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下册《角平分线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角平分线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3.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需注明组员姓名,确保分工明确。
4.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答案正确。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练习题,重点关注以下题目:
(1)题目编号A: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题目编号B:证明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角平分线的性几何图形观察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几何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简单的逻辑推理进行问题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学习将更为顺利。然而,学生在空间想象、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2.学生在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具体问题时,是否能够熟练运用。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能否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
4.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是否具备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及性质。
2.学会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4.教师挑选部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角平分线的性质及解题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教师强调角平分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4《角平分线的性质》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角平分线的性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的前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线的概念等基础知识,对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角平分线的性质还没有接触过,对于如何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推导过程。

2.如何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学生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一个角的平分线?”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平分线的性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角平分线的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推理等过程,推导出角平分线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学生在纸上完成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巩固题,让学生再次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湘教版八下数学1.4.1《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数学1.4.1《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数学1.4.1《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平分线的性质》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4.1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学会用角平分线判定角的相等和边的垂直平分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平分线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最后通过角平分线的应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过程中,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角平分线与边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反复探究、总结。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运用角平分线判断角的相等和边的垂直平分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2.运用角平分线判断角的相等和边的垂直平分关系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2.运用几何画板软件,动态展示角平分线的性质,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解题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展示角平分线的性质。

2.准备几何画板软件,用于动态展示角平分线的性质。

3.准备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入角平分线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角是否为另一个角的平分线?2.呈现(10分钟)展示几何画板软件,动态展示角平分线的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角平分线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角平分线判断角的相等和边的垂直平分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湘教版八下数学1.4角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数学1.4角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数学1.4角平分线的性质第1课时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数学第1.4节角平分线的性质,主要讲述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圆的性质和线段平分线性质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角的定义、角的计算等基本知识,同时也学习了线段的性质和判定。

但是,对于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从而达到理解掌握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角平分线性质的学习,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2.难点: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自主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角平分线的模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角和线段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拓展题,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深化对角平分线性质和判定方法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2》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2》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能熟练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已给出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性质,并能在图形的绘制和实际问题中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但是对于角平分线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能熟练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推导和理解。

2.如何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探索和发现角平分线的性质。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教学卡片、几何模型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角平分线的定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角平分线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发现和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解决,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优秀教学设计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优秀教学设计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2.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3.能够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学板书;2.角规、直尺、铅笔等绘图工具;3.《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角的知识点。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知识(时间:10分钟)1.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角的组成元素和名称。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条直线能够将一个角平分成两个角,这条直线是什么?这个性质有什么特点?3.引入角的平分线的概念,并提示学生,我们将要研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二步: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时间:30分钟)1.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边观察边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学生利用角规和直尺,绘制不同角度的角,并将其角度平分,观察平分线的特点。

3.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整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三步:总结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时间:15分钟)1.学生与教师一起总结和讨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教师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整理成教学板书,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强化记忆。

第四步: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时间:30分钟)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绘制图形和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分组活动:每个小组设计一道角的平分线的问题,并交换进行解答,加深对角的平分线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步:课堂练习(时间:15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2.教师布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完成,并要求学生在下节课上检查和讨论解题过程。

第六步:课堂总结(时间: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堂总结,巩固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学生回答教师提问,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答题情况,评价学生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题,评价学生课后的复习和自主学习的情况。

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分组设计更复杂的角平分线问题,并互相交换解答,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是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并能够运用该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角平分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从而得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教材还通过一些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线段的概念等基础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定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定理的证明过程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来培养证明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并能够运用该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证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程。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证明,让学生自主发现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角平分线的模型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剪刀、直尺、圆规等。

3.教学素材:一些关于角平分线的实际问题和相关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角平分线的模型,引导学生回顾角平分线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板书,呈现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1)》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可以进一步了解角的平分线与角的大小、角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多边形等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角的概念、垂线的性质等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角平分线的理解可能仍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角平分线概念的讲解,并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加深对角平分线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2.学会运用角平分线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2.角平分线在几何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2.运用示例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角平分线解决几何问题;4.运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几何模型等;2.准备一些有关角平分线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角的概念、垂线的性质等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图片等展示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平分线。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角平分线的性质,并尝试解答一些有关角平分线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几何问题,加深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角平分线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宽思路。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记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角平分线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2篇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2篇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设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一、教学目标:1. 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2. 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3. 能够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平分线的定义;2.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3. 角的平分线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识:1. 通过展示一张含有角及其平分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角的平分线的兴趣和思考;2. 学生根据图片,描述角的平分线的特点。

Step 2 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1.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两个相邻的、边相等的角之间的关系;2. 引导学生总结出“两个相邻的、边相等的角之间存在一个角的平分线”的性质;3. 学生互相交流,理解并记忆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与性质。

Step 3 角的平分线的应用:1. 通过给出一些已知条件,让学生找出角的平分线;2. 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应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3. 学生举例子,解决多种情况的问题。

Step 4 练习巩固:1. 教师布置角的平分线的练习题,提供多种类型的问题;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3. 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与程度,做好记录;2.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对角的平分线的掌握程度;3. 通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延伸:1. 可以介绍更多与角的平分线相关的性质;2.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的平分线相关的探究性实验;3. 可以让学生设计角的平分线相关的问题,互相出题和解答。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精选2篇(二)教学目标:1. 了解角的概念和基本术语2. 学会如何测量角的大小3. 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和换算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通过展示一些角的图形和实际生活中的角的例子,引起学生对角的兴趣,并让学生尝试描述角的特征和表达自己对角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角的概念、垂线的性质等知识后,进一步研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和作法,并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内心的性质和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角的概念和垂线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作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并会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角平分线的作法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每人一套几何工具,包括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角平分线。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在修筑公路时,如何确定两个交叉路口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思考角平分线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角平分线的概念。

同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进一步加深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①会用尺规作角平分线。
②熟知角平分线的两条性质,并且会证明。
【教学难点】
①会证明角平分的两条性质
②能够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来推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教学媒体的选用
实物教具:角平分器,尺子,圆规,三角形纸片。
多媒体:简单的课件。
七、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教学流程图
八、形成性练习题的设计
1、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求证EB=FC.
学生对几何的知识还比较欠缺,可以采取直观的教具(本节课中的直观教具是“角平分器”),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在刚上课就集中学生的注意。
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探究能力和求知欲望,可以采用学生自己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13-14岁的孩子比较好动,活跃,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是不是特别强,老师还是需要维持一定的课堂秩序。
2、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P是AD上的一点,PE∥AB,交BC于点E,PF∥AC,交BC于点F,求证:点D到PF和PE的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授课学科
数学
授课年级
八年级
授课人姓名及学号
王雨婷
20160511045
课时
一课时
课题
角平分线的性质
一、教材内容分析
《角平分线的性质》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第三节。
本节课主要学习角平分的两条性质。
在此之前的一节课,我们学会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全等三角形及其它的判定,为这节课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奠定了基础。
这节课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应用,又是对后续学习的铺垫,为下面《圆》这一章节中,学习“内心”做好知识的准备。
因此,本节课所学知识在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材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案多篇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案多篇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案多篇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与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增强探究问题的兴趣、有合作交流的意识、动手操作的能力与探索精神,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证明及应用。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角平分线的画法2.利用PPT创设情景:如图是小明制作的风筝,他根据AB=AD,BC=DC.不用度量,就知道AC是∠DAB的角平分线,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二)生成新知探究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组同学交流,找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教师纠正答案)如图,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试着证明你的结论.0011.jpg∴△PDO≌△PEO(AAS)∴PD=PE.(三)深化新知思考: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应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由学生讨论汇报)(四)应用新知1.例题:解决导入中PPT的问题2.练一练:(1) 下面四个图中,点P都在∠AOB的平分线上,则图形_____ 中PD=PE.0012.jpg(五)小结作业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作业: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角平分线性质的逆命题并证明。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案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能够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并且会运用角平分线性质去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角平分线性质”的探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系列的证明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八年级数学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2.能够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几何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几何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一般性结论。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灵活运用和与其他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
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运用比较法,将角平分线与其他线段(如中垂线、高线等)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4)巩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教学评价:
(1)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2)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八年级数学上册《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了解其基本性质,能够准确识别并画出角平分线。
2.掌握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内容,并能够运用该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3.学会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符号和几何语言进行表达。

角平分线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角平分线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角平分线性质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角平分线的构造方法;3. 理解角平分线的重要性,并能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1. 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2. 角平分线的构造方法;3. 角平分线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2. 角平分线的构造方法。

教学难点:角平分线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直尺、量角器、教学展示材料等。

教学过程设计:步骤一: 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角的基本概念,如角度的概念和度量等。

2. 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确定一个角的平分线?步骤二: 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角平分线。

2. 学生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将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其所在的直线称为角的平分线。

3. 学生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a. 角的两条平分线相交于角的顶点;b. 形成的两个相邻角相等;c. 延长角两边所成的相邻外角互补。

步骤三: 角平分线的构造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构造角平分线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学习使用直尺和量角器来构造角平分线的方法。

3. 引导学生进行角平分线的构造实践,并与同桌合作交流,彼此纠正。

步骤四: 角平分线的应用1. 提供一些角平分线的应用实例,如图形的定点、角度的测量等。

2. 学生分组合作,应用角平分线解决问题,并向全班展示解决过程和结果。

3.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和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角平分线的应用方法。

步骤五: 总结和拓展1. 小结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和构造方法。

2. 拓展讨论其他与角平分线相关的知识,如辅助角和互补角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探索角平分线的实际应用,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2. 提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对角平分线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分组展示和解答问题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在角平分线应用方面的能力。

及反思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及反思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角的平分线性质,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能力。
3.拓展作业:
-设计一道探索性问题,如“在等腰三角形中,角的平分线与其他线段有何关系?”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角的平分线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建筑、艺术等领域中的应用,并在课堂上分享。
及反思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掌握角的平分线的表示方法。
2.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够运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3.能够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进行图形的折叠、剪切等操作,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操作和几何画板的演示,观察角的平分线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直觉思维。
2.与同伴合作,通过讨论和论证来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锻炼逻辑推理和数学表达能力。
3.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解决一系列问题,学会运用几何直观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的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
4.小组合作作业:
-分成小组,共同探讨和研究一个与角的平分线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利用角的平分线构造特殊的几何图形?”要求小组提交一份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保证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思考。
2.作业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又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合作能力。
4.及时批改和反馈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设计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设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11、3角分线的性质第一课时内容包括角平分线的作法、角平分线的性质有及初步应用;2、本节课是在学完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作角的平分线是基本作图,角的平分线性质为证明线段和角的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为后面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1、学生在学习了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后已掌握了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猜想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对定理的灵活运用能力比较欠缺。

2、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把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定为:掌握角平分线的画法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和运用性质定理证明线段相等。

3、学生对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作法及运用性质定理证明线段相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角平分线定理及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探究、证明、运用。

教学难点: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运用。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并会用两个定理解决有关简单问题.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观察、比较、猜想、论证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定理的发现及证明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3.通过师生互动以及交互性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丰富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探索与应用.【教学难点】理解运用在角平分线上任意选取一点的方法证明角平分线性质定理以及两个定理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角平分线的定义: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这个角的平分线.表达方式:如图1,∵OC是∠AOB的平分线,∴∠1=∠2(或∠AOB=2∠1=2∠2或∠1=∠2=∠AOB).2.角平分线的画法:你能用什么方法作出∠AOB的平分线OC?(可由学生任选方法画出OC).可以用尺规作图,可以用折纸的方法,可以用TI图形计算器.3.创设探究角平分线性质的情境:用两个全等的30的直角三角板拼出一个图形,使这个图形中出现角平分线,并且平分出的两个角都是30.学生可能拼出的图形是:(拼法1)(拼法2)(拼法3)选择第三种拼法(如图2)提出问题:(1)P是∠DOE平分线上一点,PD、PE与∠DOE的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2)点P到∠DOE两边的距离可以用哪些线段来表示?(3)PD、P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投影)二、探究新知:(一)探索并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1.实验与猜想:引导学生任意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并在角平分线上任取一点,作出到角两边的'距离.通过度量、观察并比较,猜想它们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用TI图形计算器实验的结果:(教师用计算机演示:点P在角平分线上运动及改变∠AOB大小,引导学生观察PD与PE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用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得出猜想:命题1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证明与应用:(学生写在笔记本上)已知:如图3,OC是∠AOB的平分线,P为OC上任意一点,PD⊥OA于D,PE⊥OB于E.求证:PD=PE.(投影)证明:∵OC是∠AOB的平分线,∴∠1=∠2.∵PD⊥OA于D,PE⊥OB于E,∴∠ODP=∠OEP=90.又∵OP=OP,∴△ODP≌△OEP(AAS).∴PD=PE三、作业设计反思:一、重视情境创设,让学生经历求知过程。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平分线的性质》是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2.5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包括: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交点对着的角是相等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是相等的。

这些性质对于学生理解角的平分线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和其他多边形的性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垂线的性质等知识。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推理能力,但对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理解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式发现和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能够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发现和证明数学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数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推理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和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

2.讲解法:教师对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画图、测量等实践操作,加深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学习资料,包括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角的概念、垂线的性质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角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角平分线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解答。

八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人教版《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案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和推理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了解“经过证明,得到确定的结论”的方法。

4.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二、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其简单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正确画出角的平分线,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四、教学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和推理,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通过实例,介绍经过证明得到确定的结论的方法。

3.通过角平分器的使用,以及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画角的平分线,使学生能够正
确地画出角的平分线。

4.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简单应用。

5.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经过证明,得到确定的结论”的方法。

6.通过实例,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7.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8.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八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3.学会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构造线段相等、角度相等等问题。
学生能够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角的平分线的探索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角的平分线,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角吗?它们有什么特殊之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角的平分线,一起来探索这些角的奥秘吧!”
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及作用。
“谁能来说说什么是角的平分线?它有什么作用呢?”
3.导入新课:通过学生回答,自然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二)讲授新知
1.概念讲解:详细解释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并通过图示进行展示。
3.提高题挑战:
完成课后提高题6、7,这两题难度较大,旨在培养学生几何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4.探究性问题: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除了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角的平分线还有其他性质吗?”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精神。
5.小组合作任务: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角的平分线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第章节后的练习题1、2、3,这些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应用题训练:
选择两道应用题(如课本例题4、5),要求学生运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进行解决。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
2.强调几何证明的思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理解角平分线概念,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角平分线的性质难点: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还记得什么是角平分线吗?角平分线是以这个角的顶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它把这个角分为相等的两个角。

问题角平分线有怎样的性质呢?
2、我们用折纸的方法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步骤如下:用折纸法画出角POQ的平分线在折线上任取一点R,过R点折出直线AQ的垂直线段展开后标示出R、E、E展开后和是否相等?_直线段、是否相等?_直线AR上另取一点S,分別向直线AP、AQ画垂线,此两垂直线段是否一样相等?_论:一个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3、从操作过程归纳总结: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4、例题例
1、如图,AD、AE分别是ABC中A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它们有什么关系?解:AD平分CAB1CAB又AE平分CAF,FADCE34123CAFCAB=CAF=180,B1 3=(CAB CAF)=,即ADAE。


2、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点P,试问点P到三边的距离相等吗?为什么?分析及解答略例
3、如图,P为ABC的外角平分线上任一点,且PE垂直BA,PD垂直AC,E、D分别是垂足,试探索BE 与PB PD的大小关系。

解:因为AP是ABC的外角平分线,所以PD=PE
又PB PD=PB PE又PB PEBE即PB PDBE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折纸的基础上,得到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