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学生绘画中的构图意识
小学低年级学生美术构图意识的培养策略
小学低年级学生美术构图意识的培养策略作者:刘飞来源:《神州·中旬刊》2019年第11期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与深入发展,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教学目标。
美术课程也逐渐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而在美术教学中,构图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美术、提高绘画能力的基础。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构图意识,为今后的美术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美术教学;构图意识;培养构图就是绘画的时候根据题材和主题需要,将要表现的形象适当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而完整的画面。
通俗来讲,就是绘画时,合理地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令绘画作品主次分明,主题突出,准确地表达出绘画作品的主题思想,并提高美感效果,令人赏心悦目。
因此,构图往往是影响绘画作品是否优秀的重要因素。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年纪尚小,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绘画基础薄弱,缺乏构图意识。
因此,低年级小学生的绘画基本上都是在一个水平线上,而且画面布局不均衡,可能一张画纸上一边画得多,一边则空白较多。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学生绘画时没有构图意识,直接影响了学生绘画作品的美感及主题的表现。
一、培养低年级学生构图意识的重要意义构图的概念极其丰富,包含绘画内容空间位置的确定、空间大小的确定、绘画内容的各部分之间以及主次内容的组合及分隔形式等等,它是作者思想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统一,往往是绘画作品思想与形式之美的综合体现。
因此,一幅绘画作品的成功与否,首要因素是构图。
合理的构图可以让绘画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突出作品中心思想,令人赏心悦目。
而一旦构图失败,会直接影响绘画作品的表现效果,令作品看起来毫无章法,缺乏层次感,整幅作品会让人有不知所云的感觉。
可见构图在美术中的重要地位。
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构图教学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为学生以后绘画学习打基础的关键环节。
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绘画中的构图意识
美术绘画静物构图教案设计
美术绘画静物构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了解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静物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4.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基本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实际创作。
三、教学内容。
1.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1)静物,指的是静止不动的物体或物品,可以是水果、花卉、器皿等。
(2)构图,指的是在画面中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各种元素,使画面达到一定的美学效果。
(3)构图原则,包括对称、平衡、比例、节奏、重复等。
2.静物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1)选择合适的静物,要选择具有美感和表现力的静物进行构图。
(2)布置静物,要注意静物的摆放位置、角度和光线等因素。
(3)构图的构思和设计,要根据静物的形状、色彩和纹理等特点进行构图的构思和设计。
(4)构图的绘制,要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手段进行构图的绘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静物构图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对静物构图的兴趣。
2.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静物构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对称、平衡、比例、节奏、重复等。
3.讲解静物构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通过教师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选择静物、布置静物、构图的构思和设计以及构图的绘制等基本方法和技巧。
4.实践操作。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静物进行构图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构图原则进行创作。
5.展示作品。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让学生从他人作品中获得启发和提高。
6.总结反思。
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和讨论,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改进。
五、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静物构图的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实物教学,通过实物静物的布置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物构图的过程。
幼儿园绘画教学中的线条构图指导
幼儿园绘画教学中的线条构图指导教学价值:绘画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而线条构图则是绘画中的基本技巧之一,通过线条的安排和组合,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因此,教学中注重线条构图指导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线条构图的概念,认识线条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造诣。
3. 鼓励幼儿发掘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
教学区域:绘画教学需要一个宽敞明亮的教室或活动区域,教室内有充足的自然光线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同时,教室内的墙壁应设有专门用于展示幼儿绘画作品的空间,以激发幼儿的艺术创作热情。
教学准备:1. 为每位幼儿准备一张纸和绘画工具,如彩色铅笔、蜡笔等。
2. 准备一些幼儿易于理解和模仿的示范作品,为教学提供参考。
3. 准备一些线条构图的教学素材,如简单的几何图形等,以帮助幼儿学习和掌握线条构图的技巧。
教学介绍: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名家的线条构图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讨论其中的线条运用和构图方式。
同时,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范,向幼儿介绍线条构图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线条构图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其中的线条构图,并通过绘画进行表达。
重点讲解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向等对构图的影响,同时强调线条的有机组合和整体效果。
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向幼儿展示如何运用线条构图进行创作。
示范作品要简单易于理解,并充分体现线条构图的特点和魅力,以激发幼儿模仿和学习的动力。
2. 互动式教学: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回合对话,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线条构图的要点。
同时,鼓励幼儿主动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选择一幅线条构图作品,让幼儿仔细观察其中的线条特点和构图方式,并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们发现和思考。
小学绘画线条构图
小学绘画线条构图绘画是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线条构图作为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对于塑造作品的形象、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小学绘画中的线条构图,探讨其基本特征、构图方式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对小学生的绘画能力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一、线条构图的基本特征线条是由移动的点所形成的路径,它具有长度、方向、粗细和曲直等特征。
在绘画中,线条可以创造出形象的轮廓、描绘出物体的纹理,还可以表现出作品的动态和情感。
线条构图是通过合理运用线条的方式来组织画面的结构和空间,营造出和谐、紧凑的视觉效果。
在线条构图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线条的流畅性:绘画中的线条应当具有流畅自然的特点,通过细腻的手法和稳定的笔触,创造出平滑、连贯的线条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立体。
2. 线条的变化性: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方面的变化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特征、纹理和立体感。
通过合理运用变化的线条,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增加观赏的趣味性。
3. 线条的组织性:线条的组织是指线条在画面中的排列方式和布局结构。
合理的线条组织可以创造出稳定、均衡的画面效果,使观者的视线有明确的导向感。
二、线条构图的方式线条构图有多种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创作主题和表现需求进行选择。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线条构图方式:1. 轮廓线条构图:通过描绘物体的外形轮廓,创造出明确的形象特征。
在绘画中,常使用连续、平滑的线条勾勒出物体的边界,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逼真度。
2. 平行线条构图:通过平行排列的线条来表现画面的纹理和光影效果。
平行线条可以平行排列,也可以分散散落在画面中,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节奏感。
3. 对比线条构图:通过线条的明暗对比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光影变化。
对比线条可以突出主题物体,并凸显出画面的重心和焦点。
4. 斜线条构图:通过斜线的运用来表现物体的倾斜和动态。
斜线条可以传递出画面的运动感和速度感,使观者产生一种视觉上的紧张感。
美术快速构图教案中班反思
美术快速构图教案中班反思在美术教学中,构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也能够更好地表达出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构图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班的美术教学中,如何快速而有效地教学构图呢?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学目标。
在中班的美术教学中,构图教学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绘画中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因此,在构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教学内容。
在中班的美术教学中,构图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一些实际的绘画案例。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来确定,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到有趣和愉悦。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习构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构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教学方法。
在中班的美术教学中,构图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讲解、示范和实践。
在讲解环节,教师要简单明了地向学生介绍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
在示范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绘画案例向学生展示构图的具体操作步骤,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绘画技能。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构图,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教学反思。
在中班的美术教学中,构图教学的反思主要包括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的反思。
在反思中,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美术画面表达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美术画面表达技巧第一篇范文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画面表达技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美术素养的重要环节。
画面表达技巧是指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运用各种美术元素和技巧,通过视觉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画面表达技巧的培养策略。
一、注重线条运用线条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也是表达画面情感的重要手段。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虚实等变化,并运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轮廓、质感和空间。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线条的组合和排列,培养学生的线条意识和创新意识,使画面更具表现力。
二、培养色彩感知能力色彩是绘画的灵魂,能够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的冷暖、对比等关系。
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观念,使画面更具魅力。
三、强化构图意识构图是绘画的基础,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加和谐、生动。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对比、平衡、透视等),并运用这些原则来安排画面中的元素。
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掌握构图技巧,提高画面的审美价值。
四、激发创新思维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也是美术作品独特性的体现。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突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题材、表现手法、画面布局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五、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是美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分析作品的风格、技法和表现手法等。
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
六、注重实践训练绘画技能的提高需要大量的实践训练。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安排丰富的实践活动,如写生、创作、手工制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美术技巧,提高画面表达能力。
初中美术创意构图指导
初中美术创意构图指导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好重要性美术创意构图是美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考验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考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好的构图可以让作品更加吸引人,更有艺术感。
在中考中,美术创意构图也是重要的评分点,因此,学习好美术创意构图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和中考都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比、平衡、节奏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来创作出有创意的构图。
还包括如何观察对象,如何提炼主题,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学习注意事项学习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看、多思考、多实践。
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同时,要有耐心,构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对比法:对比法是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元素的大小、形状、色彩等来进行构图。
比如,可以将一个大元素和一个小元素放在一起,形成大小对比;或者将形状不同的元素放在一起,形成形状对比。
2.平衡法:平衡法是通过平衡画面上的元素来达到构图的平衡。
可以是色彩的平衡,也可以是形状、大小的平衡。
比如,如果画面上有一个大的元素,那么可以再添加一个小元素,放在大元素的对称位置,以达到平衡。
3.节奏法:节奏法是通过重复或交替使用相同的元素来创造节奏感。
比如,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形状或线条,或者交替使用不同的色彩。
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评分标准:在中考备考过程中,首先要熟悉评分标准,了解评委关注的重点,比如创意、技巧、构图等。
2.多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可以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构图练习,也可以参加一些美术比赛,以赛代练。
3.收集素材:在备考期间,可以收集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分析它们的构图方法,学习借鉴。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建立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等。
2.寻求指导: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寻求专业老师的指导,他们的经验和建议可以帮助你更快地提高。
初中美术创意构图指导
初中美术创意构图指导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创意构图指导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创意构图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提高绘画技巧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初中美术创意构图进行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构图技巧,激发创造力。
二、构图的基本原则1.对比与和谐:对比是指在画面中运用各种对比元素,如大小、长短、疏密、明暗等,以突出主题。
和谐则是指画面各元素之间的协调统一,使画面更具美感。
2.变化与统一:变化是指在画面中运用各种不同的元素,如形状、色彩、线条等,以增加画面的丰富性。
统一则是指画面各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画面更加完整。
3.节奏与韵律:节奏是指画面中元素的有规律的分布,如重复、对称等。
韵律则是指画面整体的和谐感,使画面更具音乐性。
三、构图的方法与技巧1.主体突出:在构图时,要确保主体元素明显突出,吸引观众的视线。
可以通过对比、变化等手法强化主体元素。
2.空间感营造:通过透视、大小变化、色彩明暗等手法,营造画面的空间感,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3.视觉引导:运用线条、形状等元素,引导观众的视线,使画面更具动态感。
4.创意元素融入:在构图过程中,融入独特的创意元素,使画面更具个性化。
四、案例分析1.案例一:以自然风景为主题的构图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然风景作为主体,如山川、湖泊、树林等。
在构图时,注意运用对比与和谐、变化与统一等原则,如大小、长短、疏密、明暗等元素。
同时,通过透视、色彩等手法,营造画面的空间感。
最后,融入自己的创意,如添加一个飞鸟、小船等,使画面更具生动感。
2.案例二:以人物为主题的构图在这个案例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人物作为主体。
在构图时,注意突出主体人物,通过对比、变化等手法,使主体人物更加醒目。
同时,注意画面中人物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线条、形状等元素,营造画面的动态感。
最后,融入自己的创意,如添加一个宠物、道具等,使画面更具故事性。
初中美术创意构图指导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激发创造力。
美术教案-绘画构图
美术教案-绘画构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什么是绘画构图,掌握绘画构图的基本原则;2.学习使用线条和形状来表现绘画构图的意图;3.提升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绘画构图的示例作品;–绘画工具:铅笔、纸张、颜料、画笔等;–预先准备好的绘画素材图片。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擦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与导入 (10分钟)1.教师先展示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与学生交流:你们认为这幅绘画作品有什么特点?你们喜欢它的哪些地方?3.介绍绘画构图的概念:绘画构图是指在绘画作品中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组合来表达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的方法。
步骤二:学习绘画构图的基本原则 (20分钟)1.教师通过示范和讲解,介绍绘画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平衡、对称、重点、对比等。
2.学生观察示例作品,分析其中运用了哪些绘画构图原则,并进行讨论与总结。
步骤三:练习绘画构图 (40分钟)1.教师发放绘画素材图片,供学生进行观察。
2.学生选取一张素材图片,根据所学绘画构图原则,绘制出自己的构图方案。
可以尝试不同的布局和组合方式。
3.学生完成绘画构图后,进行互相评价和分享,讨论每个构图方案的优缺点。
步骤四:创作绘画作品 (40分钟)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或题材,结合之前学习到的绘画构图原则,开始创作绘画作品。
2.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构图方案,并提出改进建议。
3.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互相欣赏和分享。
步骤五:总结与展示 (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绘画构图原则,并总结出一些创作技巧和经验。
2.学生选择自己的一幅作品进行展示,并分享创作心得。
四、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观察和分析更多优秀的绘画作品,进一步理解绘画构图的运用和技巧。
2.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来进行创作,如水彩画、油画等,探索不同材料对构图所带来的影响。
浅谈整体的构图意识在绘画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整体的构图意识在绘画教学中的重要性作者:刘幼平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第12期摘要:构图教学是绘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绘画的基础。
通过教学实践,以“正误比较法”“几何形体归纳法”“手眼分离法”“主动组合法”四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整体构图意识的培养,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构图能力。
关键词:整体;构图意识;几何图形;审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现象,即学生交回来的绘画作业,画面普遍出现“板”“满”“散”“空”“偏”的毛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一是教师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绘画技巧方面,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重视不够;二是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缺乏整体的构图意识与整体美的审美能力,绘画顺序是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只顾局部不顾整体,画面比例失调。
所以,在绘画中对学生进行整体的构图意识与构图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完成一幅好的绘画作品,首先体现构图在视觉上要给人一种形式美的效果。
如果构图不合适,那就会没有章法,没有主次,影响作品的效果。
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从整体着手进行绘画,注意培养学生绘画中整体的构图意识,才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下面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正误对比法在绘画中,学生不考虑整体构图,物体和空间安排不当,形成了悬殊的对比,画面出现了“板”“满”“散”“空”“偏”等现象,缺乏绘画审美意识。
笔者在教学中通过画例来区分构图的正误。
例如,一组静物画,笔者先画了错误的五幅构图:首先是“板”,把几个物体平行放在一起,不分主次,物体之间没有空间深度,画面显的单调呆板,不生动。
其次是“满”,物体画得太大,整个画面没有空间,给人以堵塞、涨满的感觉。
第三是“散”,物体在画面中安排分散,相互之间没有联系,像一盘散沙,主体不突出。
第四是“空”,画在画面上的物体都太小,比例不协调,显的周围太空,不符合视觉审美。
第五是“偏”,物体都放在画面的一侧,另一边没有物体,没有均衡感,中心不稳。
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构图原则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构图原则意识美术在小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可以启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能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艺术欣赏能力。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发展美术创作能力和构图原则意识,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激发创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是培养美术创作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绘画比赛、创作游戏等,引导学生喜欢上美术课并积极参与其中。
同时,提供丰富的美术资源,如名画欣赏、文化艺术展览,为学生提供艺术的触感和启发。
二、培养绘画基本功绘画基本功是培养美术创作能力的基础。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表现、造型的把握等。
可以通过绘画训练课程、生活写生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并逐渐提高其自信心。
三、教授构图原则构图是美术创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作品的整体效果和视觉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构图的基本原则,如对称、平衡、重复、层次等,帮助他们在作品中运用这些原则来构建艺术结构和组织形式。
四、鼓励创新和个性化表达美术创作是一个充满个性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培养学生的独特创作思维和风格,让他们通过作品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
同时,教师也应提供合理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五、开展美术创作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美术创作能力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美术创作实践,如绘画、雕塑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美术创作的过程。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性的观察和分析,从中获取灵感和启示。
六、展示与分享成果展示与分享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组织美术作品展览,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作品的价值与美感。
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构图原则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在初中美术课上的绘技巧
如何培养孩子在初中美术课上的绘技巧导语:美术课是初中课程中一门重要的艺术类课程,对于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在初中美术课上提高绘技巧。
一、注重基础训练要想在绘画技巧上有所突破,注重基础训练是关键。
孩子们在初中美术课上,要打好基本功,比如线条的画法、色彩的运用等。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基础训练:1. 学习素描技巧:素描是绘画基础,对于培养孩子的绘画能力非常重要。
可以让孩子多观察、模仿、练习,慢慢提高对形体、明暗、质感的把握能力。
2. 掌握色彩理论:学习色彩的基本理论,了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方法。
可以通过画色彩轮、调色板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和应用色彩。
3. 学习构图技巧:构图是绘画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更生动、有层次感。
可以通过学习构图的规律和方法,引导孩子创作有吸引力的作品。
二、提供丰富的绘画素材与题材在美术课上,提供丰富的绘画素材和题材,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提高绘画技巧。
1. 提供多样化的素材:可以提供各种静物、风景、人物等素材供学生选择。
可以通过观察真实物体、图片、视频等方式,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给予自由创作的空间:在美术课上,鼓励孩子进行自由创作,提供他们展示自我和表达感受的机会。
可以通过讨论、展示作品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艺术创作的互动。
三、引导多角度的审美观点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是美术课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他们形成多角度的审美观点:1. 多元的艺术欣赏:在美术课上,向孩子们介绍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以拓宽他们的审美范围。
2. 激发个性化的表达: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点,鼓励他们勇于尝试不同的绘画风格和表现方式。
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提供适当的资源支持,对于孩子们在美术课上培养绘技巧非常重要。
1. 优质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绘画空间和设备,例如提供良好的光线、实验桌、画板等,以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体验。
绘画构图方法
绘画构图方法
绘画构图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构图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增强
观赏性,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下面将介绍一些绘画构图的方法,希望能够对你的绘画创作有所帮助。
首先,要注意画面的整体布局。
画面的整体构图应该是有机的、和谐的,不宜
出现过于杂乱、紧凑或者过于空旷的情况。
可以通过构图比例、对称、平衡等方式来达到画面的整体和谐。
其次,要注意画面的中心点。
画面的中心点是画面的重心所在,是画面构图的
核心。
在构图时,应该合理地安排画面的中心点,使之更加突出,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让人一眼就能够被吸引住。
另外,要注意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远景的处理。
在绘画中,前景、中景和远景
的处理非常重要,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可以通过交叠、透视等手法来处理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远景,使画面更加有深度。
此外,要注意画面的对比度。
对比度是指画面中明暗对比的强弱程度。
在构图时,可以通过合理地安排画面的明暗对比,使之更加突出,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要注意画面的细节处理。
画面的细节处理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
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在构图时,应该注意画面的每一个细节,力求精益求精,使画面更加完美。
总之,绘画构图是绘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构图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
价值,增强观赏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能够对你的绘画创作有所帮助,欢迎多多尝试,不断探索,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初中美术表现形式范文
初中美术表现形式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表现形式美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自古以来就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初中阶段,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促进个性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美术的表现形式,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美术教育中的基础,包括素描、水彩、油画、版画等。
在初中阶段,绘画艺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以下是绘画艺术教学的一些建议:1.注重线条表现:线条是绘画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用线条表现形状、质感、空间等。
2.培养色彩感知: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教授学生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色彩搭配能力。
3.强化构图意识:构图是绘画的骨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画面布局,掌握构图原则。
4.激发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勇于创新,将内心情感融入绘画作品中。
二、雕塑艺术雕塑艺术是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包括泥塑、木雕、石雕等。
在初中阶段,雕塑艺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以下是雕塑艺术教学的一些建议:1.掌握雕塑基本技法:教授学生泥塑、木雕、石雕等基本技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培养审美情趣:通过欣赏经典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雕塑艺术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
3.强化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个性,将独特的视角和思考融入作品中。
4.注重实践与合作:组织学生参加雕塑创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是一种实用艺术,包括平面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等。
在初中阶段,设计艺术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设计艺术教学的一些建议:1.教授设计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设计艺术的基本原则,如形式与功能、美观与实用等。
2.培养审美素养:通过欣赏经典设计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激发他们的设计灵感。
3.强化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加设计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构图”能力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构图”能力摘要构图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小学低段孩子们在构图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教学实践中得出的点滴经验,帮助孩子们解决在构图方面所遇到的难题,同时也增强孩子们对美术课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构图饱满主次关系什么是构图?构图: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结构配置方法。
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辞海》中,“构图”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的手段。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或“经营位置”。
这个术语中包含着一个基本而概括的意义,那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借以实现艺术家的表现意图。
总之,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最佳布局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小学低段的孩子,他们平常在画画地过程中往往把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画成一行,并且都画在同一条地平线上,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空间位置变化的概念。
他们不懂得利用透视知识和空间立体知识,去构成错落有致的图画。
同时画面的空白部分太多,主题物不突出,画面不均衡,一边内容多,一边内容少,缺乏背景等。
为了使孩子的绘画能力有所提高,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构图”能力。
绘画是一种形象语言,表述形象语言的过程可归结于构图。
构图体现构思,构思决定构图,不断转换,完善视觉效果。
儿童画的构图和成年人不同,儿童画更愿意凭直觉来引导自己的思维,但作品画面的安排往往带有随意性,好的构图能为主题服务,与画面气氛和谐。
孩子们在白纸上画的第一笔就是构图的开始。
他们的构图常常以画面中央为作品的核心,先把画的主要部分安排在核心位置,再依次向外发展,直到画满整个画面。
小学美术《画面构图分析》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画面构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对称、均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空间透视和层次感的表现,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画面构图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画作中创造深度和空间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构图实践。学生将尝试运用所学原则,创作一幅小画作。
3.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构图原则和技巧,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画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分析名画作品中的构图原则和技巧,提高审美素养。
2.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构图知识进行独立创作,展现个性。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共同探究画面构图的奥秘,提高合作意识。
4.教学评价的改进:在成果展示环节,我发现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计划引入学生互评和自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5.课堂拓展:在本节课中,由于时间限制,课堂拓展环节较为简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增加课堂拓展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名画作品,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绘制画作,锻炼绘画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实践操作能力。
大班美术构图知识点总结
大班美术构图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构图原则1. 对称原则对称构图是指以中心轴线为对称轴,两侧物体形状、大小、位置相对,整体呈现平衡和稳定感。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对称的各种形式,在创作时,通过简单的对称构图练习,培养学生对称构图的意识和表达能力。
2. 平衡原则平衡构图是指画面上元素的分布和布局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不显得局部过重或过轻,整体协调一致。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不同平衡构图的例子,让他们观察和体验平衡构图的特点,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平衡构图练习,提高他们的平衡构图能力。
3. 重心原则重心构图是指在画面上合理地安排物体的位置和大小,使得整个画面呈现出稳定的重心。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重心构图的特点和效果,并通过绘画练习来让学生感受重心构图的重要性和应用技巧。
4. 节奏原则节奏构图是指画面上各种元素的大小、形状、位置等因素相互配合,形成统一的节奏感。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节奏构图的例子,感受画面的律动和韵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节奏构图的绘画练习,提高他们的节奏构图能力。
5. 层次原则层次构图是指在画面上合理地安排物体的前后位置和大小,形成立体感和空间深度感。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呈现不同层次构图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其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也可以通过绘画练习来让学生掌握层次构图的技巧和应用方法。
二、构图要素1. 主体主体是绘画作品中最为突出和重要的对象,它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作品的主体位置和大小,带领学生进行主体构图的绘画练习,培养学生对主体的把握和表达能力。
2. 背景背景是绘画作品的环境和背景,它能够衬托和烘托主体,增强画面的艺术效果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呈现不同背景构图的例子,让学生感受背景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绘画练习来培养学生对背景构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对比对比是指在画面上通过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冲突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摘要:构图教学是高等教育美术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分析构图教学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在高等教育中构建构图教学单元的必要性。
从把握构图原则、融入构图艺术、创新构图方法三方面进行构图意识培养,充分利用构图特点,更好地发挥其在艺术作品创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构图;艺术创作;思维培养
所谓构图,也就是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照空间把色彩线条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
一幅作品的构图,凝聚着作者的匠心与安排的技巧,体现着作者表现主题的意图与具体方法,因此,它是作者艺术水平的具体反映,现代的绘画艺术已经走向多元化,如何选择适当的构图形式并用于自己的作品中,如何让学生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就成为教学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绘画的基础课程中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构图的认识、理解、掌握、应用等相关知识的培养,这就需要首先提高学生对构图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培养在绘画创作中的具体方法。
一构图在艺术创作中重要地位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前辈大师们都很重视对构图的研究。
塞尚在艺术构思中十分重视形状、线条、色彩、体积的关系构成,独特的几何化作品构成形式,对现代艺术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十九世纪后期以来,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使原有的构图形式不能满足需要,新的构图形式在艺术家的探索下不断涌现。
克利姆特的其作品中采用强烈的花纹平面化处理,是极具装饰性的绘画构图形式;现代画家毕加索的《镜前少女》的作品中,融入了各种不同的圆形、方形、圆弧线,并且各自形成自己的节奏;莫兰迪的大量作品中充分的运用了对象的内形和外形所构成的不同的几何关系达到的画面的高度和谐,从而产生了宁静而略带有忧郁的美。
中国画同样很重视构图的研究,古代的绘画理论中构图又被称作章法、布局或经营位置,东晋时代的顾恺之提出了“置阵布势”,要求密于精思,临见妙裁。
不是见什么画什么,而是要求画家根据布势的需要有所选择,中国画十分重视气势和神韵,潘天寿的构图喜欢作方形结构,常常创作奇险的境界,用以表现他雄阔、霸悍、质朴的艺术风格。
构图教学是高等教育美术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纵观整个高等教育美术教学大纲,构图知识的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构图是具体的形式,也是一件绘画作品形式美的集中体现。
因为一切形式因素,不论是线条、形体、色块等,都必定集中展露在构图之中,要使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构图法则的能力,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增加构图教学的内容,全面系统的分析讲解构图的形式法则,提高对构图教学的认识和地位,使构图教学成为独立的教学单元,在现代艺术教学体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艺术创作中构图意识培养方法
1 把握构图原则
关于构图的规律或原则,各家所指,不尽相同,总则大同小异。
差别往往在于着眼点不同,侧重面不同,而基本道理多数都是一致的。
中国画传统理论的阐述,立足于动感,使相对静止的山水,在画家心目中也要取势,即获得运动的倾向性。
而西方的构图学,立足于静止,
先讲均衡、稳定。
其实中国绘画未必不要均衡和稳定。
所以在艺术创作中应该把握构图的原则,也是真正能够掌握并熟练应用构图方法与技巧的关键,那么,首先艺术创作的作品能把注意力引向画面主体,也就是说,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只要使观赏者的目光渐渐投向画面主体,通过主体与陪衬画面的结合,更容易理解画面上的内涵,从而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认识。
其次,艺术作品中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即使是抽象画其实也有一个主题。
主题应该在作者心中明确,毫不含糊,但在表现上不一定使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只有主题鲜明,才能更好展现绘画目的,观赏者才能充分理解画面上的含义。
最后,艺术作品应尽可能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画面主体的内容,有利于渲染画面情绪、主题的部分,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2 融入构图艺术
当艺术作品中具备了上述提到的构图的基本原则时,艺术实践表明均衡、对比和完整仅仅是构图的初级阶段,也是构图的最高阶段,绘画作品要成为一幅艺术品,应该在构图上有更多美学的要求,绘画作品是一个有机体。
所以,在绘画作品中融入构图的艺术才能更好的展现画面内容。
第一,新颖与朴素的艺术展现,构图的原则固然应该考虑,但试想如果画家都按照原则作画,那就无法吸引住观赏者,只有新颖的构图,才能吸引住人们的视觉,利用心理学的首因效应,给人以感染力和吸引力,不论是色彩、线条、空白大小分配都会给人们新鲜的感觉。
同时,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真正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往往具有朴素的特征,朴素的主题、朴素的感情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二,节奏和韵律的艺术展现,韵律广义上讲是一种和谐美的规律,是造型要素在节制、推动、强化下呈现的情调与趋势。
作为视觉艺术,韵律主要意味着构图中形、线、色的形式感觉的一致,包括基调及主线起承转合的和谐性,一幅具有较高艺术的构图,它不仅具有新颖与朴素感,而且要有韵律感。
第三,装饰性绘画更注重主观性和规律,它可超越客观现实和时空限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画面上的装饰性,主要是指写实性绘画的基础下其形式语言风格样式及处理手法根据画面效果的需要,进行得体的“装饰”表现。
3 创新构图方法
绘画中的理想不是固定的,因个人的理念、时代、民族而异,文艺复兴时著名画家达芬奇,以肖像画而闻名于世。
当时的肖像画流行正面或侧面为构图标准,而达芬奇却取四分之三面来构图,这就是他理想的构图理念。
所以在引导学生用固定的构图模式构图的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去冲破这种局面,特意改变空间层次关系、变化透视关系、改变视觉角度,从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促使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进行小构图,尤其是对同一景色进行不同的取景、不同空间透视等关系的观察与构图。
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及思维方式。
目前,国内外的很多绘画家研究新的构图方式,如发散式的构图方式,利用空白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等,为进一步展现作品蕴含和特色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1 构图教学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分析构图教学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在高等教育中构建构图教学单元的必要性。
2 提出了从把握构图原则、融入构图艺术、创新构图方法三方面的构图意识培养方法,充分利用构图特点,更好的展现出艺术作品的蕴含。
3 构图意识的培养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始终,为创作更好的艺术精品发挥积极的作用,不论学生还是教师本身都应该注意构图意识的培养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