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程持续性房颤内外科联合消融,守好哪些底线?——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会议集萃

合集下载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要点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要点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要点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

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我国房颤管理的规模、质量和经验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制定房颤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推动房颤规范化管理,及时、充分地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了《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

该指南详尽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并根据亚洲房颤人群特点提出了CHA2DS2VASc60卒中评分,重新评价了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意义和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心衰)、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房颤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房颤将给社会和医疗服务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

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格局,房颤人群的抗凝率显著提升,卒中风险不断降低,而更新T弋口服抗凝药因子抑制剂在预防血栓的同时,出血风险更低,很有希望为房颤抗凝领域带来新的革命。

导管消融逐渐成为房颤节律控制的一线治疗手段,可减少房颤发作,改善生活质量,延缓房颤从阵发性进展为持续性,改善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预后。

对于诊断1年之内的房颤,节律控制策略在改善预后方面优于室率控制策略。

器械与技术进步大幅降低了经皮左心耳封堵(1AAC)的操作难度与并发症发生率。

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和理念,如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正在为房颤管理带来重大变革。

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长程管理策略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长程管理策略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长程管理策略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目录一、从最新指南共识看慢性心衰管理新格局 (1)二、从指南到实践,聚焦房颤综合管理 (3)三、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栓策略 (5)四、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7)五、心原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9)六、女性冠心病临床挑战及应对策略 (11)七、老年高血压特点与临床诊治 (13)八、难治性-顽固性高血压治疗与管理 (15)九、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17)十、关注不良情绪,呵护双心健康 (19)十一、心力衰竭的治疗 (21)十二、老年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23)十三、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识别与处理 (25)十四、 ASCVD血脂异常患者:尽早联合达标 (27)十五、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29)3. ()是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特征 (29)一、从最新指南共识看慢性心衰管理新格局1.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左室射血分数≤40%B.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LVEF≥50%C.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HFimpEF)基线LVEF≤40%的心衰,射血分数比基线LVEF增加≥10%,再次测量LVEF>40%D.射血分数中间值心衰(HFmrEF)LVEF 41%-49%E.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左室射血分数≤50%参考答案:E2.稳定性心衰是指慢性心衰症状、体征稳定()以上的心衰。

A.14天B.20天C.1个月D.2个月参考答案:C3.下列哪个不是SGLT-2抑制剂()的应用推荐A.对NYHA Ⅱ-Ⅳ级的心衰加重的HFrEF患者,推荐使用SGLT-2抑制剂B.达格列净,10 mg,每日1次或恩格列净10 mg,每日1次)C.2-DM伴ASCVD或ASCVD高危患者,推荐使用SGLT-2抑制剂D.1型糖尿病患者参考答案:D4.静脉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不包括()A.尽早使用,尽快停用B.使用β受体阻滞剂者,首选左西孟旦或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C.根据病情和临床反应及时调整剂量D.用药期间应持续心电、血压监测E.长期维持,避免突然撤药5.常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静脉血管扩张剂不包括哪一种药物()A.地尔硫卓B.硝酸酯类药物C.重组人利钠肽D.硝普钠参考答案:A二、从指南到实践,聚焦房颤综合管理1.下列哪种药物不是维持房颤患者窦性心律的()A.决奈达隆B.普罗帕酮C.胺碘酮D.β受体阻滞剂参考答案:D2.房颤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年龄B.心力衰竭C.左心室大小D.高血压E.慢性肾病、慢性肺病3.根据房颤卒中危险评估CHA2DS2-VASc评分,需要抗凝治疗的患者是()A.推荐所有CHA2DS2-VASc评分≥2分的男性及≥3分的女性房颤患者接受口服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B.CHA2DS2-VASc评分0分的男性及1分的女性房颤患者C.CHA2DS2-VASc评分0分的男性及0分的女性房颤患者D.所有CHA2DS2-VASc评分≥1分的男性及≥2分的女性房颤患者均接受口服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参考答案:A4.以下不属于心房颤动心脏速率控制的情况是()A.房颤的基础治疗B.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房颤患者首选治疗C.节律控制失败D.当转窦的风险大于获益时E.当转窦的风险小于获益时参考答案:E5.房颤的心电图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A.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变化不定,成为f波;频率350-600次/分B.心室率极不规则C.R-R间期不等D.QRS波形形态通常正常E.QRS波形形态异常参考答案:E三、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栓策略1.下面哪项不是冠心病与房颤共同的危险因素()A.高血压病B.高龄C.糖尿病D.甲状腺功能亢进E.甲状腺功能减退参考答案:E2.患者服用抗栓药物治疗,增加出血风险的因素不包括()A.既往出血史、高龄B.低体重C.慢性肾脏病(透析或肌酐清除率<15 ml/min)D.长期使用类固醇或非甾体类抗炎药E.肥胖参考答案:E3.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除了()A.华法林B.利伐沙班C.达比加群D.比伐卢定E.阿司匹林参考答案:E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给予VKA治疗的患者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治疗,中断VKA能减少出血,需要用肝素桥接B.对于给予VKA治疗的患者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治疗,无需停用VKA,但需要监测INRC.对于给予VKA治疗的患者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治疗,术中应使用普通肝素预防桡动脉闭塞D.对于给予VKA治疗的患者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治疗,术中使用普通肝素可能减少术中血栓栓塞事件E.对于给予VKA治疗的患者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或PCI治疗,术中应使用低剂量肝素,并监测ACT参考答案:A5.以下不属于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的是()A.阿司匹林B.氯吡格雷C.替格瑞洛D.普拉格雷E.华法林参考答案:E四、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1.对于房颤的描述错误的是()A.房颤增加缺血性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 4 - 5 倍B.房颤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的发病率、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均增加 2 倍C.肾功能不全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同时房颤患者中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也增加D.对于没有脑卒中的患者,房颤不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E.房颤患者易出现焦虑障碍、抑郁症状等心理疾病参考答案:D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衰时,房颤患者转复应首选胺碘酮B.对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心衰或严重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普罗帕酮应慎用C.伊布利特应避免用于 QT 间期延长、明显低钾血症、左心室肥厚、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30%)的患者D.尼非卡兰是一种单纯的钾离子通道阻滞剂,转复房颤成功率较高E.伊布利特对病程较长的持续性房颤转复效果差。

发表会新闻

发表会新闻

房颤预防做心电图脉搏不规则、持续心律失常要警惕天气热,人容易紧张烦躁,再加上睡眠不好、饮食紊乱、出汗增加,水分流失快,可能导致血液黏稠,诱发心脑血管病变。

渤海早报记者日前走访多家医院了解到,入夏以来,急诊接收的突发中风的房颤病人有所增多。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升5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全球预防中风行动”专家组发布的《如何避免亚太地区卒中危机》的报告显示,中国是房颤第一患病大国,目前约有800万人患房颤。

据了解,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房颤导致的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我国每年脑卒中年死亡人数约为181.6万人,有20%以上归因于房颤。

脉搏跳动不规则警惕房颤一般情况下,房颤患者发病时心跳速率可达每分钟120-150次。

心房不规律颤动导致心脏收缩失去正常节律,心脏排血功能受到影响,使血液在心房郁积形成血栓。

这些血栓如果脱落,行至大脑,阻塞动脉,中断大脑的血液供应,就可能引发卒中。

有的房颤患者表现为心悸心慌、气短或胸痛,有的则毫无症状。

在日前本市举办的一场房颤宣讲会上,北京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赵红介绍,如果发现自己的脉搏跳动强弱、节律杂乱无章,没有规则,这时就要警惕房颤了。

定期做心电图有助防治赵红主任提醒,中老年人日常应多关注脉搏是否规律,定期做心电图检查是防治房颤的有效手段,有房颤史的病人最好每月做一次心电图。

近日,记者从台湾对外贸易发展协会主办的迈克大夫房颤侦测血压计发布会上了解到,随着目前家用血压计的发展,具有监测房颤功能的血压计可以更好地发现和预防房颤,对于初期症状不明显、通常在常规心脏体检或是因其他情况进行医疗检查时才被发现的情况,能够予一定帮助。

渤海早报记者沈锡禄。

STS房颤外科消融治疗指南的解读

STS房颤外科消融治疗指南的解读

STS房颤外科消融治疗指南的解读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发布了房颤外科消融临床实践指南,鼓励更多采用外科技术优化患者治疗。

这份指南汇聚了顶尖的国际房颤外科治疗专家,包括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Damiano教授、密歇根大学Bolling教授、克利夫兰Gilllinov教授、芝加哥西北大学McCarthy教授、德克萨斯贝勒心脏中心Edgerton教授等。

指南筹备小组收集了2004年以来房颤外科治疗发表的1500篇研究,剔除个案、药物治疗、种族差异、小样本临床病例等情况,共有156篇研究论文纳入指南参考文献。

房颤复发的定义为房颤消融术6个月后,Holter监测到大于30秒的房颤心率。

指南正文将同步发表在权威专业杂志《胸外科年鉴》(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2017 Jan;103:329-341)上。

该指南对房颤外科治疗领域的诊断、治疗策略、治疗技术等方面进行较详细的荟萃分析和不同级别的建议推荐,将会对心脏外科房颤领域诊断治疗起到很重要的规范化的指导性作用。

指南评估了现有证据,对以下三种临床情况给出推荐建议,(1)在二尖瓣手术的同时行房颤外科消融,(2)在主动脉瓣手术或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同时行房颤外科消融,(3)孤立性房颤的外科消融。

(4)房颤外科治疗时推荐同期进行左心耳处理。

一、心脏外科同期手术联合房颤消融指南要点1. 在没有手术死亡或严重并发症额外风险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房颤的外科消融,建议在行二尖瓣手术的同时行外科消融,以恢复窦性心律(I类推荐,A级证据)。

指南要点2. 在没有手术死亡或严重并发症额外风险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房颤的外科消融,建议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主动脉瓣置换术加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同时行外科消融,以恢复窦性心律(I类推荐,B级非随机证据)。

解读: 指南明确指出,二尖瓣疾病合并房颤最多,而且同期进行房颤消融获益最大,并没有增加手术风险和并发症。

面对实际工作中仍然有不少临床二尖瓣合并房颤患者并没有接收到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现状,指南呼吁更多开展房颤外科消融,因为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外科消融有长期控制心律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获益,采用指南指导的外科消融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质控要点

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质控要点

房颤导管消融围手术期质控要点:一、适应证1.症状明显,至少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

2.症状明显,至少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且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

3.无明显症状,但患者有手术意愿的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

二、相对禁忌证:冠心病PCI术后3个月内,尽量避免行房颤射频术。

三、禁忌证:1.左心耳或左房血栓形成。

2.显著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

3.6 个月之内的大面积脑血管意外或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

4.出凝血功能障碍,存在抗凝药物治疗禁忌的患者。

5.造影剂高敏的患者。

6.距离前次房颤导管消融术后不足 3 个月的患者。

7.重度肺部通气功能障碍、严重肺部感染急性期的患者。

8.重度肾功能衰竭,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 的患者。

四、术前准备事项:1. 基本完善项目(1)术前需患者及其家属签署《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手术知情同意书》。

(2)术前 24-48 小时行经食管超声检查排除左房血栓,特殊情况下如患者无法接受可行左房增强 CT 扫描替代。

2. 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华法林基因检测;(3)12导联心电图、胸片、彩超(心脏、腹部、颈动脉及双下肢血管)检查;(4)动态心电图检查(如近期已查,可不再重复检查);3. 特殊检查项目:(1)食道电生理检查:适用心房扑动或拟诊房扑需与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速相鉴别的患者。

(2)冠状动脉造影或 CT 检查:男性>45 岁,女性>55 岁,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同时伴有心肌缺血症状或疑似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

(3)头颅 CT 检查:年龄≥65 岁,既往有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同时伴有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

五、术期用药选择:1.根据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情况对症治疗。

健康中国,掀起“心”革命——第21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报道

健康中国,掀起“心”革命——第21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报道
防 治 的 重 视 。 此 次长 城 会 上 , 在 以南 京 医 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黄 峻 教 授 领 衔 的 项 目组 , “ 性 心力 衰 竭 规 范 化 诊 对 慢
从来 没有和 医护人 员谈起 过使 用小剂
量 阿 司匹林 预 防心脏 病 或 脑 卒 中发 作 。 面 对 中 国 这 一 庞 大 的 人 口基 数 和 高 发 病 率 , 强 公 众 的 心 血 管 健 康 知 识 宣 加 教 , 高 防 治 意 识 显 得迫 切 和 重 要 。 提 有 数 据 显 示 ,我 国2 0 年 心 血 管 08
疾病 。 是, 实与理想却相去甚远 , 但 现
转变观 念 , 防重于 治
美 国心 脏 学会 ( H ) 2 0 年 年 AA 在 09
随着 生活条 件 的改善和生活 方式 的转
变 , 国人 发 生心 血 管疾 病 的风 险 迅 速 中
有 一半 的病 例 发 生 在 亚 太 地 区。 西 方 与 国家 相 比, 洲 地 区 的 心血 管 疾 病 患 者 亚 更趋年轻化 。 ” 据 世界 卫 生 组 织 预 计, 2 1年 , N 05 全 球 心 血 管疾 病 死 亡 人 数 将 达 N 20 0 0 万 。 于 这 ~严 峻 的 发 病 形 式 , 球 的 对 全 医 学 机 构 及 政 府 部 门 正 致 力 于 心 血 管
慢 性 肾脏 疾 病 和 视 力 丢 失 如 白 内障 等
28 中国处方药 2 l . o o o№ ]3 1 0
单 纯 的关 注 数字 到 关注 科 学 数据 ; 从 以大 医 院 为 中 心 向 以社 区 为 中 心转 变 ;
育 计 划 、 国胆 固 醇 教 育 计 划 、 国血 中 中

筑起心脑血管防治的长城——第二十二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在京召开

筑起心脑血管防治的长城——第二十二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在京召开
本 届 大会 和 1 家 国际 著 名学 术 组织 合 作 开 设 国际 5
蔬菜 和水果 的摄入量 ;在 日常 生活 中,要加强锻炼 等措 施 。最后Sd e mi 教授 建议 ,我们 要塑造 良好 生活 in yS t h 环境 ,从源头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联 合 会 场 。ACC专家 阵容 将 为 广大 观众 呈现 关于 H2 H
之一 。尤其 在有 3 烟 民的 中国 ,控 烟尤 为重要 。针 对 亿 这 个 问题 ,胡主 席 在现 场 与其 他 几位 专 家共 同探 讨 了 控 烟 的方 法 。胡 主 席介 绍 ,在 中国 ,有 一 半 的男 医生 1 0 中国卫生产业 ・ 第八卷 ・ 第十一期
吕cLpT专 报 j p工 口口g 题 道 EA E日
L e ipe7 i ’SSm l 》;E C i C i 的专家们将详 细解 读 f S h a n n
E C房颤指南 、慢性心衰 指南 、N T MI 以及 女性瓣 S SE  ̄南 膜病妊 娠指 南 ;WHF 合会 场紧 ̄ICD行动纲领 , 联 I : N 详细介 绍N CD的防治 ;C AH 联合会 场将聚焦心律 失常、影像 n A
【PCA 日p盆s专题 SEI L E口T 报道
[ 工NA E A 二 H L T L 工 N口 U 目 T q Y 一
筑 起心脑血管 防治 的长城
第二十二届 长城 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 大会在京召开
文/ 本刊记者 李 洪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恶 性肿 瘤 以 及糖 尿病等慢 病的管理 与控 制 ,是 今年 的焦 点话题 ,国际各组织接 连
主席Mih l o ja c e K mad 教授、AH 主 A 席God nT ma el r o o s l教授 、大会学 i

胡大一 心血管病预防的五条防线

胡大一 心血管病预防的五条防线

胡大一心血管病预防的五条防线点睛:防发病。

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防事件。

保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预防血栓形成,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和脑卒中等可能致残、致死的严重事件;防后果。

发生 ACS 等严重事件后,及早识别,及早预防,挽救心肌,挽救生命防复发。

二级预防,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防治心力衰竭第一条防线:防发病中国有句古话叫“防患于未然”,中国的《黄帝内经》几千年前就挑明了“上医治未病”。

什么叫防未然、治未病呢?这就是一级预防,就是在没发病的时候就去防病,就是对多重危险因素在源头的综合控制,就是将我们防病治病的重点从“下游”转到“上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医学模式的转换。

一级预防怎样去做呢?过去是对多重危险因素分兵进攻把守,往往事倍功半,因为很少人只有一个危险因素,往往是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静息生活方式等多种危险因素并存。

在横向上,心脏学等应紧密结合起来,共同综合治理控制上述的多重危险因素。

在纵向上专科医生应关注社区干预,与全科医生联防,加强我国社区医生的继续教育,这是科学研究―――院内治疗―院内急救―――院前急救(社会、社区)多种医学功能的集合。

结成广泛的联盟,筑起全面的防线,必须从一级预防下手。

如高危高血压病人(占20%),仅靠饮食、锻炼是不能控制血压的,必须用药物干预,而且要特别强调温和适度的锻炼;中危的高血压患者(占10%),改变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与有氧代谢运动,锻炼的“口子”也可开大一些;5%是低危的,即很轻的高血压病人,可以靠运动、控制危险因素等调整6个月,以观后效。

要分析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危险因素是什么,估计其未来10年发生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危险程度。

如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这两个危险因素常常狼狈为奸,必须吃药治疗,必须同时有效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对于没有糖尿病的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限盐6个月后再决定是否用药。

这里要特别提醒一句,在血脂异常的干预力度上,糖尿病是和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危险程度等同(称等危症),切切不可忽视。

医疗月艮务断链修复,心脏康复首当其冲

医疗月艮务断链修复,心脏康复首当其冲

医疗月艮务断链修复,心脏康复首当其冲作者:凌寒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第30期“中国心脏康复医疗经过30多年来的发展。

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存在诸多困惑和不足,在心血管疾病高发、经济发展催生的康复需求和医改支持的大环境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脏康复/二级预防,需要政府、专业人士和民众积极投入。

”这是胡大一教授于2012年10月11日在京召开的第二十三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以下简称“长城会”)上针对我国心脏康复情况发出的呼吁。

据悉。

本届“长城会”由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组委会、亚太心脏联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等共同主办,首次聚齐了亚太的ACC/i2、ESC、WHF、AHA/ASA、IAS、APHA等30多个国内外著名心血管学术组织和医院单位联合协办,以“康复/二级预防——从医院到家庭全程关爱”为主题,采用全新的培训模式、新颖交流手段、全面的学术覆盖全方位的传播方式,迎来了又一个全球合作的崭新时代,共同应对心血管疾病预防、诊疗、康复面临的严峻挑战、缔造全球性预防和控制的战略同盟。

胡大一主席在发言时指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在2.3亿。

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是心血管病:约有高血压2亿人,脑卒中700万人,心肌梗死200万人,心衰420万人,肺心病500万人,风心病250万人,先心病200万人。

对这一大批带病生存人群的管理,涉及巨大的家庭、社会医疗资源投入和生产力的消耗,带病生存患者疾病复发将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负担。

如何才能有效遏制心血管疾病持续高发、复发的趋势,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血管疾病全程防控体系,尤其是建立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体系,是关键策略之一。

霍勇教授向会嘉宾介绍了本次会议的基本情况:本届大会规模空前,使用了国家会议中心一至四层26个会场展开学术交流.近15个会场用于媒体中心、讲者服务、VIP服务、厂商演示培训中心等,设置了330个Session,1200余人次学术讲演,20场次Hands-onTraining,邀请主席团和中外嘉宾1100余人,参会代表遍及近30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个省市、自治区中小型城市。

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8、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2018通知

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8、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2018通知

● 论著 ● 37《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8年第10卷第8期民卫生出版社,2002:759-766.[9] 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45(21):697-700.[10] 母发光,何海兰,李晶.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8):779-782.[11] 赵娜,陈虹,陶娟.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及临床疗效评估[J].重庆医学,2011,40(6):576-578.[12] 毛建川,刘跃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1):136-138.[13] 李东伟.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上海医药,2018,39(11):42-44.[14] 何方,曹大伟,刘超锋.呼吸内科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47(2):142-145.[15] 王维,赵卓.机械通气继发肺部真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28):93-94.[16] 李鸣,陈壮桂,张常然,等.呼吸机相关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3):463-466.[17] 张俊红,周庆伟,崔青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332-3334.[18] 吴海涛,张呈祥,李琳业,等.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898-900.[19] 杨志晓,陈国洪,王媛.影响小儿重症病毒性肺炎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61-63.[20] 汪道峰,娄宁,李小东.肿瘤重症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802-2804.收稿日期:2018-03-16• 信息窗 •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8、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2018通知尊敬的各位同道、各位嘉宾: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亚太心脏大会2018、国际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会议2018将于2018年10月11日至10月14日在中国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帷幕,我们期盼与您共同分享这一饕餮盛宴!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作者:潘锋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8年第35期以“健康心脏,奋斗人生”为主题的第29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以下简称“长城会”),2018年10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大会共设置507场会议和多场专题会议及联合论坛,参会国内外专家约2500人,其论坛数量之多、专家阵容之大为历届长城会之最。

在10月12日举行的“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共病防治新策略-从单纯控糖到心血管保护”跨学科论坛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董吁钢教授作了题为“共病、负担:CVD与T2DM共同管理”的报告。

董吁钢教授介绍了我国心血管疾病(CVD)与2型糖尿病(T2DM)共病流行趋势和主要防治策略。

他强调,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糖尿病是引起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糖尿病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董吁钢教授首先介绍说,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而32%的患者同时患有这两类疾病,即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既有糖尿病也有心血管疾病。

另有研究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合并糖代谢异常人群的比例更高。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炎症反应增加,血管纤维化和重塑,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将引发多种心血管事件,如心血管疾病死亡、心力衰竭、卒中、急性心肌梗死、不确定型心绞痛等;而且,患者发病后急诊、住院、康复、残疾等结局将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同时,CVD与T2DM共存将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一项来自13个国家的荟萃分析研究计算了不同心血管疾病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情况,其中伴CVD的2型糖尿病与不伴CVD的2型糖尿病相比,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等的医疗支出都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生发展和不良预后结局,所造成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

2024房颤管理指南

2024房颤管理指南
此外,该指南还介绍了其他治疗手段,如心房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和心房缩窄术等。
总之,2024年房颤管理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最新的治疗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处理房颤患者时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这些指南的实施有助于减少房颤患者的卒中和死亡风险,并提供更好的临床管理。
该指南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和治疗。
第一,对房颤类型进行分类。基于持续时间、自行患者及其他因素,房颤可分为福鍪颤、持续颤和永久颤等类型。根据房颤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第二,评估和管危险因素,确定患者的卒中风险和出血风险,并根据风险水平制定合适的抗凝治疗方案。
2024房颤管理指南
2024年房颤管理指南是由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共同制定的,旨在为临床医生在处理房颤患者时提供清晰的指导和建议。以下是对该指南的详细介绍。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脏上房的不规则收缩和心室的失灵。研究表明,房颤患者有较高的心脏病发作和死亡风险。因此,正确管理和治疗房颤对于患者的长期健康至关重要。
第三,控制心室率和心律。使用药物治疗或非药物治疗手段,如射频消融术,以控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和心律,提高心脏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第四,抗凝治疗。根据患者的卒中和出血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抗凝治疗方案。口服抗凝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使用药物如华法林可以降低患者的血凝坏死风险。
第五,同步电击治疗。适用于需要立即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通过使用电击治疗将心脏恢复到正常节律。

房颤射频消融术及复律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

房颤射频消融术及复律患者的抗凝治疗策略
房颤消融患者围术期抗凝治疗策略
房颤消融患者长期抗凝治疗策略
华法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
第一组,使用普通8mm导管消融手术时,术前3天中断华法林,按照1mg/Kg注射低分子肝素至术前12小时,术前静脉注射15000U肝素,术后肝素桥接华法林至INR>2.0;第二组,使用3.5mm开放式灌注导管手术,围术期抗凝方案同第一组 ;第三组,使用3.5mm开放式灌注导管手术时不中断华法林
所有患者导管消融持续华法林抗凝达标4周
荟萃分析再次证实房颤导管消融围术期
持续华法林显著降低血栓栓塞风险和轻微出血,且不增加大出血
纳入9个研究的27402例患者,6400例房颤消融患者继续使用华法林抗凝(简称:CW组),围术期中断华法林的患者使用肝素(DW组)
Santangeli P, et al. 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2 Apr;5(2):302-11.
0.7 (0.7)
0.8 (0.9)
CHA2DS2-VAS,平均分(SD
1.5 (1.3)
1.7 (1.4)
既往VKA使用比例,n(%)
36 (29.0)
37 (29.8)
既往利伐沙班使用比例,n(%)
23 (18.5)
29 (23.4)
既往达比加群使用比例,n(%)
12 (9.7)
10 (8.1)
D.R. Lakkireddy, et al. Uninterrupted Rivaroxaban vs. Warfarin for Periprocedural Anticoagulantion During 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 A Multicenter Experience

房颤中心发言稿

房颤中心发言稿

房颤中心发言稿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发言,我是XXX医院的XXX,是一名心血管科的医生。

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关于房颤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的情况,并分享一些关于房颤患者管理与护理的经验。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特点是心脏快速而不规则地跳动。

据统计,房颤发病的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且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同时,房颤也是导致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增加死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为了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我们亟需建立房颤中心来进行规范的管理和护理。

房颤中心是一个多学科的协作平台,其中必须有心内科、心外科、神经内科、放射科、心电图室、心脏介入室等各个专业的协作。

只有通过协调各个专业的力量,才能够提高房颤患者的诊治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首先,建立规范的房颤患者管理体系是房颤中心的首要任务。

对房颤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是关键,包括评估患者的心功能、血液流动情况、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等。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只有了解病情,我们才能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房颤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恢复自信。

其次,在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抗凝治疗、心脏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等多种治疗手段。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尤为重要。

抗凝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房颤中心中,我们应该重视对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及时评估患者的脑卒中风险,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和剂量。

另外,房颤中心应该注重护理工作。

房颤患者需要长期进行心电监测,我们可以通过心电监护仪、Holter监测等手段对患者的心电情况进行长期监测。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电话随访、短信提醒等方式定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恢复情况。

这些细致入微的护理工作,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关怀和温暖,更好地配合治疗。

此外,房颤中心还应该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房颤的认知。

房颤会议致辞

房颤会议致辞

房颤会议致辞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和嘉宾:
首先,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房颤会议中发表致辞。

在这里,我代表主办方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房颤是一种很常见的心脏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会议,集结各方优秀人才,深入探讨房颤相关话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治疗经验,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房颤诊治的新进展和前沿技术”,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前沿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如即时心电图监测、射频消融手术、抗凝治疗等。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必将对改善房颤治疗效果、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重大意义。

在会议期间,我们将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专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讨论他们对房颤治疗的看法、评价和建议。

同时,我们也将组织一些技术交流、讨论和实验室操作等,帮助各位医务人员和研究生们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最后,我希望各位嘉宾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与会者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和沟通,共同推动房颤诊治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共同为维护人民健康和社会福祉做出新的贡献。

十分感谢大家的到来!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在北京举行

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在北京举行

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在北京举行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刊》
【年(卷),期】2015(0)11
【摘要】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于2015年10月29~11月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以"弥合裂痕,应对挑战"为主题,联合国内外知名学术组织和和广大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弥合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裂痕,应对挑战,未来10年完成世界卫生组织将慢病所致过早死亡降低25%的防控任务。

【总页数】1页(P1092-1092)
【关键词】心脏病学;北京;会议;国际;世界卫生组织;医务人员;学术组织;公共卫生【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
【相关文献】
1.弥合裂痕应对挑战——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亮点抢先看 [J], 邢辰
2.集海内外名家之言筑中华心血管长城——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精彩撷萃 [J], 邢辰
3.北京将举办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 [J],
4.第十五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美国心脏病学院2004心脏病学进展论坛将在北京举行 [J], 王宏宇
5.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将在北京举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脏骤停后高质量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

心脏骤停后高质量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

心脏骤停后高质量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2024)心脏骤停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院外心脏骤停的年发病率在10 万人中为30.0~97.1 例。

我国OHCA 患者每年超过百万,但出院存活率和良好神经功能预后的比例极低。

CA 后脑损伤是导致死亡和长期残疾的关键因素。

目标温度管理是当前国际指南中唯一被推荐的具有神经保护效果的干预措施。

尽管目标温度的选择在TTM 治疗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议,但最新的证据表明,高质量的TTM 治疗对于改善CA 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1高质量TTM 的定义TTM 是一种“集束化”的治疗干预手段,其包括低温诱导、温度维持及复温等三个阶段。

高质量TTM 是强调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进行持续的动态评估、诊断和干预,以确保治疗的连贯性和有效性。

同时,及时识别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从而优化TTM 的各个环节,更好的改善患者预后。

2TTM 的启动时机2023 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在CA 成人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若仍处于昏迷状态,应进行目标温度管理(TTM)治疗。

然而,该指南并未具体说明TTM 的启动时机。

研究表明,心肺复苏后迅速启动TTM 有助于减轻再灌注损伤,且每延迟1 h 启动TTM,患者的死亡风险可能增加约20%。

尽管早期降温策略在理论上具有优势,但一些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无论是院前还是心肺复苏过程中使用冰盐水快速诱导低温,均未能改善患者的结局,反而可能增加患者发生再停搏或肺水肿的风险。

此外,尽管经鼻冷却装置能显著缩短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及存活率并无显著影响。

考虑到CA 患者的异质性和需要进行“集束化”治疗的特点,院前环境下的研究很难揭示TTM 的潜在益处。

然而,2019 年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的研究指出,如果从抵达医院到TTM 启动的时间控制在122 min 以内,对于可电击心律的CA 患者,其存活率有显著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8 No.19 October 20185长程持续性房颤内外科联合消融,守好哪些底线?——第二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会议集萃文图/《中国医药科学》记者 费 菲房颤导管消融的远期疗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刘兴鹏指出,2012年Ouyang 在JACC 报道了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5年随访结果。

这项来自德国汉堡的研究纳入202例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持续房颤病史(49±44)月。

随访56个月,单次消融成功率为20.3%,多次消融后成功率为45%。

房颤持续<2年,成功率76.5%;房颤持续>2年,成功率为42.2%。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5年随访结果的第2项研究,也是来自德国汉堡的Stepwise 消融术式研究。

纳入493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平均房颤病史14个月。

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器质性心脏病、首次手术未成功终止房颤、多次消融(线性消融引起房速复发)是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多次手术后成功率为45.6%(Daniel Steven,Cir AE,2015)。

第3项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5年随访研究是Haissagurre 报道(Cir AE,2015)。

这项来自法国波尔多的研究纳入15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平均持续房颤病史13个月,长程持续性房颤多次消融后成功率为55.1%,持续性房颤77.8%。

房颤的外科消融疗效回顾外科迷宫手术的历史可以看到,1987年由James L. Cox 医生第一例 Cox 迷宫手术(Cox-Maze Ⅰ)成功实施以来,外科手术为心房颤动的治疗打开了新的一扇门。

Maze Ⅰ型手术的问题是窦房结变时功能不全,左房功能障碍,应用体外循环和切与缝(cut-and-sew)技术。

Maze Ⅱ型手术取消高位右房的切口,左房顶的切口移向后方,缺点是需要横断上腔静脉。

Maze Ⅲ型手术进一步提高SR 维持率,保护窦房结功能、减少术后起搏器植入。

Cox 报道Maze Ⅰ、Ⅱ、Ⅲ型手术失败率为1.2%(4/346)。

1999年Maze Ⅳ型手术从右胸小切口开胸,隔离肺静脉+连线,用冷冻、超声、微波、激光等能量形式代替“切和缝(cut and sew)”。

2017年《循环:心律失常和电生理》(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微创迷宫手术治疗持续性/长程持续性房颤围手术期安全性和5年随访结果。

基线信息及手术方式,133例持续性房颤患者(78%为长程持续性房颤),平均年龄(57.3±9.2)岁,左心房(4.9±1.0)mm,房颤持续时间51个月。

Maze Ⅲ型/IV 型手术,右侧小切口开胸,体外循环。

123例为冷冻消融,10例为射频+冷冻消融,平均随访65个月。

随访5年结果显示,最终窦性心律维持率达90%,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成功率为79%,不服用AAD 且无再次消融成功率73%。

外科微创消融影响成功率的多因素分析显示,心脏射血分数(EF)值、新型外科冷冻消融笔的使用、房颤持续时间是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其中射血分数(OR =0.94,0.89~0.99,P =0.019);房颤的持续时间(OR =1.08,1.01~1.15,P =0.027)。

房颤的内外科杂交手术治疗单纯导管消融或单纯外科手术治疗持续性房颤均存在“天花板”。

左心房后壁和左心耳是房颤局灶富集区,同时也是导管消融严重并发症的高发区。

心房外膜脂肪垫和Marshall 韧带(LOM)与房颤机制密切相关,但难以通过导管消融心内膜彻底毁损。

经心外膜解剖消融,虽然消融线视觉完整,但消融径线上仍可能存在传导缝隙(gap)。

房颤驱动病灶位于微创外科消融线以外,如左房前壁、右房时,外科无法操作。

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致命并发症是左心房-食管瘘。

经胸腔镜钳夹肺静脉消融术后仍可能存在gap。

在内外科杂交消融手术中,如果把征服持续性房颤比作一场现代化立体战争,心外科医师实施的是空中打击,消灭重要目标,即更高的永久性肺静脉隔离率,更容易实现左房后壁电静止状态、消融Marshall 韧带/心外膜脂肪垫和处理左心耳。

心电生理医师的6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8 No.19 October2018目标则是消灭地面有生力量,即验证肺静脉和左房后壁电学隔离;左房前壁和冠状窦的复杂心房碎裂电位(cFAE)消融;可以右心房的标测与消融;可以多次redo 消融。

突破“天花板”,发挥持续性房颤内外科杂交消融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最大程度上毁损和房颤维持相关的重要结构,在手术微创和消融损伤彻底之间实现平衡,心外膜消融和心内消融实现互补效应,电生理指导下进行的消融更加有的放矢,远期疗效或优于单纯导管消融术及外科消融术。

2018年,来自比利时的La Meir 团队发表在Eur J Cardiothorac Surg 的杂交手术的3年随访结果显示,共纳入64例患者,平均年龄59岁,47%为持续性房颤,6%为长程持续性房颤,平均LA 前后径(39±14)mm,平均随访(1732±353)天。

刘兴鹏教授团队发表在2018年PLoS One 的一篇文章分析了房颤杂交手术的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杂交手术研究,其中单臂研究13篇,队列研究3篇。

纳入765例房颤患者,其中长程持续性房颤488例,持续性房颤214例,平均房颤病史(5.0±1.6)年,平均随访时间(21±11)月。

手术成功率的结果分析显示,不服用AAD 条件下手术成功率为73%(95%CI,64%~81%),服用AAD/redo 消融(52例)条件下手术成功率为83%(95%CI ,75%~89%)(手术成功定义为无>30s 的房性心律失常发作)。

亚组分析手术成功率的可能影响因素分析如下:考虑消融能量来源是单极射频消融67%(95%CI ,53%~79%)还是双极射频消融84%(95%CI ,76%~91%);一站式杂交手术69%(95%CI ,53%~83%)还是分期杂交手术78%(95%CI ,67%~88%);是否有既往导管消融史:未接受过导管消融87%(95%CI ,73%~96%)还是接受过导管消融74%(95%CI ,62%~91%)。

分期杂交手术更有利。

哈特瑞姆心脏医生集团的房颤一站式杂交手术过去3年共完成近50例患者,总结截止到2017年12月的3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相关情况。

其中3例为持续性房颤患者,27例为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

基线资料如下:女性6例(20%),平均年龄(59±9)岁,BMI (27±4)kg/m 2,持续性房颤3例(10%),CHA2DS2-VASc 评分≤1的14例(47%),CHA2DS2-VASc 评分>1的16例(53%),左房内径(LA)是(45±6)mm,左心室功能(LVEF )为(62±9)%。

中期随访(20±9)个月的结果显示,单次手术成功率73%,目前维持窦性心律的患者25例(83%)。

术中消融直接终止房颤24例,其中6例为电复律(复发率高,4例复发)。

入组患者房颤平均持续6.9年,房颤一站式杂交消融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房颤杂交消融手术的患者如何选择?选择杂交消融术的患者需要平衡其风险和获益。

目前杂交消融术随访成功率可喜,但尚缺少杂交消融与单纯外科消融或导管消融的随机对照比较数据。

风险则是外科消融可能并发症和导管消融可能并发症的叠加,即使切除左心耳,可能仍然存在栓塞风险。

2017年HRS/EHRA/ECAS/APHRS/SOLAECE 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治疗专家共识,提出了持续性房颤杂交消融术适应证的指南推荐。

杂交消融术与微创外科消融可作相同推荐(Ⅱb),并发症风险主要来自外科手术风险,导管消融的风险并无明显增加。

适应证为持续性/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失败或患者自主选择接受杂交手术。

临床实践中多数研究并不仅纳入导管消融失败者,预计导管消融效果差者是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AADs)无效、持续房颤合并左房大或结构性心脏病、长程持续性房颤者。

栓塞风险高的患者可以切除左心耳(LAA)。

欧洲24个中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推荐杂交消融术适应证为持续性/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失败的患者。

临床实践中这种指征的患者占30%。

刘兴鹏教授总结说,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的远期疗效尚有待提高,微创外科手术治疗持续性房颤效果比较确切,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杂交手术治疗持续性房颤安全有效,但其最佳适应证仍有待完善。

心房颤动消融能量取舍之道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心脏介入专科主任刘启明——导管射频消融应用最广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作为目前临床□刘兴鹏:房颤内外科联合消融需关注病例选择、消融策略等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8 No.19 October 20187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消融能量,主要是通过交流电产生的电磁波中的频谱被传送到射频消融头端部分的能量,通过热介导,产生组织治疗损伤。

目前多应用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的方式,其原理是让盐水对头端电极产生持续冲刷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块凝结的风险,同时,盐水还能让导管头端保持很低的温度,从而使导管能以稳定功率释放更多能量到组织。

在射频消融导管中,闭合式灌注导管为7F,4mm 的尖端电极,5%葡萄糖溶液连续循环通过尖端电极,流速为36mL/min;开放式灌注导管为7.5F,3.5mm 的尖端电极,将肝素(1U/min)生理盐水冲洗通过电极和6个直径为0.4mm 的灌溉孔,流速为17mL/min。

射频导管消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射频导管消融的电流和能量输送主要依赖于电极和组织交界区较低的阻抗,但电极周围组织如出现干燥、凝固和焦痂可使热传导性能下降;若后壁消融不透或不连续,可能导致隔离不完全,出现房颤复发或无休止的房速;若消融过度,则可导致心脏穿孔或心脏压塞等并发症,并且可能伤及毗邻组织(如食管、气管、膈神经等),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操作时应更加精细。

冷冻球囊消融血栓栓塞风险低冷冻球囊消融技术发展历经了18年,最初用于二尖瓣换瓣手术合并房颤以减少手术创伤。

2000年意大利医师Garrido 成功开展心外膜途径的房颤微波消融术。

200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批准该项技术应用于临床。

冷冻球囊消融是肺静脉隔离的重要有效手段。

从冷冻消融的机制来看,射频消融是一个加热的过程,高温使组织干燥脱水、凝固坏死。

冷冻消融则是一个吸热过程,低温使组织结冰、脱水和坏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