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下册语文《歌声》原文及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歌声》原文及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歌声》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歌声》,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识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友谊、团结等美好情感。

学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友谊、团结等美好情感。

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歌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歌声》的背景及内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圈出生字词,并尝试解释其含义。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展示对课文的理解。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歌声》的故事。

2. 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3.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关于友谊、团结的小故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互动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朗读、表演能力:评估学生在朗读、表演等方面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4.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歌声》的原文文本,并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

2. 准备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复习。

3. 准备相关歌曲《歌声》的音频文件,用于课堂导入和情境创设。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八年级语文月考试题一、积累运用(共33分)(一)、积累(共28分)1、看拼音写汉字:(8分)万lài()俱寂 yān ( )红夜lán ()shù()轮台 liàng( )qiàng( ) qī( ) qiāo ( )2、完成下列成语:(4分)故弄虚风残年指一算理力争3、默写。

(共12分)(1)五岭逶迤腾细浪,。

(2)感时花溅泪,。

(3)商女不知亡国恨,。

(4)海内存知己,(5),铁马冰河入梦来。

(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7)《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写当时红军的处境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9)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4.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你对“语文”理解的比喻句:(4分)例: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语文是语文是5、写出两句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文。

(2分)(二)、运用(共5分)6、下列语句非常巧妙地用某些动物来比喻各种类型的人,你能说出各自所用动物名称吗?(任选三题作答)(3分)例: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没有依靠无处投奔的人: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7、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2分)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

二、阅读理解(共57分)(一)阅读《晏子使楚》一文,完成8-12题(15分)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二年级语文下册 12.2《歌声》(第1课时)课件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二年级语文下册 12.2《歌声》(第1课时)课件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zhuī

被包围部分起笔稍高, 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
12/12/2021
xún

上小下大,“寸”横要 长,竖钩要短。
12/12/2021
我会认
xìng chù jiāo zhēng zhá
幸触礁挣 扎
jué jì xù lǒng zhà
绝 继 续 笼 o罩
jǐ cuì jù lǒng
挤脆聚拢
12/12/2021
12/12/2021
1.看拼音,写词语。 tū rán yī gēn zhōng yú zhuī xún
突然 一根 终于 追寻
12/12/2021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空。 【 zhá zhā zā 】
(1)明明最怕去医院扎.( zhā )针了。 (2)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 zhá )。 (3)妈妈给我扎.( zā )了一条小辫。
12/12/2021
夜里,一艘轮船突然触礁沉没了。 正当人们觉得孤立无援,快要绝望时, 一阵歌声响了起来,它带给人们生的希 望。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聆听那为人 民增添勇气和力量的歌声吧。

2 歌声
第 一 课时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12/12/2021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重点)
12/12/2021
我会写


“穴”要扁,“犬”字 撇和捺要舒展。
12/12/2021
gēn

左窄右宽。左部竖长且 直,右部捺稍高。
12/12/2021
zhōng

小学二年级语文《歌声》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歌声》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歌声》教案【导语】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提早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提早将课堂上可能显现的情形和反应进行预想;还需要教师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者"和"先行者"的作用。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歌声》教案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歌声》教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读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二、教学重难点:1、认读本课生字13个,会写9个生字2、能正确读文,了解大致内容三、教学准备:字卡、录音机、磁带四、教学进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爱好唱歌吧!听着歌声你的心情怎么样?在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用嘹亮的歌声挽救了大家的生命。

板书:歌声,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吧!(二)听录音:《歌声》(三)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四)初读课文: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知道的词,并标出自然段。

(五)组内相互交换(相互质疑、相互解答)。

(六)组内的问题在全班交换(师生相互答疑)。

(七)看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挑出难记易错的字,大家探讨识记方法共同解决。

(八)测读生字:1、开火车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小老师帮助解决)2、“你指我读”游戏:为全对的同学击掌鼓励。

3、抢读比赛。

(九)多音字:zhá(挣扎)zhā(扎根)扎花扎实扎针(十)指名生分别读课文(十一)指导写字:1、生视察指出易错字2、重点指导:幸:下面是“羊”字少一横昂:与“迎”比较聚:第十笔是“丨”注意下面部分的写法拢:与“扰”区分添:注意右下的写法3、学生读读写写(十二)作业:1、生字、词2、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落水的小姑娘在生死关头表现出来的乐观、平静、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

2、知道在遇到危险时要积极想办法摆脱逆境。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歌声》教案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歌声》教案二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歌声》教案二教学目标: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触、绝、隐、罩、副、妇、抹、脆、聚、增、添”十个生字;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并记忆“绝、妇、抹、增、添”。

正确朗读“触礁”“增添”等词语,理解“筋疲力尽”“绝望”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积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清脆”“激昂”等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

3.知道在面临危难时勇气和信心往往能带来奇迹。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歌声是怎样帮助人们获救的。

教具准备:田字格小黑板、录音机、生字卡片、磁带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歌声。

1.谈话引入:爱唱歌吗?谁愿意把歌声带给大家?2.不同的歌声带给人们的感受则不同,听了他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3.歌声不仅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还会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呢!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正是以歌声为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出示课题:22.歌声二、创设情景,走进课文。

1.笛声引入,闭眼想象:故事就在这汽笛声中开始了。

1920年的一个夜晚,海风啸啸,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大轮船。

船上灯火通明,马金纳和其他乘客一样在船舱里兴奋地唱啊、跳啊,快乐极了!2.创设情景,体验失望:忽然,他们感觉到船身猛烈地晃动了一下,接着就听见有人大声地喊叫:“不好了,轮船触礁了,要沉船了,快跑啊!”“扑通,扑通……”人群一个一个地跳入了海里。

不久,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可是救生船还是没有来。

请你们设想一下,此时的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3.小结:是的,海水冰冷刺骨,人们的力气也已经耗尽,大家都认为自己已经毫无生还的希望,此时的人们可以说是绝望了。

马金纳也不例外,你们瞧,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4.这群遇难的人们命运如何?你们想知道吗?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5.逐段指名读。

正音:触礁、笼罩、增添。

教学生字:触、罩、增、添。

6.生字教学:妇、抹、聚。

初中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

初中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

初中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⑴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用了互文的手法)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⑵赏析: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译文: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⑵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⑴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天来了,湖面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二年级下册语文《歌声》原文及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歌声》原文及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歌声》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歌声》,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巩固并拓展语文基础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朗读、表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培养学生懂得分享、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基础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教师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讲述的故事。

(2)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3.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回家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朗读评估: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发音准确性以及情感表达。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生字词的教学是否到位,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激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达标(共6题;共24分)1.对下列诗歌分析正确的是()A. 《观沧海》——背景:北征乌桓失败。

诗歌特征:悲凉。

B. 《次北固山下》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表现出诗人感觉旅途的顺利。

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白居易是宋代诗人。

D.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词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乡愁。

2.对以下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和豪迈气魄。

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句中的“阔”字用得生动传神。

它写出春潮涌涨,江水浩渺,使人的视野随之开阔,将诗歌的意境表现得恢宏壮阔。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归隐后洁身自好,漠视名利,自得其乐的处世态度与志向情趣。

“悠然”指的是幽深的南山,含蓄写出诗人所向往的“地偏”之处。

D.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京沪高铁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将建的众多铁路专线中最主要的一条,以后京广、京哈、沈达、陇海线也将相继建设。

B. 意想不到的微笑,在童老师的眼底一闪:“好,问得好,这说明你们已经掌握这些知识了。

”C.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 人生百年,是为个人的名利而苦苦钻营?还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而不懈奋斗?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4.默写。

(1)《观沧海》中表现作者伟大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5、中国现代诗歌五首·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闻一多及其诗作风格;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及其诗作风格;了解艾青的生平简历及其诗作风格;了解食指的生平简历及其诗作风格;了解舒婷的诗作风格;了解朦胧诗。

2.技能目标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意象,领会诗人情感;分析诗歌语言,了解诗歌风格;注重诵读,增进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和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3.情感目标体味闻一多爱国之情的痛苦与激愤;理解徐志摩对康桥的无尽的眷恋与赞美;体会艾青对苦难的中国的赤诚与悲哀;品味食指对生命的热爱;领会舒婷对海岸的思慕。

走向高考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味诗歌的内涵,鉴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把握全诗的总体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通过对意象,意境的具体分析来帮助学生解读作品。

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青年一般都喜欢文学作品,特别是诗。

因为青年有朝气、有理想、富于热情、喜欢想像,所以有人说,诗是属于青年人的。

也正因为如此,一代代诗人层层不穷,众多的流派异彩纷呈。

特别是自“五四”前夕新诗诞生以来,通过诗人不断的探索、发展和创造,新诗这种全新的文学样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研习《死水》(新格律诗)1、写作背景在现代史的发展史上,还有另外一位主将——闻一多。

我们可能知道他拍案而起的故事,但另外,对于“新月派”,他也是一位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他是我国新格律诗的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他要求格律诗要有三美:音乐美(音节和旋律的美)、绘画美(词造的运用要体现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美感)、建筑美(节的对称和句的整齐)。

他善于运用深沉的理智控制炽热的感情,用整饬的诗体规范丰富的内容。

我们不妨用他的诗集《死水》比喻他的创作:“‘死水’下潜伏着火山。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缘起也有不同的说法。

一般看法是,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多篇爱国主义诗篇。

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望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奠定了本诗的情感根基。

《歌声》教学反思

《歌声》教学反思

《歌声》教学反思
《歌声》写的是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在海上行驶,不幸触礁,船沉了,落水的人在水中舍命挣扎,他们在游得筋疲力尽之时都感到无望,但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却在海水的冲击下高声唱歌,以她的乐观和冷静挽救了遇难者。

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无望,让同学体会在当时状况下,马金纳的四周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漆黑的夜晚,茫茫的大海,冰冷刺骨的海水和咆哮着的海风,还有四周人的喊叫声,救命声,通过朗读以及想象感受无望的心情,再次引出描写歌声的句子,深刻理解歌声给了大家士气和力气,歌声救了大家。

对于一个二班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经受的太少了,沉船落水,在海水中舍命挣扎,在无望中求生存的感觉他们根本不行能有。

所以,要深刻地体会出为什么说小姑娘是英雄,是她的歌声救了大家。

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之所在。

我通过语言诱导、启发,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同学多种感官参加,使同学能够直接感知,如身临其境,并绽开丰富的联想,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音乐的衬托下同学进入到了那种生死攸关、万分紧急的情境之中,在我的语言渲染及引导下,他们体会到了遇难者的无望。

这样一来,不由得对在风浪中高声唱歌的小姑娘肃然起敬,对小姑娘的英勇与冷静发自内心的感叹:小姑娘,
你真了不起!小姑娘,你真英勇!小姑娘,你真是个小英雄,我要向你学习,陷入逆境不惊慌,英勇冷静地想方法。

黄冈市黄州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黄冈市黄州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黄冈市黄州区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断了。

B . 星期天,书店人山人海,让人看到的全是攒动的人影和嘈杂的人声。

C . 第十届“校园形象大使”选拔赛总决赛,按既定时间如期举行。

D . 我国部分城市开展以“拒绝冷漠,唤醒真爱”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教育。

2. (2分)下列句子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

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远方的早春客人。

B . 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 . 单位给我俩各派重任,我和他在车站挥手告别,然后就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

D . 从高空俯视黄山,在一片山水相间的万绿丛中,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郁郁葱葱,飞红滴翠。

人们怎能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3. (2分) (2017九上·蓬溪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江河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星星变奏曲》以“星星”为主要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B .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是清代著名小说家。

《儒林外史》是一部优秀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 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与苏洵并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其词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体现了他豪放派的词风。

D .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中,“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世家”是历朝诸侯贵族的活动和事迹,“列传”为历代各阶层有影响人物的传记。

(二年级语文教案)《歌声》教案

(二年级语文教案)《歌声》教案

《歌声》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一、导入今日我们持续学习《歌声》。

(学生齐读课题)请孩子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址? ____年的一个夜晚海上老师今日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对于海的图片和海洋的声音,请同学们看后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感觉?(出示图片、播放声音)惧怕、惧怕。

假如是在夜晚你身处这样的海上,你又会有什么感觉?更惧怕了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就让我们也回到 ____年的那个海上的夜晚,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出示文字,生齐读并指生说)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全部人都落水并拼死挣扎。

船沉了,全部人都拼死挣扎,马金纳也不例外,但为何这一自然段的最后却说他没有力气持续游了呢?(指生说)他这时已经疲惫不堪了。

疲惫不堪是什么意思?全部力气都用完了。

除了身体上已经没有力气外,精神上呢?无望了。

能够说,此时的马金纳不论是身体上仍是精神上都已经没有力气持续坚持了,想想,我们如何才能读出来?慢、轻一些。

谁能来试着读一读?指生读,男生齐读。

从你们的朗诵中我听出来你们已经完整领会到了马金纳的无望,想一想,这个时候的他最需要什么?力量和信心2、是啊,这个时候,不单是马金纳,全部的人都是多么需要力量和信心啊,请孩子们自读 2-3 自然段,(出示自读要求) a 请同学们用波涛线勾下文中描绘小姑娘的句子 b、找出描绘小姑娘动作的词语并用横线勾下来。

(指生说并出示句子)联合小姑娘的这几个动作,谈谈你领会到了什么?小姑娘很英勇、坚毅。

谁能把这英勇和坚毅读出来?指生读,女生齐读3、这英勇的小姑娘所唱出的歌声又是如何的呢?请孩子们找出文中两处描绘小姑娘歌声的句子。

齐读。

a、忽然,远处海面上朦朦胧胧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

为何歌声会朦朦胧胧、断断续续?由于距离很远,因此声音才会朦朦胧胧,小姑娘唱歌时时时会被浪花吞没,因此会断断续续。

b 海风把她洪亮、激动的歌声流传到更远的地方。

老师这儿有一句和它不同样的句子,孩子们读一读、比一比,看看那句话更好?(出示句子)海风把她的歌声流传到更远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