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25届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在2001年前几乎没有世界级的超算产品,因为构建一整套全球顶级的超算系统,也并非堆砌处理器这么简单。

中国超算研发的全面崛起,是建立在强有力的计算个体芯片、先进的运算管理技术和可靠的操作系统支持基础之上的。

芯片无疑是超级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一台超算产品至少装有几千枚甚至数万枚CPU和GPU芯片,同时配备特殊的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这些芯片之间如何合作,进行一系列复杂的运算,才能真正使之拥有十分可靠的强大算力。

国防科技大学分别在2010和2013年建造的“天河一号”和“天河二号”超级电脑,都曾登顶世界超算TOP500榜单,两者都主要使用Intel和AMD提供的芯片。

2015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制裁中国四家超算中心,禁止向中国超算中心出售Intel的Xeon Phi超算芯片。

天河二号就因为美国的制裁,耽搁了升级计划,不得已调整技术路线,并且采用国产矩阵2000替换Intel的Xeon Phi。

但这无法阻止中国超算研发的强势崛起。

2017年,广州超算中心宣布使用国产矩阵2000芯片,升级了天河二号超算系统,并成功实现算力翻倍。

而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起初就安装了40960个中国自主研发的“申威26010”众核处理器,而且性能不俗。

多年以来,计算机CPU芯片一直遵循摩尔定律进行升级迭代。

但摩尔定律也是有极限的,集成电路上的元器件已经足够小,己经逼近“原子尺度”了。

很难再延续过往路径进行升级迭代。

这个时候,就要想办法挖掘计算机的系统潜力。

在挖掘计算机系统潜力方面有两个思维路径:一个是阿里方案,一个是联想方案。

2025届南通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演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南通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演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南通市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演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作为一款AI语言模型,ChatGPT由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于2022年11月底发布,并迅速火遍全球。

人们长期苦于那些智能语音助手的傻瓜回答,这次ChatGPT却出乎意料的聪明:它可以用来创作故事、撰写新闻、回答客观问题、聊天、写代码和查找代码问题等。

外媒评论称,ChatGPT 会成为科技行业的下一个“颠覆者”。

ChatGPT是自然语言处理中一项引人瞩目的进展,它阅览了互联网上几乎所有数据,并在超级复杂的模型之下进行深度学习。

因为语言是人类智慧、思维方式的核心体现,所以,自然语言处理被称作“AI皇冠上的明珠”。

而ChatGPT的出色表现,被认为可能是迈向通用型AI的一种可行路径——作为一种底层模型,它再次验证了深度学习中“规模”的意义。

2023年1月12日,曾担任微软董事长的比尔·盖茨表示,他不认为Web3有那么重要,也不认为元宇宙本身是革命性的,但是人工智能却是颇具颠覆性的。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ChatGPT时,他说,“这让我能一窥未来。

整个平台的方法和创新速度都令我印象深刻。

”人类世界有许多重复性的、程式化的语言文字工作,不需要复杂的逻辑思考或决策判断。

ChatGPT具有帮助人们更流畅、更快速地处理这些工作的潜力,可能会成为微软应用程序的“杀手锏”。

比如,在人们需要请假时,只要打出“写一封请病假的邮件”几个字,Outlook(应用程序,微软电子邮箱)就能把措辞正式的请假申请写好。

(摘编自2023年1月《中国新闻周刊》)材料二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创造社会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

因此,当务之急是结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状况,厘清其应用价值与潜在风险之间的关系,以便在不影响应用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化解风险。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材料略)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觥”在古代指什么?(2)“恣”在这里表示什么?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析文中所描述人物的性格特点。

4. 概括文中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每题3分,共9分)(文言文材料略)5. 根据文中内容,解释“举”和“罔”的含义。

6. 翻译文中的“是以圣人为而不争,功成而弗居”。

7. 简述文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8-10题。

(每题3分,共9分)(现代文材料略)8.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9. 分析作者在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10. 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某一观点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3题。

(每题3分,共9分)(现代文材料略)11.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12. 文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

13. 简述文中所描绘的场景及其作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4.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20分)题目:《我眼中的高三》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四、写作(共20分)15. 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分)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高三语文一模模拟试题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 (1)“觥”在古代指酒杯。

(2)“恣”在这里表示放纵。

2. 翻译略。

3.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略。

4. 作者观点或态度概括略。

5. “举”表示选拔,“罔”表示欺骗。

6. 翻译略。

7. 哲学思想简述略。

二、现代文阅读8. 主要内容概括略。

9. 修辞手法及其效果分析略。

10. 对文中某一观点的看法略。

高三语文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旋.风(xuán) 噱.头(xué) 暴虎冯.河 (pínɡ) 靡.靡之音(mǐ)B.晕.船(yùn) 着.落(zhuó) 泥.古不化(nì) 相.机行事 (xiànɡ)C.隽.永(jùn) 伺.机(sì) 光阴荏.苒(rěn) 茅塞.顿开(sè)D.斡.旋(wò) 卓.越(zhuó) 沐猴而冠.(ɡuān) 响遏.行云(è)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仗义直言抑扬顿挫切磋技艺B.黔驴计穷乌烟瘴气受益匪浅C.加官进爵流连忘返独当一面D.过目成诵死不瞑目张皇失措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张继参加科举考试落榜之后,失意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内心的痛苦无以复加,途径苏州时便创作了那首出神入化....的《枫桥夜泊》。

B.教育部日前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言一出,立刻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考生和家长人云亦云....的热点话题。

C.现在,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到“以防为主、群测群防、防御与救助相结合”,不遗..余力..地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D.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后,随着我国加入WTO,他们公司终于正式成立了,这下他可以安.之若素...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市人事局负责人说,这个新设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面向有意在国内创业的回国人员。

B.这座城市的码头不像书本中经常写到的那样,是由光溜溜的青古板铺成的,这是由当地的人文、历史和经济条件决定的。

C.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

2025届四川省德阳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四川省德阳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四川省德阳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与文学是两个不同领域。

《史记》作为史学经典,能“跨界”文学领域,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史记》虽被替为“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著作,但其审美观有“爱奇”倾向。

刘勰《文心雕龙史传》说《史记》“爱奇之甚”。

认为司马迁爱奇,不只是记载神话传说,更是司马迁选择大量奇特之人和奇特事件。

鲁迅《汉文学史纲委》说,《史记》创作目的是要“传奇人于千秋”。

“奇人”,即司马迁所说的“倜傥非常之人”。

这些人,或在历史上有非凡之举,或在逆境中奋发有为,或有理想作为却落得悲剧结局,或出身卑贱又有出众之处。

正是他们的出现,使《史记》成为一部具有强大力量的作品。

为突出表现这些奇特人物,司马迁尤其注重特异性的故事情节和场面,如《田单列传》的火牛阵,《淮阴候列传》的背水一战,《越王勾践世家》的卧薪尝胆等。

“爱奇”审美观不只是史学家搜求历史资料,更是文学家通过资料发现美之对象,能体现生命力的人和事,且不受他人约束,这就使《史记》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著作,所写的奇特之人都有热乎的生命,具有文学传奇色彩、故事特征和审美享受。

后世文学家把《史记》作为创作标本进行借鉴,古代大量咏史诗从《史记》中取材,亦见其对后世之影响。

《史记》选择典型事件表现人物个性,如项羽的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

描绘典型环境,让人物在矛盾冲突中表现自己:用心理等细节描写充实人物个性:多侧面写人,使人物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运用对比描写,显示人物个性,等等。

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史记》插上了文学翅膀,避免了单纯的客观叙述和呆板的生平介绍。

尤其是个性化语言,这是历史跨入文学的一道槛,司马迁的努力创造,使《史记》迈过了这道槛。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永州市2025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2024.09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全卷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微信题。

人类在进化的蒙昧时期,就已经具有一种才能,这种才能,因为没有更恰当的名字,我姑且叫它为数觉。

由于人有了这种才能,当在一个小的集合里边,增加或者减去一样东西的时候,尽管他未曾直接知道增减,他也能够辨认到其中有所变化。

数觉和计数不能混为一谈。

计数似乎是很晚以后才有的一种收获,由后文可以知道,它牵涉到一种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

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

至少,有权威的关于动物行为的观测家持有这种主张,而且有很多实例支持这种理论。

例如,许多种鸟类是具有这种数觉的。

鸟巢里若是有四个卵,那么可以安然拿去一个;但是如果拿掉两个,这鸟通常就要逃走了。

鸟会用某种奇怪的方法来辨别二和三。

但是这种才能不仅限于鸟类。

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最惊人的例子要算叫作“独居蜂”的昆虫。

这种母蜂在每个巢里下一个卵,并且在巢里面预先储藏了一批活的尺蠖,作为幼虫孵化后的食料。

使人吃惊的是,各类独居蜂每巢里所放的尺蠖数目都是一定的。

由于蜂类行为的规律化,而且这种行为和它的生命的基本机能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上述例子不如下面的例子来得更加令人信服。

这里所举的鸟的行为,似乎已经处于自觉的边缘了。

有个田主决心要打死一只在他庄园的望楼里筑巢的乌鸦。

他试了好多次想惊动它,始终没有成功:因为人一走近,乌鸦就离开了巢,飞开了。

它栖在远远的树上守着,等到人离开了望楼,才肯飞回巢去。

福建省福州四中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四中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四中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姨奶奶对我的安排做了决定狄更斯早晨我下楼时,发现姨奶奶倚在餐桌上,正在出神,我确信我就是她出神的中心,于是就更急于想知道她对我的处置意向了。

“喂!我已经给他写信了!”姨奶奶说道。

“给——?”“给你继父,”姨奶奶说,“我已经给他寄了封信,告诉他应该当心,或者说他和我会有番理论!”“要把我——交给——他吗?”我结结巴巴地说。

“我不知道,”姨奶奶说,“还要看情形呢。

”“哦!如果硬要我回到默德斯通先生那里,”我叫道,“我想不出怎么办才好!”“这个我也一点也不知道,”姨奶奶摇摇头说,“说实话,我不能说什么。

要看情形呢。

”听到这话,我一下就泄了气,情绪低落,好不伤心。

终于,默德斯通先生的回信来了,姨奶奶告诉我他第二天要亲自来和她谈。

姨奶奶比平日更加严厉和容易激怒一些,但我看不出她为接待我那么怕的客人做了什么准备。

我们的午餐已被无限期推迟了,终于迟到姨奶奶发令开饭时,我看到默德斯通先生本人。

“我要避开吗,姨奶奶?”我发抖着问道。

“不要,先生,”姨奶奶说,“当然不要!”我姨奶奶很尖锐地看了他一眼说道,“你就是娶我已故外甥大卫·科伯菲尔遗孀的默德斯通先生吗?”“我是的。

”默德斯通先生说。

“特洛伍德小姐,一收到你的信,我就感到,为了更合情理地表示我本人,或许也为了更表示对你的尊敬——”“谢谢你,”姨奶奶仍然尖锐地看着他说,“你不必在意我。

”“还是亲自面谈比借信交谈要好,”默德斯通先生继续说道,“虽说旅途不便。

这个倒霉的孩子,在我那亲爱的亡妻生前生后,都给家里引起了许多的纷扰和不安。

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以分)语言和人及其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透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及其意识形态。

在当代社会:最的语方形式也许非广告语莫属:当广告语言地向我们袭来时:所引发的思考是非常复杂的。

A.瞥见引人注目排山倒海B.滴察备受瞩目铺天盖地C.瞥见引人注目铺天盖地D.洞察备受瞩目排山倒海2.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几位著名艺术家下乡采风:举行笔会:我也有幸叨陪末座。

B.这次你到基层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

C.张建祝贺老师从教三十年时说:“我没有过奖之词:您是我人生的引路人!”D.明日老友相聚:不烦你出门:请于府上恭候:我会按时前往。

3.下面一段文字中:需要修改的一纽词语是(3分)一位登山探险爱好者在组织旅游活动时发帖①说:“登山活动难免②危险:本次活动纯属志愿③:过程中若出现意外④:由本人⑤承担后果。

请大家珍惜驴友⑥之间的感情:团结互助:注意自身安全!”A.①④B.②⑤C.③⑤D.④⑥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昆曲的衰落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

但昆曲之幸也恰恰就因为它是中国雅文化的结晶:从清末到当下:中国文化人勇于担当:肩负起拯救昆曲的重任:才使昆曲的香火一脉流传:直到今天。

①雅文化的衰落必然导致昆曲走向衰落②却必须直面昆曲衰落这无法改变的事实③当代世界范围内文化重心的下移更让昆曲几乎遭遇灭顶之灾④昆曲是雅文化美学追求的浓缩、代表与象征⑤我们可以感慨人类文化的尴尬A.⑤②③①④B.④①③⑤②C.⑤①④②③D.①③④②⑤5. 对下面这段话的含义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山崖崩塌了:在它的它的伤口——断崖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鲜艳的花儿被掐走了:它又开在了姑娘的鬓上。

A.只有在困难和失败中努力奋起:才能到达目的地。

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正文)题目一:(试题)1.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诗句,没有句读停顿的是()。

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 "数量和质量,总要二一折中"C. "他就像种子裂开的臆想"D. "蜂鸟依偎在露珠的怀抱"2. 句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了()。

A. 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间B. 努力工作要坚持到底C. 辛勤付出终有回报D. 生命经历也许会带来痛苦和忧愁3. 诗句“你是我最爱的人,却不是我的生命”表达了()。

A. 作者爱的人并非自己的亲人B. 作者爱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很浅薄C. 作者深爱一个不能在一起的人D. 作者已经失去了所爱之人4. 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

A. 烽火战争对士兵的摧残B. 我国古代频繁的战争C. 军人爱国奉献的精神D. 士兵寄予家书的珍贵5. 诗句“新学众时好,登泰山而小天下”形容了()。

A. 学习新知识争先恐后B. 才学出众的人将受到认可C. 勤奋学习可使人超越常人D. 学海无涯,不断追求更高境界6. 下面哪个句子的修辞用得不恰当()。

A. 我心依旧铭刻着那段痛苦的回忆。

B. 夜幕低垂,大地陷入深沉的沉睡。

C. 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窗台上。

D. 雾霾笼罩的天空如同一幅油画。

7. 下面哪个诗句中的主语和宾语没有对应关系()。

A. 春天的花朵翩翩起舞B. 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微光C. 大雁在南方度过冬天D. 雨露滋润着大地和庄稼8. 下面哪个句子是倒装句()。

A. 外面下雨了,我们去打篮球吧。

B. 小男孩正骑着自行车在街上飞驰。

C. 窗外的夜景如同一幅美丽的画。

D. 跑道两侧是高大的观众看台。

(答案略)(正文)题目二:(试题)1. 下面的短文中句子间的逻辑关系是()。

A. 因果关系B. 比较关系C. 条件关系D. 并列关系2. 短文所传达的主题主要是()。

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1(附答案)

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1(附答案)

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节日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新的机遇。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节日是历史的记忆。

它们记录了民族的发展历程、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例如,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和演变,成为了家庭团聚、庆祝丰收、祈求幸福的象征。

端午节则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传统节日是文化的载体。

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和传统技艺。

如春节的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等习俗,以及端午节的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传统节日是情感的纽带。

它们连接着人们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传统节日里,人们通过走亲访友、互赠礼物等方式,表达对亲人、朋友的关爱和祝福。

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

如春节强调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端午节弘扬爱国主义、忠诚正直;中秋节倡导团圆和谐、感恩自然。

这些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传统节日培养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活动、艺术表演和传统美食,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如春节的年画、剪纸,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中秋节的赏月等,都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其三,传统节日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

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人们不断创新和创造。

在现代社会,人们可以通过新的形式和手段,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活力和内涵。

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传统节日活动,将传统节日与现代文化产业相结合等。

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传统节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22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22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22中学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青少年的文化认同呈现出开放与挑战并存、多元文化追求与制度文化向往同在的特点,在此背景下他们对于文化认同的方式、特点、途径等都逐渐发生着变化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文化认同教育,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有以下几点思考。

立足传统文化,凸显时代特征,不断提高文化产品供应品质。

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和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总结民族发展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的特点,坚持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确保给青少年提供最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另一方面民族文化认同是连续性的、发展式的,它要有效处理好守成与开新的关系,而不能变为一种停滞的保守。

所以,培育青少年文化认同应当体现时代气息,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传统文化发展就成了一件“古董”,只能用来把玩。

注重内在引导增强文化认同的内在动力。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一是要有效提高青少年对文化客体的辨识能力,帮助其把握文化认知、发展和认同的规律,不断提升文化品位;二是要积极创新文化认同教育模式以面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层出不穷的文化思潮与舆论热点,使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仅仅停留在符号层面,而是帮助其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到蕴含在传统文化里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三是要鼓励青少年培养阅读习惯,且应广泛涉猎,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了解世界,使之成为认识和提升自我的教育载体,既让其有比较的眼光来进行反思,又能够为其结合实践提供知识技术的支撑,进而寻找精神依托,增强自身文化认同的内在动力。

完善认同长效机制让青少年文化认同教育行之有效从马克思主义制度哲学角度来讲,好的制度能够让人们思想积极向上,坏的制度却可能使思想积极的人逐渐沦落成为思想落后之人因此,做好我国青少年文化认同教育工作应当不断完善我国各项制度,推进法治建设,优化各类教育环境教育环境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接触最为直接、关键的环境,特定的教育环境对青少年文化认同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含答案解析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叙事结构是“小说家写作时在人类经验的大流上套上的一个外形,此‘外形’即所谓的最广义的结构。

”中国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曾被西方叙事学界认为有致命弱点,即在叙事结构上呈现“缀段性”特征,形如散沙。

明清小说评点家笃信其评点的作品都体现着整体大结构的观念,且认为文本解读应先从整体框架入手,《红楼梦》评点家们亦如此。

“结,缔也”,即绳打结成纽;“构,盖也”,即木交错架屋。

都强调对不同材料组合的过程,而过程意味着变化。

中国叙事学话语体系中的“结构”一词本身就具有的动态性使得其所谓的叙事“结构”完全不同于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叙事结构。

它不仅将叙事结构视为一个已完成的存在,更将其视为进行中的生命过程。

小说评点家们乐于借用建筑学的“间架”概念来指称他们所理解的叙事“结构”,因为房屋“间架”所代表的“两元对立”结构美学正是其叙事追寻的美学境界。

“间架”在逐渐转化为中国小说叙事概念体系中的元概念后,评点家更关注的是所评作品的“间架”以何种形式呈现。

脂批甲戌本第1回有言: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隐有见,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千皴万染诸奇。

书中之法,亦不复少。

此批语对《红楼梦》中诸多叙事概念分类归纳,是脂批的叙事概念体系,亦为《红楼梦》叙事概念的总纲目。

“间架”涵括着其他“诸奇秘法”,地位不言而喻。

有学者就此批评脂砚斋“批语散漫杂乱、识见拙劣”,但小说评点的特征本就是重感悟且琐碎零散,以今人之严密逻辑去归纳这些思想碎片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不过这似乎不应成为抨击脂批的理由。

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 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柳” 作为一种文学意象,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已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柳” 与“留” 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最早在《诗经・小雅・采薇》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士兵在出征前,看到杨柳随风摇曳,引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后,“柳” 作为送别意象在诗词中大量出现,如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等。

“柳” 还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和生命的复苏。

柳树在春天最早发芽,给大地带来生机与活力。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柳树的婀娜多姿,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此外,“柳” 也可以象征女子的美丽和温柔。

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以柳喻人,如“芙蓉如面柳如眉” 等。

然而,“柳” 的意象并非总是积极美好的。

在一些诗词中,“柳” 也被赋予了忧愁、哀怨的情感。

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杨柳作为背景,烘托出离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柳” 意象丰富多样,它不仅是一种自然景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古人的情感与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柳” 作为文学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采薇》中,从此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B、“柳” 作为送别意象大量出现是因为古人在送别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C、“柳” 在一些诗词中被赋予忧愁、哀怨的情感,这与它象征春天和生命复苏的意义相矛盾。

D、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柳” 意象丰富多样,它是一种自然景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述“柳” 作为文学意象的丰富内涵,然后分别从送别、象征春天和生命复苏、象征女子美丽温柔以及忧愁哀怨等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全文。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亮可以说是小说《三国演义》的中心人物。

从作者的描写看,仿佛是他一直在左右着时局的演变。

他的出山,意味着三分天下的局面拉开了序幕;他的去世,则意味着三国局面的瓦解。

( ),因此,对“天下大势”,虽也深信“卧龙虽得其主,而不得其时”的传闻,却仍为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所打动,毅然投入到了“复兴汉室”的事业中,知其不可而为之,构成了《三国演义》最为悲壮的故事情节。

实际上,我们常说的“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也可以反过来读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思无变化,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

《三国演义》重点描写的恰恰是人物、出生入死的“谋事”。

在顺昌逆亡的历史法则面前,并不是只有的被动认同,他们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地追求自己的理想,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小说为我们展现了一幕幕传奇性的故事,那些_ 的英雄壮举,只有放在与命运抗争的大背景下来看,才更显得慷慨激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了如指掌处心积虑俯首帖耳可圈可点B.了如指掌殚精竭虑唯唯诺诺可歌可泣C.一目了然处心积虑唯唯诺诺可圈可点D.一目了然殚精竭虑俯首帖耳可歌可泣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者赋予了诸葛亮超人的智慧B.作者赋予的诸葛亮超人的智慧C.诸葛亮被作者赋予的超人的智慧D.诸葛亮被作者赋予了超人的智慧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常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可以反过来读作“成事在天,谋事在人”,意思虽有变化,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一样的。

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吉林省白山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绝密★启用前2024年白山市第一次高三模拟考试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代刊印的家训家规有上百种,虽然各起于不同作者的亲身生活经验和文化感受,但主题内容大体相近。

古代家训家规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尊祖宗、孝父母、和兄弟、严夫妇、训子弟、睦宗族、厚邻里、勉读书、崇勤俭、尚廉洁。

以家庭伦理为主体,以勤俭持家为根本,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成德。

古代社会里,《大学》八条目中强调修、齐、治、平,而治国平天下是极少数人的事,适用于大多数人的是修身和齐家,即使是治国平天下也要以修身齐家为基础。

所以古代家训都强调道德规范,如苏氏家规“和善必正,语言必谨,举动必端,处事必公,为官必廉,事君必忠,费用必俭,睦人必善,乡里必和”,这八必是通行的道德规范,其普遍的意义,并不限于家族内部。

可见,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官员治家修德的重要资源,也是儒家代表的社会主流价值大众化、深入社会基层的重要渠道。

家规严谨、家风朴厚、家教严正,是古代士大夫的治家理想。

古代家训不只强调以五伦为中心的规范规矩,同时更强调道德修养,推崇忠孝节义、尊尚礼义廉耻,张之洞的家训便是始于“治家”而终于“修身”。

官宦家庭的家训中重视为官之德,也重视常行之德。

杨慎遗训“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张氏家训强调“一言一行,常思有益于人,唯恐有损于人”,这些家训中为人称道的名训至今脍炙人口。

(摘编自陈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家训家规及其现当代意义》)材料二:世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考模拟一模语文试卷答案

高考模拟一模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1. 答案:D。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这表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模仿与再现,而是通过艺术加工和审美创造,使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可知,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是艺术加工和审美创造的结果。

2. 答案:B。

根据文章第二段“在传统观念中,文学往往被视为高雅的、严肃的艺术形式,而网络文学则被看作是低俗的、娱乐性的文化产品。

”可知,网络文学与高雅的、严肃的文学形式相对立。

3. 答案:C。

根据文章第三段“网络文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形式,也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可知,网络文学的发展对文学批评产生了积极影响。

4. 答案:A。

根据文章第四段“然而,网络文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忽视文学价值等。

”可知,网络文学存在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的问题。

5. 答案:D。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总之,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既有其独特的价值,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客观看待网络文学,既要发挥其积极作用,又要警惕其负面影响。

”可知,我们应该客观看待网络文学。

二、古诗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1. 答案:①(1)②(2)③(3)2. 答案:①(1)②(2)③(3)3. 答案:①(1)②(2)③(3)4. 答案:①(1)②(2)③(3)5. 答案:①(1)②(2)③(3)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1. 答案:①(1)②(2)③(3)2. 答案:①(1)②(2)③(3)3. 答案:①(1)②(2)③(3)4. 答案:①(1)②(2)③(3)5. 答案:①(1)②(2)③(3)四、作文(60分)题目:以“时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时间,是一种神奇而又不可逆转的力量。

它如同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从我们身边悄然流逝。

我们无法阻止它的脚步,但可以用心去感受它的存在,用行动去珍惜它。

时间是一种财富。

我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

”这是因为,时间可以转化为金钱,也可以转化为财富。

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此处应为一篇完整的文章,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提供具体文章内容)问题:(1)文章中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2)文章中提到的“老屋”象征着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1)作者通过描述故乡的自然景观、儿时的游戏、家乡的风俗习惯等细节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例如,文章中提到了故乡的河流、田野、老槐树等自然景观,以及儿时捉迷藏、放风筝等游戏,这些都唤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

(2)“老屋”在文章中象征着作者的根和记忆。

老屋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它承载着作者的童年记忆和家族的历史。

老屋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每一块砖瓦都记录着时间的流逝。

因此,老屋成为了作者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家园。

二、古文翻译原文:(此处应为一段古文,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提供具体古文内容)翻译:(此处应为古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具体内容应根据原文而定)答案:(此处应为古文翻译的答案,具体内容应根据原文而定)三、作文题目: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作文:(此处应为一篇完整的作文,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提供具体作文内容)答案:(此处应为作文的评分标准或评语,具体内容应根据作文内容而定)结束语:本次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古文翻译技巧以及写作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模拟考试,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也祝愿所有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详细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朝援孝入律,虽是对周秦以来法律制度的继承,但在法律实践中又一改秦法简单以强制手段推行的弊端,在基层社会组织中,设立孝悌、力田、三老等乡官制度,以孝悌伦理劝谕风化,敦厚民风;在官员的选人制度上,以孝廉作为汉代选官的重要科目,促进了孝道伦理的推行;在养老制度上,以多种形式优抚老年,将孝道伦理推广到整个社会,形成敬养老人的良好社会风气。

在刑罚制度上,严惩不孝犯罪。

这样就构成了教化与惩治相结合、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模式。

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决狱”,不仅解决了孝道伦理法律化的道德难题,,也为法律伦理化提供了理论论证。

孝伦理法律化以其极大的强制性使得孝伦理得以积极参与汉代的政治生活,孝伦理的社会化则是通过道德教育的方式,使孝伦理观念成为社会全体成员普遍的价值诉求与伦理原则。

忠伦理与汉代法制的结合,一方面体现在“不忠入律”。

汉代法律把不忠行为纳入法律体系中,体现了“君为臣纲”在封建法律中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东汉时期形成的《忠经》成为固定化的法典,标志着两汉时期忠伦理已经成为一种系统而完整的政治(法律)伦理学说。

《忠经》对忠的概念作了系统阐释,并且赋予忠以神秘化的宗教意蕴,并把忠君作为最高道德准则,看作是最高的政治价值,强调恪守忠德所产生的政治功能。

《忠经》由统治者通过教化向社会成员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灌输,内化为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使忠君道德得到所有社会成员的认同。

而统治者以国家立法的形式,援忠于律,进一步强化了《忠经》的法律地位,使《忠经》不仅是一种探讨如何忠君事上的理论学说,而且成为具有封建法典意义的法律制度。

在现实的法律实践中,忠孝伦理的矛盾与冲突,造成了人们在忠孝关系的伦理抉择上的两难困境。

在忠孝一体的情况下,以孝劝忠、移孝为忠、忠孝两全是人们行为的正当选择;在忠孝发生矛盾与冲突的情况下,则呈现出由汉代前期的孝重于忠到后来忠重于孝的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狙.击龃.龉崩殂.含英咀.华越俎.代庖B.跻.身侪.辈脐.带济济..一堂光风霁.月C.呛.人寒伧.创.伤沧.海桑田满目疮.痍D.诏.书韶.华召.开黄发垂髫.年高德邵.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荣膺亲合力出奇不意老生常谈B.神州挖墙脚青山绿水一如既往C.搏弈打牙祭远见卓识得陇忘蜀D.火并吊书袋事必躬亲柳岸花明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虽然人们一直在期待美国快速打赢伊拉克战争后能够在经济上再打一个漂亮仗,但最近公布的多项经济数据都不能令人满意,在工业生产萎靡不振....的同时,百姓的个人财物状况也陷入了困顿。

B. 奥斯卡著名影星凯奇在一部电影中一人分饰两角,所扮演的孪生兄弟性格又判若两人....,却能说变就变,迅速入戏。

C. 日本友人送给我国一对长颈鹿,我们送给日本友人一只大熊猫,以示投桃报李....之意。

D. 看双方的神态,全然没有那种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市委认真总结了造成这种落后状况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依靠科学教育,加速解决这一问题的工作思路。

B.不到下午6点,天就黑了,大街上已经出现了下班的人流和车流了,可是自行车还没修好,修车的急坏了。

C.许多国家正在研发高速磁浮列车, 高速磁浮列车没有轮子和转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今年夏天被炒得很热的“超级女生”在娱乐圈内引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如今活动已经结束了,但“超级女生”已经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娱乐品牌。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生态环境中,由于食物链的关系,一些物质如金属元素或有机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经吸收后逐级传递,不断积累和浓缩,最后形成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放大作用可使环境中低浓度的物质,在最后一级体内的含量提高几十倍甚至成千上万倍,这将对人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初级生产者所产生的固定的能量、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被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便可形成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

像人们已知的DDT等杀虫剂,通过食物链的逐步浓缩,充分展示了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它还曾危及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使那些鸟几乎灭绝。

DDT对英国雀鹰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

由于母鸟吃了富集DDT的小虫等食物,它产下的卵壳太薄,使得小鸟在孵出之前就夭折了。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我国典型湖泊底泥中19世纪早期已存在微量二恶英,这种物质一旦沉积很难通过环境物理因素再转移,但却可通过食物链传给其他生物。

一些毒素在身体组织中累积,不能变性或不能代谢,这就导致杀虫剂在食物链中每向上传递一级,浓度就会增加,而顶级取食者会遭受最高剂量的危害。

由于生物放大作用的存在,环境污染对人和生物的危害也呈现富集或放大作用,因此生物放大作用也威胁着人类食物链。

比如重金属铅、汞、镉等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对人和生物的危害就更大了。

环境中的铅容易污染的食品主要是蔬菜,由于铅在土壤中以凝结状态存在,因此通过作物根系吸收量不大,主要是通过叶片从大气吸收。

蔬菜中铅含量富集程度以叶菜最高,其次是根类、茎类、果菜类。

靠近公路两侧的蔬菜的铅含量远远高于远离公路的蔬菜,这既说明含铅汽油是污染源,也说明了铅的放大途径。

汞主要蓄积于鱼体脂肪中,鱼是汞的天然浓缩器,鱼龄越大,体内富集的汞就越多。

一般来说,食肉鱼体内汞含量大于食草鱼,吃鱼的鸟在体内蓄积的汞更多。

尽管江水中汞的含量较低,但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鲶鱼等食肉鱼中汞的含量也会大大增加,使得食品的不安全性扩大。

消费者更不能把那些吃鱼的鸟类当作野味来消费。

镉是通过水生生物的养殖进入食物链的。

作物的根系也可吸收土壤中的镉,镉污染地区的蔬菜、粮食中的镉含量远高于无污染地区。

为了防止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造成对人、生物和环境的污染,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是在源头上下功夫,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比如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在冶炼厂附近等铅污染严重的地区种植作物。

其次,培植或发现对污染物有较高降解效能的菌株、植物,用于对土壤、水、肥的净化处理。

5.下列对“生物放大作用”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重金属元素或有机物在生物链中逐级传递、积累,形成富集的过程。

B.捕食过程中,生物积累的物质逐层积累、富集的过程。

C.食物链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取食被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逐级传递并积累的过程。

D.初级生产者所产生的固定能量、物质,不能变性或代谢,在食物链中增加浓度的过程。

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农作物的根系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镉等,使得一些粮食、蔬菜中富含这些有毒物质,给人类造成危害。

B.环境污染也存在生物放大作用,威胁着人类食物链。

C.杀虫剂经过生物放大作用,扩大了顶级取食者的不安全性。

D.铅的放大途径只是汽车尾气污染物对蔬菜的污染,通过食物链累积在人体里。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生物的放大作用,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即使是微量的,也会使顶级取食者受到毒害。

B.生物放大作用的产生是通过生态系统食物链的物质流动产生的,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关系错综复杂,污染物在食物链的转移过程中,是一级一级地积累,不会有一点流失。

C.各种生物对不同物质的生物放大作用有差别。

一般来说,寿命越长、取食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聚的毒物浓度越高。

D.深入研究生物放大作用,特别是鉴别食物链对哪些污染物具有生物放大的潜力,对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规律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把胡鲁,不详其初起。

兴定二年正月,召为御史中丞。

三月,拜参知政事。

兴定六月,平凉等处地震,胡鲁因上言:“皇天不言,以象告人,灾害之生,必有其故,乞明谕有司,敬畏天戒。

”上嘉纳之,遣右司谏郭著往阅其迹,抚谕军民焉。

时陕西岁运粮以助关东,民力浸困,胡鲁上言:“若以舟楫自渭入河,顺流而下,庶可少纾民力。

”从之。

时以为便。

五年正月,朝议欲复取会州,胡鲁上言:“臣窃计之,月当费米三万石、草九万称,转运丁夫不下十余万人。

使此城一月可拔,其费已如此,况未必耶。

临洮路新遭劫掠,疮痍未复,所须刍粮决不可办,今农事将兴,沿边常费已不暇给,岂可更调十余万人以饷此军。

果欲行之,则数郡春种尽废矣。

止宜令承裔军于定西、巩州之地,护民耕稼,俟敌意怠,然后取之。

”诏付省院曰:“其言甚当,从之可也。

”是年十月,西北兵三万攻延安,胡鲁遣元帅完颜合达、元帅纳合买住御之,遂保延安。

元光元年正月,罢参知政事,以知河中府事权安抚使。

于是陕西西路转运使夹谷德新上言曰:“臣伏见知河中府把胡鲁廉直忠孝,实朝廷之良臣也。

去岁,兵入延安,胡鲁遣将调兵,城赖以完,不为无功。

今合达、买住各授世封,而胡鲁改知河中府。

窃谓方今用人之时,使谋略之臣不获展力,缓急或失事机。

诚宜复行省之任,使与承裔共守京兆,令合达、买住捍御延安,以籓卫河南,则内外安矣。

”不报。

六月,召为大司农,既至汴,遂上言曰:“迩来群盗扰攘,侵及内地,,农事半废。

甫经大赦,贼起益多,动计数百,驱牛焚舍,恣行剽掠,田谷虽熟,莫敢获者。

所在屯兵率无骑士,比报至而贼已遁,丛薄深恶,复难追袭,则徒形迹而已。

今向秋成,奈何不为处臵也。

”八月,复拜参知政事,上谓之曰:“卿顷为大司农,巡行郡县,盗贼如何可息?”对曰:“盗贼之多,以赋役多也。

赋役省则盗贼息。

”上曰:“朕固省之矣。

”初,胡鲁拜命日,巡护卫绍王宅都将把九斤来贺,御史粘割阿里言:“九斤不当游执政门,胡鲁亦不当受其贺,请并案之。

”于是诏谕曰:“今九斤有职守,且握兵柄,而纵至门下,法当责降,朕重卿素有直气,故复曲留。

公家事但当履正而行,要取人情何必尔也,卿其戒之。

”是年十二月,进拜尚书右丞。

注:加浪线的为人名(节选自《金史》有删节)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嘉.纳之,遣右司谏郭著往阅其迹嘉.:赞美B. 臣伏.见知河中府把胡鲁廉直忠孝伏.:暗中C. 迩.来群盗扰攘,侵及内地迩.:近D. 胡鲁亦不当受其贺,请并案.之案.:查明,9.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皇天不言,以.象告人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B. 今合达、买住各授世封,而.胡鲁改知河中府。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C. 要取人情何必尔也,卿其.戒之。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 今向秋成,奈何不为.处置也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把胡鲁认为攻伐会州耗费人力物力,影响农耕,应当在搞好农业生产,有充足的粮草的基础上再等待时机,他的想法得到了皇上的认可。

B. 守卫延安的过程中,把胡鲁功劳很大,但后来他却被罢免了职务,改往河中府任职,转运使夹谷德新上言皇帝,要求让把胡鲁复职,故胡鲁得以复任参知政事。

C. 面对“群盗扰攘,侵及内地”的情形,把胡鲁认为应当采取得力的措施以保证田谷丰熟时期的收获,同时,他认为平息贼乱的根本在于减省赋税。

D. 卫绍王把九斤恭贺把胡鲁得到重用,御史粘割阿里认为此举不合礼制,而皇上也因此下诏批评把胡鲁并告诫他处事须“履正而行”,但并未将其免官责罚。

第Ⅱ卷(120分)四、(23分)11.把第Ι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若以舟楫自渭入河,顺流而下,庶可少纾民力。

(3分)译文:(2)今农事将兴,沿边常费已不暇给,岂可更调十余万人以饷此军。

(3分)译文:(3)窃谓方今用人之时,使谋略之臣不获展力,缓急或失事机。

(3分)译文:1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野望(唐)王绩东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③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②徙倚:徘徊义。

③采薇:此处用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典故。

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1) 请简析这首诗是怎样扣住“望”字有层次地展开景物描写的。

(4分)(2)结合全诗,说说作者在对山野秋色的描写中表露了怎样一种心情。

(4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题)(6分)①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李白《蜀道难》)②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 ____________。

(温庭筠《菩萨蛮》)③,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

(苏轼《赤壁赋》)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以人为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