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颂》教案
鄂教语文《橘颂》教案
鄂教语文《橘颂》教案教案之一:《橘颂》导入与导读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橘颂》的创作背景和作者2.掌握鄂教语文《橘颂》的大意和基本内容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对文学作品《橘颂》进行分析和解读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教学难点:1.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2.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教学准备:1.PPT课件2.课堂发言奖励小红花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橘子的图片,并向学生展示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是否吃过橘子,询问学生对橘子的印象和感受Step 2 导读(10分钟)1.教师出示《橘颂》的书籍封面和作者照片,并介绍鄂教语文《橘颂》的背景2.教师简要介绍作家方杰的经历和作品特点3.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橘颂》的开头部分,并解读其中的象征意义Step 3 分析探讨(20分钟)1.教师分段展示《橘颂》的文本,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2.教师提问:a.橘子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b.文中的橘子形象有哪些特点?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的能力Step 4 情感鉴赏(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是否有类似的橘子经历,鼓励学生分享个人故事2.教师以《橘颂》为主题,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对橘子的情感与感受Step 5 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文学作品的鉴赏和理解要点2.教师发放小红花,奖励课堂积极参与和发表优秀观点的学生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橘子的话题,唤起学生对橘子的回忆和情感体验,为学生打开了阅读《橘颂》的心扉。
通过导读、分析探讨和情感鉴赏等环节,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和思考。
同时,通过奖励小红花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但是,整节课的时间安排稍显紧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适当调整节奏,给学生更多思考和发言的时间。
教案编写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尝试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橘颂》教案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橘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读并背诵《橘颂》。
1.2理解诗歌的寓意,把握诗人的情感。
1.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2运用朗读、默写、分析等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诗人对橘树的热爱,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3.2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诗歌的寓意和情感。
1.2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2.1诗歌中抽象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2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图片展示橘树,引导学生关注橘树的特点。
1.2邀请学生分享对橘树的了解和感受。
2.自主学习2.1让学生自主阅读《橘颂》,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橘颂》的创作背景。
3.课堂讨论3.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探讨诗歌的寓意。
3.2学生分享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讨论诗人对橘树的热爱。
4.诗歌鉴赏4.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拟人、比喻等。
4.2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感受诗歌的美。
5.拓展延伸5.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将诗歌中的寓意应用到生活中。
5.2邀请学生创作一首以橘树为题材的诗歌,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能够将诗歌的寓意应用到生活中,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图片:展示橘树的图片。
2.资料库:关于《橘颂》的创作背景、诗人简介等资料。
3.诗歌鉴赏工具:用于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工具。
六、教学时间1课时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橘颂》 大学语文 教案
屈原
1.了解屈原的生平、文学创作及 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楚辞》的产生及艺术特
点
3.深切领会《橘颂》所讴歌和追 求的思想品格及崇高精神 4.赏析《橘颂》一诗,体会其爱
国情怀及咏物特点。
名平,字原。出身贵族。怀王初 年,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后怀王 信谗,流放汉北。顷襄王继位,再度 放逐沅湘一带。秦兵攻破楚都,屈原 怨愤绝望,自投汨罗江。
余各篇是屈原遭谗见疏后灵魂里的冲
突和矛盾、品格上的高贵和孤洁的艺
术反映,思想基调和艺术风格与《离
Hale Waihona Puke 骚》十分贴近。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 当地的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啊。)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 志啊。)
艺术特色
• 1、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巧 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 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 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 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所以宋刘辰翁又 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艺术特色
• 2、独特的语言风格。 虽以兮字为叹,但为严格工整的四言体 制,一反楚歌体制,一反楚歌之风,一反 屈原诗作上天入地的一贯浪漫风格,先铺 陈写实,咏物托志,后直抒胸臆,直歌述 志,颇有中原诗歌之风,与《诗经.周南》、 《诗经.召南》中的一些诗作相似,“显然 是受《诗经》艺术手法的影响。”(袁行 霈《中国文学史》)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啊。)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枝儿层层,刺儿锋利,圆满的果实啊。)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啊。)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 啊。)
《橘颂》教学设计
《橘颂》教学设计杨家龙小学《柑橘文化》校本课程《橘颂》教学设计单元柑橘栽培历史单元课时主题浅析《橘颂》总课时(2)第(2)课时授课者龚发军背景分析诗篇《橘颂》记录了中国古代柑橘栽培历史,适合我校校本课程《柑橘文化》高学段《开发柑橘》的学习,学生在中低学段学习了“认识柑橘”“管理柑橘”,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本课时的重点是通过浅析《橘颂》,从诗词中感受中国悠久的柑橘栽培历史。
难点是理解古文《橘颂》的大意,从中感悟屈原精神。
教学目标1、能朗诵《橘颂》,初步了解诗词大意。
2、从诗词中了解中国古代柑橘栽培历史。
3.浅析爱国诗人屈原的《橘颂》,体会柑橘的优秀品质,从中感悟屈原精神。
评价设计1、学生有感情朗读《橘颂》,从诗词中了解悠久的柑橘栽培历史。
2、了解《橘颂》中柑橘生长特性,能初步感悟屈原精神。
学与教活动设计一、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教学楼一楼楼梯墙壁上《柑橘文化》《橘颂》赏析图片)2、同学们平常留意了吗?今天从浅析《橘颂》中了解中国古代柑橘栽培历史,感悟屈原精神。
二、浅析《橘颂》。
1、出示《橘颂》诗篇,学生试读一遍。
2、学生听多媒体朗读。
3、学生自由读,注意注准字音,停顿,语气,尽量有感情的朗读。
4、点名学生读,教师实时指导。
5、出示《橘颂》大意,教师初步讲解。
6、课堂交流:(1)从《橘颂》,我们了解到战国时期江南就种植柑橘,你了解了哪些生长特性?(2)你最喜欢哪句诗?你有什么感受?三、认识屈原。
1、出示屈原铜像和屈原祠山门图片,引出《橘颂》作者屈原。
2、出示屈原生平简介,让学生初步了解屈原。
3、课堂交流:(1)从《橘颂》中,你感悟到屈原哪些精神?(2)从屈原生平中,同学们又体会到哪些屈原精神?(3)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的屈原的资料,说说你感受到屈原什么精神?四、课堂小结。
1、小结: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屈原一生爱国爱民,上下求索,矢志不渝。
让我们深入学习屈原精神,传承屈原文化,做新时代的好学生。
初二语文上册教案(10篇)
初二语文上册教案(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白话文整理的初二语文上册教案(10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篇一: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教案篇一【教学构想】《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是《楚辞·九章》中的一篇。
整首诗节奏感强,文辞优美,但语言较为深涩,而且还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模式进行:1.通览全文,初步感知:以学生的习惯、情趣和对课文的熟悉程度选择朗读、默读、全文阅读或是重点阅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疏通文字,边读边想边记,获取初步印象题材、内容、作者思路、思想情感、艺术手法。
2.互动感悟:精读全文,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理解诗句意思,试找出文章中的重点句,并将自己理解中的难句梳理出来,在讨论、交流时形成对文章内容、结构等全面深刻的认识。
3.局部突破:教师总结学生的感受后,针对学生异议或重难点,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进行引导分析。
4.鉴赏创造: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写作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2.掌握诗歌朗诵技巧,通过朗诵逐步理解诗歌主旨。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4?把握橘树的精神,理解作者借对橘坚贞品质的赞美所体现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难点:学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把握橘树的精神以及作者所体现的人生追求。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人:《晏子春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如何通过《橘颂》教案让学生品味文学之美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中国古代诗歌中,有着一首被人们广泛传唱和赞美的诗篇——《橘颂》。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安石所创作的,以橘子为载体,抒发了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和热爱。
如何通过《橘颂》教案让学生品味文学之美并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呢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和教学方法,提供一些教学思路供参考。
一、诗歌介绍和诗歌研读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橘颂》的诗歌背景、作者介绍、意象和意义等。
通过相应的图片、PPT、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具,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中逐渐熟悉和理解《橘颂》的内涵和形式。
接着是诗歌研读环节,要求学生对于《橘颂》的每一个字都进行理解和解读,了解每一个字的意涵和在整首诗歌中的意义。
并通过分段、归纳、总结等方法,将学生在研读后的所得体悟整理出来。
例如,在学生理解《橘颂》中独具特色的词语“庐陵”的时候,可以通过PPT等形式的多媒体清晰地呈现出庐陵的山水特色和当地人文气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诗歌中的意象。
二、情感体验表达在学生通过研读《橘颂》后,可以安排一个情感体验表达环节,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口头演讲、作文或诗歌创作等多种方式,将自己对于《橘颂》的理解和情感表达出来。
例如,在通过口头表达的课堂环节中,可以要求学生通过个人抒发和团体共鸣的方法,将自己对于诗歌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金声玉振”的表达方式做出描述和年级,向全班同学展现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时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思考,并为同学们对于《橘颂》的支持和讨论提供充分的机会和空间。
三、实践体验和文化交流课堂教学还可以通过文化体验和交流的方式,实现对学生成长素质和文化素质的熏陶和提高。
例如,学生可以自己制作橘子香皮,体验橘子皮的酸甜和种子的扭曲,了解王安石诗歌中对于橘子的美赞和表达感悟和品味的方式。
或者,学生可以通过参观历史文化名胜、交流文化和风俗、采风写生、听取名家讲座等方式,开拓学生成长路径和文化视野。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视情况而定,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指导,保证学生在文化交流中不仅是消费者,同时还是学习者和参与者。
橘颂-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橘颂-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橘颂的基本知识;2.学习如何演唱橘颂;3.了解橘颂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教学准备1.橘颂乐谱;2.橘颂歌词;3.录音机;4.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导入利用课件播放橘颂的演唱视频,让学生先听一遍橘颂,并在听完后表达他们的感受。
在学生的描述中提醒他们注意橘颂的节奏和旋律。
学习橘颂的基本知识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橘颂的学名、演唱背景和历史渊源等基本知识。
此外,通过详细的演示,让学生了解橘颂的唱法和节奏特点,这些知识将为接下来的演唱做好准备。
学习橘颂的歌词通过板书或课件播放,将橘颂的歌词一字一句地讲解并学习。
为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外阅读及历史知识等来理解橘颂的歌词。
学习演唱技巧通过演示和指导,让学生学习橘颂的演唱技巧。
尤其需要注重学生发音和节奏的准确性。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注意情感表达和调性掌握等方面。
实践演唱在灯光设计下,让学生请在报幕员的带领下,一个班级一个班级轮流上台进行橘颂的演唱。
让学生亲身体验演唱的过程中的乐趣与挑战。
如何发扬橘颂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橘颂在我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性和地位,并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如何基于自身情况发扬橘颂。
课堂小结通过对橘颂的引导、学习和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深入了解橘颂,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演唱橘颂,并在学习过程中大大增进了对中华传统音乐的认知。
结合课堂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估,并做出相应总结。
教学反思利用文化学习等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巩固学生对橘颂的理解,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音乐的认知。
通过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实施为学生提供高水平、高质量文化课程和文化认识,话题,并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材研发能力等,进一步推动学校文化教育和文化课程建设。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教案(优秀3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教案〔优秀3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欣赏优美的语言,体会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3、学习课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学习过程:一、知识积累1、回忆学过的《错过》,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德高望重,心中装满美好的季羡林先生因为燕园中的古藤萝被毁,写下了对灵魂之人强烈不满的《幽径悲剧》。
宗璞先生没有因为紫藤萝花架的一时被毁而心中,反而在紫藤萝花瀑前到生命的永恒。
诵读、_______这些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字,我们能否感受到存活的?如果想要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我们应该学会观察、思考和生活,不生活赐给我们的每一次良机。
2、收集有关作者资料,简介作者。
3、将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写下来与同学讨论。
4、课前热身: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亲戚〔〕波光粼粼〔 ) 分歧 ( 〕酷冬〔〕霎时〔〕熬过〔〕桑树〔〕嫩芽〔〕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a、散步的人有:b、散步的地点是:c、散步的季节是:d、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答复〕e、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叙事线索是。
三、细读品味,合作探究〔再读课文〕1、合作探究,把握课文中心事件和人物。
a: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让一个平凡的家庭如此和美?b: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用一个词来概括人物的特点〕2、细读品味,感受亲情之美。
a、从词语的运用和表达的感情方面品味:“我的母亲老了,他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b、从句式和表达的感情方面去品味下面5个句子。
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3.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4、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5、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四、通读全文,互动探究1、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哪些道理?2、你怎样理解“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似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3、本文表达的是初春时节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景物描写着墨不多,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4、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五、用自己的话来小结课文的内容。
《橘颂》的教案
《橘颂》的教案《橘颂》的教案《橘颂》的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和《楚辞》鉴赏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课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诗文大意,并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4、了解咏物诗的基本特点。
5、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咏物诗寓情于物的写作特点和作者寄予诗中的爱国情怀。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
《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
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
《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不是一大缺憾吗?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
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二、提问预习(小组讨论积分)1、本诗选自(),作者(),我国()(时代)伟大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的()风格。
代表作有()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深固难徙()剡棘()圆果抟兮()梗其有理()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徕:)⑵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迁:)⑶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壹志:)⑷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曾:)⑸纷�宜修,��而不丑兮(纷�:)⑹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廓:)⑺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苏世:)⑻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离:)三、师范读课文、生用心体会作者的思路及情感。
四、诵读领会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生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大意。
(小组讨论)(明确)天地间嘉美的桔树,适应南方肥壤沃土。
禀受天命不可迁植,只肯永远生地南楚。
根深蒂固难以迁徙,专心致志坚定不移。
叶儿碧绿花儿素结,繁枝茂叶令人欣喜。
密密枝丫尖尖小刺,圆圆果实挂满树枝。
青果黄果色彩斑斓,纹理花色灿烂绚丽。
橘颂 教学设计
橘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橘颂教学目标:1. 了解橘颂的背景和发展;2. 学习橘颂的基本演唱技巧;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橘颂的传统演唱音乐录音;2. PowerPoint幻灯片,包括橘颂的背景介绍、演唱技巧和篇目解析;3. 音乐教室、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介绍橘颂的背景和发展(15分钟)使用PPT介绍橘颂的起源、发展和地域特点,包括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地方的音乐有何区别。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橘颂的基本背景。
Step 2: 学习橘颂的基本演唱技巧(25分钟)2.1 学习基本的咏史吟唱和节奏感。
通过播放橘颂的录音,让学生感受到橘颂的节奏特点,帮助他们掌握演唱中的基本节奏感。
2.2 学习橘颂的发声技巧和音域掌握。
根据橘颂的音域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调整声音的高低,并通过练唱使其掌握橘颂的基本发声技巧。
2.3 学习橘颂的传统唱腔和音调。
通过研究橘颂的传统唱腔和音调,指导学生在演唱时正确运用这些技巧,使其演唱更加纯熟。
Step 3: 分析橘颂的篇目(25分钟)使用PPT介绍几个著名的橘颂曲目,包括其演唱风格、表现主题和情感内涵等。
分析这些篇目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橘颂。
Step 4: 学生演唱实践(30分钟)4.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橘颂歌曲进行演唱,并在课堂上进行互动指导和互相评价。
4.2 个体演唱: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进行个别演唱,以展示个人的音乐才能和对橘颂的理解。
Step 5: 总结和反馈(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通过问答的形式,检查学生对橘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进一步研究橘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
2. 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举办的音乐比赛,展示他们在橘颂演唱方面的才华。
3. 组织观看橘颂演出或邀请专业橘颂演唱者来学校进行讲座和表演。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在小组演唱和个人演唱中的表现;3. 学生对橘颂的发展和演唱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八年级语文第课橘颂教案(精选15篇)
八年级语文第课橘颂教案(精选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八年级语文第课橘颂教案(精选15篇)导语: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雨林不仅美丽神秘,而且繁衍着大量的动植物。
橘颂教案完整版
《橘颂》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重要实词,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2.掌握诗歌朗诵技巧,通过朗诵逐步理解诗歌主旨。
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4.把握橘树的精神,理解作者借对橘坚贞品质的赞美所体现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1.了解屈原的生平、文学创作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了解《楚辞》的产生及艺术特点3.深切领会《橘颂》所讴歌和追求的思想品格及崇高精神4.体会本诗所体现出来的咏物诗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把握橘树的精神以及作者所体现的人生追求。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晏子春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橘树的这种奇异特性本是一大遗憾,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
所以他遭谗被疏时,以南国的橘树作为自己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咏物名篇一一《橘颂》。
二、屈原与《楚辞》1.屈原生平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于贵族。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主张举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限制贵族特权。
他的主张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和诬陷。
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
后顷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
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痛心于国家衰败,终于在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后,投汨罗江自尽。
2.《楚辞》《诗经》之后,战国后期,南方产生了以屈原创作为代表的楚辞,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二座高峰。
楚辞的本义是楚国的歌词。
楚辞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的楚地歌谣,它大量使用楚国的方言口语,描绘楚国的名山大川、奇花异草和风俗习尚,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和炽热的情感。
所谓“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是典型的楚国的乡土文学。
橘颂-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橘颂-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歌《橘颂》的来源、演唱特点和表现内容;2.掌握《橘颂》的旋律、歌词;3.能够正确使用两个拍子;4.能够通过歌曲来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内容1.民歌《橘颂》的来源和演唱特点;2.《橘颂》的旋律和歌词;3.两个拍子的使用;4.通过歌曲来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感情;2.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民歌《橘颂》,让学生及时与家乡结合。
2. 学习民歌《橘颂》(20分钟)1.介绍民歌《橘颂》的歌曲背景、演唱特点和表现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2.播放《橘颂》的音频,让学生先听一遍;3.要求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学唱该歌曲;4.分析歌词,让学生掌握歌曲表达的内涵。
3. 感悟歌曲(10分钟)1.让学生通过歌曲发现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之情;2.畅谈家乡的美好,加深对家乡的向往。
4. 引导学生创作(20分钟)1.让学生以《橘颂》为蓝本,创作对自己家乡的歌曲;2.创作时要考虑歌词、旋律、节奏等因素。
5. 串讲和总结(5分钟)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进行串讲;2.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梳理《橘颂》的歌曲特点和内容。
四、教学评估1.学习能力评估:观察学生在学唱《橘颂》时的表现;2.创作能力评估:评价学生的作品;3.综合评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民歌《橘颂》有了系统的了解,并通过歌曲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同时,通过创作活动,让学生在音乐艺术中自我发挥,提高了他们的创意能力和表达能力。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情趣和体验能力,让他们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和感动。
西南师大版音乐九年级下册《橘颂》教案
《橘颂》
教学内容:
了解编钟以及《编钟乐舞》,并且学唱《橘颂》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
教学用具:
编钟、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大家知道编钟?
(生答)
师:编钟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打击乐器,由青铜铸成,它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金石之声”中的“金”就是指编钟,“石”指编磬。
亦传至东亚其他地区
师:那么关于《编钟乐舞》同学们有知道多少的?
师:湖北省歌舞团编演的大型歌舞剧,共10场。
由钟磐古乐(荆楚雄风)、祭祀乐舞(迎神)、乐歌(桔颂)、武舞(出征)、祭歌(国殇)、巴人舞(山猎)、八音合鸣(鸣虎、排箫、吹埙、编磐、古乐合奏)、农事组舞(采桑、耕耘)、房中乐(关睢、越人歌、慷慨歌)、大飨礼(楚宫宴乐)组成。
该剧受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启示进行创作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编钟乐舞》中的《橘颂》。
三、聆听《橘颂》
四、学习《橘颂》
五、课后作业
大家知道《橘颂》的作者是谁?下课之后通过查找资料去了解作者。
加深对《橘颂》的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精品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橘颂》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2.掌握《橘颂》的生字词和词义。
3.领悟作者借橘喻人的写作手法。
4.感受作者对橘树品质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橘颂》的内容,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的审美意蕴。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橘颂》的作者屈原,引导学生回顾屈原的生平事迹。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屈原的代表作有哪些吗?其中,《离骚》是如何赞誉橘树的?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橘颂》,注意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生字词和词义。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橘颂》的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的创作动机。
2.教师分析《橘颂》的结构,引导学生领悟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橘颂》中的橘树具有哪些品质?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学习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橘颂》,请问你们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什么印象?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讲解1.教师分析《橘颂》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橘树品质的赞美,感受文章的审美意蕴。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橘颂》中的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对橘树的赞美?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四、课堂练习1.教师给出几个关于《橘颂》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2.学生反馈学习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橘颂》的两课时,请问你们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如何?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课堂讲解1.教师分析《橘颂》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橘树品质的赞美。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教案
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8课《橘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读并背诵《橘颂》。
1.2理解《橘颂》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1.3学习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作者对橘子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3.2从诗歌中汲取养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背诵《橘颂》。
1.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1.3学习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2.1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2理解诗歌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橘颂》的作者、背景及意义。
1.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橘颂》的知识。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橘颂》,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合作探究3.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主题。
4.课堂讲解4.1教师讲解《橘颂》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5.课堂练习5.1学生完成关于《橘颂》的练习题。
6.课堂小结6.1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7.课后作业7.1背诵《橘颂》。
7.2结合课堂学习,写一篇关于《橘颂》的鉴赏文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讲解、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橘颂》的内容、结构和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同时,教师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橘颂》的作者屈原,他是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被誉为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九歌》等。
1.2介绍《橘颂》的背景,这是一首赞美橘子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橘子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橘颂》朗诵设计
《橘颂》朗诵设计尊敬的评委们,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一首优美的诗篇,《橘颂》。
《橘颂》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传世之作。
本诗描绘了一副秋日的景象,以橘子为主线,展示了自然的奇妙与生命的壮美。
在这里,橘子象征着充满阳光和生机的生命力,蕴含着丰硕的成果和坚韧的意志。
首先,我们从语调把握入手。
朗诵这首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把握好语调的变化,使其贴合诗词的意境。
首句“巨灵神赋愚而肥,海内人莫不称父。
”,请大家用豪迈有力的语调朗诵,展现出巨灵神橘树雄伟壮观的景象,以及人们对其敬仰的心情。
接下来的几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请用明快灵动的语调表达,带给观众们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春天盛开的花海之中。
最后,结尾处的几句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请用沉稳而深情的语调表达,向观众们展示出生命的壮美和世间的繁华。
其次,我们来谈谈情感的表达。
在朗诵《橘颂》时,情感的表达至关重要。
我们要通过声音和语调的变化,将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展现出来。
首句的“巨灵神赋愚而肥,海内人莫不称父。
”一定要带着敬畏与崇拜之情来朗诵,使观众感受到我对巨灵神的钦佩之情。
而在描述橘子挂满枝头的时候,“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请用欢快和充满喜悦的语调来朗诵,让观众们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勃发。
最后几句诗中,“尽日见不到长安花。
”则需要用略带惋惜和遗憾的语调来表达,使观众们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物是人非的悲凉。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节奏的掌控。
整首《橘颂》节奏感强烈,有很强的韵律感,我们要注意把握好每个句子的停顿和重音的位置。
在“橘洲茂耶万林愈,芳菲静微尚有时。
”这两句中,可以适当延长词语的末尾,使观众们感受到诗意的张力和节奏的美感。
最后,我们还需要适当运用手势和肢体语言来搭配朗诵。
在朗诵的过程中,可以用手指点着舞动,描绘橘子挂满枝头的美景;可以用手指辅之以婀娜的身段,展示诗歌中所表现的情感与意境。
橘颂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精品教案(1)
橘颂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橘颂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具体章节为第五章《民族音乐欣赏》第二节《西南地区音乐特色》。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西南地区音乐的基本特点,学习民间歌曲《月亮出来亮旺旺》,欣赏并学唱橘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西南地区音乐的基本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学会演唱民间歌曲《月亮出来亮旺旺》,培养音乐表现力。
3. 感受橘颂的音乐魅力,理解其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西南地区音乐特色的理解和把握,橘颂的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民间歌曲《月亮出来亮旺旺》的学唱,橘颂的欣赏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黑板、教鞭。
学具: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西南地区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其特色,提出问题:“大家觉得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2. 讲解:介绍西南地区音乐的基本特点,如:五声音阶、滑音、颤音等。
3. 示范:演唱民间歌曲《月亮出来亮旺旺》,分析歌曲中的西南地区音乐特点。
4. 互动:学生学唱《月亮出来亮旺旺》,教师指导并纠正演唱技巧。
5. 欣赏:播放橘颂,引导学生感受其音乐魅力,了解其文化内涵。
六、板书设计1. 西南地区音乐特点:五声音阶滑音、颤音2. 民间歌曲《月亮出来亮旺旺》3. 橘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橘颂,并分析其音乐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西南地区音乐特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橘颂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西南地区音乐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推荐观看《中国民族音乐鉴赏》等相关视频资料。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西南地区音乐特点的讲解与示范2. 学生学唱《月亮出来亮旺旺》的互动环节3. 橘颂的欣赏与理解4. 作业设计中的学唱橘颂与分析音乐特点一、西南地区音乐特点的讲解与示范1. 五声音阶:讲解五声音阶的概念,通过实际演唱或演奏展示五声音阶的特点,强调其与七声音阶的区别。
橘颂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优质教案
橘颂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橘颂》这一经典曲目,该曲目选自西南师大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橘颂》歌词理解、旋律学唱、节奏把握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橘颂》创作背景,理解歌词含义,感受歌曲所表达美好情感。
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3. 通过学唱《橘颂》,提高学生歌唱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节奏变化以及情感表达。
2. 教学重点:歌词理解、旋律学唱、节奏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橘子树生长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节课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橘颂》创作背景,分析歌词,讲解旋律和节奏特点。
3. 示范演唱:教师示范演唱《橘颂》,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情感表达。
4. 学唱环节: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掌握。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歌唱练习,互相交流,提高歌唱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橘颂》2. 歌曲背景:简要介绍歌曲创作背景3. 歌词分析:标注重点词汇和句子4. 旋律与节奏:展示歌曲旋律线和节奏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橘颂》歌词,学唱歌曲,并进行情感表达练习。
2. 答案:歌词正确无误,歌唱技巧有所提高,情感表达自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橘颂》学习热情较高,但在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关于橘子诗词或歌曲,下节课与同学分享,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文化底蕴。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导入环节故事选择与讲述方式。
2. 歌曲背景和歌词分析深度。
3. 学唱环节中高音部分和节奏变化指导。
4. 分组练习时互动和反馈。
5. 作业设计中情感表达练习。
一、导入环节故事选择与讲述方式二、歌曲背景和歌词分析深度在介绍《橘颂》创作背景时,我会详细讲解作曲家创作意图和时代背景,以及歌词中所蕴含深层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橘颂》教案
教学目标
、
了解屈原和《楚辞》鉴赏的有关知识。
2、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3、
理解诗文大意,并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4、
了解咏物诗的基本特点。
、
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
体会咏物诗寓情于物的写作特点和作者寄予诗中的爱国情怀。
教学时数
两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
导入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
《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
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
《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不是一大缺憾吗?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
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二、
提问预习(小组讨论积分)
、本诗选自(
),作者(),我国()(时代)伟大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的(
)风格。
代表作有(
)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深固难徙()剡棘()圆果抟兮()梗其有理()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徕:)
⑵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迁:)
⑶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壹志:)
⑷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曾:)
⑸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纷缊:)
⑹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廓:)
⑺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苏世:)
⑻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离:)
三、
师范读文、生用心体会作者的思路及情感。
四、
诵读领会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感情。
生自读文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大意。
(小组讨论)
(明确)天地间嘉美的桔树,适应南方肥壤沃土。
禀受天命不可迁植,只肯永远生地南楚。
根深蒂固难以迁徙,专心致志坚定不移。
叶儿碧绿花儿素结,繁枝茂叶令人欣喜。
密密枝丫尖尖小刺,圆圆果实挂满树枝。
青果黄果色彩斑斓,纹理花色灿烂绚丽。
皮色鲜明内瓤纯洁,犹如君子担当道义。
长得繁茂修饰得体,形象脱俗美丽无比。
赞叹你从小立志,与世俗迥然有异。
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多令人惊喜。
节制自守虚心谨慎,始终不会犯过失咎。
秉持美德公正无私,
可也天地一样不朽。
我愿与你生死相交,相与为友天长地久。
淑丽端庄终不淫逸,生性梗直知情识理。
年龄虽小却品高洁芳,堪作兄长可为我师表。
品行高洁好比伯夷,树立楷模千古光照。
总结:
诗人以橘树为喻,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
“橘”与诗人屈原的形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屈原忠于楚国,至死不渝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形象等。
作者借橘树赞美坚贞不移的品格。
作者认为橘树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因为它不仅外形漂亮,“精色内白”“烂兮”,而且它有着非常珍贵的内涵,比如它天生不可移植,只肯生长在南国,这是一种一心一意的坚贞和忠诚,再如它“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使得它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以橘树为师,与之生死相交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志向的表达。
第二时
五、
讨论
、
歌德说:“象征的奥妙就在于每个情节必须本身就有意义,同时指向某种意义更大的情结。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试着举例子。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松:敖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红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高洁,脱俗。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月: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2、
本文的橘有什么特质?请在文中找出原诗,它本身的意义在哪里?
3、
在本文中橘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4、
请同学们概括的主旨。
六、
搀扶式鉴赏,教给学生诗歌的鉴赏方法。
明确(师生共同总结)
《橘颂》可分两节,第一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
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
那凌空而立的意
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
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彩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
橘树之美好,不仅在于外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
本诗第二节,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
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表达过对“兰”、“椒”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
橘树却不是如此。
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
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它在颂橘中突然揽入诗人自己,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
而后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在两位古今
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都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历史天幕上了!
从现在所能见到的诗作看。
《橘颂》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首咏物诗。
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
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的奇特境界。
从此以后,南国之橘便蕴含了志士仁人“独立不迁”、热爱祖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永远为人们所歌咏和效法了。
这一独特的贡献,无疑仅属于屈原,所以宋刘辰翁又称屈原为千古“咏物之祖”。
七、品位诗歌,鉴赏和体会艺术技巧。
再读文,仔细体会诗歌使用的高妙的艺术技巧,体会其妙处。
八、
迁移延展,开拓视野,提高鉴赏水平。
狼子野心
[清]纪昀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悼言。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释①俟:等待。
②遁逸:深深地隐藏
九、作业:请同学们仿照《橘颂〉的写作手法,选择身边的一事物进行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