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李冰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之一。
而都江堰的建设者李冰更是中国古代治水史上的传奇人物。
相传在大禹治水时,他派遣工匠修筑了都江堰。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李冰在大禹治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复和加固,使得都江堰成为了一项完整的水利工程。
李冰治水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传颂。
李冰是谁?他为什么要治水?都江堰又是如何建设起来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李冰,是中国古代蜀郡人,他是一位水利工程专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对水利工程的天赋和热爱,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水利知识和经验。
在当时,蜀郡地区经常发生水患,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水患问题,李冰决心要治水。
他深入研究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情况,最终确定了修建都江堰的方案。
都江堰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劳动和反复的试验。
李冰带领着一支庞大的工程队伍,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险,最终在蜀郡的岷江上修建了一座宏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的建成,为蜀郡地区的农田灌溉和水资源利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福祉。
都江堰的建设成就了李冰治水的功勋,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治水史上的地位。
李冰治水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一段佳话。
他的勇气、智慧和毅力,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也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够化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困境,改善人民的生活。
在今天,我们也可以从李冰治水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为了建设美好家园,为了人民的福祉,我们也要勇于担当,不断探索,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现在,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吧!。
都江堰是谁设计的
都江堰是谁设计的都江堰是一位古代中国水利工程的设计师,他名叫李冰。
李冰生于公元前250年,是战国时期的人物。
他来自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但他却拥有非常聪明才智和对水利工程的天赋。
李冰的设计成就主要体现在他设计并修建了都江堰这一庞大而复杂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一项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的灌溉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56年,完成于公元前251年。
这个工程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控制长江和大江水流,防范洪水,灌溉农田,并解决长期以来四川地区的干旱问题。
都江堰的设计十分精巧。
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主渠和副渠。
主渠是一个长达50多公里的人工渠道,宽深均匀,整齐而规整,能够将水源从四川西部的川西高山引导到平原农田。
副渠则是分流渠道,通过分流和排泄来实现水流的控制。
李冰在都江堰的设计中采用了多种工法。
他首先选取了一个具备良好水源的地方,在高山上开凿了水源引和桥梁。
然后,他清理河流,平原土地以及石头。
在工程完成后,水从高山流至平原,通过引水道和渠道分流灌溉农田。
李冰还在都江堰上修建了一座名为“太和桥”的拱桥,以便人们能够方便地越过渠道。
李冰的工程设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都江堰的建成不仅改变了四川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增加了农田面积和作物产量。
这项工程被誉为古代中国水利工程的杰作,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李冰并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师,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曾作为司马迁的老师,对后世史学家和文化人影响深远。
他在政治和军事事务上也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曾在秦朝历任重要职位。
总之,李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设计师之一,他设计并修建了都江堰这个有着复杂系统和精密工艺的水利工程。
他的成就不仅在于技术上的突破,还在于对中国农业和生态环境的贡献。
他的设计被后人称为古代中国工程技术的杰作,永载史册。
都江堰-二王庙李冰塑像
都江堰-二王庙李冰塑像评委老师好,我抽到的是都江堰景区,重点讲解的景点是二王庙李冰塑像。
我准备好了,请问我可以开始讲解了吗?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观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都江堰市城西,玉垒山下岷江中游,距离成都55公里。
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是大门- 伏龙观-宝瓶口-飞沙堰-鱼嘴-秦堰楼,整个游览时间大约为2个小时,在游览的过程当中请大家注意安全,紧跟队伍,以免走失,同时请大家爱护景区环境卫生,文明旅游。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民众于公元前256年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水道三项工程组成,采取“分流导江、筑堰引水”的科学办法,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形成了自动分水、自动排沙、自动灌溉,无坝引水的特色。
经过历代整修,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和都江堰同时期的郑国渠、灵渠早已荒废,而都江堰至今灌区仍然高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m 立)。
可以说,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的伟大奇迹,更是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生态工程,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二王庙后殿。
二王庙古建筑群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是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李二郎而修建的。
这座庙宇原是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北朝时迁“望帝祠”于郸县后,为表达对李冰父子功德的崇敬之意,后来这里就被更名为“崇德庙”; 宋朝,由于李冰父子相继被封为王,便改崇德庙为“王庙”;到了清代,才正式定名为“二王庙”。
现存的建筑也多为清代重建。
请大家看咱们眼前的这尊塑像就是李冰夫妇的神像了。
由于李冰父子的丰功伟绩,后人早已将他们神化了。
二王是指李冰父子,但在这里却见不到李冰儿子李二郎的塑像,有些游客朋友们不免有些疑惑。
李冰治水都江堰的故事
李冰治水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之一。
都江堰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率领着百姓们修建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据史书记载,当时蜀郡太守李冰在任职期间,曾多次遭遇洪水灾害,百姓们生活困苦。
为了解决百姓们的生活困难,李冰决定治水,他深入实地考察,认为都江堰地势险要,水势湍急,适宜修建水利工程,于是他便带领百姓们开始了修建都江堰的艰苦工作。
修建都江堰的过程并不顺利,李冰率领百姓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八年的时间里完成了这项宏伟的工程。
都江堰工程由主堤、分水堤、飞沙堰、宝瓶口、犀浦口等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利体系,有效地解决了蜀地的水患问题,也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
都江堰的修建,不仅解决了当地的水患问题,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水利工程遗产。
而且,都江堰的修建还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如今,都江堰已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都江堰的故事也被传颂至今,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都江堰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水利工程的历史,更是一段关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气的历史,它激励着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都江堰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它的存在,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现在,更要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愿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都江堰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
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冰修建都江堰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修建都江堰的故事:秦国的力量一点点强大起来。
为了富国强兵,秦昭襄王很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
李冰受到了他的重用。
李冰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水利工程学家,在秦国负责兴建过几个大的工程,由此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
一天李冰被召进宫中,昭王对他说:“现在蜀郡缺人,朝廷打算派你去做太守,可那里并入我们秦国不久,人心不定,不知你会用什么方法去统治?”李冰说:“我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但我相信只要你一心想着老百姓,为他们造福,他们就会支持你。
”昭襄王对李冰的回答很满意。
于是就派他到蜀郡去做太守。
李冰到蜀郡后,立即着手了解民情。
他看到成都平原广阔无边,土地肥沃,却人烟稀少,非常贫穷。
开垦的田地也不多。
他很纳闷,就问当地的百姓,一位老人指着贯穿成都平原的岷江告诉他:“就是因为这条害人的河,从我小时候记事起就年年泛滥,不光庄稼颗粒无收,连村庄都要整个整个的被淹没。
大人要晚来几年,恐怕连人也要搬完了。
”李冰恍然大悟。
他决心要征服这条河流,为当地的老百姓谋福。
他先对岷江流域进行了全面考察,几次深入高山密林,追踪岷江的源头。
不畏长途跋涉,沿江漂流,直达岷江与长江的汇合处,掌握了关于岷江的第一手材料。
他发现岷江在发源地一带,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源丰沛,水流湍急。
而到了灌县,地势一下变得平坦,水无遮拦,往往冲决堤岸。
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
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水流无处排泻,常造成东旱西涝。
这些都是成都平原水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李冰想,要消除水患就必须在平原上广修渠道,一则可以泻洪,一则可以灌溉,发展生产。
而要使水能灌入渠中,又必须凿开玉垒山,使岷江的水能够东流。
经过周密策划,李冰决定先从玉垒山开始。
他亲自带领指挥民工在玉垒山凿开了一个二十米宽的口子,叫它“宝瓶口”。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也
是世界文化遗产。
都江堰的建设者是古代蜀国的一位水利专家——
李冰,他治水的故事至今流传甚广。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蜀国的大地频繁遭受水患的侵袭,百姓
们生活在水淹中,无法安居乐业。
当时的蜀国国君下令寻找能够治
水的人才,结果李冰被推荐到了国君的面前。
李冰是一位精通水利
的专家,他深知水患对百姓的影响,因此毅然决定接受国君的委托,治理蜀国的水患问题。
李冰深入研究了蜀国的地理环境和水患的形成原因,最终确定
了在都江堰修建水利工程的方案。
他首先率领工匠们挖掘了一条名
为“引犁”的渠道,将岷江的水引入成灌溉用水。
接着,他又率领
工匠们在岷江上游的岷江支流——沱江上修建了一座拦河坝,形成
了一个巨大的水库,这就是今天的都江堰水库。
这样一来,水库的
蓄水可以保证干旱季节的用水需求,同时还可以防止岷江的洪水泛滥,解决了蜀国的水患问题。
都江堰的建成,不仅解决了蜀国的水患问题,也为后世留下了
宝贵的水利工程遗产。
李冰治水的故事也被后人传颂,成为了中国
水利工程史上的一段佳话。
李冰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
和智慧,就可以克服自然灾害,改善人民的生活。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关于水利工程的历史故事,更是一段关于智慧和勇气的传奇。
这个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
白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可以战胜困难,创造美好
的未来。
愿我们能够从李冰治水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生活
中的挑战,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都江堰的故事
都江堰的故事
都江堰是位于四川省的一座古老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最初是由蜀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李冰所设计。
故事开始于三国时期,当时蜀汉国的国君刘备在成都城周边遭遇了严重水灾。
他派人寻找擅长水利工程的人才,最终找到了李冰。
李冰首先前往成都考察了当地的水土情况,发现成都平原遭受的常年水患主要是因为岷江和大渡河的洪水泛滥,水势无法控制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制定了一项大胆的计划:修建一座名为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来改变岷江的水流。
李冰设想通过修建一道长约65公里的水渠,从岷江引水分别
灌溉到东面的平原和西面的丘陵地带。
这个水渠将从岷江上游的犀浦分水口出发,经过都江堰镇,最终分为北面和南面两条支渠注入成都平原。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成都平原的水患问题,还能提供灌溉水源,使得土地肥沃,增加农作物产量。
李冰领导了一支庞大的工程队伍,耗时约14年才完成了都江
堰的修建,修建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山体崩塌、洪水袭击等。
但是,凭借着李冰的智慧和坚持,他们最终成功地修建了都江堰,解决了成都平原的水患问题,令成都成为了富饶的农业区。
都江堰的修建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不仅解决了灾害性洪水的困扰,还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科学技术水平。
如今,都江堰成为一个著名的
旅游景点,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这一古老而伟大的水利工程。
李冰治水的故事
李冰治水的故事李冰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家,蜀郡人民长久以来一直与洪水与干旱做着斗争。
李冰在当地人民的呼吁声中,担当了治水的大任。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李冰治水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冰治水的故事秦昭王30年时,为了将刚刚吞并的蜀郡建造为重要基地,他认命李冰成为了蜀郡的太守。
李冰受此重任,怀揣着“要做一番事业”的决心来到蜀郡。
蜀郡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只是在秦朝时还没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一美誉是在李冰治水之后才出现的。
作为蜀郡的居民,首先要面对的是这里“非旱即涝”的现实。
这一状况下的居民生活非常艰难,他们非常需要能够带领他们治水的官员,所以李冰上任不久,便开始着手解决这一难题。
李冰治水之前,亲自对当地的地形进行了考察了解,他发现岷江发源于岷山,并且水流湍急,通过灌县地域进入平川地界。
因为错综复杂的地形,加上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江水在特定的时间非常容易泛滥。
不过,在西边闹洪灾的同时,东边却因缺水而常常发生旱灾。
全面了解了蜀郡的“水情”、“地势”等之后,李冰便开始着手治水。
他先制定了治水方案,然后广征民工,开始对当地的水域进行治理。
李冰治水的成功造福了当地居民,同时也在华夏的土地上留下了伟大杰作——都江堰。
都江堰包括:百丈堤、都江鱼嘴、内外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等。
它成功使岷江汛猛的流水分流,既缓轻西边泛滥的洪水,又使东边的干旱问题得到解决。
从此,旱涝不再是困扰,四川也凭借都江堰工程,逐渐成为富庶之地。
李冰治水的故事,就在四川发芽,传颂千年,家喻户晓。
李冰本人因为他的丰功伟绩,成为四川人民的精神象征。
都江堰一直延存至今,造福着数以万计的华夏子孙。
李冰的功绩都江堰作为李冰的功绩中最著名的一个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规模宏大,更是因为它的功能强大以及给当时的秦国带来了莫大的好处,从此蜀地不再是非涝即旱的状态,肥沃的土地造就了当时的鱼米之乡,也为后来秦国一统各诸侯国提供了强有力的后援。
都江堰是由分水堰,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部分组成的。
都江堰:李冰父子的治水奇迹
都江堰:李冰父子的治水奇迹简介:本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蜀国(后为秦国的一部分)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如何设计并修建了都江堰水利系统。
通过一个年轻学徒的视角,我们将看到这项伟大工程是如何从构想变为现实的,以及它如何改变了蜀地人民的生活。
这个故事将帮助孩子们理解古代科技的智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正文:在遥远的战国时期,蜀地常常遭受洪水和干旱的侵袭。
一位名叫小杨的少年,正跟随着蜀国太守李冰学习治水之术。
一天,李冰带着小杨站在岷江岸边,望着奔腾的江水,若有所思。
“小杨,你知道我们蜀地为什么常常闹水灾吗?”李冰问道。
小杨回答:“是因为岷江的水太凶猛了吗?”李冰点点头:“没错。
岷江发源于高山,水流湍急。
每到雨季,就会泛滥成灾。
但到了旱季,却又水量不足。
我们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小杨好奇地问:“太守大人有什么好办法吗?”李冰神秘地笑了笑:“我有个想法,但需要你的帮助。
来,我们去实地看看。
”李冰带着小杨沿着岷江逆流而上,来到了江水奔腾的岷山脚下。
“看,”李冰指着江水分叉的地方说,“如果我们在这里修建一道堤坝,把江水分成两股,一股入内江灌溉农田,一股入外江防止洪水,你觉得怎么样?”小杨惊叹道:“太好了!这样就能解决洪涝和干旱的问题了!”李冰欣慰地说:“没错。
这个工程我们就叫它'都江堰'吧。
”从那天起,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就开始了艰巨的修建工作。
小杨作为学徒,也参与其中。
首先,他们修建了一个叫“鱼嘴”的分水堤。
小杨看着工人们将巨大的石块堆砌在江中,惊叹不已。
“鱼嘴为什么是这个形状?”小杨问道。
李冰解释:“这个形状可以让江水自然分流,而且还能抵御洪水的冲击。
”接着,他们修建了“飞沙堰”,用来进一步分流和沉沙。
小杨看到,飞沙堰不仅能控制水流,还能阻挡泥沙进入内江。
“太聪明了!”小杨赞叹道。
“宝瓶口为什么要修得这么窄呢?”小杨不解地问。
李冰笑着说:“这样可以控制进入内江的水量。
水少时,它能保证水流畅通;水多时,它又能起到限流的作用。
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父子
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父子
李冰父子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李冰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太守,他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之一,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标志性工程。
李冰的儿子名叫二郎,也参与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
据说,二郎在修建都江堰时,曾经化作神兽,驱逐了岷江的水怪,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李冰父子的治水思想和方法,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注重实地考察,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方法治理水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他们的治水思想和方法,也为后世的水利工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李冰父子不仅是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也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们的治水业绩和文化贡献,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纪念。
李冰治水原文翻译
李冰治水原文翻译李冰到了四川之后,便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
他和他的儿子二郎沿岷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与地势。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冰治水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李冰治水原文】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
双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旱则引水浸润,雨泽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李冰治水翻译】于是李冰让人堵住江水并修筑了分水堤,让分水堤穿过郫江,检江,并分出了支流,形成两股水流从郡下流过。
用这两股水流溉灌这几个郡,又开辟了许多稻田,于是蜀地肥沃的土地纵千里,当时号称为陆海。
干旱时就引水浸润田地,下雨时就堵塞住水闸,把水关住。
所以史书上记载说:“蜀地的天气是降水还是干旱都是由人决定的,那儿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饥饿,那儿不存在荒年,天下的人称蜀地为天府之国。
”【李冰治水的故事】治理沫水李冰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水利专家。
他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有关他的生卒年月、家世故里、生平事迹等详情,由于史料的缺乏,如今已大都无从知晓。
现在能见到的,只在《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中略有记载。
根据记载可知李冰在秦昭王时(公元前256年-251年)被任命为蜀郡守。
据说他“能知天文地理”,极有学识与才能。
他到任以后所做的实事都与治水有关,如主持了沫水航道的治理等。
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都大力发展经济,而兴修水利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
许多国家在当时都搞了一些很有名的工程,也涌现出了一批着名的水利专家,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冰。
李冰上任后即治理了沫水(今青衣江),这是岷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蒙山,因为江中有一个大礁离碓(亦名离堆、涵崖等),加之江水流速漂疾,严重地影响了舟船的航行。
李冰主持将离碓凿除后,使得航道畅通无阻,极大地方便了沫水上的航行。
兴建都江堰设计、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对子孙后代的伟大科学贡献。
与沫水治理相比,都江堰工程显然要复杂得多而其地位与价值也高得多。
李冰治水都江堰的故事
李冰治水都江堰的故事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都江堰的故事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相传,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在一次视察蜀地时,看到了蜀地的洪水泛滥,百姓们生活困苦,便决心要治理蜀地的水患。
李冰深知治水的重要性,他深入研究蜀地的地理环境,终于找到了治理洪水的良策。
李冰首先发现了蜀地的都江堰地势险要,两岸有高山,河水湍急,水流湍急,水势汹涌。
他决定在都江堰修建一座大坝,把岷江水分为两股,一股引向成都平原,另一股引向蜀中山区。
这样一来,既可以利用岷江的水资源,又可以有效地防止水患。
李冰治水的故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在修建大坝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
他需要克服水流湍急、地势险要等问题,更需要调动百姓的力量,让他们一起参与到治理水患的工作中来。
李冰深知只有动员全民参与,才能真正解决蜀地的水患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冰终于在都江堰修建完成了一座宏伟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修建,不仅解决了蜀地的水患问题,也为蜀地带来了灌溉水源,使得成都平原成为了中国最富饶的农业区之一。
都江堰的修建,不仅改变了蜀地的自然环境,也改变了蜀地人民的生活。
李冰治水都江堰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克服困难,创造奇迹。
都江堰的修建,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它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了只要肩负起责任,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都江堰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李冰与都江堰
李冰与都江堰姜霞,这一期,我们来认识一下世界上使用最久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
李冰,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都有研究。
他任蜀郡太守期间,治水创建奇功,后病逝于四川洛水镇,葬于洛水镇旁边的章山上,被后人尊为川主。
李冰任蜀郡太守期间,在岷江流域兴办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与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
都江堰为成都平原成动互68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李冰还带领百姓疏通航道、修筑桥梁、开凿盐井等,为蜀地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昭襄王派李冰到蜀郡当太守。
李冰上任后考察得知,每年雨季,岷江洪涝频发,西岸农田经常被淹毁,而东岸却因玉垒山的阻隔,田地得不到灌溉,造成东旱西涝。
李冰请来民间治水能手,实地勘察地形和水情。
经过一番勘测和规划,李冰父子决定率领当地民众,兴建水利工程——都江堰。
当地民众在李冰父子的指挥下,万众一心,艰苦奋战,先是将玉垒山凿开一道豁口——宝瓶口,分流岷江水;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设法筑造了一座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把岷江分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泄洪,内江则把江水引入宝瓶口,流向成都平原的灌溉渠道。
为了进一步加强分洪和减灾的功能,他们又修建了一条长约200米的溢洪道——飞沙堰,还想办法监控水位,并利用枯水季节维修河道。
由于都江堰同时具备了防洪、灌溉、航行三种功能,很快就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千里沃野的“天府之国”。
1.两千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问题来了:小朋友,你知道下面哪一项也属于世界遗产吗?A.杨柳青年画B.安塞腰鼓C.四川大熊猫栖息地2.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
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
问题来了:小朋友,你知道下面哪一个答案是成都的别称吗?A.羊城B.蓉城C.泉城抢答赢大奖亲爱的小朋友,你能回答文中的问题吗?每月月初,《小学生作文》微信公众号会推送当期文章,小读者可在文后写留言答题,别忘了留下你的姓名、邮寄地址及邮编哟!答对全部问题的前10名小读者可获得神秘大奖。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也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而都江堰的建设者,正是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师李冰。
李冰,是中国古代蜀郡(今四川省)人,他是一位勤奋好学、聪明睿智的人。
他深知水灾对人民的危害,因此一直梦想着能够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终于,他在蜀郡成为一名官员后,得以实现他的理想。
李冰深知蜀地的水患问题,尤其是都江堰附近的岷江和青衣江水患频发,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于是,他决心治理这片水患频发的土地。
他深入调查,细心观察,最终确定了治理水患的方案。
他决定修建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来调节岷江和青衣江的水流,以解决水患问题。
李冰开始了艰苦的工程建设。
他率领着一支工程队伍,挥锹筑堤,砌石凿渠,修建了一座座堤坝和水渠。
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终于修建了都江堰这一宏大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由于其独特的设计和巧妙的工程布局,成为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也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之冠”。
都江堰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当地的水患问题,还为蜀地带来了丰沛的灌溉水源,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了肥沃的良田。
都江堰的建设,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了蜀地的鱼米之乡,也为后来的蜀汉帝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冰治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水利工程的建设史,更是一段中国古代智慧和勤劳的象征。
李冰以其聪明睿智、不畏艰难的精神,创造了都江堰这一水利奇迹,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榜样。
李冰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激励着无数的人们。
他的精神,也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勤劳智慧地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都江堰李冰治水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古代智慧和勤劳的象征。
这段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
它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战国水利工程家李冰与都江堰
都江堰工程约于公元前251年左右建成,它消除了岷江的水
患,有效地控制内江的流量,使它能灌溉成都平原280余万亩的
农田,水旱无患;便利了岷江至沱江的航运。成都平原在灌溉得
以保证的条件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成为西南的米粮仓,
负有“天府之国”的盛誉。
李冰父子修筑了都江堰后,还制定了杩槎截流法、掏挖淤沙
贡献,有力地促进了四川的文化发展,被四川各族人民奉为“川
祖”。
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的功绩,在举世闻名的四川灌县都江
堰修有“二王庙”,庙内陈列着李冰父子的塑像,供后人瞻仰。
游人至此,往往流连忘返。
行修建。
都江堰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3个部分组成,以分
流、泄洪、引水。
鱼嘴是采用民间的截流技术,用竹笼装卵石,将其沉入江
中,形成一个人工的江心三角洲。岷江流至鱼嘴,便被成功地按
科学比例分流到内江和外江。外江为岷江的正流,依然南流;内
江可以灌溉,引向水源不足的蒲阳河,东入成都平原。
李冰,战国时水利工程家。秦昭襄王时,他任蜀郡(今四川
成都一带)郡守。
李冰在蜀郡郡守任上,关心民间疾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他与儿子二郎在总结前人治理岷江成果的基础上,修建灌县都江
堰水利工程。李冰善于思考,注重调查,对岷江水文、地理状况
作了周密的考察,精心设计了整个都江堰的工程,并发动民工进
入外江,以使内江灌区不致遭水灾; 同时,由于洪水的漩涡作用,
可以使泥沙不在宝瓶口沉积,保证了宝瓶口的畅通。
李冰父子还在宝瓶口处作石人立于江中,刻上标尺,用以观
测水位,要求水位低时不可露出石人之足,高时不可没过石人之
(简版)李冰治水修筑都江堰
40号 李子墨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李
冰
简专家。 主持修建都江 堰水利工程。
都 江 堰 简 介
都江堰是世界自然 文化遗产、四川大熊猫 栖息地、国家5A级旅游 风景名胜区。
都 江 堰 概 况
都江堰这里地形复杂, 洪水常常泛滥。 李冰到任以后,听到 了大量的民众呼声,亲临 实地考察后不久,就开始 实施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
分 水 鱼 嘴
分水鱼嘴,是人工筑起的一条纵向的大堰,因为头 部像鱼头,所以称为“鱼嘴”。主要作用是将岷江水流 一分为二。
飞
沙
堰
飞沙堰的修筑方法与分水鱼嘴堰相同,也是用特大竹 箱装满卵石堆筑而成。主要作用是防涝和排沙。
宝 瓶 口
李冰采用了火烧山岩、让岩山爆裂的方法,把工垒山劈
开了20米左右宽的大口。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具有节制水
流的功用,就命名为宝瓶口。
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联合作用
把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联合起来,就使得岷江 在这里成功地实现了分流,实现了消除西面水患和东面旱 灾的缺陷。
都江堰神话故事精选
都江堰神话故事精选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都江堰神话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都江堰神话故事精选篇一:李冰显圣二千多年前,秦蜀郡守李冰,是个了不起的水利工程技术专家。
他领导成都平原上的各族人民,凿开离堆,在岷江的江心筑起一条大堰,还开挖通向成都的柏条河和走马河,建成了规模宏伟的都江堰。
从此都江堰以它源源不绝的流水,灌溉成都平原的数百万亩农田,禾稻年年丰收,人民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李冰在生为民兴利除害,造福后代,建树了不朽的功勋。
他在升仙以后,还念念不忘百姓的灾痛疾苦,经常显圣,保卫成都平原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据传,宋开宝五年八月,成都西北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顿时,千里岷江,波涛汹涌,黑浪滚滚,席卷而下。
滔滔洪水已经钻进府江(今走马河),李冰修建的都江堰也快要被冲毁了。
永康军(今灌县)知军文宝和许多百姓,见此情景,都忧心忡忡,惶惶不安。
正在万分焦虑之时,忽听惊波怒涛之中,轰轰隆隆,尤如打雷一般。
又远见江中涌起浪高十丈,一根好像大木材一样的东西,随着连天波涛漂了下来。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条大蠎蛇,头翘着,身子横起,拦在都江堰上。
当天夜里,都江堰上人声喧天,火把无数,任凭刮着狂风,下着暴雨,那火影也不熄灭。
老百姓只听到闹腾了一整夜,不知发生了什么亊情。
第二天天刚亮,老百姓到都江堰一看,只见一条沙堤巍然屹立江中,那汹涌澎湃的洪水,驯驯服服地沿南江流入新津江口。
再到祭祀李冰的“李公祠”一看,祠内插的彩色旗帜皆湿淋淋的。
后来,百姓听说嘉州、眉州(今乐山、眉山)一带,遭受了严重的水灾,而府江却没有漫堤,成都安然无羔。
才知这是李冰显圣,保祐平安。
都江堰神话故事精选篇二:二郎的故事灌江孽龙年年涌水泛滥,成都坝上百姓不得安生。
玉皇大帝派李冰父子到灌县制伏孽龙。
孽龙听说二郎来了,先是呼风唤雨,二郎息风住雨;孽龙兴波作浪,二郎踏波平浪;孽龙潜入深海,二郎下水追赶;孽龙腾空上天,二郎驾云凌空;孽龙下到山巅,二郎紧追不放。
孽龙斗不过二郎,累得精疲力尽,乃幻化成一条汉子,蒙过二郎的眼睛,囬到岷江岸边。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_神话故事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关于都江堰,在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为都江堰这个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又增加了一层神秘感。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都江堰的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都江堰的神话传说篇一:李冰降江神传说相传李冰上任之后,听说成都附近的江神年年要娶新妇,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打扮起来,准备送给江神,但是江神毫无动静。
李冰大怒,奋力拼杀,终于杀死由江神变成的苍牛。
后来,李冰塑造了三个大石人放在江心,并与江神约定:水枯的时候不能低于石人的脚背,水张的时候不能超过石人的肩头。
另外,李冰还刻了五条石牛作为自己的化身,沿江放置石牛,来镇守江面,不让江中的妖怪作恶。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篇二:李二郎降恶龙传说又传说,古时的岷江中恶龙为害,李冰的儿子二郎带领海山七圣去降龙。
一场斗恶下来,七圣和猎狗哮天犬全部战死,恶龙也身负重伤向南逃去。
二郎追到青城山,不见了恶龙的踪影,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遇到一位老婆婆。
老婆婆知道他是李冰的儿子,为了促住恶龙来到此地,就对他热情接待,烧好了面条请他吃饱肚子。
不久,化作人形的恶龙也来到老婆婆的家,向老婆婆乞求食物充饥。
老婆婆一眼就看出这是一条恶龙,也煮了一锅面条让它吃,谁知,面条到了恶龙的肚子里,都变成了带铁钩的链条,将恶龙从肚子里锁起来,使它不得不束手就擒。
至今,青城山下还有李二郎坐过的”屁股印“,和恶龙打滚的“滚龙槽”这两处遗迹。
都江堰的神话传说篇三:夫妻桥(安澜桥)传说在都江堰上还跨了一条安澜桥,安澜桥又称夫妻桥,民间流传着夫妻二人修桥的动人故事。
说的是清代嘉庆年间,川西韩家坝的私塾先生何先德决心重修破败了的安澜桥。
他向各方募集资金,带领百姓动工修建,触犯了摆渡口渡头的利益。
渡头就勾结官府,以“草菅人命”的罪名,把何先生抓到牢里,后来死在牢中。
他的妻子决心继承夫志,继续请工匠修桥,终于建成了一座新桥。
这座桥以石头和木排做桥墩,用粗竹缆为栏,每隔十米竖木板紧固栏缆,桥身安稳可靠。
迟子建《寻道都江堰》原文赏读
迟子建《寻道都江堰》原文赏读迟子建《寻道都江堰》原文赏读从羊脖岭流出的岷江,在没有都江堰前,性子是暴烈的。
稍不如意,它就会挟着滚滚洪流,咆哮上岸,为害生灵。
岷江两岸的百姓,饱受水患之苦。
秦昭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二百七十六年,蜀地迎来了一位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郡守———李冰,他似乎是专为调理岷江的性情而来,历时十八年修建的都江堰,成为他的旷世杰作。
从此后,岷江变得温顺了,它滋润的巴蜀大地,无有饥馑,仓殷实,稻谷飘香。
这些年,关于被污染了的大江大河的报道,不断地见诸报端。
所以能够看到水色灿烂、洋溢着芬芳之气的河流,我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李冰正是握着岷江这条饱墨汁的笔,书写了人间奇迹。
都江堰的核心工程渠首,选择在岷江的自然弯道上。
都江堰海拔七百多米,而成都平原的平均海拔在四百多米,形成了天然的坡降,得以进行自然。
渠首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鱼嘴分水、宝瓶口和飞沙堰。
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流入川西平原,用于和人民的生活用水,外江泻洪排沙。
内江进入宝瓶口后,就像一个少女被束了一条飘逸的腰带,使她的气质变得端庄典雅。
因为人工开凿的宝瓶口,以其恰到好处的`宽度,控制着进水量,使多余的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而是经飞沙堰分流到外江。
由于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自然把岷江中的沙石淘入外江,解决了排沙问题。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利用地势和水流的自然规律,并没有大动干戈,成为举世瞩目的无坝引水的典范。
难怪上世纪四十年代,日军准备炸毁都江堰时,当战机盘旋在半空,他们看到身下,只是欢腾的河水,并没有预想中的堤坝时,只能望河兴叹,悻悻而去!那空投下的几颗炸弹,只不过让岷江溅起了几朵灿烂的水花而已!岷江流经的玉垒山上,有清幽的灵岩寺,还有为祭祀李冰父子而修的二王庙。
山寺的桃花因为浸染了香火的幽香,而显得无比地清雅。
站在宝瓶口,可以看见身下一棵粗大的皂角树,它斜斜地插在那儿,无比惊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在一条小溪边,发现几个洗衣妇女,为了将浅浅的溪水聚深,她们有的把衣服放在竹篮中堵住水,有的在竹篮里放上一块竹席头,再装上石头挡住水流,形成一个小小的“水坝”。李冰受到启发,立刻想到竹笼装鹅卵石筑堰的方法。
都江堰——李冰
李冰
——古代杰出的水利专家
(公元前3,2世纪)
我国的四川省,一向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这与李冰父子率领民众修筑的伟大水利工程都江堰有着密切的关系。
治蜀必治水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四川西部称为蜀国。那时水旱灾害连年发生,旱则赤地千里,涝则一片泽国,使老百姓家无隔夜粮,身无御寒衣。公元前316年,日益强盛的秦国灭掉了蜀国,改为蜀郡。秦昭王在公元前约250年任命李冰为蜀郡守。
石,然后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心,终于在江心筑起了一条狭长的小岛似的分水大堰。
岷江水在这里分成两条支流。大堰西边的江水,流经原来的水道,为岷江的本流,人们称它为外江;在大堰东边水道的水,流经宝瓶口后,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最后通向长江的另一条支流沱江,人们称它为内江;大堰前端伸出一个尖头,指向岷江上游,远望好像一个大鱼头,取名叫它“鱼嘴”。大堰两侧垒砌了大卵石护堤,靠内江的一侧称为“内金刚堤”;靠外江的一侧称为“外金刚堤”。大堰筑成以后,从根本上消除了岷江流域的水旱灾害,这里的人们都可以安居乐业了。李冰给大堰起名叫“都安堰”,后来改称“都江堰”。
李冰到蜀郡后,亲眼见到当地严重的水旱灾情,又听到民众要求治水的强烈呼声,认识到治蜀必治水。因此,李冰到任不久就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
首先李冰带领他的儿子二郎,还邀请了几位当地有经验的农民,沿着岷江跋山涉水进行实地考察和沿途访问。
岷江是长江上游一支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的岷山,上游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从高山急流而下的江水流到灌县附近,地势突然平坦,所挟带的大量泥沙也就淤积在这里,抬高了河床,加剧了水患。特别是在灌县城外,还有一座玉垒山,挡住了岷江水东流的去路。因此,每年当山上积雪融化和夏秋洪水泛滥,猛涨的岷江水一出岷山就像脱了缰的野马,在川西平原上漫无边际地奔腾咆哮,几尺高的浪头,就如张着血盆大口的巨兽,将大片大片的庄稼吞没,将一幢幢房屋吞没,把一群群逃脱不及的人们吞没。等大水过后,幸存下来的人们回到一片荒凉的故乡,只能挣扎着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可是平安的日子又能过多久呢,当第二年洪水再来的时候,又是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由于岷江流域地形特殊,常常是西边涝灾,东边旱灾。东边的地势较高,灌溉用水非常困难,竟是眼睁睁地望着地里的庄稼枯死。这样的灾情几乎年年发生,使这里的人们生活在痛苦的深渊中。
李冰已经见到漫山遍野的竹子和就地可取的卵石,便马上回来发动民众砍伐竹子,请来竹工编竹笼,开始做用竹笼装鹅卵石在江中筑堰的试验。他发现竹笼小了是不行的,就让竹工编成长三丈直径两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Yibin City City public traffic limited the line status (November 2014) table 3.1-9 company serial number line name up terminal line length (km) capacity configuration (Taiwan) flat peak interval (min) peak interval (min) a points Division 1 2 road wuliangye-seven community 26 26 5 4 2 4 road highrailway station-Phoenix Yuan 30 32 5 4
因此,征服岷江,变水害为水利,是当时蜀郡百姓的迫切愿望。李冰父子经过对岷江的水势和地形的勘察,弄清了水势和地势等情况,就制定了治理岷江的宏伟规划。
开玉垒山
李冰经过实地考察和勘测,决定先把玉垒山凿开一个缺口,使岷江的水Yibin City City public traffic limited the line status (November 2014) table 3.1-9 company serial number line name up terminal line length (km) capacity configuration (Taiwan) flat peak interval (min) peak interval (min) a points Division1 2 road wuliangye-seven community 26 26 5 4 2 4 road high railway station-Phoenix Yuan 30 32 5 4
玉垒山开凿成功了,人们欢欣鼓舞。等洪水到来时,成千上万的人跑到山顶上观望,李冰也在其中。他发现宝瓶口地势高,流入宝瓶口的水量不多,分洪的效果不理想,洪水大时西岸仍然会发生水灾。这使他很焦虑,李冰父子再次对岷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勘测,一个宏伟的筑堰方案又制定出来了。
筑成都江堰
李冰父子制定的宏伟方案,就是要在距离玉垒山稍远的江心修筑一道分水堰,把岷江的水在玉垒山面前分成两股,使其中的一股进入宝瓶口。
泼冷水,使岩石爆裂,这样开凿就省力多了。据说当时火光映红了天空,巨石的爆响声震憾着山河,玉垒山终于被凿开了约20米宽的山口。山口的形状像个瓶口,人们叫它“宝瓶口”。
在宝瓶口的右侧是玉垒山分离出来的一堆岩石,称做“离堆”。后人在离堆北端修建了伏龙观。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曾制服岷江孽龙,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北宋初定名伏龙观。后来不断重修,自前至后逐级升高,后殿最高处为观澜亭,登临亭上可远眺索桥、鱼嘴及西岭雪峰。大殿内有李冰石刻雕像。现在离堆已建成了公园,到这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分流一股到山的东边去,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一举两得。
凿山开始了,当地民众积极参加,很远就能听到开山人们的欢声笑语和叮叮当当的凿石声,很是热闹。
但开工不久,一根根铁钎折断了,一个个铁锤打秃了。由于玉垒山的石质坚硬,凿山非常困难,工程进展极其缓慢。李
冰号召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他听取并采纳了一位石匠提出的方法:先在岩石上开一些槽,在槽中和天然的石缝里填满干草和树枝点火燃烧,然后趁热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