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信息窗4 国王查账
二年级数学下册 信息窗4国王查账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二年级数学下册 信息窗4国王查账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1d7d68c89ec3d5bbfd0a7482.png)
信息窗4 国王查帐教学目标:1. 通过小蜜蜂的检查使学生熟练掌握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
2. 进一步熟悉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
3.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的竖式验算。
教学难点:真正理解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激趣导入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蜜蜂们勤劳工作采花蜜,下面我们去看一下蜜蜂国王派小蜜蜂去检查蜂蜜的生产和使用的情况。
多媒体课件展示信息窗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信息图里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你能根据我们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可能会回答:(1)“一共生产了多少蜂蜜?”(2)蜂蜜用掉一些后,“还剩下多少”?……师把这两个问题板书在黑板上,问:你认为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师指黑板上的板书“一共生产了多少蜂蜜”?学生回答,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横式和竖式。
)活动二:探究加法的验算方法。
师:现在,如果你是蜂王派出的小蜜蜂,你想检查什么呢?学生可能会回答:(1)检查一下小蜜蜂算的“一共生产了891克”对不对。
(2)我想检查一下蜂蜜用掉一些后,“还剩下多少”,那个小蜜蜂算的对吗?师:是呀,小蜜蜂也有这些疑虑。
可是该怎么证明呢?你能帮它想个办法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让学生代表发表组内意见。
可能会说的几种方法:(1)从一共891里面减去573,看看等不等于318。
(2)从一共891里面减去318,看看等不等于573。
(3)把一队和二队生产的数倒过来再加一遍,看看,也就是用竖式算算318加573是不是也等于891。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竖式,并在两个竖式之间写上“验算”两个字。
说明那就是加法算式的验算,并强调带验算的竖式的书写格式。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一写。
带领学生小结一下加法算式的验算方法: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看结果是否一样?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这两种方法来验算。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非表格)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非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851e27ec941ea76e58fa04fe.png)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平度市同和小学张永梅【一年级上册】★准备课:海底世界——数数★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数5以内的数,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知道5以内数的组成,会写1~5各数。
)信息窗2:老鹰抓小鸡(数6~10各数,理解6~10各数的意义,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体会序数的意义,会写6~10各数。
)信息窗3:拔河比赛(认识“>”、“<”、“=”的含义,学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信息窗4:快乐课堂(认识“0”,了解其意义,会写“0”。
)★第二单元: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信息窗1:帮妈妈整理衣服(借助生活中的经验,重点学习按指定标准分类。
)信息窗2:帮妈妈放衣服(通过观察、比较“厚薄”,引出对长短、多少、大小等的比较。
)★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信息窗1:来到花果山(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2~6的加法,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
)信息窗2:野餐(学习和是7~10的加法,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学习关于0的加法。
)信息窗3:游水帘洞(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习被减数是2~6的减法。
)信息窗4:小猴子下山(学习关于0的减法,学习被减数是7~10的减法。
)信息窗5:小猴跳水(学习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
)信息窗6:小猴学钓鱼(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第四单元: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信息窗:谁的手儿巧(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信息窗1:迎接海鸥(数数、写数、数的组成、计数单位、数位。
)信息窗2:喂海鸥(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第六单元: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信息窗1:猜一猜(击掌游戏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反正。
)信息窗2:小小摄影家(借助汽车图辨认从上面、侧面看物体,借助兔子图辨认从侧面、后面看物体。
)★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信息窗1:运动会报名(学习9加几及相应的几加9的进位加法。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单元教案与反思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四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单元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63921952b160b4e777fcf3a.png)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信息窗1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发的口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3、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利用迁移规律探索,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对,春天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勤劳的小蜜蜂又开始忙碌了。
你瞧:(出示课件)欢迎大家来到蜜蜂王国,这就是蜜蜂生活的家园。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学生交流发现的信息。
有32只侍从,45只卫兵。
师:你能根据刚才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生交流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师板书有价值问题:1、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求知欲。
让学生自主发现图中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讲授】二.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列式?(板书算式)生:32+45师:为什么要用加法算?[来源:学&科&网]生:因为要求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32只和45只合起来,合起来就要用加法算。
师:看来加法的意义大家掌握得非常好,把两个数合起来就要用加法算。
那么32+45该怎样口算呢?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小组合作交流想法。
指名交流,可能有:30+40=70 2+5=7 70+7=77先算32+40=72;再算72+5=77。
先算30+45=75,再算75+2=77.……(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对算式的算法有自由充分的思考空间,组内交流使得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得到充分交流,实现思维碰撞。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说课课件获奖篇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说课课件获奖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d9887f0b1c59eef9c7b414.png)
一、教材分析
信息窗三: 勤劳工作
信息 窗四: 国王 查账
信息 窗一: 蜜蜂 王国
第 四 单 元 万 以 内 数 的 加 减 法 ( 二
信息 窗二: 整装 待发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 的多样性,感受学 数学、用数学的乐 趣。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 能利用所学知识, 的意义,能正确理 提出并解决简单的 口算得数是一百以 实际问题。 内的两位数加减法。
小白兔拔了35个萝卜,小灰兔拔了23个萝卜,两只兔子 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四、板书设计
四、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晏北义德希望小学 滕飞
教材 分析
教法 学法
过程 分析
板书 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 二 三
• 有余数的除法 • 万以内数的认识 •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 观察物体 •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 图形与拼组 • 解决问题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利用迁移规律探索,掌握口算方法。
二、教法学法
二、教法学法
教法
创设情 境法 问答法
学法
自主学 习 探究学 习
三、过程分析
三、过程分析
翅膀一展亮晶晶, 整天飞舞花丛中, 手足不闲爱劳动, 酿造甜蜜好过冬。
谜底:蜜蜂
三、过程分析
25+3=
79-4=
10+75=
40-20=
36+5=
50+46=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或整十数,计算起 来比较简单。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be338ad4d8d15abe234ec2.png)
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信息窗一: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难点: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
自学要求:1、回忆以前的口算方法。
2、仔细看信息窗1找出数学信息。
教学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我们所处的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担任不同工作的人所组成的,而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蜜蜂也跟人类一样,它们生活在一个蜜蜂王国里,今天我们就一起到那里了解下蜜蜂们的生活吧。
(出示课题及课件。
课件内容是介绍蜜蜂王国分工的科教片片断,里面有提供各种小蜜蜂只数的信息)2、看完后,学生交流感想。
(鼓励学生像小蜜蜂一样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二、利用旧知,学习新知谈话:根据课件提供的小蜜蜂只数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将学生所提问题按解决方法的不同分成用加法解决的一组和用减法解决的一组,为后面分组解决作准备)1、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谈话:要求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应怎样列式呢?应怎样计算呢?(1)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指出这是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4)算法比较:说出最喜欢哪种算法及理由小结:做这道题时很多同学都喜欢用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把题中的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一位数和一个整十数,让它们分别和另一个两位数相加,最后再将两个结果加起来的方法进行计算。
(5)练习: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学生独立完成并简单的说一说口算方法。
2、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谈话:要求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应怎样列式呢?应怎样计算呢?(1)学生列出算式,老师指出这是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国王查账》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国王查账》](https://img.taocdn.com/s3/m/6420b9e29b89680203d825ba.png)
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青岛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国王查帐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呼家庄小学王化聚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4教材简析:这个信息窗的情境呈现的是神奇有趣的蜜蜂王国的故事:蜜蜂王国里蜂王派他的属下小蜜蜂,去检查蜂蜜生产和使用情况记录的情境。
借助解决小蜜蜂提出的“怎样检查”这一问题,展开探索并掌握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这个信息窗可分为两个课时教学,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总结出验算方法,掌握知识,通过有效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探索掌握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
2.能力目标:在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认真检查仔细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勤劳的小蜜蜂,还记得发生在蜜蜂王国里的有趣故事吗?学生可能回答:记得。
在那里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老师指导观察情境图)二、扮演角色,探索新知:1. 初步观察,弄清图意。
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图中还有什么?引导学生简单说出图中的蜜蜂们在干什么?同时通过看图知道还有一张蜂蜜生产和使用情况记录表这一重要数学信息。
2.深入观察、搜集信息;归纳整理、解决问题。
从这张蜂蜜生产和使用情况记录表中都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张记录表,知道表中分了两个内容:1、生产情况记录,2、使用情况记录。
(1)角色扮演,引入对“加法验算”知识的探索。
国王让小蜜蜂检查一下这张记录对不对,可急坏了小蜜蜂,小蜜蜂急地说什么?学生可能回答:小蜜蜂急地说:“怎样检查呢?”怎样检查生产情况记录对不对呢?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年级知识树备课
![二年级知识树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c28fe137376baf1ffc4fad57.png)
怎样做一个 正方形的牌 子呢?
怎样做一 个长方形 的牌子呢?
信息窗1 制作保护 牌
综合 练习
认识长 方形的 特征
爱 图心 第 形行 七 与动 单 拼 元 组 ——
3课时
中心校 李勤莉
分步解决两步计 算的乘减问题 分步解决两步 计算的乘加问 题
重、难点
小汽车比大 汽车多几辆?
分步解决两步计 算的除减问题
认识长度单 位 千米与米的 关系
2千米是多 少米?
重点
总课时:4课时
毫 米 的、 第 三 认分 单 识米 、元 千
难点
中心校:范秀芹
重点
几百几十 加减几百 几十的笔 算
普通三位 数加减笔 算
加减法 中的估 算
三位数加三 位数进位加 法(不连续 进位)笔算 稍复杂的 笔算加减 法
重难点
三位数减三 位数退位减 法(不连续 退位)笔算
难点
共59时
全 册 内 容 结 构
加深对统计 过程的体验 巩固其方法
分类整理
常庄镇中心校
褚鹏
难点 重点
理解为什么 余数要比除数小 动手操作, 感知有余数 除法的意义 理解有余数 除法的意义
重点
解决有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掌握有余数除 法的计算方法
信息窗1 分食品 有 余第 数一 的单 除元 法
信息窗2 搭帐篷
重点
千以内、万 千以内、万 以内数的比较 以内数的笔算 千、万以内数的认识 有余数的除 法认识、笔算
重点
口算、笔算、 估算、验算 较复杂的笔算、 估算、解决实际 问题、回顾整理
重点 重点
带小括号 的混合运算及 解决实际问题
万以内 数的认 识 有余数 的除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勤劳的小蜜蜂信息窗4—国王查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勤劳的小蜜蜂信息窗4—国王查帐](https://img.taocdn.com/s3/m/aa0f10aece2f0066f5332286.png)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总备和备课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总备和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add4c6a6f8c75fbfc67db214.png)
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教学目标:1、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数两位数加减法;能计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并会验算。
2、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统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1、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利用多媒体等仪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学习知识。
2、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
教学时,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利用迁移规律,用已学知识解决新学知识。
3、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信息窗一——蜜蜂王国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难点: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出示图)春天来了,勤劳的小蜜蜂又开始忙碌了。
你观察这副图,这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新课(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要求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多少只你要知道哪些条件?(保育员和清洁工分别有多少只)3、你想怎样列算式?4、同位讨论你可以怎么来计算。
5、请同学来说一说可以怎么来计算(多种方法:可以先加十位再加个位,再合起来。
或者把其中的一个数按数的组成分解后,与另一个数依次相加……)6、提炼方法:可以按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
先把两个数的个位相加,满十就向十位进1,把个位的数先写下来,再把进的这个1记在一个数的十位与个位中间,再把两个数的十位相加再加进上的这个1,得数写在十位的位置。
7、提问:侍从和卫兵一共多少人?(二)两位数加两位数1、提问: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2、你要知道哪些条件?(保育员和清洁工分别有多少只,用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3、你想怎样列算式?(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多少,用减法)4、同位讨论你可以怎么来计算。
小学数学_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加减法的验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5e5c58c50e2524de4187e54.png)
国王查账——加减法的验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验算的意义,初步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
过程与方法1、经历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并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验算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加减法验算方法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合作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逐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探究发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教学过程1、导入:小蜜蜂的故事还在继续,小蜜蜂的工作也在继续,我们一起看今天的小蜜蜂又在做些什么?老师出示情境图课件。
2、初步观察,弄清图意。
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图中还有什么?3、深入观察、搜集信息;归纳整理、解决问题。
从这张蜂蜜生产和使用情况记录表中都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张记录表,知道表中分了两个内容:1、生产情况记录,2、使用情况记录。
(一)新课导入:4、国王有令,让工蜂检查蜂蜜生产情况记录和蜂蜜使用情况记录,工蜂想知道怎样检查,我们和它一起想一想吧!设计意图:出示情境图后,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理清里面发生的事,找到里面的数学信息,和小蜜蜂一起思考怎样检查呢?(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思考:生产情况记录和使用情况记录这两种表格的含义,引出数量关系:(1)生产情况记录:一队的蜂蜜+二队的蜂蜜=合计573+318=891(克)(2)使用情况记录:总量-用去的蜂蜜=剩下的蜂蜜891-264=627(克)2、同学们真聪明,把小蜜蜂的表格看明白了,那表格对不对呢,怎样检查?生:我们可以算一下3、是的,我们再算一下,看一下对不对,其实这样的想法在我们数学上就是验算,(板书课题:加减法的验算)4、下面我们先研究加法的验算,自己在本子上试试看!学生试着独立完成,教师可巡视了解一下学生的想法。
泰山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册)教案第1课翻箱倒柜找信息
![泰山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册)教案第1课翻箱倒柜找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e4544f6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f.png)
泰山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册)教案第1课翻箱倒柜找信息一、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搜集的基本方法,能够通过观察和探究获取信息。
2.掌握信息记录的方法,能够将获取到的信息整理成有组织、清晰的表格或图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学生主动探究信息的能力。
2.信息的搜集和记录方法。
难点1.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获取信息的能力。
2.学生将获取到的信息整理成有组织、清晰的表格或图表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入话题:同学们,你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查找信息呢?举个例子。
2.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获取信息的新方法,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2. 讲解信息搜集的方法1.通过图示法,让学生理解信息的搜集方法。
2.展示几张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探究如何获取信息。
3. 带领学生实践1.设计一个简单的任务,要求学生围绕课堂上的某一个主题,搜集尽可能多的相关信息。
2.学生自由分组,探究和收集信息。
3.学生通过分类和整理的方式,将获取到的信息记录下来。
4. 播放视频1.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如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2.引发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整理信息呢?5. 组织学生分享1.学生分享各自整理信息的过程和方法。
2.教师点评学生的分享,肯定他们的表现和结果。
6. 总结课堂1.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
2.鼓励学生继续进行观察和探究,不断提高信息搜集和整理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探究来获取信息,以及如何将获取到的信息整理成有组织、清晰的表格或图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好奇心,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探究信息的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自主查找信息,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掘新的知识,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加减法验算 17
![加减法验算 17](https://img.taocdn.com/s3/m/f0bc3a1cfc4ffe473368abde.png)
3、第4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积极思考,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第5题通过给出的3、1、2和4、0、5这六个数字,让生任意拼摆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并算出它们相加减的结果。练习时可利用学具或卡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摆一摆,算一算,比一比哪一组摆出的算式多。
(二)看图提问,导入新课
1、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活动一:一队和二队共生产多少蜂蜜?
(1)指生列式
(2)先估一估,并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列竖式计算。
(4)为了验证一下算得对不对,国王应该怎么办?(引入验算)
即:
573
+318
891
验算:
318
教学设想
教学时,教师可以承接前面信息窗的内容,让学生展开继续编故事,在了解图中所包含的信息的基础上,借助“怎样检查”的问题,引入对验算知识的学习。最后,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教
学
过
程
第1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
2、做题巩固
819-194 319+306 587-196
5、活动三: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三)板书:
4国王查账
--加减法验算
一队和二队共生产多少蜂蜜?还剩多少克627+26481891-627
264
573
+318
891
891
-318
573
318
+573
891
四 森林的故事:信息窗3《除法的意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 森林的故事:信息窗3《除法的意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https://img.taocdn.com/s3/m/6067355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0.png)
四森林的故事:信息窗3《除法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除法的意义,包括除法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PPT展示森林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故事中的除法现象,激发学生对除法的兴趣。
2.新课:讲解除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除法的计算技巧。
3.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4.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1.板书除法的意义2.板书内容:除法的定义、计算方法、应用实例等。
七、作业设计1.课后练习:布置一些除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除法现象,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对除法的兴趣。
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课后作业中,通过练习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除法知识。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导入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037、信息窗四——丰收
![037、信息窗四——丰收](https://img.taocdn.com/s3/m/19d6d52d284ac850ad02429b.png)
课题六信息窗四——丰收教学内容:教材79—83页。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能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在探索中理解和选用新的试商方法,并进一步感受估算的作用。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能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研究如何给庄稼合理施肥和科学用水,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现在农田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情境图)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平均每公顷花生的产量是多少吨?平均每公顷大豆的产量是多少吨?把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再解决。
2.解决问题(1)谈话:下面我们先来解决“平均每公顷花生的产量是多少吨?”这个问题。
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120÷24=谈话: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做一做。
(2)将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汇报展示。
(1)估算法(2)用乘法来想除法的方法。
(3)笔算法。
4.谈话:同学们用这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真的很棒,下面咱们重来研究一下这道题的笔算方法,谁能说说这道题的思路?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学生可能用上节课学的试商方法,把24看作20来试商,商是6,发现商大了。
于是改为5。
5.谈话:还有别的试商方法吗?引出把24看作25来试商。
师板书,并加强讲解,让学生掌握新的试商方法。
6.比较两种试商的方法谈话:同学们,你们能比较一下这种试商的方法,看看有什么不同吗?(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巩固新的试商方法)谈话:刚才我们求出了平均每公顷花生的产量是5吨,这5吨是花生的单产量还是总产量?谁能总结一下总产量、单产量、数量之间的关系?(小组交流,集体交流)7.解决绿点问题,进一步掌握新的试商方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王国的故事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王国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923c09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b.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统计王国的故事摘要:一、统计王国的故事背景1.故事发生地点:统计王国2.故事背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统计知识二、故事主要角色1.国王:统计知识的代表2.数学大臣:负责教导国王统计知识3.王国居民:学习统计知识的学生们三、故事发展1.数学大臣教导国王统计知识2.国王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统计概念3.国王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王国问题四、故事寓意1.统计知识的重要性2.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正文: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名为统计王国的国度。
这个国家的人民生活安定,富饶繁荣,因为他们擅长运用统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国王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然而,这位国王有一个特点,他非常热爱学习。
有一天,国王对数学大臣说:“我想学习统计知识,你能教我吗?”数学大臣欣然答应了国王的请求,开始为国王讲解统计知识。
数学大臣首先向国王介绍了统计王国的基本概况,包括人口、土地、资源等方面的数据。
国王听后感叹道:“原来我们国家有这么多数据需要统计,统计知识真是太重要了!”接着,数学大臣为国王讲解了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国王一边认真听讲,一边动手操作,很快就掌握了绘制统计图表的技巧。
在数学大臣的指导下,国王还学会了如何从数据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如何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国王开始关心王国里的大事小情,利用统计知识帮助居民们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在他的努力下,统计王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统计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习统计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还能让我们运用数据和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数字故事国王赏麦
![数字故事国王赏麦](https://img.taocdn.com/s3/m/1322c25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a.png)
数字故事国王赏麦从前,有一个古老而富饶的王国,国王名叫亚历克斯。
这位国王以其智慧和公正而闻名于世。
有一天,国王突发奇想,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数学竞赛,以寻找国内最聪明的智者。
竞赛的题目看似简单,却隐藏着极深的奥秘。
国王在皇宫前的广场上,放置了一个巨大的棋盘。
然后向众人宣布:“谁能算出在这个棋盘的每个格子里按照一定的规律放置麦粒,谁就能得到丰厚的奖赏。
”规则是这样的: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放 1 粒麦子,第二个格子里放 2 粒麦子,第三个格子里放 4 粒麦子,第四个格子里放 8 粒麦子,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置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的两倍。
消息一出,全国上下的学者、智者们纷纷前来挑战。
起初,人们觉得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
一位自认为聪明的学者站了出来,他拿着笔和纸开始计算。
第一个格子 1 粒,第二个格子 2 粒,第三个格子 4 粒……一开始,数字还显得很小,这位学者计算得轻松自如。
可是,随着格子数的增加,麦粒的数量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当他算到第十个格子时,麦粒的数量已经达到了 512 粒。
他开始感到有些吃力,但仍然坚信自己能够完成计算。
然而,当他算到第二十个格子时,麦粒的数量已经变成了 524288 粒,他的额头开始冒出了汗珠,手中的笔也变得沉重起来。
此时,另一位智者也加入了计算。
他们两人一起努力,互相核对数字,希望能够尽快得出结果。
可是,越往后算,他们越感到恐惧。
因为麦粒的数量增长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当他们算到第三十个格子时,麦粒的数量已经达到了536870912 粒。
整个广场都陷入了一片寂静,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国王站在皇宫的阳台上,静静地看着下面忙碌的学者和智者们,脸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那些参与计算的人,此时已经感到绝望。
他们发现,即使动用全国的麦子,也无法满足这个棋盘上所需要的麦粒数量。
最终,没有人能够算出准确的数字。
国王这时走下阳台,来到广场上,对众人说道:“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蕴含着巨大的数学奥秘。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5742f3453610661fd9f456.png)
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培养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感受诗人情感2.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以及规范答题思维习惯的养成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朗读吟诵,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爱国情操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是体会诗人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教学难点: 把握诗歌中意象与情感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Ppt展示两幅秋景图让学生欣赏并谈感受,这些秋景图的特点是萧瑟凄清的,与本文的秋景图有相似之处,从而引入新课.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白、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
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
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 “三吏”、“三别”。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文人推崇他为“诗圣”。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有《杜工部集》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ff50be8f680203d8ce2f24b8.png)
教学内容
单元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本单元教材编 写的基本结构
保育 员和 清洁 工一 共有 多少 只?
保育 员比 清洁 工多 多少 只?
向西 飞和 向北 飞的 一共 有多 少 只?
向北 飞和 向南 飞的 一共 有多 少 只?
向南 飞和 向东 飞的 一共 约有 多少 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果园 到花 园有 多 远?
第二 队比 第一 队少 多少 只?
怎 样 检 查 呢 ?
两位 数加 两位 数的 口算
两位 数减 两位 数的 口算
几百几 十加减 几百几 十的笔 算
三位数 加三位 数(不 进位) 的笔算
估 算
不连 续进 位的 三位 数加 三位 数的 笔算
不连 续退 位的 三位 数减 三位 数的 笔算
加 减 法 的 验 算
课时数
10 课时
数学第 数学第四单元备课
二年级下册 年级下 年级 设计者: 胥芡芡 设计者 四、勤劳的小蜜蜂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 1、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2、不进位、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3、不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笔算。 4、加减法的估算和验算。 教学重点: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难点: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本单元的口算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和提高。笔算不连续 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在学习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 位、退位加减法作准备。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 内数的两位数加减法;能计算得数是千以内数的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 位、退位) ,并会验算。 2、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 力。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 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信息窗 1 蜜蜂王国 信息窗 2 整装待发 信息窗 3 勤劳工作 信息窗 4 国王查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窗4 国王查账
——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
班级:时间: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信息窗4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三位数的加减法。
2、过程与方法:学会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并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验算,掌握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验算,掌握验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学具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
(师板书课题)并指生来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
师:要达到学习目标,离不开同学们认真看书自学,同学们有信心达到学习目标吗?(有)
二、口述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师:把书翻到58页,看图、看问题。
1、为了验证一下算得对不对,国王应该怎么办?(引入验算)
即:
5 7 3
+ 3 1 8
———————
8 9 1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该怎样验算,和减其中的一个加数怎么验算?
2、 8 9 1
— 2 6 4
———————
6 2 7
差加减数怎样验算,被减数减差?(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解决问题)
三、先学(看一看)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
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认真看书自学。
2、做一做
师:同学们看完的举手,看会的举手。
下面老师来考一考同学们,看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目。
(投影出示)
173 + 375 = 419 + 236 = 731 + 229 =
780 — 527 = 912 — 406 = 573 — 458 =
(1)2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纸上。
(2)师巡视,发现其他同学的错误。
四、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师:和黑板上做的不一样的来黑板上改正。
(提示: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1)认为xxx写的正确的举手。
(2)错的则问:错在哪里?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桌对改并更正错误。
五、当堂训练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下面我们接着做题,小组比赛,看哪个组得的红星最多。
练习:自主练习第1、2、3、4题。
1、学生独立完成写在书上。
2、写完检查。
3、全班集体对改。
4、生更正错题。
活动方式:小组比赛。
六、全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2、评比本节课比赛情况,获胜的表扬,失败的鼓励。
七、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第60页5、6、7题。
选做题:61页我学会了吗。
板书设计:
4 国王查账
--加减法验算
1、一队和二队共生产多少蜂蜜?
5 7 3 验算:3 1 8 8 9 1 + 3 1 8 + 5 7 3 —3 1 8 ————————————————
8 9 1 8 9 1 5 7 3
2、还剩多少克
8 9 1 验算:6 2 7 8 9 1
—2 6 4 + 2 6 4 —6 2 7
————————————————
6 2
7
8
9 1 2 6 4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