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与中日近代化

合集下载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的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的比较

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创办近代企业的比较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两国创办近代企业(或者说近代化)的起点。

当时两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与欧美诸国不同的要点。

比如说,中日两国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都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萌芽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来源于外国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的引进;不是从轻工业的商品生产开始的,而是从非商品的重工业军需品开始的;不是从私人民营工业开始的,而是从封建官僚的“官办”开始的。

虽然,中日两国近代机器工业的起步和创办过程,具有许多共同点,然而,时过三十年,其结果是,日本一跃成为亚州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而中国却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中苦苦挣扎,甚至濒临被瓜分的危机。

何以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中日两国竟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差异,因此,对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比较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都是具有复杂内容的问题,它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和教育等方面,本文仅仅就经济方面,即就其与近代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方面作些比较分析。

我们大致用横向和微观的比较方法,首先对中日两国在创办近代企业中各自的经济政策进行探讨;其次,综合起来比较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意在寻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挖掘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

一在两国,最初着手发展的均是由政府直接控制的军事工业,官办的军事工业,都没有能够发展为资本主义,但事情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那样,“工业领域一受到刺激,其后果是无穷无尽的。

一个工业部门的进步会把所有其余的部门也带动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671页。

)。

军事工业的创办和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出现了某些带有本质性的变化。

其次,航运业构成了由军事工业转向民用企业的桥梁,并与流通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航运业在两国都是紧接着军事工业而着手发展的部门。

棉纺织业是生产典型的大众消费品的部门,初期,两国在这一部门都遭受了来自外国商品的最严重的威胁。

而1890年,日本棉纱开始向中国出口,这一部门也是反映两国工业发展差距的最典型部门。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两场改革的背景分析在19世纪中叶,我们的邻国日本进行了一场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正是这一场改革,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快速转变成亚洲先进的工业国,并成功地启动近代化典型,摆脱了自己的民族危机,昂首走上了近代化独立富强的道路。

而就在日本明治维新不久后,我们中国也发动了一场为挽救民族危亡的变革——“戊戌变法”。

但是这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仅仅是让我们国人的思想进一步得到解放,开阔了眼界。

在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影响阻挠下,这场维新变法没有让中国像日本一样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从古到今,许多的历史学家都对中日近代化这两场改革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

这两场都对自己国家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改革,它们之间的可比性非常地强。

而我认为,造成中日这两场改革结局一成一败的原因,撇开改革的措施不说,它们改革的背景占十分重要的因素。

从两场改革的背景来看,它们存在着相同的地方。

如下:(1)两国都是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2)两国的商品经济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3)两国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反封建斗争然而,相比较于它们的共同点,它们背景的不同点才是关键。

在进入近代社会之前,日本长期处于德川幕府的统治下,国家实际首领是幕府将军,他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许多重要的城市。

而全国其他地区被分为大大小小的藩,首领为大名,听命于将军。

将军和大名都养有自己的家臣,就是武士。

天皇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实际上却没有实权。

这一种天皇、将军、大名、武士的等级秩序,可以称之为“君主立‘宪’分封封建制”。

它是土地分阶层的分割,天皇好似周天子,掌控自己周围的部分土地,对于日本来说就是京都一带。

而大名就是分封出去的诸侯国,各藩就像分封出去的诸侯国,将军就如内阁总理大臣,掌握实权。

大名掌控一部分土地,听命于将军。

而且,“藩”的本意是幕府的屏障,其作用就如同诸侯国与周王室一样。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事件时间轴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事件时间轴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事件时间轴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

时任日本天皇明治天皇恢复实际的政治权力,标志着日本从幕末时代进入了明治时代。

1869年:德川幕府被废除。

幕府由明治政府所取代,终结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封建统治。

明治维新五项基本法颁布。

包括废藩置县、设立地方官吏选拔考试、颁布臣籍降格令、颁布军服明治制和改元。

1871年:颁布了《廢除永代秩序通告》。

日本彻底废除了武士阶层的特权地位,实行了平等主义。

1872年:日本开始实行近代教育制度。

学制改革、义务教育和男女平等的教育机会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

1873年:颁布了《五箴令》。

五箴令取消了头发梳油、穿和服等传统约束,标志着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1877年:西南战争爆发。

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西南诸藩和部分农民起义,对抗明治政府的中央集权。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

日本通过宪政进程,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1894年-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日本在战争中战胜中国,获得台湾和朝鲜半岛的割让。

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

日本对抗沙皇俄国,获得了其在远东地区的利益,成为亚洲的霸权国家。

1912年:明治天皇逝世。

明治时代结束,大正时代开始。

通过这个时间轴,我们可以看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与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

从结束幕末时代的封建统治,实行近代化的教育制度,到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日本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

这些改革奠定了日本现代国家的基础,并对其后的历史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贵州财经大学 2011级行政管理杨柳琴整理发布《中外大学发展比较》班的同学就不要抄了)“近代化”是指一个国家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过程,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技术、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领域脱胎换骨式的历史性转变。

!L 世纪中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演进主潮流的国际背景下,中日仍然处于落后的封建统治之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两国的大门,迫使两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面对血与泪的耻辱,两国的一部分人开始醒悟,奋起探索救亡图存的路径,由此踏上艰难的近代化历程。

史学界对中日近代化问题的相关侧面已多有论及,但对两国近代化结局截然不同的原因尚缺乏深入研究,有鉴于此,本文拟就这一论题略加探讨。

一第一,中日两国近代化起步的历史背景相同。

!A 世纪中叶以前,当欧洲西北角的一隅之地率先跨入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停滞在封建专制社会。

这一时期的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

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德川家族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K!% 年至!KHL 年间,幕府连续颁布一系列禁止基督教在日本传播和不准国人出海的法令。

如!KHK 年颁布的禁令规定:“严禁派遣日本船驶往外国”;“⋯⋯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

船及船主一并扣留,并备文呈报”;“如有发现传播基督教之南蛮人或其他邪言惑众者,应即依照往例,押谢至大村藩之牢狱”等等。

M ! N (B!%)幕府推行“锁国”政策,一是为了防止国内人民利用基督教信仰否定封建主从关系和滋生下层群众的反抗;二是为了垄断国内市场,从中获利;三是为了维护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这种“锁国体制”在日本维持了%@@ 余年,对外只与荷兰、朝鲜和中国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

统治当局的禁教和锁国使日本隔绝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极大地封杀了民族的活力与创造力,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没能挽救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没落,反而加速了其衰败的进程。

同时期中国的满清王朝,在对外关系方面也奉行闭关海禁政策。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共5页文档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共5页文档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对近代中日改革比较感兴趣。

十九世纪中期,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日本相继走上改革的道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中国又效仿日本再一次进行了改革――戊戌变法。

两国的改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大区别。

现在简述如下,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的相同之处(1)两国改革的背景相同。

经济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

中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小农经济,日本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自然经济。

政治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专制统治,并且社会矛盾尖锐。

中国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存在着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压迫,改革前出现了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日本是幕藩体制,存在着武士阶级对农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的剥削压迫,十九世纪后,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

思想文化上,两国改革前在指导思想上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中国的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地主阶级李鸿章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等人主张不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日本江户时代的“洋学”(因初期主要是通过荷兰商人获取信息,故又称“兰学”)成为一门有社会影响的学问,吉田松阴等人主张学习西方。

外交上,两国改革前民族矛盾都激化了。

十九世纪中期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列强们积极地对外侵略扩张,中国和日本都是他们的侵略对象。

中国的洋务运动前面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戊戌变法前面临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日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的是“黑船来行的冲击――培理叩关”等。

此外,两国力主改革者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洋务派代表有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中国的维新派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日本明治维新的代表有吉田松阴、久坂玄瑞、高杉晋作、伊藤博文等。

近代中韩日三国发展道路比较

近代中韩日三国发展道路比较

中日近代化道路比较
——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例
古代的东亚文化发达,经济处于世界前列,地理上联系紧密,构建了共同的文化圈,也形成了一种前近代的国际秩序,即所谓的“华夷秩序”和“朝贡贸易”。

古代的中国和日本从地理上看恰好是大陆和岛屿,在文化上也形成了由核心到边缘的放射性文化圈。

中国大陆是核心,日本列岛已经是东亚文化圈的边缘了。

地理位置的差异,对两国的发展道路和国民心理都有很大影响。

日本人常常被说具有“岛国根性”。

岛民的心理一般来说比较狭隘。

但他们处于东亚文化圈的边缘,也具备他们的有利条件,与核心区离得较远的他们更容易接受外来新事物。

①这一点在近代东亚文明由胜极转衰,且遭到西方文明冲击时,体现的尤为强烈。

19世纪由盛转衰的传统的东亚文明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先进文明的冲击,中、日两国纷纷卷入世界潮流。

19世纪中叶后发型近代化启动的时候,中日两国基本上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尚有选择本国发展道路的机会。

两国统治者先后进行了类似的近代化改革,例如,处于同一时期的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国内全面展开正规的近代中日比较研究的历史还不长,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对比两国近代化的快慢和政策措施的长短方面,应进一步揭示由中日国情差异所决定的各自近代化道路的不同特色。


①王晓秋:《东亚历史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3—7页。

②李少军:《近代中日比较研究综述》,《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

中国与日本近代发展道路有何不同和相同以及启发

中国与日本近代发展道路有何不同和相同以及启发

中国与日本近代发展道路有何不同和相同以及启发内容简要:与注重保护国内市场,以自主品牌的高附加价值产品进行国际竞争的日本古典发展主义不同,中国的新发展主义积极地向外资开放国内市场,以廉价劳动力参加全球生产分工,并以加工贸易为主带动出口和刺激经济增长。

中国发展模式的兴起不仅反映了全球化新阶段的不同历史条件,而且也继承了中国鸦片战争以来对外关系方面的历史遗产。

日本大国的崛起可以说从明治维新开始,走向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可以从洋务运动等等一系列的救国运动开始,一步一步走向社会主义。

无论是在军事上,政治上,思想上中国与日本的维新都存在着异同。

日本的发展之路同样给中国以启迪。

关键词:明治维新戊戌变法古典发展主义新发展主义洋务运动一.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区别明治维新以天皇为首的日本明治政府,为巩固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其主要内容是政治上废藩置县,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实行土地改革和地税改革,实行保护扶植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一系列政策。

如将企业交给私人经营;向资本家发放无息贷款;统一货币;禁止各地设立关卡;取消商人专利的同业公会等。

军事上颁布义务兵役制,建立近代常备军,按照西法练兵,对官兵进行武士道精神教育。

明治维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日本免于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地,成功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迅速崛为东方资本主义强国。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

在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面临着被帝国主义瓜分的严重民族危机时期,他们掀起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这就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以图挽救民族危亡的一场爱国政治运动。

它以“公车上书”为发端,到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形成百日维新高潮。

康梁的基本主张是:政治上开议院,制宪法,以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实行君民共治;经济上提倡大力兴办实业,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以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落后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文化上废除以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提倡科学,兴办新式学堂;军事上设置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等。

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情况

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情况

中日近代棉纺织品贸易的考察情况在跨入近代社会的时候,中国与日本几乎处于相同的困难境地。

国门被迫打开,西方物美价廉的商品铺天盖地而来,社会旧有的经济秩序与基础受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面临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附庸的危险。

当清朝政府开始兴办洋务,对现有经济制度进行有限改革的时候,在日本,倒幕废藩后成立的明治政府,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进展资本主义的政策措施,开始了闻名于世的“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与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得两国从此走上了不一致的进展道路。

日本逐步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并最终进展成为军国主义,而中国则慢慢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中日两国近代社会不一致的进展历程,在同时期双方的商品贸易中,特别是作为要紧交易商品的棉织品贸易中,有着充分与清晰的反映。

对中日近代棉织品贸易的研究与考察,不仅能够使我们熟悉其贸易本身的进展演变过程,而且有助于从一个侧面增加对两国近代社会不一致进展道路的认识与懂得。

本文论述内容的时间下限为“九·一八”事变前。

“九·一八”事变后,中日贸易的性质开始发生转变。

中日近代商品贸易在19世纪70年代往常,基本处于进展停滞状态。

要紧原因是日本政府对中日贸易采取了限制压缩政策。

铜,是当时两国间最大宗的交易商品。

清朝政府鼓励中国商人从日本输入铜,以供国内鼓铸货币之需。

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铜从日本输往中国。

“顺治迄嘉道年间,常与[日本]通市。

江浙设官商额船,每岁赴日本办铜数百万斤。

”(注: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79,第47页。

)为了阻止铜的大量外流,日本幕府政府于十八世纪初颁布命令,限制来日中国商船数量及每只中国商船贸易额。

而且,这种限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力度也越来越大。

准许赴日中国商船的数额,颁布该政策之初的元禄元年(1688)为每年70艘,到宽政二年(1791)缩减到每年10艘。

每只商船的额定贸易数量从最初的钱6,000贯,降到2,740贯。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1. 引言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旨在比较和评析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过程,探讨其共同点和差异,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2. 背景2.1 中日两国的历史背景中国和日本都是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

然而,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时期,两国都面临了外来侵略和内外交困的局面。

2.2 近代化的定义近代化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追赶或超越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过程。

3. 政治改革3.1 中日政治改革的共同点•君主制度改革:中日两国都在近代化过程中进行了君主制度改革,力求建立现代化的君主制度。

•政府机构改革:两国都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法律体系改革: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法律体系改革,以确保社会秩序和公正。

3.2 中日政治改革的差异•中日君主制度的不同: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废除了封建君主制度,成立了共和国;而日本则维持了天皇制度,并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现代化。

•政府机构改革的不同: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政府机构改革,如废除内阁制度、建立行宪政体等;而日本则在明治维新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府机构体系。

4. 经济发展4.1 中日经济发展的共同点•对外贸易的开放:中日两国都在近代化过程中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

•工业化进程:两国都致力于推动工业化进程,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并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4.2 中日经济发展的差异•经济模式不同: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采取了计划经济模式,并实行集体所有制;而日本则采取市场经济模式,并鼓励私人企业发展。

•外资引进的差异: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吸引了大量外资,并建立了经济特区;而日本则更多依靠国内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

5. 社会变革5.1 中日社会变革的共同点•教育体制改革: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提倡普及教育并加强科学技术教育。

•女性地位提升:两国都在近代化过程中逐渐提升了女性地位,鼓励女性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

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有感

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有感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题目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作者和学号梅馨月1320520121班级13财务管理1班日期2015年12月3日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摘要: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都处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都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并且同样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威胁,两个国家又都不约而同地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可是进入近代,仅仅不到半个世纪,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命运竟是这样的不同:日本迅速地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资本主义的改革和近代化,成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

中国则沦为丧失了独立主权的一个为列强所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近代时期中日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探讨与比较中日近代化的成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日;近代化;成败;比较在70年代日本奇迹般的重新崛起时代,中日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也一度成为学术热点。

研究日本现代化不但是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日本反思现代化历程的需要。

在中日近代化的研究中,日本学者依田熹家的《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一书十分具有代表性。

在研究中,依田熹家发现,中国学者和日本本土学者对日本现代化的研究有很大差异。

“中国朋友感到‘惊诧’希望知道的事,很多却是我们日本人感到‘理所当然’、不屑一顾的事,而很多我们认为通过大量史料得到证实的事,却使很多中国朋友极难理解”,故依田熹家在写了成名专著《日中现代化比较研究》后,人为还有进一步阐述近代日本的现代化问题的必要,由此著述了《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

依田熹家对日本的侵略战争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反省,在本书的辅助书目中有大量的日本史名著,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理解。

依田熹家在《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日中两国有很多差异,采用类型比较,对中日社会类型、文化类型和教育类型进行分析。

中日军事近代化比较

中日军事近代化比较

中日军事近代化之比较宫玉振19世纪60年代,面对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冲击,中国和日本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契机,开始了各自的军事近代化运动。

但是,几乎同时起步的中日两国军事近代化,结局却大为不同。

日本迅速赶上了西方列强,成为军事强国,而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却陷入停滞状态。

甲午战争是对中日两国军事近代化成果一次实际的检验,战争中日本获得胜利,而中国一败涂地,这是为什么?本文试图通过对两国军事近代化的对比考察,揭示其症结所在。

一中日两国军事近代化的历史背景和客观环境是相似的:第一,两国的军事近代化,都是在东西方的军事较量中被迫起步的。

在中国,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1856一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中西军事的两次正面对抗。

西方列强近代化的坚船利炮毫不留情地摧毁了封建帝国所能动员起来的军事力量,战争的惨败导致了民族危机的加深,同时也使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军事文明的价值。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首先揭示出军事近代化的命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亲身体验到近代枪炮威力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也提出了“师夷智以造炮制船”①,“西洋诸国以火器为长技,欲求制驭之方,必须尽其所长,方足夺其所恃”的主张②,并将这一主张付诸实践,从而掀起了以“自强”为旗帜的军事近代化运动。

在日本,从19世纪初期开始,英、俄、法、美等国的战舰亦多次叩关,日本的民族危机逐渐加深。

中英鸦片战争的消息传到日本后,在日本引起了很大震动,高岛秋帆等人上书长崎奉行,要求采用西方人炮充实防务。

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柏利率领四条“黑船”组成的舰队来到日本,要求日本开港,这一事件又一次震惊了日本朝野,军事上的巨大反差迫使幕府撤销了200多年前颁布的“禁止制造大型船舶”的命令,井开始向荷兰购买军舰,部分强藩也开始制造西式武器,1863年英国舰队炮轰萨摩藩的中心鹿儿岛,1864年英、法、荷、美四国联合舰队又炮轰长州藩的下关。

腾飞讲历史:历史上的今天,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腾飞讲历史:历史上的今天,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日本明治维新后,蓄意对外扩张,逐渐形成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

1894年,日本以朝鲜问题为借口向清政府宣战,这是一场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

战争的结果导致了中日两国命运的改变:胜利者迈入了近代列强的行列,但之后日本帝国的野心不断膨胀,最终走上了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而失败的一方不仅承受割地赔款之辱,且刚刚开启的近代化进程亦被拦腰打断。

当时拥有世界先进铁甲舰、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却败于日本。

1895年2月17日下午,由李鸿章等洋务大臣倾心数十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这一天,宣告亚洲最强海军北洋水师覆灭。

至此,清政府的海军强国梦被彻底击碎。

致远号巡洋舰舰长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

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

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马关条约》规定,清朝需向日本赔款白银两亿两、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日本要求满清赔款和割让辽东半岛尚可理解,因为辽东半岛靠近日本势力所控制的朝鲜,同时日本一直以来都希望将辽东做为侵蚀中国的前哨。

然而,台湾这个远在中国东南的海岛,不仅开发较晚,而且远离日本势力范围。

为何日本偏偏要在《马关条约》中令清朝割让台湾呢?其实,日本人要求清朝割让台湾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经过长久的谋划。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政治、经济情况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

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

在19世纪中期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

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所实行的苛政,不时激起众多以务农为业的百姓反弹。

对外则实行锁国政策,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与平民进入日本,只有荷兰与中国(大清帝国)的商人被允许在原本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长崎继续活动,此外德川幕府亦严禁基督教信仰。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一、政治方面1603年,德川家康在荡平丰臣氏的残余势力后,任“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立了幕府。

他根据日本社会多元化的具体国情,逐步在日本推行建立在封建领主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由将军的幕府和大名的藩国构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史称“幕藩体制”。

将军将全国1/4强的土地合680万石作为自己的辖地,称为“天领”,且都是些肥沃的土地,又掌握着三大城市:江户、大阪、京都,和唯一进行对外贸易的港口长崎,并拥有对商业的控制权、货币的铸造权、采矿权,以及对全国最大的武装部队8万多兵力的动用权。

另外,幕府依据在“建幕”过程中贡献程度和亲疏关系将全国二百六十多个大名划为“亲藩”、“谱代”、“外样”,并把自己辖地之外的3/4土地分封给大名们相应的石数。

将军成为日本实质上的统治者,“幕府”也就相应地成为实质上的中央政府,日本历史进入了德川幕府时期,又因其“府治”在江户,又称江户时代。

在整个江户时期,幕府为了钳制各藩,防止大各的叛乱,巩固幕府统治的中央政权,颁布《武家诸法度》,“实行了大名轮流到江户侍奉将军一次(一年住在领国),其妻子类似人质必须经常住在江户的‘参觐交代’制度”,并陆续施行改易,转封、兵农分离、“领知朱印状”等强硬措施,以及赐姓(松平姓)和联姻的优柔政策。

因此,幕府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硬的军事实力,对全国拥有“集权式”的统治能力。

但是,各藩国却仍保有很大的地方自治权力。

中日近代改革成败对比

中日近代改革成败对比

19世纪中后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势力向东方扩展,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

由于两国的处境和面临的任务相似,然而探索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其中两国社会结构的差异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然而两国在社会结构中的选官制度、土地所有制结构、对“商”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近代化的进程。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势力向东的扩展,闭关自守的两个东亚封建国家———中国和日本均被迫打开了自己的大门。

两国的仁人志士分别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药方,使自己的国家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然而两国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日本走上富国强民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却仍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里徘徊。

例如:“日本通过开国较为成功地进入了国际社会,而中国却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原因之一在于中日在19世纪中叶前的‘开国准备’阶段已经产生了很大差距,中国坚持华夷思想,毫无开放进取之意,而日本实现了地理世界观和文化世界观的转变,形成了开放力量。

”一、选官制度的差异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始创于隋朝。

科举考试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不断的更新,使社会上下阶级在和平的情况下不断地对流,从而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

“科举考试可以把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代表人物,甚至一部分被统治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中央政权中来,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

由于这种通过考试录用人才的办法对封建制度来说有合理的一面,中国一方面它可以使统治机构由统治阶级中最有能力的人来组成。

这对封建制度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制度。

另一方面,一种对维护封建社会有效的制度自然会成为向近代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适应于儒家“君子”的理论而设立的具有很强的人文伦理性。

它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德品的通才而不是一技之长的人才。

广大士子们对日常生活不屑一顾,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把自己的言行严格的约束在封建政权要求的规范之内。

因此自然科学受到很大的影响。

不存在什么创新和发展,因此,在科举中国科学与民主就显得很苍白。

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对清末中国的影响

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对清末中国的影响

日本的明治维新及对清末中国的影响摘要:十九世纪中后期,在中日两国被西方列强用不同的方式打开大门后,中日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发展道路,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同时,日本的明治维新对清末的中国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明治维新;西方列强;开国;清末的中国17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和日本都不约而同地进入了闭关锁国的时代。

就在中日两国实行锁国政策时,西方国家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后,进入一个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代。

中日两国当时同西方欧美国家相比是落后的,特别是经过了鸦片战争的中国,更加落后于其他国家。

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压制一切使中国政治和社会有所进步的因素和趋势,逐步地使中国失去进步的动力,在世界竞争中,中国落后了,衰落了。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就提出了了解夷情,学习西方,“睁眼看世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正确思想。

但统治者并未吸取教训,仍然沉睡在“天朝上国”的梦呓中。

多数人昏昏噩噩,苟且偷生,不思振作,从而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而这时日本也面临着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危险。

1853年,美国的炮舰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使它不得不对外开放,特别是实行了明治维新,日本不但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危险,而且仿效西方列强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中日关系的历史第一次重新定位,主要是中国向日本学习,日本侵略中国并失败的历史。

一、日本的开国与明治维新到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未期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

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统治日益腐败没落,整个社会动荡不宁无以休止,农民起义与市民暴动相结合,形成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倒幕运动风起云涌。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败给英国的消息使幕府感到震惊。

这时日本也遭到西方列强的进攻。

从18世纪未到19世纪初,列强曾数十次到日本叩关,均未能打破其锁国的政策。

而美国使用武力才迫使日本不得不开国。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中日两国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转型。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两国的近代化路径和结果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对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进行比较和评析。

一、背景介绍中日两国在19世纪末迎来了近代化浪潮。

而在此之前,两国的社会体制、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都有着极大的差异。

中国当时封建专制统治,社会经济落后;而日本则是一个农业国家,也在尝试与西方接触和学习。

二、近代化的动力与路径1. 动力来源中日两国近代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威胁。

中国在19世纪中叶与英国发生了鸦片战争,随后不断地被西方列强侵略,这促使中国开始意识到自身的落后,并积极寻求变革。

而日本由于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和世界舞台上的边缘地位,也迫切需要摆脱这种状态。

2. 近代化的路径差异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和自上而下的现代化模式。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金田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一系列的改革运动,试图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改革运动的成效并不理想。

相比之下,日本采取了一种主动学习和借鉴的策略。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制度,通过改革教育、军事、法律等领域,快速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与中国相比,日本在近代化的过程中更快速、更彻底。

三、近代化结果的评析1. 经济发展随着近代化的推进,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同的成就。

日本在20世纪初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而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受到了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

2. 社会变革近代化也带来了两国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逐渐被打破,重视平等和社会公正。

而中国在科技和经济上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革相对滞后,尽管20世纪后期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但社会差距依然较大。

3. 政治制度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实行了君主立宪制,逐渐向民主化发展。

日本1886年的明治维新与中国1898年的戊戌变法

日本1886年的明治维新与中国1898年的戊戌变法

日本1886年的明治维新与中国1898年的戊戌变法,变法时间、变法前国情、变法目的等庶几近之,结果却有天壤之别。

日本经过变法国力愈强;中国经过变法,国力愈衰。

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多多:第一,治维新接近于全民运动,社会各阶层都被发动了起来,德川幕府的守旧势力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已经失去了藏身之所,不让它覆灭都难。

中国的戊戌变法几乎是几个“君子”孤军作战,没有社会基础,社会主体力量没有发动起来,多数民众完全不知道变法的意义何在,更谈不上支持变法。

表面轰轰烈烈的维新实际上浮在空中,很快烟消云散。

第二,日本的明治维新,力量来自于政权难以涉及的周边地域,他们在维新之前就已经脱离德川幕府管束,他们通过海外贸易秘密筹集资金与军火,培训各方面人才。

这一切德川幕府不是不知道,是无能为力。

干柴一旦遇到火星,燎原之势就难以阻遏了。

变法的力量全部集中京畿之地,偌大中国周边地区几乎与变法无关。

如此变法,要成功何其难也。

第三,日本有一个可资利用的王牌--天皇,明治维新是打着明治天皇旗号的,所有维新志士都麇集在天皇麾下。

天皇具有无可限量的号召力与凝聚力。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天皇已经名存实亡,打出天皇这张牌,多少有些复古意味,日本人是个怀旧意识强烈的民族,天皇发布诏谕,无不响应。

可以说,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是强有力的。

中国戊戌变法的情形大相径庭,光绪皇帝几乎等于傀儡,毫无作为。

作为满族皇帝,也难以乞求他具有什么了不起的感召力或凝聚力。

他自身难保,遑论策划变法。

谭嗣同与虎谋皮,劝袁世凯杀荣禄,谋皮不成反而丧命。

第四,明治维新聚拢了一大批能人,包括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这些人绝非康梁可比,他们都是实干家,做事周密,组织能力强。

德川幕府耍“奉还大政”鬼把戏(为的是延缓时间,以行反扑)时,维新志士们及时戳穿了阴谋,把兵力集中到京都,准备起事。

1868年1月3日,维新武装力量包围住皇宫,提出“王政复古”这一深得民心的政治口号。

戊戌变法志士的智商不一定低,但他们多为白面书生,仅依靠袁世凯这一事就足以说明能力上的不足。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近代化比较和评析

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有着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点,这些差异影响了它们的现代化道路和发展轨迹。

相似之处:
1.西方影响与现代化起步:两国都在19世纪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影响,特
别是受到了西方的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的影响。

这促使两国开始进行现
代化改革,试图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2.政治制度变革:中日两国都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试图实现现代国家
的建设。

比如,日本明治维新后废藩置县、设立议会,中国也进行了类
似的尝试,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

不同之处:
1.对外接触和应对方式不同:日本较早地通过明治维新进行国家改革,吸
收了西方先进技术和制度。

相比之下,中国面对外部压力时,经历了鸦
片战争等一系列战败,导致对外接触和对外影响的应对方式不同,也较
晚开始进行现代化探索。

2.政治发展道路不同: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后,逐渐实现了宪政民主和工
业化。

而中国在辛亥革命后,政治动荡较为频繁,经历了战国时期、国
民政府时期、抗日战争和内战等一系列政治动荡,直至建立了中华人民
共和国,这一过程中现代化的进程相对缓慢。

3.社会结构和文化影响差异:两国社会结构和文化影响也有所不同,日本
在现代化过程中相对更快地吸收西方文化并融合本国传统,中国则更多
地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并试图在现代化中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总体来说,虽然中日两国都经历了近代化的过程,但由于各自历史、文化和政治环境的不同,导致了现代化路径和发展策略的差异。

这些差异对两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

中日文化差异的比较与分析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地区的文化重要代表,虽然地理相近,但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两国之间存在许多文化差异。

本文将从历史、语言、宗教、礼仪等方面对中日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

首先,在历史方面,中日两国在文化发展上有较大的差异。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而日本在历史上相对较短,直到19世纪中叶才开始全面接触西方文化,经历了明治维新并实行近代化。

因此,中日两国在文化传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其次,在语言方面,中日两国的语言差异也相当显著。

中国使用的是汉字表意文字,包括简体字和繁体字,以及拼音文字(汉语拼音)。

而日本使用的是平假名和片假名,以及少量的汉字。

另外,中文和日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造成了中日两国在语言交流中的困难。

不过,中日两国的近年交流有所加强,尤其是在商务、旅游等领域,逐渐解决了语言带来的交流障碍。

第三,在宗教方面,中日两国的宗教信仰也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传统的宗教主要有儒家、道家、佛教等,这些宗教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国传统文化。

而日本主要信仰的宗教是神道教和佛教,神道教是日本的国教,佛教由中国传入并融合于日本本土宗教。

此外,基督教也在日本有一定的信徒群体。

因此,中日两国在宗教信仰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这也影响了两国文化取向和社会风气。

最后,在礼仪方面,中日两国的礼仪习惯也有很大区别。

中国礼仪讲究的是尊重长辈、尊重传统、尊重礼仪等传统观念,强调社会等级制度和个人尊严。

而日本礼仪则更加注重礼貌待人、注重礼仪规范、讲究过程礼节,强调“和”的概念,注重团体意识。

另外,中日两国的节庆习俗也存在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而日本的传统节日有正月初一、植树节、端午节等。

这些差异体现了中日两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中日两国在历史、语言、宗教、礼仪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单词“modernization”,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同时也使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鸦片战争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夕,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诚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它那商品的低廉价格,就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灭亡的恐怖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变为资产者。

简短些说,它按照自己的形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也就是说,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潮流,正在迫使所有落后民族走向近代化,亦即走向资本主义化。

中国当然不可能例外。

英国下决心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闭关的大门,正是不自觉地充当了强迫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工具。

当时,中国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社会,仍然是一头做着“天朝大国”封建美梦的睡狮,仍然闭关锁国自绝于世界资本主义潮流。

毛泽东说过:“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

一、鸦片战争前中国仍然是一个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前夕,以英国为首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均已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的统治地位。

诚如《共产党宣言》所指出的:“它那商品的低廉价格,就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灭亡的恐怖下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一切民族都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变为资产者。

简短些说,它按照自己的形象,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70页。

)也就是说,当时的世界资本主义潮流,正在迫使所有落后民族走向近代化,亦即走向资本主义化。

中国当然不可能例外。

英国下决心发动鸦片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闭关的大门,正是不自觉地充当了强迫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工具。

当时,中国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封建社会,仍然是一头做着“天朝大国”封建美梦的睡狮,仍然闭关锁国自绝于世界资本主义潮流。

毛泽东说过:“中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但是这个“缓慢”,还不知道要“缓慢”到何年何月?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第一,中国仍然是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封建自然经济,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虽然拥有长达300年左右的历史,遍及30多个手工业行业;但上升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诸条件,均未成熟,只有少数行业出现了手工工场,大部分行业仍停留在萌芽状态。

也就是说,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仍然不成气候,对它不能作过高估价。

第二,明末清初以黄宗义、顾炎武、王船山为代表的反对封建专制、要求民主政治的呼声,虽曾一度露头,但仍然是中国古代儒家“民贵君轻”思想的延续和发展,并不反映近代民主的要求,而且很快遭到封建势力所扼杀。

中国社会始终没有出现第三等级和市民阶层等要求近代民主的新兴势力,封建专制结构,仍然牢不可破,原封未动。

这一封建专制政权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如重农抑商,横征暴敛等等,严重摧残着工商业,抑制和阻挠着新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顺利发展。

第三,在文化思想上,虽也出现了如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所反映的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等新因素,但毕竟很微弱,没有出现西欧那里的文艺复兴思潮。

中国人的头脑,仍然被“三纲五常”等封建传统思想禁锢着,积重难返,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之风,一时还吹不进来。

第四,清政府继续采取的闭关锁国政策,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闭目塞听,昏瞆无知,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外通商只限于广州一口,而且还要通过十三行,不许外商直接贸易;不懂近代外交礼节,坚持外交使节靓见,要行三跪九叩首封建大礼;仍抱着康熙年代“上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的老观点,不重视对外贸易。

这一政策,严重阻碍着东西之间的正式交往。

二、鸦片战争后中国才开始近代化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五口通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陆续输入,才开始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近代化迈进,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至19世纪末,中国近代化的基本情况是:在经济上:(一)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体制,已开始解体。

1899年全国进出口货值264748千海关两,出口货值195785千海关两,两笔共达460533千海关两。

这就是说,中国经济已基本纳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二)使用机器的近代工矿企业陆续出现。

据统计,1895年全国近代工矿企业总数达200家,资本总额5004万元,工人总数91350~98060人。

(黄逸峰、姜铎:《中国近代经济史论文集》第338页。

)(三)近代交通运输业陆续出现,近代轮船公司约20家,拥有大小轮船约300艘,吨位总数约10万吨。

已筑成的台湾铁路及京奉铁路天津至山海关段共364公里,芦汉铁路已开始兴筑。

电报及邮政等事业,已通达全国主要行省。

(四)近代商业也陆续出现。

外资在华开设的洋行总数达400余家。

中国旧式商业,正在适应外资洋行经营进出口商品的需要,逐渐出现经营洋布、西药、生丝、茶叶等新兴行业。

以上海为例,19世纪末,上海在旧有商业的土布、米、木材、糖、绸缎等行业的基础上,又新兴起洋广什货、五金、西药、纸业、棉纱等四五十个行业。

其中洋布公所全部同业一百三四十家;五金钢铁业58家,丝栈、丝号100家左右。

(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商业史》编写小组提供的材料。

)(五)近代金融业也应运而生。

外国在华的银行保险业已近20家,包括总行设在中国、资金较为雄厚的英国汇丰银行。

中国本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也于1897年设立。

旧式线庄业也开始转向近代化。

在政治上:(一)原已走下坡路的清王朝封建政权,经过国外侵略势力和国内农民革命的几度冲击,已无法照老样子统治下去,在“灭亡”威胁面前,一部分封建统治阶级,不得不转化为洋务派,推行洋务运动,实施“同光新政”,于是,封建政权开始向资本主义近代化倾斜。

(二)随着近代企业的出现,不仅引进了西方的生产技术,同时还引进了西方的社会制度,政治民主化,开始提上了中国的议事日程,从洋务派中分化出来的早期改良派,率先提出设立议院,由君主专制向君民共主转化,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呼声。

(三)康梁为首的“百日维新”,把早期改良派君民共主要求,通过光绪皇帝的诏书,付诸实施,虽然中途夭折,以“六君子”壮烈牺牲而告终,但毕竟是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企图登上政治舞台的一次尝试。

在文化思想上:(一)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的书籍,逐步输入。

1868年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翻译馆,至19世纪末,先后共译出各类西书160种,总数达1075卷,由江南制造局公开出版发行。

译书内容以介绍近代科学技术为主,兼及各国政治历史。

1867年开办的北京同文馆,对翻译西书也比较重视,先后译成《万国公法》、《格物入门》《化学指南》等西书26种,由该馆印书处刊印公开发行。

这批西书都在1870年前后出版,成为当时知识界中学习西方知识的最早入门书,对传播西学起了积极作用。

梁启超即曾称赞这批西书,是光绪年间人们求知识于域外的“枕中鸿秘”。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60页。

)(二)传播西学的各种新式学堂陆续开办,并开始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60年代后期北京、上海等地开办的同文馆和广方言馆,先后培养了300人左右翻译和办洋务的人才。

从1872年开始,清政府采纳容闳的建议,陆续选派了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目的是培养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科的人才。

这批留学生虽于1861年后中途撤回,未能完成学业,但大部分已在美学习5年以上,对各种学科有一定基础,回国后分配在陆海军、各军事工业及电报、铁路等局任职,成为洋务运动的得力助手。

其中有一些人后来还成为著名的官僚、军阀和技术人才,如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等。

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一开始便设立了船政前后学堂,教习英文、法文、数学、绘图等课程,专门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陆续毕业的学生共628名,从1876年起,还先后派三批优秀学生68人赴欧洲深造,学习造船、驾驶、化学、冶金、地质等学科,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这批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大都成为造船专家和海军骨干。

80年代,李鸿章在天津创办的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也培养了一批近代海陆军人才,著名近代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即曾担任过天津水师学堂的总教习。

到了90年代,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即相继诞生,前者创办于1898年,后者创办于1896年。

于是,中国的教育制度逐步实现近代化。

沿袭多年,弊端丛生的八股科举制度,不得不于1901年宣布废除。

(三)作为舆论工具的报刊杂志,陆续出版发行,冲破了封建统治的沉闷空气,反映了要求政治民主的呼声。

旧中国历史最久、规模较大的上海两家大报——《申报》和《新闻报》,已先后创刊,前者创刊于1872年4月,后者创刊于1893年2月。

特别在1895年维新运动进入高潮期间,各种报刊,如雨后春笋,纷纷创刊,如北京强学会创办的《中外纪闻》,上海强学创办的《强学报》和《时务报》,湖南南学会创办的《湘报》等等,对推动维新运动起了号角作用。

(四)随着西方资本主义近代文明的逐步输入,中国维持了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已开始从根本上发生动摇,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步在向近代化转变。

中国近代化基础,虽然十分薄弱,但毕竟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近代化迈进,不再是一个原封不动的封建社会了,而且这一基础,是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继续向近代化发展的起点。

三、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起了双重作用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毒害中国人民、阻止中国禁烟而发动的一次侵略战争。

战争结果,中国第一次向外国侵略者屈辱求和,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而独立的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殖民地的苦难道路。

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侵略者压迫、剥削、欺凌的开端。

但鸦片战争又迫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近代化,中国近代化是鸦片战争的直接产物,因此,鸦片战争又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这两个开端,便交织成一部旧中国109年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双重作用。

即既刺激和促进了中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又压迫和抑制了中国近代化的顺利进行,不得不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道路。

根据上述情况,如果仅仅依靠中国本身力量,要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近代化迈进,必然是十分缓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