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概论复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俗学概论复习

篇一:民俗学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民俗(Folklore)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民俗的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民俗文化也有其整体性与系统性.在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类民俗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有机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第二节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 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性,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集体性体现了民俗文

化的整体意识,也决定了民俗的价值取向,这是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二. 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民俗的纵向延续性.

三. 扩布性: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伸展上的蔓延性,即民俗的横向传播过程.民俗的传承性和扩布性使民俗文化的传承成为一种时空文化的连续体.

四. 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是指民俗一旦产生,就会伴随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民俗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其稳定中包含着可变因素,就是变异性,变异性是指民俗传承和扩布过程中引起的自发和渐进的变化.变异实际上是民俗文化机能的自身调适,也是民俗文化生命力的所在.

五. 民俗的类型性:是指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所谓民俗类型,是指某些民俗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大同小异.

六. 民俗的规范性和服务性:

1)民俗文化的创造是服务于社会的.

2)民俗文化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实践.

3)民俗文化协调民众心理,满足民众的审美需要.

第三节民俗的社会功能

一.教化功能:是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化文化过程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

二.规范功能:是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

三.维系功能:是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四.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第二章物质生产民俗

物质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特定地区.社会群体中的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中所创造.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它包括:农业民俗;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工匠民俗;商业和交通民俗等,它贯穿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地域性

人们大众进行物质生产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依附于不同生态环境的自然条件.

(二)季节性

人与自然斗争,受自然现象的规律制约,从而形成随天体运转,气象变化而变化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三)功能性

物质生产民俗首先是为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它具有直接的功能作用.

(四)科学性

物质生产民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生产对象及其规律的长期观察.感受和思考的结果,具有科学意义.

工匠民俗

一. 工匠民俗的三个重要特点

(一)师承关系的系谱性,师徒关系的亲缘化,是系谱性的典型表现;

(二)技术传授的封锁性,受师承关系的制约,加上工匠间的激烈竞争,他们在技术传授上都相当保密;

(三)生产活动的神秘性,各类工匠的生产活动大多具有神秘的性质,其目的一是为求得自身的安全;二是为了技术的保密;三是为了求得劳作的顺利和成功.

第四节商业与交通民俗

一.各类商业及其民俗特点

(一)集市(二)行商(三)坐商

第三章物质生活民俗

物质生活民俗包括饮食.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

第一节饮食民俗

主要有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祭祀食俗.待客食俗和特殊食俗等.

一日常食俗

主食

北方汉族

藏族糌粑酥油茶

南方以米饭为主食

副食

副食主要有蔬菜.肉类.奶类和饮料等,制作方法因地而异.

二节日食俗

春节团圆饭.有寓意的菜:芹菜.葱.青菜.白菜,〝长命菜〞.〝如意菜〞.

元宵节汤圆

清明节青团

端午节粽子

中秋月饼

三祭祀食俗

祭祀食俗来源于人们的灵魂不灭观念.

供奉神灵.祖先,并将祭品当作神人相通的中介,得到神灵的护佑.

四待客食俗

蒙古族(全羊席)

五特殊食俗

在平均分配食物的时候,妇女起着主要作用.

鄂伦春人喝热熊油

傣族食昆虫

第二节服饰民俗

一.服饰变化的阶段

1.最初阶段,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暑为主要目的,这段阶段的服饰特点是服饰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还未形成,地区间的差异也很小;

2.第二阶段,服饰功能除遮身蔽体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并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

3.第三阶段,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分的标志.这是社会分工复杂化,等级身分严格化之后的产物;

4.第四阶段:服饰除具有上述功能之外,还能反映出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

二.我国各民族服饰体现的社会观念

1.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2.求吉心理.求福趋吉,是一种最普遍的心理趋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