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基本桩功
形意拳入门桩功三体式
1.周身放松. 自然直立:两臂下垂,两掌自然靠于腿外侧;头正自然拔起眼, 下颏回收;平视;齿扣,舌顶上腭;前脚尖朝前,脚跟靠于后脚的里踝骨;后脚尖外展,与前脚成45 度左右夹角(图l~1)。
要点: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姿势正确,周身放松,呼吸自然。
2.两前臂贴身向胸前抬起;手心朝下(图1~^)。
要点抬前臂时既要贴身, 又要使掌根的拇指侧贴于“心口”旁。
这就是“肘不离肋, 手不离心”、“摩经”、“手摩内五行”的技法要领。
不得耸肩、亮肘,更不要提气, 用拙力。
3.两前臂及掌根拇指侧贴身,随呼气自然下按, 停于小腹前;两腿同时屈膝下蹲(图1~③ )。
要点下按时, 上体自然正直、头顶、项直、沉肩、坠肘;呼气时, 两手下按, 边下按边塌掌根,使掌指保持水平, 气亦随之下沉入丹田。
两肘抱于两胁,拇指横平靠于丹田。
两腿下蹲要跪膝、压踝, 前膝向前, 后膝紧靠于前膝里侧成半蹲姿势。
提肛, 不得突臀, 上体保持与地面垂直。
4.两掌握拳,两拳与两前臂同时贴身由里向上翻转,拳,心朝上(图1~④〉•要点握拳时要先从小指依次卷握,成实心拳,自然, 不用拙力。
向上翻转两拳要有拧拉之意,使两拳停于脐之两侧,两肘,必须仍抱贴于两肋(图1~@、附1~@正面)5.左拳及左前臂贴身上钻,至“心口”上颏下处(图1~5)。
要点拳及前臂上钻时,必须沉肩、坠肘,又要做到“肘不离肋,手不离心”。
这就是拳经所指的“先打顾法后打人”的“虎抱头” ,是“亦顾亦打蓄力待发”的技法窍要。
6.上动不停。
左拳及左前臂继续上钻,从颏下钻出,拳心朝上,高不过眉;同时左脚进步,形成前三、七的夹剪步(图1期、附1~⑥正面)。
要点左拳贴身从频下、嘴前钻出,即“虎抱头”的具体运用,亦即拳经云“出洞入洞紧随身”,“洞”是指人嘴。
钻出的拳要向外拧,有横劲却不见横形,眼看小指窝。
出拳时要肩催肘,肘催手,顺腰拔背,上体形成似正非正,似斜非斜。
出脚时要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
尽管不是向远进步, 也要一动步就要有“三催' , 之意与劲, 并要于脚齐到,也是为给动作打基础。
形意拳秘传桩功
形意拳秘传桩功1. 无极桩歌诀无极妙处无限,独静孤月伴仙,神安养心清净,满洒放松得闲。
宽松衣带,身体完全自然放松,心平气静,两腿放松,自然盘坐。
颈正直放松眼似闭非闭。
舌微顶上腰,口似闭非闭。
左右手腕轻放在左右膝盖上,或两掌报球状在胸前(图1-1)。
盘膝有三种,自然盘膝、单盘膝、双盘膝。
无极桩是自然盘膝,初练选择自然盘膝,循序渐进然后再练单盘膝、双盘膝。
练功觅环境清净,空气清新流通的地方。
练功不分早晚,心情悠闲想练就练,练功时间长短顺其自然。
无极桩是一种集放松调息静坐于一体的桩功,调节情绪,消除疲劳,疏通百脉.充实精气神。
练此桩对于调节精气神效果特佳,悠然的松弛,自然的放松,使心情很快感觉清爽,身体得到调节而感到舒适。
练习无极桩无动作,以调息放松静坐为主。
调息方法繁多,细品千变万化。
简单地说调息就是调整呼吸。
无极桩的调息方法是先自然呼吸,再深呼吸,深呼吸时气要细缓长深,然后再回归自然呼吸。
气的运行按照混元气大循环法运行,调息完全在放松中进行,放松的愈好效果愈好。
气运行时心情悠闲在宇宙间,心中聆听自己的呼吸,在倾听呼吸时也许会感觉呼吸有些不寻常,这种现象是精神气质在变化,大脑思维中潜在的智慧被触动。
此时要调整心态,万缘放下,消除妄念,调匀呼吸,使形体意念进入自然放松境界。
此状已澄清思虑,已排除心烦神脑乱,精气神已进入补充修复状态,自然盘膝打坐,静坐中淅人上乘佳境。
心念不起,妄念不生,还本性清净,修身养性,增强体质。
2. 混元桩歌决混元一气玄妙开。
百脉畅通春常在采排固炼混元气,三元相聚金刚身(1)立正站好,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心平气和,多次深呼吸(图1-2)。
(2)接上式,右脚向右侧跨一步,两脚之间略宽于肩,分脚时动作要缓慢,眼平视前方(图1-3)。
(3)接上式,两脚不变,左右掌同时向内经小腹上托至胸前,掌心朝上,指尖相对,两掌之间微分,眼平视前方(图1-4)。
(4)接上式,两掌同时内旋向下往前翻,掌心朝前,向前推至两臂内撑圆止,两掌前撑臂与肩平,两掌之间微分;两脚不变,两腿弯,眼平视前方(图1-5)。
形意拳站桩功:三体桩、定劲桩、乾坤桩和鸡腿桩图文教学
形意拳站桩功:三体桩、定劲桩、乾坤桩和鸡腿桩图文教学形意拳人门的一定之规,称做形意拳基本功,它是延年养生、学好套路和正确掌握技击要领的必不可少的基础训练,它包括通经络、养真气、定形式、固底盘四个方面。
形意拳是体、用、艺三者兼备的优秀内家拳种之一,讲究内外兼修,神、气、形合一。
内有气之飞腾,外有势之变化,劲有起落、横竖、吞吐、刚柔,三者合一,方得养生与技击之妙用。
初学者必须先进行气、形、劲三个方面的基础训练,然后才能开步练拳。
站桩功是按照一定的形式要求站立不动的一种练功方法,是形意拳入门格式之本。
老前辈们的功夫都是“站”出来的。
刘老先生常说“二劈不如一站”。
尚云祥先生授徒,要先站三年桩,考试合格才能开步练拳,可见站桩之重要。
站桩的形式多种多祥,而比较常用的有:定劲桩、乾坤桩、鸡腿桩和三体桩四种。
定劲桩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置于大腿外侧,手心朝里;两膝微屈,膝盖与脚尖在同一垂直线上;上身正直,胸背肌肉要放松,松腰,垂臀,顶头,竖项。
然后两臂向前徐徐抬起,高与肩平,屈肘沉肩,如在胸前抱球状,掌心朝里,两中指尖相距约1分米(3寸许)(图1-1)稍停,随即两小臂内旋,掌心翻转向外(前方).虎口撑圆,高与口齐,眼看中指尖(图1-2及其侧面图)。
此时精神要内导,目似合未合,垂睑内视;口似闭未闭,舌顶上颚;呼吸纯任自然,由粗而细,由快而慢,由有而无,由动而静;意想小腹内之气,起伏动荡,四肢之气,上下流通、意到下肢,渐觉小腿与脚掌、脚趾有气沉肿胀之感,十趾抓地,有人地二尺之意;意到双手,便觉十指发痒、发麻,双掌发热发胀,有变大变f之感。
此时如闭合双口,便觉天地间空空荡荡,只剩自己双手,其大无边。
此乃生发周身浩然之气的要法也。
初练者,站十分钟便觉劳累,可稍稍活动后再继续站。
随着功夫的长进,站的时间可越来越长。
每天旱晚各站一次,每次以不少于40分钟为宜,多者不限。
乾坤桩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足心空涵.如行泥地;两膝放松微屈,下与足尖相对;两臂徐徐向前抬起,屈肘沉肩,掌心向里,高与胸齐,如抱球状,不能用力;顶头竖项,正脊,拔背涵胸,肌肉松净,任大气之自然流行,下于丹田。
形意拳桩功
至此,以养生蓄丹田之气为目的基本桩法已介绍完毕,以上桩法适应于老、弱及初学者,意在初步领悟以意率气的要领,并使丹田之气得到蓄养,为下步练习增长功力的桩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第五式开始,双手要求离开躯干而无有依托,与前四式相比较易出现疲劳,但能明显增长功力,是实战技击和推拿按摩施力稳定持久的基础。
第五式
本式的运周天须作两点说明,其一:对于初练者来讲,站桩的全过程不必始终运转不息,这样可能会感到过于劳累,可以用顺呼吸法或逆呼吸法仍以丹田呼吸作为休息,交替导气运转,以免躁热心烦,无法持久。其二:此处所讲运气路线为沿督脉,过尾闾,通髓路,过夹脊,透玉枕直上泥丸,然后由泥丸直降下丹田沉入海底,是直升直降,它与按摩技法中关于小周天任督二脉运通的理论并不冲突,其目的是运通髓路、强健脊柱,突出武术内功以阳为本的特色。武术用以击打人身之筋骨,按摩用以祛除人身之邪气,同样需要施术者筋强骨健,因此临证施用技法运通任督,必须建立在髓路通,脊骨强的基础之上方可实现。其有别于养生内功中无施力于外的运通小周天,平素注意锻炼脊骨是非常必要的。
对准丹田穴(男左手在内侧,女右手在内侧)。头要正,不要左右摇摆,且微向
上顶。肘往前合一点,向下沉,但不要用力。微含胸。腰调直后尾骨往前翻,有
坐的感觉,整个后背是平直的。重心在脚跟,前脚掌抓地。完全放松,采取腹式
呼吸,即吸气时小腹鼓起,呼气时小腹收紧。
站桩时间:依自己能力,由短时间到长时间。开始时站一会儿也许就会觉得
形意拳站桩八法
形意拳站桩八法形意拳内功修炼站桩八法第一式形意拳的内功修炼是靠桩功的站桩修炼而获得的,形意拳的站功八法都是平步桩,习练者极为稀少,但它对内气的修炼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为大家介绍形意拳内功站桩八法第一式的桩法练习方法。
形意拳内功站桩八法第一式练法:先使身心放松,两手自然下垂,此时要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心不遐想,神不外弛,做到无欲无求,心静如水,舌抵上腭,两腿并立,深呼吸数次,轻吸缓呼,要求做到松、静、自然。
左脚向外横跨,落步后调整重心,使两脚与肩同宽,脚尖向正前方,既不可内扣也不可外分及一前一后,要保持平、正。
然后十趾扣地,足心涵空,身体70%的重量落在后脚跟,30%的重量落在前脚掌。
由于后脚跟承重较大,站桩又需要有时间作保证,因此练功时应穿着软底平跟鞋为宜。
膝微屈,似直非直,似曲非曲,膝欲曲而委中大筋欲直,前曲后伸,使大腿后侧肌肉形成上挺之力。
两膝的内侧向外翻,使两脚产生外分之力,其感觉为欲以足跟为轴,两足尖向外转动,但由于脚底与地面的摩擦力阻止了转动,欲动而未动之时为最佳。
由于膝内侧外翻,带动大腿内侧也有外翻之力,所以当两胯向内微合时,圆裆也随之完成。
此时两腿从脚到胯全部形成了横向的争力和上挺力,横竖相济,正符合“足坚而稳,膝曲而伸,裆深而藏”的要求。
提住谷道,尾骨向前翻起,两臀相抱,欲坐而未坐,大腿根部折弯处向内微敛,可调直腰椎的生理弯曲。
腰椎拔直后,背部要求平、正,脊椎直,尾骨不得左右偏斜,保证了尾闾的中正,也保证了脊椎的正直。
两肩松开,微向内扣,使两肩欲交于前方,此时背部横向拉平。
因两肩内扣,胸部自然向内含,自能气降丹田。
左手内侧“劳宫”按住腹部“气海”。
再以右手内侧“劳宫”搭在左手“外劳宫”,两手都不要用力按,要求若即若离。
两肘离开两肋,肘尖向前翻,使两“曲池”欲交于正前方,两肘同时还要下沉,有落地生根之意。
下颏内收,提起耳后高骨,使“百会”上顶,额向前顶,形成向上牵拔之力,与扣肩、合肘、沉肘,共同形成横向和竖向的拔劲,也是横竖相济的劲力。
形意拳浑元桩
形意拳浑元桩本功法练功时要求掌握阴阳相合、动静相兼、内外相联、刚柔相济原则,使整体一气贯通,内发于外,达到全身混元一气,故名混元桩。
它是形意拳的基本功,具有技击和压疗双重作用。
相传系南宋时期汤阴大佛寺慈悲禅师所作。
现据中国医科大学已故张董僧老师所授,简介如下:主要功法一、定步桩(站功)两脚平行,距同胯宽,头正颈松,两肩要平,空胸实腹,后背要园(不可驼背),膈肌下沉。
腰椎平正,小腹自然凸起,在松腰的同时尾椎下沉,两膝向下弯曲,臀部下坐,两臂自然下垂,手心向里,扶于膝盖上方大腿前。
全身肌肉放松,腹式呼吸,意守丹田,精神凝静,两眼半合,口似张非张,牙似咬非咬,舌抵上□,搅舌咽津。
鼻吸鼻呼,气贯丹田,二目返视,内观丹田,呼吸逐渐深长,虽不调息但节奏明显,吸气时隔肌下沉,小腹微凸,呼气时小腹微收(练过一个阶段后在呼吸的同时可产生腹鸣)。
垂手站立觉周身微热,似有内气冲动的感觉时,两臂抬起,手尖相对,距同头宽,手心向内,沉肩坠肘,两臂环抱,后背及两臂呈一圆形。
手的高度与口齐,抬手后注意放松,意向下引,两足生根,似入地三尺,面前如抱一圆桩,气流全身,通体舒畅,头脑清新,再将两手翻转朝前。
其它要领不变。
最后两手背撑腰,两肘稍前合,站功结束,接作走功。
二、换步桩(站功)其它要领同定步桩,仅下肢为两脚前后分开,后脚足尖外展 30度,前脚放正,足跟抬起。
前腿负体重十分之四,后腿十分之六,切实做到混元一气的要求。
换步时前脚跟落地,足尖外展,后脚上步,平起平落,如此反复换步。
两手抬起,手心先向内,后翻转朝前,,最后两手背撑腰,复归动作,即可接作走动。
三、自由步(走功)自由步是走动的一种。
上身及其它要领同前,两手背撑腰,走时两腿同时弯曲,两膝似向下跪,腿部肌肉放松,随势沉气,一脚平起,抬至踝上如,然后平落于前脚尖内侧,两腿微直,但仍保持一定的曲度,如此反复迈步前行。
步法要慢,速度要匀。
练功结束时双手放下,缓缓散步而止。
四、坐功坐同走、站基本要领一致。
形意拳站桩的正确方法
形意拳站桩的正确方法
形意拳最基本的练习方法之一是“站桩”,也称为“静静站”。
它是
形意拳的基础,是其他拳法的基石。
下面是形意拳站桩的正确方法:
1.调整身体。
站在两脚之间,与肩宽相等。
双脚成为一个直角。
将膝盖略微弯曲,
并使重量均匀地分布在双脚上。
2.放松身体。
让你的身体松弛到位,身体自然地垂直,让你的上半身,臂和手自然
地下垂。
头部应向上,使你的眼睛看向前方,而不是向下。
3.保持正常呼吸。
呼吸是非常关键的。
深呼吸可以帮助你放松和集中注意力。
4.注意站的时间和次数。
初学者可以每次站1-3分钟,每天练习3-5次。
逐渐提高时间和次数,直到你的身体习惯了这个姿势。
5.注意力集中。
站桩是一种身体锻炼和内功修炼。
在站桩期间,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
内部,意识到呼吸和能量流动。
这可以帮助你提高身体控制和内在力量。
6.正确结束。
结束时,慢慢地放松你的身体,然后慢慢的站起来。
站桩后,可以做
一些身体伸展来缓解身体的紧张感。
以上是形意拳站桩的正确方法。
在练习时,注意保持身体松弛和集中注意力。
逐渐提高站桩的时间和次数,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形意拳混元桩-OK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以下无正文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形意拳入门 桩功三体式
1.周身放松.自然直立:两臂下垂,两掌自然靠于腿外侧;头正自然拔起,下颏回收;眼平视;齿扣,舌顶上腭;前脚尖朝前,脚跟靠于后脚的里踝骨;后脚尖外展,与前脚成45度左右夹角(图l~1)。
要点: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姿势正确,周身放松,呼吸自然。
2.两前臂贴身向胸前抬起;手心朝下(图1~②)。
要点抬前臂时既要贴身,又要使掌根的拇指侧贴于“心口”旁。
这就是“肘不离肋,手不离心”、“摩经”、“手摩内五行”的技法要领。
不得耸肩、亮肘,更不要提气,用拙力。
3.两前臂及掌根拇指侧贴身,随呼气自然下按,停于小腹前;两腿同时屈膝下蹲(图1~③)。
要点下按时,上体自然正直、头顶、项直、沉肩、坠肘;呼气时,两手下按,边下按边塌掌根,使掌指保持水平,气亦随之下沉入丹田。
两肘抱于两胁,拇指横平靠于丹田。
两腿下蹲要跪膝、压踝,前膝向前,后膝紧靠于前膝里侧成半蹲姿势。
提肛,不得突臀,上体保持与地面垂直。
4.两掌握拳,两拳与两前臂同时贴身由里向上翻转,拳,心朝上(图1~④〉.要点握拳时要先从小指依次卷握,成实心拳,自然,不用拙力。
向上翻转两拳要有拧拉之意,使两拳停于脐之两侧,两肘,必须仍抱贴于两肋(图1~④、附1~④正面)5.左拳及左前臂贴身上钻,至“心口”上颏下处(图1~5)。
要点拳及前臂上钻时,必须沉肩、坠肘,又要做到“肘不离肋,手不离心”。
这就是拳经所指的“先打顾法后打人”的“虎抱头”,是“亦顾亦打蓄力待发”的技法窍要。
6.上动不停。
左拳及左前臂继续上钻,从颏下钻出,拳心朝上,高不过眉;同时左脚进步,形成前三、七的夹剪步(图1~⑥、附1~⑥正面)。
要点左拳贴身从频下、嘴前钻出,即“虎抱头”的具体运用,亦即拳经云“出洞入洞紧随身”,“洞”是指人嘴。
钻出的拳要向外拧,有横劲却不见横形,眼看小指窝。
出拳时要肩催肘,肘催手,顺腰拔背,上体形成似正非正,似斜非斜。
出脚时要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
尽管不是向远进步,也要一动步就要有“三催’,之意与劲,并要于脚齐到,也是为给动作打基础。
形意拳的桩功
形意拳的桩功形意拳桩功是以养气、练气为主,通过站桩来聚气、运气,使人体气血充盈、通达,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作用。
本桩功包括三才桩、激气桩、炼丹桩、混元桩、盘根桩和三体式等。
1、三才桩此桩并不是“三体式”的亦称,而是一个单独的桩功。
此桩动作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吐纳导引的内气运行和肢体运动,并有独特的功用——通过呼吸吐纳,来引导内气的升降起落和肢体、躯干的开合伸缩,达到采气、养气和炼气的功效。
2、激气桩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能量,它包括先天之元气和后天之宗气、营气、卫气,并分布在四肢百骸和五脏六腑,以升、降、出、入的气机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
练此桩功,可以把先天、后天之气激活、强化,让人体周身气血充盈,激发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3、炼丹桩炼丹桩,一是指外形象过去道家炼丹的炉子,二是指该桩功主练丹田内气。
练此桩功,将人散乱于外的后天之气,通过起落钻翻、横竖束展、顺逆阴阳等动作、意念和呼吸的导引,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的先天之元气,相交、中和为混元一气,聚之于丹田形成丹田内气,并运之——“一气之起落(束展)”,将之顺通五脏(即内五行),运转任督二脉(即“小周天”),同时对脚踝、膝胯、腰椎、肩颈等部位关节进行抻筋拔骨得到很好锻炼。
4、盘根桩气为劲力之根(经云:以上以下十四处打法,俱不脱丹田之气),盘根就是把丹田内气经过动作、呼吸和意念的导引,通过经络和腠理,盘运至人体各部位(即“大周天”)。
通过此功法的锻炼,疏通经络、强化气血的运行,促进人体脏腑的阴阳平衡和气机运动的顺达和谐。
5、混元桩形意拳门内的混元桩不同于太极拳和大成拳的混元桩,步型不是那种类似于马步的步型,而是类似于三体式三七步的“一九步”,主练“一条腿顶两条腿”的平衡稳定。
上肢是怀抱乾坤,通过含胸拔背来拉伸脊椎,消除后天的S形凹陷而练就返先天的“龙骨大弓”。
同时通过“三香朝天”和“五心相并”来引导气血的运行。
形意拳桩功—三体桩,基本要求好基础成就好功夫
形意拳桩功—三体桩,基本要求好基础成就好功夫三体桩是形意拳的基本桩功,也是形意拳李氏功法的基础功法,即:“入道之门”。
经前人实践,三体桩的主要作用是稳固周身,坚实根基;抻筋拔骨,蓄气增力;舒筋活络,通行气血;改造生理,益寿延年。
因此,大家只有深入研习,才能真正体味其精髓之处。
三体桩有高桩、中桩和矮桩三种形式。
三体桩高桩,由于它站立姿势较高,膝关节弯屈较小,两腿对全身支撑的负荷小,故长功缓慢,仅适合于老年人或体弱者练习。
三体桩中桩的要求,以左式三体桩为例。
①上段:头要端正,下颏微收,口合齿扣,舌顶上腭,两眼注视左手中指尖。
②中段:两膀要扣,右肩成拗,左肩顺随。
左臂前伸,左肘关节弯屈150度,肘关节下垂,左掌心向右侧上方,手指向上略分微屈,虎口圆开。
右肘关节弯屈90度贴在右肋上,右掌须置在前胸中线的位置,掌心向下,虎口圆开,直腰坐胯,拔背收臀,两肋外张,尾闾中正,肛门提起。
③下段:左脚掌内侧与右脚跟内测均在一直线的左右两侧边缘上,两脚前后相距为60~80厘米,左脚掌轻着地。
右脚支撑,脚趾抓地,脚心空含,左腿弯屈150度,右腿膝关节弯屈140度。
两腿力量分配是左腿为三,右腿为七,两腿根部夹紧。
三体桩中桩锻炼的要求有八个字:顶,扣,圆,疾,抱,垂,屈,挺。
顶,要求为三顶,即:头向上顶,舌向上顶,手向外顶。
扣,要求为三扣,即:两肩要扣,手脚背要扣,牙齿要扣。
圆,要求为三圆,即:脊背要圆,胸要圆,虎口要圆。
疾,要求为三疾,即:心要勇疾,腿要勇疾,手要勇疾。
抱,要求为三抱,即:丹田抱气,胆量抱身,两肘抱肋。
垂,要求为三垂,即:引气要下垂,两肩要下垂,两肘要下垂。
屈,要求为三屈,即:两肱宜屈,两股宜屈,手腕宜屈。
挺,要求为三挺,即:颈项要挺,背腰要挺,膝盖要挺。
形意拳三体式桩功篇.doc
形意拳三体式桩功篇形意拳的三体式桩法我国著名的形意拳大师孙禄堂在传授拳术时,十分重视基本功法的练习。
三体式是形意拳的基本桩法,他常讲:“三体式是形意拳的母拳,拳中变化万端,但基本上离不开三体式。
”他还说:“世间练拳者多如牛毛,为何成道者却凤毛麟角呢?这是因为许多人不知形意拳中的内劲究竟是什么,却只是在形象处猜想,有的以为心中努力,有的以为腹中运气,这种错误不胜枚举,其实都是抛砖弄瓦,以假乱真。
这三体式则是形意拳的基础,只有日日练习,持之以恒,由微而著,此中绝无捷径,也难取巧。
”所以孙禄堂先生对前来向他求学形意拳的,他都严格要求他们认真练习三体式桩法。
所谓三体(旧时称作三才,即天、地、人),在拳术中则是把人体分头、手、足三体。
三体又分为三节,如:头为梢节,背为中节,腹为根节;手为稍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
各节都有一定的运动规则,如:顶头,塌腰,松肩,坠肘之类。
练习三体式,使周身上下内外筋骨肌肉,无一处不受到锻炼。
此乃前辈拳师们积累的宝贵经验,后学者切勿轻视。
要细心体会,悟通真谛,逐步提高,才能获得健身功效与攻防技能。
站三体式时,从预备式到定式,初练者必须按三个过程动作的要领去做,才能将三体式动作完成得正确。
反之,差之毫厘,则谬之千里。
孙剑云三体式练法:一、预备式:身体直立,眼向前看,舌顶上腭,口唇虚合,下颌微收,两肩垂平,两臂自然下垂,两手五指并拢靠在腿部,两腿直立,膝盖后挺,两足尖向外撇,足跟靠拢,成九十度,意识集中。
二、转身半面向右,移动左足,脚尖向前,脚跟靠住右脚内踝,成四十五度,平视前方。
三、两小臂徐徐抬起,两肘靠肋,两肩松垂,两手心朝下,抬至与胸平,左手食指向前,平直在下,右手中指向前平直在上,盖于左手食指之上。
手向上抬时,两腿徐徐向下蹲屈。
此式要点:头往上顶,腰往下塌,抽胯,身体正直不可歪斜,心中要虚空,排除杂念,切不可有丝毫怒气。
此式有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四象之称。
形意拳桩法入门教学
形意拳桩法入门教学形意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它以拳为主要技法,注重内外兼修,强调意念与身体的协调配合。
而形意拳桩法则是形意拳中的一项基本功法,它是形意拳的基础,也是形意拳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形意拳桩法的入门教学。
一、基本姿势形意拳桩法的基本姿势是“马步”,即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屈,身体保持直立,两臂自然下垂。
在练习桩法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注意呼吸,保持放松的状态。
二、基本动作形意拳桩法的基本动作有“单桩”、“双桩”、“三桩”等。
其中,“单桩”是最基本的桩法,它的练习方法是: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然后将意念集中在丹田,缓慢地将两臂向前伸展,直至与肩同高,保持一段时间后再缓慢地放下。
在练习时,要注意手臂的伸展要缓慢,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害。
“双桩”是两只手臂同时向两侧伸展的桩法,练习方法与单桩类似。
而“三桩”则是将两臂向前伸展的同时,将一只脚向前迈出一步,保持一段时间后再换另一只脚。
这样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
三、注意事项在练习形意拳桩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姿势要正确: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注意呼吸,保持放松的状态。
2. 动作要缓慢:桩法的练习要缓慢进行,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害。
3. 持之以恒:桩法的练习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急功近利,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 注意调节呼吸:桩法的练习需要注意调节呼吸,保持呼吸平稳,不要憋气或过度呼吸。
总之,形意拳桩法是形意拳的基础,也是形意拳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桩法的练习,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和协调性,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同时也可以增强身体的抗压能力和免疫力。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练习,掌握形意拳桩法的基本技巧,从而更好地发挥形意拳的功效。
形意拳站桩的正确方法
形意拳站桩的正确方法1.姿势站定: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脚尖稍微外扣,落地平稳。
两腿略弯,呈半蹲状,这样可以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并且增加下盘力量。
2.脊椎挺直:保持脊椎挺直,头顶向上延伸,腰背打直,使身体呈立直状态。
这有助于提高站桩时的稳定性,并且有助于内劲的传导。
3.手臂放松:双臂自然下垂,胳膊要放松自然,手臂稍微向内旋转,掌心向内。
手指自然展开,不要用力握拳,保持手部柔软,有助于气的流通。
4.关注呼吸:站桩时注重呼吸,吸气顺着胸腹中轴线下慢慢吸入,气息沉于丹田。
呼气则放松快速,借助上一口含气锁止气息,形成内劲。
5.专注内观:闭上眼睛专注内观,感受整个身体的变化,注意感知丹田的深层气息,慢慢将注意力扩展到全身各个部位。
6.坚持练习:站桩是一种持久性的训练,要进行持续的练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站桩时间都是根据自身情况来调节。
以上是形意拳站桩的正确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站桩其实不仅仅是静止的站立,可以通过意念来调动身体的力量,但同时,也需要放松身体来感受和倾听身体的反馈。
站桩训练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姿势与对重心的控制,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增加柔韧性,锻炼关节的协调性和弹性,促进血液循环与肌肉的强度。
同时,站桩还可以培养内劲,即通过吸收自然界的气来进行内劲的发放,增加身体的力量与稳定性。
通过持续的站桩练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形意拳的内外关系,提高整体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
因此,在站桩的训练过程中,需要保持耐心与持之以恒的精神,确保每次训练有足够的时间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最重要的是,站桩不仅仅是身体的训练,更是心境修养的过程,通过调整呼吸与内观,可以带来身心的平静与放松。
总之,形意拳站桩的正确方法需要注意姿势的稳定、脊椎的挺直、手臂的放松、呼吸的调节、内观的专注以及持之以恒的练习。
通过正确的方法与坚持不懈的训练,将会获得身心的健康与提高拳术水平的机会。
形意拳桩功
形意拳桩功形意拳称站桩为筑基功,筑基功是形意拳万法之源,万变之本。
有口头禅曰:“桩功是个宝,得它才是好。
”想学好形意拳,就要牢牢的打好桩功这个基础。
有了坚实的桩功基础,所习练的形意拳才能刚实迅猛,内外六合,达到“不动如五岳,动如狡兔”。
反之,没有牢固的桩功基础,学到的形意拳套路再多,下的功夫再深,也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形意拳筑基三体式又叫“三才式”,即天地人三才;也是桩功和形意拳所有变化的开始,所谓“万变不离三体式”就是这个道理。
一、三体式功法无极式:习练者先选正方向:立正姿势站好,两手自然下垂,头正上顶,下颏微收,舌顶上腭,呼吸自然,心平气和,把自己融人自然,丢却妄念,初步达到无极式的基本要求。
这时你会感到心脏在平稳跳动,气血在缓缓流动,心旷神怡,直至全身内外阴阳平衡。
“无极式”是三体式的预备式,主要是调理习练者使心态平静,气血周运,阴阳平衡,为筑基功的修炼打好基础。
长时间站无极式,可调节中枢神经,精神内敛,精力充盈;心脏跳动平稳,收放自如;血液流畅,舒展顺达,对于神经衰弱和心脏病症有显著的疗效。
三体式:慢慢的深吸一口长气,然后两掌根从身体两侧慢慢抬至小腹根部位,随气的吸人,两手掌根贴着小腹慢慢抬起,抬至与胸口平时(如图1),再将吸人之气缓缓呼出,随着呼出之气,两手再按原来上升的路线慢慢下落至肚脐两侧,两腿同时微曲(如图2),两掌变拳(如图3),拳心向上,两拳稍停,左拳从肚脐开始,以虎口贴身沿中线向上走至心口(如图4),左拳向前成45度角打出,向着鼻尖对面斜上方行至高与眉齐,虎口向外侧翻拧(如图5),再将拳变掌向里翻转并下落与胸口齐,掌心向下。
在左拳向外打出的同时,左脚也随之向前趟出半步,与右脚成45度角,两脚的间距一尺左右,右手变掌,掌心翻转向下,形成三体式桩功(图6),整个动作是由动到静的过程。
动作要领:动作要完整和谐,鼻尖、手指尖、脚趾尖(图7)三尖相对,身体似正非正,似斜非斜,但头要顶,要正;左手要沉肩坠肘,手与肘臂要有拧裹之劲,指尖向前。
形意拳入门桩功三体式
1.周身放松.自然直立:两臂下垂,两掌自然靠于腿外侧;头正自然拔起,下颏回收;眼平视;齿扣,舌顶上腭;前脚尖朝前,脚跟靠于后脚的里踝骨;后脚尖外展,与前脚成45度左右夹角(图l~1)。
要点: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姿势正确,周身放松,呼吸自然。
2.两前臂贴身向胸前抬起;手心朝下(图1~②)。
要点抬前臂时既要贴身,又要使掌根的拇指侧贴于“心口”旁。
这就是“肘不离肋,手不离心”、“摩经”、“手摩内五行”的技法要领。
不得耸肩、亮肘,更不要提气,用拙力。
3.两前臂及掌根拇指侧贴身,随呼气自然下按,停于小腹前;两腿同时屈膝下蹲(图1~③)。
要点下按时,上体自然正直、头顶、项直、沉肩、坠肘;呼气时,两手下按,边下按边塌掌根,使掌指保持水平,气亦随之下沉入丹田。
两肘抱于两胁,拇指横平靠于丹田。
两腿下蹲要跪膝、压踝,前膝向前,后膝紧靠于前膝里侧成半蹲姿势。
提肛,不得突臀,上体保持与地面垂直。
4.两掌握拳,两拳与两前臂同时贴身由里向上翻转,拳,心朝上(图1~④〉.要点握拳时要先从小指依次卷握,成实心拳,自然,不用拙力。
向上翻转两拳要有拧拉之意,使两拳停于脐之两侧,两肘,必须仍抱贴于两肋(图1~④、附1~④正面)5.左拳及左前臂贴身上钻,至“心口”上颏下处(图1~5)。
要点拳及前臂上钻时,必须沉肩、坠肘,又要做到“肘不离肋,手不离心”。
这就是拳经所指的“先打顾法后打人”的“虎抱头”,是“亦顾亦打蓄力待发”的技法窍要。
6.上动不停。
左拳及左前臂继续上钻,从颏下钻出,拳心朝上,高不过眉;同时左脚进步,形成前三、七的夹剪步(图1~⑥、附1~⑥正面)。
要点左拳贴身从频下、嘴前钻出,即“虎抱头”的具体运用,亦即拳经云“出洞入洞紧随身”,“洞”是指人嘴。
钻出的拳要向外拧,有横劲却不见横形,眼看小指窝。
出拳时要肩催肘,肘催手,顺腰拔背,上体形成似正非正,似斜非斜。
出脚时要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
尽管不是向远进步,也要一动步就要有“三催’,之意与劲,并要于脚齐到,也是为给动作打基础。
形意拳盘根功之动功(行桩)
形意拳盘根功之动功(行桩)动功(行桩)1.第一式∶气归丹田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上身正直,两膝屈曲,如站'三体桩'之势,后脚距前脚约一脚半或稍多些。
后腿膝盖距前腿弯约6厘米(2寸许)。
两手握拳,置于脐下,相距约3厘米(一寸)远,拳心朝下;两肘向外开劲,两肩向下沉劲,两膊成半圆形,含胸拔背,顶头竖项;头向左转约30°~45°,二目平视。
这种姿势叫做鸡腿、龙身、猴背、熊房(图1)。
图1上身及双膊保持不动,双脚沿半径约一米的圆圈向左行走。
两脚各走一条线,走圈不可过大。
走步时,左脚外摆,肾经之脉气牵动;右脚向内扣,膀胱经之脉气流行。
步不要大,以两脚相距一脚半为宜。
双膝仍要保持屈山,后腿膝盖距前腿弯不超过6厘米(2寸)。
走步用形意拳的瞠步,脚底与地面平行,距地约1.5厘米(半寸)。
迈步时,前腿瞠,如行泥地、后脚蹬,脚掌内侧用力,牵动肝经、脾经,取《内经》'肝脾之气宜升'之意。
前脚脚跟先着地,然后全脚着地。
脚走双线,走步不要快。
全凭双脚、双膝用力。
仍用胁呼吸法,提脚为吸,落脚为呼,吸无意,呼有意。
所走圈数多少不限。
回身时,上身及两膊均不动。
右脚努力向里扣,身向左转,左脚提起置右踝骨旁,磨胫,脚底距地面约1.5厘米(半寸许),稍停,即向前迈出,落于右脚前一脚半之处,再进右脚;即变左脚在外,右脚在里,右脚摆,左脚扣,全身向右转圈行走。
其行走之身法、步法、呼吸之配合,皆同前,惟方向左右相反。
2.第二式∶落地三盘两腿站的姿势与前式相问,仍要保持鸡腿、龙身、熊膀、猴背。
两手内外劳宫相对,覆于丹田上,左掌在内,右掌在外,站好后,两小臂内旋,转至两掌心朝外,即向左、右斜下方撑按;肩要沉劲,肘要向外开劲,两膊要撑圆,含胸拔背,眼看左前方(图2)。
图2上身上肢不动,高度不变,沿圆弧路线向左行走。
其步法、身法、呼吸及回身动作,同第一式。
两臂之圆撑下按,十指张开,掌心空涵,则手三阴三阳之脉气全被牵动。
形意拳五种健身桩练法
形意拳五种健身桩练法X养生桩以站式为主,但亦有坐式、卧式、半伏式、行走式。
其基本原则为:平均站立,内浑厚而外圆合,全身关节都自然有微屈之意,成为钝形三角。
两手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远不过尺,近不贴身,右手不向身左去,左手不向身右来。
在这些原则下,可以变为很多姿势,但练习者不宜求多,求多则功力不深,欲速不达。
这里所介绍的只是一些基本姿势,对一般练功者已经足够选择采用。
1.站式叉腰式:在开始练功时要平心静气,两脚分开,宽度约与肩齐,两脚足尖均稍向外前方。
两目睁开向前平视,半开半闭或闭目均可,但两眼睁开时要神光内敛。
不可注意任何目标,须有视而不见之意,谓之神不外驰。
足掌和足根着他,足心向上吸,意如双足吸着地面,自腰以下,意如埋在土里。
胯部放松,臀部如坐,脊部挺拔,下颌微收,挺颈,头顶上提,意如有绳系吊在空中。
但顶心在意念中似向内收缩,紧背含胸,胸微向内收,小腹松圆。
两手放于身体的腰眼部,手心向后。
这种姿势既是锻炼又是休息。
可作其它桩的预备式,也可作练其它桩时中间的休息式。
2.坐式坐式虽然姿势繁多,但手部、臀部的姿势和站式的变化相同。
下肢的变化可分为三种:①坐于适当高度的椅上或床上,两腿分开比肩略宽,两脚平均着地,此种姿势对脚腿部的要求与站式相同。
②两腿分开比肩略宽,脚跟着地,脚尖向上跷起向回勾,脚心向上吸。
③两腿悬空,脚尖跷起向回勾,脚心向上吸。
这三种姿势对上半身的要求均与站式相同,两手的姿势可按照站式的姿势加以变化。
只是叉腰式应改为双手放在大腿根部,两肘撑开。
另外,凡坐式除病情严重不能直坐者外,背后均不可靠在椅背上。
3.卧式卧式可分为仰卧和侧卧两种:①仰卧式:仰卧后全身放松,意如在水上仰游。
两肘着床两臂抬起成抱球状,两膝弯曲,足跟着床,足尖回勾,足心内吸。
②侧卧式:以左半侧着床为例,左手放手枕上,手心扶头,右手放于右腿之上,或用右手轻轻按在床上亦可,使胸部空起。
左腿伸出,右腿蜷起放于右腿之上。
如向右侧卧可以类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體式
形意拳的基本樁功
二、三層功夫明勁、暗勁、化勁(易骨、易筋、洗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化神還虛
三、三節梢節、中節、根節
四、三心手心、足心、頭頂心
五、三害努氣、拙力、挺胸拔腹
六、三頂頭要前頂、手要前頂、舌要前頂
七、三扣兩肩要扣、兩肘要扣、手指足趾要扣
八、三圓脊背要圓、前胸要圓、虎口要圓
九、三毒心要毒、手要毒、眼要毒
十、三抱丹田要抱氣、智勇要抱身、兩肘要抱肋
十一、三垂氣要下垂、肩要下垂、肘要下垂
十二、三曲兩臂宜曲、兩腿宜曲、兩腕宜曲
十三、三挺項挺、腰挺、膝挺
李複禎,人稱常有師傅,是山西(形)心意拳一代宗師,創造了山西心意拳的輝煌歷史。
常有師傅的技擊之術精湛,當與他的訓練方法有很大關係。
他勤奮練功,並獨創了別具特色的心意拳練功法。
其實戰訣:手眼身法步,輕靈巧妙猛,快打狠攻,亂而取之。
一、頭。
支配全身運動,首練頭部功夫。
頭領起,下頦內收,脖後大椎穴拔起,如公雞打鬥時昂頭,如獵豹、老虎搜尋獵物時頭領起,體現出一股精氣神。
頭腦要保持冷靜,有頭頂破天之英雄氣概。
頭部不可妄動。
練法:1.閉眼,頭自左向右旋轉16次,自右向左旋轉16次。
2.前點頭、後仰頭各16次,上升下縮如千斤頂。
3.兩手掌搓太陽穴(陽氣之所)。
拳經雲:頭打起意占中央,手足齊到人難防。
二、肩。
須鬆開沈下,不然,肺乍起,氣上浮,根底飄。
切不可擡肩,聳肩。
兩肩琵琶骨須練得靈活自如,才能沈肩發勁,使肩筋上伸下沈,活動自如,達到極限,自然可運用自如,技擊時得心應手,方可合道。
練法:1.甩膀子。
前後一字步站立,兩膝微扣,兩胯松圓,左手護心,右臂貼耳前後劃圓甩膀,如車輪狀,自由落體不可用力。
如開天闢地。
前甩16次,後甩16次,左式同右。
2.肩上下活動,伸展腋下筋(輕鬆)。
3.兩手交叉抱肩,極力縮肩,計數30下。
4.擴胸。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兩掌(或拳)直臂下垂由體前向兩側、向後擴胸,兩手背在體後(或拳背)相觸,練至肩部發熱爲止,應快速有力。
肩打有靠、擠、撞、頂、打等。
拳經雲:“肩打一陰返一陽,兩手隻在暗處藏,左右全憑蓋勢取,束展二字一命亡。
”
三、肘。
寧挨十拳,不挨一肘。
實戰中,肘始終要墜,自然而然,非用力墜。
要鍛煉肘關節的靈活性,使筋腱自由舒展,增強韌性、彈性,應兩肘不離肋。
近使肘,遠用手,以神速爲貴,以半步爲妙。
練法:1.直頂肘。
肘尖用力向側頂撞。
2.裹肘。
肘向前、向中擰裹(有墜意)。
3.砸肘。
單臂(或雙臂)屈肘肘尖向下,由上向下砸,高不過肩,砸肘要快速有力。
4.掃肘。
兩臂在胸前屈肘,(由右向左,由左向右)橫掃對方頭部兩耳門,掃擊時快速有力,力達肘尖,上體右擰(或左擰)。
拳經雲:“遠用手,近用肘,貴在屈使人難當”。
中節不明,全身是空,要重視之。
四、手、腕。
上法以手進爲妙。
手發動,腕運勁,皆爲導火線,要想手活須腕活。
腕活,指關節才能靈活,指才有扣力、挑力,才能力貫梢節。
練法:1.上下左右搖腕,如搖撥郎鼓,多練五指空抓(手心含空)。
2.練兩手掌搓力(不可用蠻勁,如美女洗手勁)。
3.練猴形手(悟空手,兩手背相碰,相打相搓摩。
手如女子之手,不容對方觸摸。
手勁須有身勁催動才有威力。
要坐腕,腕勁向下塌,有沈勁墜勁,使腕堅強靈活,發力時掌心向前方沈吐。
手是兩扇門,要起到封閉作用,前手進,後手緊隨,一前一後,力由脊發,氣貫掌根。
拳經雲:“起手意在擊胸膛,其勢好似虎撲羊。
雲蔽日月是妙手,妙手空空也。
”
五、胸。
胸是人體重要部位,實戰中更要注意保護,兩手不離心即是也。
練胸部
要活動腋部,內收胸部要自然,不可用強力。
強力易駝背,擠壓內臟,會發生病變,呼吸不暢。
練內家拳講究含胸拔背,要練腋部筋腱舒展伸長,胸要微含,兩肩向後撐下合沈,橫向撐開,肋骨自然閉合,胸部鬆弛,即虛心全身皆松。
六、背。
背宜常暖。
背如弓,如猴背。
拉長脊柱下坐上頂,相向伸拉。
練法:1.兩膝伸展,足跟蹬勁,臀部向後坐,兩臂極力沈擠向前大伸展,肩向下塌,身體折疊5~10分鐘。
2.躺在床上,用腳、頭或肘支撐,挺腰如拱橋,倒弓形,最終練成通頭貼背一架弓。
七、腰。
練拳練腰,更要松腰,如車輪以軸帶輪靈活轉動,即腰如車軸。
練塌腰要心穩,脊柱要中正。
練法:1.兩腳並步轉腰,圈越大越好。
2.兩臂伸展,向前極力探腰5分鐘。
3.兩腳分開與肩寬,彎腰肘觸地,兩手抓腳後跟,頭向尾骶骨後鑽60下。
4.劈叉:豎劈,頭向後觸,後腳正弓,反弓橫叉,伸展腿部內側韌帶,使胯有貼地感覺。
5.後下腰,即下橋成圈形,由慢到快起立。
八、胯。
是下三節之根節,沒有胯勁的虛實變換,發勁就不足,胯關節靈活,可將對手之力化解,用時將胯猛甩給對方。
練法:1.開步與肩同寬,轉胯,向左向右突出甩抖。
2.跌叉:橫豎叉擰轉胯關節。
3.站三體式(低勢)耗開胯關節。
胯要圓,膝微扣,增強下盤穩固性,須下襠,否則不靈(襠開一線可也)。
拳經雲:“應敵胯打左右使,兩足變換須暗藏。
”勿輕視之。
九、膝。
乃下三節之中節,中節不明,全身皆空。
膝要沈扣。
膝打可借胯之催力輕易將對方擊出。
練法:1.擡膝。
左腿直立,擡右膝觸下巴,頭頂起,兩肩下沈,左膝伸直,快速起落。
2.揉膝。
多揉膝,壓膝,轉膝。
3.扣膝。
兩膝相扣如夾棍。
4.塌膝。
膝觸地,使膝關節靈活,增強韌性、彈性、強度。
5.摟頸抱膝。
兩手抓對方頭頸向下按並擡膝頂打(暗膝)。
拳經雲:“膝打要害能奪命,好似猛虎入羊群,兩手遮目繞上中,猛擡一膝命歸陰。
”
十、腿。
手打三分腿打七分。
沒有過硬的腿功,內勁就不充足,根底飄,發拳沒力。
須在腿上下功夫。
練法:1.正踢。
勾腳尖,腳跟用力,踢向咽喉部,膝部倒彎子。
2.裏合,外擺。
3.三截腿。
4.舔腿。
5.猴形腿。
6.龍形腿。
7.蕩腿。
8.二踢腳。
9.沈磨腿(力劈乾柴腿)。
練完後,多遛腿、散步。
十一、足。
拳經雲:“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後腳蹬,後足發力前足進,後腳緊跟,步法要輕靈如貓行。
蹬之於足,勁發於踵。
”練足要塌膝,打開踝關節。
練法:1練足尖。
練大腳趾支撐力,如針錐。
2.練足內外緣。
以腳內緣走八卦步法或寸步等。
3.金雞跳。
練兩足之平衡能力,爆發力。
兩足之爲用,必如虎行之無聲,龍行之莫測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