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在客车的应用

合集下载

聚合物发泡技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聚合物发泡技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聚合物发泡技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聚合物发泡技术是一种在聚合物材料中引入气泡以提高其物理性能和降低密度的技术。

通过在聚合物材料中注入发泡剂并施加热力使其膨胀,可以制造出具有轻质、隔热、吸震等特性的发泡聚合物制品。

聚合物发泡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发泡聚合物被用作保温材料,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在交通运输领域,发泡聚合物可以制造轻量化的车身部件,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

而在包装行业,发泡聚合物则可以用来制作轻便、防震的包装材料,保护易碎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与传统材料相比,聚合物发泡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发泡聚合物具有较低的密度,重量轻,能够减轻对于结构和设备的负荷。

其次,发泡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车辆等的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发泡聚合物还具有出色的隔音和吸震性能,能够有效地减少噪音和振动对周围环境和设备的影响。

总而言之,聚合物发泡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加工技术,对于提高材料性能、节能减排以及改善生活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聚合物发泡技术在未来将会继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有望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潜在的价值和优势。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探讨聚合物发泡技术的定义、原理、应用领域和优势,并对其重要性、发展前景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

首先,介绍聚合物发泡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我们将深入探讨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机制,解释发泡剂在聚合物中的作用以及生成气泡的过程。

了解聚合物发泡技术的定义和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应用和优势。

其次,探讨聚合物发泡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我们将详细介绍聚合物发泡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建材、包装材料、汽车工业等。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聚合物发泡技术相对于传统材料的优势,如轻量化、隔热性能、抗震性能等,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性。

接着,总结聚合物发泡技术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基于聚氨酯发泡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新技术研究

基于聚氨酯发泡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新技术研究

基于聚氨酯发泡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新技术研究摘要:本文围绕聚氨酯发泡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新技术展开总结与探讨,首先简要概括分析聚氨酯材料在汽车市场中的应用潜力,然后从全水发泡、氟代烯烃发泡、以及真空减压发泡这三个方面入手,对聚氨酯发泡材料的新技术进行总结,最后对汽车行业有关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仅供参考。

关键词:聚氨酯发泡材料;汽车;技术1 聚氨酯材料市场潜力当前汽车行业正呈现出轻量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带动了聚氨酯发泡材料的进一步应用与拓展,微孔弹性体、软泡等聚氨酯发泡制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靠背、扶手、坐垫等各个部件中。

同时,方向盘、遮光板、仪表板等汽车重要零部件领域中对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应用也呈现出了普及化以及广泛化的发展趋势,在改进汽车性能,优化汽车结构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以多硬度聚氨酯发泡材料为例,此类材料能够考虑驾乘人员在座椅上的接触位置、接触方式以及功能作用提供不同程度的硬度支撑,以确保驾乘人员在就座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同时,应用多硬度聚氨酯发泡材料还能够使车辆外部结构得到改进,在提升车辆外形美观感的同时,减少镶嵌物在内部结构中的应用。

2 聚氨酯发泡材料应用新技术1)全水发泡。

此项技术是指基于对异氰酸酯基以及水的应用,通过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以及聚氨酯泡沫,具有环境友好型的特征,在工业生产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水作为扩链剂,参与聚氨酯形成过程。

工业生产实践中,常通过混合催化剂、发泡剂以及聚醚多元醇的方式,添加一定比例异氰酸酯,以促进泡沫塑料的形成。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全水发泡技术在具体应用期间缺少物理发泡剂,导致化学反应期间黏度提升明显,组合料间黏度较大,对需要浇筑成型或现场喷涂的工业应用场合并不适用。

2)氟代烯烃发泡。

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由于烷烃类发泡剂存在易燃特性,因此导致其在聚氨酯泡沫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受此因素影响,有关人员正在积极探索对第四代发泡剂的应用。

发泡材料及应用

发泡材料及应用

发泡材料及应用
发泡材料是一种具有许多微小气泡的材料,通过在其内部加入气体或膨胀剂来制造。

发泡材料具有轻质、绝缘、吸震和吸声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聚苯乙烯(EPS)
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发泡材料,通常被称为泡沫塑料或白胶。

它具有轻质、低导热性和吸震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保温材料、包装材料和造船等领域。

EPS还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产品,如盒子、容器和模型。

2.聚氨酯泡沫(PU)
聚氨酯泡沫是一种多功能的发泡材料,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和耐久性。

它在建筑业中常被用于制作保温材料、屋顶和墙体隔热板。

此外,聚氨酯泡沫还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电子产品和鞋类制造等行业。

3.聚乙烯(PE)
聚乙烯是一种轻质、柔软、耐用的发泡材料,常用于包装材料、浮动设备、玩具和冷却设备等。

聚乙烯泡沫还可以制作护具、坐垫和运动器材等。

4.聚丙烯(PP)
聚丙烯是一种耐用、柔软的发泡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化学性能和绝缘性能。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产品、建筑和包装领域。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发泡材料,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发泡材料,如聚酯泡沫(PET)、聚酰胺泡沫(PA)和聚氯乙烯泡沫(PVC)。

这些发泡材料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需求的领域,如高温、耐火和化学环境。

综上所述,发泡材料在各个行业都有重要的应用。

它们不仅具有轻质、绝缘和吸震等优点,还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不同形状和厚度的产品,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发泡材料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

聚氨酯硬泡仪表台在新能源客车上的应用

聚氨酯硬泡仪表台在新能源客车上的应用

聚氨酯硬泡仪表台在新能源客车上的应用王鹏【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政府和公众对汽车的安全性,阻燃性能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近几年不断出现的公交客车自燃、燃烧事故也促使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出台了更高的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标准.随着《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8410-2016和《营运客车内饰材料阻燃特性》JT/T1095-2016的发布,以及客户对汽车内部气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及气味排放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汽车内饰材料在燃烧特性及气味排放方面已经远远达不到相关标准和市场的要求.根据目前国内相关内饰材料的研发和材料的应用,我们选取了聚氨酯硬泡工艺作为新款仪表台开发的主要方向,并经过反复试验、试制,成功开发出了适合北方客车新能源公交系列的新款聚氨酯硬泡仪表台.【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9(000)014【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新能源;客车;聚氨酯硬泡;仪表台【作者】王鹏【作者单位】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9.7本文主要介绍了适合新能源公交系列的聚氨酯硬泡仪表台的开发和应用,为解决新能源客车在轻量化、内饰阻燃性能、环保要求等提供在仪表台加工工艺上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目前国内新能源及传统客车采用的仪表台产品多为吸塑成型、聚氨酯软泡或者投入较大的注塑产品,以上几种工艺各有优缺点。

首先用量最大的聚氨酯软泡由于采取玻璃钢内骨架+软泡夹层+表皮的方式,其手感较好,成型容易,废品率较低,缺点也同样明显,由于玻璃钢内骨架的存在,气味较大,重量较重,并且对玻璃钢骨架的阻燃要求很高。

造成成本相对降低不下来。

吸塑材料的仪表台成型快,适合大量生产,但是对模具、原材料要求很高,随着《营运客车内饰材料阻燃特性》JT/T 1095-2016的发布,阻燃性能的提升,原材料势必在成本上有很大的提升。

聚氨酯硬泡在汽车中的应用

聚氨酯硬泡在汽车中的应用

第26卷第2期2002年3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 Vol.26,No.2 Mar.,2002 聚氨酯硬泡在汽车中的应用Ξ顾建刚,邱正祥,何斌辉,孙 巍(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37)摘 要:聚氨酯硬泡(PU )在汽车中应用广泛。

客车制造厂采用聚氨酯硬泡的初衷是认为这种材料具有隔热、吸声、隔声的功能。

但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硬泡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但吸声和隔声性能均很差。

关键词:聚氨酯硬泡;导热系数;吸声系数;隔声中图分类号:U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06(2002)02-0066-03The Application of PU in AutomobilesGU Jian 2gang ,Q IU Zheng 2xiang ,HE Bin 2hui ,SUN Wei(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China )Abstract :PU is widely used in automobiles and also viewed as a material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heat in 2sulating ,sound absorbing and sound insulating.But when this material is experimented and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PU has an excellent heat insulating function ,though its sound absorbing and sound insulating functions are very poor.K ey w ords :PU ;Heat conduction coefficient ;Sound absorbing coefficient ;Sound insulation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中高档汽车中普遍采用制冷和供暖设备,对车内装饰件的隔热、吸声和隔声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水性软发泡在高档客车中的应用

水性软发泡在高档客车中的应用
1 与普通 聚氨 酯发泡 的 比较见表 1 ) 。
图 l 顶 中隔热海绵 照片( 传统工艺 )
2 与隔热海绵 、 ) 泡沫板 、 复合隔热 材料等传 统材料
之间的 比较 。水性发泡 秉承普通 聚氨 酯发泡 的优点 , 具
有 良好 的填充 性 , 能与被 喷涂表 面完全合 为一体 , 以 可 将 车身蒙 皮与 型钢之 间 的缝 隙 、 洞等完 全密封 , 之 空 加 其本身所具有 的保 温隔热 、 阻气 、 防潮 及憎水功能 , 证 保
水性软发泡 材料 , 是全水基软 发泡 聚氨酯泡沫 塑料 的简称 ,是一种 1 0 0 %全水基现 场软发泡保温 、隔热材
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由全水基发 泡聚氨酯 专用树脂 和异氰 酸 ̄ ( I 是 MD ) 反应制得 的软质 开孔式聚氨酯 泡沫塑料 , 为微 黄的乳 白
由人工进行 , 车身蒙 皮及型钢框存在 间隙。即使采用 对
出现 。
优势 , 是客 车车身保温密封 的理想之选 _J 2。 _ 3
2 保温 隔热性能提升 。以前 , 客车与行业大多 ) 中通 数企业一样 ,车身隔热密封过 多使用传统 的保温材料 , 也许有些材料本身 的性能优异 , 由于前面所提到的施 但
工及装 配等方 面存在较 大 的问题 , 车身密 封 、 隔热 性能 不佳 。随着水性软发泡 的推广应用 , 车身顶盖 、 两侧 、 前
由于传统 隔热材料装配后与 车身存 在的缝 隙 、 空洞 对 车身 隔热 、 减振 、 防腐 等性能均有 不 同程 度 的负面影
响, 不能完全发挥材料本身 的性 能指标 。 因此 , 水性发泡 与传统 隔热材料 相 比, 在各个关键指标 上均具有 明显 的
于其具 有 良好 的弹性变形 能力 ,成功地解决 了这 一 问 题。 既提高 了车身侧围的保温 、 隔热性 能 , 又对车身侧 嗣 平整度无任何影响 , 且还能有效地 防止蒙皮 松动问题 的

聚氨酯发泡技术汽车应用发展趋势探讨

聚氨酯发泡技术汽车应用发展趋势探讨

聚氨酯发泡技术汽车应用发展趋势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聚氨酯(Polyurethane)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耐磨、耐腐蚀等特性,适合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制造。

通过聚氨酯发泡技术,可以制造出轻量化、高强度的汽车零部件,提升汽车性能和节能环保。

在汽车制造中,聚氨酯发泡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座椅、车门、车顶等部件的制造。

通过聚氨酯发泡,可以实现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提高汽车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

随着汽车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拓展,聚氨酯发泡技术将在汽车制造领域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2 问题提出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制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在使用聚氨酯发泡技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汽车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进一步提升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水平,以及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舒适性的需求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有必要对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制造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轻量化、隔音隔热、环保等优点,可以有效提升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深入研究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项研究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聚氨酯发泡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指导其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更好地应用这一技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研究聚氨酯发泡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有助于行业内部不断完善技术,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探讨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可以为相关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应用中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汽车行业)聚氨酯发泡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新技术

(汽车行业)聚氨酯发泡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新技术

(汽车行业)聚氨酯发泡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新技术聚氨酯发泡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新技术2007-6-149:42:00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编辑:zc1聚氨酯材料的应用概况聚氨酯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汽车上用量最大的塑料品种之壹,全球汽车制造业每年聚氨酯的使用量超过100万t。

2006年,我国汽车工业年产量超过720万辆,聚氨酯的总用量将达到10万t之上。

聚氨酯壹般占车用塑胶的15%,平均每辆车的使用量为15kg,多数采用MDI系列产品。

根据汽车构件的不同,聚氨酯以泡沫塑料、弹性体、胶粘剂等不同的形态和性能来适应不同的要求。

比如聚氨酯泡沫塑料随着配方的改变,具有质量轻、隔热、回弹性好、舒适性好、低温性能好、耐用、安全性和吸振性较高等特点,其优越性是其他材料不能比拟的。

汽车和家电产品的废泡沫塑料回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最近,国外汽车生产商已经能够回收使用30%的废泡沫塑料,其生产过程是将废泡沫塑料进行清洗、粉碎、干燥,最后用粘合剂将这些废泡沫塑料粘在壹起,即可用于生产地毯衬背及其他垫材。

2汽车内饰件2.1仪表板(1)表皮材料目前,汽车制造商在汽车内饰方面追求进壹步提高车内部空间的舒适、安全和美观,能够说,汽车内饰越来越向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这种高级化首先体当下采用了多种性能各异的材料(纤维织物、真皮革、植毛),使车内所有表面软饰化且力求美化(花纹深粗、木纹、颜色匹配)。

软饰表面材料和内部吸音、吸振材料和骨架材料复合成车内顶棚、豪华仪表板、转向盘、座椅等。

这种发展实际上和材料再生利用、降低成本自相矛盾。

因此,开发既能满足内饰高级化、软饰化、个性化,又能满足轻量化、低成本、材料再生利用要求的内饰用新材料是当务之急。

BASFX公司开发了壹种用于汽车内部装饰的聚氨酯弹性体蒙皮材料(TPU)Elastoskin,用于仪表板和门板内饰件面层,其性能优于目前采用的聚氯乙烯(PVC)及其他蒙皮材料,成本比PVC 等蒙皮材料仍低,是PVC理想的替代品。

epp发泡材料

epp发泡材料

epp发泡材料
EPP发泡材料。

EPP(Expanded Polypropylene)是一种新型的发泡材料,具有轻质、耐冲击、隔热、隔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包装材料、体育器材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EPP发泡材料的特性、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特性。

1. 轻质,EPP是一种轻质材料,密度低,重量轻,适合用于制造轻量化产品。

2. 耐冲击,EPP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能,能够吸收冲击能量,保护产品不受损坏。

3. 隔热,EPP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减少热量传导,适合用于制造保温材料。

4. 隔音,EPP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可以减少噪音传播,提高产品的舒适性。

二、应用。

1. 汽车零部件,EPP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座椅、车门内饰、保险杠等零部件的制造,其轻质、耐冲击的特性能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2. 包装材料,EPP可以制成各种形状的包装材料,用于保护易碎产品,如电子产品、玻璃制品等,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坏。

3. 体育器材,EPP可以制成各种体育器材,如保护头盔、护具等,提高运动员的安全性。

三、发展前景。

随着轻量化、环保化的趋势,EPP作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发泡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随着汽车工业、电子产品、体育用品等行业的发展,EPP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其在节能减排、提高产品性能方面的优势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应用。

总结,EPP发泡材料具有轻质、耐冲击、隔热、隔音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包装材料、体育器材等领域。

随着轻量化、环保化的趋势,EPP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希望本文对EPP发泡材料有所了解的读者有所帮助。

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汽车的隔音和减震是提升驾乘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微孔发泡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汽车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微孔发泡材料具有独特的特性,如轻质、吸音性能好、抗震性强等,使其成为汽车隔音和减震领域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重点探讨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微孔发泡材料的特性,包括其结构、成分和物理性质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我们将详细讨论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隔音中的应用,包括在车身隔音、发动机噪音控制和路噪减震方面的运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减震方面的应用,包括悬挂系统和座椅减震等方面的应用示例。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旨在全面了解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探究其优势和发展前景。

希望能够为汽车制造商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推动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该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领域的重要性。

接着给出了文章的结构,明确了各个章节的内容和目的。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了微孔发泡材料的特性、在汽车隔音中的应用以及在汽车减震中的应用。

在2.1节中,将详细介绍微孔发泡材料的特点,包括其轻质、吸声性能好等方面的优势。

在2.2节中,将阐述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隔音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在车厢隔音、发动机隔音等方面的应用。

在2.3节中,将探讨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减震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其在悬挂系统中的作用和优势。

结论部分将对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进行总结,总结其在隔音和减震方面的优势,以及对未来汽车领域的发展进行展望。

最后,给出文章的结束语,总结全文观点,强调该材料在汽车领域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三个部分的组织,本文将全面介绍微孔发泡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并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价值。

微发泡在汽车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微发泡在汽车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502019 No.3随着汽车市场快速的发展,精密注塑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采用传统的注塑加工技术生产这些制件,往往会出现多种质量问题,如制品存在较大的内应力、由于收缩不均而导致产品变形等,达不到要求的品质或成本要求。

微发泡注塑成型工艺,这种技术可以将制件的生产尺寸精度控制在0.001~0.01 mm之间,有时甚至能够达到0.001 mm以下。

与传统的注塑工艺相比,该技术生产的制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尺寸稳定性,而且制件的尺寸精度和重复精度高,公差范围小,能够满足产品要求。

由于微发泡注塑工艺自身的多种性能优势,加上塑料加工领域的“转型”,为该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对制品规格要求很高的医疗和电子电器领域,精密注塑成型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成熟和完善的注塑工艺。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各汽车生产厂家在追求轻量化的同时,更加注重零部件的产品质量,微发泡注塑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趋势。

微发泡分类现行业内微发泡工艺分为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二者虽使用不同方式将N 2、CO 2等气体与塑料熔体充分融合后冷却,但其结果均是在制件内部形成密实的“蜂窝状”空泡结构,现产品的减重效果。

化学发泡化学发泡是利用一种熔点约160 ℃化学发泡剂,受热能释放出气体诸如N 2、CO 2等的物质,与塑料粒子按不同比例混合后进入料筒受热分解、混合,进入型腔冷却成型的过程。

化学发泡剂分解的气体应为无毒、无腐蚀性、不燃烧、对制品的成型及物理、化学性能无影响,释放气体的速度应能控制,且在塑料中应文/张振力 邓峰 贾桐(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微发泡在汽车开发中的应用研究传统的注塑工艺都需要采用较高的模内压来完成注塑,此时较高的压力点往往会使得制件由于承受较大且不平均的压力而发生破裂。

相比之下,微发泡成型工艺不需要依靠机器的不断保压,即可实现熔体的顺利填充,不仅减少了产品的内应力,并保证了产品不同位置的平均收缩,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尺寸稳定性。

聚氨酯发泡技术汽车应用发展趋势探讨

聚氨酯发泡技术汽车应用发展趋势探讨

聚氨酯发泡技术汽车应用发展趋势探讨【摘要】聚氨酯发泡技术是一种在汽车制造中广泛应用的新型技术。

本文围绕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轻量化、安全性能、舒适性提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聚氨酯发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前景,揭示其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结合当前汽车行业对轻量化、安全性能和舒适性的需求,预测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未来的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为研究人员和汽车制造商提供对聚氨酯发泡技术的深入了解,为汽车行业的技术革新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聚氨酯发泡技术、汽车应用、发展趋势、轻量化、安全性能、舒适性、未来应用前景、影响。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汽车制造商们正不断寻求新的技术和材料来提升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这个背景下,聚氨酯发泡技术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聚氨酯是一种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且重量轻、成本低廉。

在汽车制造中,聚氨酯发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内饰件、座椅、隔音材料等部件的制造。

通过聚氨酯发泡技术,可以制造出轻量化、耐磨性强、隔音效果好的零部件,提升汽车的整体质量和性能。

聚氨酯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减少碰撞时对驾驶员和乘客的伤害。

本文旨在探讨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汽车制造商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汽车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分析其在汽车轻量化、安全性能提升和舒适性提升中的作用,以期为汽车行业提供更高效、环保、安全和舒适的解决方案。

通过深入研究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提升汽车整车性能和乘坐体验方面的优势,为未来汽车材料研发和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探讨聚氨酯发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前景,可以为汽车制造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战略性的决策参考,促进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经济型发泡技术的开发及在汽车内饰件的应用

经济型发泡技术的开发及在汽车内饰件的应用

AUTO PARTS | 汽车零部件经济型发泡技术的开发及在汽车内饰件的应用樊琪 孙建军延锋汽车内饰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805摘 要: 经济型发泡又被称为薄壁发泡,是一种对材料性能、设备精度、模具设计、产品设计、工艺控制等具有较高要求的复杂技术。

该技术使内饰件具备舒适软触感及碰撞吸能特性的同时,还可以明显降低内饰件的重量,满足节能要求,这一技术符合汽车轻量化趋势。

关键词:经济型发泡 内饰件 轻量化1 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逐年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对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产生巨大影响。

为保持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研究表明汽车轻量化可以显著降低油耗,汽车整体质量每减少100Kg,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L[1]。

与注塑材质内饰相比,发泡内饰具有弹性舒适的手感,同时可以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发挥缓冲吸能效果,保护车内乘员。

发泡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内饰件,常见的有仪表板、方向盘、副仪表板、顶棚、遮阳板、门内饰板、门扶手等。

近年来,为了满足轻量化要求,内饰产品也从材料和工艺上不断研究并取得一定进展,其中经济型发泡技术通过产品设计和工艺提升,保留弹性舒适功能的同时,降低发泡层厚度,从而实现轻量化目的。

2 内饰件发泡技术概述汽车内饰件大多采用聚氨酯发泡技术,主要过程是通过高压发泡机将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双组分进行充分混合后浇注进模具,之后在带有温度控制的模具内进行一系列链增长、气体发生、交联化学反应,最终形成多孔性高分子结构的泡沫塑料。

聚氨酯泡沫塑料形成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4种反应[2]:(1)异氰酸酯和羟基反应——多异氰酸酯和多元醇(聚醚、聚酯或其它多元醇)反应生成聚氨酯:(2)异氰酸酯和水反应——带有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和水反应,先形成不稳定的氨基甲酸,然后分解成胺和二氧化碳:NCONH2H2CO++胺基进一步和异氰酸酯基团反应生成含有脲基的聚合物:NCO+NH NHC NO H(3)脲基甲酸酯反应——氨基甲酸酯基团中氮原子上的氢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脲基甲酸酯:N C OONCO+NHCOCNHO(4)缩二脲反应——脲基中氮原子上的氢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缩二脲:NCO+N C NOCNHOH上述四个反应中:(1)、(2)属于链增长反应,后者还生成二氧化碳,因而既可看成链增长反应,又可视作气体发生反应,我们通常称之为放气反应。

聚氨酯发泡技术汽车应用发展趋势探讨

聚氨酯发泡技术汽车应用发展趋势探讨

聚氨酯发泡技术汽车应用发展趋势探讨【摘要】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引言部分介绍了聚氨酯发泡技术的定义和汽车行业对其需求。

正文部分分析了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现状、优势、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创新方向。

结论部分指出聚氨酯发泡技术将在汽车行业持续发展壮大,并成为汽车制造的重要推动力,助力汽车行业实现节能环保目标。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看出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为汽车制造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关键词】聚氨酯发泡技术, 汽车应用, 发展趋势, 制造, 优势, 挑战, 创新方向, 节能环保, 推动力, 需求, 应用现状, 发展壮大, 实现目标.1. 引言1.1 聚氨酯发泡技术的定义聚氨酯发泡技术是一种利用聚氨酯作为基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而膨胀成泡沫的技术。

在汽车制造领域,聚氨酯发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车身隔音隔热、座椅及内饰材料、防撞材料等方面。

聚氨酯发泡技术的原理是将聚氨酯原料与气体发泡剂混合后加热反应,形成泡沫结构。

这种泡沫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耐寒耐酸碱等性能,能够有效提升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随着汽车行业对轻量化、节能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聚氨酯发泡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进步,聚氨酯发泡技术将在未来汽车制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1.2 汽车行业对聚氨酯发泡技术的需求汽车行业对聚氨酯发泡技术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汽车质量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对汽车零部件的性能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聚氨酯发泡技术具有优良的吸音隔音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可以提升汽车内部舒适性和安全性,符合现代汽车制造的需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汽车制造业也在不断寻求更环保的材料和技术。

聚氨酯发泡技术可以实现轻量化设计,减少汽车整车重量,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符合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

组合聚醚发泡用

组合聚醚发泡用

组合聚醚发泡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组合聚醚发泡用是一种常见的发泡材料,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座椅、建筑隔热材料等领域。

它以其轻巧、隔热、吸音等优良特性,受到市场的青睐。

组合聚醚发泡用的优点之一就是其轻巧性能。

由于其内部充满了大量气孔,因此重量很轻,适合在家具、汽车座椅等需要轻便材料的场合使用。

轻巧的特性不仅使制成的产品更容易搬运和安装,同时也有利于产品的降低成本。

组合聚醚发泡用的隔热性能也非常优异。

由于其独特的微孔结构,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阻止热量的传导,使室内保持温暖。

在建筑材料领域,组合聚醚发泡用被广泛应用于隔热层的制造,起到了很好的节能效果。

组合聚醚发泡用还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能。

在产品表面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可以吸收来自外界的噪音,起到减音的效果。

这种优良的吸音性能使得组合聚醚发泡用在需要降噪的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汽车内饰、音响室等。

组合聚醚发泡用还有着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磨性能。

由于其内部结构疏松,因此具有很好的抗压能力,能够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不变形。

由于其材质坚固耐磨,不易磨损,可以在长时间使用后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

第二篇示例:组合聚醚是一种常用的发泡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特别是在建筑和家具行业中。

它具有良好的隔热和保温性能,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能。

本文将介绍组合聚醚发泡用的基本原理,特点,优点和应用领域。

一、基本原理组合聚醚发泡剂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材料,气体的产生使其膨胀形成泡沫结构。

聚醚发泡剂通常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两种成分组成,其中异氰酸酯又称为异氰酸酯单体,多元醇又称为聚醚多元醇。

当这两种成分混合时,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发生交联反应,形成聚醚聚氨酯泡沫。

泡沫的质地和性能可以通过调整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配比来控制。

二、特点1. 良好的绝热性能:组合聚醚泡沫具有良好的绝热性能,能够有效隔绝外界热量,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

2. 轻质:组合聚醚泡沫具有轻质的特点,重量轻,易于搬运和安装,减少了建筑物自重,简化了建筑结构。

发泡在客车的应用

发泡在客车的应用

硬质聚氨酯现场发泡技术在客车中的应用摘要:通过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原材料作用的阐述,介绍了硬质聚氨酯现场喷泡发泡技术在空调客车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现场发泡中常见缺陷及其解决措施。

主题词:空调客车硬质聚氨酯隔热保温发泡工艺1 前言目前,大多数空调客车是在其车身外蒙皮和内护板间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板作为车身隔热层,靠泡沫板、内护板以及内装饰软化层一起来保证车身的隔热保温功能。

这种隔热方式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等优点。

但装配时不容易使泡沫板填充紧密,从而常会造成客车行驶时泡沫板振动,产生振动噪声;而且由于隔热层与蒙皮、内护板间存在间隙,造成密封不良,引起隔热层内空气的流动,大大降低空调客车的隔热保温能力。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综合性能好、应用广泛的隔热保温材料。

与其它保温材料相比较,它具有容量小,隔热性能好、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吸水率低以及阻燃性好等优点。

从70年代起,硬质聚氨酯就开始广泛应用在冷藏保温汽车中。

大约从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有部分豪华空调客车开始采用硬质聚氨酯现场发泡技术制作车身的隔热保温层。

与采用已成形的填充式泡沫板相比较,采用硬质聚氨酯现场发泡制作隔热材料具有较多优点:1)聚氨酯泡沫塑料含有阻燃剂,具有较好的阻燃性,有利于客车的防火安全。

2)聚氨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低,λ值只有0.02-0.03w/m2 k ,约为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的40-50%左右。

而且聚氨酯喷涂在客车内外蒙皮之间,发泡后形成整体,无接缝,密封性好,起到极好的隔热保温及密封作用。

3)粘接力强,有吸振作用。

发生反应后,聚氨酯泡沫发泡体牢固地粘接在目的物上,当发泡材料充满蒙皮与护板间的间隙后,可将蒙皮张紧,防止蒙皮鼓动振响。

4)防漏性能好。

聚氨酯发泡材料喷于顶盖外蒙皮和内护板间以后,即使有雨水从焊缝的缺陷处渗入,也不会从发泡材料中渗透出来,既解决了漏水问题,又起到了防止锈蚀和隔声作用。

5)填充性好。

由于聚氨酯是制造各种性能的泡沫塑料、弹性体的主要材料,凡有缝隙的地方,喷入此料后都会产生泡沫体,填满缝隙。

聚氨酯发泡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新技术

聚氨酯发泡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新技术

聚氨酯发泡材料在汽车上应用的新技术2007-6-14 9:42:00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编辑:zc1聚氨酯材料的应用概况聚氨酯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己经成为汽车上用量最大的塑料品种之一,全球汽车制造业每年聚氨酯的使用量超过100万t。

2006年,我国汽车工业年产量超过720万辆,聚氨酯的总用量将达到10万t以上。

聚氨酯一般占车用塑胶的15%,平均每辆车的使用量为15kg,多数采用MDI系列产品。

根据汽车构件的不同,聚氨酯以泡沫塑料、弹性体、胶粘剂等不同的形态和性能来适应不同的要求。

比如聚氨酯泡沫塑料随着配方的改变,具有质量轻、隔热、回弹性好、舒适性好、低温性能好、耐用、安全性和吸振性较高等特点,其优越性是其他材料不能比拟的。

汽车和家电产品的废泡沫塑料回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最近,国外汽车生产商己经能够回收使用30%的废泡沫塑料,其生产过程是将废泡沫塑料进行清洗、粉碎、干燥,最后用粘合剂将这些废泡沫塑料粘在一起,即可用于生产地毯衬背及其他垫材。

2汽车内饰件仪表板2.1(1)表皮材料目前,汽车制造商在汽车内饰方而追求进一步提高车内部空间的舒适、安全和美观,可以说,汽车内饰越来越向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这种高级化首先体现在采用了多种性能各异的材料(纤维织物、真皮革、植毛),使车内所有表而软饰化并力求美化(花纹深粗、木纹、颜色匹配)。

软饰表而材料与内部吸音、吸振材料和骨架材料复合成车内顶棚、豪华仪表板、转向盘、座椅等。

这种发展实际上与材料再生利用、降低成木自相矛盾。

因此,开发既能满足内饰高级化、软饰化、个性化,又能满足轻量化、低成札材料再生利用要求的内饰用新材料是当务之急。

BASF公司开发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部装饰的聚氨酯弹性体蒙皮材料(TPU)Elastoskin,用于仪表板和门板内饰件面层,其性能优于目前采用的聚氯乙烯(PVC)及其他蒙皮材料,成木比PVC等蒙皮材料还低,是PVC理想的替代品。

聚氨酯发泡设备在汽车内饰生产中的应用探究

聚氨酯发泡设备在汽车内饰生产中的应用探究

聚氨酯发泡设备在汽车内饰生产中的应用探究发布时间:2022-06-22T06:51:29.88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5期作者:钱思圣[导读] 汽车内饰的制造工艺和原材料对于汽车性能提升有着密切关联。

与传统的注塑材料相比,汽车内饰采用聚氨酯工艺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剧烈碰撞时表现出优异的抗震缓冲效果,因此聚氨酯材料作为汽车内饰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安徽鲲鹏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1 安徽省装备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安徽省滁州市 239000摘要: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的汽车行业中,节能减排和环保目标的实现成为企业和人员关注研究的问题。

汽车内饰轻量化对于降低能耗,节能减排非常有利。

在汽车内饰生产中,采用聚氨酯发泡工艺成为汽车企业的常见选择。

聚氨酯发泡装置是一种专门用于聚氨酯汽车内饰的装置,通过对聚氨酯发泡设备在汽车内饰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推动汽车制造工艺水平提升。

关键词:汽车制造;汽车内饰;聚氨酯;发泡设备;技术应用1引言汽车内饰的制造工艺和原材料对于汽车性能提升有着密切关联。

与传统的注塑材料相比,汽车内饰采用聚氨酯工艺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剧烈碰撞时表现出优异的抗震缓冲效果,因此聚氨酯材料作为汽车内饰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此外,由于聚氨酯材料的质量轻便,可以实现汽车轻量化,利于汽车节能减排。

在汽车内饰中,应用聚氨酯材料的部位很多,如仪表盘、方向盘、顶棚、遮阳板、内饰门板、门扶手等。

在制造汽车内饰时,采用合理的聚氨酯发泡设备非常重要。

2聚氨酯发泡设备工作原理聚氨酯发泡工艺主要利用高压条件在发泡机中将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等组分进行均匀混合,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浇筑进模具,原料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最终形成具有多孔性质的高分子产品。

聚氨酯发泡设备在发泡工艺中非常关键。

主要设备包括发泡机和模架,发泡机是将原材料在设计的配比下进行混合然后浇筑,模架主要用于原料浇筑后的熟化过程,以及产品脱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质聚氨酯现场发泡技术在客车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原材料作用的阐述,介绍了硬质聚氨酯现场喷泡发泡技术在空调客车生产中的应用,以及现场发泡中常见缺陷及其解决措施。

主题词:空调客车硬质聚氨酯隔热保温发泡工艺
1 前言
目前,大多数空调客车是在其车身外蒙皮和内护板间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材料板作为车身隔热层,靠泡沫板、内护板以及内装饰软化层一起来保证车身的隔热保温功能。

这种隔热方式具有简单易行,成本低廉等优点。

但装配时不容易使泡沫板填充紧密,从而常会造成客车行驶时泡沫板振动,产生振动噪声;而且由于隔热层与蒙皮、内护板间存在间隙,造成密封不良,引起隔热层内空气的流动,大大降低空调客车的隔热保温能力。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综合性能好、应用广泛的隔热保温材料。

与其它保温材料相比较,它具有容量小,隔热性能好、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吸水率低以及阻燃性好等优点。

从70年代起,硬质聚氨酯就开始广泛应用在冷藏保温汽车中。

大约从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有部分豪华空调客车开始采用硬质聚氨酯现场发泡技术制作车身的隔热保温层。

与采用已成形的填充式泡沫板相比较,采用硬质聚氨酯现场发泡制作隔热材料具有较多优点:1)聚氨酯泡沫塑料含有阻燃剂,具有较好的阻燃性,有利于客车的防火安全。

2)聚氨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低,λ值只有0.02-0.03w/m2 k ,约为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的40-50%左右。

而且聚氨酯喷涂在客车内外蒙皮之间,发泡后形成整体,无接缝,密封性好,起到极好的隔热保温及密封作用。

3)粘接力强,有吸振作用。

发生反应后,聚氨酯泡沫发泡体牢固地粘接在目的物上,当发泡材料充满蒙皮与护板间的间隙后,可将蒙皮张紧,防止蒙皮鼓动振响。

4)防漏性能好。

聚氨酯发泡材料喷于顶盖外蒙皮和内护板间以后,即使有雨水从焊缝的缺陷处渗入,也不会从发泡材料中渗透出来,既解决了漏水问题,又起到了防止锈蚀和隔声作用。

5)填充性好。

由于聚氨酯是制造各种性能的泡沫塑料、弹性体的主要材料,凡有缝隙的地方,喷入此料后都会产生泡沫体,填满缝隙。

2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及现场发泡用原材料
2.1 性能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性能取决于所用的原料配方及成型工艺条件。

作为空调客车现场喷涂发泡的隔热保温泡沫塑料,其性能指标一般为:
密度30-50kg/m3
抗压强度(压缩10%计)≥50kPa
尺寸稳定性(800C 24H)≤2%
吸水性(800C 24H)<0.2 kg/m 2
导热系数0.02-0.03w/m 2k
阻燃性能(氧指数)≥26或离火3-5秒内自熄
2.2 现场发泡用原材料
A组份:包括聚醚、阻燃剂、发泡剂、催化剂及泡沫稳定剂等。

B组份:异氰酸酯
原料中各组份的作用:
1)聚醚:聚醚是由多官能团醇类或胺类与环氧丙烷反应制得的。

选择聚醚时,除要注意其价格外,并要求其粘度不太大,与异氰酸酯和一氟三氯甲烷等原料的互溶性要好。

2)阻燃剂:为提高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在原料中要外加一些阻燃剂。

选择阻燃剂时,要考虑它的阻燃效果,使硬泡的火焰传播速率要低,即蔓延性小、烟小、释放的有害气体少。

3)发泡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发泡剂,较常用的是含氯含氟的烃类化合物。

如一氟三氯甲烷(F11)、三氟三氯乙烷(F113)、二氯甲烷等。

这些发泡剂加入原料组份中去,一旦异氰酸酯与聚醚发生反应,放出热量就迅速汽化,其汽化时就能带走部分反应热,这样,生产大块泡沫时,不致于因热量的积累过多而产生分解。

而且其汽化时能充填在泡沫内形成闭孔性泡沫塑料,可以降低泡沫的导热性,降低泡沫密度。

4)催化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成型过程中,催化剂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合理选择催化剂是很重要的。

催化剂的作用是能有效调节链增长速度与交联速度间的平衡,能有效地保持发泡过程中的上升和凝固时间稳定,从而确保生产操作的稳定性。

5)泡沫稳定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发泡成型过程中,泡沫稳定剂能改变体系的表面张力,改善原料的混合性,并能调节泡沫塑料的泡孔大小与结构。

这样,所制得制品泡孔细而均匀,性能良好。

6)异氰酸酯:异氰酸酯是硬质聚氨酯发泡的主要原料之一。

一般采用多苯基多次甲基多异氰酸酯,即粗制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粗MDI)或称聚合MDI,也称PAPI。

由于粗MDI 蒸汽压较小,在发泡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少,对操作人员健康危害小。

另外,由粗MDI 制得的硬泡塑料耐热性好,尺寸稳定性亦好。

因而粗MDI广泛应用于硬质聚氨酯现场发泡技术上。

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施工方便,A组份是由生产厂家直接提供,按施工配方将聚醚及各种助剂预先混合(称作组合聚醚),由用户直接选用。

而B组分就是粗MDI。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双组份原料。

在使用过程中,根据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和对泡沫阻燃性的要求,可在A料内添加适量的阻燃剂、发泡剂和催化剂,并充分搅拌均匀。

3 现场喷涂发泡技术工艺
硬质聚氨酯现场发泡可采用喷涂发泡机发泡的形式,亦可采用手工现场发泡的方式进行发泡。

采用喷涂发泡机发泡,就是分别将A、B两个组份加入喷涂机的两个料桶中,料液经加温后,通过计量泵分别送至喷枪内混合,在压缩空气作用下,将混合物涂在被涂物表面上,实现发泡。

而手工发泡法则是把A、B两组份分别称量后,倒置于一容器中,然后立即把这两组份原料混合均匀,注入到需要充填泡沫塑料的空间中去,起化学反应并发泡后得到泡沫塑料。

手工发泡法,原材料利用率较喷涂发泡法的要低很多,有5-10%的原料粘附在容器壁上不能利用。

但由于不用投放资金购买发泡机械,节省设备投入费用,在现场临时施工或生产少量不定型制品时仍可采用。

我公司的聚氨酯现场发泡工艺是使用喷涂发泡机发泡的形式。

3.1蒙皮及骨架表面的发泡前处理
被填充发泡蒙皮、骨架表面应干净,不得有油污、锈蚀、粉尘和潮气,必要时应预先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泡沫的粘接力,聚氨酯本身就是一种优良的粘接剂,它与金属和木材等都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工件表面不干净会影响其粘接力,从而影响聚氨酯的使用性能,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3.2 配料比例
在汽车上应用的硬质聚氯酯泡沫塑料,其A、B组份的质量比通常为A:B=1:1.1~1.2,一般若A料过量,则泡沫发软、发粘,不易固化;B料过量则泡沫色暗,结构粗糙脆硬,密度大,甚至造成泡沫脱落等缺陷。

3.3 温度要求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发泡过程中,原料温度与环境温度的高低及恒定与否直接影响泡沫塑
料制品的质量,环境温度以20-300C为宜,原料温度也应控制在20-300C范围或稍高一些。

环境温度过高,发泡过快,原料损耗过大;环境温度过低,则泡沫形成困难,造成泡沫脱落、死泡等缺陷。

一般地,在春秋季,室温20-250C时,发泡速度正常,较易施工;夏季,室温在30-350C时,温度过高,发泡速度过快,应选择清晨或晚间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施工;冬季,在室温低于150C时,就将原料加热到300C左右,再进行发泡,则其发泡效果较理想。

4 常见缺陷及消除措施
4.1 泡沫脱落
在冬天或者雨天,由于被喷涂表面(车身骨架及外蒙皮内表面等)温度过低,或者空气中湿度过大致使工件表面有水分,使形成的泡沫底层与工件附着力下降,容易整快脱落。

另外,当被涂表面、骨架有油污、灰尘,或者配料比例失调(A料过多),也会使泡沫层附着力降低。

解决措施是:在喷涂发泡前,做好骨架、蒙皮的表面处理,在湿度大的雨天施工,要想办法弄干喷涂工件表面的湿气;在冬季施工要加热原料,如有可能亦要给被涂表面、骨架进行预热;必要时提高B组份的比例(或降低A组份的比例),使其反应加快,提高粘接性。

4.2 泡沫收缩
泡沫收缩是指泡沫体成形后出现泡沫体四周收缩,使其与车身骨架间有较大间隙,影响粘接强度与密封,并容易脱落的现象。

其原因是由于冬天施工时,物料的粘度增大,流动性变差,泡沫在成形过程中产生体积收缩所致。

解决方法是给原料、空气加热,并适当提高空气流量(速),使物料混合均匀,加快反应速度。

4.3 死泡
死泡是指所形成的泡沫密度太大,或者不发泡。

这是因为原料中发泡剂不足,或者气温过低所致。

解决方法是在冬季施工时,要给原料加热,加大风量,调节配方,增加催化剂、发泡剂量,以缩短反应时间。

如果是在正常温度下施工出现死泡,则可能是因为A料存放时间过长,发泡剂已挥发掉的原因,这时要给A料中加入部分发泡剂。

4.4 泡沫太脆
这主要是因为原料配比不当,B组份用料过多所致。

解决方法是适当调低B料流量,以减少异氰酸酯的用量。

4.5 泡沫太软
与泡沫太脆相反,这主要是B组份用料配比低有关,适当增加B组份用量(或者减少A组份的用料)即可。

5 结束语
与现行大部分客车厂所采用的在车身内外蒙皮间填充聚苯乙烯泡沫板作为车身隔热层的填充式相比较,硬质聚氨酯现场喷涂发泡工艺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代表着空调客车隔热保温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公司所生产的GZ6790、GZ6893、GZ6101、GZ6105等系列中高档大中型空调客车,由于采用了硬质聚氨酯现场喷涂发泡技术,大大地提高了车身的隔热保温性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