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构图学(常锐伦) 第一章 绘画构图概 说

合集下载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上《第1课我的小天地》说课稿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上《第1课我的小天地》说课稿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三上《第1课我的小天地》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我的小天地》是人美版小学美术三上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生活的空间和感受。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绘画技巧的指导,也有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我的学生是小学三年级的同学,他们天真烂漫,充满想象力。

他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很多不同的空间环境,对于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但是,他们的绘画技巧和生活经验有限,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生活的空间和感受。

具体目标包括:1. 能够观察和描述自己的生活空间;2. 能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小天地;3. 能够激发创意思维,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难点是学生如何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小天地。

学生需要观察自己的生活空间,发现生活中的美,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绘画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空间,发现生活中的美;2.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3.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学生学习绘画技巧;4. 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作品。

六. 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2. 观察: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生活空间,发现生活中的美;3. 示范:教师示范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学习;4. 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创作自己的作品;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课题《我的小天地》和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如观察、想象、绘画等。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绘画构图概述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绘画构图概述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绘画构图概述自己将系统地安排学习绘画理论和技法,以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更好地、更有意义地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

为记录退休后的学习历程和学习心得,留下退休生活的轨迹,将陆续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整理的学习笔记发表和保存到自己的博客上,并请行家、老师们不吝赐教,在此本人向赐教的行家、老师们顺致谢意和敬意。

——作者作者:一杯清淡的绿茶《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01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述绘画构图学研究的对象:绘画构图的规律、法则和技法。

绘画构图学研究的任务:研究绘画的形式语言、表现内容、传达画家感情的关系及其形式美的规律。

第一节构图的概念与构图的任务什么是构图:画面的经营位置、布局,也称置陈布势、结构、格局或章法。

也就是指画面的构成或形式结构。

具体地说就是:①确定画幅形状;②在画面上确定最能体现主题和最能表达画家感情的形式结构的组合和构成;③生动集中地突出主要形象,引导观众按画家的意图有顺序地观察画面所表现的一切;④制造意境,创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视觉世界。

第二节构思与构图的关系构思与构图共同完成绘画再现与表现、具象与抽象、内容与形式统一的重任。

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说的“构图”单指画面的形式结构。

而“构思”则指画面对主题的挖掘、情节的选择处理、形象和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艺术形象的典型特征的推敲。

研究构图时不可能完全离开构思。

构图是随着构思的开始而开始,随着构思的展开而展开;构思是构图的基础,并随着构图的进行而不断深化。

构图是审视构思的视觉效果的依据,并从构图中得到启发而深入,构思与构图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以臻达到绘画作品的完美。

第三节构图形式对表现内容的作用构图形式起到加强或减弱作品内容和主题思想表达的作用,是使作品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重要因素。

一、构图性质与内容从蒙德里安的四棵树的变形可看出,构图性质不同,画面体现的内容也不同:图1是如实地描绘了一棵树,图2扬弃了一些细小的枝条,提炼了枝干穿插动势,两幅均属于写实绘画构图,意在表现树和由树体现的时间、空间、情调及画家作画的情绪。

《绘画》素描构图规律

《绘画》素描构图规律
《绘画》素描构图规律
《绘画》素描构图规律
《绘画》素描构图规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绘画》素描构图规律
《绘画》素描构图规律
㈡线与面
1.线:无数点的集合,也是面的边缘
(面与面的分界)。 基本线条类型:
①直线与折线:印象是快速、均匀、有方向感; 视觉表现简洁、利索;造型表达人为设计感。
②曲线:委婉、柔韧,优美、装饰性和变化性, 不同的节奏和韵律感的曲线感受不同。 线条粗细的变化:①粗重线条——强烈、注目
②细线条——清新、光亮
《绘画》素描构图规律
《绘画》素描构图规律
《绘画》素描构图规律
4.组合几何体:
对基本形体进行切割和在切割基础上重新 组合成新的形体。组合几何结构指单体和多个 几何体组合。要先设一个视点和视平线,再用 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延伸等方法,把对象画 准。
注意:
多个物体并存,物体之间的比例、空间位 置显得尤为重要。在画结构线时,用线的粗细、 浓淡分出前后关系。
面程度上的比较。如: 明暗色调:深和浅的对比,黑和白的对比。 线条:虚实、疏密、长短的对比,也有曲直
的对比。 形体:大小、主次、远近的对比,也有粗细、
方圆的对比。 技法:枯润、巧拙等的对比。 色彩:冷暖、强弱变化和色块大小对比等。 均衡与对比是构图中的主要法则。
《绘画》素描构图规律
4. 多 样 与 统 一 : 是 构 图 法 则 最 根 本 的 , 即
理想的构图形式是各种绘画因素有机的 结合,特别是几何形和线条更具有重要的意 义。
㈠结构
形体是指物体的体量与轮廓,即物体在 视觉空间中所占有的范围。
结构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形体,结构是形 体的骨骼,明暗是光线在形体的表面的呈现。 结构是指形体内部的构造、穿插组织以及形 体外部的空间围合、交接状况。

构图学理论

构图学理论

构图学第一章构图的历史发展所谓构图,是指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一些战争与狩猎场面体现了在人类幼年时期的石器时代(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7000年)前,原始人开始对整体形式的关注,这些是通过他们与其相关联的形象的活动来实现的。

构图真正意义的诞生,是在公元前8000——前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1842年,一个德国考古探险队发现了覆盖在埃及墓室壁画上的网格。

第二章构图基本原理与一般法则第一节构图原理作为知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思维的一切本领。

在绘画构图上,视知觉思维成为具有决定性的审美直觉力量。

一、构图的含义传统上来讲,构图又称为“经营位置”“章法”、“布局”等。

与早期设计类似。

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指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被称为“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绘画的产生、发展也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并将各种相关学科的基本规律,通过视知觉思维纳入艺术母题进行整合研究,也使艺术家对构图的思索由被动转向主动,从附属转向独立。

二、构图的基本规律1、形象思维特征2、形式结构的抽象思维特征1)、确立主体形象的“基本法”2)、具有审美价值地将各种造型因素结合。

3)、努力使构图形式结构与作者意图一致。

3、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完美结合。

第二节构图形式的视觉心理一、几何形的视觉心理1、三角形:这是一种结实稳定的结构状态,让人很自然地想到山冈、沙丘、埃及的金字塔等,拉长的三角形还会让人联想到矢,产生向上、飞速、崇高的感觉,反之,倒三角形构图是缺乏稳定性的,又因为其性刚,反而显出危悬之势,产生另一种视觉效果。

2、圆形:圆形构图,中国画里又称为环形构图,给人旋转、滚动的感觉。

作为球体,表层面积小,内藏容量大,有饱满充实的感觉。

(新)美术基本理论-构图详解(美术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新)美术基本理论-构图详解(美术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美术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B.明亮色调 使人爽朗愉快。由明亮色彩组成的画面,有如置身于明媚阳 光中,因此这类色调的画面,多用于表现欢乐的情调。如图
(美术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美术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C.暖色调 以红、橘黄、土红等一系列暖色组成,给人以温暖亲切的 感觉。如果这类色彩非常强烈、炽热、就使人兴奋。如图
(美术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美术的基础理论
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构图
一、定义 从广义上讲:是指形象或符号对空间占有的情况。 因 此理应包括一切立体和平面的造型,但立体的造型由 于视角的可变,其空间占有状况随之而变,如果用固 定的方法阐述,就显得不够全面,所以通常在解释构 图各个方面的问题时,总以平面为主。
(美术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D.冷色调 与暖色调相反,以兰、绿等颜色组成的色调使人联想到天空、 海洋、森林、雪地等,使人有宁静、疏远的感觉,这些都可见 诸于风景画 作品。完全用冷色调构成的画面,还有抑郁、忧伤 的感觉。如图
(美术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E.浓重色彩 就是颜色纯度高,因而有厚重、饱满的感觉。后期印象 派画家不少作品,多喜用浓重的色彩。如图。印象派绘 画给我们亲近感,最大的因素是因对光的描绘而产生的 色彩亮丽的画面。
(美术教学讲座培训课件)
B.垂直线
从参天大树、高耸的柱子等笔直形象中, 可以对垂直线形成严肃、庄严、寂静的感 觉。能增强威严感和崇高感。垂直线构图 特点:严肃、宁静,垂直形体在画面中的 分量要比同样大小的歪斜形体得分量重, 垂直形体使画面的动感减少。
C.斜线对角线构图
有延伸、冲动的视觉效果。也称对角线构图,如图所示。由于 斜线容易使人感到重心不稳,所以动感强,倾斜角度越大,运动 感越强。斜线构图的画面要比垂直线构图的画面有动势,而 且能形成深度空间,使画面具有活力。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3)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3)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3)《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系长篇连载,发表的是我在学习《绘画构图学》一书时所作的学习笔记和纪要,记录了自己的部分学习心得,收集了部分该书没有收入的、而我觉得挺好的图例。

现在开始,自己将系统地安排学习绘画理论和技法,以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更好地、更有意义地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

为记录退休后的学习历程和学习心得,留下退休生活的轨迹,将陆续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整理的学习笔记发表和保存到自己的博客上,并请行家、老师们不吝赐教,在此本人向赐教的行家、老师们顺致谢意和敬意。

一杯清淡的绿茶───────────────────────────────────────────────────────────────────────────────────────第五章构图形式美的法则第二节均衡法则的肯定与否定均衡法则历来被视为构图布局的重要形式法则之一,但目前这一法则已被一些绘画、摄影作品和近代构图理论所摇撼,国外对此法则也有持否定的意见。

一、均衡法则肯定说1. 布局均衡是心理平衡的需要绘画构图也存在着由于物象量比、力感等因素而产生的平衡与稳定感觉。

构图均衡时,画面有重心居中的稳定感,否则便有重心偏移,一边沉重的不稳定感。

均衡稳定的构图使人产生适应的愉悦审美感情,反之则会产生不适应不舒服,甚至对不稳定的厌恶的心理情绪。

2. 画面均衡稳定感产生的原因① 画面的心理重心人们根据物理经验的心理反映,视画面有重心。

中轴线为重心线,画面的中心为支撑点。

由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量比物理经验产生的对画面中物体位置量比的反映,而形成对画面布局的均衡稳定或不均衡不稳定的形式心理,可由下面图例说明。

图260图261图262图263图264② 量比均衡之说的不圆满性人对绘画构图的平衡感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它仅仅是一种心理反映。

这种心理反映除了构图中物象量比(重量、数量)因素起作用外,还与构图中物象的运动、动势的力感、组合关系的力感、图形与背景的量感转化心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形象空间位置对量感的影响作用和视觉适应心理的平衡等等因素有关。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上《第1课 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上《第1课 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上《第1课会变的线条》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课会变的线条》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上的第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变化和运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引导学生发现线条的变化之美,并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本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八年级时,已经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了解和运用。

但大部分学生对线条的变化和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对线条的认识和运用。

此外,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较高,乐于参与实践活动,但在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的变化方法,能够灵活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线条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线条的变化方法及其运用。

2.难点:线条变化的创新运用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线条的变化方法。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线条变化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掌握。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线条变化的心得和创作灵感。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二上《第1课会变的线条》2.示范作品:教师准备线条变化的作品,用于展示和讲解。

3.绘画工具:学生准备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4.辅助材料: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线条变化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线条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设疑引思,让学生思考线条变化的方法和运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线条的变化方法,如直线、曲线、粗细线等,并通过示范作品展示线条变化的过程。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绘画构成原理(之一)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绘画构成原理(之一)

绘画构图学-第三章绘画构成原理(之一)绘画构成原理是研究绘画构图法则的基础。

绘画构图学实际是绘画的视觉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

绘画构图的形式就是视觉心理在构图中的运用,构图法则是创造符合人的视觉心理美感的构图形式的方法规律。

第一节绘画构图与感觉、视知觉一、感觉视觉人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觉到知觉,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人脑中产生对该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心理学称为“感觉”。

感觉是人的感受性最重要的表现,也是人与环境赖以建立心理联系的初级形式。

人的眼是视觉感受器。

可以接受光波的刺激。

光波的物理性质与我们视觉中的色相、色调、明度、纯度有密切的关系。

眼睛也是一种距离感受器,通过它我们可以感知感官离物体远近和物体范围的大小。

二、绘画构图与视觉经验1. 对光的强度的感受性视觉对光的强度具有极高的感受性。

色彩的明度即是反射光的强度,视觉对明度高的色彩感受性强。

构图利用色彩明度和对象的清晰程度,可使处于中景或稍远的主要形象突出。

舞台灯光以束光追射重要演员形象,使其无论在台前或台后,清晰度都高于其他形象而显得突出。

法国古典名画家伦布朗的绘画构图多用此理法突出形象(图28)。

图28 伦布朗的绘画构图多用以束光追射的方法来突出主要形象2. 对颜色的感受性在观察物体时,我们眼睛注视的物体色相很清晰,很标准,而离注意点越远的部分则色相越灰。

所以,当我们处理构图时,构图中心以外的物体色彩的纯度(即饱和度)都相应降低,这就是视觉经验的再现。

图29 俄罗斯画家阿列克谢的油画作品3. 视敏度视觉辨别细节的能力为视敏度。

我们在绘画中远处的物象要画得模糊画得虚,近处物象要画得清晰画得实(图30),即所谓“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唐代王维《山水论》)。

图30 耿庆雷钢笔画4. 视觉后象所谓"视觉后象"指的是光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在短暂的时间内仍然会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这种现象叫做视觉后象。

中一种重叠的方式。重叠是发生在多...

中一种重叠的方式。重叠是发生在多...

浅谈排列构图在传统绘画及少数民族工笔画中的运用.‘】摘要绘画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传递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构图就是画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意识的将可视世界中能为自己画面所用的形象和元素按照装饰性、秩序化的方式安排在一起的艺术。

构图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表现,所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表现手法的构图形式尤为重要。

排列形式在艺术中是一种秩序化的审美形式,对于艺术家来讲画面通过排列构图显现出一定的秩序感和节奏感是艺术家本身的审美需要,也是画面平面构成的审美要求。

特别是在历史题材和多人物的组合题材中排列构图应用的非常广泛,历史上画像石、画像砖、壁画等都较多的运用了这一构图形式。

《浅谈排列构图在传统绘画及少数民族工笔画中的运用》全文共分四个章节。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绘画中构图的重要性和作用。

这章从构图的含义入手,重点解释中国画论中构图的概念;分析构图与构思的辩证关系;例举和解释了构图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和构图的基本形式。

其中把排列构图分为水平排列、重叠式的水平排列和环形排列来讲,主要还是针对水平排列的构图形式,因为最后一章联系我自己的水平排列构图创作实践。

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群体人物排列构图的源起、发展和应用。

回顾历史,可以说工笔画与绘画是同时出现的,最早的岩画和彩陶纹都可以证明。

那么绘画构图形式也是伴随而来的,同时排列构图形式最早出现在舞蹈纹彩陶盆上。

第二节分别从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传统绘画中来讲叙排列构图的发展。

第三节在近现代工笔画中例举了很多例子,解析了排列构图形式的表现样式。

第三章分析了排列构图在少数民族题材工笔画中的应用,例举了具有各民族特色的绘画作品,根据作品讲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和人民的特征,分析排列构图在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中广泛的运用。

最后一章主要谈了一下自己的创作体会,包括我在创作中总结的构图的三个基本环节和对少数民族人物排列构图形式的热爱与实践,特别是对侗族、苗族少数民族人物的水平排列构图形式的实践。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上《第1课东风农民画》说课稿3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上《第1课东风农民画》说课稿3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上《第1课东风农民画》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东风农民画》是常锐伦美术四上第1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以东风农民画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东风农民画的历史、特点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农民画作品,以及相关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民间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对民间艺术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农民画作为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东风农民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东风农民画的历史、特点和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和评价农民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对农民画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东风农民画的历史、特点和表现形式,学会欣赏和评价农民画作品。

2.难点:培养学生对农民画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创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实物展示、小组合作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东风农民画的视频片段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东风农民画的历史、特点和表现形式,分析教材中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农民画的基本知识。

3.示范:教师示范创作一幅东风农民画,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

4.实践:学生分组合作,创作一幅东风农民画作品。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

6.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农民画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东风农民画的历史、特点、表现形式等内容,以关键词和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方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回顾和记忆。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6)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6)

《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连载16)《绘画构图学》学习笔记系长篇连载,发表的是我在学习《绘画构图学》一书时所作的学习笔记和纪要,记录了自己的部分学习心得,收集了部分该书没有收入的、而我觉得挺好的图例。

现在开始,自己将系统地安排学习绘画理论和技法,以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更好地、更有意义地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

为记录退休后的学习历程和学习心得,留下退休生活的轨迹,将陆续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整理的学习笔记发表和保存到自己的博客上,并请行家、老师们不吝赐教,在此本人向赐教的行家、老师们顺致谢意和敬意。

一杯清淡的绿茶───────────────────────────────────────────────────────────────────────────────第五章构图形式美的法则第五节构图的节奏韵律感节奏韵律是艺术作品形式美的普遍要素。

人对绘画形象的节奏感受,源于人自身生理和自然节奏感受的反射。

“宇宙中的事物没有一样是没有节奏的。

”绘画中的节奏给人以运动的快感,且使作品具有活力和增添情趣。

无节奏的绘画构图则给人以混乱不安的感觉。

构图一旦组织起形象的节奏,就具有吸引人的魅力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一、节奏的构成节奏“是指艺术作品中各种可比成分的连续不断交替,艺术中反映客观世界的有节奏的过程。

”,在艺术设计或美术创作当中是指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的产生的运动感。

绘画中的节奏,则是指构图中形相要素通过长短、强弱变化有规律交替的组合,使人在追视构图中反复出现的艺术形象和形相要素时,得到在时间上的运动和所受到形相刺激物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刺激的感受。

形相要素在空间中的大小、长短、疏密、聚散、高低起伏的配列,黑白对比的交替布局,色彩冷暖、深浅的交融与重复,用笔疾徐、顿挫的运动及力度的强弱交替以及形象间隔的配列等等,就是绘画造型节奏与构图节奏的构成。

图350图351图352二、节奏的作用1. 吸引观众注意力、引导视线的运动当构图中形象有节奏的配列构成时,形象间由于顺序和连续性,从而产生了一种节奏的运动趋势。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上《第1课东风农民画》说课稿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上《第1课东风农民画》说课稿2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四上《第1课东风农民画》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东风农民画》是常锐伦美术四上第1课的教学内容。

本课以中国农民画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农民画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农民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的介绍,也有对具体农民画作品的分析,同时提供了创作农民画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农民画的发展历程,掌握农民画的基本技法,并能够创作出一幅具有农民画风格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绘画技法,对于绘画有一定的基础。

但农民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农民画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农民画的兴趣。

同时,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农民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幅农民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农民画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法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农民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幅农民画作品。

2.教学难点:掌握农民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以及如何将农民画的特点运用到创作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分析、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来学习农民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农民画作品,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图片,同时为学生提供绘画材料和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农民画作品,引起学生对农民画的兴趣,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2.欣赏与分析:学生欣赏一些农民画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画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

3.技法讲解与实践:教师讲解农民画的基本技法,并示范如何创作一幅农民画。

素描构图讲解

素描构图讲解


一、上少下多,左右均衡
二、近大远小(透视)
三、几种常见构图
四、黄金分割点
五、形式美
六、构图中问题
一边倒 一条线 沉 不完整 死
七、观察形体
●造型准确 考试中,我们必须在造型准确的基础上再去上色调,只有造型 准确,色调才会有依据。要想画准形体,首先,要学会整体观 察,眼睛不能只盯一点,要多去比较,把握好物体之间的比例 关系。一个物体造型的准确性是由它周围的物体来决定的,物 体间只有通过相互对照比较,才能使整个画面形威一张比例严 谨的网格。画准物体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画辅助线。通过这些辅 助线来明确物体间宽窄、长短、角度的差异。对于同一物体, 要注意它自身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构图要点
构图是画面是否具有艺术美感的首要评判标准,对于一幅作品 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考场,当我们提笔作画时,首先要 考虑的就是构图。就构图而言,分为常规构图和非常规构图, 常规构图多为平视或略带俯视,画面安静并具有平衡的美感. 通常主要物体上部背景要比下部背景面积小,这样可以更充分 地体现出画面的空间效果。非常规构图从观察角度包括:大俯 视、仰视、进深构图,在考试中我们要根据所处的位置采取相 应的构图形式,如果遇到不利于表现静物形体的角度(如逆 光),要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创造出非常规的构图形 式,从而出奇制胜。

聊聊绘画的基本构图

聊聊绘画的基本构图

聊聊绘画的基本构图来聊一聊构图吧。

什么是构图?构图就是画面结构,是你要画的内容在纸面上的安排。

构图的作用:产生一定的视觉效果,通过强弱对比,明确画面中心,引导视觉顺序。

具有一定的感染力,使观众对画面产生诸如悲、喜、爱、恶等特定感情。

举个例子:如果你要画一只熊。

然后,你需要一张白纸。

现在,你要把这个熊画上去。

如果你这样画。

或者这样。

拿给美术老师看下。

怎么会酱呢?!所以好的构图,一定不要出现这几种情况:画面中每一个物体都是有重量感的,我们合理安排它们的位置,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视觉平衡:通过“感知”经验,物体被安排在画面中心的位置上,看上去显得平衡、稳定,视觉力减少到最低限度。

顶与底:在画面上,画面的中心点、支撑点在中心偏上的位置。

左与右:习惯上,人们眼睛是从左向右看事物,看画也是此顺序。

位于右边的物象看起来比右边“重”一些。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大师作品中的构图:水平线:水平线代表广阔和平静,使变化很大的画面由不安定归于平静。

其冷静的特征,可以表现静止的时间、空间。

杉本博司《海景》垂直线:紧张感很强,与大地相对,可产生节奏感。

理性的、人工的力度感。

安格尔《泉》水平与垂直的组合:构图的基本形式,用于表现自然本身。

很容易表现理性的静态世界,表现寂寞和时间的静止,庄严肃穆。

米勒《晚钟》直线:刚直、理性、固执。

曲线:感性、柔和、圆滑、亲切、温暖,宜描绘宁静的风景和女性肖像。

被强调的激烈的曲线可表现激情的世界。

如凡高《星夜》:三角形:稳定但易失去动感。

柯勒惠支对角线:隐藏的基准线,斜线中最稳重的角度。

背景中使用对角线要清晰,主题中使用对角线要有所变化。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X型远近透视:由近及远,变为一点。

在焦点上配置有魅力的形状。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下构图中的“对比”关系。

只有酱,才能画出满意的作品!再拿给老师看下... ...伙伴CAMA 中国文艺媒体联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ICIA 国际创意产业协会新氧生活日本樱花 SAKURA雅蕴艺术状态(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微信art-not-art邮箱***************赞助欢迎相关传统企业提供产品支持、冠名赞助等一切有可能的合作方式,在移动互联网方向进行传统品牌整合推广与价值渗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构图学(常锐伦)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说第二章绘画构图的发展第三章绘画构图的要素第四章绘画构成原理第五章构图形式的心理效应第六章构图形式美的规律第七章构图技法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说第一节构图的概念第二节表达意图、构思与构图第三节构图形式对表现内容的作用一绘画构图的语言性质与表达内容二构图的格局与内容三构图的形式结构对表现内容的作用第四节绘画构图的程序一素描草图阶段二色彩草图阶段三制作阶段第五节完美的绘画构图是苦心经营的业绩第二章绘画构图的发展第一节绘画构图发展的概要描述一人类社会文明早期的绘画及其构图二欧洲绘画构图发展的概况三中国绘画构图的发展概况第二节地域文化体系与地域绘画体系及其构图第三节社会文化的变革与绘画构图的发展第四节科学技术对绘画构图的影响一科学技术促进绘画理念的变化二新工具材料的发明与发展,促进绘画构图面貌的发展第三章绘画构图的要素第一节物质要素——工具材料、画面边框与画幅一工具材料及其质地特性与构图的作用二画面边框形状三画幅第二节形状一点二线三平面形状四物体形状五空间形状六物象的象征性与形象的定型化七构图中作为语言的形象类别第三节色彩一色彩的概念二人对色彩的视觉心理三色相的情感与象征四色彩于绘画构图中的作用五色彩语言的类别第四章绘画构成原理第一节绘画构图的视觉基础一视感觉与视知觉二绘画构图与视觉经验苇二节图形与画面的形成一绘画为观众规定了知觉对象二图形与画面的组成三画面是个整体的知觉对象四视知觉的恒常性五对绘画知觉的理解性第三节空间知觉与绘画空间的构成一三维空间知觉因素与构成二方位的构成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表现时间一表现自然规律的特定时间二表现历史性的特定时间三表现延续性的时间四画面自身的时间呈现第五节对物体“质”的知觉与质感表现第六节绘画构图与人的联觉、联想第七节恒常性解体的变形第八节深层知觉与完形范围外的形式因素构成第五章构图形式的心理效应第一节画面空间运用的形式心理一方位的形式作用二空间力感三画面分割及其面积的形式作用四视域定向、视高与视平线的作用第二节构图结构的形式主线与基本形的作用一水平主线的作用二垂直主线的作用三斜线与倾斜的作用四几何曲线的作用五自由曲线的作用六圆形的作用七方形与矩形的作用八三角形的作用九不规则散碎的形与散乱结构第三节基本线形的综合构成第四节方向与线条引导视线的作用一引导视线的方向、方式及其形式作用二引导视线的观察顺序及其作用三向构图中心的诱导四放射性的引导五线形延伸性的联系作用第五节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一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可以增加画面的艺术表现的生命力二轮廓线的跨越,增强形体效果和丰富意趣三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增多使主观情感表面化四摒除具象的点线杂乱构成的多义性第六节物体范围外的形式因素一变形的幻觉效应二叠置的视觉效果三叠透的效应四遮挡关系错位的频闪效应五分解与复合的视觉效应六分解与抽象复合的效果七异体组合的形象八不同时空的怪异构成九假物象按知觉恒常性特点构成的视觉效应第六章构图形式美的规律第一节多样统一整体和谐一多样变化和谐统一二疏密变化的生动性与平均排列的秩序性三构图整体的和谐与完整第二节画面平衡稳定与结构均衡规律一画面“平衡”感产生的原因二影响平衡的因素三均衡布局法四内容决定构图形式的平衡心理第三节整体联系相互呼应一内形式的呼应联系二外形式的呼应联系第四节对比调和相互辉映一线及形的对比二黑白对比三虚实晦显对比四繁简对比第五节构图的节奏韵律感一节奏及其构成二节奏的作用三机械的节奏与变化的节奏四韵律之美第七章构图技法第一节确定宾主之位经营构图中心一形象分宾主二构图有中心三主要形象突出的原因与方法第二节画面分割取势定位一横线定位分割二中线定位分割三黄金分割四骨线定位分割五基本形分割六极差分割七复合分割第三节比例的妙用一主要表现对象与画面框架的比例二表现对象与常态比例的关系三表现对象自身比例与标准比例的关系四反常态比例的艺术处理第四节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处理一影响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因素及构成类型二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原则第五节动感与静感的表现一构图呈现的动与静的含义二表现动与静的方法第六节藏露隐显虚实相生一藏露掩映隐显结合二以露代藏诱人联想三以实带虚虚实相生四意在画内形于画外第七节强化构图表现的视觉美点一客观再现的绘画要凸显形象与环境的典型性二以现实为基础的对形式美点的凸显三主观意趣表现的形式美点四画种材料形成的艺术美的特点不可忽视五形式因素的单项强调及其“度”的把握第八节诸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一《开国大典》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二从画家创作草图的变动过程领会构图技巧三同一命题的名画比较第一章绘画构图概说绘画构图学是研究绘画构图的原理、规律与技巧的绘画理论。

绘画的表达方式是通过视觉符号传情达意的,因而被喻为艺术语言。

作为“语言”,必然包含语义信息。

因此,绘画是由符号和语义构成的。

如要将画家所思所想的“语义”明晰地传达给观众,就得对符号进行组织,使语言信息与符号信息同构。

这便是构图的任务。

符号为何能传达信息,怎样组织符号传达画家所要表达的信息,且给人以视觉美感,这便是绘画构图学所要研究的学问。

这门学问,是以绘画技巧、绘画心理学、色彩学、美学和创作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的技法理论学科。

第一节构图的概念“构图”本是舶来语,源于拉丁文Compasitio,原义为“组成”。

作为造型艺术的术语,我们应用它时,有时作为名词,有时作为动词。

作为名词应用时是指:画面所呈现的形式结构关系的整体及其视觉效果。

作为动词出现时,一般指画家为实现表达意图在限定的平面空间上对绘画语言进行组织的行为及其过程。

通常说的“画草图”,即是构图行为;一般也将其以“在构图”来表达。

《辞海》把“构图”解释为“艺术家为了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这显然是作为行为动词的一种解释。

中国传统画论中有很多与“构图”相对应的术语,如“置陈布势”“经营位置”“布局”“结构”“格局”“章法”等。

置陈布势,指形象位置的安排,构成内在一种力的趋向。

经营位置,是指对画面中的形象位置予以组织安排。

布局,是指着眼于全局的总体关系,来布置形象位置、组织其结构层次,以形成某种格局形势。

结构,是指形象间的配合关系及各部分间的组织方式与组织关系。

格局,是指画面整体构成的样式、规模和场面。

章法,是指符合技法系统规矩的有条理的构成。

以上中国画的传统术语,有的与西方构图原义相近,有的则更着眼于构图初始的方法指向,或者说是狭义的构图概念。

将其综合起来,可谓是完整的构图概念。

【美】斯契米德《女人体》无论中西方,原有“构图”概念皆是以“完形”——客观写实的具象形象或主观认定的意象形象——为基础的界定。

这种构图概念着眼于形象位置的安排、层次关系、局势构成,以及为了表达所必要形成的构图中心和形象主次关系等的整体构成的形式完美。

然而如图1-1,画面上不仅女人体与床的形象位置对画面构图形式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画面那些非完形因素的杂乱笔触对画面构成及构图的形式效果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而且,像康定斯基和波洛克的抽象绘画,不仅无具体物象,也无完形,仅是纯粹的色彩点线的“杂乱”构成。

因此,对构图的概念的界定,不能仅限定对所画物象的组织,也应包含画中的非完形因素的组织,还应包括抽象绘画对抽象形象的组织。

为此,对“构图”作为行为动词的解释应是:画家为实现表达意图而在限定的平面空间上对绘画语言进行组织以构成新的视觉世界,简言之,即组织画面。

“构图”作为名词的界定:画面呈现的绘画语言构成的视觉效果。

对构图的如此界定,不是混同绘画概念了吗?绘画作为名词是指在平面上通过描绘呈现的静态的可视形象及其艺术品种,作为动词是指在平面上描绘东西的行为及其过程。

其所描绘的东西,可以是诸多形象构成的完整的画面,也可以是一根线条、一块石头、一角衣褶。

因此,绘画的概念是将艺术家完成的作品与草图、为作品创作所画的形象素材、为研究表现客观对象而画的它的细节(如文艺复兴时期画家遗留下的在一张纸上零乱分布着既画有衣褶,又画有马蹄的画)都予以包含,甚至将儿童在墙上画的一条鱼、一朵花也以绘画称之。

然而,作为绘画构图的概念,只包含有限定平面(画幅)意识并在其内对形象加以组织构成的绘画,而排除没有平面限定意识仅是构形意识的绘画。

从这一点来说,构图与绘画的概念既同又异。

另外,如此构图概念的界定,不是包含了图案纹样、工业设计图了吗?图案纹样、工业设计图都须构图,都离不开构图。

其他艺术也运用构图一词。

正因如此,本书于构图前加上“绘画”这一定语。

本书所谈,限定为“绘画构图”,而非其他艺术品种的构图,在论述中只是为了简化而往往省去“绘画”。

第二节表达意图、构思与构图画家希望通过绘画的表达,实现某种目的之打算,我们称其为“创作意图”或“表达意图”。

表达意图支配构思与构图,决定绘画的实践,可以说绘画是表达意图的产物。

构思是为实现表达目的所用的心思,也就是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立意为象的思维活动。

其包括:对题材的提炼;确定主题思想;情节的选择与处理;挖掘视觉形象;推敲画面中形象间的情理关系、内在联系;推敲结构的层次关系,整体与局部、形象与细节的关系;探索最适合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形象的典型性等。

也就是作画过程中的一切心思,都属于构思。

表达意图有时是明确的,有时是笼统的意向与打算。

构思于表达意图来说可以起到厘清表达意图的作用。

一旦表达意图厘定,其对构思的指向性、支配性作用更显清晰。

构图是伴随构思、将构思的东西呈现于物质平面的行为与过程。

构思是在头脑中进行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活动,构图则是经营构思为象的行为和受构思的支配于手画出来的视觉效果,也就是以可视的恰当的形式语言呈现画家的构思。

唐代诗人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曹霸(约704-77O),唐代画家,官职为左武卫将军,故杜甫称曹将军。

擅画马,在宫中画名马“玉花骢”,杜甫赞其“一洗万古凡马空”】诗中吟:“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其中“经营”即“艺术构思”。

显然,构图的“经营位置”包含着立意为象的构思过程。

但构思与构图毕竟是两个不同概念的词,构思属于思维活动;构图既是受构思意识支配的表层知觉的完形活动,又包含于作画动作无意识留下的深层知觉的非完形因素的痕迹,如涂抹色彩的笔法运行痕迹、情感趋动的笔触等。

为了区别于构思,将构图的定位限定于形式范畴,即以恰当的绘画语言形式呈现构思。

其具体任务是:确定画幅形状;在限定的平面空间内对视觉形象进行最能体现主题的最能表达画家情感的形式结构的组合,使之成为具有多样性又有条理性,有变化又和谐的整体;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形成画面表现中心,生动集中地突出主要形象,并引导观众按画家的意图有顺序地观察画面所表现的一切;制造意境……从而创造出新的具有形式美感的视觉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