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骨董琐记》看邓之诚的史学思想

合集下载

骨董琐记全编

骨董琐记全编

值得一提的是,《骨董琐记全编》的目录还具有很强的导读功能。在每个章节 的开头,作者都会对该章的主题进行简短的介绍,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该章的内 容。在每个章节的结尾,作者还会对该章进行总结和评价,使读者对该章的理 解更加深刻。这种导读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全书的主旨 和脉络。
《骨董琐记全编》这本书的目录分析显示出了其独特的编排风格和深厚的文化 底蕴。通过严谨的结构、考究的标题、匠心的内容安排以及强大的导读功能, 这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历史文化、深入探究古玩文物价值的平台。
目录中的标题设置十分考究。标题不仅要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该章节的主题,还 要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骨董琐记全编》中,标题往往采用富有诗意的 语言,如“古玩之谜”、“文物之韵”等,这些标题既突出了主题内容,又增 加了书籍的艺术美感。
目录中的内容安排也颇具匠心。在每个章节中,作者都会根据主题的需要,安 排相应的子标题和段落。这些子标题和段落不仅对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 述,还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文献依据。这种内容安排方式使得整部书既有 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仅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到了很多关于文物鉴定 和研究的技巧和方法。邓之诚先生对文物的研究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将其置于 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其制作工艺、材质、纹饰等方面的分析,推断出文 物的年代和价值。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骨董琐记全编》还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通过邓之诚先生的 描述,我仿佛穿越到了古代,亲眼目睹了那些珍贵文物的诞生和流转。这些文 物不仅仅是物质的传承,更是文化的载体,它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骨董琐记全编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历史趣谈:明朝最荒政纵乐明武宗是“豹房”纵欲而死的吗

历史趣谈:明朝最荒政纵乐明武宗是“豹房”纵欲而死的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朝最荒政纵乐明武宗是“豹房”纵欲而死的吗导语:在明朝历史上,明武宗朱厚照无疑是一位最荒政纵乐的皇帝。

清康熙年间参与纂修《明史》的毛奇龄,采撷《明武宗实录》中所载武宗遗事撰写了《...在明朝历史上,明武宗朱厚照无疑是一位最荒政纵乐的皇帝。

清康熙年间参与纂修《明史》的毛奇龄,采撷《明武宗实录》中所载武宗遗事撰写了《明武宗外纪》一书,记录了明武宗败德失政的事例。

其中有记录豹房一事,揭露了明武宗为政昏庸,荒淫鲜耻的面目。

文中记载:明正德六年,有人向明武宗推荐说,锦衣卫都督同知于永擅长阴道秘术。

于是,明武宗就将于永召进豹房,跟他谈话,武宗十分高兴。

于永是色目人(所谓色目人,是元代出现的对中亚、西亚乃欧洲诸多种族的统称),他对明武宗说,回族女子气质圆润,光亮夺目,大大胜过中原地区的女子。

当时都督吕佐也是色目人,于永便假造圣旨,索取吕佐家里善于跳西域舞的十二位回族女子,进献给明武宗,白天黑夜不断地为明武宗唱歌跳舞。

于永还认为这不够,还将一些色目人官员家中能歌善舞的女子搜罗进豹房,借口教习乐舞,选择其中漂亮的妇人留在宫内,不让出宫,歌舞达昼夜。

《明武宗外纪》中提及的豹房,是历史上臭名昭着的皇家淫窝。

所谓豹房并非武宗创建,元朝时期已有此风气,它是贵族豢养虎豹等猛兽以供玩乐的地方。

另有虎房、象房、鹰房等处,房又称为坊,如羊坊、象坊、虎坊等,北京至今尚存此类地名。

有学者考证武宗兴建的豹房原址在皇城的西苑太液池西南岸,临近西华门的地方,即今天的北海公园西面。

(今中海、南海、北海三海,明代统称为太液池)明武宗豹房,始修于正德二年,至正德七年共添造房屋200余间,耗银24万余两。

史载,豹房宫殿数层,而造密室于两厢,勾连栉列,讲的是豹生活常识分享。

学者邓之诚与“一二·九”运动燕大学生领袖陈e

学者邓之诚与“一二·九”运动燕大学生领袖陈e

学者邓之诚与“⼀⼆·九”运动燕⼤学⽣领袖陈e2019-06-24“⼀⼆·九”运动前后的陈e邓之诚先⽣是⽂史名家,著有《⾻董琐记全编》《中华⼆千年史》《清诗纪事初编》等皇皇巨著。

他治学严谨,博闻强识,诲⼈不倦,有闻于时。

⾃20世纪20年代起,他在北⼤、北师⼤、北平⼤学⼥⼦⽂理学院以及燕京⼤学各校教授历史学,门下曾集合了众多优秀的⽂史学者和考古学者,可谓“弟⼦三千”。

其中,成就斐然者有王重民、朱⼠嘉、谭其骧、王钟翰等,个中也不乏当时的左派学⼦甚⾄是左派的领袖⼈物。

这其中之⼀,即有福建著名世家的陈⽒后⼈陈e,他是陈宝琛的孙⼦,⽽陈宝琛的另外⼀个堂孙则是清华⼤学著名学者和经济学家陈岱孙先⽣。

陈宝琛(1848―1935),福建闽县(今福州市)⼈,晚清时曾授内阁学⼠兼礼部侍郎衔。

特别是在⼊翰林后,以敢⾔政事著称,与张之洞等⼈获“清流党”之称,并与张佩纶、宝廷、邓承修并称“四谏”,弹劾权贵不避,多次被黜。

其间,他返乡赋闲,兴办新式教育,兴建铁路。

慈禧病死后得张之洞推荐,才重新被召,恢复原职,以硕学通儒任资政院钦选议员、弼德院顾问⼤⾂等,乃⾄成为宣统皇帝溥仪的汉⽂师傅。

陈宝琛以清朝重⾂⾝份参与了晚清和民国初年许多重⼤历史事件,也是清帝退位后复辟分⼦中的重要⼈物之⼀。

1931年11⽉,溥仪被⽇本⼈诱⾄东北,充当傀儡,陈也跟随⽽去,伴其左右。

但陈与⽢⼼接受⽇本⼈操纵的溥仪和郑孝胥等⼈意见不合,终返回天津,后⼜迁回北平,1935年3⽉5⽇病逝,时年87岁。

陈e(1913―1987),⼀名矩孙,他虽出⾝名门,但思想与经历与其祖辈截然不同。

1927年,他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其间参加了共青团组织和中共组织反帝⼤同盟,但受“左”倾的“⽴三路线”的影响,最终被开除出团。

1933年,陈e考⼊北平燕京⼤学国⽂系(后转⼊历史系),其时国难频发,抗⽇民族救亡运动兴起,他投⾝其间,随即在学⽣⾃治会和北平学联中担任了领导职务。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重点达标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重点达标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重点达标名校2023-2024学年中考四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选项有语病的一项是()A.昨天,消防宣传员为“宅”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海报。

B.近日,西藏阿里地区出现藏羚羊迁徙大规模活动,数量约在三万只左右。

C.眼下,四川农家正喜迎丰收,满山金灿灿的枇杷像“小灯笼”挂满枝头。

D.当前,利用数字技术开展文物保护活动正在全世界形成一股强劲的热潮。

2.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A.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会危害公共安全。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

(修改:去掉“不再”)B.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步进入中小学课堂。

(修改:去掉“随着”或“使”)C.想写好一篇作文,需要多读书,会积累;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修改:去掉“切忌”或“不要”)D.内蒙古独特的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赤峰的阿斯哈图石林自然天成。

四子王旗的草原景色美仑美奂。

(修改:把“自然天成”改为“巧夺天工”)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角.色(jué)诘.责(jié)伫.立(zhù)叱咤.风云(zhà)B.污秽.(huì)星宿.(xiù)剽.悍(piāo)锲.而不舍(qì)C.谥.号(shì)炽.热(zhì)压轴.(zhòu)拈.轻怕重(niān)D.惩.罚(chěng)绰.号(chuò)作揖.(yī)锋芒毕露.(lù)4.下列汉语知识判断和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戏剧往往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形象。

琐记的读后感150字

琐记的读后感150字

琐记的读后感150字
《琐记》是《史记》的子集,是我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是有关古代历史的宝贵宝库。

读《琐记》,令我深受启发,让我能感受到古代传统文化的厚重。

《琐记》以司马迁丰富的历史知识,宝贵的记录和独到的见解,为历时一千多年以来由文史立传承给我们留下完美的记录。

《琐记》以15篇典籍和20篇新增篇章组成,详尽地记述了自秦汉以来的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春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涉及孝、忠、义、智、礼、恤的思想观念,人们可以从中汲取深厚的传统文化精髓。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史学家学者,他崇尚传统,总结并传承历史,注重历史过程和时代特征,敢于抒发自己的看法,总结前人的营经验。

用他的略作,将古代历史精华广泛流传至今,在古代历史研究中,他的著作《史记》《琐记》,受到历代思想家的赞赏和重视,脍炙人口,流芳千古。

《琐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储备宝库,里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思想的精华。

通过《琐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知晓古人的思想体系和行为准则,从历史中获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以助于现今社会文明发展。

阅读过《琐记》,让我毕生宝贵的文学素养有了更深刻持久的感受和理解。

《琐记》不仅教会了我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刻思想,也引领着我们一起认识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古人有句话说:“研习历史,明辨今古。


在当今时代,《琐记》仍然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学著作,也是我们研习古代历史文化的乐园。

它将让我们从古代文明中获得自信和启迪,在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忘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

刺马案有关的网文

刺马案有关的网文

刺马案有关的网文清同治年间,发生的“刺马案″,当时轰动江南。

马新贻之被刺,他是何许人?马新贻早年服官皖北,这地区在咸丰、同治年间,一直是太平军、捻匪、民团这三种武装力量争战不休的军事地带,地方情形极为复杂混乱。

马新贻以一个″即用知县″被派到这地区来,在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内,他就能崭露头角,由知县、知府、道员、藩司而直升至巡抚、总督,显然很不简单。

这样一位宦途一帆风顺的封疆大吏,却被一个捻匪头目张文祥,把他刺死。

这是为什么?″刺马案″之被称为″奇案",在于刺马动机的含糊不清和狱辞的漏洞百出。

据张文祥自供。

是″为友复仇″。

问官乃以″张文祥尝从粤匪,复通海盗。

马新贻抚浙江,捕杀南田海盗,其党多被戮,妻为人所掠。

马新贻阅兵至宁波,呈诉不准,以是挟仇。

无他人指使,请以大逆定罪″,奏报结案。

今观原供和狱辞,稍加研究,便可知道其中充满了矛盾牴牾之处。

当时人邓之诚,在他的《骨董琐记》中,提出了几项论点: 一,张文祥处心积虑,谋之数年,始获一逞,且被获时有″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之语,必有所为,岂区区资助之龙启沄足以当之?二,至呈控不准,目为挟嫌,无论其事甚小,与复仇相较,轻重不伦。

即张文祥尚不杀诱逃之吴炳燮,而谓必欲杀不准词讼之巡抚马贻新,有是理乎?张文祥刺马案疑云重重,官方所宣布的张文祥″刺马″动机和问官狱词的不能自圆其说。

于是又跑出张相文在《南园丛稿》中的《张文祥传》的说法,说出马新贻″渔色负友″的故事。

不但绘影绘声地洋细说明,马新贻最初如何在剿捻作战时兵败被掳,藉捻匪头目张文祥、曹二虎、石锦标三人之助而得逃回。

此后马藉此三人之战功,建立其自己之地位,由知府、监司、藩台,而直升至巡抚、总督。

但后来却占夺了曹二虎之妻,并害死了曹二虎。

为了报此″渔色负友″之仇,张文祥不惜与马新贻绝交,隐姓埋名,苦练刀法,在跟踪数年之后,终于获得机会,一举刺死马新贻而完成为友报仇之义行。

《南园丛稿》的马新贻″渔色负友″说,根据来源于故书吏胡某记录的张文祥供辞。

初中语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一)让行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①光初露,夕阳西下,在城市的公共绿地,在乡间的草丛花径,总不乏行走的身影。

行走正在作为一种生活时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

②行走时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

它能让你久坐的身板,佝偻的腰背,如花一般向外部世界呈现开放的姿态。

心脏搏动得更加有力,血液流动得更为迅速。

[来源:学|科|网]③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说:“行走之于我是一种收货大于利益的活动,因为从中我得到了大量非金钱可以衡量的益处。

”是的,行走更是一项丰富的精神活动。

④行走,让你放松心情,获得心灵的自由。

它让人们暂时卸下生活重担,抛却烦恼,忘记自身的身份,孩子般地度过一段简单快乐的时光,享受当年朱自清先生漫步荷塘月色时,那种“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心境。

⑤行走的人们,关闭了手机,远离了微信,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然的美丽风景:乱石间生长出的一棵树,天上飞过的鸟群,顺道而流的小溪……( )身处大都市,行走也会让你发现,春天,街心公园还是鸟语花香;秋天,梧桐树照例被秋风染成一片金黄。

从某种意义上说,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态,体验自然力量的真是存在,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⑥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邂逅创造的灵感。

⑦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墨子,是在行走游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汉代的司马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雅典吕布昂学园从事哲学研究的时候,喜欢一边行走一边与学生谈话,因此而拥有“漫步者”的雅号;18世纪德国康德总是沿着同一条路行走思考,后人便将此命名为“哲学家之路”;梭罗把他以“行走”为主题的哲学随笔,命名为《散步》。

可见,无论中外,那些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多是行走的热爱者。

影响世界的不多创新思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走出来的。

⑧行走的意义非同寻常,应该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年轻的朋友们,请迈开你的双腿,甩开你的双臂,开始行走吧!1.第②段加点词“开放”在文中的意思是。

怀念邓小兰老师作文400字

怀念邓小兰老师作文400字

先师邓小兰先生,究心史学,博闻强记,所撰之《中华二千年史》、《骨董琐记全编》、《清诗纪事初编》等著,早岁即饮誉史坛,至今在学界仍有深远影响。

曩岁,余在燕京大学求学期间,曾忝列文如师门抗战中与先生同为日军逮捕,“南冠”同仇之国恨,至今尚铭于心。

文如师之育人著书,时贤多有详论;日寇囹圄之难,文如师有《闭关吟》、《南冠纪事》存真。

无须余之赘言。

惟有求学上的一次意外的收获,则是出自文如师的特别关怀,至今难忘。

余在燕京读书时,曾利用课余之暇着手研究明代宣化、大同、山西三镇的马市问题,在进行数据搜集时,曾就教于文如师。

他在细心指点之余,又出示他所借阅的相传为万斯同的《明史》列传残稿六册,嘱我详加校阅。

因为他认为这六本残稿是否出自万斯同,还是有疑问的。

这对我来说自然是在鉴别史料上极有意义的一件事,也就欣然承诺了。

经过研究,证明文如师的怀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发现有确凿的证据可以断定这六本列传残稿,乃是初刻《明史》列传稿的过渡稿本,所有删改字迹都是出自王鸿绪的手笔,因而写成《王鸿绪明史列传残稿》一文,经文如师审定后,刊载于《燕京学报》第二十五期(一九三八年)。

这一研究对我既是一个好的训练,更是一次出乎意外的收获,因为这是我唯一的一篇有关史学史的习作。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当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必要的对比资料,未得一见。

这一点我在当时所写的另一篇《明史列传稿校录》的小序中,已举例作了说明(见《史学年报》第三卷,第一期,一九三九年。

)可喜的是近年来偶一翻阅北京图书馆的《文献》第十八辑(一九八三年),竟发现有未曾相识的黄爱平先生所写《明史稿本考略》一文,得悉我当年所渴求而不可得者,他已得充分利用。

经他复核,不仅肯定了五十年前我的结论是正确的,而且还根据文如师的口述,记录了我所依据的六本《明史》列传残稿的来历,原文是这样写的:关于此稿的来历,据邓之诚先生说,残稿原藏缪荃孙家,缪氏卒后,辗转流入北平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图书馆。

邓之诚谈“军机处”

邓之诚谈“军机处”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邓之诚谈“军机处”谈到清代大政所从出的军机处,近人颇多注意清代政治机构,惜依稀信佛,不能得其真像。

最近某人所著《中国近代政治史》,谓太平天国运动以后,督抚权力加大,军机处权力因之减少。

此皆缘清代学风不甚注意当代掌故,清亡将及三十年,老辈渐少,无人传述,但凭几种纪载的书,加以推想,当然不得要领。

如纪载军机处之专书,有梁章钜《枢桓记略》,光绪元年又经恭京王增补,似乎可据,然军机处设立的年月,并无纪载。

拙藏弘旺所著《松月堂目下旧见》稿本,确记为雍正七年六月初十日(一七二九年七月五日)任命怡亲王、蒋廷锡、张廷玉办理军机事务,不惟可补《枢垣记略》及一切纪载之略,而且可以证明《枢垣记略》所载嘉庆四年成亲王以前亲王不入军机之误。

故研究清代掌故,不能专凭纸面,最好由家世旧闻,或老辈传说,庶乎不致以讹传讹。

现在屈指一数,海内军机大臣存在者只吴郁生一人,军机章京尚有华世奎等数人,惜俱年老,旧事恐已遗忘,仓卒间亦无从领教。

今日所谈,只能本诸见问,并根据《枢垣记略》、《军机故事》、《檐曝杂记》、《行素斋杂记》、《翁同和日记》诸书,择其可信者而言之。

相传咸同间,有军机章京朱学勤所作日记,其人有文学,练习掌故,且为目录专家,料其纪载,必较以上诸书为详尽,可惜未见其书,只好他日访求。

兹将所谈者分为三部分:一、军机处与古代官制比较世人皆称军机处为枢密,而称军机大臣为枢臣,章京为枢曹,大约以军机处比唐宋以来的枢密院。

考枢密院始於唐末,以宦者为之;五代时始用士人,总揽军政,其权力驾乎中书之上。

宋代枢密专管军事,与中书称为二府,若以比五代时之枢密,总揽军政二端,却有相似之点。

但军机处非正式机关,光绪《大清会典》只称为“办理军机处”,军机大臣为“内廷差使”,只有值庐,并无衙署,体制迥乎不同。

鄙意若以军机处与汉代尚书省相较,相同之点似乎较多。

论曹操墓真假

论曹操墓真假

论曹操墓真假2009年12月27日,曹操高陵在河南安阳现安丰乡西高穴村得到考古确认。

并且掀起一番讨论曹操墓真假的热潮。

此次经过我组多次讨论,依然坚持认为曹操墓是真的。

我们认为,墓可以造假,但是历史不是可以随便作假的,而在当下很少有人会去因为篡改历史获得利益或者说费这么大的力气去建规模这么大的墓穴。

即使是当地政策的允许(掀起旅游热,搞好当地经济),而一切又要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进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我们翻阅资料,有人说曹操是主张“简葬”的,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简办并不代表是什么也不带到墓穴里去,很多人对这点提出了质疑。

破解千古之谜 ,邺城遗址,曹操葬在邺城之西。

铜雀台遗址,曹操曾让后人登此台望其陵,今仅存台址。

《三国演义》中称,曹操临终前令设七十二疑冢,以便使后人不知道他的墓址。

这并非史实,但七十二疑冢之说也不是罗贯中所创,从宋代开始曹操墓的所在就成了个谜。

近来,一些文物、文史工作者为寻找曹操墓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出土了可证明曹操墓位置的石碑、石刻,虽然还不能确定曹操墓的准确位置,但基本上认定了其大致范围,即在河北磁县时村营乡中南部和讲武城乡西部或河南安阳县安丰乡境内,两地虽属两省,但隔漳河相邻。

专家们相信经过考古发掘,最终可以解开曹操墓之谜。

从现存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曹操并没有秘葬,更未设疑冢,只不过是主张丧葬从简,没想到这"简办"了的丧事反而给历史平添了不少繁杂。

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西边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

数百年后,墓葬简单的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

宋代以后曹操被视为奸雄,其墓址不详也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七十二疑冢等说法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广为传布,不少人信以为真。

昔日的邺城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一带,曹操墓引发了当地一些文物、文史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近人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中记载,1922年磁县农民崔老荣发现过一个古墓,其刻石所叙为曹操,刻石由县署保存。

万丰斋小考

万丰斋小考

万丰斋小考万丰斋是清同治光绪时期陈寅生开设的墨盒店的字号。

从同治元年(1862)算起,至今也不过100多年,但这个万丰斋的字号就出现了几个叫法,有的叫万礼斋、有的称万丰号、有的则说先叫万礼斋后改万丰号等等,笔者亦曾人云亦云。

店名只叫万丰斋墨盒的使用,推动了墨汁的诞生与生产,至今仍存在的一得阁就是首创生产墨汁的老字号。

它开业于清同治四年,创办人为谢崧岱。

光绪十九年出版的《论墨绝句》,其中专有一节“论墨盒”,文曰:“闻琉璃厂专业墨盒者,始万丰斋,刻字于盖者,始陈寅生茂材(麟炳,通医,工书,自写自刻,故能入妙,近来效者极多,竟成一行手艺。

然多不识字,绝少佳者,故无足怪)。

店与人犹在,实盛行于同治初年。

”一得阁墨汁店设在琉璃厂,万丰斋也在琉璃厂,二店同时存在,谢崧岱是不会记错的。

他明明白白写的是“万丰斋”。

在此期间出版的其他著作,如《天咫偶闻》、《清稗类钞》、《光绪顺天府志》、《朝市丛载》等,凡提及清代墨盒的,没有一家说称“万礼斋”或“万丰号”的。

因此,我们应该相信与万丰斋近在咫尺且又是同时期的一得阁主人所言:陈寅生的店名是“万丰斋”!万礼斋是怎么来的邓之诚《骨董琐记》一书在“墨盒”一条中说:“京师厂肆专业墨盒者,推万礼斋为最先,刻字则始于陈寅生秀才。

寅生名麟炳,通医,工书画,自写自刻,故能入妙,时同治初元也。

”我以为邓先生所记,正来源于谢崧岱《论墨绝句》,而“万礼斋”之误,也即始于《骨董琐记》。

邓先生并非有意如此,乃是一时笔误。

原来丰字的繁体字为“丰”,而礼字的繁体字为“礼”,二字很容易误写,这样出错是可以理解的。

谁说万丰斋改了字号赵汝珍先生《古玩指南》一书中也有“墨盒”一条,虽没有注明出处,但可看出是来自《骨董琐谈》。

因为谢著中说陈寅生“工书”,邓著中扩为“工书画”,赵著中亦写成“工书画”。

赵著说:“北京厂肆专业墨盒者,推万礼斋为最先,今则已改易字号矣。

”《古玩指南》1942年出版,此书中首先说“改易字号”,但并没说改成了什么字号,且此时已是20世纪40年代,依赵说,似乎万丰斋还存在(是否如此,待考)。

《 大观园图》共绘多少人物?

《 大观园图》共绘多少人物?

《大观园图》共绘多少人物?(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大观园图》共绘多少人物?【导语】:大观园图记红学研究十八世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是古典文学中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重庆市开县三校2024届中考语文押题卷含解析

重庆市开县三校2024届中考语文押题卷含解析

重庆市开县三校2024届中考语文押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作品305篇,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B.李白杜甫合称“大李杜”,李商隐杜牧合称“小李杜”。

C.《皇帝的新装》作者是英国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他一生创作了《丑小鸭》《海的女儿》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D.“豆蔻”“弱冠”是古代特定年龄的别称,“婵娟”“素娥”“冰轮”是月亮的美称。

2.下列词语的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憋闷帷幕懒洋洋铢两悉称雕梁画栋郑重其是B.稀疏肯切暖融融鸠占鹊巢截然不同接踵而至C.缄默斟酌湿漉漉间不容发千钧重负悲天悯人D.猥琐愧怍绿因因络绎不绝走投无路戛然而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总书记多次强调国人要读经典,从古典诗词和名著中汲取养分,反复阅读,开卷有益....。

B.他读书很多,既领会文意亦寻章摘句....,每逢作文,信手拈来,读来让人深感文采斐然。

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深奥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眼,就能抓住其实质。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简▪爱》的作者是英国著名作家夏洛蒂▪勃朗特;这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让主人公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人生理想和爱情故事。

小说《简·爱》所述故事主要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因为简·爱以家庭教师身份为罗切斯特的女儿阿黛勒授课,她的生活在桑菲尔德庄园与罗切斯特产生交集,但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邓 之 诚

邓 之 诚

邓之诚---------------------------------------------------------------------------邓之诚(1887年11月15日—1960年1月6日),字文如,号文如居士、明斋、五石斋,祖籍江苏江宁,生于四川成都,著名历史学家。

邓之诚的叔曾祖是清道光年间闽浙总督邓廷桢。

他幼时读私塾,稍长随父亲至云南,受父亲教诲,略习六代历史。

后考入云南两级师范学堂,专攻文史,以优异成绩毕业,获举人出身。

毕业后任《滇报》编辑。

23岁任教于昆明第一中学,积极参加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和反袁护国运动。

1917年,应北京大学之聘,担任国史编纂处民国史纂辑,后任《新晨报》总编辑。

1927年起,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和燕京大学史学教授。

1931年起,专任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讲授中国通史及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各断代史。

其间曾兼任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史学课程。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燕京大学被日军封闭。

邓之诚与洪煨莲同时被捕,出狱后虽生活清苦,拒绝为日伪工作。

1945年燕京大学复校,仍回燕京大学任教。

他不满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积极支持学生爱国运动。

1952年院系调整,他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身份全薪退休。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考古专门委员。

邓之诚善于从前人别集、笔记中辑录整理历史资料,所纂辑《骨董琐记》、《骨董续记》、《骨董三记》涉及金石、书画、陶瓷、雕绣,其中记明清两代朝章国故、遗闻轶事尤为详备。

在多年讲授中国通史的基础上,邓之诚着手编写《中国通史讲义》,从秦以后划分若干时代,选录原文,分类拟题,排比材料,着重每个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各个方面。

1924年作为《大学丛书》之一,改名为《中华二千年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上、中册。

1955年将明清史部分补齐,完成全书,共200多万字。

邓之诚精熟古籍版本,曾为燕京大学图书馆和哈佛燕京学社审定古籍善本。

医多不治帝王病 - 从《德宗请脉记》看光绪之死汇总

医多不治帝王病 - 从《德宗请脉记》看光绪之死汇总

医多不治帝王病 - 从《德宗请脉记》看光绪之死医多不治帝王病——从《德宗请脉记》看光绪之死■章立凡原文刊2006年第1期《炎黄春秋》杂志中国老话“龙多不治水”,一语道破政出多门之弊。

多年前读邓之诚先生的《骨董琐记》,其中全文收录了一份给真龙天子光绪看病的史料——《德宗请脉记》。

在清宫档案未整理公开之前,是唯一由当事人公布的重要全程记录。

近日重读,感慨系之,盖《官场现形记》之御医版是也。

遂作此文,题曰“医多不治帝王病”。

《德宗请脉记》为清末名医杜钟骏所撰。

杜钟骏字子良,江苏江都人,当时为浙江候补知县,经由江西巡抚冯汝?保举,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历七月,应召入京为光绪帝治病,其时距驾崩仅三个月。

该书系民国七八年时京华印书局所印,当时作者已在北京悬牌行医。

据说杜大夫的曾孙女,就是当今传播界的名人杜宪女士。

关于光绪之死,历来众说纷纭,我对《德宗请脉记》的兴趣亦缘于此。

但研读之后,却引发了对封建王朝政治体制的思考。

我未谙医道,也没有专门查核清宫医档,故对于光绪死因及这篇私记与档案间的参差,不予置评,只谈读后感。

不求有功,先求无过光绪自十年前变法失败被幽禁,忧郁成疾,历经太医院多方治疗,未见好转,反有日益加重的趋势。

朝廷不得不向各地征求名医。

陈秉钧、曹元恒、吕用宾、周景焘、杜钟骏、施焕、张彭年等地方名医,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先后入宫供奉的。

据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的统计,光绪在被囚的十年间,因疾苦而请御医与荐请名医诊疗者达924次,平均每年诊病九十多次。

尤其是其末年(1908年),自夏历三月七日至十月廿一日的二百多天内,经御医或外荐名医诊治达260人次。

地方名医一入内廷,也算有了御医身份,给皇上看病,不叫诊脉叫“请脉”。

内务府将应召入宫的六位医官排班,每人一天,轮流请脉开方。

此前陈秉钧、曹元恒曾分两班供差,两月更换一次,到了病情危重之时,变为六人轮流值日,以致医出多门,方剂日更,病人反倒成了实验品。

关于曹操墓_并敬与张之_乔文泉二先生商榷

关于曹操墓_并敬与张之_乔文泉二先生商榷

关于曹操墓———并敬与张之、乔文泉二先生商榷江达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31)一个历史人物,他生时的为人处世是好是坏、是功是过、成功失败、是非曲直,以及死后人们对他的埋葬情况、评价等等,无论在他同时代人或后代人的心目中,均形成极度的反差、极度的众说纷纭、黑白相伴、真假杂揉, 让人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最难以定论的,在我国大概非魏武帝曹操莫属了,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更无人能超过他。

这里就专来谈谈曹操的死与葬,谈谈曹操墓的问题。

一、“疑冢说”的谬误说。

这都是“正史”的记载,较具权威性。

其次,曹操死后,其埋葬时出殡、下葬都是很公开和明白无误地进行的,根本无《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种设“疑冢”的迹象与场面。

这事证据确凿。

这证据即是曹操最著名的两个儿子曹植和曹丕为其父之死和葬分别写的诔文与策文。

兹各摘抄于下,以便省览:诔文(曹植撰写) :敦俭尚古,不玩珠玉,以身示下,民“疑冢说”就是如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以纯朴如何不吊,祸钟圣躬,弃离臣子,78回“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所述, 曹操临死前,遗嘱他的亲属和公卿大臣们,在其“魏都”邺城之西郊,即现今河北省磁县讲武城一带, 给他建造“七十二疑冢”, 座座大小规模相近, 模样相同,出殡时72套灵柩同时运出,同时埋葬,无有上下优劣和亲疏厚薄之别,目的是让人摸不清究竟哪一座是他的真墓,这样来防止往后坟墓被盗。

而现今磁县讲武城周围,方圆几十里地范围内,的确有许多大坟疙瘩,过去就传说这正是奸臣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与小说《三国演义》所述正合。

那么,“疑冢说”真就符合事实吗? 否! 完全不符合事实,完全是一种讹传混说,不足征信。

首先,曹操的死、葬情况,《三国志》有较明确的记载。

对其陵墓的建造方法、坐落、布局、丧事如何操办等等,也都有较明确而具体的嘱托和安排,毫无所谓设“疑冢”之说(后面将详述,此暂从略) 。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无曹操设“疑冢”之背世长终,兆民号啕,仰诉上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 景 介 绍
军事 和文化 以及南北社会 风俗 习尚等方面 , 关于 明清两代 的朝章国故 、 遗闻轶事等 内容十分详细 , 也包 括地方史 的内容 , 可谓包罗甚广。此 书 自2 0 世纪 2 0 ~ 3 0 年代问世后 , 不仅为历史教学与研究人 员提供了有用的史料, 也为文物考古、 图书文献及广
— 一 晋 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书摊古玩店中访觅古器物 , 凡不详其制作 , 则从笔 记书或诗文集 中找出佐证 、 加诸考释 , 以明辨史伪 、 补正史阙, 由此积累成篇 , 遂有《 骨董琐记》 问世。
《 骨董琐记》 分初 记 、 续记和三记 , 共 千余条 目, 征引古代近代人物 的诗文集及笔记等书 目多
高 尚的 民族 气 节 。
大文史爱好人员提在国内外学术界有着深远影响。
《 骨董琐记》 作为邓之诚学术生涯的主要著作 之一 , 反映了作者鲜明的史学思想。
二、 主要 内容
邓之诚生前主讲大学通史 、 断代史 , 一生治学 严谨 , 著作等身。主要代表作有《 骨董琐记全编》 《 中华二千年史》 《 东京梦华录注》 《 清诗纪事初编》 等。邓之诚课堂讲授 内容虽 多取求于二十 四史 , 但他认为 “ 正史 因受体例所限 , 往往不详 , 而且 为 后人所写 , 自不能尽得当时真象 ; 野史或笔记书多 为 当时人所 写 , 其 可信者 , 足 以补 史之 阙。 ” 所以, 邓 先生平 日 治学于正史之外 , 颇喜读子部诸书 , 引征
邓之诚 , 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 中国科学院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部 历 史 考 古 专 门 委 员 。生 于 1 8 8 7
年, 卒于 1 9 6 0 年, 字文如 , 号明斋 , 我 国近代著名的 文史学家 , 解放前曾任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及 燕京 大学史学教授 。抗 日战争期 间 , 因1 3 寇侵 占 北平不幸被捕 , 狱 中历经艰辛 。获释后虽生活贫 苦, 却宁可卖书鬻字也不替 日伪政府工作 , 彰显了
诸文 , 随手笔 录 , 不拘 一格 。 闲暇时 , 还 经常 到街 头
邓 之诚 在 治 史 过 程 中 , 十 分 注 重搜 集 整 理 社
会生活史料 : 如《 京师食品》 《 银价米价》 《 乾隆时米 价》 《 乾嘉衣食风 尚》 《 茶和姜盐》 等 。他认 为读史
意义 在 于 国计 民生 , 对 旧时 百 姓 的 日常生 活 和休
为异事。按 , 明 时折粮 , 四石可折一两 , 丰年一 两 易八 九石 , 荒年 一石 至 贵 不过 一 两 。崇祯 时 , 山东
米石二十四两。俱见《 明史》 。清初 , 关 中米价 , 四 石易一两。见顾 亭林《 与蓟门当事书》 。 ” 邓之诚将
关键词 : 邓之诚 ; 骨董琐记 ; 史学思想; 治史方法
中图分类号 : l O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5 0 7 8 ( 2 0 1 6 ) 0 6 - 0 ( 3 8 1 - 0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5 0 7 8 . 2 0 1 6 . 0 6 . 0 2 4
二钱 , 或 一钱 六 七 分 , 银 成 色低 , 只 直五 成 耳 。米
每 石 千三 四百 文 , 麦七八 十 文 , 豆百 文 , 称 为 奇
昂 。 天 启 四年 , 因催 粮 , 米 价 始腾 至 每 石 一 两 二
钱 。 万历 己丑 , 吴 中大饥 , 斗 米 一钱 六 分 , 当 时传
从 A 骨 董 琐 记
看 邓 之 诚 的 史 学 思 想

学 术 探 讨・
据 史 料 推测 这 一 习俗 或 始 于 宋 朝 , 篇 中提 及 七 宝 擂茶 和胡 桃松 子泡 茶 , 混 茶与 汤为 一 。 清代 中期 , 江南 地 区的物 质 生活 日趋 丰 富 , 百 姓衣食趋 向奢华享受 , 在《 乾嘉杭州衣食 风 尚》 中
达数百种 , 所征引的书一般于每条 目 之首或结尾 , 内容 丰富, 大体分 为金石印砚 、 书画印刷 、 陶瓷雕 绣、 书录诗文和古迹轶闻等 , 涉及历代政治 、 经济 、
收 稿 日期 : 2 0 1 6—0 8 —1 6
《 骨董琐记卷一》 开篇便是《 银价米价》 , 从保 存下来的文献中分析明末清初全国货币物价的走
闲娱乐方 面史料也非常重视 , 认为“ 读史修史 , 皆 贵有识 , 史贵求真 ” 。除史书外 , 主张用金石记载 之官阶 、 地理 、 姓名 、 世系、 年 月 等 补 充 史 书 之 不 足。 《 骨董琐记全编》 侧重记 旧闻 、 述往事 , 为我 国 的文物 研究 工作 提供 了大量 珍 贵史料 。 ( 一) 衣食住 行
势, “ 明时京 师钱 价 , 纹银 一 两率 易黄钱 六 百 , 崇祯
末, 贵 至二 千 四 百。顺 治新 钱初 行 时 , 以七 文 作一
分, 一 千文作 纹银 一 两四钱 , 后 不 能行 , 改 为一 厘 ,
渐 减 至每 百五 分 。 当时 苏州钱 价 。 一 千 文 可 直银
作者简介 : 马思源( 1 9 8 4 一) , 女, 回族 , 云南昆 明人, 讲师 , 硕士 。主要研究方 向为明清史及古籍文献。

学 术 探 讨・

要: 原北 京大学历史 系教授 、 中国科 学院哲 学社 会科学部历 史考 古专 门委 员、 我 国近代著名 的文史学家邓之 诚认 为读 史意义在于 国计 民生 , 他 非常重视 旧 时百姓 日常生活和休 闲娱 乐方面的史料 , 主张用金石记载 之官阶 、 地理 、 姓 名、 世 系、 年 月等 以补 充史书之 不足 。 《 骨董琐记》 征 引古代近代人物的诗文集及笔记等书 目多达数百种 , 是 邓之诚 学术 生涯中的主要著作之一 , 也 深刻体现 了作 者的史学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