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宋明理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清雍正帝宣称:“若无孔子之教……势必以小加 大,以少陵长,以贱妨贵,尊卑倒置,上下无等, 干名犯分,越礼悖义,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 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其为世道人心 之害,尚可胜言哉!”——《东华录》雍正朝
维护封建统治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哲学 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四、宋明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
提升认识: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
理学是儒学张不断发展的产物,它是儒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融 合佛道思想而进行的自我完善和调整。理学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儒 学趋时更新的特点,也充分证明了儒学强大的生命力。
理学在今天……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三纲五常
朱熹成就示意图




思 学 宇宙观 理 求
想 基 理一气二 方 学



朱熹

道德论 存理灭欲
教育论 大学小学
修养论 格物致知
政治论 格正君心
南程 宋朱 以理 后学 官集 方大 哲成 学者

编著《四书

章句集注》
后世科举考试依据
二、程朱理学
5.影响 P蓝22
(1)国内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 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四书 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朱熹
力里,探不求用精耗微费。精力在前人的注易支疏简离工事夫业陆终竟九久浮渊大沉,。
此次“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略 占上风,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这次集会影响深远, 被称为“中国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课后巩固:理学与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本质 都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自然欲求
宇宙观:“理”是世界的本原 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 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
二、程朱理学
4.思想主张:
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 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 物道理。。
方法论:格物致知 含义:探究万事万物本原,扩充知识,掌握普遍天理。 终极目的:明道德之善。
2.积极: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 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和谐意识,忧患意 识,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 极作用。
3.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 们的自然欲求。还带有 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 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重礼轻法
——清·戴震
压抑、扼杀人《性明,史重·列男女轻传女》中记载的贞洁烈
女,其中有守节养亲37人,殉夫44 人,未婚殉夫11人,水灾因见男子 裸体甘愿溺死3人,……总共300余 人。《清史稿》中记载的贞洁烈女, 更增至500余人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五、评理学
1.实质: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完成了儒学的理 论化和思辨化。
看法:注重知识和道德的结合,体现了理性精神; 对学习方法提供有益启示; 忽视自然科学。
二、程朱理学
4.思想主张:
材料三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 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 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伦理观:存天理灭人欲
二、程朱理学

2.含义:P黑165
理学是儒学、道教、佛教三家融合的产物,它以
“理”(或“天理”)为核心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 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佛 儒(根本) (目的)
新实发质展是:以理儒陷学家,吸纲使收常其了伦更佛理加道维系思统护想性专,、弥制思补统辨了治性孔。的孟新儒学儒的学缺
三、陆王心学 1.“心”是万物的本原
(二)王守仁思想主张
(心即理也)
材料一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 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守仁《答顾东桥书》
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 成为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你嘴巴不能 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 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只要你心中分得 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
创立 春秋
蔚然 大宗
战国
遭受 重创

官方 正统
西汉
三教 三教合一 融合 三教并行
魏晋 隋唐 宋明
第3课 识记问题
1.魏晋-隋唐三个阶段儒学发展的表现 2.了解佛教、道教思想、玄学、道统论、治统论 3.宋明理学的形成背景、两大派别、特点、评价 4.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5.陆王心学的思想主张
3.代表人物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兄程颢 弟程颐
(北
宋)
创立
客观唯心主义
朱熹 (南
成熟
陆九渊 王守仁
宋) (明朝)


主观唯心主义
二、程朱理学
4.思想主张: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 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 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 而不在。
三、陆王心学
(二)王守仁思想主张 2.思想核心:“致良知”
材料二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 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 也。──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材料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 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王文成公全书》
3.知行合一
宇宙观 认识论
一、三教合一(魏晋隋唐儒学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 2.隋朝时期 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三教图》清·丁云鹏
一、三教合一(魏晋隋唐儒学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 2.隋朝时期 儒学提出“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 3.唐朝时期 ①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3.儒学本身思辨性、理论性不足。
(汉唐儒学偏于训诂、注疏,墨守定论,对古代 经典不敢有所突破)
二、程朱理学
1.背景:P黑165
①政治上:长期分裂,纲常松弛,不利统一,统治者 倡导儒学 ②经济、文化上: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 技文化的进步。理学家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 宋科技文化发展的结果。 ③思想上: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 融合奠定了基础;北宋初期思想控制较宽松。
纵横 董新儒学 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
对比
宋代理学
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佛、道 之中吸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
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的儒学。
特别提示:
1.“三教合一”是指儒学、道教、佛教三者之间的相互借鉴、融 合,而不是合并。 2.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国际影响:朱熹的学术思想在日本、朝鲜曾一度 盛行,被称为“朱子学”;在东南亚和欧美也受到重视。
三、陆王心学
(一)陆九渊思想主张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 非此理而已。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 理也。──《象山先生全集》
★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心即理也
陆九渊将理学发展到新阶段,号称“心学”
相 内容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是儒学发展的新形式
同 影响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都强调社会责任,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本体论 “天理”是世界的本原 “本心”是世界的本原
不 方法论
“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致良知”
同 点
道德论
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 为规范
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 修、自省达到良知
②儒学大师韩愈提出“道统论”,复兴儒学。
儒学遭遇“挑战”的原因示意图
天人 不 弑君篡权

感应
政权更迭

舒 汉 代
大一统 适
国家分裂 战乱频仍


三纲 应 社会动荡
五常
道德沦丧
魏适 晋 南 北 朝应
宣扬来 生幸福
佛 教
主张无 为而治
道 教


1.佛教、道教的兴起与传播 2.汉末以来,儒学权威性削弱
温故知新
儒学之病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目 录
第三
一 章
教 合

第程
二 章
朱 理

第陆
三 章
王 心

一、三教合一(魏晋隋唐儒学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盛行并本土化,道教传播广
①统治者的提倡与支持; ②佛教本身的欺骗性(戒律,轮回); ③战乱频繁,人们寻求精神寄托(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 ④实际经济利益的驱使(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国家户 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 ⑤佛教适应了中国国情,渐趋中国化(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 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神上机会 均等的满足)。
陆九渊(创立者)
王阳明(集大成者)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真理”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致良知”
“知行合一”
哲学范畴:主观唯心主义
南宋(1175)年江西上饶鹅湖寺的论战 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
为学应格物致知,循序渐进, 广泛阅读古圣先贤的经典。
学问需求易简功夫,从本心上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