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演示教学

合集下载

王好战,请以战喻

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 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
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之矣。诚如是
‚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
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
庭,而良人未之知也, 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 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孟子 梁惠王上》
文本的对比论证体现在何处?
对比一:齐人自身行为的对比
坟场的乞——妻妾前的骄
孟子说:"大王的不明智,没有什么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 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生长的。我和大王相见的时 候也太少了。我一离开大王,那些'冻'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 点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们冻杀了,我有什么办法呢? "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 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 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注:①辟:开拓,开垦。 ②朝:朝拜。 ③殆:大概,恐怕
孟子说:“既然这样,那么,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知道了,就是想扩张疆 土,使秦国楚国来朝拜,君临中原、安抚四周的民族。(不过)凭您的做 法去追求实现您的心愿,真好比是爬上树去捉鱼一样。” 齐宣王说:“像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只怕比这还严重呢!上树捉鱼,虽然捉不到鱼,不会有灾害。 按您的做法去实现您的心愿,费尽心力去做了,到头来必定有灾祸。”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王好战,请以战喻》课件

《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 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 《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与《论语》相 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 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第一则
孟子
时代背景介绍
战国时期,诸侯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弑君三十六,亡国 五十二” 一部春秋就是一部战争史。 在春秋三百年里,“战伐侵功不可胜数”。 在战国期间战争频繁,仅大规模的战争即达 222次。战国名将白起长平之战坑赵卒40万, 所到之处,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 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残酷的杀害战俘的 行为。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和庞涓两人的私怨, 使两国人民深受战火之苦。 孟子一针见血的指出“春秋无义战”连年 的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在宋国甚至发生 了人吃人的惨剧。
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良人:丈夫
餍:吃饱
反:同“返”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 所与饮食者:在一起吃喝的 富贵:有钱有地位 显者:有名望有地位 瞷良人之所之 瞷:窥视 蚤:同“早” 蚤起 施从良人之所之
之:往,到……去 施:同“迤”,斜行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之墦间,之祭者,顾而之他
思考:最后一层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对比 比喻
狗彘食人食(贵族) 涂有饿莩(百姓)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本体) 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喻体)
孟子在最后 一层旨在说 明什么?
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 多应有的态度:应反省自 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第三则
孟子
1、什一 2、今兹未能
3、请轻之

先秦诸子选读《王好战请以战喻》翻译-译文

先秦诸子选读《王好战请以战喻》翻译-译文
齐国有个一妻一妾住在一起的人家。她们的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喝足了酒、吃饱了肉之后才回家。妻子问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就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每次出去,总是酒足肉饱后回来;问他同谁一起吃喝,他就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可是从来没见有显贵的人来过,我打算暗暗地察看他到什么地方去。”
从君子看来,人们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手段,能使他们妻妾不感到羞耻、不相对而泣的,恐怕是很少的。
3
戴盈之说:“税率十分抽一,免除关卡和市场的征税,今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们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告诫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请让我先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彻底洗手不干。’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一点,就不要指望魏国的百姓会比邻国多了。不耽误百姓的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五亩田的宅地,(房前屋后)多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猪和狗一类家畜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占夺(种田人的)农时,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搞好学校教育,不断向年轻人灌输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七十岁的人穿上丝棉袄,吃上肉,百姓不挨冻受饿,做到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的,是绝不会有的。
(第二天)一早起来,(妻子)暗中跟着丈夫到他要去的地方,走遍全城没有一个站住了跟他说话的。最后走到了东门外的一块墓地中间,(见他)跑到祭坟的人那里,讨些残剩的酒菜吃;没吃饱,又东张西望上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吃饱喝足的办法。

《王好战,请以战喻》参考译文

《王好战,请以战喻》参考译文

《王好战,请以战喻》参考译文1梁惠王说:“寡人对于国家,真是用尽心思了!黄河以北之地闹饥荒,寡人就把那里的一部分百姓迁移到河东(今山西西南部一带),把河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

河东闹饥荒也采用这种办法。

观察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谁像寡人一样尽心于国家。

可是邻国的百姓不愈加少,寡人的百姓不愈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答道:“王喜欢战争,请让我用战争来打个比方。

咚咚击响战鼓使士兵进攻,敌我双方的刀剑戈矛等兵器已经接触,有些士兵却抛弃了护身衣,拖着兵器逃跑。

其中有的跑了一百步以后停了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以后停了下来。

如果拿自己逃跑了五十步来笑话那些逃跑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跑得不够一百步罢了,可同样是逃跑啊!”孟子说:“王如果知道这道理,那就不要期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役使百姓不违背农作时令、不妨碍农业生产(比如在耕耘收获时不征兵征工等),那就会五谷丰富,吃都吃不完了;不让百姓拿网眼细致的鱼网到鱼塘里去打鱼(鱼鳖就得以好好繁殖),那么打鱼时捕获的鱼鳖就多得吃不完了;让百姓按时节拿着斧头到山林里砍伐树木(古人常主张等草木零落后再去砍伐),那么木材就会用之不竭了。

粮食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供养活着的家人或者给死去的家人办理丧事都没有遗恨了(财物充塞,所以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百姓供养活着的家人或者给死去的家人办理丧事都没有遗恨,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宅地,在这上面栽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丝棉袄了(他们已经身体衰弱,穿丝棉袄可以保暖)。

鸡、小猪、狗、大猪的饲养不丧失孵卵或者交配、怀孕、下崽的时机,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一个成年男子受百亩田地,不要因为徭役等耽搁他的农事,一个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

小心办好学校教育,反复向学生讲明孝敬老人、顺从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用头顶着东西在道路上行走了。

七十以上的人穿丝棉袄吃肉,庶民不挨饿不受冻,像这样却不能成就王业的人,还不曾有过!现在君王养的猪狗吃着人吃的东西却不知道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去赈济饥民;人死了,就说:‘不是因为我啊,是因为年成不好啊。

《王好战-请以战喻》

《王好战-请以战喻》

2020/3/7
26
第四则学习
2020/3/7
27
讨论: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动词,统一。
翻译: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从梁襄王的三句问话中可看出其形象如何?
梁襄王的三句问话: “天下恶乎定?” “孰能一之?” “孰能与之?”
梁襄王虽有贪得的野心,却无王者的威 仪,精神状态低下,“卒然”问话中流露出 惶惑,表现出涉世不深的窘态。
2020/3/7
36
在现代社会,当人类的精 神家园渐渐荒芜的今天,人们 越来越功利,蓦然回首,我们 发现了孔孟的精神超越了历史, 在熠熠生辉!
2020/3/7
37
再见!
2020/3/7
38
4
2020/3/7
5
2020/3/7
6
时代背景介绍
• 战国时期,诸侯们“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一部春秋就是一部战争史。在春秋三百 年里,“战伐侵功不可胜数”。在战国期间战争频繁,仅大规模的战 争即达222次。战国名将白起长平之战坑赵卒40万,所到之处,杀人盈 城,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残酷 的杀害战俘的行为。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和庞涓两人的私怨,使两国人 民深受战火之苦。由此我们就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 的世界。
通观全文四则: 孟子说理的方法主要是什么?
• “寓言和比喻”
• 关于“寓言”:一般认为,寓言就是带 有劝诫或讽刺性质的故事,通常是用假 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故事”是“宾”,“寓意”是“主”,
• 如何理解全文四则中的“宾”与“主”?
2020/3/7

古诗王好战,请以战喻翻译赏析

古诗王好战,请以战喻翻译赏析

古诗王好战,请以战喻翻译赏析“王好战,请以战喻”出自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译】梁惠王说:“我治理魏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黄河以北收成不好,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迁移到黄河以北。

黄河以东收成不好也这样。

我考察邻国的政事,不如我用心。

(可是)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多,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请允许我用作战作比喻。

咚咚咚地击鼓进军,武器刀刃接触以后,丢弃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有的人逃跑五十步后停止。

凭借逃跑五十ORg步的人耻笑逃跑一百步的人,那么怎么样?”梁惠王说:“不可以。

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了;砍伐树木按一定的季节,木材就会用不尽了。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1、【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1)尽心焉耳矣!(2)河凶,(2)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4)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5)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7)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8)数署不入挎池,(9)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10)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1)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2)鸡豚狗盘之畜无失其时,(1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串序之教,(15)申之以孝悌之义,(1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7)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1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9)途有饿莩而不知发,(20)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1)王无罪岁,(22)斯天下之民至焉。

”(23)【注释】(1)寡人:朱熹《集注》云:“诸侯自称,言寡德之人也。

”(2)焉耳:岐《孟子注》(以下简称“注”)云:“焉耳者,恳至之辞。

”焦循《孟子正义》云:“当作‘焉尔’。

何休注:‘焉尔,犹于是也。

’然则此言尽心焉耳者,犹云尽心于是矣。

”(3)河,相当今境的黄河以北地区,《史记·晋世家》:“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凄竞,北边翟,东至河。

”凶:荒年,《墨子·七患》:“三谷不收谓之凶。

”(4)移其民、移其粟:朱熹《集注》云:“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

”并引氏说云:“移民移栗,荒政之所不废也,然不能厅先王之道,而徒以是为尽心焉,则末矣。

《王好战_请以战喻》优秀课件

《王好战_请以战喻》优秀课件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 们)一生依靠的人,现在却像这样的!”(于是)跟 他的妾一起大骂她们的丈夫,并且在庭院中面对面哭 泣,可是丈夫并不知道这些,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 傲视他的妻和妾。
qweqwe 10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之墦间,之祭者,顾而之他
表推测, 大概
qweqwe 17
寓意分析 对比一:齐人自身行为的对比
坟场的“乞” 妻妾面前的“骄”
对比二: 齐人与妻妾人生准则的对比
齐人乞食不知羞耻
妻妾为丈夫行为痛哭
qweqwe 19
本则寓言内 容是什么?
指责社会上那些用 龌龊的手段谋求富贵显
达的人,连他们自己的
妻妾都感到无地自容。
qweqwe 20
第三则
qweqwe 22
孟子曰:“今有人 日攘其邻之鸡者,或 日:名作状,每天 告之曰:是非君子之 攘:窃取,偷 或:有人 道!’曰:‘请损之, 是:这 道:道义,正道 月攘一鸡,以待来年, 损:减少 月:名作状, 如:如果 然后已。’如知其非 每月 义,斯速已矣,何待 其:代指国君征收苛税的 办法 斯:则,就 来年?” 译文:孟子说:“现在有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
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生活在一起。 (她们的)丈夫出去,就一定吃饱了酒肉才回 家。他妻子问他跟他一起吃喝的是些什么人, (他)就说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
qweqwe 7
其妻告其妾曰: “良人出,则必 餍酒肉而后反; 问其与饮食者, 尽富贵也,而未 尝有显者来,吾 将瞷良人之所之 也。”
其:指良人。 未尝:不曾。 显者:有名望的人。 瞷(jià n)良人之所之:暗中看 他所去的地方。瞷,窥视, 暗中看。前一个“之”是助 词,取独,后一个“之”是 动词。所之,所去的地方。

《孟子》第一课《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第一课《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
选读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中 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伟大思想 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 东邹城)人。后称为仅次于孔子的 “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善辩”。
孟子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都 子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去,就一定吃饱了酒 肉才回家;问他跟他一起吃喝的是些什么人,他说都 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家不曾有有地位有声望的 人来过,我要暗中看看他去些什么地方。”
蚤起,施从良 人之所之,遍国 中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 之祭者乞其余; 不足,又顾而之 他——此其为餍
足之道也。
蚤:通“早” 施(yí):通“迤”,斜 行这里指暗中跟踪 从:跟随 国中: 都城内 国,国都、京城 卒,最后 之: 去、往 东郭:城之东门外 墦间:坟墓间 之祭者:走向祭祀先人 的人 乞其余:乞讨祭祀剩下来的酒
肉 不足:不够吃,没有吃饱 顾: 回过头看、环视 之他:走向其他人 其:大概 为:是 道:方法。
由君子观之, 则人之所以求
由:介词,从 之:音节助词 则:那么
富贵利达者,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其妻妾不羞也, 所以……者:用来……的方法
而不相泣者,
利达:显达 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几希矣。
希:通“稀”,少。几稀,不
多,一丁点
译文:(如果)从君子的角度看,那些用来求
取升官发财的方法,使他们的妻妾不感到羞耻
戴盈之说:“让国君实行十分之一的税率, 让国君废除关卡和市场的征税,今年,请让我 不能做到,请让国君减轻赋税和关市之征,来 等到明年再全部废止,怎么样?”
孟子曰:“今有人 日:名作状,每天

《王好战,请以战喻》优秀课件(带翻译)

《王好战,请以战喻》优秀课件(带翻译)
说理方法?
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应反省 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对比 比喻
狗彘食人食(贵族) 涂有饿莩(百姓)
儒家经典之一,现存7篇,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包括《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 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 下《尽心》上、下,七篇十四卷
篇名跟《论语》相似,摘取 每篇开头几个字眼,没有特 别意思。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 《论语》《大学》《中 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读《论语》《孟子》一类书,当分两种目的:其一为
修养受用,其一为学术的研究。为修养受用起见《论语》
如饭,最宜滋养;《孟子》如药,最宜祓fú除及兴奋。
读《孟子》第一,宜观其砥砺廉隅,崇尚名节,进退
辞受取与之间竣立防闲,如此然后可以自守而不至堕落。
第二,宜观其气象博大,独往独来,光明俊伟,绝无藏闪。
能常常诵习体会,人格自然扩大。第三,宜观其意志坚强,
《孟子》简介
•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 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 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 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 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 《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 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战国时代的特点:
和春秋一样,天下无道,但是战国社会更动荡、 政治更腐败、战争更频繁、人民更痛苦。
百折不回。服膺书中语,对于环境之压迫,可以增加抵抗
力。第四,宜观其修养下手工夫简易直捷,无后儒所言支
离、玄渺之二病。
要之《孟子》为修养最适当之书,于今日青年尤为相
宜。学者宜摘取其中精要语熟诵,或钞出常常阅览,使其
精神深入我之“下意识”中,则一生做人基础可以稳固,

《王好战-请以战喻》ppt课件

《王好战-请以战喻》ppt课件

蚤:通“早” 施(yí):通“迤”,斜 行这里指暗中跟踪 从:跟随 国 中:都城内 国,国都、京城 卒, 最后 之:去、往 东郭:城之东门外 墦间:坟墓间 之祭者:走向祭祀先 人的人 乞其余:乞讨祭祀剩下来
的酒肉 不足:不够吃,没有吃饱 顾:回过头看、环视 之他:走向其 他人 其:大概 为:是 道:方法。
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 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 “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 出“民贵君轻”、反对“霸道”,提倡以 “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 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
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 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 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夫:那 人牧:指统治百姓的国 君,人君 引领:伸长脖子 而:表修饰 望:期待 诚:果真 由:通“犹”好像 沛然:气势盛大的样子
译文:现在那天下的国君,没有一个不喜欢杀人
的。如果有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 会伸长脖子殷切地期待着他了。果真像这样,老百姓 就归附他,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哗啦啦的气势盛大 ,谁又能够阻挡他们呢?”
第三段是故事的结局,写了哪两 方面的内容?
明确: 1、妻妾的羞惭愤恨。 2、齐人恬不知耻的丑态。
寓意分析
对比一:齐人自身行为的对比
齐 坟场的“乞” 妻妾面前的“骄” 人
有 一 妻
对比二: 齐人与妻妾人生准则的 对比
一 齐人乞食不知羞耻 妾
妻妾为丈夫行为痛哭
本则寓言内
容是什么? 指责社会上那些用 龌龊的手段谋求富贵显 达的人,连他们自己的 妻妾都感到无地自容。
孟子一针见血的指出“春秋无义战”连年的战 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在宋国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 惨剧。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及译文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及译文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及译文《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注释:•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姓魏,名罃。

魏国都城在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焉耳矣: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黄河以北称河内,黄河以南称河外。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亦然:也是这样。

•无如:没有像……。

•加少:更少。

下文“加多”,更多。

加,副词,更、再。

•好战:喜欢打仗。

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

•请以战喻:请允许我用打仗来做比喻。

请,有“请允许我” 的意思。

•填然:拟声词,模拟鼓声。

•鼓之:敲起鼓来,发动进攻。

古人击鼓进攻,鸣锣退兵。

鼓,动词。

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开始。

兵,兵器、武器。

既,已经。

接,接触,交锋。

•弃甲曳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曳,拖着。

•走:跑,这里指逃跑。

•或:有的人。

•以:凭着,借口。

•笑:耻笑,讥笑。

•直:仅,只,只是,不过。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真是够尽心的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如此办。

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哪个国家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了吧!河内饥荒,就把那里的民众迁移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去,河东饥荒时也这样。了解一下邻国的政绩,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邻国的民众不见减少,我的民众不见增多,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答道:“大王喜好打仗,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战鼓咚咚,交战开始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奔逃,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呢?”
【译文】
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据 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
4、【原文】孟子见梁襄王①。出,语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③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④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⑤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也同样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你的民众比邻国多了。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网不入池沼,鱼鳖就吃不完;斧子、砍刀按季节进入山林,木材就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就使得民众的生、死都没有缺憾了。生、死没有缺憾,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宅田种植桑树,年满五十的人就能穿上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畜养,年满七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农田不误了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能没有饥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斑白的人就不至于在道路上背物负重了。年满七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肉,老百姓能不受饥寒,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天下的还从未有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1、【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1)尽心焉耳矣!(2)河内凶,(2)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4)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5)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7)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8)数署不入挎池,(9)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10)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1)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2)鸡豚狗盘之畜无失其时,(1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串序之教,(15)申之以孝悌之义,(1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7)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1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9)途有饿莩而不知发,(20)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1)王无罪岁,(22)斯天下之民至焉。

”(23)【注释】(1)寡人:朱熹《集注》云:“诸侯自称,言寡德之人也。

”(2)焉耳:赵岐《孟子注》(以下简称“赵注”)云:“焉耳者,恳至之辞。

”焦循《孟子正义》云:“当作‘焉尔’。

何休注:‘焉尔,犹于是也。

’然则此言尽心焉耳者,犹云尽心于是矣。

”(3)河内,相当今河南境内的黄河以北地区,《史记·晋世家》:“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凄竞,北边翟,东至河内。

”凶:荒年,《墨子·七患》:“三谷不收谓之凶。

”(4)移其民、移其粟:朱熹《集注》云:“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

”并引杨氏说云:“移民移栗,荒政之所不废也,然不能厅先王之道,而徒以是为尽心焉,则末矣。

”河东:指令山西省西南部,因黄河经此作北南流向,该地区位于黄河以东而得名。

(5)填然:鼓声充盈的意思。

古代作战,以击鼓表示进军,以鸣金(击钲,钲是一种形似钟的乐器)表示退兵。

之:句末助词,无义。

(6)曳(yè叶)兵,拖着兵器。

走,《说文》云:“趋也。

”古代所说的走,相当于现在所说的跑;而现在所说的走,在古代称为步。

(7)直:只是。

(8)胜(sheng 升):尽,朱熹《集注》云:“不可胜食,言多也。

”(9)数罟(shuò gǔ朔古):网孔细密的鱼网。

毛传云:“罟必四寸,然后入泽梁。

”当时的四寸约相当于现在的9 厘米左右。

赵注云:“密细之网,所以捕小鱼鳖者,故禁之不得用。

鱼不满尺者不得食。

”洿(Wū乌):大的意思。

又,朱熹《集注》云:汗下之地,水所聚也。

”(10)斤:砍刀,古代常斤、斧连称。

以时:按一定的季节,《礼记·王制》云:“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

”(11)丧死:葬送死者。

(12)五十者可以衣(yì艺)帛:朱熹《集注》云:“五十始衰,非帛不暖,未五十者不得衣也。

”衣在此作动词用。

(13)鸡豚狗彘(zhī支):豚是猪,彘是小猪,此处概指农家养殖的家畜。

无失其时:不耽误养育的时节。

朱熹认为是指庄家畜繁育的季节不宰杀母畜。

(14)七十者可以食肉:朱熹《集注》云:“七十非肉不饱,未七十者不得食。

”(15)庠序:古代的乡学。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有序,国有学。

”(16)申:重复、一再,《左传·成公十三年》:“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17)颁白:同“斑白”,花白头发的老人。

负戴:古代用人力搬运重物的两种方式,负指背在背上,戴指顶在头上。

《礼记·祭义》“斑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郑玄注:“任,所担负也。

不以任,少者代之。

”赵注云:“壮者代劳,心各安之,故曰‘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18)黎民:老百姓,朱熹《集注》云:“黎,黑也。

黎民,黑发之人,犹秦言黔首也。

”(19)检:节制、制止,赵注云:“以法度检敛也。

”一说,有的本子此字作“敛”,意思是说,丰收的年成粮食富足,人们不知爱惜,连猪狗都吃得像人一样好,这时国家就应该收购粮食以备荒年,如不去购敛就是失职。

(20)途:道路。

莩:饿死的人。

发:开仓赈济。

(21)刺人而杀之:古代作战的主要兵器是予,这是一种以刺杀来伤人的武器,故此处云“刺人”。

兵:此指武器。

(22)无:同“毋”,不要,(23)斯:那么。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很尽心了吧!河内饥荒,就把那里的民众迁移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去,河东饥荒时也这样。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绩,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的民众不见减少,我的民众不见增多,是什么道理呢?”孟子答道:“大王喜好打仗,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战鼓咚咚,交战开始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奔逃,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呢?”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也同样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希望你的民众比邻国多了。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网不入池沼,鱼鳖就吃不完;斧子、砍刀按季节进入山林,木材就用不完。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就使得民众的生、死都没有缺憾了。

生、死没有缺憾,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宅田种植桑树,年满五十的人就能穿上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畜养,年满七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农田不误了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能没有饥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斑白的人就不至于在道路上背物负重了。

年满七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肉,老百姓能不受饥寒,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天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着人的食物而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却说‘与我无关,是武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怪罪千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民众就来投奔你了。

”【段意】孟子认为,梁惠王的办法不能说一无是处,但还是没有在根本问题上着力,所以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来打比喻。

梁惠王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如何才能使更多的民众来归顺他,孟子因势利导他讲述了“王道”的政治、经济措施。

盂子认为,要称王称霸,首先必须得到民众的拥护,而做到这一点的起码条件是民生有保障,这就是文中所说的“生、死没有缺憾,是王道的开端。

”孟子在此所规划的施政措施,概括起来是两条:一是使百姓富庶,二是要对他们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这与孔子所谓“富之”(先使民众富庶)、“教之”(然后要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观点(见《论语·子路》篇)是一脉相承的。

宋代瑰学家程颐说:“孟子之论玉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朱熹《集注》引)2、【原文】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①出,则必餍(2)酒肉而后反。

除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展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3)间良人之所之也。

”蚤④起,施⑤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③无与立谈者。

卒之东郭墦间(7),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展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8)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9),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10)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注释】①良人:古代妇女对丈夫的称呼。

②餍(yan):饱。

③间(Jian):窥视。

④蚤:同“早”。

⑤施(yi):斜。

这里指斜行,斜从跟随,以免被丈夫发现。

(6)国中:都城中。

(7)墦问:坟墓间。

(8)讪:讥消、讥骂。

(9)中庭:庭中。

(10)施施(shi):得意洋洋的样子。

【译文】齐国有一个人,家里有一妻一妾。

那丈夫每次出门,必定是吃得饱饱地,喝得醉醺醺地回家。

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

他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出门,总是酒醉肉饱地回来;问他和些什么人一道吃喝,据他说来全都是些有钱有势的人,但我们却从来没见到什么有钱有势的人物到家里面来过,我打算悄悄地看看他到底去些什么地方。

”第二天早上起来,她便尾随在丈夫的后面,走遍全城,没有看到一个人站下来和他丈夫说过话。

最后他走到了东郊的墓地,向祭扫坟墓的人要些剩余的祭品吃;不够,又东张西望地到别处去乞讨--这就是他酒醉肉饱的办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里,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仰望而终身依靠的人,现在他竟然是这样的!--”二人在庭院中咒骂着,哭泣着,而丈夫还不知道,得意洋洋地从外面回来,在他的两个女人面前摆威风。

在君子看来,人们用来求取升官发财的方法,能够不使他们的妻妾引以为耻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3、【原文】戴盈之①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②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③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注释】①戴盈之:人名,宋国大夫。

②兹:年。

③攘;偷。

【译文】戴盈之说:“税率十分抽一,免除关卡和市场的征税,今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们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告诫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请让我先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彻底洗手不干。

’——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4、【原文】孟子见梁襄王①。

出,语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③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④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⑤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注释】①梁襄王:梁惠王的儿子,名嗣,公元前318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

②语(yu):动词,告诉。

③卒然:突然。

卒同“猝”(cu). ④与:从,跟。

七八月:这里指周代的历法,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正是禾苗需要雨水的时候。

⑤渤然:兴起的样子。

渤然兴之即蓬勃地兴起。

⑥人牧:治理人民的人,指国君。

“牧”由牧牛、牧羊的意义引申过来。

⑦由:同“犹”,好像,如同。

【译文】孟子见了梁惠王,出来以后,告诉人说:“远看不像个国君,到了他跟前也看不出威严的样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