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影视动画中暴力美学的表现与分析__省略_pyTreeFriends_为例_任小飞
浅析电影艺术中暴力美学在东西方的产生与发展
浅析电影艺术中暴力美学在东西方的产生与发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暴力美学的概念“暴力美学”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香港导演吴宇森的作品风格的描述中,后随着此类影片数量的增多,泛指将影片中的暴力场景仪式化,结合视觉与听觉,将枪战、打斗等场面符号化,抽离其中的意义,发扬其形式上的美感,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功能。
在某种意义上,“暴力美学”风格属于后现代主义文艺基本审美特征中的主体消失和深度消失,即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等级制度被颠倒,现代主义中的个性与风格被彻底消除,主体成了某种破碎的幻象,且不再具有思想与意义,仅仅追求感官上的快感。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暴力美学”的具体表现也因此更加多元化。
二、暴力美學在东方电影中的体现(一)吴宇森英雄系列与暴力美学的产生吴宇森出生于广东广州,是一位香港导演。
吴氏暴力美学有着相当显著的特点,吴宇森早年受法国著名的黑色电影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影响,再加上电影中融入了自己的抱负与情感,因此拍摄的电影人情味浓重。
另外也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在吴宇森的不同影片中重复出现,比如双枪,教堂,白鸽,飞扬的风衣。
吴宇森的暴力美学在为自己立下门户的同时也推动着香港电影的发展。
吴氏暴力美学初期代表作《英雄本色》,就是最经典的吴宇森式主题——男儿义薄云天、豪放不羁的气概。
这部片子奠定了吴氏暴力美学的基调。
影片中使用慢镜头和正常速度交替的拍摄方法使打斗场面更具有“舞蹈美”,使人物动作更加流畅优美,由此突显整体的美感,而刻意忽略其暴力本质。
除此之外,吴宇森暴力美学电影还有着重刻画细节,注重听觉与视觉美感,使用蒙太奇手法多画面切换等特点,有人也将其电影特点总结为“纯粹形式主义”。
电影《变脸》是吴氏暴力美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一部作品,甚至被评论为“吴宇森的最高峰”。
儿童动画暴力画面现象及建议措施
研究结论与建议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结论
儿童动画中暴力画面现象普遍存在,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发展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儿童动画暴力画面的监管政策和审查机制需要加强和完善。
儿童动画制作方和相关机构应更加重视暴力画面对儿童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和预防暴力画面的出现。
研究总结
01
本研究仅对儿童动画中的暴力画面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年龄段、文化背景和地区的儿童动画中暴力画面的特点和影响。
提高家长对儿童动画暴力的认识,了解动画暴力的危害及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应指导孩子正确看待动画中的暴力行为,教育孩子识别和抵制不良画面,培养孩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观看儿童动画,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不良行为和情绪问题。
家长层面的措施
教育机构层面的措施
研究不足与展望
02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未来可以结合更多的实证研究和实验方法,对儿童动画暴力画面的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03
在研究视角上,未来可以从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个角度对儿童动画暴力画面的现象进行交叉研究,以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见解和建议。
针对儿童动画中暴力画面的问题,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审查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政策和标准,限制暴力画面的出现和传播。
动画制作公司层面的措施
动画制作公司应加强行业自律,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过度暴力、血腥等不良画面的制作与传播。
当代影视传媒艺术中“暴力美学”的研究
当代影视传媒艺术中“暴力美学”的研究张杨格【摘要】暴力美学在当代的影视业中表现频繁,成了在影视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一、暴力美学的概念(一)暴力美学概念暴力美学包括自然、社会和艺术中的暴力美学。
而影视传媒艺术中的暴力美学是指以暴力表现的形式来发现美,它是美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为了探讨在影视媒体艺术中的暴力审美情趣和表现方式。
由于它过分地强调声音和视觉上的审美形式,并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影视中的暴力效果,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所想要让影视剧中传达出来的【期刊名称】《艺术家》【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1页(P85-85)【作者】张杨格【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901暴力美学在当代的影视业中表现频繁,成了在影视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一、暴力美学的概念(一)暴力美学概念暴力美学包括自然、社会和艺术中的暴力美学。
而影视传媒艺术中的暴力美学是指以暴力表现的形式来发现美,它是美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为了探讨在影视媒体艺术中的暴力审美情趣和表现方式。
由于它过分地强调声音和视觉上的审美形式,并通过这种形式来表达影视中的暴力效果,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所想要让影视剧中传达出来的社会的道德教化功能,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二)传统的暴力美学传统意义上的暴力美学,主要是指通过影视表演的方式来表现出来的暴力形式,即指的是在一些作品中通过暴力上的形式美的改变,达到观众所能够欣赏到的程度。
暴力美学的作品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在电影的特定情节中需要表现出暴力,但是由于电影面向的观众是多层次、多年龄段的,对于老人、儿童、孕妇等人群来说,不宜看到过于血腥、残暴的情景,所以需要通过以一种暴力上的美感来温和地体现出一些暴力情景。
二、暴力美学的特点(一)暴力美学的缓和性一是暴力美学中对于暴力的表现得更为放松,它将实际上的暴力程度减轻,暴力的场面被极大地美化,这样促使观众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同时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展示出暴力的过程,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刺激,这是暴力美学所展示出来的惊人效果。
论暴力美学在电影艺术中的审美体现
论暴力美学在电影艺术中的审美体现摘要:本文基于现有研究中暴力美学理论的阐释,分析并总结产生暴力美学的心理来源,梳理暴力美学电影的发展历程,挖掘暴力美学电影的美学意涵,进而讨论暴力美学在影视作品中的独特价值。
關键词:暴力美学;暴力电影;审美心理一、绪论近年来,“暴力美学”常常作为影视、游戏的热门标签,这一词汇频繁进入我们的生活。
我们对于暴力的审美意涵从何而来?暴力美学又是如何在电影艺术中影响着我们的观赏体验的?这将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与目的。
二、暴力的美学(一)什么是暴力美学暴力美学是一种为迎合感官体验而将暴力以美学方式呈现的表现手法,常用在影视艺术表现中。
与传统美学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观念不同,暴力美学是一种来源于暴力文化的“审丑”视角。
暴力美学作品会以夸张的刻画手法、韵味深厚的画面和奇思妙想的镜头语言来表现人性的暴力面和暴力行为,但多数观赏者不会对不适而是得到满足的观赏体验。
(二)暴力美学的美感来源对暴力产生舒适满足感的心理源于每个人的潜意识,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
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我们人格中包含的“阴影原型”标志了人最基本的动物属性。
暴力是动物必要的生存手段,是生物进化的要求。
荣格认为暴力倾向会受到自己与社会的压抑,但始终是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的本能。
这解释了我们看到电影暴力场景会感到爽快的原因,它是对潜意识中的阴暗面进行一种宣泄。
经过艺术化加工,暴力成为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程度,既满足潜意识中的阴暗释放,又引发观者对暴力和人性的思考。
三、暴力美学电影(一)暴力美学电影发展历程暴力美学的本质是一种电影艺术的趣味和电影形式的探索。
这种电影风格起源于好莱坞,在香港走向成熟,又转回西方电影学界。
总体看来,暴力美学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①暴力美学的萌芽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西方年轻人带动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社会情绪及文艺浪潮。
此阶段内的新一代独立电影人引发了“新好莱坞式”风潮,对暴力元素的运用愈加大胆,并逐渐赋予艺术化加工,夸张的刻画、慢镜头拍摄手法也在此阶段内探索而来。
《2024年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范文
《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篇一一、引言美学和暴力的结合似乎是一种悖论,但两者在现代艺术和电影中常常紧密交织。
尤其是在电影中,杂耍蒙太奇和暴力美学的运用使得影片在呈现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传递了深刻的美学思考。
本文将探讨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的关系,以及杂耍蒙塔奇在这一领域的新发展。
二、美学的暴力美学的暴力并非指实际上的暴力行为,而是指通过艺术手段呈现出的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力。
在电影中,这种美学的暴力常常通过镜头语言、音乐、色彩等元素来表现。
它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种情感上的触动,使观众在观赏过程中体验到强烈的情感波动。
美学的暴力在电影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可以帮助影片营造紧张的氛围,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
在合适的语境下,美学的暴力可以提升影片的艺术价值,使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暴力美学暴力美学是一种将暴力行为美学化的艺术手法。
它通过独特的视觉冲击力、音乐和色彩等元素,将暴力行为转化为一种美的享受。
在暴力美学中,暴力的残酷和血腥往往被淡化或美化,而更多地关注暴力的形式和过程。
暴力美学在电影中的应用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它可以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影片更具观赏性;另一方面,它也可以引发观众对暴力的思考和反思,从而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问题产生更深刻的认知。
四、杂耍蒙太奇与美学的暴力和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是一种电影剪辑手法,通过将不同镜头进行组合和排列,达到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在美学的暴力和暴力美学的表现中,杂耍蒙太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杂耍蒙太奇可以使得美学的暴力和暴力美学更加丰富多样。
通过不同的剪辑方式和镜头组合,可以将暴力的残酷和血腥与美的享受相结合,从而达到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杂耍蒙太奇也可以帮助影片更好地表达主题和情感,使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影片的内涵。
五、杂耍蒙太奇的新发展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杂耍蒙太奇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电影“暴力美学”研究
电影“暴力美学”研究电影“暴力美学”研究导言: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可以展现美丽的风景和温馨的情感,还能够通过暴力的表现方式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冲突与反思。
本文将围绕“暴力美学”这一概念展开研究,探讨电影中呈现暴力场景的目的、手法以及影响等方面。
一、“暴力美学”概述1.1 暴力美学的定义“暴力美学”是一种表现手法,将暴力和美学元素结合在一起,通过形式和内容上的冲突产生视觉震撼力和思想触动力。
1.2 暴力美学的历史发展暴力美学首次出现于20世纪中期,被认为是二战后虚无主义思潮以及反叛情绪的一种表达形式。
影响该概念发展的电影包括《无赖者》、《发条橙》等。
二、电影中暴力场景的表现方式2.1 暴力的视觉呈现电影通过运用色彩、构图、镜头语言等手法,将暴力呈现得鲜明而夸张。
例如,《终结者2》中的机器人角逐暴力更是以特效技术表现出了极高的真实感,引起了观众的全神贯注。
2.2 暴力与音乐相结合音乐在电影中的运用可以突出暴力场景的强烈冲击力,并通过节奏和音调的变化引发观众情绪上的共鸣。
如《黑暗骑士》中的配乐强化了暴力场景的紧张氛围,使得观众身临其境。
2.3 暴力场景的切换电影中通常会通过暴力场景的交替和切换,将暴力的冲击力发挥到极致。
这种切换方式可以让观众情感高涨,体验到暴力冲突带来的情绪冲击。
例如,《低俗小说》中的跨时空叙事方式,将暴力戏剧性地巧妙展现在观众面前。
三、电影中暴力场景的目的与意义3.1 表现角色心理电影通过展示人物在暴力场景中的反应,揭示了他们内心的冲突与挣扎。
这种表现方式能够引发观众对人性的思考与探索,增强电影的艺术性。
3.2 反思社会问题电影中的暴力场景往往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揭示而引发观众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电影《黑暗骑士》通过对犯罪和正义的角力,引发观众对道德与法律的思考。
3.3 探索人性边界电影中的暴力场景可以使观众进一步认识自己,探索他们心灵深处的人性边界。
对于人性中阴暗与光明的存在,电影具有独特的阐述与启示作用。
电影“暴力美学”研究
电影“暴力美学”研究电影“暴力美学”研究引言:电影作为一种受众广泛的艺术形式,在过去几十年中,暴力元素逐渐渗透到了许多作品中。
这种以暴力为主题或以暴力为手段的表现形式,被称为“暴力美学”。
本文将探讨电影“暴力美学”的研究,了解其表现、影响力和争议,以期对这一主题提供全面的理解。
一、暴力美学的定义和表现形式1.1 定义“暴力美学”是指在电影作品中以暴力为重要表现形式的一种艺术手法。
它将暴力行为刻画得生动、直观,并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来表现出影片本身的美感。
暴力美学在电影中既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快感,同时也能让观众对暴力行为产生思考。
1.2 表现形式暴力美学在电影中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刻画个体暴力:以个体暴力为核心,通过各种暴力场景来展现个体的力量、作为和情感。
这种暴力美学被广泛运用在警匪片、动作片等类型的电影中。
(2)描绘社会暴力:通过展现社会层面的暴力行为来探讨社会问题,例如战争、暴乱、恐怖袭击等。
这种形式的电影往往能引起观众的思考和社会关注。
(3)视觉暴力:通过电影摄影、剪辑等技术手段来展示暴力场景,使其表现具有更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这种电影往往被赋予了艺术的美感,但也引发了观众对暴力美学的争议。
二、暴力美学的影响力和效果2.1 观众情感共鸣暴力美学往往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通过刻画暴力场景中的情感表达,观众能够与电影中的角色产生共鸣,体验到其中的悲怆、愤怒、恐惧等情绪,这种情感共鸣成为观众对电影的一种精神享受。
2.2 探讨人性与社会问题有些电影通过暴力美学来探讨人性与社会问题。
它通过富有冲突的剧情和暴力场景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社会的黑暗面,并引发观众对个体和社会的思考。
2.3 影响思想和价值观暴力美学所呈现的暴力行为和情节,对观众的思想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观众在欣赏电影时,会与电影中的暴力场景进行沟通和审视,以此来反思和思考自己对暴力的态度,并可能对社会问题产生关注与关心。
《2024年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范文
《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篇一一、引言在电影艺术中,美学与暴力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杂耍蒙太奇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手法,更是常常在处理暴力题材时发挥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的关系,并以杂耍蒙太奇为视角,展开新的理论论述。
二、美学的暴力美学的暴力并非单纯指电影中血腥、残酷的场面,而是指通过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暴力。
这种暴力往往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体验到一种特殊的审美快感。
在电影中,美学的暴力常常通过镜头语言、音乐、色彩等手段来表现。
镜头语言的运用,如特写、慢动作等,能够突出暴力的细节,增强观众的视觉冲击力。
音乐和色彩的运用,则能够营造出特定的氛围,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体验到暴力的情感色彩。
三、暴力美学暴力美学是一种以暴力为主题的艺术表现形式,它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将暴力转化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在暴力美学中,暴力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令人反感的元素,而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元素。
在电影中,暴力美学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如通过荒诞的情节、夸张的表演等方式,将暴力与幽默、悲剧等元素相结合,从而产生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四、杂耍蒙太奇与美学的暴力及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是一种以杂耍、魔术等元素为特点的电影手法,它通过将不同场景、不同时间线的画面进行剪辑、拼接,从而产生出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
在处理美学的暴力和暴力美学时,杂耍蒙太奇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首先,杂耍蒙太奇可以通过将暴力的场面进行剪辑、拼接,使其呈现出一种荒诞、夸张的效果。
这种效果可以增强暴力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可以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体验到一种特殊的审美快感。
其次,杂耍蒙太奇还可以通过将暴力的场面与其他元素(如幽默、悲剧等)相结合,从而产生出一种特殊的情感共鸣。
这种共鸣可以引发观众对暴力的深思,使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视觉刺激,而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能够引发观众深思的元素。
浅析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以昆汀·塔伦蒂诺为例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浅析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以昆汀·塔伦蒂诺为例孙佳琦(云南艺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摘 要:暴力和美这两个词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艺术却将这两个截然相反的词汇结合在一起,继而形成以新的美学风格——暴力美学。
暴力美学其实际意义上并非是严格的美学,它是一种很广泛的、泛审美的概念。
关键词:电影;暴力美学;昆汀·塔伦蒂诺暴力美学最早出现在美国,却成熟于香港,在香港导演吴宇森的电影中,这种美学最先开始于电影艺术中,因为这种概念是在美学理论和电影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混合再生而成的概念。
它是导演在电影中把一些打斗场面、枪战搏斗等一些场面仪式化、形式化和符号化,在形式上更多的强调着暴力动作的美感,进而使观众忽略和弱化若暴力所产生的出来的道德判断和社会功能。
暴力美学通常在电影艺术中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美的形式,在经过形式化和社会化的改变过程中,逐渐软化暴力行为,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暴力行为的攻击性,更加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在拍摄过程中通过画面的色彩转变降低了打斗场面的血腥程度将其仪式化,或通过角色关系及背景的设定将施暴者处于正义的一面等一系列的设定,让观众能够安心的接受影片中的暴力行为,放下在现实中的沉重的暴力包袱;另一种是直接表现的暴力,导演在拍摄过程中运用镜头直接将血腥的暴力行为表现出来,追求者感官层面上的刺激,虽然说这样的表现形式是为了使暴力具有更真实的感觉,但是这样的表达方式会容易引起观众引起不适,进而产生对影片的抵制感。
因此在电影中暴力的美往往是通过符号化、形式化的改变继而产生的对于在暴力上形成的美感,在暴力美学的影片中,如果影片中的暴力完全的消失,我们就有可能会失去对社会意义和道德枷锁,因此想要将暴力一直存在于影片之中,暴力和美就一定要同时存在。
暴力美学一直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和电影风格存在于影片中,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时代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人成长的经历环境不同,都会导致各个导演的风格不同,通常来说暴力美学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两种方面:一方面是在暴力表现中发掘和探索着其中的娱乐性和浪漫性,在许多的影片中导演运用着快速剪辑,既增强了暴力的即视感受,全面展现暴力,加快影片的节奏感,又用着快节奏的音乐展现着紧张、刺激的暴力场面,却降低了影片中的血腥暴力行为给予观众带来的不适感。
浅析影视中的暴力美学
浅析影视中的暴力美学一、暴力与暴力美学“暴力”与“美学”一经融合便在世界影坛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两个看似完全不能相融的个体吸引了许多电影人和观影者的目光,同时,这种独特的美学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各国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相比于众说纷纭的暴力美学而言,暴力的释义较为单纯,所谓暴力,主要是指暴力的行为和强制的力量,这种行为或力量能够违背个体的意愿对个体的肉体或者精神造成打击及伤害。
暴力行为或者力量作为一种元素在电影中存在已久,尤其是在战争、犯罪类的影片中,以杀戮、枪战、武打为代表的暴力行为经常成为叙事的载体。
同时,在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中,暴力的行为在镜头中被夸张而细致地呈现,从而上升到了美学的高度。
暴力美学与电影最早结缘于美国,随后在中国香港、日本等影片中迅速发展,在这些具有暴力美学品质的影片中,暴力被发掘出了更强的仪式性和形式感,在充满炫酷意味的呈现中削减了暴力本身带给人们的不舒适感和恐惧感,反而能够为观影者带来视听刺激,实现释放压力的娱乐作用,从而获得一种别样的观影体验。
纵观具有暴力美学品质的美国影片,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特性,首先暴力美学在美国影片中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电影大众化进程的推进。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电影创造制作技术的不断发现,电影已经成为大众娱乐的重要承载,这直接导致了其传统的唯艺术论的创作初衷被颠覆,而娱乐性与艺术性齐头并进则成为电影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中,电影人在电影创作中运用暴力美学的初衷就是增强影片的娱乐性,使观影者在激烈、血腥又不失艺术美感的打斗场面中宣泄情绪并获得快感。
其次,电影中的暴力美学还承载着许多电影创制人的批判意识,在许多美国20 世纪末的战争片中,暴力的行为和场景均批判了战争的残酷及战争发动者对于生命和人权的蔑视,这一现象在曾经参战的美国导演的影片中更为普遍,由此可见,暴力美学在电影中的应用已不再是单纯地发挥其表层的娱乐作用,还具有深层次的教化意义。
浅析动画中的暴力美学
消费 的 目的 ,提高 了作 品的收视率 。传奇故 事 中的武林 大侠 与 打抱不 平的英雄好 汉 ,无一不 充斥着正 义战胜邪恶 的 “ 以暴制 暴” 的故 事情 节 。从 “ 替 天行道” 的 口号 到见 义勇为 的舍 生取 义 。都 是对 “ 忠义 ” 的最佳表现 ,是人类 精 神 追求 的永 恒 主 题。 武侠 世 界 里 的 江 湖 、门 派 、善恶 、对抗 等 因素 ,很好地表达 了虚拟世界 中对 “ 暴力 美学 ” 的 阐释 。“ 暴力 美学 ” 流行 的社 会 原 因是 它 具有 存在 的社会 心 理 基础 , 即古代文学 、艺术作 品中的暴力情 节 的心 理影 响 。在 动 画创作 中 ,充 分利用这种潜 在的大众心 理需求 ,使 “ 暴力 美学 ”成 为动 画 的一 种有
一
要。
四 :结 论
动 画片中的故 事情节有 时需要 有善 、恶两种形象 的动作场 面 ,创 作 者运用艺 术手 法强化 动作的表现力 ,使动画片的情节更具有感染 力 ,从 某种娱乐 的心理 符合人类 内心存在的暴力倾 向需 求 , 这 在传统艺术 作品 中随处 可见。比如中国的四大名 著 《 三国演 义》 中的关 羽过 五关斩 六 将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 等 ; 《 水浒 传》 中的林 冲夜奔 、三打祝家 庄等 ; 《 西游记》 中的孙悟空 与妖魔鬼怪 的斗争等 ,都是 利用暴 力手法表 现正 义 战胜 邪恶的经典故 事 ,这些 “ 暴力 ” 情节 让欣 赏者 兴奋 ,具 有 吸引 力, 使 艺术作品充满了很强的戏剧性冲突和动作想象。 由于 “ 暴力 ”在一 定娱 乐程 度上 符合 大众 人 群 内心 的接 受需 要 , 所 以这种用 “ 暴力” 的艺术 手法贯穿 的故事情 节便会 大有 市场 。动画 片是文学作 品视听效 果的延伸 ,是大众 人群 内心 需求 的潜 在渴望 ,是 娱乐的需要 。动画创 作者们为 了加强故事 的 “ 暴力 ” 感染 效果 ,不断 变换创作手 法 ,夸 张对欣赏人群 的视觉 与感 官的 刺激 满足 ,达到娱 乐
浅谈动画片《Happy Tree Friends》中的暴力元素
浅谈动画片《Happy Tree Friends》中的暴力元素
刘书楠
【期刊名称】《《数码设计.CG WORLD》》
【年(卷),期】2017(000)011
【摘要】文章对动画片《Happy Tree Friends》中的暴力元素从其类型、表现方式和对受众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了解暴力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表现具体内容,探究暴力感官视觉的震撼和内容相关联的隐性内涵。
【总页数】2页(P111-112)
【作者】刘书楠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54
【相关文献】
1.影视动画中暴力美学的表现与分析——以《Happy Tree Friends》为例 [J], 任小飞
parison on Friendship in The Happy Prince and The Little Prince [J], 陶阳
3.动画片中暴力元素对学前儿童的影响与治理对策 [J], 何菲
parison on Friendship in The Happy Prince and The Little Prince [J], 陶阳
5.AFRICA‘Happy Chinese New Year’Celebrations Promoting China-Africa Enduring Friendship [J], Ming Bao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当代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兼论暴力美学电影的审美意蕴
论当代电影中的暴力美学兼论暴力美学电影的审美意蕴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演变,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语言,逐渐成为当代电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美学风格不仅赋予了电影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张力,还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对暴力行为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当代电影中的暴力美学现象,并兼论暴力美学电影的审美意蕴。
我们将对暴力美学电影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进行梳理,探究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电影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
同时,我们还将对暴力美学电影的主要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暴力美学电影的审美意蕴。
通过对电影文本的深入解读和观众接受心理的剖析,我们将揭示暴力美学电影如何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审美体验,引导观众重新审视暴力行为,并思考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价值。
我们将对暴力美学电影的社会影响和文化价值进行评估和反思。
在肯定其艺术成就的我们也将指出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以期对当代电影创作和审美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二、暴力美学电影的分类与特点暴力美学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其分类和特点在当代电影中尤为显著。
在分类上,暴力美学电影可以分为动作片、警匪片、武侠片、战争片等。
这些类型电影在展现暴力场景时,都具有一定的美学追求和艺术表现力。
动作片中的暴力美学主要体现在高速追逐、激烈打斗等场面中。
通过精准的剪辑、动感的音乐和紧张的节奏,使得暴力场面更加震撼人心。
警匪片则更注重暴力场景与人物性格的塑造相结合,通过暴力行为展现人物的复杂心理和情感冲突。
武侠片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类型,其暴力美学体现在华丽的武打动作和独特的武侠世界观中。
通过运用武术元素和特效技术,将暴力场面转化为一种视觉盛宴,使观众在欣赏武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暴力所带来的震撼和冲击。
战争片则通过对战争场景的再现,展现了暴力美学的另一种形式。
战争片中的暴力场面往往更加残酷和血腥,通过对战争的真实描绘,使观众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从而引发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尊重。
电影艺术中的_暴力美学_文化
HOME DRAMA/戏剧/之家/□孙鲁涛暴力是人类的生存本能。
作为生存本能的暴力是人类最原始的生产力,暴力是我们打通道路,通向世界,获得权力和满足欲望的几乎唯一的手段,在对暴力的不同观念和施暴的方式态度上,形成了我们的文明历史。
暴力很早就进入了艺术,这从原始艺术中的洞穴岩画上就明显地看到,如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六六顶画里,我们就发现了原始人猎杀野牛和受伤的野牛落荒逃走的场面。
暴力进入影视作品,形成了暴力电影类型,既是艺术中暴力的正常延续,也是影视人类学的基本原则在起作用。
“一般而言,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所有的电影都是人类学电影,都是反映人和人的生活的”。
人类学作为“人的科学”是有关人的文化本能的学科,影视作为艺术手段,则成了文化载体,记载了人类最基本的文化习惯和本能,影视记录和反映人类生活的强大渗透力,决定了暴力电影的存在,而暴力电影中的暴力就是很明显的因素,体现的是生理性的美感,表现的是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本能。
可以说电影在另一方面说,也是暴利的展现史。
电影中的暴力被人们认为是增加犯罪的教唆者。
提倡暴力美学的导演们都在竭力让观众在观看暴力电影时,相信那血淋淋的场面是真实的。
延伸开来说,后来西方知识界对于电影电视为生的媒体文化的批评,就是相当的严厉,他们认为当代媒体文化中的暴力画面增加了当代社会现实中的暴力。
先是防范犯罪电影和黑帮电影,接着是防范喜剧和卡通片,最后是集中研究影视暴力美学。
从早期电影《火车大劫案》开始,画面充斥了没有删节过的大量暴力画面,这也说明暴力是作为电影讨好观众的一个重要因素存在的。
欣赏和确定“艺术暴力”概念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挖掘电影暴力的文化娱乐美的意义。
早在格里菲斯的《党同伐异》中,宗教屠杀的镜头画面就显得触目惊心,那是蒙太奇手段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黑帮XX,黑道人物横死街头,是对暴力否定的教化表现。
西部片中的策马横枪的牛仔英雄形象是电影暴力形式美的另一种体现。
浅析中西方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浅析中西方电影中的暴力美学暴力是人的本能,是人类在自然生存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存手段,是保护自己、获得食物、获得配偶及保护后代的一种必然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人类的很多艺术都是起源于本能,食物的需求孕育了美食艺术,交流的需要产生了语言,捕食的本能演变为现代的体育运动,而暴力也在艺术尤其是电影中找到了自己的生长土壤。
一、暴力美学美学论述的是美和美的事物。
将“暴力”和“美学”结合在一起,可源于古希腊时代,暴力美是对人类力量的肯定。
暴力是人的一种本能,佛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质有着一种建设和破坏的双重快感的“双重”特性,而且不相互排斥。
暴力一直遭到大众的厌弃,因为人们渴望和平生活。
然而,表现暴力的文学却很有市场,从《水浒传》到民国时期兴起的武侠小说热,可见一斑。
现代社会中,“暴力”的字面意义中包含了不公正时的反抗或者利益的争夺。
心理上的不平衡直接导致生理上的抗击。
生理上的获胜或最终结果的优势宣泄了冲动,产生心理上的快感。
这种快感表就是暴力所带来的美感。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香港吴宇森等导演发展并成熟起来“暴力美学”动作电影,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重要的艺术形态,并形成“暴力美学”的定义。
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西方电影中,都是仅从道德层面出发将暴力当成一种对社会或未成年人有危害的因素加以限定,而这些限制是与当时电影中暴力的呈现方式密切相关的。
吴宇森使得以暴力为题材的影片不再被当成是“暴力影片”来看,因为他从全新的角度审视暴力:武打动作、刀来剑去、杀戮枪战,都可以形式化地展示出来,给人纯粹的审美上的满足。
它的内在审美态度是一种游戏的审美态度。
暴力电影中的摒弃表面社会评判和道德劝戒、动作的诗意浪漫化、形式上极度夸张等一系列的变化是在香港完成的。
《英雄本色》、《新龙门客栈》、《变脸》等影片都是暴力美学的代表性作品。
暴力美学其实是一种把美学选择和道德判断还给观众的电影观。
它意味着电影不再提供社会楷模和道德指南,也不承担对观众的教化责任,而是只提供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
《2024年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范文
《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篇一一、引言在电影艺术中,美学与暴力的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其中,杂耍蒙太奇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手法,更是将这种关系推向了新的高度。
本文旨在探讨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之间的关系,并从杂耍蒙太奇的角度出发,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美学的暴力美学的暴力,指的是在电影艺术中,通过视觉、听觉等手段,将暴力元素以美学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种呈现方式往往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从而达到艺术上的震撼效果。
在电影中,美学的暴力往往被用来表达一种深层次的主题或情感,同时也能够引发观众对于社会、人性等问题的思考。
三、暴力美学暴力美学则是一种以暴力为主题的电影风格,通过大量的暴力元素和场景来构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这种风格往往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体验,同时也能够探讨一些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
然而,与美学的暴力不同的是,暴力美学往往更注重暴力的表现和呈现方式,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美学手段。
四、杂耍蒙太奇与美学的暴力杂耍蒙太奇作为一种电影手法,常常被用来构建复杂的电影情节和人物形象。
在美学的暴力的呈现中,杂耍蒙太奇被广泛运用。
通过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切换,以及音效、光影等手段的配合,将暴力的场景以一种更具冲击力和表现力的方式呈现出来。
同时,杂耍蒙太奇还能够通过剪辑和组合不同的画面和声音元素,来构建一种独特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从而增强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五、杂耍蒙太奇与暴力美学在暴力美学的电影中,杂耍蒙太奇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运用杂耍蒙太奇的手法,将暴力的场景和情节以一种更具表现力和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构建一种独特的电影风格。
同时,杂耍蒙太奇还能够通过剪辑和组合不同的画面和声音元素,来强化暴力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从而引发观众对于社会、人性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六、结论综上所述,美学的暴力和暴力美学都是电影艺术中重要的表现手法。
而杂耍蒙太奇作为一种独特的电影手法,在两者的呈现和表达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日本动漫中的暴力美学
标题(黑体三号)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专升本学号:3110625009姓名:何隆[论文摘要] 动漫美学是美学的分支,暴力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文章通过对日本动漫电影从暴力美学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揭示动漫美学的实质,以及个人对日本动漫暴力美学的鉴赏性解析何谓动漫美学,何谓暴力,何谓暴力美学动漫美学是美学的分支。
是由动漫行业的发展而分化处理德,动漫美学服务于动漫产业。
动漫产业的发展影响着动漫美学的发展前景。
暴力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在文学艺术中乐意且擅长表现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暴力美学(Violence esthetics)是指发掘、夸饰强力美学中强力审美形式的一个美学分支,它侧重强力视听的审美趣味和形式探索,由于过分强调强力视听审美形式,强调强力对人或非正义一方的安全及利益有害的“破坏性”展示,从而忽视或弱化了美学核心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功能。
日本动漫中的暴力美学日本动漫的发展有几个重要的几段,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特点是美化日本军国主义,随着二战的战败,广岛的原子弹爆炸,本人认为这是探索期,巅峰是以末日为题材的动漫。
此类电影中,有很深的反战情绪,同时又由于二战的战败,日本人深刻的欺辱感,在此类动漫中主人公往往都是获得超脱俗世的力量而挣脱世俗,无视法律,做着自己想做的事。
其中充斥着暴力,毁灭,人命草菅。
二战的结束标志是广岛的原子弹的爆炸,而这些主人公的结局也总是自我的毁灭,或者地球的毁灭。
此类动漫还是日本动漫的发展初期,虽说是巅峰,可画风略显粗糙,制作也没有很精良。
可是,粗糙的线条彰显着主主人公的无助和内心的矛盾,一颗想要变强的心。
那些草菅人命,无视法律的毁灭的血腥场面何尝不是对广岛原子弹爆炸那一刻日本人绝望的呐喊呢!那时期的作品往往就是这样,用粗糙的线条表现人的内心中的不屈和呐喊。
而那些血腥暴力和毁灭交织的是我们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社会。
如何看待当代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如何看待当代电影艺术中的暴力美学——以影片《忍者刺客》为例摘要:“暴力美学”指起源于美国并在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风格,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吴宇森为代表,其后北野武,昆汀塔蓝提诺等人在电影中逐渐运用并探索出来的一种电影的表达形式。
本文主要对于暴力美学的概念做相关阐述并结合相关影片分析其摄影风格,同时结合暴力美学的发展过程,在引导暴力美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并探索暴力美学所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最后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浅谈该如何正确看待暴力美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暴力;美学;电影1.暴力美学及暴力美学电影1.1暴力美学的产生爱森斯坦最早是在1923年《石式左翼文艺战线》上提出“吸引力蒙太奇”的理念。
其理论依据包括俄罗斯的形式主义,列宁的电影工具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美国的蒙太奇技巧和方法。
吸引力蒙太奇的主要思想,就是使用离开现实的,脱离情节的画面元素和组接方法,创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表意明确的电影文本,以此来表现作者的思想观念。
暴力美学就是由吸引力蒙太奇发展而来的一个技巧论形式美学概念,它提供的是种纯粹的审美判断。
郝建在《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一文中对暴力美学的释意如下:“它主要发掘枪战,武打动作,杀戮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并将这种形式美感发扬到美丽炫目的程度;有的时候,导演还故意用暴力,血腥的镜头或者情景来营造一种令人刺激难受的效果。
最初,这不是一个严格的理论术语,而是从形式感出发的批评术语。
”主要是电影中对暴力的形式主义趣味。
(1)暴力美学起源于美国,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香港发展成熟,以吴宇森为代表,其后北野武,昆汀塔伦蒂诺等一些导演将暴力美学发挥至极致,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审美视角,即“东方美学视角”。
1.2暴力美学电影暴力美学电影的特征为创作者在电影的打斗场面中运用后现代的手法,将其消解成为无特定意义的游戏或者玩笑;或者将其符号化,作为跟影片内容紧密相关的视觉和听觉的审美要素。
《2024年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范文
《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篇一一、引言美学的领域广泛且多样,其中包括许多看似冲突却互有交集的概念。
近年来,一个备受争议的议题——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尤其是在电影、电视等视觉艺术中,杂耍蒙太奇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其与美学的暴力及暴力美学的关系更是引人深思。
本文将就这一议题展开讨论,试图从新的角度探讨杂耍蒙太奇的美学价值。
二、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这两个概念。
美学的暴力,通常指的是在艺术作品中通过某种形式展现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暴力元素。
而暴力美学则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以审美的方式呈现暴力,探讨暴力的形式美、结构美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三、杂耍蒙太奇的运用杂耍蒙太奇作为一种电影艺术手法,以其独特的剪辑方式、时空跳跃的叙述方式等,将原本独立的镜头和画面重新组合,以达到新的审美效果。
在美学暴力与暴力美学的语境下,杂耍蒙太奇的运用更加具有探讨价值。
通过精心的剪辑和叙事安排,我们可以看到画面背后的情感和主题被突出和放大,暴力的过程和结果也得以更加深刻地展现。
四、杂耍蒙太奇的新论在新的美学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杂耍蒙太奇进行重新审视和解读。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杂耍蒙太奇并非单纯地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而使用暴力元素。
相反,它更注重通过暴力的形式和过程来探讨人性的复杂、社会的矛盾以及历史的多维性。
在杂耍蒙太奇的叙事中,暴力的场面往往被赋予更多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考,这使得影片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还具有深刻的思考价值。
其次,杂耍蒙太奇在表现手法上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观众的心理感受。
通过精确的剪辑和巧妙的叙事结构,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同时,它也善于运用音乐、色彩等元素来营造氛围,使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影片的主题和情感。
五、结论综上所述,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在杂耍蒙太奇的艺术表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通过精心的剪辑和叙事安排,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具有审美价值的暴力场面,还可以从中感受到深刻的社会寓意和人性探索。
影视专业-暴力美学的银幕呈现研究--以《杀死比尔》为例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4)1 暴力美学的发展史 (6)1.1暴力美学的概念 (6)1.2 暴力美学的发展情况 (6)2 中西方暴力电影的区别 (9)2.1 中方暴力电影的代表作及特点 (9)2.2 西方暴力电影的代表作及特点 (10)3暴力电影中镜头的呈现以《杀死比尔》为例 (12)3.1主观镜头的运用 (12)3.2运动镜头的运用 (14)3.3特写镜头的运用 (15)4 如何将“暴力”和“美学”共存 (19)4.1将暴力美学化 (19)4.2暴力美学电影的发展方向 (19)结论 (20)参考文献 (21)致谢 (22)摘要随着工业化革命的发展,电影所呈现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各题材类的电影都被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改良,电影是充实人类精神文明的一个文化产物,电影的画面也尽可能地要被大众接受。
暴力类的电影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无论是欧美的“重口味”暴力电影,还是中国香港以动作片为主的暴力电影,都受到了广大观众的青睐。
但是纯粹的暴力电影有很多场面会让观众难以接受,尤其是一些过于血腥、真实的场面,于是文艺工作者就用各种艺术形式加以改良,其中“暴力美学”就是大部分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的表现方式。
“暴力美学”主要是在感官上,使暴力以美学的方式来呈现诗意的画面,甚至用幻想中的镜头来表现人性的暴力面和暴力行为。
将“暴力”产生的冲击画面用美学的方式弱化,从而让观众能够更好接受。
这些电影画面可以直观的给观众带来特殊的体验,烘托电影的情节和气氛,所以如何将“暴力美学”运用到电影中需要研究及考察。
本文共分成四大主要部分来阐述暴力美学的银幕呈现研究,第一部分普及“暴力美学”的发展史,包括介绍暴力美学的概念和暴力美学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将中西方暴力美学电影做对比,阐述中西方暴力电影的代表作及其特点;第三部分以电影《杀死比尔》为例子,研究暴力电影中的镜头呈现,包括主观镜头的运用、运动镜头的运用、特写镜头的运用和这些镜头运用给观众带来了什么样的观影效果;第四部分介绍如何将“暴力”和“美学”在电影中共存,包括电影中如何将暴力“美学化”和暴力美学电影的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种矛盾体存在于片中的每个人物中,但纵观 [3]陈旭光. 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M]. 北京: 北京大学出
全片这些矛盾的形成是在意料之外可又在情理之中
版社,2007: 6-9.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Violence Aesthetics
in Movie Animation Happy Tree Friends
为自己,这 也 就 是 矛 盾 所 在。比 如 该 片 中 的 人 物 领域的洗涤和升华。
Pop 和 Cub,Cub 是 Pop 的儿子,他非常的天真可爱,
但缺乏危机感,总是意识不到危险的来临。而他的 参考文献:
爸爸 Pop 是个非常疼爱儿子的父亲,可矛盾的是他 [1]郝建. 美学的暴力与暴力美学—杂耍蒙太奇新论[J]. 当
1 暴力美学的涵义
最初的“暴 力 美 学 ”并 不 是 一 个 具 象 的 理 论 词 组,而是艺术创作形式上的一种批判性术语。在二 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才开始盛行起来。在《暴 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一 文中郝建对暴力美学是这样说的: “它主要发掘枪 战,武打动作,杀戮或其他一些暴力场面的形式感, 并将这种形式美感发扬到美丽炫目的程度; 有的时
相对于暴力的表面和残酷血腥的表现形式,从业者
更应引导受众去抛开表面看内在,去领悟作品里面
所隐含的深刻意义,给观众一个可以思索反思的空
间,这样一来也能更正确的促进受众面对作品带来
的吸收和感悟。
《Happy Tree Friends》是一部原汁原味的地道美
国制造,也注定了国内外文化差异导致受众对其不
同程度 的 接 受 力。当 然 像 最 近 上 映 的《史 矛 革 之
例,分析这部动画中暴力美学的体现及运用,认为应从正确的、理性的、艺术的角度来解读片中的镜头涵义,而不是一
味批判或扭曲其真正的暴力美学价值。关键词: 来自视动画; 情节; 暴力美学; 动作
中图分类号: J218.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644( 2014) 03-0026-03
暴力美学起源于美国,后来在东南亚的动漫市 场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开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 式,在 日 新 月 异 变 化 的 动 画 市 场 中,《Happy Tree Friends》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2 影视动画中的暴力美学现象
当代影视中暴力美学的代表非吴宇森莫属,其 素有暴 力 美 学 教 父 之 头 衔。 在 吴 宇 森 的 影 视 作 品 中,《英雄本色》和《喋血双雄》这两部最为人熟知。 电影中大快人心的打斗场面比比皆是,而让人热血 澎湃的镜头中,受众不能明白为什么导演总是在最 为暴力的场面中运用白鸽飞舞的场面。更有人说理
任小飞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 近年来,在稍显乏味的主流影视动画背景下,暴力美学在影视中逐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动画中“暴力”和“美
学”两种本应毫无关联的内容却呈现在了同一画面中,并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以《Happy Tree Friends》为
动画中的暴力美学更是数不胜数,除了《Happy Tree Friends》,《豪剑生死斗》也是充分展现了暴力 美学的魅力所在,它是由南条范夫为原作,山口贵由 所绘画的历史性漫画。在这部漫画中大都以灰色的 基调为主,所以在其中的斗争场景中鲜血和内脏的 胡乱喷射显得格外抢眼,给人的视觉感受更加强烈。 作为一部体现暴力美学的经典作品,它将黑、红、白、 刀光剑影、淡雅的氛围、武士、血腥等元素表现的淋 漓尽致,把变态和美好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并且处 理的形影相随,相得益彰( 如图 1) 。《黑礁》也是值 得一提的作品,它是以描写暴力和犯罪为主,由日本 漫画家广江礼威创作。这部动画包括了黑手党、枪 战等元素,斗争场景表现的夸张有力,配合精致的画 面和旋律性十足的音乐,使其在同类题材的动画市 场中脱颖而出,备受关注[3]。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 基于动画艺术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动画中暴力美 学画面的处理和应用更优于真人电影,其最终实现 的视听效果,能更声色俱佳,而且对作品本身的叙事 涵义有直接的展示性和推动力。
在《Happy Tree Friends》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
28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 14 卷第 3 期
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的不同,所以故事 的发展变得合情合理,也让矛盾体之间的并存得到 了完美的融合,《Happy Tree Friends》的主题叙事正 是有了这样的构架让故事更具有戏剧性和可看性。
的儿子 却 每 一 次 都 是 死 在 他 的 手 上。 再 比 如 飞 鼠
代电影,2012( 5) : 62-65.
Splendid,是一个超人,他渴望和平,可以拯救世界, [2]王涛. 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中的“暴力美学”[J]. 世界文
可每一次都会把要拯救的人弄死。
化,2009( 9) : 25-26.
第 14 卷第 3 期 2014 年 9 月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Vol. 14,No. 3 Sep. ,2014
影视动画中暴力美学的表现与分析
———以《Happy Tree Friends》为例
REN Xiao-fei
(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Nanjing 210023,China)
Abstract: In the recent years,with the mainstream movie animation becoming a little unattractive,violence aesthetics is employed more
但是相对于日本北野武的暴力美学采取残酷的 表达形式,《Happy Tree Friends》则是幼稚的暴力美 学。在整部动画中,充斥着血腥,但与此同时幽默的 元素也是很大亮点,在笑声中暗藏着淋漓的血红色 和意外事件。 3. 2 感官视觉冲击的震撼
所谓感官视觉冲击即是通过视觉上的艺术让你 的感官视觉得到深刻的影响,让人过目难忘、印象深 刻。感官视觉冲击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可以通过色 彩的诱导、夸 张 的 造 型、跌 宕 起 伏 的 情 节 等 方 式 展 现,直达你的感官视觉,《Happy Tree Friends》正是利 用了眼睛感官的瞬时接受能力来捕捉视觉点所在。 当可爱造型的动物们因为不可思议的情节而粉身碎 骨,画面支离破碎的时候( 如图 2) ,那一瞬间眼睛所 看到的所接受的超出了大众心里的想象,超越他们 平日生活中对事物的普通接受能力,以残酷的美打 动着每个人的思想情感,自然感官视觉上会第一时 间捕捉到,从而达到震撼的效果。
and more widely in the movie animations to increase their attraction. However,irrelevant violence and aesthetics are merged together and
presented simultaneously in the same image which displays their combination to the utmos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presentation and
4 结语
暴力镜头虽然恐怖血腥,让人感到不适,但值得
肯定的一点是它的确从视觉感官上刺激了受众的敏
感神经,以此让受众能和剧中人物共呼吸,身临其境
图 2 《Happy Tree Friends》中的黄兔
般的感受到角色的命运。无论是在绘画还是在影视
动画中,暴力的画面不胜枚举,而在商业、娱乐、电子
游戏等各行各业暴力美学也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Happy Tree Friends》中色彩的渲染也是让感官 视觉受到震撼的要素之一。在每一次剧中人物受到 危害时,大片大片的血红色便占据了大部分的画面 ( 如图 3) ,大面积的红色色块代表着残酷的暴力和 赤裸裸的血腥氛围,让人看的心惊肉跳,难以直视, 色彩的强烈对比除了突出暴力美学的同时,也很好 的发挥了该片的黑色幽默,带来了一定的娱乐效果, 这样的动画更能让人产生好感,产生喜爱,也更难以 忘记。 3. 3 矛盾体并存的构架
《Happy Tree Friends》中的音效设计很独到,该 系列片整体的背景音乐自然舒缓,给人一种舒适的 体验感,然而随着片中角色极度夸张的动作表演和 肢体运用,这时候的动作音效就会显得格外突兀和 刺耳,在同一镜头内音效如此强烈反差矛盾的共存, 不仅丰富了画面。同时也刺激了观者的听觉,也是 对特定镜头暴力画面的深度补充。
图 3 《Happy Tree Friends》中的蓝哥
战》、《300 勇士》除了在镜头中含有一定的暴力画 面,其镜头予以人性特有的坚持和勇敢,也是值得任
独特的性格特点,每一次离奇的死亡事件都是由角 何人去体味的,所以我们应该调整视角,用正确的方
色自身一手造成的,但很多时候他们并不知道是因 式去看待暴力美学文化的存在,从而得到自身精神
图 1 《豪剑生死斗》人物形象
3 《Happy Tree Friends》中暴力美学的运 用表现
3. 1 幼稚暴力美学的解读
纵观暴力美学的各种表现形式,在《Happy Tree Friends》中所展现的暴力美学可以说是一种幼稚暴 力美学,即通过造型卡通的角色,光怪陆离的情节承 载暴力动作的塑造。在一个充满欢乐的森林里,有 着一群造型可爱的动物,营造着一个友情浓厚,洋溢 幸福同时充满责任心的世界,画面色彩鲜艳,让人第 一感觉会即将展开很美好的童话故事。
收稿日期: 2014-03-25 作者简介: 任小飞( 1979-) ,男,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 艺术设计、动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