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九课秦朝的建立与统治学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教案标题: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背景和过程。
2. 掌握秦始皇的重要政策和措施。
3. 理解秦朝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秦始皇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关于秦朝统一中国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知识讲解:1. 通过简要的讲解,介绍秦朝统一中国的背景和过程。
2. 详细解释秦始皇的重要政策和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法律等。
3. 强调秦朝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如统一度量衡、推行土地制度等。
讨论活动:1. 分组讨论秦朝统一中国的利与弊,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辩论。
扩展活动:1. 分发相关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其他重要方面。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制作一份展示。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同学分享。
评价活动:1. 设计一份简单的问答或选择题作为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讨论参与度、研究成果和展示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秦始皇的形象、秦朝统一中国的地图等。
2. 阅读材料:关于秦朝统一中国的相关文章或书籍。
3. 小组讨论和展示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深入了解秦朝统一中国的实际情况。
2.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扩展对秦朝统一中国的了解。
3. 结合其他学科,如语文、艺术等,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秦朝统一中国的理解。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第9课-秦朝的统一导学案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前210年),通称为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正),秦庄襄王之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
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1.“秦王扫六合”:(统一全国)的原因: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秦王 制定了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
2.秦统一全国:统一:公元 年,都城 。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 -局面。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 国家。
3.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确立 的称号,拥有至高无上的 ,拥有绝对的权力;在中央设 、太尉、御史大夫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 制,全国设36个郡,下设县。
经济上:统一 (圆形方孔“半两”铜钱)、统一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
文化上:统一 (小篆,后来是隶书)。
思想上:为加强思想控制,实行“ ”。
军事上: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 .夏朝B .商朝C .秦朝D .汉朝2.统一后秦朝的都城在 ( )A .镐京B .洛邑C .长安D .咸阳3.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 (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皇帝4.秦统一后,在全国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B.蚁鼻钱C.铲形币D.“半两”铜钱5.秦统一后,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是 ( )A.隶书B.楷书C.小篆D.草书6. 年,秦国发动大规模的统一战争。
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国经过十年的战争,先后灭掉了、、、、、等六国。
7.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
8.秦统一后,以圆形方孔的为全国通行的货币,把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1.秦统一的的时间、统一者、统一后的都城及意义分别是什么?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1.秦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六国的历史使命?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分别有什么作用或影响?时间:意义:秦朝的统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经济上:文化上:思想上:军事上:1.秦能灭六国并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在于()A.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是当时七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C.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兼并战争 D.法家思想奠定了统一的理论基础*2。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3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9课秦统一中国》是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秦国在战国时期的崛起,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的过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文字和地图,展现了秦朝的历史风貌,让学生了解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战国时期各国的争霸情况,对七国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学生对于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秦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掌握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2.教学难点: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秦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图片:秦朝历史相关的图片和地图。
4.视频: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相关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战国时期的争霸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然后进行简要讲解,突出重点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以及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第9课 秦统一中国-人教五四学制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一册教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朝兴起的原因和背景。
2.掌握秦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
3.了解秦始皇的统治措施,并思考其影响。
二、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发问和简单介绍,带领学生了解秦朝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2. 新知讲解(25分钟)
1.秦朝的建立:与齐国的斗争、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等人。
2.秦统一中国的过程:秦国灭六国、征服南方、修筑长城等。
3.秦始皇统治的措施:设立郡县、统一法律、统一度量衡、修建著名的杨陵兵马俑等。
3. 案例分析(20分钟)
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中有关秦始皇措施的部分,分小组探讨其影响。
4. 总结归纳(10分钟)
要求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秦朝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秦统一中国有哪些过程和方法?
3.秦始皇统治有哪些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5. 练习(15分钟)
请学生在课后完成练习册第9课相关部分的练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秦统一中国的过程和方法。
2.秦始皇的统治措施和影响。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取学生的提问和回答等方式,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9课秦统一中国》是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秦统一中国的过程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情况。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秦的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等。
本课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重要素材,使他们了解国家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历史故事和人物具有较强的兴趣。
但同时,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引导他们学习。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统一中国的过程,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秦统一中国的过程,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2.难点: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学习教材内容,了解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秦统一中国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引出本课内容:秦统一中国。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秦统一中国的过程,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的原因。
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背景:(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民心所向)(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实力增强)(3)嬴政招募各国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个人因素)2、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
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嬴政(秦始皇)。
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
(2)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统一后的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目的: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秦朝创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2、中央集权制度内容(1)建立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2)三公九卿制度: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和御史大夫(监察)统领。
(3)地方: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县以下有设有乡、里、亭等基层组织。
3、影响:(1)郡县制的推行使得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也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中央政府,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废分封制,行郡县制。
(2)文化上:①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颁行全国)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②焚书坑儒(3)经济上:①统一货币,在全国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
②统一度量衡。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文化的交流。
(4)交通上: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
(5)军事上: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分析秦统一的原因,知道秦统一的过程及意义。
2、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知道秦始皇并能够正确评价,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史料和识读《秦朝形势图》、《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统一汉字》《统一货币》等图片材料,学习和运用搜集与利用历史信息的方法。
2、通过历史剧《秦囧》的表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及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
2、通过了解秦统一的过程和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认识统一对历史发展影响,统一是历史的主流,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秦统一全国及其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2.难点:中央集权制度;正确评价秦始皇。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参与,因此本课抓住七年级学生的此特点,根据西安当地历史文化利用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的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编练历史剧《秦囧》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由于七年级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大多数来自于影视作品,思维以感性思维为主,缺乏一定的史料解读能力,本课用丰富的图片和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呈现鲜活的历史,符合学生认知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探究学习。
【教法与学法】讨论法、图示法、情境体验分析法、材料解析法。
【教学过程】主要结合我校“精讲多练,当堂达标”课改模式进行教学。
一、温故知新。
提问 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复习本课相关的知识。
导入新课——以秦始皇兵马俑我们身边的历史文化遗迹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4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9课秦统一中国》是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生动地展现了秦统一中国的历史过程,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争霸情况。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掌握秦统一六国的过程,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认识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同时,学生应学会通过史料分析历史,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统一六国的过程,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认识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2.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秦始皇推行巩固统一措施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
2.史料教学法:运用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史料,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史料:与本课相关的历史史料。
4.课件: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通过史料展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让学生了解秦始皇推行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3.操练(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以及秦始皇推行巩固统一措施的意义,进行分组讨论。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案:第9课秦统一中国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案:第9课秦统一中国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程标准】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秦灭六国的原因,掌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统一中国作用的分析,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难点】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难点:理解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播放韩磊的《秦王扫六合》歌曲,大屏幕出现歌词:“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教师:这首歌曲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由此导入第9课《秦统一中国》。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一、秦灭六国1. 秦灭六国的原因:指导学生看书,归纳,从人心、经济、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
教师:战国以来的连年战争,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人民渴望结束战乱,实现统一。
同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秦王嬴政即位之后,为灭亡六国,招募各国人才,策划统一大业,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展示:秦灭六国示意图教师:简单介绍秦实现统一的过程。
秦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十年间,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灭亡了六国,完成了统一。
2.秦统一的意义:教师:“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展示: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过渡:秦朝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称帝前灭亡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统一之后,又为巩固统一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政策。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附学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本情况。
2.知道秦开创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并建立一套官僚体制。
3.掌握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连接长城等加强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自学和分组讨论“秦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提高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识读《秦朝疆域图》,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秦灭六国符合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2.通过学习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了解这些措施对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的作用,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3.通过学习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秦始皇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以及作用。
突破方法通过历史剧、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分析各种措施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个概念以及秦始皇的统一措施产生的深远影响。
突破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的从政治上的强权统治和经济、文化上的促进作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能较全面地认识统一措施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等。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小组讨论法、体验式学习法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途径查找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外阅读,编演历史剧。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秦王扫六合》,并配以秦始皇画面和李白《古风》诗句。
教师讲解:大家在音乐里听到的歌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人物是何许人呢?(生答:秦王)是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生创造了很多宏伟、彪炳千秋的伟绩,今天我们就走进他,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二、自主学习,构建知识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2
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9课秦统一中国》是部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一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秦国在战国时期逐渐崛起,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教材内容涵盖了秦国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军事力量等方面的优势,以及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和秦朝的建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争霸情况,对于战国七雄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秦国如何能够统一六国,以及秦朝的建立和巩固,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疑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以及秦朝的建立和巩固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了解秦朝的建立和巩固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和过程,秦朝的建立和巩固。
2.教学难点:秦国统一六国的内在原因和外在条件,秦朝的政治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秦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秦国统一六国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秦国统一六国的原因,展示相关史实,如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军事力量等,让学生了解秦国统一六国的内在原因和外在条件。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总结秦朝的建立和巩固情况。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校:岢岚三中科目:历史备课教师:七年级全体教师主备人:刘成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出示《战国形势》图指导学生识图并设问:“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是哪一国?为什么?”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长平之战,逐步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为其灭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秦是如何实现统一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领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的那段历史画卷吧。
二、课件展示学习目标三、预习导学1.战国末年,__________国实力远远超过东方六国,__________的时机已经成熟。
2.秦王__________执掌大权后,制定克敌制胜的策略,从_______年至________年经过10年征战先后灭亡六国。
3.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秦国攻灭的是__________。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_。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__________。
5.秦朝在中央设置的官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
6.秦统一全国以后,全国通行的货币是_________,全国通用的文字是________。
四、问题探究1.试分析秦统一全国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2.“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有什么作用或影响呢?”五、拓展延伸1、秦朝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答:①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小政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
③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④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⑤修筑长城。
⑥开凿灵渠。
2、思考: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怎样看?从他的这些所作所为来看,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教师引导学生对刚刚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并以此作为评价秦始皇的依据,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附学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附学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理解秦始皇所实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掌握秦始皇实行的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兵器等制度,并了解其对中国统一和
后世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史上最伟大的统一者是谁”,“铁腕政治的表现”,“统一中国所需要的
措施”等问题,启发学生对秦始皇统一中国进行预习和探究。
2.学习新知(30分钟)
(1)秦始皇实行的政治措施。
通过PPT和图片展示,讲解秦始皇的“始皇制度”、基层行政区划和严格的吏治制度。
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政治措施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3.讨论答疑(10分钟)
引导学生就学习内容中的难点、疑点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和答疑解惑。
(1)分组讨论。
教师按不同的主题分组,引导学生对秦始皇实行的政治、军事、文化措施进行讨论和
交流,并展开互动、互相学习。
(2)思维导图。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个以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主题的思维导图。
要求思维导图结
构清晰、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条理明晰。
五、作业
完成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三把斧”(即:钱币、文字和法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的探
究报告。
六、板书设计
1.始皇制度、基层行政区划和吏治制度
2.六步并举、修筑长城等军事措施
3.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兵器等文化措施。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导学案
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习目标:1. 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2.通过对统一的理解,让学生认识统一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
重难点:重点: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难点: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度量衡的统一。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出示“学习目标”投影).学习目标1. 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2.通过对统一的理解,让学生认识统一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自学指导怎样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先学后教:请认真默读课本P44-48,要求:(1)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下列1—3题的答案,理解并准确记忆,力争自学后书面检测全对。
1.秦灭六国的原因,过程,结果和意义。
2.确立中央集权制背景,措施。
3.巩固统一的措施目的,措施。
时间十分钟注意: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请小声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四、先学(一)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教师巡视,做适当的点拨,并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二)检测过渡语:找到答案能准确记忆的请举手。
找到了我们来讨论思考题.1.提问。
在举手的学生中找后进生回答,答错子,尖子生进行更正.2.书面检测:PPT题选择题1.李白有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诗中的“扫六合”完成于()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 公元230年D.公元221年2.“它是中国第一-帝都,2000多年前,秦人从这里挥师东进,横扫六合,成就了华夏统一的泱泱帝国,并由此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趋势。
”材料中的“中国第一帝都”是指()A.洛阳B.咸阳C.长安D.北京3.秦朝统-一后,全国统一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A.金文B.小篆C.隶书D.甲骨文4.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案第9课秦统一中国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秦统一、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动态历史图示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多种材料的运用,从史实和史料中感知历史;初步学会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初步形成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教法学法: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直观教学,师生、生生合作探究学习。
采用直观图示法、材料分析法、设问导思法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电视剧《秦始皇》主题歌,结合李白的诗歌《秦王扫六合》,导入课题。
讲授新课:一、秦完成统一【过渡】从歌曲中我们感受到是秦王是一位霸气十足的帝王,谈谈你心中的秦始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解题:“秦王、扫、六合”突出本课主题“统一”,并让学生谈心中的秦始皇印象,对秦始皇有个大致定位。
【过渡】正是他承担起结束战国割据纷争的历史重任。
大家回忆一下战国七雄都是谁?前230—前221年,秦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先后灭掉六国。
记住灭六国的顺序了吗?老师教你一招“谐音记忆法”2、秦灭六国:通过“战国七雄”图片,在空间概念上再次了解七雄的地理位置,然后通过动态图片,展示秦灭六国的过程,并用谐音记忆法帮助学生掌握秦灭六国的顺序,同时激发兴趣。
【过渡】这样秦完成了灭六国的统一大业,(板书:完成统一秦)下面大家看书p56,关于秦统一的几个知识点一起回答,并在书上做好标记。
第9课 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案
第9课秦始皇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教学设计昆明铁五中黄琼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的开篇,讲述了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秦朝由此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趋势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在中国历史上起了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中的一些人或许对秦始皇、长城、兵马俑知道点。
大多数恐怕什么都不知晓。
再加上其年龄特征决定他们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对本课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概念不易理解,对巩固统一措施的作用及秦始皇的评价也较为困难。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改变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自主构建学习模式。
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有一定的求知愿望和激情,并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1、通过阅读课文及相关资料,获取有效信息。
2、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3、通过结合地图,查找秦朝的长城、疆域四至等掌握基本的识图方法。
过程与方法1、运用视频、图片,图示的方法增强历史的直观性、形象性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去感知历史。
3、采用分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使学生认识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秦朝开创了中华民族统一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占重要地位。
2、使学生认识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要辩证地评价秦始皇。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法及图示法来突破。
2、难点:一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法及图示法来突破。
二是评价秦始皇。
可引导学生从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来做评判。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播放视频后,问:1、秦王是谁?2、扫六合指什么事?3、人们为什么称他为秦始皇?他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是个什么人物?这就是今天我们将学习了解的。
2019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精品教育.doc
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进步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难点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课前小练】1、从______年到______年,秦王______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______,都城:______。
2、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______,中央政府设置______、______、______等官职;在地方接受______的建议,推行,郡下设县。
3、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_钱;把______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______。
4、秦朝统一后,派将军______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______,东到______的长城;秦始皇派人开凿了______,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合作探究】1、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什么长处?他为什么能灭六国?2、你怎样评价秦始皇?3、谈一谈,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4、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归纳与反思】【当堂评价】1、下面对秦朝统一的说法正确的有()①秦朝统一于公元前221年②秦朝的都城在咸阳。
秦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③秦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分立和混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局面④秦统一,严重危害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2.秦朝时官方统一使用的文字是()A.隶书B.甲骨文C.金文D.小篆3、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A.抵御匈奴B.抵御鲜卑C.抵御乌桓D.抵御月氏4. 新转来的小英向同学们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名称一样”,那么小英的姓是()A.夏B.商C.秦D.唐5.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第9课 中国统一的秦朝 教案
第9课中国统一的秦朝教案目标- 了解秦朝的历史背景和统一中国的重要性- 了解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措施- 掌握秦朝统一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教学内容1. 秦朝的历史背景- 秦朝的兴起和发展- 戰國時期的分裂局面- 秦始皇的统一志向2.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 征战和征服其他国家- 中央集权的推行和措施-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的实行3. 秦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行政区划和郡县制的建立-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 道路和河渠的修筑-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社会阶级的变动和奴隶制度的实行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秦朝地图和简述秦朝兴起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秦朝的统一政策:讲解秦始皇的征服与统一政策,强调其实施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文字、度量衡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探讨秦朝统一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特点,并选择代表发表观点。
4. 合作研究:学生小组根据分配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准备简短的报告,共同分享和交流。
5. 教师讲解:教师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讲解秦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并针对学生发表的观点进行补充和讨论。
6. 总结复: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秦朝统一的重要性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教师进行概括和点评。
教学资源- 秦朝地图- 教案PPT- 学生讨论指导问题考核方式- 学生小组讨论和报告- 课堂互动和问题回答- 课后作业扩展活动- 观看相关纪录片或动画片,进一步加深对秦朝统一历史的理解。
- 组织小型展览或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参与秦朝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场景。
参考资料- 《中国历史简明教程》- 《秦汉史纲》。
第9课 秦王朝统一中国 教案
第9课秦王朝统一中国教案目标本课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秦王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历史背景秦朝统一中国发生在公元前221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
教师向学生讲解诸侯割据的时期、秦国崛起的原因以及秦国在其它诸侯国上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
2. 统一行动教师向学生介绍秦国统一中国的重要行动,包括兵制改革、经济改革、修建长城等。
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行动的影响力。
3. 秦始皇教师向学生介绍秦始皇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的角色。
学生将通过阅读和讨论与秦始皇相关的材料,了解他的功绩和争议。
4. 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教师向学生解释秦朝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包括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文字统一、经济发展等。
学生将参与小组活动,讨论秦朝对中国历史的长期影响。
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通过讲解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来传授知识。
- 图片展示:教师使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的行动和事件。
- 小组活动:学生将分成小组,参与讨论和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口头问答:教师将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口头问答,以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 小组讨论:学生将参与小组讨论活动,讨论秦朝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教师将观察并评估学生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参考资料- 王宁. (2014). 秦王大业开创中国强大王朝的先例[J]. 天下历史, (9), 6-10.- 孟庆凌. (2010). 秦始皇:国君与地方政权[J]. 书法(上海), (4), 83-85.。
2019-2020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
2019-2020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第9课秦统一中国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
2. 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巩固统一的措施【自主探究】一、秦灭六国1.背景:①各诸侯国人民;②秦国经过,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③秦王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2.建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年,秦国先后攻灭、赵、魏、楚、燕、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定都咸阳。
3.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的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 皇帝: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总揽全国一切。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_______。
2.中央:中央政治机构由_______、太尉、____________统领,分管行政、军事和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地方:进一步废除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制,郡下设县,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1. 文化上:(1)统一,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作用:使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的交流与发展。
2.经济上:(1)措施:统一货币为;统一制度,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2)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3.交通上:统一和的宽窄;开凿,沟通和漓江,便利南北的水运交通。
4.军事上:派大将蒙恬北击,修筑。
秦长城西起,东到辽东,这就是“万里长城”。
5.秦朝疆域:东至东海,西到,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合作探究】1. 阅读课本“问题思考”和“相关史事”,概况秦的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2. 观察《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归纳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 观察图片《统一文字》《统一货币》,思考:秦朝在经济文化方面采取的统一措施,有什么重要意义?【拓展延伸】关于秦始皇的评价,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英雄,是千古一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四课:秦朝的建立与统治
一、学习目标: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背景,结合战国形势图,掌握秦统一六国的顺序。
2、掌握秦朝确立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及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了解秦朝灭亡的原因。
二、基础知识填空 (一)秦灭六国 1、背景
2、统一战争:(1)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______年;
(2)灭六国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二)秦朝的建立与统治 1、建立
2、统治措施
(三)秦朝灭亡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年;
2、原因:(1)赋役繁重; (2)法律严苛,刑罚残酷;(3)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4)反秦力量不断壮大。
三、合作探究
(一)秦朝在政治上的统治措施 材料一:如右图。
材料二:丞相王绾等进言说:“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如不设置诸侯王,就无法镇抚他们。
”廷尉李斯议论道:“周文王、周武王分封子弟、同族的人很多,可是后代日益疏远,像仇人般互相攻击,诸侯相互讨伐,周天子不能禁止。
若设置了郡县,派能干的大臣去管理,用国家赋税多多赏赐他们,很容易就控制了。
”
(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这个制度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每一条措施分别体现了这个制度的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王绾和李斯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建议?这一建议的实行对秦朝的统治有什么作用?
(二)秦朝的其他统治措施 材料一:如右图。
材料二:郭沫若在评价秦朝的某件事时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问题: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秦朝的哪些统治措施?
四、当堂巩固
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
2、秦朝的首都?
3、秦朝的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4、秦朝在政治方面确立的制度叫什么?
5、秦朝在中央的统治措施是什么?
6、秦朝在地方的统治措施是什么?
7、秦朝在文化、思想、经济、交通、军事上的统治措施分别是什么? 五、随堂练习
1、梁启超说:“天下之统一,势也。
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天下“统于秦”发生在哪一年、都城在哪里( ) A 、公元前356年、镐京 B 、公元前230年、阳城 C 、公元前221年、咸阳 D 、公元前202年、长安
2、秦朝确立了“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规制。
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质是( ) A 、君主专制
B 、任免官吏
C 、思想控制
D 、言即法律
3、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攻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秦始皇为解决“分土建邦”造成的问题,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灭六国 B 、推行郡县制 C 、实行分封制 D 、北击匈奴,修长城
4、我国古代民间流传着秦朝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下列关于秦长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东起临洮,西到辽东
B 、修筑的目的是抵御匈奴
C 、秦朝大将蒙恬率军修建
D 、是秦朝赋役繁重的表现 5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 ) A 、刺史 B 、丞相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6、《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 A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 、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 、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7、某班同学排练关于秦朝的历史剧,其中有几位同学的说法,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①小明:我是商人,去各地做生意需要带多种货币 ②小丽:我是偏远地区的县令,我要受到皇帝的管理 ③小红:我是丞相,秦朝的军队由我来管理 ④小强:我是农民,生活在秦朝感到很幸福 ⑤小刚:灵渠让我们岭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利了 ⑥小芳:我是士兵,站在长城上关注匈奴的动向
⑦小华:我在咸阳,看不懂南方的表哥给我写的信 ⑧小亮:我是一名儒生,但我现在看不到关于儒家学派的书了 A 、①②⑥⑦ B 、③⑤⑦⑧ C 、②⑤⑥⑧ D 、①③⑤⑥
(1)政治:确立____________的
____________制度
地方:推行______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文化:统一文字为______,便于文化的交流与政令的推行。
(3)思想:焚书坑儒,禁锢人们的思想。
(4)经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便于经济的发展。
(统一后的货币为______钱)
(5)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______,便利了水陆交通。
(6)军事:①统一______及东南沿海;②派蒙恬北击______;③修筑______(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对秦始皇的评价
①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战乱,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功)
②但是他实行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为秦朝灭亡埋下了祸端。
(过)
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他是功大于过的。
★秦朝建立的意义: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的_________的______国家。
①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_____至高无上。
②中央政府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管理______、______和______事务,但最终决策权由______掌控。
中央
(1)社会:人民渴望结束战乱,过上和平的生活; (2)经济:____________后,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3)军事:____________后,东方六国无力与秦抗衡; (4)个人:秦王______即位,招募人才,策划统一; (5)理论:法家__________________思想的应用。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年; (2)建立者:______(秦始皇); (3)都城:______;
(4)疆域:东至______,西到______,北至______,南达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