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干痒的中医辨证
第八章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第八章皮肤病的中医辨证论治第一节皮肤病的辨证皮肤病的中医辨证主张整体和局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祖国医学有八纲、脏腑、经络、卫气营血及三焦等辩证方法,这些方法已在中医学课程中作了详细阐述,这里仅有重介绍皮肤病的局部症状辨证。
(一)自觉症状辨证1.瘙痒痒是由风、湿、热、虫及血虚等因素引起。
(1)风痒为遍身作痒,痒无定处,流窜不定。
皮损以头面为主,多呈干性,舌红或淡红、苔薄。
(2)湿痒特点为脂水没淫,缠绵难愈。
以会阴、下肢为多,苔白腻、脉孺。
(3)热痒以皮疹发红、焮热作痒为特点。
常遇热加重,舌红、苔黄、脉数。
(4)虫痒特点为痒若虫行,奇痒难忍,部位固定,夜间为甚。
(5)血虚痒多为全身作痒,皮肤干燥脱屑,舌淡、脉沉细或缓。
2.疼痛系气血壅滞、阻塞不通所致。
疼痛固定属血瘀,痛无定处属气滞。
寒痛者皮色不变,皮温不高,自觉夜痛,得热则减:热痛者皮色红,炽热而痛,得冷则减。
喜按喜温则为虚痛,拒按喜冷则为实痛。
3. 麻木麻木系气血不通,经络阻隔所致。
即所谓气虚则麻,血虚则木。
4.灼热多属热毒、火邪所致。
(二)皮肤损害辨证1. 斑疹(1)红斑多为血热所致。
红斑压之褪色者,还可由气分之热或风热引起。
压之不褪色者也可见于血瘀。
红斑稀疏则为热轻,色深、分布密集则为热重。
(2)紫斑可由血分热盛、迫血外溢,积于皮下;或因寒邪外束,气滞血凝所致;也可由牌不统血,溢于脉外而成。
(3)白斑多由血虚、气滞或气血不调所致。
(4) 色素沉着斑多属气血不和、肾虚或肝郁气滞所致。
2.丘疹色红细密伴瘙痒者属风热,色红较大者属血热,疹色暗红而压之不褪者多见于血瘀,正常肤色或疹色不鲜者为气虚、血虚及血燥。
3.结节多属气血凝滞,湿热蕴结或痰核所致。
4. 水疱疱周有红晕者为湿热或热毒,无红晕者多属脾虛湿蕴。
5. 脓疱多由湿热或热毒炽盛所致。
6. 风团疹色白属风寒或血虚,色红多属风热。
此外,抓后出现红色风团或条状隆起者,也可由血热生风所致。
7.鳞屑急性病后见之为余热未净,慢性病时出现鳞屑为血虚或血燥。
皮肤瘙痒中医辨证论治
皮肤瘙痒中医辨证论治标签:皮肤病;皮肤瘙痒;辨证论治皮肤病症状一般分为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两种。
其中瘙痒在主观感觉症状里最为多见,既可作为一个症状出现,如湿疹、牛皮癣、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表现的皮肤瘙痒,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出现,如瘙痒症。
因此,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和中医的辨证论治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 皮肤瘙痒机理和病因正常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分为3种,即游离神经末梢、毛囊周围末梢神经网和特殊形状的囊状感受器。
皮肤瘙痒(痒觉)的最强部位在表皮与真皮连接处,表皮中部的某些痒点亦可发生皮肤瘙痒。
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胰蛋白酶、血管舒缓素等都是引起剧烈瘙痒的主要介质,存在于角质形成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皮肤细胞中。
不同的痒觉感受器与来源不同的配体特异结合后,传递冲动导致皮肤瘙痒,但详细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皮肤瘙痒的致病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包括:尿毒症;阻塞性肝胆疾病的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胰腺炎伴胆管阻塞等引起的胆汁淤积;某些血液病,如肥大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内分泌疾病中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脑梗死、脑动脉硬化、脑肿瘤;感染性疾病中的艾滋病、蛔虫病、旋毛虫病;自身免疫病中的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
外因包括:季节、气温、湿度、地域的变化;有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使用强碱性的洗涤用品,穿化纤或伪劣染色的衣物;某些昆虫或微生物,如蚊虫叮咬、疥虫、阴虱、真菌;小儿尿布及粪便残留物的刺激等。
此外,皮肤的健康与否、年龄大小、饮食的偏嗜、睡眠的好坏、大便干燥,以及精神紧张、激动、抑郁、焦虑等均能诱发或加重皮肤瘙痒。
中医学在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方面也有相关认识,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认为“诸痛痒疮皆屬于心”、《外科大成·诸痒》强调“风盛则痒”等。
2 辨证论治2.1 实证2.1.1 风痒发病急,变化快,游走性强,痒无定处,时作时休,多见于荨麻疹、瘙痒症等皮肤病,伴有恶风,微发热,头疼咽痒等症,苔薄白,脉浮缓,乃外感风邪所致,治宜疏风解表,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中医视角下女性外阴瘙痒的辨证论治
中医视角下女性外阴瘙痒的辨证论治女性外阴瘙痒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症,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适和困扰。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外阴瘙痒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辨证论治,可以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摆脱这一烦恼。
中医认为,女性外阴瘙痒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肝经湿热。
肝主疏泄,若肝气郁结,郁久化热,加之肝经循行于外阴部位,湿热下注,就容易导致外阴瘙痒。
此类患者往往伴有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等症状。
其次是阴虚血燥。
素体阴虚,或者久病伤阴,阴血不足,不能濡养外阴肌肤,也会引起瘙痒。
其表现为外阴皮肤干燥、粗糙,夜间瘙痒加剧,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等。
再者是虫淫骚扰。
常见的如滴虫、霉菌等感染,中医认为这属于虫淫之邪。
此类患者的瘙痒往往较为剧烈,带下增多,呈泡沫状或豆腐渣样。
另外,还有风邪侵袭。
风为百病之长,外感风邪,与体内湿热相搏,也可导致外阴瘙痒。
在辨证论治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对于肝经湿热型的外阴瘙痒,治疗应以清肝利湿、解毒止痒为主。
常用的方剂有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黄芩、栀子等药物可清肝泻火;泽泻、木通、车前子等能利湿通淋;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以防苦寒伤阴;柴胡疏肝解郁。
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加入苦参、黄柏、白鲜皮等清热燥湿、止痒的药物。
阴虚血燥型的治疗则以滋阴养血、润燥止痒为原则。
常用的方剂有知柏地黄丸合四物汤加减。
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知母、黄柏滋阴降火;麦冬、玄参滋阴润燥。
再佐以地肤子、蛇床子等止痒之品。
虫淫骚扰型需要杀虫止痒。
常用的方剂有萆薢渗湿汤加减,并配合外用的杀虫止痒药,如苦参、黄柏、蛇床子等煎汤熏洗。
风邪侵袭型应以祛风止痒为法,常用消风散加减。
荆芥、防风、蝉蜕等祛风解表;苍术、苦参、木通等清热利湿;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润燥。
除了内服中药,中医还有一些外治法可以缓解外阴瘙痒。
比如中药熏洗,将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作用的中药煎汤,先熏后洗外阴部;中药坐浴,将药液倒入盆中,坐浴15 20 分钟;中药栓剂或药膏外用,直接作用于患处。
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
中医治皮肤病的辨证思路中医治疗皮肤病,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往往是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向表现,因此常外病内治,遵循整体观,达到阴平阳秘。
中医正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归纳、辨识人体状态,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局部辨证和全身辨证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使人体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前不久,在黑龙江中医药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首届主任委员杨素清教授如是说。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杨素清教授指出,大多数皮肤病的中医病名和西医病名是相对应的,如“瘾疹”相当于西医的“荨麻疹”,“风热疮”相当于“玫瑰糠疹”,而有些病并没有相应的对应病名,有的概念也比较模糊。
有人认为中医的辨病大体相当于西医的诊断。
有了疾病的明确诊断,才能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预后。
但中医认为相同的疾病由于患者体质不同和疾病的发展阶段不同,临床的证型也不相同。
一般是先辨病后辨证。
辨病的过程往往与鉴别诊断分不开,通过询问病史、诱发因素、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等加以确定。
明确了疾病的诊断,就要根据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伴随症状,进行辨证分析,辨证施治。
比如湿疹,诊断时要看其发病部位是否对称、皮损特点是否呈多形性和渗出倾向,是否伴有瘙痒等。
然后根据病程、皮疹特点及伴随症状确定其辨证分型,进而确定治则。
如急性期多以“湿热证”为主,亚急性期多以“脾虚湿盛证”为主,慢性期则多以“血虚风燥证”为主,但因个体差异,有些患者伴有阳虚症状,临床故采用温法,以“温阳健脾除湿”为主。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原则“同病异治”是指表现相同的疾病,可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或由于病情发展、病机变化、正邪消长等差异,采取不同治法。
杨素清教授说,“异病同治”指的是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治则。
中医治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
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既不决定于病因,也不取决于病证,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
中医对皮肤瘙痒的辨证论治
中医对皮肤瘙痒的辨证论治展开全文皮肤瘙痒是指自觉皮肤瘙痒的症状,中医称之为风瘙痒。
多因风邪外袭,或因血热内扰,或血虚失养、生活饮食失节、吸烟嗜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又外感湿热邪,内外两邪相博,充于腠理,浸淫肌肤所致。
常见于各种皮肤疾病,以及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经前隐疹、妊娠风疹、阴痒等病。
临床对以皮肤瘙痒为主症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皮肤瘙痒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1.风寒外袭证:瘙痒多发于暴露部位,天气寒冷或气温急骤变化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解衣卧床时亦甚,皮肤干燥,恶寒、微发热,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浮紧。
用药宜疏风散寒、调和营卫。
2.风热郁滞肌肤证:瘙痒好发于夏秋季节,气温干燥时可诱发或加重,或夜间卧床时加重,身热,微恶风寒,口渴,出汗,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或干,脉浮数。
用药疏风清热、调和营卫。
3.湿毒蕴结肌肤证:瘙痒好发于肛门周围、阴囊及女阴部位,痒时难以控制,引起过度搔抓,抓后局部可有抓痕、红肿,日久则肥厚、苔藓化,汗出,摩擦及食物刺激等可诱发或加重,妇人可伴有带下腥臭,口苦口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用药宜清热除湿止痒。
4.血热风盛证:周身瘙痒剧烈,肌肤灼热,抓破出血,遇热痒剧,得凉则安,身热心烦,口燥咽干,多见于青壮年,春夏好发,舌质红苔黄干,脉数。
用药宜清热凉血、消风止痒。
5.血虚风燥证:多见于年老羸弱者,皮肤瘙痒,发无定处,夜间尤甚,难以入眠,周身皮肤干燥脱屑,抓痕累累,经久不愈,冬重夏轻,伴倦怠无力,大便艰涩,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用药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6.肝郁血虚证:皮肤瘙痒多因情绪激动时产生,精神抑郁,面容憔悴,叹息,心烦,口苦,妇女月经失调或闭经,唇甲色淡,舌质淡或暗,苔薄,脉细涩。
用药宜疏肝解郁、养血祛风。
可能有些人认为皮肤瘙痒是小毛病,但是它也会给我们造成极大的不适,皮肤痒了就会产生搔抓的欲望,一点儿不搔抓是不现实的,但是过度搔抓会加重症状。
中医皮肤病的辨证与治疗
中医皮肤病的辨证与治疗中医学认为,皮肤病是由内脏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在治疗皮肤病时,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皮肤病的辨证与治疗。
一、辨证分型1. 湿热型:皮肤疹子多为红色、疼痒明显,伴有湿热感。
常见于湿热内蕴、脾胃功能不佳的人群。
2. 风热型:皮肤疹子呈红丘疹、丘疹疹、斑丘疹等形态,伴有灼热感。
多见于外感风热、风热袭表的患者。
3. 血热型:皮肤疹子鲜红或紫红色,伴有疼痛灼热感,易结痂溃疡。
常出现于热毒郁结、血燥内生者。
4. 湿热燥损型:皮肤痒痛、干燥脱屑,常见于湿热燥热互结之人。
5. 血瘀型:皮肤紫斑、紫红色斑块,伴有疼痛灰暗感。
常见于外伤或瘀血内停者。
6. 气滞型:皮肤呈现瘀阻紫癜、疼痛拒按等现象,常见于情志不畅、气血不畅的人群。
二、治疗原则1. 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血热、风热等类型的皮肤病,常用草药有黄连、连翘、地黄等。
2. 润燥祛湿:适用于湿热、湿热燥损型皮肤病,常用草药有萆薢、苦参、石膏等。
3. 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气滞型皮肤病,常用草药有川芎、当归、赤芍等。
4. 理气祛风:适用于气滞、风热型皮肤病,常用草药有柴胡、白芷、羌活等。
5. 温阳散寒:适用于阳虚、湿寒型皮肤病,常用草药有肉桂、补骨脂、防风等。
三、常用草药1. 金银花: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热型、风热型皮肤病。
2. 茯苓:利湿化痰,适用于湿热型、湿热燥损型皮肤病。
3. 当归: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型皮肤病。
4. 川芎:舒筋活络,适用于气滞型皮肤病。
5. 炮姜:温阳祛寒,适用于阳虚型皮肤病。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皮肤病注重辨证施治,根据病情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同时,草药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的特点,对于一些慢性反复发作的皮肤病尤为适用。
祝愿广大患者早日康复健康!。
中医9种体质辨证要点
中医9种体质辨证要点
1.阳虚体质:面色发黄,手脚发凉,容易疲乏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大便干结。
2. 阴虚体质:面色晦暗,手脚发热,容易上火口干口渴,心慌失眠,脾气急躁。
3. 气虚体质:面色苍白,容易气短乏力,精神不振,容易感到疲乏,大便干结。
4. 血瘀体质:面色暗沉,容易疏泄,手脚发凉,经常有疼痛不适的情况,月经不调。
5. 痰湿体质:脸色发黄,容易水肿,身体胖,容易感冒咳嗽,精神萎靡,大便黏滞。
6. 湿热体质:面色晦暗,容易口渴口干,体味重,皮肤瘙痒,大便稀泻。
7. 平和体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容易入睡,精神状态好,体重适中。
8. 特禀体质:面色晦暗,容易过敏,身体过敏,口干口渴,大便干结。
9. 气郁体质:面色晦暗,容易抑郁不乐,情绪不稳定,胸闷不适,腹胀气滞。
- 1 -。
皮肤病中医辨证
皮肤病的症状是皮肤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临床表现,其又可分为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本节我们将皮肤病的症状及其症状的中医辨证一并讨论。
中医舌诊 2一、自觉症状及其辨证自觉症状系指患者自己主观感觉到的症状。
其主要有瘙痒、疼痛、麻木、灼热等。
自觉症状常因致病因素或诱发原因、病情、个体敏感性不同而有差异。
某些皮肤病仅有瘙痒症状,而另一些则以疼痛为主,如带状疱疹。
(一)瘙痒瘙痒(itching pruritus 简称痒)系一种引人欲搔抓或摩擦的不愉快的感觉,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症状。
其见于瘙痒症、湿疹、接触性皮炎、药疹、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疱疹样皮炎、扁平苔藓、疥疮、糖尿病、尿毒症、白血病及淋巴瘤等多种 疾病。
现代医学认为痒产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与多种因素有关。
机械性刺激、植物的细刺、动物纤毛及毒刺、变态反应以及机体的代谢异常均可引起瘙痒。
某些化学介质,如组胺、内肽酶(endopeptidase)、木瓜蛋白酶、组织蛋白酶及血源性酶等均可为致痒介质。
其中组胺仍居中心地位,内肽酶似可直接引起瘙痒。
中医对瘙痒的辨证分为风痒、热痒、湿痒、虫痒及血虚痒。
⒈ 风痒 表现为痒无定处,流窜不定,遍身作痒。
因风性上行,故尤以头面为多,皮损呈干性,舌红或淡红、苔薄,脉浮。
如瘙痒症、荨麻疹等。
⒉ 热痒 临床特点为皮疹色红、肿胀、焮热作痒,遇热加重,痒痛相间,舌红、苔黄,脉数。
如毛囊炎、脓疱疮、疖及丹毒等化脓性皮肤病。
⒊ 湿痒 特点为丘疹、水疱、糜烂、渗液、浸淫成片,缠绵难愈;其因为湿性趋下,故以会阴、下肢多见;舌淡红或红、苔腻或黄腻、脉濡,如坠积性皮炎、湿疹及接触性皮炎。
⒋ 虫痒 表现为痒若虫行,部位不定,奇痒难忍,夜间尤甚,如疥疮。
⒌ 血虚痒 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瘙痒,日轻夜重。
其因气血不足,肝失所养,肌肤失润、血虚生风所致,舌淡或有齿痕、苔净,脉沉细,如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二)疼痛疼痛(pain)系因疾病或创伤所致的感觉苦楚,为辨别伤害机体刺激强度的感觉。
皮肤瘙痒的中医治疗
皮肤瘙痒的中医治疗在临床门诊中,因皮肤瘙痒为主证而就诊者不少。
其中许多是经反复用药治疗而没有疗效的。
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中医理论,从皮肤瘙痒的病因病机,选用有针对性并有特殊疗效的中药,采用内服,外洗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皮肤瘙痒症是皮肤病的常见病、多见病。
其临床表现多为自觉皮肤瘙痒或其痒难忍的主症,或伴有疹点、水泡,皮肤脱屑发红,甚至脱皮、溃烂,其部位可在某一局部,也可全身较大范围,根据中医理论,皮肤瘙痒是由风、湿、热、虫等邪客于皮肤肌表,引起表内之血不和而成。
也血虚风燥,肌肤失于濡养所致。
其辨证有虚实之分,实者有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虚者以血虚为主。
风、湿、热、虫,血虚可单独为患,也可相兼而发。
在治疗中。
多采用内服外洗相结合,轻者内服即可,较重者或顽固难愈的,则配以外洗治疗,本人精选一个外洗方,经实践证明,疗效显著。
其药物有明矾15g、芒硝15g、炉甘石15g、生大黄20g、蛇床子15g、苦参15g、厚扑10g、银花10g、蝉衣10g。
这9味药结合起来具有清热解毒,驱风杀虫,疗疮止痒之功效。
前3味矿物质药还具有敛附之性,使药效保持较持久,用法是将上述药物加清水500ml浸泡15分钟,然后再加清水500ml。
放置铁锅中煮约40分钟,取药液待凉后,用纱布蘸药液洗于患处每日4次~6次,内服者必兼有驱风,这与皮肤瘙痒者其发展较快,范围较广,跟风性善行数变相关。
常用防风、蝉衣、蛇床子、白蒺藜、升麻等,使其轻宣疏散而达到透表止痒,有热者配以苦参、赤芍、菊花、栀子、苦栋皮等佐以清热解毒,有湿者配以清利淡渗如茯苓、泽泻等使湿浊之邪得除。
对带有水泡者为佳。
血虚者配以四物汤具有养血和行血之功,血得养则肌肤润泽而燥除,血有行则风自灭。
虫咬为患一般外洗为主。
现举1病列说明。
患者,罗某,女性,32岁,永定县湖雷镇人,农民。
她以“全身皮肤瘙痒伴局部皮损,出现红斑3个月“主诉就诊,3个月前无明显诱囚出现皮肤瘙痒,始于手部,后见在胸背,颈和下肢等处,痒处经搔抓后出现散在表皮脱落,皮肤颜色变得暗红,大者如铜钱,小者呈点状,每吃鱼、虾、牛肉、酒等食物则症状加重。
中医对皮肤病的辨证施治
中医对皮肤病的辨证施治皮肤病是指发生在人体皮肤上的各种疾病,其症状多样化,如湿疹、荨麻疹、牛皮癣等。
中医理论认为,皮肤病是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因此中医主张要从整体上治疗皮肤病,注重辨证施治。
下面将从中医辨证理论和施治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医对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辨证理论中医辨证理论是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其扮演着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角色。
对于皮肤病的辨证,中医主要依据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等信息进行辨证。
辨证分析的目的是确定病因、病机、病位,从而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案。
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皮肤病多是由内热、湿热、血瘀等引起,具体的辨证施治方法如下:1. 内热型皮肤病内热型皮肤病表现为皮肤潮红、干燥、瘙痒等症状。
中医辨证认为,这类病多与体内火盛有关,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黄柏、地黄等,常配以绿豆、菊花等清热解毒的药材。
2. 湿热型皮肤病湿热型皮肤病表现为皮肤潮湿、油腻,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
中医辨证认为,这类病多与体内湿热有关,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利湿。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柏、薏苡仁、茵陈等,常配以白术、橘红等清热利湿的药材。
3. 血瘀型皮肤病血瘀型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发紫或暗红,伴有疼痛、瘀点等症状。
中医辨证认为,这类病多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治疗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
常用的中药包括川芎、丹参、赤芍等,常配以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的药材。
二、中医施治方法中医对于皮肤病的施治强调整体调理,以患者个体的差异为依据,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施治。
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中医施治方法:1. 中药外治中药外治是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舒缓症状、提高皮肤抵抗力的作用。
中医常用的中药外治方法有煎药洗剂、中药熏洗、中药贴敷等。
2. 中药内治中药内治是中医治疗皮肤病的主要方法,通过口服中药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病因病机,达到治疗皮肤病的目的。
中医常用的中药内治方法有煎药汤剂、中药颗粒等。
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痒痒
皮肤瘙痒怎么办中医治方处方:当归、知母、苦参、紫草、凌霄花、牛蒡子各8克,防风、生地、丹皮各10克,蝉蜕6克,白鲜皮15克,槐花12克,薄荷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血热型。
发病多急而进展快,肌肤灼热,皮肤瘙痒较剧,遇热加重,得凉痒减,可见抓痕、血痂。
全身症状可有身热心烦,口渴咽干,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或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等。
此为风热相博,客于肌肤所致。
专家点评:瘙痒是多种皮肤病的自觉症状,临床上将只有瘙痒及瘙痒所致的继发性损害,而无原发性皮损的皮肤病,称为瘙痒症,属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一般分为全身性(泛发性)和局限性两型,与多种疾病或皮肤衰老有关,发病随年龄、季节化而不同,常见于中老年人,发于老年者,又称为老年皮肤瘙痒症。
处方:牛蒡子、白芷、桂枝、海桐皮、徐长卿各8克,茵陈、防风、秦艽、稀莶草、地肤子各10克,淡竹叶6克,荆芥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风散寒,祛湿止痒。
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风寒型。
病程较久,局部皮损色淡而于,或见少许鳞屑,或轻度增厚,纹理加深,痒甚无定处。
全身症状有恶风、肢凉怕冷、倦怠无力,舌质淡,苔少或薄白,脉沉无力或浮紧。
此为正气不足,复感风寒之邪,凝滞于肌肤所致;处方:金银花、蒲公英、茵陈、白鲜皮、苦参、紫花地丁各8克,徐长卿、土茯苓、地肤子、石菖蒲各10克,黄连、木香各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湿止痒。
用于治疗皮肤瘙痒,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型。
多见于继发感染的患者,或见于肛周、外阴等处,皮损处表现为阵发性瘙痒,色红灼热或红肿,或见脓疱、破溃、糜烂、渗液,或伴疼痛;日久皮肤肥厚。
全身症状有口苦身热,胸闷不舒,食欲不佳,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此为湿热博结,蕴蒸肌肤而发。
处方:当归、夜交藤、天门冬、熟地、麦门冬各10克,黄芪、生地各12克,升麻、白蒺藜、郁金、枳壳、浮萍各8克,柴胡6克。
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的常用方剂
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的常用方剂
皮肤瘙痒是常见的疾病,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病因、病机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以下是中医治疗皮肤瘙痒常用的一些方剂:
1. 龙胆泻肝汤
【主治症状】热毒引起的皮肤瘙痒,伴有口干、口苦、小便短赤等症状。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连翘、赤芍、柴胡、芒硝。
【服法用量】每剂煎服。
2. 清热解毒汤
【主治症状】风热、湿毒所致皮肤湿疹、红肿瘙痒等症状。
【组成】金银花、银花、连翘、野菊花、桃花片、赤芍、黄芩、栀子。
【服法用量】每剂煎服。
3. 五子衍宗丸
【主治症状】虚实夹杂型皮肤瘙痒,伴有全身乏力、盗汗等症状。
【组成】黄柏、白术、茯苓、甘草、枳实。
【服法用量】每次6-9克,一日2次。
4. 赤芍知母汤
【主治症状】因湿热所致皮肤瘙痒,伴有烦渴口干、纳呆等症状。
【组成】赤芍、知母、黄连、黄芩、干姜、甘草、泽泻。
【服法用量】每剂煎服。
以上是中医治疗皮肤瘙痒的常用方剂,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避免滥用。
如果持续出现瘙痒症状,需及时就医。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虽然皮肤病发生在人体表面,但通过气血经络与人体内脏紧密相关。
某些皮肤病发于皮表,肌肤腠理受邪,可趋于内,影响内脏;而一些内脏疾病亦可形诸于外,通过皮肤表现出来。
因此中医辨证治疗皮肤病,既有与治疗内脏疾病相同的—面,又具有其独特之处,现简述如下。
一、八纲辨证八纲是指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纲是辨证的总纲领,皮肤疾病亦不例外。
阴证与阳证、表证与里证、虚证与实证、寒证与热证,是四对既互相对立而又互有联系的基本证候。
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常作为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其着眼点是对疾病大体的病理分类,而非完整而具体的证,突出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辩证法思想。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为总纲,也就是把疾病分为两大类,其中表证、实证、热证是阳证,里证、虚证、寒证是阴证。
(一)辨表里证【表证】表证即六淫邪气从外侵袭机体造成的位于体表的轻浅证候。
主要见于外感疾病的初起阶段。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或恶风,头身疼痛,或见鼻塞流涕、喷嚏,咽喉痒痛不适等症,舌苔薄白,脉浮。
可见于风瘾疹(急性荨麻疼〉之风寒外束、卫外不固证。
【里证】里证泛指病变部位在里,即脏腑、气血运化异常所表现的证候。
如溻皮疮(剥脱性皮炎)随病情发展出现皮肤暗红,或见疲斑,偶有青紫,大量糠秕状鳞屑,伴髙热,口干唇燥,甚则热陷心包,神昏谵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二)辨寒热证寒证与热证反映人体阴阳的偏盛与偏衰,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
【寒证】寒证指由阴盛或阳虚所导致的以寒冷为主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为恶寒或畏寒喜暖,面色咣白,手足厥冷,口淡不欲饮,分泌物淸稀置多,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质润,脉迟或紧。
在皮肤科疾患中可表现为皮损颜色暗淡,肤温偏低,或自觉疼痛得温则舒。
可见于冻疮,手足厥冷(肢端动脉痉挛症:!、皮痹(系统性硬皮病)等。
【热证】热证指由阳盛或阴虚所产生的以温热表现为主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心烦易怒,或见血液异常外渗,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过敏性皮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过敏性皮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过敏性皮炎是以皮肤瘙痒、皮肤红肿、皮肤干燥等其他过敏症
状为主的疾病,常见于春夏两季。
中医认为过敏性皮炎是由风热、
燥热、湿热等因素引起的,因此辨证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皮炎的方法,一般是从辨证分型、辨病机、辨证候三个方面入手。
辨证分型上,过敏性皮炎分类主要有湿热型、火毒型、风热型、血分虚弱型等,这四种类型治疗方法不同。
辨病
机上,中医认为身体内部热毒、痰湿等因素的积累是导致过敏性皮
炎发生的原因,因此可以针对不同病机进行相关治疗。
辨证候上,
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分析和治疗。
在具体治疗时,针对不同的病机和辨证分型,采用不同的中药
和针灸进行治疗。
如治疗湿热型过敏性皮炎,中医会使用荆防败毒散、硝酸银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火毒型过敏性皮炎,中医会使用
红霉素、细辛、金银花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风热型过敏性皮炎,
则需要使用甘草、板蓝根、连翘等中药进行治疗。
总之,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皮炎具有疗效确切、针对病因的优势,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治疗。
因此,选择一个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中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
中西医诊断皮肤瘙痒症皮肤瘙痒症,系指临床上无原发损害,且以瘙痒为主的感觉功能异常性皮肤病,在经过中由于搔抓可出现继发性皮肤损害,如抓痕、血痂等,并依据皮肤瘙痒的范围或部位,可分为限局性和泛发性两类。
皮肤瘙痒症同湿疹,神经性皮炎,虱病,疥疮等疾病共同之处是均有较为剧烈的瘙痒,但最基本的区别是前者无原发皮肤,而后者有,而且,虱病可找到成虫或虫卵;疥疮则多见于一些特殊部位如指缝等,特征性的隧道,疥疮结节,集体传染,可找到疥虫或卵。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冬夏易发(冬季皮痒症、夏季皮痒症),发于冬季者,春暖可愈;发于夏季者,入冬即轻。
泛发性皮痒症,内脏癌肿、肝脏病、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均易伴发本症。
外阴瘙痒症,病程迁延,多年不愈。
一、中医诊断本病多因血虚以致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或因风湿蕴于肌肤,不得疏泄引起。
1.血虚证候:多见于老年人,病程较久,如情绪波动等,可引起瘙痒发作或加剧,冬春季节发病,皮肤干燥脱屑,有明显抓痕及血痂,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级或弦滑。
辨析:证属阴血不足,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2.风湿证候:多见于青壮年,病属新起,如被褥太暖等,可引起瘙痒发作或加剧,夏秋季节发病,往往继发感染或湿疹样变,苔白或薄黄腻,脉滑或滑数。
辨析:证属风湿蕴阻于肌肤,不得疏泄,而致肌肤失养。
二、西医诊断标准皮肤瘙痒症诊断标准:1.周身或局部皮肤剧烈瘙痒,无原发皮损。
2.因瘙痒而反复搔抓后,可引起继发皮损,如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
3.老年人及成年人好发,冬、夏季多见。
西医诊断依据:1.只有阵发性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
2.瘙痒常于人睡前、情绪激动、温度变化,饮酒及进辛辣刺激性食物时引起或加重。
3.多发于老年人及患有某些系统性疾病者,发病多在冬季。
4.局限性皮肤瘙痒多以肛门、外阴、头皮、小腿、外耳道多见。
风瘙痒症:1.老年人多见。
冬季易发。
2.开始只有瘙痒,而没有原发皮疹。
3.瘙痒阵发性发生,可伴有烧灼、虫行、蚁走等感觉。
干燥性湿疹中医治疗方案
一、概述干燥性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学将其称为“湿毒疹”。
该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脱屑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有疼痛、皲裂等。
中医治疗干燥性湿疹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施治,调和阴阳,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二、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干燥性湿疹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1. 风邪侵袭:风为百病之长,易侵袭人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肌肤失养,出现干燥、瘙痒等症状。
2. 湿热内蕴:脾胃虚弱,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湿热蕴结,阻碍气血运行,肌肤失养,发为湿疹。
3. 肝郁气滞: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肌肤失养,出现干燥、瘙痒等症状。
4. 脾肾阳虚:脾胃虚弱,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失常,肌肤失养,出现干燥、瘙痒等症状。
三、中医治疗方案1. 内治法(1)风邪侵袭型治法:疏风散寒,养血润燥。
方药:消风散加减。
药物组成: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当归、生地黄、白芍、甘草等。
(2)湿热内蕴型治法:清热利湿,养血润燥。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药物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白芍、甘草等。
(3)肝郁气滞型治法:疏肝解郁,养血润燥。
方药:逍遥散加减。
药物组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等。
(4)脾肾阳虚型治法:健脾温肾,养血润燥。
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药物组成: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等。
2. 外治法(1)中药熏洗法将适量中药煎煮后,用其蒸汽熏蒸患处,待水温适宜时,将患处浸泡其中。
常用药物有: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白矾等。
(2)中药敷贴法将中药研成粉末,用适量水或醋调匀,敷于患处。
常用药物有:黄连、黄柏、苦参、地榆等。
(3)中药油涂擦法将中药煎煮后,过滤取汁,加入适量植物油,涂擦患处。
常用药物有:当归、白芍、川芎、丹参、红花等。
3. 饮食调养(1)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海鲜等刺激性食物。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
中医对痒的解释
中医对痒的解释
1. 中医认为痒啊,有时候就像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呢!比如说被蚊子咬了会痒,这就是身体在告诉你有“外敌入侵”啦!
2. 中医觉得痒可能是体内气血不畅的表现哦!就好比一条河流堵住了,那肯定会不舒服呀,像皮肤过敏时的痒不就是这样嘛!
3. 嘿,中医讲痒还可能跟体内的湿气有关呢!你想想,湿哒哒的感觉能好受吗?就像衣服一直潮潮的会痒痒一样呀!比如湿疹时的那种痒。
4. 中医说痒啊,说不定是身体在提醒你要注意调理啦!就像车子发出异响,你得去检查检查呀!像有些人莫名其妙地身上痒,不就是身体在“喊”他嘛!
5. 中医眼里的痒,可能是身体内部不平衡的警示灯哦!这就好像天平歪了,能没反应吗?比如吃了些不对的东西导致身上痒。
6. 哇塞,中医对痒的解释可有意思啦!它可能是身体的一种表达方式呢,像人说话一样。
比如皮肤干燥时的痒不就是在说“我缺水啦”!
7. 中医觉得痒啊,有时就像一个小闹钟,在提醒你该注意健康啦!好比熬夜后身上痒,不就是在说“别再熬啦”!
8. 嘿呀,中医关于痒的说法可真特别!可能是体内的某种变化在皮肤上的呈现呢,像心里有事儿会表现在脸上一样。
比如情绪不好时皮肤痒。
9. 中医讲痒,那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哟!它可能是身体这个大机器的某个零件出问题啦!像长痱子时的痒不就是个例子嘛!
10. 中医对痒的解释呀,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可能是身体在和我们互动呢,就像朋友之间的暗示一样。
比如换季时身上痒就是身体在说“季节变啦”!
我觉得中医对痒的解释很有道理呀,能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和理解身体的状况,从而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健康呢!。
皮肤科中医问诊内容
皮肤科中医问诊内容
1.八纲辨证:皮肤病的八纲辨证可分为寒热虚实、表里虚实等类型。
寒病多见于寒凉季节,表现为瘙痒、发红、起疱等,治疗时应温阳散寒;热病多见于夏季,表现为红肿、热痛等,治疗时应清热解毒。
虚病多见于体质较弱的人群,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等,治疗时应益气养血;实病多见于体质较强的人群,表现为皮肤肿胀、疼痛等,治疗时应清热燥湿。
2. 辨证施治:根据病情辨证施治,例如:湿疹多为湿热内蕴,治疗时应清热祛湿;牛皮癣多为血热内蕴,治疗时应清热凉血;皮肤干燥多为气血两虚,治疗时应益气养血;痤疮多为湿热熏蒸,治疗时应燥湿解毒。
3.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与皮肤健康密切相关。
例如,湿疹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牛皮癣患者应少吃油腻食品;皮肤干燥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痤疮患者应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4.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在皮肤病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黄柏、黄连、地黄等可清热解毒;白术、黄精、党参等可益气养血;芦荟、木通等可燥湿祛痰;当归、川芎等可活血化瘀。
但中药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5. 病后调护:皮肤病治愈后,也需要进行调护。
例如,湿疹治愈后应避免病因、保持皮肤清洁和抗过敏;牛皮癣治愈后应加强皮肤防护、注意心理调节和饮食调理;皮肤干燥者应多保持皮肤湿润
和适度锻炼;痤疮治愈后应避免复发、保持皮肤清洁和饮食调理。
中医:皮肤瘙痒,多半是脾虚,千年名方,值得所有人深思
中医:⽪肤瘙痒,多半是脾虚,千年名⽅,值得所有⼈深思
很多⼈在春天会出现⽪肤过敏,瘙痒,疼痛的现象,⼤多数⼈都认为是与天⽓有关,由于春天
的天⽓会⽐较⼲,会让⼈的⽪肤状态不好,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的
脾胃虚弱,阳⽓不⾜导致的。
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要引起重视哟。
1、防⽌脾虚的⾷物
如果是脾胃⽐较脆弱的⼈,我们可以适当的吃⼀些⾁类,⽐如⽜⾁呀,鸡⾁等,它们可以养
胃。
最好不要吃猪⾁,因为它是⽐较油腻的,吃了之后难以消化,会影响脾胃的正常运作,⽽
枸杞呢,也是⼀种滋阴补肾的好药材,所以建议服⽤。
当归也具有调⾎养精的作⽤,单独吃还
能够养脾胃。
2、⼩秘⽅
当你出现⾝体⽐较疲劳,⼼慌,⾆苔厚腻的现象,就应该考虑是否脾胃出现了问题,我们可以
⽤当归,柴胡,⽣⿇焦⽩术等配成的中药,是⾮常有效果的,不仅能够缓解⽪肤不适的现象,
还能够让我们的⾝体充满活⼒,吃上⼀个疗程,就会有明显的效果。
所以当我们胃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出现⼀些异常的信号,我们要及时的注意,这样才能够防⽌病情恶化。
所以如果你不是单纯的⽪肤过敏,还伴随着其他的⾝体异常,就应该警惕了,在平时也要做好养⽣,适量吃⼀些补充⽓⾎,调理脾胃的⾷物。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先给⼤家分享到这⾥,⼤家还有什么不懂或者不明⽩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谢谢⼤家!。
中医学对“痒”的论述
文章编号:1001-6910(2015)03-0006-03・学术探讨・中医学对“痒”的论述孙朝润(安康市中医院,陕西安康725000)摘要 痒是各种急慢性皮肤病的合并症,是外受风、寒、湿、热、毒等邪的侵害,内因气虚、血虚、阴虚、血瘀的影响所导致。
痒的病机是风盛则痒及气血失和。
痒的辨证首先要辨病因、病位、虚实,其次是辨证型。
痒的论治可分为疏风、理血、祛湿、清毒、通下、杀虫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 痒的涵义;气血失和;病理;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5.03.03 我国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痒”的概念,奠定了“痒”的理论基础。
后世医家又有很多发挥和升华,使中医学对痒的病因、病理、论治等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
1 痒的涵义痒是皮肤的异常不适,是机体卫外功能的反应,是某些疾病的外在信号。
痒可发生于机体皮肤的各个部位,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皮肤病。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灵枢・刺节真邪篇》曰:“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
”又曰:“气往来行,则为痒。
”《金匮要略》曰:“身体为痒,痒为泄风。
”《集韵・养韵》曰:“痒,肤欲搔也。
”《尔雅・释古上》曰:“痒,病也。
”此阐明了什么是“痒”及“痒”是如何产生的。
2 痒的病理《外科大成》曰:“风盛则痒。
”阐明了痒的病理特点,指出主要病机是风邪外客于皮肤作痒、气血不和致痒。
还有先贤提出“风动则痒”,再次表明因风致痒是痒的主要病理特点。
吴军教授提出痒乃“气血不和”,进一步指出了痒发生的病理基础。
综上所述,痒的病理可概括为内、外两个方面。
一是以风为主的六淫外邪侵袭人体,客于肌肤,郁于经脉,不得宣通而致痒。
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说:“气往来行,则为痒。
”二是脏腑气血失和致痒,多是由于阳气外虚,卫外失固;或因久病体虚;或因年老,气血虚少,不荣肌肤,成为血虚生风致痒;或年老肾阴不足,阴虚不能滋养肌肤,发为阴虚致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瘙 痒 症 可 配 合 针 灸 刺 激 穴 位 ,有 助 于 体 内 循 环 顺 畅 ,刺 激 皮 肤 代 谢 改 善 , 可 取 曲 池 、合 谷 、血 海 、足 三 里 等 穴 。
谨 防药源性肺 炎 肺 炎 表 示 很 不 理 解 。 其 实 药 物 引 起 肺 炎 并 非 罕 见 ,据 统 计 占所 有 药 源 性 疾 病 的 4.1% ~7.3% ,常 发 生 在 肺 部 有 病 灶 者 或 过 敏 性 体 质 的 病 人 。易 引 起 药 源 性 肺 炎 的 药 物 常 见 有 以下 几 种 。
四 、抗 癫 痫 药 。苯 妥 英 钠 、苯 巴 比 妥 钠 等 可 引 起 血 清 病 样 全 身 过 敏 反 应 。肺 部 出 现 弥 漫 性 炎 症 浸 润 ,伴 发 热 、咳 嗽 和 呼 吸 困 难 。
五 、普 鲁 卡 因 胺 。 用 该 药 治 疗 心 律 失 常 时 引 起 的 狼 疮 样 肺 炎 ,可 被 误 诊 为 与 心 脏 有 关 的 肺 栓 塞 、肺 水 肿 或 继 发 性 肺 感 染 。
“血 虚 ”型 可 见 皮 肤 痒 伴 随 干 裂 ,经 年 累 月
可 产 生 癣 苔 状 变 化 ,皮 肤 变 厚 变 硬 ,伴 随 脸 色 偏 白 ,头 晕 心 悸 ,容 易 疲 倦 无 力 ,或 月 经 不 调 , 舌 淡 苔 薄 ,脉 细 弱 。 可 用 当 归 饮 子 、四 物 汤 加 减 ,以 养 血 润 燥 ,祛 风 止 痒 。
— — —’
— —~ 一 c L J ≯ . 7 }
预 防 医 学 、 一 一
皮 肤 干痒 的 中医辨证 口 曹 雯
气 候 干 燥 皮 肤 容 易 产 生 干 痒 现 象 ,尤 其 常 见 于 停 经 期 后 的 妇 女 、虚 弱 的 老 年 人 、糖 尿 病 及 洗 。肾病 人 等 。
造 成 皮 肤 问 题 辨 证 类 型 常 见 “肝 肾 亏 损 ”、 “血 虚 ”及 “气 滞 血 瘀 ”三 型 ,可 从 滋 补 肝 肾 、养 血 润 燥 、通 气 血 方 向 着 手 调 理 ;另 外 ,还 可 配 合 穴 道 针 灸 ,促 进 体 内循 环 顺 畅 ,刺 激 皮 肤 代 谢 , 改 善 瘙 痒 。
而 “气 滞 血 瘀 ”型 常 见 皮 肤 瘙 痒 干 裂 伴 随 皮 肤 暗 沉 ,静 脉 曲 张 等 血 管 不 通 现 象 ,由 于 血 路 不 通 造 成 皮 肤 所 需 要 的 养 分 不 足 ,或 因 天 气 变 冷 血 管 收 缩 造 成 局 部 循 环 障 碍 所 致 , 舌 暗 红 ,有 瘀 斑 ,脉 涩 ,可 用 血 府 逐 瘀 汤 加 减 。
一 、 抗 癌 药 。 如 马 利 兰 、博 来 霉 素 、氨 甲 蝶 呤 及 环 磷 酰 胺 、丝 裂 霉 素 、6一巯 基 嘌 呤 、四 基 苄 肼 、苯 丙 氨 酸 氮 芥 等 均 可 引 起 肺 部 炎 症 或 肺 纤 维 化 。
二 、镇 痛 药 。 因 镇 痛 使 病 人 失 去 自我 防 护 能 力 ,致 使 进 入 气 管 的 异 物 不 能 及 时 排 出 而 引 起 吸 人 性 肺 炎 ,其 中 以 阿 片 类 镇 痛 药 最 明 显 ,因 为 该 类 药 物 除 镇 痛 外 尚 有 明 显 的 抑 制 呼 吸 作 用 。
三 、抗 菌 药 。 以 呋 喃 旦 啶 最 常 见 ,一 般 在 用 药 10天 以 内 发 生 肺 炎 ; 能 引 发 肺 炎 的 其 他 抗 菌 药 还 有 磺 胺 二 甲 嘧 啶 、青 霉 素 、对 氨 水 杨 酸 钠 、异 烟 肼 、红 霉 素 、四 环 素 、灰 黄 霉 素 。
六 、抗 糖 尿 病 药 。 甲 苯 磺 丁 脲 和 氯 磺 丙 脲 。 长 期 用 可 引 起 过 敏 性 弥 漫 性 肺 浸 润 ,症 状 较 轻 ,停 药 后 可 自行 消 散 。
24 I[201 5.04]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