?如何报出结果?五、计算题(17分)测定某食品试样中蛋白质含量,进行7次平行测定,经校正系统误差后,其数据为19.58、19.45、19.47、19.50、19.62、19.38、19.80,用Q检验法确定19.80是否应舍去(n=7时,Q0.90=0.51),并分别计算:x、d 。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B
期末 试 题
课程名称 班级
(2008-2009 学年第 1 学期)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
开课学院
考试日期
共2页 第1 页
B卷
题号 得分 阅卷教师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核查人签名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择其中正确的答案填在 各题前的括号中。每题 1 分,共计 10 分)
四.计算题(共计 30 分)
1.用内标法测定环氧丙烷中的水分含量,称取 0.0115g 甲醇。加到 2.267g 试样中,测得水分和甲 醇的色谱峰高分别为 148.8 和 172.3mm。水和甲醇(内标物)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分别为 0.55
和 0.58,试计算水的质量分数。(10 分)
2. 以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 Fe(II),称取试样 0.500g,经处理后,加入显色剂,最后定容为 50.0cm3。 用 1.0cm 吸收池,在 510nm 波长下测得洗光度 A=0.430。计算试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当溶液稀释 1 倍
后,其百分透射比是多少? ε510 = 1.1×104 (10 分)
3.请联系本课程所学的知识,综合叙述现代食品检测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至少写出三种。(10 分)
B 卷答案:
二、简答题:
1. 试比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异同点。(5 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也称原子吸收分光度法)与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相同,都是基于
C. 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
D. 灰化-干燥-原子化-净化
( )5.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_____,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
含量成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A
一.填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 在酸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收波长将发生 变化。
2. 紫外吸收光谱的最重要应用是为我们提供识别未知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可能具有的_____和估计共轭程度的信息,从而推断和鉴别该有机物的结构。
3. 在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中,出现在4000~1350cm -1频率范围的吸收峰可用于鉴定官能团,这一段频率范围称为______。
4.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基于气态原子对光的吸收符合_____,即吸光度与待测元素的含量成 正比而进行分析检测的。
5. 免疫学检测技术是食品检验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三大标记免疫技术即 、 、 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广范应用。
6. 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___的差别。
7. 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______。
8. 选择固定液时,一般根据______原则。
9. 含氯农药的检测使用 色谱检测器为最佳。
10.HPLC 中通用型检测器是_______。
11.请按照能量递增的顺序,分别排列下列电磁辐射区:红外线,无线电波,可见光,紫外光,X 射线,微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对于正相液相色谱法,是指流动相的极性______固定液的极性。
13. 如果样品的相对分子量在200到2000之间,一般可考虑使用____进行分离。
14. 相对保留值是指某组分2与某组分1的_______。
15. 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__ _。
16. 红外光谱对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大致可分为 _________ 定性和_________分析两个方面期 末 考 试 试 题(2008-2009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 开课学院 食品学院使用班级 考试日期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核查人签名得 分阅卷教师 命题教师:共 3 页 第1 页学生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17.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光源的作用是辐射待测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供试样原子蒸气中基态原子的吸收。
食品检验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检验考试题及答案1. 食品检验的目的是什么?食品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通过进行食品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或微生物的存在,确保食品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2. 食品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哪些?食品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物理检验:包括外观、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的检验。
- 化学检验: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添加剂、重金属残留等。
- 微生物检验:检测食品中的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存在。
- 毒素检验: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毒素,比如霉菌毒素、五环素类药物残留等。
3. 食品检验中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有哪些?食品检验中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微生物安全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允许存在的微生物数量的限制。
- 重金属残留标准:对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残留(如铅、汞等)的含量进行了限制。
- 农药残留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限制。
-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量等进行了规定。
- 食品质量指标:对食品的物理性质、成分含量等进行了要求。
4. 食品检验中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食品检验中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细菌和病毒污染:食品中存在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或病毒(如诺如病毒、诺沃克病毒等)污染的情况。
- 农药残留:食品中存在农药残留,超过了安全标准。
- 霉菌毒素:食品中含有霉菌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的情况。
- 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中的添加剂用量超过了规定的安全标准。
- 重金属残留:食品中存在重金属(如铅、汞等)的残留,超过了安全标准。
以上是关于食品检验的一些常见问题及答案。
通过合理的检验方法和严格的监管,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食品检测技术考试试题
食品检测技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食品中重金属检测常用的前处理方法不包括()A 干法灰化B 湿法消解C 微波消解D 萃取3、以下哪种试剂常用于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A 对氨基苯磺酸B 盐酸萘乙二胺C 磺胺酸D 以上都是4、能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总数的方法是()A 平板计数法B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 比浊法D 重量法5、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不包括()A 酶联免疫吸附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薄层层析法D 酸碱滴定法6、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A 凯氏定氮仪B 干燥箱C 分光光度计D 酸度计7、不属于食品中营养成分检测的是()A 蛋白质B 脂肪C 维生素D 苏丹红8、检测食品中三聚氰胺常用的方法是()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B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以上都是9、食品中酸价的测定通常使用()A 酚酞指示剂B 甲基红指示剂C 淀粉指示剂D 铬黑 T 指示剂10、以下哪种不是食品中防腐剂检测的项目?()A 苯甲酸B 山梨酸C 糖精钠D 苏丹红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食品检测中,样品的采集要遵循________原则。
2、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经典方法是________。
3、气相色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检测系统。
4、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6、食品中铅的测定可以采用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
7、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通常采用________法。
8、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常用________方法。
9、检测食品中致病菌时,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有________、________等。
往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真题
往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真题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甜蜜素是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甜味剂。
2.铁标准储备液、铁标准使用液配制后储存于玻璃瓶内,在4℃保存。
3.食品中的总糖通常是指食品中存在的具有还原性的或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多糖的碳水化合物总量。
4.食品的折射率是食品的物理检测法之一。
5.体积分数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比。
6.质量浓度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7.嗅觉检验是食品感官检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之一。
8.对于罐装食品,可能存在的细菌是嗜热菌,应采用高温培养再进行菌落计数。
9.将1.0500修约到保留一位小数,修约后为1.0。
10.光谱法是利用物质的光谱特性,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为改善食品的__________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__________物质。
12.食品生产中经常测定的项目有:防腐剂、甜味剂、发色剂、__________剂、抗氧化剂、__________剂等。
13.食品中的__________元素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有很大的影响,有益于人体__________,可以维护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
14.液体食品当其水分被完全蒸发干燥至_______时,所得到的剩余物称为_______或固形物。
15.农药残留是指农药施用后,__________在生物体、农副产品和__________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16.食品检测的内容有:食品的感官检验,食品的一般_______检测,食品_______检测,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食品检验人员考试题库
食品检验人员考试题库
食品检验人员考试题库指的是用于测试食品检验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试题集合。
这些试题通常涵盖食品检验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化学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食品检验人员考试题库的示例试题:
1.题目:在食品检验中,常用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有哪些?请列举出三种常
用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2.题目: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列举出三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并简述其使用注意事项。
3.题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请列举出两种常见的重金属
污染源,并简述其对人体的危害。
4.题目: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有哪些?请列举出两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并简述其操作步骤。
5.题目:在进行食品卫生检查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卫生要求?请列举出三
个主要方面,并简述其重要性。
这些示例试题旨在测试食品检验人员对食品检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通过解答这些试题,食品检验人员可以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总结来说,食品检验人员考试题库指的是用于测试食品检验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试题集合。
这些试题涵盖了食品检验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微生物学、化学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解答这些试题,食品检验人员可以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食品分析检测试题库(食品检验工).doc
食品分析与检测之食品检测工论证试题库基础知识、程序1、系统误差通常可分为方法误斧、试剂误幷、仪器误羞及丄观误斧,在食品分析中消除该误差的审用于段有:冋收率实验、做空门试验和仪器校止。
2、样品采样数景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保留备查。
3、精密度通常用偏差來表示,而准确度通常用谋差來表示。
4、样品保存的原则是一丁燥、低温、避光、密封。
5、食品分析技术常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感它分析法°6、样品采样数量为:样品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保留备查o7、根据误差的來源不同,可以将误差分为偶然谋苏和系统谋差°8、均匀的固体样品如奶粉,同一•批号的产品,采样次数可按根号x/2 (填公式)决定,所以,200袋而粉采样10次。
9、食胡分析的—•般程序包括采样、制备、预处理、成分分析和数据记录与处理10、食殆分析与检验可以分为物理检验、化学检验、仪器检验、感官检验°样晶的制备的目的是保证样品均匀•致,使样品其中任何部分都能代表被测物料的成分n11、国家标准规定的对各类食品的检测项目都是从人的感官、理化、屮.生指标三个方面进行。
12、化学试剂的等级AR、CP、LR分别代表分析纯、化学纯、实验室级。
13、移液管的使用步骤可以归纳为•吸二擦三定四转移°14、称取20. 00g系指称量的精密度为0. 1。
15、根据四舍六入五成双的原则,64.705、37.735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应为64.70 、37. 74 ° (拟舍弃的数字最左边的数字是5,如果5后面的数字都是0则要舍5成双,如果5后面的数字为非0则都要进1)16、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3. 40+5. 728+1.00421, 0.03260X0. 00814, 0. 0326X0. 00814 计算结果分别应保留3 、_ 和3位有效数字。
17、液休及半固休样品如植物油、酒类,収样量为500ML :•般固体取样杲不少于0. 5kg, 250g以下包装的不少于6袋习题一一、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品分析必须懂得止确采样,而要做到正确采样则必须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检测结果不仅毫无价值,还会导致错误结论。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
、、、为。
、二、选择:(每题1 分,共10分)1、以( )作为指示剂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到达反应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溶液由蓝色到蓝色消失时即为滴定终点。
A 、甲基红B 、次甲基蓝C 、酚酞D 、溴甲酚紫 2、PCR 体外酶促扩增反应包括( )三个阶段。
A 、变性 退火 延伸 B 、变性 复性 退火 C 、变性 延伸 复性 D 、变性 退火 重组3、脂肪测定时,样品包的高度应( )。
A 、高出抽提管,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B 、与抽提管高度相同,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C 、以虹吸管高度的2/3为宜,以便于脂肪的抽提。
D 、以上说法均不对4、淀粉属于( )。
A 、单糖B 、双糖C 、多糖D 、糖脂5、空白试验是指( )。
A 、在不加待测成分的前提下,按操作规程所进行的实验。
B 、用任何一种溶液代替样液的实验。
C 、不用标准溶液的实验。
D 、加入已知标准溶液的实验。
6、标定硫代硫酸钠的基准物是( )。
A 、草酸钠B 、硫酸钾C 、重铬酸钾D 、高锰酸钾7、按有效数字计算规则,3.40+5.7281+1.00421=( )。
A 、10.13231B 、10.1323C 、10.132D 、10.138、以下哪个结果可以判断为大肠杆菌阳性样品( )。
A 、乳糖胆盐发酵管出现产酸产气现象。
B 、乳糖胆盐发酵管为阳性,且在伊红美蓝平板上出现金属光泽。
C 、乳糖胆盐发酵管为阳性,且在伊红美蓝平板上出现金属光泽,并经过复发酵仍为阳性。
D 、乳糖胆盐发酵管为阳性,且在伊红美蓝平板上出现金属光泽,经过复发酵仍为阳性,且经革兰氏染色为红色。
9、具有还原性的糖是( )。
A 、纤维素B 、淀粉C 、葡萄糖D 、蔗糖 10、蛋白质测定消化时,凯氏烧瓶应( )放在电炉上进行消化。
A 、与电炉垂直。
B 、与电炉垂直且高于电炉2厘米的地方。
C 、倾斜约45度角。
D 、倾斜约60度角。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相对密度2、“四舍六入五成双”3、酸价4、总酸度、有效酸度5、滴定分析法四、判断(每题1分,共10分)1、在弱酸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奈乙二胺偶合形成蓝色染料,这就是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原理。
食品检验试题及答案
食品检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检验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菌落计数法B.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2.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通常使用哪种仪器?A. 气相色谱仪B. 液相色谱仪C. 原子吸收光谱仪D.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3.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如苯甲酸盐,其检测方法主要是?A. 重量法B. 滴定法C. 色谱法D. 光谱法4.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常用的前处理方法是什么?A. 水解B. 蒸馏C. 萃取D. 蒸发5.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________法。
7. 食品中添加的色素,其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________色谱法进行。
8. 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如糖精钠,其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________法。
9. 食品中黄曲霉素B1的检测,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免疫吸附测定法。
10. 食品中添加的抗氧化剂,如BHA和BHT,其检测方法主要是通过________色谱法进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2. 描述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检测的重要性。
13. 解释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某食品样品中检测到亚硝酸盐的含量为30mg/kg,根据食品安全标准,亚硝酸盐的限量为20mg/kg。
请计算该食品样品是否超标,并说明超标的程度。
15. 假设在一次食品检验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出某食品样品中添加的防腐剂苯甲酸钠的含量为0.5g/kg。
若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苯甲酸钠的添加量不得超过0.3g/kg,请计算该食品样品的超标倍数,并提出可能的整改措施。
食品检验考试题(技师)word版本
食品检验工(技师)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按照取样过程和检验要求,样品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和()。
A、个别样品B、试样C、处理样品D、产品2.均匀固态的样品采样时,使用双套回转取样器时应注意四周及顶部取样点应距堆边()。
A. 0-5cmB. 5-10cmC. 10-15cmD. 15-20cm3.小包装食品应根据批号,连同包装一起随机取样。
同一批号采样件数250g 以上的包装,不得少于()。
A、3件B、4件C、5件D、6件4.在在样品的保存过程中应注意样品容器、储样场所()。
A、储存温度B、储存湿度C、储存时间D、储存位置5.食品分析常用的基本方法有:感官检验法、物理检验法、化学分析法和()。
A、嗅觉分析法B、密度法C、折光法D、仪器分析法6.水是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种类的食品水分含量差别很大,乳粉中水分的含量应控制在()。
A、2.5%以下B、2.5-3.5% 之间C、3.0%以上D、5.0%以上7.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总酸度、有效酸度和()。
A、溶液中的H+浓度B、挥发酸C、有机酸D、无机酸8.在生产蔬菜罐头时,添加适量的脂肪可以改善产品的()。
A、风味B、颜色C、保质期D、组织结构9.一般食品中还原糖、蔗糖、总糖的测定多采用()。
A、相对密度法B、旋光法C、折光法D、化学法10.测定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是()。
A、凯氏定氮法B、缩二脲法C、重量法D、薄层法11.出芽繁殖过程( )发生。
A、主要在病毒中B、在形成分支的细菌中C、只在原生动物中D、在酵母菌中12.从某样品中分离到一株菌,经初步生化试验结果为,S(+);靛基质(-),尿素酶(pH7.2)H2(-);KCN(-);赖氨酸(+),该菌可能是( )。
A 、大肠杆菌B 、变形杆菌C 、沙门氏菌D 、柠檬酸盐杆菌13.下列玻璃仪器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三角烧瓶直接在电炉上加热B 、离心试管盛液在酒精灯上加热C 、湿试管口朝下用酒精灯烘烤D 、烧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14.食品中蛋白质凯氏定氮法测定时,应选用下列( )装置。
9《现代食品检测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3.答案:D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4.色谱柱的上限温度如果超过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就会出现固定液流失、污染检测器, 使基线不稳而无法工作 4.答案:D 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 色谱柱的上限温度如果超过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就会出现固定液流失、污染检测器,使基 线不稳而无法工作。 5.用热导池检测器时,为什么常用 H2 和 He 作载气而不常用氮气作载气? 5.答案:根据热导池检测器的检测原理,载气与待测组分的导热系数相差愈大,则灵敏度 愈 高 , 一 般 组 分 的 导 热 系 数 都 比 较 小 , 而 氢 气 、 氦 气 导 热 系 数 最 大 , 0℃ 时 ,
溶剂
环己烷
乙醇
甲醇
水
λmax/nm
335
320
312
300
εmax
25
6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3
112
试问:该吸收带是由哪一电子跃迁类型产生的?该化合物与各极性溶剂形成氧键的强度多
少?(以 KJ·mo-l 1 表示) 13.答案:乙醇,17.18;甲醇,26.34;水,41.59。
14.已知丙酮的正己烷溶液的两个吸收峰 138nm 和 279nm 分别属于 л→л*跃迁和 n→л*跃 迁,试计算 л、n、л*轨道间的能量差,并分别以电子伏特(ev),焦耳(J)表示。
7.答案
8.答案
9.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 Tl,使用丙烷—氧气火焰,其温度为 2800K,分析线为 377.6nm,它是由 6P1 电子跃迁至 7S1 产生的。试问火焰中 Tl 原子的激发态和基态数之比是 多少?
9.答案:
。
10.测定血浆中 Li 的浓度,将两份均为 0.500mL 血浆分别加入到 5.00mL 水中,然后向第 二份溶液加入 20.0µL 0.0500mol/L 的 LiCl 标准溶液。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得读数分 别为 0.230 和 0.680,求此血浆中 Li 得浓度(以 µg/mL Li 表示)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考核试卷
B.气相色谱
C.紫外可见光谱
D.质谱
17.下列哪个不是食品质量认证的标志?()
A.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
B.中国有机食品认证
C.中国农业认证中心认证
D.中国食品安全认证
18.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主要用于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A.抗坏血酸
B.柠檬酸
C.苯甲酸钠
D.山梨酸钾
19.以下哪个不是食品中放射性物质检测的方法?()
16.以下哪些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HACCP
B.GMP
C.SSOP
D.ISO 22000
17.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水平?()
A.农药的使用量
B.农药的降解速率
C.食品的种类
D.食品的加工方法
18.以下哪些是食品中维生素检测的技术?()
A.高效液相色谱
B.质谱
C.紫外可见光谱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的重要性及其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作用。
2.描述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常见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方法,并分析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3.阐述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步骤,并说明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4.请列举几种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并对比它们与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差异,讨论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前景。
1.食品安全检测中,常用的快速检测技术包括哪些?()
A.免疫层析技术
B.生物传感器
C.?()
A.中国有机食品认证
B.中国农业认证中心认证
C.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
D.中国3C认证
3.常用于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技术有哪些?()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作业及复习资料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作业及复习资料现代食品检测技术作业第一章:1.什么是计算机视觉技术,其主要包括哪几部分?计算机视觉技术是通过一个高清晰摄像头获取物体的图像。
将图像转换成数字的图像,在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的判别准则去理解和识别图像,通过图像分析作出相应结论的实用的技术。
部分:程序控制、事件检测、信息组织、物体与环境建模、交感互动。
2.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图像处理技术中彩色图像处理原理。
几乎所有的颜色都能由三种基本色彩混配出来,这三种颜色叫三基色。
两种方法:相加混色红、绿、蓝,相减混色黄、青、品红。
第二章:1.电子鼻和电子舌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部件?原理:模拟生物的嗅觉和味觉形成过程。
电子鼻:气味分子被人工嗅觉中的传感器阵列吸附产生信号,信号经处理加工与运输,再经模式识别系统做出判断。
部件:气体传感器阵列、运放,滤波等电子线路、计算机电子舌:根据类脂或高聚物膜对味觉物质溶液产生电势变化的原理。
部件:多通道类脂膜味觉传感器阵列、运放,滤波等电子线路、计算机2.在电子鼻和电子舌检测器中,为什么要组成气体传感器阵列?检测范围更宽、灵敏度高、可靠性高。
3.电子鼻的传感器材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1)对多种气味均有响应,即通用性强,要求对成千上万种不同的嗅味在分子水平上作出鉴别(2)与嗅味分子的相互作用或反应必须是快速、可逆的、不产生任何记忆效应即有良好的还原性。
第三章1. 请联系课程所学的知识,利用一种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检测西瓜的成熟度,并叙述出其详细原理、步骤和预期的结果?利用冲击振动检测西瓜的成熟度可以采用冲击振动方法无损检测西瓜的成熟度。
冲击振动响应方法无损检测西瓜成熟度的原理:西瓜成熟后,瓜瓤的弹性模量变小,对某个质量一定的西瓜来说,固有频率必然降低,所以利用固有频率可以估算西瓜的成熟度,这就是冲击振动响应法进行西瓜成熟度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
西瓜固有频率测量试验装置如图1 所示。
为了得到西瓜的固有频率,试验中采用锤击激励,测量其瞬态激励力,由加速度计测量瞬态激励产生的响应。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考点
22、定量计算方法 外标法 内标法 归一化法
3
23、高效液相色谱仪
流动相脱气装置 高压输液系统 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色谱柱 检测系统:紫外、示差、荧光、电化学、电导
24、高效液相色谱分类
吸附色谱
分离过程物 理化学原理
分配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空间排阻色谱
亲合色谱
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
33、检出限(敏感度) 检测器恰能产生二倍于噪声信号时的单位时间(单位:S)引入检测器的样品量(单位:g), 或单位体积(单位:cm3)载气中需含的样品量。
34、热导检测器(thermal conductivity detector,TCD)
检测原理 ➢ 平衡电桥
钨丝通电,加热与散热达到平衡后,两臂电阻值。 R 参=R 测 ; R1=R2 R 参·R2=R 测·R1 无电压信号输出; 记录仪走直线(基线)。 ➢ 进样后 R 参≠R 测, R 参·R2≠R 测·R1 这时电桥失去平衡,a、b 两端存在着电位差,有电压信号输出。
L 有效 = n 有效·H 有效 = 1547×0.1 = 155 cm 即柱长为 1.55 米时,两组分可以得到完全分离。
20、色谱定性分析 利用纯物质对照定性 利用文献保留值定性 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法 保留指数定性法 与其它仪器联用进行定性
21、保留指数定性法 又称 Kovats 指数(Ⅰ),是一种重现性较好的定性参数。测定方法: 将正构烷烃作为标准,规定其保留指数为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乘以 100(如正己烷的保留
6、色谱流出曲线:试样中各组分经色谱柱分离后,按先后次序经过检测器时,检测器
1
就将流动相中各组分浓度变化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由记录仪所记录下的信号-时间曲线或
食品检测技术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食品检测技术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采取的固体试样进行破碎时,应注意避免()。
[单选题] *A.用人工方法B.留有颗粒裂C.破得太细D.混入杂质√2.物料量较大时最好的缩分物料的方法是()。
[单选题] *A.四分法√B.使用分样器C.棋盘法D.用铁铲平分3.制得的分析试样应(),供测定和保留存查。
[单选题] *A.一样一份B.一样二份C.一样三份√D.一样多份4.滴定误差的实质是()。
[单选题] *A.操作误差B.终点失误√C.个人主观误差D.标准溶液的浓度误差5.萃取分离方法基于各种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不同这一基本原理。
[单选题] * A.分配系数√B.分离系数C.萃取百分率D.溶解度6.通常使用()来进行溶液中物质的萃取。
[单选题] *A.离子交换柱B.分液漏斗√C.滴定管D.柱中色谱7.为防止蒸馏过程中的(),须加沸石或无釉小磁片到蒸馏烧瓶中。
[单选题] * A.沸腾现象B.爆腾现象√C.爆炸现象D.过热现象8.在测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哪种导致系统误差()。
[单选题] *A.滴定时有液滴溅出B.砝码未经校正√C.滴定管读数读错D.试样未经混匀9.对一种样品分析,采取同样的方法,测得的结果为37.44%、37.20%、37.50%、37.30%,则此次分析的相对平均偏差为()。
[单选题] *A.0.30%√B.0.54 %C.0.26%D.0.18%10.12.26+7.21+2.1341三位数相加,由计算器所得结果为21.604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单选题] *A.21B.21.6C.21.60√D.21.060411. 最容易产生感觉疲劳的是()。
[单选题] *A.视觉B.味觉C.嗅觉√D.触觉12. 选择品评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单选题] *A.年龄一致B.自愿参加√C.做过培训D.感官正常13.盛样品的容器不可用的材质为()[单选题] *A.玻璃制品B.陶瓷制品C.不锈钢制品D.塑料制品√14.食品的外观性状,如颜色、大小和形状、表面质地、透明度、充气情况等靠()来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食品检测技术考试题型及考点整合一、前言学渣出品, 有部分内容实在是整理不出来鸟……可能有不足的地方, 也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是废话, 仅供大家参考。
有意见或建议的话请用平和的语气提出来, 或者自己偷偷改了就好( 不提倡) 。
谢绝无脑喷, 对于无脑喷, 送你们一句话: ”爱看看, 不看请自觉右上角, 谢谢。
”二、题型1、填空题 8×2’( 共16空, 每空一分)2、单项选择 13×2’3、计算题 1×10’4、问答题 6题共38分5、红外光谱解析 10’三、考点整合第一章绪论1、现代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关系及两者的定义( P1)现代仪器分析是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类分析方法, 而现代仪器分析则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析信号与物质的内在关系为基础, 并借助与比较复杂或特殊的现代仪器, 对待测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和动态分析的一类分析方法。
2、现代仪器分析的特点( P1)现代仪器分析具有准确、灵敏、快速、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常见来测定含量很低的微、痕量组分, 是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
3、仪器分析的方法和分类( P1-2)( 1) 光分析法利用待测组分的光学性质进行分析测定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其理论基础是物理光学、几何光学和量子力学。
( 2) 电化学分析法利用待测组分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测定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其理论基础是电化学与化学热力学。
( 3) 分离分析法利用物质中各组分间的溶解能力、亲和能力、吸附和解析能力、渗透能力、迁移速率等性能方面的差异, 先分离后分析测定的一类仪器分析方法, 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
( 4) 其它分析方法除了以上三类分析方法外, 还有利用热学、力学、声学、动力学性质进行测定的仪器分析方法, 详见书P2相关部分。
4、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 P3-6)( 1) 精密度指在相同条件下用同一种方法对同一式样进行的多次平行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 2) 准确度指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 或标准值) 相符合的程度。
( 3) 选择性指分析方法不受试样中基体共存物质干扰的程度。
( 4) 标准曲线待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 测定) 信号的关系曲线。
( 5) 灵敏度指待测组分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所引起的测定信号值的变化程度, 以b表示。
灵敏度=信号变化量浓度(质量)变化量=dxdc( 或dm)=b( 6) 检出限即检测下限, 是指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能够被仪器检出待测物质的最低量( 最小浓度、最小质量或最小物质的量) , 是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与精密度的综合指标, 方法的灵敏度和精密度越高, 则检出限就越低。
5、样品前处理的目的( P6-9, 主要参考课件)课本原文: 为了提高仪器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和选择性, 降低检出限, 一般需要对分析样品进行预处理。
课件内容: 1.分离——把被测组分从样品基体中分离出来2.富集——把微量或痕量的被测组分富集3.去干扰——把基体中的干扰的物质除去4.衍生化——把方法无法测定的组分转化成能够测定的衍生物6、样品前处理方法( 不全, 参考课件)( 1) 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2) 少溶剂前处理方法:特点、应用范围、原理见课件。
7、固相萃取的优势、分离原理以及与气相萃取的区别( 见课件)8、液相萃取的原理、操作过程等( 见课件)9、高效液相色谱相关内容( 见课件)第二章光分析法导论1、朗伯—比尔定律( P1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物质的吸光度A与吸光样品的浓度c及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 这就是光的吸收定律, 也称朗伯—比尔( Lambert-Beer) 定律。
它是吸收光谱法定量分析的基础和依据。
其数学表示式为A=KcL或I=I0b−bbb第三章原子发射光谱法( 原子荧光)1、原子荧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区别( 1) 光源: 需要采用强光源( 多采用高强度空心阴极灯)高强度空心阴极灯特点是在普通空心阴极灯中, 加上一对辅助电极。
辅助电极的作用是产生第二次放电, 从而大大提高金属元素的共振线强度( 对其它谱线的强度增加不大)( 2) 光路在原子荧光中, 为了检测荧光信号, 避免激发光的影响, 要求光源、原子化器和检测器三者处于直角状态。
而原子吸收光度计中, 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 根据示意图判断, 未找到详细答案) 。
( 3) 色散系统a、色散型。
色散元件是光栅。
b、非色散型。
非色散型用滤光器来分离分析线和邻近谱线, 可降低背景。
( 4) 原子吸收光谱法用缝式火焰, 以增大原子蒸气的厚度; 而原子荧光光谱法则用方形或圆形截面火焰, 以便更容易被激发辐射照射。
2、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定义以光能为激发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
3、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原理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迂到较高能级, 然后又跃迁回到基态或较低能级, 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辐射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即原子荧光。
4、原子荧光光谱法的主要干扰( 1) 荧光猝灭效应指的是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或其它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导致荧光强度降低的现象( 定义来自百度百科, 仅供参考) 。
( 2) 散射光的干扰第四章原子吸收光谱法1、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P41-42)在一般情况下, 原子处于基态, 当经过基态原子的某辐射线所具有的能量( 或频率) 恰好符合该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所需的能量( 或频率) 时, 该基态原子就会从入射辐射中吸收能量, 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的能级是量子化的, 因此原子对不同频率辐射的吸收也是有选择的。
以下文字来自课件:原子在两个能态之间的跃迁伴随着能量的发射和吸收。
最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 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跃回到基态时, 则发射出同样频率的光, 称为共振发射线。
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不同, 各能级的能量不同, 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基态和第一激发态间跃迁能量不同。
各种元素的基态和第一激发态间跃迁最易发生。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就是利用处于基态的待测原子蒸汽对从光源发射的共振发射线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
2、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定量方法( 1) 标准曲线法优点: 大批量样品测定方便。
缺点: 对个别样品的测定仍需配制标准系列; 对组成复杂的样品的测定, 标准样的组成难以与其相近, 基体效应差别较大, 测定准确度欠佳。
适用范围: 适用于组成简单的试样分析。
注意事项: ①线性范围②组成相似③条件不变④消除干扰( 2) 标准加入法优点: 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基体影响; 对成分复杂的少量样品测定和低含量成分分析, 准确度较高。
缺点: 不能消除背景吸收; 对批量样品测定手续太烦。
适用范围: 适合组成复杂或待测元素含量低的样品分析( 但不适合批量样品的测定)注意事项: ①应保证加标后浓度仍在线性范围内, 否则曲线外推易造成较大误差;②至少采用4个点外推, 且加标量要适当, 使第一个加标量产生的吸收值约为试样原吸收值的一半至相同;③不能消除背景吸收的影响。
3、原子化方法的选择( 火焰、石墨炉)( 1) 火焰原子化法的优缺点:a、重现性好、操作简单、速度快, 应用普及;b、原子化效率低、喷雾气体对试样的稀释严重, 使得灵敏度不够高;c、不能直接分析固体试样。
( 2) 石墨炉法的优缺点:a、灵敏度高( 原子化效率高) ;b、用样量少( 5-100μl, 固样20-40μg) ;c、能直接分析液样和固样;d、操作安全;e、精密度差( 取样量少, 进样量及注入管内位置的变动都会引起偏差) ; 存在记忆效应f、背景吸收较大( 杂散光、气态分子) ;g、测定速度慢, 操作不够简便, 装置较复杂。
4、原子吸收法光谱干扰及消除( 1) 光谱干扰定义: 指非测定谱线进入检测器, 或者测定谱线受到除待测元素吸收以外的其它吸收或减弱而造成的偏离吸收定律的现象。
a、分析线附近有待测元素的邻近线——减小狭缝宽度b、灯内有单色器不能分离的非待测元素的谱线——用单元素灯c、灯中有连续背景发射——换新灯; 用较小通带d、待测元素的分析线与另一元素的吸收线十分接近( 谱线重叠) ——另选分析线或分离干扰e、背景吸收——①用与试样有相似组成的标液来校正; ②分离基体; ③用邻近非吸收线校正背景; ④用背景校正器( A.氘灯背景校正; B.塞曼( Zeeman) 效应背景校正; C.用自吸效应校正背景)A.氘灯背景校正氘灯测的是整个通带内的平均背景, 与分析线处的真实背景有差异, 校正有可能过度或不足, 且有波段限制, 两灯光束在原子化器中严格重迭才能使两光源测得的背景一致。
B.塞曼( Zeeman) 效应背景校正可在全波段范围内进行; 可校正较高吸光度( 高达1.5~2.0) 的背景, 校正准确度较高, 比氘灯校正优越得多。
C.用自吸效应校正背景校正范围大( 紫外区和可见光区) ; 校正能力强(能扣除背景吸收值达2.0以上); 仪器结构简单; 影响灯的寿命。
第五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一束紫外—可见光经过一透明物质时, 当光子的能量等于电子能级的能量差时, 则此能量的光子被吸收, 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物质对光的吸收特征, 可用吸收曲线来描述。
物质不同, 其分子结构不同, 则吸收光谱曲线不同,不同, 因此能够根据吸收光谱曲线对物质进行定性鉴定和结构分析。
max2、几种跃迁吸收带及特征( 1) K吸收带: 由共轭体系中π→π*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带, 其特点是吸收强度较大, 一般κ>104L·mol-1·cm-1。
吸收峰一般在217-280nm。
共轭体系越大, 吸收波长越长, 吸收强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