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与身份再现:《柏油孩子》中后殖民主义身份建构
从杂糅神话看“第三空间”的文化身份建构
从杂糅神话看“第三空间”的文化身份建构作者:宋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0期摘要:本文借助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和“杂糅”理论分析了《中国佬》中杂糅的中西神话,意在说明汤亭亭笔下的华裔美国人建构的双重文化身份。
这种“第三空间”的文化身份是东西文化协商融合的结果,也是华裔美国人不断追求的身份状态。
关键词:“第三空间”;杂糅;文化身份[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0--01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裔美国文学的蓬勃发展造就了一批卓越的华裔作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汤亭亭。
作为第二代华裔美国人,汤亭亭更多地关注华裔美国人在双重文化的背景下对自身文化和身份的追寻和认知。
《中国佬》因其独特的结构及创作手法而成为汤亭亭最受争议的一本书。
在书中,她独创了神话和自传相结合的文体,多处采用杂糅的中西方神话及叙事策略,巧妙地将中美文化融为一体。
文中通过对家族中不同男性人物的描述,呈现了其作为“他者”身份所遭遇的冷漠和歧视,同时也明确了其作为“自我”身份与美国主流文化的融合和共通。
通过《中国佬》的书写,汤亭亭想要追求的文化身份观是一种处于“自我”和“他者”协商共处下的“第三空间”的文化身份。
1. 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和“杂糅”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的领军人物霍米·巴巴在其代表作《文化的定位》中提出了“第三空间”和“杂糅”的概念。
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是一种超越了二元对立的“中间”空间。
他批判了殖民文化和被殖民文化之间的二元对立状态,他认为“第三空间”既非“自我”又非“他者”,而是之外的其他之物。
这一场域,种族、意识形态、性别、文化和语言等因素互相杂糅,彼此碰撞交错,在融合交流中产生新的意义,构建新的“他者”。
在异质文化相遇的“第三空间”,二元对立得以消解,强势文化霸权得以抵抗,多元想象与对抗策略得以构建,不同文化因素杂合在一起,冲突的文化差异彼此杂糅、碰撞,“异质性”在新的文化生态中得以显现。
黑人女性身份缺失与重建_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柏油娃娃》
黑人女性身份缺失与重建_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柏油娃娃》黑人女性身份缺失与重建: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柏油娃娃》近年来,影视作品中对黑人女性身份和经历的关注度有所提高,然而,这一群体在历史上往往被边缘化和忽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迈克尔·D·杰克逊导演的《柏油娃娃》(L.A. 柏油娃娃,La Muñeca de Betún)将黑人女性的经历放在了镜头前,通过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展现了她们身份缺失和重建的故事。
该片讲述了在洛杉矶的一个黑人女性社区中,年轻的塔米(Tyra)和琳达(Linda)两个好友的故事。
她们都是来自贫困家庭,面临着种族歧视、贫困和父权社会的压迫。
这两个角色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黑人女性在当代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首先,黑人女性面对的身份缺失问题在《柏油娃娃》中得到了突出展现。
她们被社会剥夺了发声和存在的权利,被主流文化漠视和忽视,无法在公共领域中被真正听见。
身份的缺失不仅摧毁了她们的自尊和自信,也使她们无法参与社会、政治和经济活动。
塔米对此表示:“即使我们愿意去改变,我们也无从寻找起点,因为没有人会听我们的声音,关注我们的观点。
”黑人女性由于种族和性别的重叠压迫,面临着更加严重的身份缺失问题。
然而,尽管面临身份缺失的困境,黑人女性在影片中的重建过程也有所展示。
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揭示了她们在黑人社区中的力量,并强调了她们内心的力量和抵抗精神。
塔米和琳达通过团结起来,共同经历和面对压迫的方式,试图为自己争取权利和尊严,改变社区的现状。
她们通过社区项目、互助组织和艺术创作等途径,试图在社会空间中建立自己的身份和声音。
通过身份缺失的描绘和重建的探究,《柏油娃娃》不仅揭示了黑人女性面临的问题,也为观众提供了深思。
该片使我们反思了黑人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存在,激励着他们去追求自我认同和自由。
同时,观众也应该认识到黑人女性面临的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并为实现社会正义和平等而努力。
析托妮·莫里森小说《柏油孩子》的黑人女权主义话语
析托妮莫里森小说《柏油孩子》的黑人女权主义话语谷峰【摘要】This paper probes into Morrison's Tar Bab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eminism discourse,and interprets American black women's voice embodying feminism,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subversion of cultural status and their approach reflecting the diges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black feminist discourse-metaphorical images.In this novel,Toni Morrison creates many black women's images and usually signifies the living circumstances under the American white people's dominant culture,which black women go through,by the metaphorical means of the names of people,places,or things.This novel shows the course of black women's growth in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 liberation from "losing themselves" to "manifesting themselves",representing her peculiar style of the feminism discourse.%从女权主义话语的视角对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孩子》进行关照,诠释小说中体现女权主义话语的"黑色"声音、黑人女性文化身份的认同与颠覆以及消解、重构黑人女权主义话语的路径——喻指。
解读《柏油孩子》中吉德的无意识欲望
论 文运 用拉康有关主体建构的理论 , 结合后 殖民主义理论探讨 吉德在 美国象征界 文化 中的主体建构过程、与 “ 儿
子 ” 情 幻灭 的深 层 原 因及 其 对 现 代 人 的 启 示 。 爱
第3 l卷 第 2期
2O l1年 2
咸
宁
学
院
学
报
Vo . 1 31, . No 2
J u n lo a n n l e o r a fXin i g UI v t i
F b 2 1 e .0 1
文章编 号 :0 6— 3 2 2 1 ) 2— 0 0~ 3 10 5 4 (0 1 0 0 3 0
较为成功的黑人 , 白人 很接近 , 与 曾就读于巴黎全 球名牌高
等学府 巴黎大学索尔朋学 院, 后来 当了模特 , 成为著名时 尚 杂志的封面女 郎。对 于吉德来 说 , 黑人男 友儿子所 代表 其 的与她所追求 的是背道 而驰 的, 因为 那些 回归 原始环境 的 黑人给人 的感觉是他们在 自己身上又加入了一种缺失。当
她甚至觉 得 自己就 是一个 白人。她的一举 一动 、 言一行 一 无不 透露 出 白人 的态度。从 表面上 看 , 吉德在 瓦利连 家里 似乎与主人有 着一种 “ 等 ” 平 的关 系——一起 在餐 桌 上吃
映 了美 国黑 白 化融合过程 中黑人主体进行 自身建构的问 文 题; 而从另一方面看 , 小说讲述的是一对黑人 青年男女 的爱
学奖获得者托尼 ・ 莫瑞森 的第 四部长篇小说 。小说主要反
生态批评视野下托尼·莫里森的《柏油孩子》
的实验》 第一次使 用了术语 “ 生态批评 ” 。但 直到 2 0世纪 9 0年 代 中期生态批评才作为一个主流批 评流派在西方 文学 界确立其 地位 。 美 国第一位 “ 学与环境教授 ” 罗费 尔蒂 认为 生态批 评 文 格 “ 究文学与物理环境之 间的关 系” 也就 是研 究 自然和 文学 的 研 , 关 系, 探讨 自然在文学 中的 表达 和人 类对 自然 的态度 等等 。从 生态批评的概念 引入 中国后 , 中国著名学 者曾繁仁和 韦清琦 先 后从“ 非人类 中心主义” 和西方“ 逻各斯 中心主义” 的角度来阐述 生态批评的指归 。经过 2 o多年对 生态批评 的研究和分析 , 生态 主义批评理论 也有了蓬勃的发 展, 先后形成 了三 种主流思想 : 深 层生态学 、 生态女性主 义和社会 生态学 。尽管 研究 的侧重 点不
关键词 : 生态批评 ; 尼 ・ 托 莫里森 ; 柏油孩子》 和谐 《 ;
中图分类号 : 16 I0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7 2 1 (02 0 05 — 2 1 3— 11 2 1 )8— 13 0 6
思想 , 实现人和 自然和谐共生 的生态和谐格局 。 () 3 生态主义批评理论在关注人 和 自然 的关系的 同时也需 要关注人类之间 的社 会生态和 人类内在 的精神生态 , 也就 是社 会 内部 间的关系和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具有如 此重要的意义。 莫里森在小说《 ” 柏油孩子》 中用非常丰富
的描 写阐述了 自然在 人类况 , 表现了黑人女性和生态主义对 自然的关注。
l生态 主义批评理 论
从 2 世纪 6 年代开始 , 益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危机席卷全 0 0 日 球, 人类面临着严酷 的环境 灾难 , 全球 变暖 、 空气污 染 、 水污 染 、
后殖民文学与身份认同:后殖民文学对殖民历史与文化身份的反思
后殖民文学与身份认同:后殖民文学对殖民历史与文化身份的反思摘要后殖民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流派,深刻反思了殖民历史对被殖民地区的文化、社会和身份认同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后殖民文学如何通过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审视,重塑被殖民者的文化身份认同,并揭示殖民主义对文化、语言和历史叙事的操纵。
通过分析后殖民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叙事策略和人物塑造,本文将阐明后殖民文学在挑战殖民话语、重建文化自信和促进文化多元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引言殖民主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对被殖民地区造成了深远影响,更在文化和身份认同层面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后殖民文学应运而生,成为被殖民者反思殖民历史、重塑文化身份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深入探讨后殖民文学如何通过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审视,揭示殖民主义对文化、语言和历史叙事的操纵,进而重塑被殖民者的文化身份认同。
后殖民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后殖民文学兴起于20世纪中期,随着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被殖民者开始用自己的声音讲述殖民历史,挑战西方殖民话语的霸权。
后殖民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叙事方式,揭示了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区文化、社会和身份认同的深刻影响。
后殖民文学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审视后殖民文学作品通过对殖民历史的批判性审视,揭示了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区造成的创伤和破坏。
这些作品常常以被殖民者的视角,讲述殖民统治下的苦难经历,揭露殖民者的暴力、剥削和文化侵略。
通过对殖民历史的重新解读,后殖民文学作品挑战了西方殖民话语的权威性,为被殖民者提供了重新认识历史、重建文化自信的机会。
后殖民文学对文化身份认同的重塑后殖民文学作品通过对文化身份认同的探索和重塑,帮助被殖民者摆脱殖民主义的文化束缚,重建自己的文化自信。
这些作品常常以被殖民者的日常生活、文化传统和语言为素材,展现被殖民者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肯定和弘扬,后殖民文学作品促进了被殖民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
“伊甸园”中的“柏油娃娃”—《柏油孩》中层叠叙事原型解析
建 筑师
0
努 力使其 看起
来不像是刻意 .设计 / 的, 因此 像个私 家花园, 其 温室像个 可控的鲜花 永驻的 ∃ 79∃
外国文学评论
No . 1, 2007
∃ 有历史 , 却不可能有未来 。 在黑人社区生
地方 。 其实, 撒 旦的
聚魔厅
也 装点
着能与自然光相媲美的号灯 , 发出光亮, 宛如 /来自天空 。 但房子 毕竟 不是花 园, 温室空调也没提供良好的环境 , 所以花期迟 迟不现 , 提醒人们假象和天然这对立的二元 是多么容易重叠和混合。别墅成为集天堂大 厦、聚魔厅和伊甸园三者为一体的象征。 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环境可以有不同的 阐释。在 柏 油娃娃 故事 中, 荆棘 丛是 一个有着多重寓意的象征隐喻。对于不同的 人 , 它的含义是不同的。对于黑人而言, 荆 棘丛是艰苦生活环境的象征, 是非洲大陆的 缩影, 也是黑人忍耐力的见证 ; 荆棘丛浓缩 了黑人几个世纪以来受白人压迫和折磨的血 泪史。黑人因习惯了这种艰苦环境, 所以能 在其中游刃有余、遇难重生并重塑生命。另 一方面 , 对于白人农场主而言 , 荆棘丛又是 消解黑人生命、瓦解黑人意志的场所 , 所以 农场主会毫不犹豫地上当 , 把兔子扔进荆棘 丛中, 此举虽然残忍 , 但由于对黑人生活境 遇和忍耐力的无知反而使黑人得以逃脱。因 此 , 荆棘丛的隐喻对白人和黑人、甚至不同 生活背景的黑人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表意。例 如 , 纽约、巴黎对雅丹而言是荆棘丛 , 因为 她热衷于那里的生活 , 她是巴黎著名大学专 修艺术史的毕业生, 珐琅饰品专家, 著名时 装杂志 ∀她 # 的 封面模特。她认为纽 约才 ! 是属于 黑 人妇女的城市 。 而对男 主人 公森而言, 纽约则是一个陷阱 , 他只能采取 敬而远之的策略 , 才不至于掉进这口白人的 大染缸 , 才能 保持自身的 黑人特性。在 那个白人世 界里, 他 找不到工 作, 孤 独无 奈 , 甚至感到恐惧。森的荆棘丛在故乡黑人 社区埃罗。他认为那里有种族自豪感 , 有相 互帮助的协作精神和集体精神。那里的人们 平等、与自然相亲。一旦到了故乡, 森比任 何时候都显得 更漂亮 。 但在雅丹眼里, 埃罗如同 中世 纪奴隶的 笼子 , # 也许 ∃ 80∃
后殖民视角下对《柏油孩子》主人公的身份困境解读
4 5
作用 。七十年代 末 , 爱德 华 ・ 赛 义德 《 东 方学》 一书 的发表 , 被 视 为是后 殖 民理论 的 自觉和成熟 的标 志 ,它开 辟 了学 术探
的《 黑 皮肤 、 白面具》 一 书为开端 。他书 中对遭受殖 民统治 的
民族 进行反 思 , 认为重要 的不是形 式上 的独 立 , 而是结 束心 灵上 被殖 民的状态 。这对后殖 民理论 的兴 起起 到 了开 创性
的残余效应 对黑人 和 自人造成 的影响 和莫 里森 对这一 问题 的关注 。小说的开篇就 向人们描述 了典 型的殖民地模式 : 白
七十年代末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一书的发表被视为是后殖民理论的自觉和成熟的标志它开辟了学术探内一直试图融入主流社会渴望从主流文化中获得身份认同同时饱受差异的困扰压抑自身的文化身份与传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黑人也是处于后殖民的状态
语 文 学 刊
后殖 民视 角下对《 柏油孩子》 主人公 的
身份困境解读
中图分 类号 : I 1 0 6 . 4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 8 6 1 0 ( 2 0 1 3) 1 1 — 0 0 4 5 一 O 2
一
、
引 言
讨 的新领域 。 ( 二) 后殖民主义与《 柏油孩子》 的关联 后殖 民主义批评家提 出“ 边缘” 与“ 中心 ” 的立场 , 提倡世
义 。因此 , 后殖 民语境适用于任何少数族裔 在西方文化下 的 生存状 态 。美 国黑人及其他 少数族裔 在美 国这个西 方 国家
《柏油孩子》中的象征主义
《柏油孩子》中的象征主义托妮·莫里森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黑人女作家。
莫里森的第四部作品《柏油孩子》发表于1981年。
在《柏油孩子》中,莫里森广泛而充分地运用了象征,从而使小说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象征的运用不仅表达了主题,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部小说中,象征无处不在:人物、场景、自然以及民间故事无不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标签:象征; 人物; 场景; 自然; 柏油孩子托妮·莫里森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黑人女作家。
她的作品所描写的几乎都是非洲裔美国黑人以及黑人社区的状况。
莫里森的第四部作品《柏油孩子》发表于1981年。
小说故事发生在加勒比海的一个小岛上,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已退休的白人糖果商瓦莱里安·斯特里特携年轻貌美的续弦玛格丽特和黑人忠仆西德尼、昂丁英夫妇在加勒比海中的爵士岛上休养。
黑人男子森因谋杀其妻落难岛上,无意中闯入瓦莱里安宅邸并邂逅了西德尼的侄女贾丹,不久双双坠入爱河。
但由于经历迥异,价值观悬殊,他们改变和“拯救” 对方的尝试以失败告终,最分道扬镳,小说也以森寻找贾丹之途作结。
小说以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小说中人物对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态度,描写了白人与黑人之间、黑人之间、男女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柏油孩子》起初并未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柏油孩子》的研究硕果累累。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的人物、主题以及写作技巧进行了综合的分析。
研究者们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以及心理分析理论对作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他们所处的困境,揭示了人类尤其黑人的生存状态。
通过对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表明:第一,对于小说主题的探讨主要是黑白两个群体的文化冲突;第二,在艺术技巧方面研究的重点是小说的叙事语言以及黑人民间故事柏油孩子在小说中的运用;第三,尽管有研究者提到了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象征手法,但并未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成长中的身份“炫耀”、“否认”和“重构”--“第三空间”理论视
二 、“ 第三空间”理论视角下的 《 梦娜在希望之乡》 《 梦娜在希望之乡》是美籍华裔女作家任碧莲的一部
长 篇小 说, 以二十 世纪 六十年 代纽 约 的一个犹 太 中产阶 级 居住 区为 背景 ,通 过描述 主人 公与 父母 、朋友 的一 系列 冲 突 与沟通 ,展 示 了张家 的小女 儿一一 梦娜 的成 长历 程与 身 份构 建过 程 , 梦娜 受到 多方 面的影 响 :中 国家庭 的传统 教 育、学校 里 的 白人 主流 文化和 社 区的浓 厚的犹 太文 化 。梦娜 的文化 身份 建构 经历 了三重 曲一 一身 份炫耀 、身 份否 认和 身份重 构 。当梦 娜一家 阿 0 搬 到这 个犹 太社 区时 ,她 的邻 居们 对 中 国文化,尤其是中国菜肴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认为梦娜 是中国菜的专家,邀请她到家里品尝菜肴,梦娜感受到了 身为 中 国人 的 自豪 。她告 诉朋友 芭芭 拉一 些中文 词汇 ,如 “ t 0 f I l ” ( 豆腐 )、 “ s h e e - v e h ” ( 稀 饭 ),讲述 中国人一 些 奇特 的饮食 活动 ,如活 吃猴脑 ,用 上海话 和修 门交 流 。 此 时 的梦娜认 为身 为 一个 中国人 是一件 引 以为傲 的事情 , 中国人的身份成为 了一种炫耀 。但是随着梦娜的成长,由
于 美 国文 化 的影 响, 以及 和 母亲 自己不 断升 级的关 于价 值 观 的争执 ,她 越来 越开 始拒 绝接受 自己的华 人身份 。梦 娜 对 自己眼 中 “ 落后 ”的中 国文化越 来越 厌恶 ,对 自己 的文 化 身份 也越来 越 自卑 。在 美 国文化 的浸 润与侵 蚀之 下 ,梦 娜逐 渐疏 远 了 自己的文化 之源 ,从 而导 致 了文 化身 份 的缺 失 , 出现 了身 份认 同 的混 乱 。梦娜 想成 为美 国人 ,因为 成 为 美 国人 意味 着 “ 无论你 想成 为什 么都 可 以”,可 以享 受 几 乎无 限制 的 自由。在 美 国人 中 ,梦娜 比较青 睐犹 太人 , 因为 她生 活在 富足 的犹太 社 区,深 受周 围环境 的影 响 。而 且 相 对 于其 他 少 数 族裔 来 说 ,犹 太 人 具 有较 高 的 社会 地 位 ,是美 国社 会 的 “ 模范 少数 族裔 ” 。赛 义德 曾说 : “ 流 散者 总是 感到 一种迫 切 的需要 ,那就 是通 过选 择成 为一种 成功 意识 形态 的信仰 者或 者一个 成功 民族 的成 员来 重塑他 们残 缺 的人生 。 ”这 可能 就是 梦娜选 择成 为一 名犹太 人 的 潜 意 识层 面 的原 因 。犹 太 文 化崇 尚 自 由,尊 重 个 人按 照 自 己灵魂 表 达 意 愿 的权 利 。这 些 都 在 很大 程 度 上 吻合 了 梦娜 的价 值 观 ,坚 定 了她 成 为犹 太 人 的 决 心 。但 是梦 娜 并没 有被 单一 的犹太 文化 所 同化 ,在 与塞 斯结婚 时 ,她宣 布要 把 自己的名 字 改为 C h a n g o w e n t i s ,而不 是被 称作 Mr s Ho r o we n t i s ,这 表 明 了她对 自己混 杂 身份 的认 同一 一 自己 是一 个犹太 教华 裔美 国人 。梦娜 的文 化身份 重构 过程 吻合 了霍 米 ・ 巴 巴的后殖 民文 化杂 合理 论 ,梦娜 不是 一个 单纯 的“ 模 范少 数族 裔 ” , 也不 是一 个处 于主流 文化边 缘 的 “ 他 者 ”,而是 一个在 多元 文化 身份之 间 自由转换 的美 国人 。 三、结语 《 梦娜 在希 望之 乡》所 塑造 的女性 形 象 ,体 现 了作 者 任 碧莲 独特 的文 化身份 观 :在 多元文化 的土 壤上 ,文化 身 份 的存在 是 动态 的, 具有 流变性和 杂合 性 , 形成 了一 种 “ 第 三 空 间” ,具有质 疑传 统、发 展传 统的 意义 。 参考文献 :
逃避与回归r——《柏油娃娃》中的现代性批判研究
逃避与回归r——《柏油娃娃》中的现代性批判研究潘亚丽【摘要】美国当代重要的女作家之一托妮· 莫里森的长篇小说《柏油娃娃》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段义孚的逃避主义理论,结合现代性理论,通过研究小说中吉丁的空间移动、空间选择和空间回归,阐释莫里森《柏油娃娃》中对黑人群体所面临的现代与传统的冲突的探讨,以及其对现代性的批判.对吉丁情感路线的研究对于我们研究现代社会、现代人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莫里森在小说中对现代性的批判也值得我们深思.【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00)008【总页数】4页(P4-7)【关键词】逃避主义;个人主义;消费社会【作者】潘亚丽【作者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兴义 56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一、前言托妮·莫里森的《柏油娃娃》自问世以来,不断地吸引着读者和学者的注意。
国内对《柏油娃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的介绍、创作手法以及写作主题等方面,包括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和文化批评;国外对莫里森的研究主要从叙事学理论、黑人女权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和文化批评入手,这些研究多以男女主人公吉丁和“儿子”的黑人身份为基础来展开讨论,而忽略了其首先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人”的根本身份。
本文运用段义孚的逃避主义理论并结合现代性理论,探讨吉丁作为现代都市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莫里森对现代性的批判。
段义孚是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大师,其著作《逃避主义》将“迁移”和“人地关系”有机地融合进“逃避”当中,旨在阐明人类产生逃避想法的原因和逃避的途径。
段义孚认为,人类之所以会产生逃避的想法,原因来自对自然的恐惧,对社会环境的无法承受,希望感受真实的想法,对自身野蛮动物性的反感。
人们逃避的途径主要有空间移动,改造自然,根据想象建造出有特定意义的物质世界用于满足某种精神诉求,以及创造精神世界。
本文运用段义孚的逃避主义理论,结合现代性理论,阐释小说主人公吉丁的情感路线在不同空间的逐层展开,对吉丁在不同时空中的逃避情结进行系统分析。
“第三空间”的构建——论拉什迪的复调思维在《午夜的孩子》中的呈现
中图分类号 :164 文献标 识码 : I0 . A
文章编号 :0 3— 1 4 2 1 )5—11—0 1 0 2 3 (0 0 0 1 4
撒尔曼 ・ 拉什迪 (a a uhi) Sl n R sd 创作的第 m e 二部小说 《 午夜的孩子》 为他赢得 了巨大的国际 , 声誉。 小说 18 年出版 , 91 随后荣获英国文学最高
度神话、 历史 、 宗教母题完美结合, 将读者带人一 个神奇而又含混破碎的世界。 杂糅及“ 第三空间”
的构建是该小说 的一个重要主题。
本 文主要 以巴赫 金 的复 调理 论 为基 础 , 析 分 《 午夜 的孩子 》 中包含 的众 多声 音 及独 立 意识 , 这 些 各 自独 立 而 又和 谐 一 统 的声 音 使 该 文 本 呈 现 多 元化 的世界 。 复调 (oyhn)原 是 音乐 术语 , plpoy
淮北煤炭 师范学 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3 卷 第 5期 1 21年 1 0 0 0月
J un lo Mb iC a n u t e c es C l g o r a f Hu e o lI d s y T a h r ol e r e (hl oh n oi c ne) P i spyadSca Si cs o l e
种 音 乐体 裁 。它 是 由相 关但 又有 区 别 的声 部 组
主 人公 具 有独 立 的 自我 意 识是 复调 小说 的一 个 基 本特 征 。巴赫 金 在研 究 陀 思妥 耶夫斯 基 小说
主人公 时指 出 : 主 人公 对 自己 、 “ 对世界 的议 论 , 同
一
跻身在第三空间之上的身份认同
跻身在第三空间之上的身份认同拉什迪所作的小说《午夜的孩子》是一部关于历史、记忆、身份的作品,整部小说塑造了萨利姆这个不够可靠的叙述者与行为可疑的主人公等角色,并以二十世纪的印度作为创作背景,为读者呈现出后殖民时期印度社会光怪陆离的现实景象与问题。
拉什迪通过为读者展现主人公坎坷命运与其家族历史,重新审视了印度民族苦难的磨砺,让小说具有极其沉重的历史垂重感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对小说《午夜的孩子》的分析,可以深入而全面地解读其中的后殖民主义思想意蕴。
标签:拉什迪;《午夜的孩子》;后殖民时期;印度民族;思想意蕴引言萨尔曼·拉什迪被人们誉为当代英国文学领域中最杰出的印度裔英国作家之一,也被文坛称作“后殖民文学教父”,他习惯于创作后殖民时期关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作品。
从一方面来说,拉什迪大力反对西方权力话语与文化霸权企图在后殖民语境中持续对世界独立国家加强控制的行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拉什迪也不会去认同世界独立国家为抗争西方权力话语而制定的激进的民族主义政策。
小说《午夜的孩子》是拉什迪后殖民主义作品中的经典,曾经两次获得了英国文坛所颁发的最高奖项----布克奖。
《午夜的孩子》主要通过叙述主人公萨利姆与其家族的坎坷遭遇,展现印度次大陆从英国殖民地转变为现代民主国家所经历的六十余年的社会现实。
自1981年这部作品发表以来,诸多国内外文学评论家纷纷以后殖民主义思想角度来全面解读这部作品。
笔者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去解读这部作品在印度民族道路上的探索。
一、小说《午夜的孩子》故事梗概《午夜的孩子》主要由三卷构成,一共三十个章节。
故事的开头,主人公萨利姆在孟买一家酸辣酱工厂中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一生与光怪陆离的遭遇。
在第一卷中,萨利姆详细地回忆了祖父母与父母的三十多年经历,而这些年也是印度在独立之前的时光。
主人公在这卷的最后出生了,而出生的那一刻,正是当时印度总理尼赫鲁对外宣布印度国家独立的时刻,在这一时刻诞生的还有湿婆。
《柏油娃娃》的后现代叙事研究
《柏油娃娃》的后现代叙事研究作者:卢玉娜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0期摘要:托妮·莫瑞森是美国当代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其长篇小说《柏油娃娃》也是学者研究的热点。
本文通过分析《柏油娃娃》中的后现代叙事技巧,来阐释莫里森的创作思想:相对主义、多元化和不同人物的自我辩护原则。
莫里森小说创作中给予各种声音充分话语权,在此基础上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在对话中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实现不同种族,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
关键词:水平式叙事;线性叙事;多元化[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1托妮·莫瑞森于 199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历史上唯一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
她的小说全部取材于美国黑人生活,以充满了想象力和诗情画意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美国黑人的生活。
迄今为止,莫里森已经发表了九部长篇小说,《柏油孩子》(Tar Baby,1981)是她的第四部小说,其隐喻式叙事和后现代特质引起评论界特别的关注和争议,从小说的表现手法来看,《柏油娃娃》的后现代叙事特征非常突出,本文将从水平式叙事结构来探讨该小说的后现代叙事特征。
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两种叙述:线性叙述结构和水平式叙述结构。
线性叙述结构以真实为圭臬,是一种封闭式叙述,多为现实主义创作所采用的;水平式叙述结构呈发散型,没有封合(enclosure),碎片状的叙述互為主体,不存在中心,多出现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品中。
线性叙事以主要人物为中心,创造出一个单一的文本世界,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其他次要人物的语言行为都是围绕这个主要人物展开,其存在是为了塑造或传达主要人物的形象。
而在《柏油娃娃》中,莫里森采用水平式叙事结构,整部小说没有以一个人物为中心的统一的世界,而是存在着数个平行的世界,每个人物都以自己为中心,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除了创造出自己世界的人物本身,其他的小说人物表现出被排除在外的“边缘性”。
《柏油孩子》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柏油孩子》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作者:郭俊霞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2期摘要:托妮·莫里森小说《柏油孩子》从黑人女性的视角阐释了女性的身体同自然一样被视为男性统治的对象,从而表明了莫里森的生态女性主义的立场:只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真正目的上的生态平衡。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柏油孩子》;生态女性主义;生态平衡一、引文托尼·莫里森是20世纪美国黑人女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以黑人女性为题材的小说,荣获了很多重要的文学奖项,她的《柏油孩子》在1993年获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
这部小说以种族和性别问题为载体,围绕白人瓦力连一家的生活展开,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男权社会制度下黑人女性的悲惨命运和努力抗争。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生态女性主义将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进行了有机结合,从而也为我们对小说《柏油孩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生态女性主义的主要目标就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结构和思维模式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的内在关系;女性的真正解放应该在于文明和人类灵魂之间的和谐发展。
二、《柏油孩子》中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讨加勒比海的骑士岛是《柏油孩子》的背景,小说围绕富人瓦力连,还有他年轻的妻子、家里忠实的黑人仆人查尔兹夫妇之间的生活展开。
小说一开始就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给予了大自然以丰富的感情,具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无休止的掠夺。
白人瓦力连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开发,破坏了大自然原有的和谐和美丽。
小说对人类永无止境的贪婪欲望和试图征服自然的野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同时也说明大自然是具有自在系统的有机整体,可以自我健康地成长和创造出生命体,有着自己特殊的存在方式,在无形中和人类的生活进行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自然界内的和谐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
三、《柏油孩子》中的女性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探讨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在自然界之中,自然和女性存在着很多相似的地方,第一点就是角色的类似性,我们经常在文学作品中读到把大地称作大地母亲,这是基于天地生万物的理念的一种亲切叫法,而女性则是生育和哺乳后代,和自然界的这一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她们都充当着哺育和繁衍后代的角色;第二点就是在男权社会中二者所处的地位相同,人类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不断向自然界过度地索取,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女性在男权社会制度下也是处于一种被剥削和被奴役的地位因此,在男权社会的统治之下,自然和女性都处于一种被压迫和奴役的地位,是一种非正常的自然和社会现象。
第三空间中的美籍华人身份:《春香夫人》的后殖民解读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简介水仙花及其 代表作《春香夫人》、该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 意义、研究方法及结构。
第二章集中阐释本文所运用的后殖民理论,主要包括身份建构及 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模仿、矛盾、杂糅等重要理论概念。第 三章主要通过分析华人移民的语言模仿,生活方式的西化,探讨 华裔美国人如何运用不完全模拟、戏仿策略来抵制主流白人文 化,拒绝被完全同化。
根据霍米?巴巴的理论,移民生存在一个居间的世界里,其身份也 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建构之中。《春香夫人》中的早期华人移民 正是如此。
强势的西方文化对这些美籍华人产生巨大影响,致使东西方两种 文化在他们身上交汇并激烈碰撞。在如此东西文化交融杂糅的 作用下,这些华人在中西文化交叠的第三空间中超越了对立,构 建了杂糅身份。
第三空间中的美籍华人身份:《春香 夫人》的后殖民解读
水仙花被认为是首位北美华裔女作家。她的代表作——短篇小 说集《春香夫人》(Mrs.Spring Fragrance)于1912年问世,集中 体现了作者对北美华人的不公待遇的呐喊和对东西方融合的渴 求。
水仙花以公正而富有同情心的笔调描绘出一个个鲜活具体的华 人形象,不仅颠覆了华人在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刻板印象,更深刻 反映了华人对自我身份建构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基于霍米?巴巴 的“第三空间”、模拟、矛盾、杂糅等理论概念,本文从后殖民 理论视角审视《春香夫人》中华裔美国人的身份。
第四章论述华裔美籍人与占据美国社会主导地位的白人的矛盾 关系,前者一方面被高度发达的美国现代文明所吸引,另一方面 又时时刻刻能够感受到自身遭到主流社会的歧视与压迫。第五 章讨论种族和文化两个主要方面的混杂现象,分析结论部分总结论文的主要内容,指出处于居间区域的华裔 美籍人在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第三空间中进行错综复杂的身份协 商与建构,在这个持续不断的运动和交流过程中,《春香夫人》 中华人移民在远离中国文化的大洋彼岸,在两种不同文化交叠的 第三空间里构建了自己的杂糅身份。
《柏油娃娃》的后现代叙事研究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
她的小说以美国黑人生活为基础,又不仅仅局限于黑人的生活,而是展现了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
她的第四部小说《柏油娃娃》是一部后现代特征非常明显的小说,本文从多视角叙事模式入手来探讨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揭示莫里森的对话原则,相对性和多元化等后现代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后现代主义开始蓬勃发展,受后现代“去中心化”和“差异”等观念的影响,族裔文学也取得了重要的发展。
而莫里森的创作生涯正是始于这个时期,她的创作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深刻影响,她的很多作品中都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的痕迹。
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和反权威的特征,也影响了她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手法,莫里森充分利用后现代叙事技巧,将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这些独特的内容融入后现代多样化的形式之中,使黑人文学焕发出新的光彩。
本文通过分析《柏油娃娃》中的后现代叙事特征,来阐明莫里森小说的创作思想,她在小说中给予各种声音充分话语权,在此基础上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在对话中进行思想交流、沟通,实现不同种族,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
一、后现代叙事的特征收稿日期:2019—05—02作者简介:潘亚丽(1983—),女,河南南阳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世界文学。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兴义562400)《柏油娃娃》的后现代叙事研究潘亚丽摘要:《柏油娃娃》是托妮·莫里森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整部作品采用了典型的多视角叙事模式。
作为一个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关注美国黑人文化并为美国黑人发声,但是她并没有将眼光仅仅局限于黑人,而是让社会中每个不同的群体都发出自己的声音,实现多元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关键词:后现代叙事;多视角叙事;多元化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673(2019)03—0019—04A Study of Postmodern Narration in Tar BabyPAN Yali(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ngy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Xingyi Guizhou 562400)Abstract:Tar Bab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of Toni Morrison.As a black female writer,Morrison pays much attention to African American culture and tried to speak for them.Meanwhile,she does not just focus on it,but gives a voice to every group in society for the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Key words:post-modern narration;multi-perspective narration;diversification2019年6月第3期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une 2019Journal ofXingyi NormalUniversity forNationalitiesNo.3多视角叙事是后现代叙事的一个重要特征。
同一性、多样性或不确定性?--美国黑人流散文化观视角下的《柏油孩子》
同一性、多样性或不确定性?--美国黑人流散文化观视角下的
《柏油孩子》
曾利红;黎明
【期刊名称】《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文章从美国黑人流散文化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的角度重新评价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孩子》。
《柏油孩子》同时采纳了民族主义和流散文化的理论框架,以神话模式和现实主义相混杂的写作风格建构了个人与文化身份的高度离散的叙事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意义体系,从而精确表征了美国黑人因面对种族、传统和现代性而产生的动态变化的,矛盾的意识形态体系。
【总页数】6页(P105-110)
【作者】曾利红;黎明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永川 402160;重庆文理学院服务外包学院,重庆永川 4021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流散文学视角下的《紫颜色》 [J], 姜欣
2.《柏油孩子》中的美国黑人身份问题探析 [J], 孙金琳
3.流散文学视野下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化观照 [J], 李晓丽
4.女性主义性别视角下对《六十盏灯》中的流散主题研究 [J], 曾真
5.流散视域下的《孩子的愤怒》 [J], 黄慧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托妮·莫里森《柏油孩子》中家的建构
托妮莫里森《柏油孩子》中家的建构
吴蕾
【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13)005
【摘要】托妮·莫里森在小说《柏油孩子》中,通过迁徙叙事展开她对家的期望。
她曾经声称“种族和家是她作品首要关注的主题”,通过一个个运动的迁徙意象,莫里森勾勒出黑人在现代社会里家的失落与寻找的艰辛。
【总页数】3页(P129-131)
【作者】吴蕾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析托妮·莫里森小说《柏油孩子》的黑人女权主义话语 [J], 谷峰
2.精心打磨的一块美玉——评托妮·莫里森小说《柏油孩子》 [J], 杨敏
3.谈托妮·莫里森《柏油娃》的隐喻模式 [J], 郑岩
4.托妮·莫里森《柏油孩子》中的空间反抗叙事 [J], 欧阳璐;左佳
5.托妮·莫里森《柏油孩子》中的空间反抗叙事 [J], 欧阳璐;左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空间与身份再现:《柏油孩子》中后殖民主义身份建构作者:马艳刘立辉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3期[摘要] 托妮·莫里森的《柏油孩子》把对非裔美国女性吉丁的身份建构放置在后殖民语境下各种文化混杂、交织的“第三空间”中。
在这一空间里,各种民族性、社会利益、文化价值相互交叠、竞争、协商的过程所浮现的身份具有暂时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本文认为,有着多元文化归属感和流动的社会身份认同的少数族裔对真实身份的追寻不能够通过向“本民族之过去”回溯,而是应该立足于不同文化的交叉点,在各种关系的碰撞、杂糅、重组中捕捉到自己的临时性身份,正是这种不稳定的身份建构解构了殖民文化“非此即彼”的根基。
[关键词]第三空间;身份再现;莫里森;《柏油孩子》;身份建构[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7)03—0121—06Abstract:The African American woman Jadines identity is constructed by Toni Morrison in the novel Tar Baby in the “Third Space” with the context of the postcolonial mixed and intertwined culture,in which the identity is constructed in the process of overlap,competition and negotiation of diverse nations,social interests and cultural valu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riness and instability.In shaping the identity of Jadine,Morrison aims to point out that the pursuit of their true identity for minorities,who share multicultural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tinerant social identity,cannot trace back to the history of the nation,but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ross point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capture the temporary identity of their own in the collision,hybridity and reconstruction of various relations.It is this unstable identity construction tha t has deconstructed the “eitheror” foundation of the colonial culture.Keywords:the Third Space;identity representation;Morrison;Tar Baby;identity construction引言托妮·莫里森在其前期作品中刻画了黑人女孩佩科拉、波林等一系列被漂白的黑人灵魂,对种族主义和白人文化霸权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对黑人族群对抗白人文化霸权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思考。
莫里森的后期作品主要从美国社会中黑人与白人、黑人与黑人之间的文化冲突与矛盾入手,对黑人去殖民化的道路进行了深刻探索。
姆巴莉亚(Mbalia)认为《柏油孩子》揭示了“美国社会中黑人与白人的文化冲突”[1](P69),鲁兹(Lutz)也认为小说反映的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2](P56),这一观点也散见于国内学者的期刊论文中都岚岚.空间策略与文化身份:从后殖民视角解读《柏油娃娃》[J].外国文学研究,2008,(6):76-82.。
本文认为在《柏油孩子》中,莫里森将主人公吉丁的个体流散经验置于后殖民语境中,旨在强调对于生活在“第三空间”中的像吉丁一样的少数族裔来讲,由于其身份所具有的变化性、不稳定性和暂时性等特点,获取单一民族的身份认同绝非易事。
本文在对小说进行细读的基础上,结合莫里森早年通过更名所体现的身份诉求,从第三空间、身份再现和无家性三个维度,探讨小说中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的问题,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托妮·莫里森小说研究体系。
一莫里森与《柏油孩子》莫里森也曾质疑过自己身份诉求的真实性,反映在其把出生时的姓名克娄·沃福德(Chole Wofford)更名为托妮·莫里森的这件事上。
从沃福德到莫里森的转变源于1958年莫里森嫁给牙买加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后妇随夫姓,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莫里森在霍华德大学读书期间把克娄更名为托妮呢?1979年科莱特·道林采访莫里森时曾就更名一事问及莫里森,莫氏解释说在读大学期间“霍华德的同学发不准‘克娄’这个音”。
笔者认为在以招收黑人学生为主的霍华德大学校园里,读音困难这个理由似乎站不住脚。
详见:Dowling,Colette.The Song of Toni Morrison[A].Conversations with Toni Morrison [C].Ed.Danille TaylorGuthrie.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4,p.50. 杜瓦尔认为,在1950年代,对于一个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黑人年轻女性来讲,“‘克娄’这个名字过于激烈地指涉某种种族化的身份特征,而这一特征恰恰是莫里森想要远离的”,在以农耕为主的美国南部,这个名字通常指涉“黑人中那些以非常令人厌恶的态度——百依百顺、卑躬屈膝来应对种族压迫的黑奴”[3](P33)。
杜瓦尔认为莫里森在大学期间肯定读过《汤姆叔叔的小屋》,小说中汤姆叔叔的妻子,那个被大伙叫做克娄姑妈的女人对小主人百般温柔、对自己的孩子却横眉冷对百般挑剔。
同样在小说《看不见的人》中,克娄姑妈也被塑造成一个又老又丑的接生婆,吉姆·特鲁布拉德害怕她会让自己乱伦后怀孕的女儿流产。
或许就是因为克娄这个名字其本身所暗含的强烈的种族指涉致使莫里森在大学期间为自己更名。
莫里森曾屡次在访谈中强调命名在非洲文化中的重要性,勒克莱尔曾就《所罗门之歌》中的命名问题采访过莫里森,她表示,“对于非裔美国人,最好的选择就是为自己命名,这个名字能充分说明你的特点,或者表明它是你自己的选择。
”[4](P126)从克洛伊·阿德利亚·沃福德到托妮·莫里森的转变,是否因为文学作品中对克娄姑妈极端形象的塑造留给读者的偏见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身份问题对于莫里森来说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后殖民语境下可以被反复建构的2000年,杜瓦尔在其著作The Identifying Fictions of Toni Morrison 中粘贴了莫里森的出生证明,上面显示莫里森的全名是Chole Ardelia Wofford,中间名是莫里森父母用莫里森外祖母的名字(Ardelia Willis)为其命名,由此可见莫里森不但更改了名字,还省去了和外祖母相关联的中间名。
详见:Duvall,John N.The Identifying Fictions of Toni Morrison: Modernist Authenticity and Postmodern Blackness [M].New York: PLAGRAVETM,2002,pp.33-42.。
二“第三空间”第3期马艳,刘立辉:第三空间与身份再现:《柏油孩子》中后殖民主义身份建构后殖民语境不是一种二元对立之内非此即彼的空间,而是一种二元对立之外的知识与抗拒的空间,一种在文化“间隙”中呈现出的协商空间,也就是霍米·巴巴所说的“第三空间”——一个漂浮的隐喻,一种混杂的、居间的空间。
殖民历史所带来的一个结果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被强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中呈现出巨大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里充斥了各种矛盾。
矛盾不能在某一特定的文化内部进行消解,而必须通过翻译、协商的方式达成临时性的共识,并且不断处于“协商”的过程中。
在这一协商过程中没有任何意义是确定和恒定的,所存在的只有各种可供排列、组合、变形的符号,并且在不同情境下呈现出不同意义。
“尽管第三空间其本身是不可再现的,但却构成了表达的话语条件,这种表达使文化的意义和象征不具有原始的整体性或固定性,甚至相同的符号也可以被挪用、翻译、再历史化,并被重新解读”——个人、他者和群体不再据于某一具体的文化中,而是“居间”(inbetween)于各种文化混杂的“间隙”中(interstitial space),因此种族的纯粹性便不复存在。
不论是在前殖民主义、殖民主义还是后殖民主义语境下,殖民者的殖民理论根基都是建立在传统黑/白、美/丑、野蛮/文明之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对纯粹的种族性的瓦解成为去殖民化的根本途径[5](P37)。
巴巴曾在“他者问题”(“The other Question: Stereotype,Discrimination and the Discourse of Colonialism”)一文中对萨义德的“隐伏的/显在的东方学”(latent/manifest Orientalism)进行了讨伐,他认为萨义德的理论本可以“发掘出东方学话语中的他者性和矛盾性”,但他却把这一思路引入二元论的框架中,在这一框架中两种话语之间的对立性使之陷入毫无对话性可言的传统二元对立模式[5](P71)。
殖民话语的二重性特征并非“非此即彼”而是“非此非彼,居于二者之间”,也就是“居间”与“之外”(beyond)。
莫里森把小说《柏油孩子》的背景设置在加勒比海的“骑士岛”上。
白人糖果商瓦利连(Balerian)退休后与妻了玛格利特(Margaret)、黑人仆人西德尼(Sydney)和奥丁(Ondine)夫妇居住于此。
西德尼的侄女吉丁(Jadine)受瓦利连资助在巴黎主修艺术史,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家杂志的封面模特。
一天,吉丁回到骑士岛休假,遇到闯入瓦利连家的黑人逃犯儿子(Son),两人坠入爱河后离开骑士岛飞往纽约开辟新生活。
儿子与纽约的现代都市生活格格不入,坚持要吉丁跟随他回故乡弗罗里达州的黑人聚居区——埃罗(Eloe),但吉丁在埃罗处处感到难堪与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