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社会学(第2章)

合集下载

劳动社会学课件

劳动社会学课件

劳动社会学概览劳动社会学课件一、劳动社会学概述1.定义: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劳动现象及其与社会关系、劳动过程及其对劳动者和社会影响的学科。

2.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劳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研究劳动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劳动权益保护、劳动环境改善等。

3.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

二、劳动与社会结构1.社会阶层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不同社会阶层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社会阶层对劳动者职业选择和收入的影响。

2.性别与劳动力市场:探讨性别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性别对劳动者职业选择和收入的影响。

3.年龄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不同年龄段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年龄对劳动者职业选择和收入的影响。

三、劳动与文化1.劳动价值观:探讨劳动者对工作的态度、工作伦理、职业道德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2.企业文化:研究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企业文化对劳动者的影响。

3.跨文化比较: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劳动者的工作方式和劳动价值观。

四、劳动市场与就业1.劳动市场需求:研究经济发展对劳动市场需求的影响,以及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就业情况。

2.劳动市场供给:分析劳动力的供给情况,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结构。

3.就业政策:探讨政府对就业的调控和促进政策,包括就业保障、职业培训、创业扶持等。

五、劳动权益与保护1.劳动合同:研究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解除等法律问题。

2.工资与福利:探讨工资水平的决定因素、工资差异和福利制度等。

3.劳动争议处理:研究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六、劳动过程与生产关系1.生产方式与劳动关系:研究生产方式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包括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劳资关系等。

2.劳动组织与生产效率:探讨劳动组织的优化、生产流程的改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等问题。

3.技术进步与劳动力需求: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包括新兴职业的出现和传统职业的消亡等。

《劳动社会学》串讲资料

《劳动社会学》串讲资料

《劳动社会学》串讲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劳动社会学的产生和研究内容二、劳动及相关概念第三节劳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P16 个案调查P18 问卷调查法P20 参与调查法第二章劳动P23 劳动社会化劳动社会化的概念P24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P45 劳动力性别结构P47 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P49 劳动保护的含义P50 劳动保护的内容P55 群体结构的含义P56 群体的正式结构P58 群体非正式结构P59 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第三章劳动者P86 企业文化的内容P92 劳动效用P95 劳动者社会化P95 劳动者社会化的内容P97 劳动者社会化的途径P99 劳动社会化的进程P102 闲暇的有关概念闲暇的含义第四章职业生涯P110 职业生涯的概念P111 影响职业生涯的八大要素P123 职业生涯管理的基本内容P125 “职业锚”理论P126 “职业锚”的五种类型第五章职业分层与职业流动P141 职业声望影响职业声望评价的因素P142 职业分层P153 社会分层的意义P160 社会青年的职业流动社会青年的职业流动趋势第六章劳动组织P171 组织的构成要素P174 企业劳动者组织工作的内容劳动定额与编制定员P176 组织机构设置P180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P182 主要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P187 劳动组合的类型P194 人力资本化第七章劳动关系P200 劳动关系得概念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P202 劳动关系得基本内容影响劳动关系的重要因素P212 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集体谈判制度P214 三方协调机制目前中国劳动关系得调整机制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内容P219 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第八章劳动报酬与社会收入分配P222 直接报酬包括P22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得工资决定理论p226 收入分配概念p227 制约收入分配的体制因素p228 制约收入分配的经济因素p231 分配不公的表现基尼系数第九章政府政策和劳动争议P236 我国改革中的政府劳动管理职能P240 劳动争议的概念P244 劳动争议处理原则P245 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第十章劳动社会保障P250 社会保障的含义社会保障的内容社会保险P252 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P259 失业保险的特点P264 养老保险的特点P265 养老保险的五种模式第十一章劳动与就业问题P279 弹性就业P284 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P290 非正规就业发展及其意义P293 劳动力转移的积极功能第十二章特殊劳动群体问题P298 特殊劳动群体的分类P303 职业性别隔离是指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的现象,它突出的表现为男女在某一职业中的构成比例与其在全部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不一致考察职业性别隔离状况,首先必须对男女两性就业的职业结构有深入的考察。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劳动社会学概述一、劳动社会学的产生条件劳动社会学始于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管理学家对劳动现象与劳动问题的研究。

英国的查尔斯·布思,1889-1891年间出版了《伦敦人民的生活和劳动》;美国学者凡勃伦1904年出版了《企业论》一书。

1959年,法国学者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首次使用“劳动社会学”一词,并创办了《劳动社会学》杂志……(一)总体而言,涉及两种需求一是理论需求:工业化与后工业社会的复杂性提出许多需要解释的理论问题;二是实践需求:工业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巨大差别以及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具体而言,包括四种因素1、社会因素:劳动过程与劳动领域内的劳动问题及衍生的大量社会问题,如剥削、异化、劳动环境恶劣、劳资冲突、生产效率低下、全球化的影响等。

2、政治因素:反映着劳动过程中权力运作,各种利益群体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能采取的社会行动状况如阶级对立与利益冲突等。

现代政府加大关注力度,摆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力图塑造一种政府、企业和工会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

种种政治需求是导致劳动社会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核心动力。

3、经济因素:围绕着企业的生产、生产资料使用、产品/收益的分配、劳动者就业、失业与贫困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理性解释;促成了当前的人力资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信任等问题的研究。

4、价值—学术因素:劳动问题展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制度的不公正,促使研究者、制度化的教研机构、专业团体等开展研究。

二、劳动社会学的涵义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用社会学理论体系和方法对劳动者的社会劳动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分支社会学。

三、几个相关概念及其理解(一)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词汇之一。

5、美国学者奥斯汀:在其1996年出版的《劳动社会学:概念与案例》一书中,将劳动(work)定义为一系列从事与有酬职业有关的活动。

劳动社会学-喜马版

劳动社会学-喜马版

第一章绪论1、劳动社会学产生1959年法国。

弗里德曼,纳维利。

2、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李嘉图、亚当斯密。

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付立叶以及欧文。

3、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4、劳动社会学所使用的狭义意义上的劳动者。

具备四个要求:劳动适龄人口、具有体力和智力、从事生产劳动、经营收入。

5、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内容:1)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2)劳动者;3)劳动的社会关系;4)劳动的社会结构;5)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定义。

6)劳动与社会变迁。

6、劳动社会学三个阶段:古典阶段、现代阶段、后现代阶段。

7、韦伯主义、宣传主义之父。

8、科层制的基本要素是:1)隶属关系、不平等制度;2)严格体系、规则行事;3)刻板性;4)技术优势。

9、管理学派创始人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10、格耶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开创了人际关系理论。

11、新集体义(工会组织)认为雇主与劳工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而集体协商制度是最公正,最有效率地解决工业冲突的方法,能够将公共场所中的冲突制度化。

它强调,劳工必须展工集体形体行动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劳工的力量是建立在集体组织的基础之上。

12、法团主义(主体政府,途径制度化),也称统合主义,思想源于法国迪尔凯姆。

关注人与人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社会团体与国家之间的制度化关系。

强调从高度层面讨论政治制度与劳资关系的互动,强调政府在劳资互动过程中的作用,力图用制度化的集合秩序化解结构性冲突。

利益协调,劳资关系是法团主义的核心概念。

13、劳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四个基本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体观点、发展观点。

14、劳动社会学基本研究类型:1)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

2)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3)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15、纵贯研究包含趋势研究、同期研究、追踪研究。

16、劳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调查法)、社会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参与调查法。

(综合整理)《劳动社会学》章节复习知识点(课程代码:00294)

(综合整理)《劳动社会学》章节复习知识点(课程代码:00294)

《劳动社会学》章节复习知识点(课程代码:00294)第一章:绪论一、单选、多选知识点1、劳动者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

2、马克思是最早对劳动问题进行综合研究的经济社会学家。

3、马克斯·韦伯是一名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对劳动社会学的发展作出过的重要贡献。

4、梅耶——“霍桑实验”,他认为工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5、泰勒是“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

6、迪尔凯姆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社会语言学和后现代性的研究都有深远的影响。

7、反映劳动社会学的经典理论的人物: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泰勒与梅耶。

8、新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普兰查斯、汤普森及马勒。

9、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

10、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实际观点、实证观点、整体观点、发展的观点。

11、冲突理论所重视的不仅是个人的、人际之间的或文化的层次,而是社会现实的结构层次,主要研究社会冲突的起因、形式、制约因素及影响。

二、名称解释、简答12、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科学,形成于 19 世纪 20-30 年代。

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法国,1959 年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首次使用这词。

13、劳动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14、劳动者,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

15、冲突: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它是一种基本的人类特质和社会特质。

16、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其结构主要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17、社会统计法:运用统计学原理研究社会现象的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

劳动社会学《第一章、第二章》名称解释、简答

劳动社会学《第一章、第二章》名称解释、简答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其本质特征是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2)个案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个体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办法。

3)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其结构主要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4)参与调查法:也是实地观察法。

实地观察是劳动社会学常用的方法,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5)法团主义:也是统合主义,其思想源于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

它关注人与人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社会团体与国家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强调从制度层面讨论政治制度与劳资关系的互动,强调政府在劳资互动过程中的作用,力图用一种制度化的利益集合秩序化解结构性冲突。

二、简答题1.简述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六点:1)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2)劳动者;3)劳动的社会关系;4)劳动的社会结构;5)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6)劳动与社会变迁。

2.简要指出职业与行业之间的异同。

答: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化和劳动分工的结果。

我国将职业定义为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种类。

行业是社会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

其构成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行业属于社会劳动者的集团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民经济部门;二是同一行业都有同一行业都有同一类型的经济活动,他们生产同一类型的产品,提供同一类型的劳务,创造的使用价值基本相同。

相同点:职业与行业都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于社会需要的功能要件。

不同点:职业是从个人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行业是从社会经济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

3.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有哪些?答: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二是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三是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研究劳动领域及过程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广义研究社会对劳动领域影响的一般规律,狭义研究劳动对个人、群体和社会的影响。

研究内容:劳动的本质,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劳动分工同阶级阶层、同职业和城乡结构的关系;劳动制度、劳动组织和劳动管理;劳动和闲暇时间的结构;劳动需要和劳动心理等。

20世纪40年代在法国兴起。

劳动社会化:分散的个体劳动者的劳动转变为许多劳动者由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就业:亦称“劳动就业”。

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人,从事某种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行为。

在我国,其特征是:(1)符合国家求职的有关规定,如一般应年满16周岁,完成规定的义务教育;(2)所从事的劳动是有偿的,公益性的义务劳动不能称为就业。

失业:原有职业的劳动者失去职业的状态。

各国一般采取登记办法,将一定时期内无业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确定为失业者。

对于失业者,各国一般均建立失业保险制度,使其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一定的收入以维持生计。

业缘关系:社会成员之间以职业为纽带结成的社会关系。

如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由社会分工发展而产生的职业活动成为人际关系的主要媒介,从而使业缘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占据了人际关系的主导地位。

劳动关系:广义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基础上人们在社会劳动中相互产生的社会联系。

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

人类历史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因而也就形成了五种类型的劳动关系。

狭义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包括个别劳动关系与集体劳动关系。

前者指劳动者个人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

这种社会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性质,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特征。

后者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组织为工会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涉及劳动者整体内容的社会关系。

劳动制度:国家主管部门为合理组织劳动力而制定的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最新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本科)00294劳动社会学重点复习资料资料

最新自考人力资源管理(本科)00294劳动社会学重点复习资料资料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劳动社会学的产生和研究内容1、劳动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选择或名词解释)2、劳动者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

劳动者,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

3、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包括:(1)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2)劳动者(3)劳动的社会关系(4)劳动的社会结构(5)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6)劳动与社会变迁第二节1、科层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方法提出的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利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2、冲突理论:冲突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它是一种基本的人类物质和社会物质。

第三节1、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观点确立科学的研究方法论是开展劳动社会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劳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观点:(1)实际观点(2)实证观点(3)发展观点2、社会劳动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一、社会调查法分为(1)文献调查法,也称历史调查法,是通过收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与调查课题的有关信息,以获取对某一社会事实的认识的方法。

(2)访问调查法,由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提出问题,要求被访问者给予回答,双方进行交谈,从而获取所需信息,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的方法。

(3)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垂询意见的方法。

(4)实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二、社会统计法.三、比较分析法四、参与调查法。

第二章劳动第一节劳动与劳动的社会化1、劳动的概念:劳动是指人类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名词解析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形成于19世纪20-30年代。

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劳动者: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劳动领域中的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要素。

广义的劳动者:指一切具有劳动能力、并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人狭义的劳动者:1.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 2.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 3.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 4.有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文献调查法:通过手机各种文献资料、摘取与调查课题有关的信息,以获得对某一社会事实的认识的方法访问调查法(访谈法):指由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的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提出问题,要求被访问者给予回答,双方进行交谈,从而获取所需信息的方法。

劳动:指人类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生存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三方性结构:指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政府、雇主和雇员代表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和制衡,这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

职业:劳动者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经济收入的、专门的工作劳动保护:指国家和社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人际关系:人机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直接交往的过程中,由思想、感情、行为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互动关系及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心理上的距离人际吸引: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劳动群体:是一种基本的和重要的社会群体,它是指从事劳动活动中具有一定关系的劳动者所组成的群体群体结构: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究,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劳动士气:指劳动者在劳动中的精神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劳动积极性激励水平: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内部潜力的强度效价:指个体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所要达到目标的估价企业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企业所特有的文化氛围,既反映着企业职工这个特殊群体的文化特征,又是一种企业管理思想劳动效用:指以劳动行为而带来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即效用(有劳动物质效用和劳动精神效用)劳动者社会化:指社会将一个普通的社会人转变成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和时代文化,掌握社会所需的劳动技能和规范,遵守劳动纪律,适应工作环境,从而履行合格的劳动的过程再社会化:指某些个人或团体基本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中断或失败而进行的社会化补课劳动时间:指人们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以满足社会和个人需要的时间职业生涯管理:指组织和个人根据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职业生涯进行计划、发展和评估的过程,既包括个人管理,也包括组织的管理职业生涯设计:指一个人制定职业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是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的战略设想和计划安排职业声望:是与财富、权利并列的相对独立的要素,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舆论,反映了特定社会发展历史时期人们对职业的社会心理评价职业流动:指劳动者为追求自身的发展、寻求自己的价值而改变工作岗位,改变职业的行为组织文化: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劳动关系: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集体谈判制度:指资方和雇员代表借助谈判,旨在达成覆盖某一雇员群体的协议,以决定就业条件与待遇,协调雇佣关系的一种方法三方协调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劳动关系的通行做法和基本制度之一,是社会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和手段劳动报酬:指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取其全面的满足劳动争议: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与义务而发生的争议养老保险:是国际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因达到规定的年龄,按国家规定解除劳动义务后,给他们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指社会劳动者因为疾病、受伤等原因需要诊断、检查和治疗,由国家和社会为其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失业:指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总量或结构上的失衡所形成的、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社会弱者群体:指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简答题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内容:1.劳动社会学基本理论2.劳动者3.劳动的社会关系4.劳动的社会结构5.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6.劳动与社会变迁科层制的基本要素:1.一整套始终如一的、需要严格执行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一种有组织的不平等制度2.这些从属关系受严格的内部等级的支配,依从于复杂的任务或职务分工,按规则行事是人们的义务3.非人格性,各种权利关系都是刻板的、非个性化的、合理性的体系 4.人们凭借技术优势居于支配地位劳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基本观点:1.实际观点2.实证观点3.整体观点4.发展的观点劳动社会学基本研究类型:1.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 2.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3.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劳动社会学具体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社会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参与调查法、劳动的社会职能:1.劳动创造社会财富2.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3.劳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1.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2.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3.机器和大工业阶段4.以微电子为主角的心的技术革命阶段职业分类方法:1.职业标准编码法2.社会地位分类法3.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 4.心理差异分类法劳动保护的内容:1.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 2.劳动的经济条件保护 3.劳动的社会条件保护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内容:1.劳动实践的限制 2.劳动速度的限制 3.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改善 4.特殊劳动者的保护传统的典型组织正式结构类型:1.直线制结构2.职能式结构3.直线—职能式结构4.水平结构5.矩阵结构群体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1.能够减轻成员在组织中的心理压力,增强组织的稳定性2.有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群体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1.当非正式结构在目标、利益和规范等方面与正式结构不一致时,如果不加以合理引导,容易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破坏组织的整合力2.非正式结构容易形成传播“小道”消息和散布流言蜚语的源头,影响组织凝聚力3.放任非正式结构的发展,还可能带来一些极端的情况,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人的需要的七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求职、求美、自我实现需要劳动者特征:1.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2.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3.处于劳动岗位的人,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 4.参与实际劳动过程企业文化的内容:价值观念、企业意识、管理方式、企业规范、企业英雄任务、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特征:独特性、功能整合性、实践性、渗透性、社区性、行业性、群体性企业文化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效率功能、协调功能劳动者社会化的内容:1.学习和掌握一个职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2.了解和学习劳动规范,融入企业文化3.适应人际关系,实现角色的转变职业的特征:1.社会性 2.差异性 3.层次性 4.时代性个人参与职业生涯管理的意义:1.对于增强对工作环境的把握能力和对工作困难的控制能力十分重要2.有利于个人过好职业生活,处理好职业生活的日常生活的关系3.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不断提升和超越职业生涯发展与成功的道路:1.立足本职的道路2.自学成长的道路 3.转换职业的道路4.自我创业的道路影响职业声望评价的因素:1.职业的社会功能2.职业要求3.职业报酬 4.职业环境职业流动的决策程序:1.明确职业流动的目标2.选取适宜的用人单位3.分析接受单位的状况4.分析由原单位流出的可能性5.“流动”与“维持现状”的比较6.完成流动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1.有较强的凝聚力 2.规模小,结构松散 3.自发形成核心人物4.满足成员心理的需要 5.信息沟通灵活实行劳动组合的原因:1.经济原因2.工作中的距离、位置3.社会心理因素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1.在法律依据方面的主要区别2.在主体及主体之间地位的区别3.当事人之间在隶属关系方面的区别4.当事人之间在承担义务方面的区别5.用人单位对当事人在管理方面的区别 6.支付报酬方面的区别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内容:1.全面实行以劳动合同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劳动用人制度2.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建立企业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3.建立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有效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4.制定和完善劳动标准,为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提供劳动政策基准我们改革中的政府劳动管理职能:1.转换管理机制2.培育劳动力市场 3.进行社会服务4.加强宏观调控 5.建立保障体制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1.劳动报酬和保险待遇的保障问题2.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因变更、接触、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3.劳动保护盒职业培训引发的争议 4.法律意识淡薄引起的争议劳动争议处理原则:1.合法原则2.公正原则3.调节原则4.及时处理原则社会保障的内容:1.社会保险 2.社会福利 3.社会救助 4.社会优抚社会保障的功能:稳定、调节、补助、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1.是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2.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是促进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养老保险的五种模式:1.普遍保障的模式2.收入关联的模式3.多层次模式 4.强制储蓄的模式 5.私营管理的储蓄积累制度世界各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1.多样化2.效率优先3.基金运营商业化 4.给付年龄提高 5.重归家庭 6.分步走的趋势失业的主要原因:1.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是根本原因2.体制转轨带来体制性失业的必然性 3.科技进步与结构性失业 4.经济周期的影响失业治理的途径:1.提高经济活动水平2.培育劳动力市场3.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转移的类型:1.排挤型 2.控制型 3.自住型劳动力转移途径:1.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2.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3.组织和管理剩余劳动力有序地跨地区流动 4.积极发展国际劳务输出提高我国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1.提高女性劳动力的文化素质2.加强女性劳动力职业培训,建立终生教育体系3.发展高层次女性劳动力教育 4.家务劳动社会化论述题劳动者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再次,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仲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另外,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其次,人口老龄化会影响劳动生产率再次,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矿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另外,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供养系数上升,社会和企业用于供养老年人的费用增多,而用于青壮年人的费用相对减少,应用于青壮年的教育、培训的费用减少,不利于他们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人力管理《劳动社会学》串讲资料

人力管理《劳动社会学》串讲资料

2014年1月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社会学》串讲资料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 20分(20题每题1分)二、多项选择题: 30分(15题每题2分)三、名词解释: 15分(5题每题3分)四、简答题: 25分(5题每题5分)五、论述题: 10分(1题10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劳动社会学的产生和研究内容1、劳动的概念P1 (劳动的基本含义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2、劳动者的概念P2 (从社会学的角度,所谓劳动者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分工体系下,具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处于一定的劳动岗位,遵循一定的劳动规范,有目的、相对持续地从事或向他人提供有价值物品与服务活动的社会人。

)3、劳动的社会结构P4 ((1).社会横向结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2).社会纵向结构--由阶级、阶层等不同社会层次及其关系构成。

)第二节:劳动社会学理论4.韦伯论述了资本主义现代生产的组织原则——科层制P6 (科层制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方法提出的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利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5.冲突理论P10-P11 (冲突,是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激烈对立的社会互动方式和过程,它是一种基本的人类特质和社会特质。

)第三节:劳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6、社会调查法P17-P19 (社会调查类型有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常用的具体方法有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调查法。

)第二章:劳动第一节:劳动和劳动的社会化1.劳动的概念P22 (劳动是指人类创造自身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2.劳动的社会职能P23 ((1)劳动创造社会财富(2)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3)劳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3.劳动社会化的内容P23 ((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 (3) 劳动成果的社会化)第二节:劳动的社会关系4.三方性结构P27(指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政府、雇主和雇员代表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和制衡,这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

劳动社会学第二节课

劳动社会学第二节课

职能:
① 制定并监督实施涉及调整劳动关系的法规和政策; ② 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双方已达成一
致意见的集体合同草案需报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③ 对劳动关系方面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协
商,形成共识。
职能:
④研究并组织实施劳动争议的预防和处理、指导劳动争议 处理工作。(三方:劳动和社会保证部门、企业综合管理 部门、工会组织) ⑤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对《劳动法》、《工会法》等 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⑥实施和贯彻劳动就业方针,实行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 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三结合”方针。
②高能动力——蒸汽机和电力取代了受动物生理和人体生理限制的 畜力和人力,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③机械化和电力化的传动机构取代了传统的传动过程,从而大大加 强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相互制约的协作关系,提高了劳动效率。
④在生产和管理中广泛利用自然科学的成果,从而在更大的空间范 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加强了劳动社会化。
——梅耶的人际关系理论:
①影响人劳动积极性的不仅有物质条件因素,也有社会和 心理因素;工人不是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人”,而 是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社会人”;
②影响工人劳动生产率的不仅仅是生产条件、劳动环境和 待遇的改进,最重要的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梅耶的人际关系理论:
③传统管理只研究正式群体,而霍桑实验还提出非正式群 体。
劳动
——劳动的社会职能: ①劳动创造社会财富; ②劳动改造和完善社会; ③劳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
劳动社会化
——概念:? 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 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劳动社会化

(完整版)劳动社会学复习重点(完全版)

(完整版)劳动社会学复习重点(完全版)

(完整版)劳动社会学复习重点(完全版)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劳动社会学:是以研究劳动这一社会现象与所构成的劳动问题为对象的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形成于19世纪20-30年代。

这一名称最早正式出现在法国,法国社会学者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首次使用“劳动社会学”一词。

二、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三、劳动社会学的发展形成了几大流派。

各流派的发展大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阶段、现代阶段和后现代阶段。

四、管理学派的代表任务是:泰勒和梅耶。

梅耶认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五、新制度主义学派包括:新集体主义、法团主义、新放任主义。

六、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方法。

七、问卷调查法:只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八、实地观察: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的观察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第二章劳动一、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二、劳动社会化的内容:1、生产资料社会化。

2、劳动操作过程社会化。

3、劳动成果的社会化。

三、广义上的市场经济运行主体,不但包括直接经济运行主体——企业和劳动者,还包括进行社会运行或者经济资源宏观配置的主体——国家,以及对企业的运行进行调节的无形主体——市场。

四、国家、企业、劳动者之间的联系,最主要的两方关系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

三方关系由劳工、雇主和政府构成。

五、第三产业以第一、二产业发展为基础,反过来又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P36)六、从发达国家职业结构变化的趋势与规律看,总的趋势是体力性的、非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而脑力性、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

自考《劳动社会学》各章重点

自考《劳动社会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重点
1. 劳动社会学这一名称的正式出现,最早是 在法国
2. 劳动的基本含义。 3. 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自觉性、目的性
和创造性。 4. 劳动社会学基本研究类型 5. 劳动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6. 社会统计法
第二章 劳 动
本章重点 • 劳动的社会职能 • 劳动社会化、内容及其发展进程 • 职业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工作岗位 • 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有哪些 • 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 劳动保护及其内容 • 梅耶总结了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
第十一章 劳动与就业问题
本章重点
1. 弹性就业 2. 失业及其类型(P284~285) 3. 摩擦性失业 4. 失业治理的途径 5. 非正规就业的意义 6. 自主型农业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现代社会转型有着积极的
功能
第十二章 特殊劳动群体问题
本章重点
1. 特殊劳动群体的概念及其分类 2. 职业性别隔离 3. 职业结构 4. 提高我国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 5. 移民的成本的分析和主要表现
第十三章 中国当代劳动问题
本章重点1.二元经济 2.来自时期我国劳动关系变化及其特点 3.改善我国劳动关系的措施
着手
第六章 劳动组织
本章重点
1. 组织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2. 组织文化 3. 组织机构设置主要的方法 4. 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作用(包括积极与消极) 5. 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
英国的厄威克及美国的幕尼等。古典组织理论的核心是 组织结构的合理化。 6. 韦伯的三种权力 7. 劳动组合的类型 8. 人力资本化及其途径
之内容 • 影响人际吸引的直接的、具体的因素 • 传统的典型组织正式结构的类型 • 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 • 劳动士气

劳动社会学1劳动的社会关系和劳动的社会化

劳动社会学1劳动的社会关系和劳动的社会化

第一节 劳动社会学的 产生和研究内容
产生 相关概念
劳动 劳动者
工作 职业与行业
行业:社会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 名词解释】
行业结构:劳动者在各种行业的结构。 行业结构反映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状况。
行业结构变化影响因素:【选择】
1. 人类自身发展的顺序和特性; 2.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1.2.2.2 冲突理论 【选择】
第二节 劳动社会 学理论
发展阶段 古典
现代
韦伯主义 管理学派 冲突理论 新制度主义学派
冲突理论是在剖析了马克思的理论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1.2.2.3 新制度主义学派 【选择】
第二节 劳动社会 学理论
发展阶段 古典
现代
韦伯主义 管理学派 冲突理论 新制度主义学派
2.2.2.1 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主体 【选择】
1. 企业 2. 劳动者 3. 国家 4. 市场
2.2.2.1 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间关系【选择】
最主要的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
劳动的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劳动的社会 关系
市场体制基本关系
国家、企业、劳动者三方关系 及协调
2.2.3.2三方关系与三方性结构
1.1.2.3 工作 【名词解释】
第一节 劳动社会学的 产生和研究内容
产生 相关概念
工作是劳动的另一个层面,是人类通过劳动分工而进行的、有 组织的、以获得劳动报酬为目的的生产活动。
劳动 劳动者
工作 职业与行业
1.1.2.4职业与行业 1.1.2.4 职业与行业
职业: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种类。
答案:B
国际劳工组织行动的基本原则是( ) A.三方协调原则 B.民主协商原则 C.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D.独立自主原则

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讲义(1-3章))

自学考试劳动社会学讲义(1-3章))

• A乔•弗里德曼 B马克思
C彼•纳维利
• D亚当•斯密
E迪尔凯姆
• 【多选AC】
• ●最早正式提出并首次使用劳动社会学的人物有( )
• A、亚当•斯密和马克思 B、马 D、乔•弗里德曼和马克思
• 【单选C】
第一章 绪论
• 2、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进行的 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P1】
第十三章
分值
3~5
10~15
5~7
1~2
四、复习的主次
重点章节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次重点章节 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一般章节 第一章、第七章
其他
第十三章
五、知识点分布
从知识点分布来看,本课程试题覆盖了教材全部 内容。单选题覆盖面最广,基本上每章都能涉及。多 选题则主要依据知识点的可考性而定,即全是适合出 多选题形式的考点。名词解释主要是考查学生掌握基 本概念的能力。简答题一年两考中基本是3-4道题, 其分布是每章1题。论述题知识点的分布基本与简答 题不重复。
考查的一般形式
• 总分100分 • 常见五种题型: • 1、单项选择题(30X1,共30分) • 2、多项选择题(10X2,共20分) • 3、名词解释(5X3,共15分) • 4、简答题 (5X3,共15分) • 5、论述题 (2X10,共10分)
三、各章平均分值
章节 第一、七章 第二~六章 第八~十二章
研究内容
• 劳动社会学具体研究劳动社会的以下内容: ①劳动者。包括工业劳动者、服务业劳动者。 ②劳动者行为。即劳动者在劳动领域中发生的社会行为,如择业、 就业、生产、管理、怠工、罢工,等等。 ③劳动关系。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如主雇关 系、劳资关系、师徒关系、同事或工友关系,等等。 ④劳动组织。包括工业劳动组织、服务业劳动组织等。 ⑤劳动制度。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为保证劳动组织的 有效运行而制定的各种法则、规章、程序的统称,主要包括劳动 就业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劳动奖惩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和各种 岗位责任制等。 ⑥劳动社会过程。指劳动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劳动组织与劳动制 度的历史变迁过程。如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协作、顺应、同化, 以及劳动制度的改革与重建等。

《劳动社会学》教案

《劳动社会学》教案

《劳动社会学》教案第一章绪论(共4学时)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教学时数:4学时本章共四节第一节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第二节劳动社会学理论第三节国外劳动社会学第四节中国的劳动社会学第一节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劳动社会学的产生条件二、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三、劳动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详细要点:一、劳动社会学的产生条件劳动社会学从普通社会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劳动社会学”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1959年被法国一家社会学杂志用作刊名,促进了这一名称的流传。

劳动社会学的前史,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对劳动社会问题的研究。

为这门学科做出过奠基性贡献的学者有K.马克思和F.恩格斯,德国的M.韦伯,法国的□.迪尔凯姆,美国的T.B.凡勃伦、F.W.泰勒和梅奥等。

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工论》(1893)、韦伯的《经济与社会》(1921-1922)、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1899)、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1911)、梅奥的《工业社会中人的问题》(1939)和《工业文明中的社会问题》(1945)等,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文献。

劳动社会学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法国,由乔·弗里德曼和彼·纳维利首先使用。

劳动社会学产生和发展的条件:1.社会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各种劳动问题不断出现,女工、童工、工作时间的限制等,特别是劳动与资本的矛盾,这要求对这些问题回应和解释,从而促进了劳动社会学的产生。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劳动问题,也就有不同的研究主题。

劳动社会学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2.经济基础。

有很多问题仅仅从经济学、管理学研究还不够,还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

从劳动者角度来看,劳工的生存现状、劳工的贫困、劳动者的职业发展、不充分就业失业;从资本所有者关心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最优结合来看,人力资本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信任问题等。

劳动社会学(北大社会学考研)

劳动社会学(北大社会学考研)

劳动社会学总结第一章1、论述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劳动社会学是一门用社会学理论体系和方法对劳动者的社会劳动活动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研究的分支社会学。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职业,劳动组织,劳动关系,劳动社会问题五大方面。

分三个层面(1)劳动者个人层次(2)群体与组织层次(3)社会层面2、中国当今社会有那些主要劳动问题?可以从哪些视角进行研究。

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制度变迁),劳动保障制度改革(制度变迁),新的劳资关系的形成(制度变迁),城乡二元结构(职业结构),户籍制度(机会结构),工人阶级的地位(阶层结构),农民工(身份政治研究)等。

3、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的区别:(1)劳动社会学将人当作劳动者研究;劳动经济学将人作为劳动力研究。

(2)劳动社会学关心劳动行为的社会效益;劳动经济学关心劳动者的经济效益。

(3)劳动社会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劳动者与各社会变量的关系;劳动经济学是揭示劳动力与各经济变量的关系。

(4)劳动社会学可帮助人们获得最佳社会效益;劳动经济学可指导人们以最少的劳动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劳动社会学理论(马克思、涂尔干、韦伯、泰罗与梅耶)(1)马克思主义: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不可能给予工人本来可以从劳动中获得的自我完善,工人无生产工具与物质手段,对产品无控制权,过程中受他人控制,生产结果为异化,人类通过劳动实现自我存在性的能力受到窒息。

②资本主义劳动下劳动具有异化性(依靠劳动创造了客观世界,繁殖被束缚)与外在性(外在于个人)。

异化性质表现在只要强制停止,人便会逃避劳动;外在性质表现为劳动属于别人,自我在劳动中也属于别人。

人的自我异化是无产阶级与资本家的社会异化。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的组织方式及其相互社会关系是更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④阶级对抗最终会被无产阶级革命打破建立平等合理的劳动关系。

⑤马恩进行过大量实践。

(2)涂尔干:主要贡献《社会劳动分工论》①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社会结构,反应分工程度与团结类型不同: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人类社会发展是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进化,但集体意识并未解体,只是以另一种方式重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社会学•第一节劳动与劳动的社会化•第二节劳动的社会关系•第三节劳动的社会结构•第四节劳动环境•第五节劳动群体本章重点•劳动的社会职能•劳动社会化、内容及其发展进程•职业是人们从事社会劳动的工作岗位•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有哪些•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劳动保护及其内容•梅耶总结了霍桑实验的成果,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之内容•影响人际吸引的直接的、具体的因素•传统的典型组织正式结构的类型•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与消极功能•劳动士气第一节劳动与劳动的社会化•劳动的含义–概念•劳动=生产活动+服务活动•三层次:法律允许+交换活动+满足需求–共性与个性•共性:人与自然→继承性;人与人→群体性/相依性•个性:5种分类(第五?)劳动存在的形态物化劳动,是指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一般人类劳动。

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物化劳动作为生产资料,它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新价值。

潜劳动,潜在的,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劳动。

如广告劳动创造产品的特点物质生产劳动精神生产劳动劳动力支出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劳动成果与劳动者的关系必要劳动是指劳动者为了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

剩余劳动是指劳动者超过必要劳动时间所进行的劳动。

经济增长带来的社会财富增大部分则是通过剩余劳动实现的。

劳动的社会职能劳动的社会职能创造社会财富改造和完善社会满足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劳动的社会化–概念•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内容•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成果的社会化。

–发展进程•第一: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第二: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第三:机器和大工业阶段;•第四: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简单协作新的技术革命阶段工场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第二节劳动的社会关系•劳动的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劳动的自然关系——由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劳动的社会关系——由商品的价值创造反映•是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受到社会制度、国家和市场影响下的劳动关系–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

•市场机制基本关系–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主体•狭义——企业、劳动者•广义——企业、劳动者、国家、市场–市场经济运行主体之间关系•四个要素•六对关系——市场经济体制结构•最主要的关系——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两方关系–最主要的关系: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实质:劳动交换关系——经济交换+社会交换•三方关系与三方性结构–三方关系:劳工、雇主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三方性结构•含义:三方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和制衡•三要素: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对工会组织在法律上的承认。

•三方性原则就是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等方面,政府、雇主和劳工代表共同参与决定,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商和对话,消除误解,弱化有争议的问题,增加达成协议的机会,取得共识,共同协调劳动关系。

–体现•发言权、表决权、最基本的平等权;•三方参与劳动关系的处理–三方性原则与三方机制的关系•三方性原则是三方机制的核心,是其静态形式;•三方机制是三方性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其动态运动形式•三方协调机制–含义:是指政府、雇主组织、工会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共同处理所涉及劳动关系的问题。

–本质:协调与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文化生活的改善社会稳定职工权益的保护企业利益最大化政府雇主职工利益•三方协调机制–我国的三方协调机制:目的:由各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企业组织派出代表,组成协调机构,对涉及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对拟订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以及涉及三方利益调整的重大改革方案和政策措施提出建议。

职能:1.制定并监督实施涉及调整劳动关系的法规和政策。

2.推行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制度,将集体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的集体合同草案报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3.对劳动关系方面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形成共识。

4.研究并组织实施劳动争议的预防处理、指导劳动争议处理工作。

5.宣传劳动法律法规政策。

6.实施和贯彻劳动就业方针。

•国际劳工组织–宗旨:社会正义、持久和平谋求物质福利和精神发展–目标及措施–国际劳工标准•时间:每年一次国际劳工大会•形式:国际劳工公约、国际劳工组织建议书•目的:保护全世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中国与国际劳工组织第三节劳动的社会结构•劳动的产业结构–分类:费希尔首次使用“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内容、结构变动、结构优化•第二产业:内容、结构变动、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内容、结构变动、结构优化•注意三产业之间的关系—P36(基础?主导?推动力)产业产业地位产业内容产业结构变动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农业)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林、牧和渔业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促进农业劳动力减少推进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中小城镇建设第二产业(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建筑业、制造业、自来水业、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采掘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先增后减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振兴支柱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第一、二产业发展的推动力流通、服务、社会管理成为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劳动力比重和收入比重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劳动力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产业结构图•劳动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配第——克拉克命题: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变迁一般规律:“一、二、三”转向“三、二、一”•我国的劳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产业劳动者比重第三产业劳动者比重移到第二产业中。

服务行业已成为推动劳动就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

•劳动的职业结构–职业含义:相对稳定+有经济收入+专门–职业划分方法•职业标准编码法:《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社会地位分类法:非熟练工人、半熟练工人、熟练工人和工段长、职员及类似的职业、产业主、经理和官员、专业人员。

•心理差异分类法: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

(霍兰)•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白领工作人员、蓝领工作人员(灰领、金领)•劳动的职业结构–职业结构变迁●职业结构:不同职业类型的劳动者在劳动总体中的比例●变化规律:影响因素: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科技发展。

规律:体力性的、非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的份额不断减少,而脑力的、技术性职业的劳动者所占的份额不断提高。

我国职业结构特征:农业社会向非农业社会转型●未来变化:在互联网社会,整个社会分裂成信息拥有者和信息都缺乏者两大阵营。

在信息社会里,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已成为了社会分层的一项重要标准。

网络经济时代,无数中小业主构成了经济主流,为“自己而工作•劳动力性别结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占总劳动者的比例,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反映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反映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庭劳务负担–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相关制度保障–婴儿出生性别比例对劳动力性别结构的影响•劳动者的年龄结构–不同等级的年龄结构(青年、老年)–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空间分布不平衡;老龄化趋势进程日趋明显•中国人口老龄化影响:–影响一:劳动力不足;–影响二:影响经济发展;–影响三:增加养老经费第四节劳动环境•劳动环境与劳动者–自然环境与劳动者–社会环境与劳动者–劳动环境与心理、劳动效率•劳动保护–含义:国家和社会保障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意义•满足劳动者安全需求和社会性需求的重要保证;•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需要。

–内容•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时间;速度;物质条件;特殊··•劳动经济条件保护—最低工资制度;•劳动社会条件保护—劳动力素质;职业稳定与提升机会;人际关系;参与企业管理。

•劳动中的人际关系–概念:互动关系+心理关系–理论——梅耶的霍桑实验•结论:提高工效的决定因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理论—社会人;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沟通–人际吸引:依存关系+相互喜欢和亲昵•四阶段:注意→认同→相同→交往•影响因素:1能力;2品貌、气质;3报酬;4相似与互补;5邻近与熟悉•劳动中的人际关系–中国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传统的中国人际关系(“人情”和“面子”)◆群体是家庭的延伸;◆儒家伦理系统地规定了人际关系;◆家庭生活和儒家伦理导致了人际关系的限度;◆最终表现在“做人”方面。

•新型人际关系——网络式&校园式第五节劳动群体•劳动群体概述–群体:是人们为了追求社会需要的满足,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体。

–劳动群体:是指从事劳动活动中具有一定关系的劳动者所组成的群体。

•劳动群体特征–是一种组织,劳动力的组织;–是一个体系或系统,具有层次性的结构;–是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形成一定的组织文化。

•群体结构–含义: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究,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组织内部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构成)–群体的正式结构•直线制:应用最广泛。

(四大特征:一条指挥的等级链;职能的专业化分工;权利和责任的一贯性政策;工作的标准化)•职能制:产品单一的中小企业•直线-职能制:绝大多数企业采用•水平结构(事业部制):自主权突出•矩阵结构:同时实现事业部制和职能部制直线制组织结构图厂长作业组长作业组长作业组长员工员工员工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图总经理职能部门职能部门事业部C事业部B事业部A销售销售销售研发制造研发制造研发制造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图总经理项目A项目B项目C 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矩阵制组织结构图•群体结构–群体的非正式结构•积极功能:减轻心理压力,增强稳定性;增强灵活性•消极功能: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凝聚力;破坏运行。

–知识经济引发的组织结构变化——根本性改变•集权化→分权化;•规范化→创造力;•纵向层次结构→横向层次结构。

•劳动士气–含义:劳动精神状态、劳动积极性–评价因素●克雷奇、克拉奇非尔德(集体凝聚力、群体分裂倾向、自我调整能力、对群体目标的态度、对领导好感程度)●沃克(劳动生产率、对工作的满意度、对作业群体的满足、对待遇的满足感、群体凝聚力)●国内学者(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工作的创新成果,给公司提建议的数量,员工的满意度,个人的精神面貌,对公司忠诚度,对企业发展的期望,人际关系的和谐度,合作、员工的流动率,对企业文化的感)–影响因素•社会环境影响因素(社会政治制度、市场需求、社会风气)•劳动组织方面的因素(工资福利、管理水平、领导的能力与人品、工作条件、工会组织状况、企业发展前景)•劳动者个人方面的因素(思想觉悟、劳动价值观、需求层次、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其他因素)•士气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马斯洛&克莱顿·艾尔德(ERG)–期望理论——维克多·弗洛姆(M=V×E)—因果–公平理论——亚当斯(局限性)–双因素理论——F·赫兹伯格–人性假设与X、Y、Z理论•经济人假设和X理论——泰勒、法约尔、韦伯•自我实现人假设和Y理论•复杂人假设与Z理论——薛恩、威廉·大内人的需要层次•七种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即只有当低一级需求获得基本满足后,追求上一级需求才会成为驱动力,只有通过满足高级需求来调动的积极性才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力量,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它是在七种需要力量中最强的一个,人的需求具有无意识性,从而使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跨文化、跨阶级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