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

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后,学生具有自己学习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也突出了变教学生语文知识为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的导向性。

这一导向性的根本转变,更强调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而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则是训练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着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则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途径。

一、运用“读书三层五步歌”,提高预习兴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安排预习的呢?一般分三个层次五个步骤安排预习:第一层:通读感知。

了解课文大段内容,能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学习生字词等。

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第二层:再读理解。

弄清文章结构层次,作者写作思路,找出一些与中心密切相关的句子、段落。

第三层:细读深究。

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抓住关键词语,用圈划批注的方法深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

那么,如何自己预习课文呢?要循序渐进。

首先,把新课轻声地朗读几遍,了解一下课文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接着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五个步骤其实是三个层次的具体实施,即第一步:看,就是先看一遍新课的所有内容,包括注释、练习。

第二步:画,就是画出需要弄懂的地方,如语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难理解的语句。

第三步:查,就是查工具书,查文章作者或主要人物资料,还要把查出的内容多读几遍。

如语文中遇到新词,不仅要知道它的解释,还要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用法;如遇到名家名篇可详细了解作者或主要人物的事迹,加深对课文中心的思考;第四步:读,是在一看、二画、三查之后去朗读课文。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的几点体会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的几点体会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的几点体会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可以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以下是我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的几点体会。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式。

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而预习作为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的一环,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课文,进行初步了解和理解,为课堂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选择课文进行阅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种主动思考的学习态度,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课文。

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运用一些学习方法,如阅读技巧、笔记整理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经验总结和不断实践,学生可以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预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预习内容通常为一篇完整的课文,学生可以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主题,激发对课文的兴趣。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进行思考和解决。

这种预习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文知识。

预习可以促进课堂学习和巩固知识的效果。

预习作为课前的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点。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到一些生词和重点句型,有利于课堂上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和讨论。

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对课文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生中高年级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中高年级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中高年级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1. 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要想预习好语文,首先要具备良好
的阅读能力。

通过多读多练,逐渐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家长
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如绘本、儿童文学、名著等,鼓励孩子读多了解多。

2. 识字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要想预习好语文,必须先具备
一定的识字量和理解能力。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记忆音、形、意、用的四位一体方法来提高识字能力,并通过问答、阅读时注重细节
等方式来提高理解能力。

3. 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更是一个难点。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运用常见
的写作技巧,如用分点、引用、例证等方法让文章更有条理,提高
文章观点的清晰度,从而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4. 多练听说读写能力:语文学习四个方面的能力是有关联的,
除了阅读和写作外,听说也是和学习这门语文密切相关的。

除了多
读多写外,提高听说能力也很重要。

家长可以通过电视、音频等形
式让孩子进行听说锻炼,同时也可以让孩子表演或朗诵自己爱看的
文章,从而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对策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对策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对策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语文是我国的母语,是人们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

教师应该了解国家教育改革的制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很重要。

语文教师要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有效做出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改变,积极跟上大众的步伐,为变化随即作出相应改变。

[1]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概念预习对小学高年级语文这项科目很重要。

首先,是对新的教学内容进行初步学习,并将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记录标注下来,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可以着重学习这一方面的内容,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语文科目比较繁琐,内容比较多,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点会有些困难,所以预习会减轻学习过程中的负担。

通过有目的的学习,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预习方法,并学生制定正确的预习计划,这不仅可以在预习中缩短时间,也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解决不懂的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和学习,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时进行弥补。

除了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文章的感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受益终身的,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预习,学生能够更快跟上老师的步伐,并且更能保持精力,听课的效率也非常高。

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都可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良性循环,达到最终目的。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意义(一)预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前的教学手段是比较死板的,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高,影响老师的教学思维以及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对课堂的秩序和效率影响也很大,从而使学生成绩下降。

重在预习培养能力——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方法

重在预习培养能力——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方法

重在预习培养能力——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方法摘要:预习环节能够帮助教师在讲解新课程之前分析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预先设计学习内容,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文围绕预习模式、信息技术、预习指导、预习清单等方面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创新方式,优化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创新教学手段、展现教学智慧,帮助学生减少课后学习负担,实现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预习环节前言:小学语文教学前布置预习任务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中和课后的学习压力,优化课程结构,帮助其积累自学经验。

创新预习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累积自主学习的经验和文章理解能力,实现提质、增效、减负,符合新时期教学工作“双减”要求,提高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一、创新预习模式兴趣是小学生预习的动力,灵活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

一是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加强认知,在观察中得到文本有用信息。

比如,在讲解部编版《太阳》时,该文章是一篇科普短文,利用打比方和列数字的方式介绍太阳的相关知识,如:“远”、“大”、“热”等。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历布置预习观察任务:在课前带领学生仰望天空,尝试观察太阳,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太阳。

学生们会说太阳很大、温度很高、距离我们很远。

通过布置预习观察任务,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其学习兴趣,进而积极参与文本阅读中。

通过用心观察使学生可以体会到太阳为地球和人类送来光明与温暖,在用心思考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取略读的方式掌握文章大意,快速梳理文章发展的脉络,体会其中深刻内涵。

在预习环节确保学生可以精准描述文章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成果。

二、通过信息技术布置预习任务信息技术能够借助图片、视频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和设备实现播放共享,内容精悍、形态多样,可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良好认知。

浅谈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有效的课前预习,对顺利达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就如何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如何指导预习,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与预习习惯做了有效的尝试,就此谈谈自己的收获与见解。

一、激趣作钥,开启预习的欲望1. 激发情感,诱发预习兴趣。

兴趣的诱发要从情感的激发做起。

教师自身良好的语文修养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欲望的要素之一。

其语言的基本功、优美的语言艺术能直接吸引感染,甚而打动学生,使学生对语文教师产生好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魅力效果,而这种情感的激发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语文修养,并能顺应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

“亲其师”的感情一旦构成,师生的和谐关系自然而成,“信其道”也就自然而成,自学、预习也就成了学生自己的事,而非外加的强制任务了。

2. 调动内外因素,变预习兴趣为行动。

调动内外因素是将预习兴趣转化为预习行动的保证。

(1)以学习需求引发预习兴趣。

学习需求是学生乐于接?|、认识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

这种需求的产生,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并产生愉快情绪、主动的意志和努力的求知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每次布置预习任务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创设有一定悬念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预习中自然而然地产生“需要”,从而诱导学生迫不及待地去学习,不由自主地进入预习的天地。

例如,笔者在教学《我最好的老师》这课时,课前布置了预习题:“每个人心中最好的老师都是不一样的。

你心中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作者心中最好的老师又是什么样的?请你们认真预习,在课文中找找答案。

”这样的问题有对比性,学生很想看看作者心中最好的老师是怎样的,和自己心中最好的老师有什么不一样。

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发了学生的预习兴趣。

(2)创设和谐关系,被动转为主动。

论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论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引言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起点,他们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至关重要。

其中,语文预习能力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化素养。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供有效指导等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

1. 激发学生兴趣首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培养他们语文预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丰富多样的语境,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例如,可以利用故事、谜语、诗歌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打开一扇扇探索语文世界的大门,使他们主动参与预习。

2.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预习能力至关重要。

在课前预习环节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进行推理和分析。

例如,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预测课文的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更加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消化知识。

3. 提供有效指导除了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外,提供有效的指导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获取所需信息。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关联等,帮助学生提高信息获取和理解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合适的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中共同学习和提高。

结论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提供有效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预习。

只有在预习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化素养。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在预习 培养能力——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方法

重在预习 培养能力——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的方法
绍 草 原 的 天 . 原 的 地 . 原 上 生 活 草 草 的人 民” 句 话 , 发 学 生 思 考 : 课 这 启 本
有 着更 广 阔的 天 地供 我 们 去 驰骋 但
都应 以提 高 学 生 的 预 习水 平 . 养 学 培 生 的 自学 能 力 为 目标 . 样 才能 让 学 这 生 “ 习” 放 出更 灿烂 的光 彩 。 预 绽
山做 了几 件事 . 而对 毛 主席 的人 物 从
品质 有 了 更 深 的 了解
四 、 介 背 景 。 高 认识 简 提
对 于 一 些 外 国作 品 和 描 写 战 争
年代 故 事 的 课 文 .预 习” 大 多对 时 “ 中
下 文弄 懂 词 义 。 3自读 课 文 , 一 想 . 想
课 文 讲 了 几 件 事 . 同学 之 间 互 相 交
第 三 , 好 预 习 效 果 “ 价 ” 评 搞 评 .
价 预 习的 质量 . 在评 价 中交 流 总 结 预
习 的方 法 。进 行 预 习 效 果 的 评价 . 主
索. 谈谈 自己对 预 习的 几 点 看法 :

要 在 于 “ 定 ” 发 现 问 题 。肯 定 . 肯 与 即

温故 知新 。 趣 导 入 激
后 时 间进 行 预 习
到理 性 的过 程 . 需 要 学 生 对课 文 作 还
进 一 步 了解
当然 . 看似 微 不 足 道 的 “ 习 ” 预 还
三 、 养 习惯 。 好检 查 培 做 把 预 习 当成 学 习 任 务 布 置 给 学
后 者 则可 抓 住 预 习 中“ 我 们 介 向
进 行 预 习 训 练 .一 般 分 两 个 阶
段 :第 一 阶段 是 中年 级 的 课 内 预 习 。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思考与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思考与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思考与探究一、预习的重要性在小学高年级,学生要开始接触课外补充阅读、文言文阅读以及作文等更为复杂的内容,这就要求他们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预习的能力。

预习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获取知识,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前获得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准备。

预习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为学生进行课前思考提供时间和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预习习惯的方法1. 指导学生掌握预习方法在培养预习习惯的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

老师可以通过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提前告知学生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指导学生如何获取相关信息。

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本节课的课文预习,查找生词并猜测词义,了解作者背景,并作一些简单的思考。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预习的技巧,提高预习的效果。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培养预习习惯的重要环节。

老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查阅资料、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

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在预习中深入思考、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3. 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在学生培养预习习惯的过程中,老师需要时常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提前为学生解答一些疑难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及时给予解答,让学生在预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实际案例在我任教的班级,我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每周的语文课上,我会提前一周告知学生下周的学习内容,并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

要求学生预习《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并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我还会在每周的课前提醒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鼓励他们在课外多读书、多思考,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预习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

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发布时间:2021-04-22T08:08:20.324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8期作者:李远[导读] 在语文这一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预习的好坏直接能够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能够学习和汲取到知识的效果。

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养成预习能力,通过高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充满兴趣和热情。

通过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远淮阴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交通路校区) 223001摘要:在语文这一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学生预习的好坏直接能够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能够学习和汲取到知识的效果。

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此基础之上培养学生养成预习能力,通过高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对语文知识的探索充满兴趣和热情。

通过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能力引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将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提前进行预习,使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能够对文章产生自己的见解,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无尽的热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制度以及对教师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不断进步、不断完善,现如今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预习能力就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应探索更加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培养预习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注重预习兴趣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目前教师最常用,也最为高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因此,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也应通过此教学方法,多层次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对传统的预习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使学生进行预习的环节不再停留于表面,为其提出细致的预习作业,从而提高自主思考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培养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培养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培养作者:严芳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5年第04期语文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小学语文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良好的语文基础能力。

小学低年级教学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认识生字生词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则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

预习能力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让学生主动的进行课前预习。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语文课文预习实际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讲课之前通过自主的学习,掌握文章的含义,解决生字生词的掌握,对文章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的预习中能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发现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不懂的词句进行标注,从而在课堂上能够集中精力解决困难的课文。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文预习习惯,能够在每一篇课文学习之前都进行预习,提高课堂上语文教学的质量。

教师要进行预习听课和不预习听课的对比,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不预习讲课的思维处于被动的状态,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若是稍有走神,就跟不上教学的的进度;而预习听讲则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法,学生已经对文章的框架有了把握,就能够预测教师的教学内容,在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时,全神贯注的听讲,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进行《草原》学习时,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会感受到文中的语言优美,比喻恰当,这样教师提问文章中有哪些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学生就能够迅速的反应起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在预习的时候,要注重对文章进行自读自悟,首先的任务就是找到文章中的生字生词,查找字典或者是其他的工具书解决这些问题,能够顺利的完成课文的阅读。

学生还要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寻的习惯,能够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课文的解读。

例如在学习《燕子》时,学生在预习中就要主动地查找燕子相关的资料,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环境,对燕子有充分的了解,这样在进行课文学习中,就能够处于一种自然轻松的状态中。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去自主地学习语文新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学习。

本文笔者分析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预习能力的重要作用,之后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做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参考。

标签:小学语文;學生预习能力;教学;培养;策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当今时代发展迅猛,人们想要获得各方面的成就,不但要看其知识量的多寡,还要侧重关注是否能够自主学习。

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进行开拓性研究必备的素质,正因为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加上小学语文又是基础学科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四项能力的主要学科,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式。

一、强化学生预习能力的重要作用(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预习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做个大概的了解,并且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自己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有帮助。

(二)预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学生是带着问题去对课文进行预习的,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的形式,可以间接地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并自主去扩散自己的思维;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针对自己预习中遇到的困惑,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重点听讲,让他们用认真的态度去听课。

整个过程,学生会比较亢奋,正因为这种学习动机,才会让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对他们来说,学习就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自我提升。

(三)学生可以尽早了解学习信息,教学有的放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进行巡视,有针对性地了解;当学生预习完成后,教师再进行检查。

这个过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并能从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中,测知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如何。

这样,教师能够有的放矢地抓住教学的难点与重点,避免了主观主义的倾向,会增强教学效果。

浅谈小学高段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高段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高段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叶圣陶先生也对预习有着精辟的论述“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

”“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

”叶老之所以这样重视预习,强调预习,就是因为他看到了预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只要有了预习,哪怕是学困生,也会学习和接受得快些,可见预习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特别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预习热情需知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尤其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鼓励与赞赏,做教师的要告诉学生“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秘诀就是做好预习。

笔者认为,一方面,在预习的过程中由于复习了旧知识,必然会扫清听课中的一些障碍,课堂上就可以听懂或基本理解,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因为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少了,写作业的速度加快了,学生会节省出大量时间充实自己。

预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变轻松了,学习成绩也会随之提高,学生预习的热情会格外高涨,如此良性循环,师生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融洽,彼此都会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教与学。

我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在汇报预习成果时,一名平日很腼腆的男生通过预习发现“莞尔一笑”的“莞”有三个读音。

我表扬了他,并诚实地说老师只知道两个读音,你是老师的“一字之师”。

那名男同学得意极了,自尊心和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预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由一名性格内向的学生逐渐转变成非常自信的学生。

二、扎扎实实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经过几年的学习,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预习方法,但到了高年级,仍然有必要对他们进行预习方法的进一步指导。

我们面对的学生由于智力、性格、兴趣爱好、家庭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有高低之分。

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预习方法指导是单一的,必然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状况。

因此在预习方法的指导上,我采用了分层次预习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预习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感觉。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目前在我们身边仍有不少语文预习只是流于形式,无章可循,难见成效。

有不少同学认为预习就是读课文,读一遍课文就算是预习了。

有的语文老师只以一句“去读读课文,预习一下”草草了事;有的老师让学生预习有布置无检查。

随着所教年级的增高我越来越觉得学生的课前预习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非常重要。

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呢?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改变观念,唤醒意识在过去传统教育中,由于各方面因素,学校教学的选拔、筛选功能过分膨胀,导致很多教师对教育目的产生误解,认为教育的结果是为达到考试的高分数,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意识错乱模糊,学习语文的热情主动性严重缺乏,大多学生在学习中非常被动,为了学而学。

要改变这种现状,在教学中首先要时时刻刻注意渗透自我发展的学习意识教育。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明白一定的道理,应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父母师长,而是自身在社会中生存必需。

让他们懂得不仅要学知识,更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而预习能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能力。

这样让学生首先改变观念,唤起他们自主预习的意识。

二、精心指导,教给方法学生的预习需要教师的指导。

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预习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为预习活动构建模式,使预习活动有章可循。

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首先教给学生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五步法。

具体指:一读(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

)二查(查工具书理解不理解的词语;上网、看课外书等方法查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当学习一篇新课文的时候肯定会遇上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这时可以请教字典,把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把不理解的词写上注解。

三写(在田字本上正确、工整的书写生字)。

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学习生字的能力。

四思(注意课后练习,带着问题预习。

)每篇课文的后面,都附带问题,其实这也往往是课文的重点。

按课后的练习去预习课文就像牵住了牛鼻子,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课前预习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浅谈

课前预习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浅谈

课前预习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浅谈预习,对于每一节课都是必要和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可以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此可见,课前预习非常重要。

学生的预习水平的高低,和教师的指导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高年级学生如何自己预习课文呢?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一年多的探索,谈谈我对课前预习的几点看法:1教方法,有章可循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预习课文也有一定的模式。

我以活动课的形式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课前预习淘宝贝》,通过此次活动,让学生们学会了预习的步骤:首先,搜集本课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简介,了解写作背景,了解与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关联的资料。

利用电脑查找,利用课外辅助资料查找,利用音像资料查找,也可以向父母、老师调查。

这样的学习才会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写作的意图,为学好课文打下基础。

例如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通过图文对照,借助多种渠道查找、阅读、勾画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通过此环节,学生了解到:林海音,原籍台湾省苗栗县。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她出生于日本大阪,出生不久随父母回国,在北京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他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翁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此环节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其次,分步朗读。

朗读要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初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

第一步初读,读准生字、生词,标出自然段;第二步有感情的读,加深课文理解,理清课文脉络;第三步精读,思考,解决课文后的问题。

第三,解决文章中的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和对文章层次段落作批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及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及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及策略语文是小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预习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的重要性及策略进行探讨。

一、预习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对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了解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增强学习的动力。

2、增强学习效果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提前了解重点知识和难点,有利于在课堂上更深入地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习效果。

3、培养学习能力预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阅读、归纳、总结等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促进课堂互动预习让学生提前对知识有一个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讨论、提问、表达意见,促进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二、预习的策略1、提前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课前可以阅读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背景、主要内容、重点知识点等,这样可以提前了解要学习的内容,对课堂教学形成一个基础。

2、预习笔记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做一些笔记,包括课文中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自己的疑惑和思考等,这样有利于在课堂上更好地复习和巩固知识。

3、积极思考问题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且提出一些自己的问题,这样可以在课堂上更好地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4、课前讨论老师可以在课前开展一些针对性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课前就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提前对课文内容有一个认识和了解。

5、激发兴趣老师在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或者桥梁,让学生更加喜欢和愿意参与预习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小结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很大的作用。

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提前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摘要:预习是学好新知、掌握新内容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利路径。

小学阶段是课前预习如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将不利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成长。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强化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此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文将谈谈课前预习的价值,并提几点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策略,以供同仁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预习能力,培养随新课改的深入,课前预习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教育者更应提起重视。

以往大致浏览的预习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更应积极调整课前预习方式,提高预习的效率。

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预习方案,并及时关注学生预习的具体表现,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认真、精细,以此不断提高课前预习的综合效果,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一、课前预习的价值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但当下的一些学生面对一些问题无法独立解决,进而影响到课堂学习的进程。

为此,为早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科学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探究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课前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学生假如没有对课本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则无法很好的理解教师所教授的新知。

而课前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学生了解教材知识点,形成自己初步的理解,从而逐步向自学过渡。

最后,课前预习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精讲,突出重难点,学生也可紧跟教学节奏,以此保证课堂学习的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策略(一)结合学生实际,设计预习内容要想提高预习的效果,教师就应立足学生的学情,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预习内容。

教师应明确预习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预习并不可全面代替课堂教学,而是在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因此教师设计的预习内容不宜繁杂,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作者:冯刚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16年第08期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老师都知道,学生课前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语文学习的效率,一旦学生有了预习的习惯就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

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有效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因此,对小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而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①没有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一旦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预习了,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

②不讲究预习方法。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如勾画生字,标示自然段等,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预习内容相当肤浅。

③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对预习没有信心。

针对以上这些现象,我认为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合理的预习方法是预习成功的重要保证。

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一、激发预习兴趣,培养预习习惯(1)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尤为重要。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的策略探讨一、课前预习的定义和目的我们需要明确课前预习的定义和目的。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上课前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了解和学习。

它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提前熟悉课堂内容。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要学习的知识点,从而在课堂上更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接触到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3. 培养学习能力。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提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明确了课前预习的定义和目的,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和相应的策略。

二、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和相应的策略探讨1. 提前熟悉课堂内容在提前熟悉课堂内容方面,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查阅相关资料、听课前老师的指导等方式进行课前预习。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预习问题或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帮助他们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

老师也可以在课前提供一些预习资料或链接,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获取更多的信息。

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

2. 激发学习兴趣在激发学习兴趣方面,老师可以在预习过程中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任务或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接触到新知识。

可以设计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也可以在预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思维拓展和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培养一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 培养学习能力在培养学习能力方面,老师可以在预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训练。

可以设计一些自主获取信息的任务,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还可以在预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培养。

可以通过定期的课前提醒和反馈,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作者:黄飞
来源:《新课程学习·上》2014年第10期
摘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仅对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有极大帮助,还会对他们的终身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预习方法;学习氛围;探究能力
为扭转班级学生忽视预习而导致学习效果差的问题,我从多方面着手,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授之以渔,教会学生预习课文的方法
在刚接手新班的第一天,我向学生讲述了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首先端正态度,接着,我又着重讲解了预习的方法,概括为四个字:“读、划、查、写。


1.读。

学习一篇新的文章,首要做的当然是读——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顺,把内容读懂。

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放声朗读,反复朗读,既可以读给自己听,更可以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对于一些长句子或容易读破读错的句子,可以画出停顿符号反复读,直到读顺为止。

2.划。

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预习时,当然有必要手拿一支笔,留下预习的痕迹。

比如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文章的小节号;有没有字音容易读错,把注音标到文中;有没有一些字特别难写,在本子上多写几遍;有没有重要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查。

仅仅查字音,查解释,当然是远远不够的。

人物的相关信息、文章的创作背景、课文内容的延伸等等,都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多留几个心眼。

如预习《装满昆虫的衣袋》,查一查法布尔的生平资料,了解他的著作《昆虫记》;再如预习《长征》,查一查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找一找长征中的故事。

总之,课文的方方面面,我都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充分了解,在课前就做到了然于胸。

4.写。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预习时,对于查找到的相关资料,可以在课本上适时作些记录,对于文章内容的感悟,也可以在相关句子旁边作些批注,这样既留下了思考的痕迹,又增强了记忆。

二、加强合作,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平时的学习中,学生的预习往往是放晚学后在家中独自进行,这样的弊端在于学生均是“单枪匹马”,缺乏合作和交流,预习的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别。

为此,我在班上成立了合作小组,组长由自觉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

大家利用早读、课间等时间,在组长的带领下对预习的情况进行交流。

大家分享搜集的资源,讨论预习的收获,研究遇到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大家集思广益,互通有无,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讨论中,对于仍不能理解的问题,组员可以课前传递小纸条给老师或课上当堂提问,交由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解决。

三、注重质疑,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有疑问,学生才有学习的主动力和内驱力。

一方面,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鼓励学生,让他们敢想、敢说、敢问,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

另一方面,我要求小组交流时,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在组内解决,对于疑难问题或觉得有价值的问题可以交由课堂讨论。

在这样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质疑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如在预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不少小组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彭德怀既然这么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杀它?彭德怀是自己下令杀大黑骡子的,为什么警卫员端来肉汤时,彭德怀不但不喝,还冲警卫员发火?课堂上,抓住这两个疑难之处,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体会到彭德怀内心复杂的心理和爱骡子,更爱战士的崇高品质。

四、活动促评,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持久力
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和评价,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如果教师不把控这一环节,不断地推波助澜,随着学生的热情逐渐降温,最后预习往往会流于形式,效果不言而喻。

为了激发学生预习的持久动力,我在班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比比谁生字读得准确,比比谁词语掌握得牢固,比比谁课文读得流利……每隔一段时间,我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把近期预习的收获出一份知识小报,并进行优秀小报评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班级中形成了互帮互助,人人争先的良性氛围,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力。

一年来,学生由不会预习到学会预习,由单兵作战到小组合作,预习效果达到了质的飞越。

这样做,不仅降低了新授知识的难度,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还满足了他们成功的欲望,保持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丁从兵.提高课文预习的有效性[J].新课程,2010(10).
编辑赵飞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