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瘀论治心血管疾病理论探讨
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在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研究
中医活血 化瘀理 论在治疗老年 心血 管疾病方面 的应用研究
李 伟
( 徽省阜 阳市第二人 民医院干部病 房 ,安徽 阜 阳 2 6 0 ) 安 3 0 0
【 要】 目的 分析并 评价 采 用 中医活血 化瘀 方对 老年 冠心 病心 绞 痛患者 的 临床 治疗 效果 。方 法 将 我 院 自2 0 摘 09年 1 2月至 2 1 年 6月期 间 01 收治的 9 6例冠 心病 心绞 痛 患者 随机 分成 两组 ,其 中观 察组 6 例 患 者给 予 中 医活血 化瘀 方 实施 治疗 ,对照 组 3 例 患者 给 予 口服 硝 酸 甘油 1 5
3 ()1- 0 12:92 .
金 ,在诸多脏腑之 中脾 胃与咳嗽的关系最为密切 。 ] 疏肝 和 胃、降逆 止咳法是运用 加减柴平 汤治疗肝气 合并 胃中浊 气
上逆犯肺 的病证 。本病病机 为 胃病 日 ,土壅木郁 ,肝气横逆 ,夹 胃 久 酸上逆犯肺 侮金 ,肺失 宣降而成 。胸 胁引痛 ,咳 时面 红 ,口苦 咽干 ,
[】 穆 江 涛 , 建峰 . 五 脏 六 腑 皆令 人 咳浅 谈 慢性 咳 嗽 的诊 治 [ . 5 李 从 J 】 陕 西 中医, 1,(5:3—3 . 2 0 1) 869 0 3 6 【】 仇 中叶 , 才 . 病 辨 证 治 疗 慢 性 咳嗽 6 例 疗 效 观察 及 护 理 6 张桂 辨 4 [ . 医药指 南 , 1, 1) 3 —4 . J 中国 ] 2 0 (1: 810 0 4 1
手太 阴之 脉,起于 中焦 ,下络大肠 ,还 循 胃I,上膈 ,属肺 ……” , Z l
[] 钟南山, 1 赖克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0 9 [ . 2 0版) 】 J 中华结核和
冠心病血瘀证研究概述
冠心病血瘀证研究概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气短和心动过速等。
冠心病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是血液循环中的血瘀证据已被广泛认为是冠心病的一个主要因素。
因此,有关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些研究表明,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些变化导致了动脉硬化、血管炎症和血瘀等异常情况,增加了心脏疾病的风险。
针对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冠心病风险因素,特别是血瘀证明是前瞻性而有意义的研究。
冠心病血瘀证是一种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中医证候,其原始概念源于《内经》。
中医认为,血瘀病理变化可以引起血管狭窄和微循环异常,从而影响心脏供血。
由于冠心病是一种由血管硬化和血管收缩引起供血不足的心血管疾病,因此可以看出,中医冠心病血瘀证的理论是合理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冠心病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状况。
中医治疗血瘀证的方法主要包括用药、穴位按摩、拔罐、刮痧、艾灸和针灸等。
现代医学通过药物、介入手术、激光治疗等方式治疗冠心病,西医治疗血瘀证的方法主要是使用血液抗凝剂和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将两种方法的优点相结合。
研究表明,当中西医结合治疗被应用到冠心病的治疗中,该治疗方案能够显著减少心脏疾病的风险因素,特别是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关键因素。
中医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潜在机制与现代药物治疗的机制有相似之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产生如此显著的治疗效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对于探索现代医学与中医之间的联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的治疗方法特别强调个体差异和刺激人体自身康复机制,这与现代医学的趋势是相对的。
研究冠心病血瘀证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医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并为研制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一个切入点。
总之,冠心病血瘀证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它涉及到人类健康和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的改进。
活血化瘀理论在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体会
变化 ,运 动功能也未好转 。
1 . 4统计学处 理 记录两种方 法所得数 据 ,进行卡方检 验 ,并 采用S P S S 1 1 . O 软件 完
成对相 关数据 的统 计与处理工 作。最终得  ̄ I I P < O . 0 5 ,经统计学 处理 差 异具有显著性 ,故具有统计学意义 。 2结 果
种退行性变 ,即关节 提前老化 ,该病多 发生于 中老年人群 中 ,由于
代表 着关节的衰老 ,故 又称为老年性关节炎 。 目前 ,膝关节骨 性关节
炎 尚没有完全治愈的方法 ,但 已有临床研究 显示采用 中医方法 治疗 该 病 的临 床疗效 确切 ,对缓 解关 节疼痛 、促进 功 能恢复 具有重 要 的意
1 - 3疗 效判定标准0
显效 :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
运 动功 能基 本恢 复正 常 ;有 效 :关节 疼痛 、肿胀 等临 床症状 明显减 轻 ,运动功能 出现好转 ;无效 :关节疼痛 、肿胀等临床症状 没有明显
[ 2 ] 安启 张继平, 张奋耿. 手法按摩结合中医辨证治疗膝关节骨性
进运动功 能的恢复 ,毒 副作 用小、安全性也 比较高 ,因此值得在 临床 上继续推广和应用 。 参考 文献 [ 1 1 ] 陈廷 生, 李娟 . 辨 证 施治 配合 中药外 洗法 治疗 老 年退行 性 膝 关节 骨 性关节炎1 8 7 例[ J 】 . 中医 外治杂志 , 2 0 0 9 , 1 8 (  ̄: 3 0 ・ 3 1 .
① 肾虚血瘀 型。临床症 状 :患者 关节 疼痛 、有定 处 ,如针刺 ,关 节 活动 障碍 、夜 间加 重 ;舌质 暗 红或者 有瘀 斑 ,舌苔 薄而 白 ,脉 细
注 : P( O , 0 5
从瘀论治心血管疾病
1 , 5 降香 1 , g 5 延胡索 2 , g Og酸枣仁 3 , 0g远志 1 , 5g 郁金 1 , 5g 石菖蒲 1 。7 水煎服 , 日 1 5g 剂, 每 剂。二 诊 (0 9 l 月 2 20 年 1 6日) 诉胸 闷憋气 , 心前 区疼痛等
现代 医学 的角度来 看 , 多数心 血 管疾病 的患 者都 存 大 在 : 液 流 变 学 异 常 、 循 环 障 碍 、 流 障碍 , 导致心脉
瘀 阻而 出现 心前 区疼 痛 , 固定 不 移 , 且 或痛 如 针刺 , 更 有面 色 暗 , 甲青 紫 , 质 呈紫 色 、 唇 舌 紫黑 色 , 或有 瘀 点 、
环、 改善血流动力学 、 调节免疫 等方 面作用于心血管
系统 。
3 临床 运 用
瘀斑 , 脉涩或结代等血瘀证 的表现 。活血化瘀法是使
心 主血 脉生 理功 能恢 复正 常 的基本 治疗 方 法 。
1 中 医之瘀 血
对 于心血管疾病患者 , 中医辨证 多属心血瘀 阻。跟
随导师出诊期 间, 就曾见到吾师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明显改善 了多例患者疴 隋。现举验案一则 , 详述如下 。
裴 某 , ,4岁 , 2 0 女 6 于 0 9年 1 月 1 1 9日初 诊 。患
古人认为, 血液的循行“ 周而复始 , 如环无端”流 ,
动不 已 , 以通 为顺 。祖 国医学对 瘀 血 的认 识 是 建立 在 对血 的生理病 理 基础 上 的 , 离经 之血 不能 及 时 排 出 凡 和消 散 , 留于 体 内, 血 行 不 畅 , 遏 于 经 脉 之 内 , 停 或 壅 及瘀 积 于脏腑 组 织器 官 的 , 均称 瘀 血 。凡能 影 响 血液
血府逐瘀汤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计算机药理学探讨
study t11e pharIII∞ology for xuefu zhuyu decoction in cardiov鹳cular dise踞e tIlerapeutics.Three computational
印p玎oaches hve
been obsen,ed.,nlese
prediction.Chemical space that XFZYD
收稿日期:2008旬5.2l;修回日期:2008旬8_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2701);陈可冀中西医结合发展基金(cKJ2007004/200r7022),福建中医学院校管基金项目 ()(2007018). 作者简介:郑春松(1982一),男,徐筱杰,刘献祥(联系人).
万方数据
Key words:C}linese
herbs,Xuem zhu”decocti帅(xFZYD),cardjov船cular dise船e,chemicaI space,vinual screening,ADME pre—
diction,phamlacology
1
引言
血府逐瘀汤源自清代《医林改错》一书,由桃红四物汤
2.1分子的收集及预处理
根据血府逐瘀汤的植物组成,从CHDD、Beilstein/Gmelin crossFire化学资料数据库及国内外文献中收集到785个分 子拉’5。9],在分子计算软件Accelrys
Discovery Studio Discovery
studio 2.O上
standaIone界面搭建分子模型,分子的构象
2.4靶标-配体空间分布的生成
在Accelrys
Discovery studio
2.o的QsAR模块中,对所
从血瘀论治心血管疾病理论探讨
从血瘀论治心血管疾病理论探讨目前认为心血管疾病归属祖国医学的心系病症范畴。
心血管疾病病理关键在于血瘀,血瘀贯穿于发病的始终。
病机为本虚标实,心气亏虚为本,血瘀为标,从血瘀论治心血管疾病,常收到明显疗效。
通过研究文献总结归纳出益气活血、行气活血、温阳活血、养血活血、活血行水等法。
益气活血冠心病患者的血瘀多因气虚而致,气虚血瘀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临床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①冠心病兼有气虚症候乃气虚不足以运血而血瘀者;②活血法与补气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活血化瘀法的疗效;③在重用或久用活血化瘀药时,配合补气药,使气旺血行以达到化瘀而不伤正的目的。
补气药人参、黄芪、党参等能补益心气、增强心功能,使心气足而血流畅。
行气活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血为气之母,血瘀气亦滞。
本法可通过调和气血,使其“气血冲和”。
如四物汤中的川芎行气活血,血府逐瘀汤中之柴胡、枳壳、川芎,膈下逐瘀汤中之川芎、乌药、枳壳。
温阳活血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故寒邪外侵或阳气不足,寒从中生,均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若仅祛瘀则寒凝不散,血脉不得畅通,仍易致瘀,故取固本之法,以温为通,辅以祛瘀,使瘀去血行。
故对寒冷诱发或加重的心绞痛,可以选用偏于温性的活血药如当归、川芎、红花等,亦可以配以温经药如附子、桂枝、肉桂、良姜等。
养血活血瘀血阻滞,往往影响新血的生成,而新血不生,瘀血亦不能自去。
所以在瘀血未去,新血未生,瘀血而兼血虚的情况下,适当配伍养血药,具有补血活血的双重作用。
对于血瘀而兼有血虚时,应活血化瘀与养血并用,如炙甘草汤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等多有较好疗效。
亦可配伍应用当归、川芎等。
活血行水血不利则为水,水邪停留,阻滞气机,则瘀血更重,水瘀互结。
治当利水活血,方选葶苈大枣泻肺汤。
对于此类血瘀兼水肿的冠心病患者,若单祛瘀,则因蓄水不去而压抑脉道,使血行迟滞,终至瘀血不祛。
若只逐水,则因瘀血障碍而津液敷布排泄受阻,致蓄水时消时生,病必不除。
中医活血化瘀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活血化瘀改善心脑血管疾病中医学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气血运行不顺导致的。
因此,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中医活血化瘀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改善作用。
一、活血化瘀的基本原理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具体来说,活血化瘀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不足;可以减少血栓形成,防止血管堵塞;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的流动性。
因此,在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活血化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
二、中医活血化瘀的常用方法中医活血化瘀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下面将对这些常用方法进行介绍。
1. 药物治疗中医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非常丰富,常用的药物包括桃仁、丹参、川芎、红花等。
这些药物具有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此外,一些中药复方也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例如桃红四物汤、川芎茶等。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来选择,因此在使用之前最好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中经常使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也可以用于活血化瘀。
例如,经络穴位注射、拔罐疗法等都属于针灸的范畴。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调整气血运行,从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但是,针灸治疗需要专业的操作技术和经验,不建议自行尝试。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理疗的常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推拿按摩来刺激经络穴位,调整气血运行。
例如,可以进行头部按摩、背部按摩等。
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从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推拿按摩可以在合适的环境下自行进行,但是需要注意力度和方法,避免受伤。
三、中医活血化瘀食疗在中医中,也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来实现活血化瘀的效果。
例如,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等,维生素C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纤维素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体会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14188投稿邮箱:sjzxyx88@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体会刘玉静(吉林德惠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300)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体会。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病患100例,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并探讨其药理药效以及临床应用体会。
结果 我院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主要有当归、川芎、丹参、红花、赤芍、三七等。
本组100例病患,经接受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较大缓解,病情得到较好控制。
结论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液凝固、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药理药效;活血化瘀中药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14.130本文引用格式:刘玉静.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4):188.0 引言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由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所造成的全身组织、大脑以及心脏出现出血性或者是缺血性疾病,其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对病患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据相关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消散瘀血、促进血行以及利血脉之功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旨在研究探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采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体会,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病患100例,其中病患男52例,女48例,年龄59~78岁,平均(68.5±9.5)岁;所有病患均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合并精神障碍者;排除风心并先天性心脏病者。
中医气虚血瘀论述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分析
中医气虚血瘀论述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分析传统的中医气虚血瘀理论认为血瘀是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症候要素之一,应该引起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时期的高度重视,本文着重阐述了中医气虚血瘀理论的基本内容,介绍了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阐明了中医气虚血瘀理论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预防的基本理念。
标签:中医气虚血瘀;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伴随着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同时,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死亡率和残疾率也在不断上升。
冠心病病程中所出现的微循环障碍等皆属“血瘀”的表现[1],很多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冠心病等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在于血液循环的障碍,特别是由于微循环的障碍引起的。
因此,对于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活血化瘀成为治疗的关键。
中药主要通过影响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抑制冠脉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变,影响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等不同途径[2]对心脑血管的功能进行调节。
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气和血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气能摄血通知血能载气。
但是,血和气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等的,气是主导,主导着血旺或者血虚。
現代医学的研究证明,心脏病患者在发生左心功能减退时伴随着气虚脉证。
在此时如果选择应用益气药的治疗方法,则会帮助改善心功能。
经过临床的检查发现射血前期明显缩短。
患者在服用益气药之后心肌收缩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血液循环速度也明显的有所加速,因此益气药对于心肌功能的改善是极其重要的。
同时,通过气滞血疲和气虚血痕的各项生理指标也发生了显著地改善。
气滞血癖的心脏搏出量、心输出量、心搏指数和心脏指数均正常,而气虚血疲的则明显低于正常,两者的症状本质均为高粘血症、低血容量和微循环血流缓慢。
1中医气虚血瘀与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传统中医理论的气虚指的是脏腑功能的虚衰,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心脏功能的虚衰。
中老年人各脏腑功能出现不同的虚衰,而心脏的虚衰则更为明显。
瘀血学说及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瘀血学说及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瘀血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创制的活血化瘀法在临床各科得到广泛的应用。
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血瘀阻,血脉不通”,故以活血化瘀法治疗。
并根据其临床具体表现分别合以理气,散寒,益气,温阳,化浊之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标签:瘀血学说活血化瘀冠心病“血瘀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症。
主要因为为血行不畅,淤积于局部而成。
临床表现为疼痛或刺疼,位置固定不移,可见口唇青紫,舌质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曲张,脉弦或涩等。
活血化瘀法为治疗的基本大法。
新中国成立以前活血化瘀法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和妇科病等症见淤血阻滞的治疗,而近些年研究证明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1、瘀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瘀血学说是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上常见疑难杂症时,结合”久病多瘀”之古训,正确合理的使用活血化瘀法可以有显著的疗效。
中医对“瘀血”的认识始于《黄帝内经》[1],如:“血凝涩”、“血脉凝泣”、“脉不通”、“恶血”、“留血”、“血著”等30余种近似瘀血名称的记载,并在一些篇章里谈到了瘀血的产生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其治疗大法,《素问·调经论》:“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举痛论》:“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等等。
并提出了以疏通为主的基本治疗原则,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血实宜决之”,《素问·汤液醪醴论》:“去菀陈痤”,《素问·至真要大论》:“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至平和”等等,为瘀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有丹参、桃仁、牡丹皮、赤芍、牛膝、红花、水蛭等30多种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为瘀血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药物基础;张仲景是瘀血学说的奠基人,在《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篇”中总结前人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瘀血”名称,并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各科疾病,其创制的诸多活血化瘀的名方,至今还在临床各科广泛的应用,如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等等;宋金元时期,瘀血学说有了新的发展,《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局方》等收集整理了很多活血化瘀的方剂;至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创立的一系列活血化瘀的方剂,治疗“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的通窍活血汤、治疗“胸中血府血瘀”的血府逐瘀汤、治疗”肚腹血瘀”的膈下逐瘀汤、治疗瘀血阻于少腹的少腹逐瘀汤、治疗久痹有瘀血的身痛逐瘀汤,组成了以活血化瘀为主要立方原则的“活血化瘀系列方剂”,对瘀血学说的完善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历代医家的努力,瘀血学说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医家将活血化瘀法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等临床各科[4-5]。
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论探讨
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论探讨前言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有压迫性、紧缩性疼痛或烧灼感,常伴有气促、冷汗、心慌等不适感。
冠心病是引起心绞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活血化瘀方是中医传统的一个治疗方法,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润滑血液,消除血液脏淀粉和氧化物质,达到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论基础。
1. 活血化瘀法的理论基础1.1 活血通络中医认为,活血主要是通过通络达到的。
心脏和全身各种器官需要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需要感染充足、畅通的血管。
而气血运行受到瘀阻时,就会导致血管不通畅,进而导致心脏和各器官受损。
活血化瘀法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活血通络来保证气血的畅通流动,达到保护心脏的效果。
1.2 祛湿散寒中医理论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与气滞血瘀、寒湿内滞有关。
湿寒邪气入侵之后,就会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正常活动,导致心绞痛的发生。
活血化瘀法主要可以祛湿散寒,从而达到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效果。
1.3 补气养血中医认为,气血调和是保证人体正常运作的关键,活血化瘀法可以通过补气养血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心肌的耐受性和代谢水平,以达到消除心绞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生物医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法对于心绞痛的治疗效果不俗,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其疗效显著。
以下是一些研究案例:2.1 案例一陕西中医院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他们选取了100名患有轻中度心绞痛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了活血化瘀法治疗。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2.2 案例二浙江大学医学院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研究,将52例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活血化瘀法治疗组和接受常规治疗组。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心绞痛程度和心绞痛发作次数都有明显的改善。
2.3 案例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对51例CHD稳定期心绞痛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摘要:目的: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疾病,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本文主要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方法:对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之间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共有患者100例,对其中50例患者仅采取常规治疗,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除了采取常规治疗以外,还给予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照组中治疗无效果的患者共有22例,占比为44.0%,效果较好的患者有8例,占比为16.0%,效果明显的患者有20例,占比为40.0%,治疗有效率为56.0%;在观察组中,治疗无效果的患者共有6例,占比为12.0%,效果较好的患者有10例,占比为20.0%,效果明显的患者有34例,占比为68.0%,治疗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
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配合使用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心脑血管疾病;药理作用引言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高,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
活血化瘀中药的使用能够极大的改善患者血脉、血运情况,激活患者的全部血脉,让血管不再阻塞,变得通畅,恢复心脑血管的供血能力[1]。
有研究发现,很多活血化瘀类药物都能够缓解患者血栓形成问题,提高血小板活性、血动力指标,改善血液微循环[2]。
此次我院对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之间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活血化瘀中药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对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之间收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共有患者100例,对其中50例患者仅采取常规治疗,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除了采取常规治疗以外,还给予活血化瘀中药进行治疗,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
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研究主题: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心血管疾病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传统中医活血化瘀法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并评估其疗效。
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案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对心血管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中医活血化瘀法,心血管疾病,研究方案,数据分析,疗效1. 引言心血管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的功能和结构的各种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
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峻的挑战。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活血化瘀法作为中医药的一个重要疗法,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研究问题及背景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状况,并评估其疗效。
研究问题如下:(1) 中医活血化瘀法能否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2)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制是什么?(3) 中医活血化瘀法与传统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的相互作用如何?3. 研究方案方法(1) 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将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 研究对象:纳入符合条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3) 干预措施:治疗组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
(4) 测量指标:观察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改善情况、心血管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等。
(5) 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在治疗组中,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心血管功能指标也有所提高;而在对照组中,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同时,治疗组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基于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理论探讨冯运华护理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经验
基于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理论探讨冯运华护理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经验宋丽波,景静,张贺,鞠建庆,赵楠,李静*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Exploring Feng Yunhua'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nurs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based on blood stasis syndrome and the theory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solving stasisSONG Libo, JING Jing, ZHANG He, JU Jianqing, ZHAO Nan, LI JingXiyuan Hospital of CACMS, Beijing 100091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Jing,E⁃mail:******************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lood stasis syndrome;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solving blood sta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摘要中医护理专家冯运华以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护理为切入点,在辨证施膳、辨证施情、辨证施术、辨证施药等方面形成冠心病血瘀证病人的活血化瘀护理规范,一方面服务于广大冠心病病人,另一方面为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护理在血瘀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肿瘤疾病中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冠心病;血瘀证;活血化瘀;中医护理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3.16.034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1]。
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引言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危害性极大的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多种疾病。
活血化瘀药物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等。
本文将就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一、活血化瘀药物的定义和作用机制活血化瘀药物是指一类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包括丹参、川芎、红花、三七等。
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1. 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速度,改善微循环,从而促进血液循环。
2. 防止血栓形成:活血化瘀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3. 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的供血供氧能力,从而减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
二、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绞痛: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症状,患者常常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
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丹参、川芎等,能够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2.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常常导致患者死亡。
活血化瘀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能够减轻心肌梗死的病情,并促进心肌的修复。
3. 脑血栓:脑血栓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患者常常出现头痛、偏瘫等症状。
活血化瘀药物能够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从而减轻脑血栓患者的病情。
研究结果如下:1. 在心绞痛患者中,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后,80%的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明显缓解,体力活动耐受力得到明显提高。
2. 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后,50%的患者的心肌损伤范围得到明显减小,心肌修复情况较好。
3. 在脑血栓患者中,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后,70%的患者的偏瘫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治疗效果较好。
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目的:观察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5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予冠心方,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8周;对照组50例予消心痛,每次10mg,每日3次,疗程同治疗组。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全血黏度与血浆比黏度有明显改善作用,对血小板聚集有改善趋势,对照组不明显。
结论: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标签:心血管疾病;中医药疗法;老年患者[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4(b)-087-02根据传统中医活血化瘀理论,结合补肾益气法,选用补骨脂、仙灵脾、黄芪、赤芍、丹参等药组成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制定临床观察方案,于2005年2月~2008年3月共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50例,现总结如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0例,住院患者50例,家庭病床患者60例,门诊患者40例。
其中,男78例,女72例,年龄60~85岁,平均(71.2+4.14)岁,平均病程(5.9±2.2)年。
随机分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50例,本组患者均为劳累性心绞痛患者,每周发作2次以上。
以心绞痛反复发作为主症。
本观察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重症高血压、心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颈椎病等患者。
1.2诊断标准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座谈会修订标准。
1.3治疗方法冠心方组(100例),冠心方组成:补骨脂15g,仙灵脾15g,黄芪30g,白术15g,麦冬15g,益母草30g,丹参15g,川芎15g,赤芍15g,甘草6g,枳实12g,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8周。
消心痛组(50例):每次10mg,每日3次,疗程同治疗组。
2结果2.1疗效标准心绞痛、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症状疗效评定标准按照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研究协作会议通过《延缓衰老中药的筛选规程和临床观察规范》标准评定。
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胸闷(0.4±0.1)分、胸痛(0.3±0.1)分、气促(0.5±0.2)分、心悸(0.5±0.3)分、有效率94.1%,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应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能够减轻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提高有效率,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中医活血化瘀理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4-0207-01心血管疾病为老年人常见病,患者猝死率高,生存质量低。
疾病的常规西医治疗方法,以调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减缓心率等为主,可取得一定的效果。
中医认为,老年心血管疾病由气滞血瘀所导致,以活血化瘀理论为基础,对疾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本文于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观察组,观察了中医活血化瘀理论的应用效果: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分组,观察组(n=34)性别:男/女=24/10,年龄(73.3±10.0)岁。
对照组(n=34)性别:男/女=25/9,年龄(74.0±9.7)岁。
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给予阿司匹林(100mg po qd)+阿托伐他汀(20mg po qd)治疗+酒石酸美托洛尔(100mg po qd),高血压者联合给予硝酸甘油(5mg po qd),连续给药10周。
观察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方治疗,组分包括丹参30g、赤芍15g、红花7g、川芎10g、麦冬15g、黄芪20g、甘草6g、白术10g,药物水煎服,1剂/d,2次/d,连续给药10周。
活血化瘀治疗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观察
活血化瘀治疗老年心血管病的临床观察曹磊【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理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实践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14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0例。
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相对于对照组的78.57%有显著上升( P<0.01);观察组凝血指标PT、APTT及CT,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HB、WBC及RBC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多(P<0.01);观察组胸闷、气短、心悸及胸痛缓解时间,均明显快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相对于对照组的14.29%有显著下降( P<0.01)。
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20【总页数】3页(P2967-2969)【关键词】活血化瘀;心血管疾病;中医药疗法【作者】曹磊【作者单位】辽宁省调兵山市铁煤集团总医院中医科调兵山11270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
老年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可对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故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采取扩张血管等治疗方法为主,但疗效往往欠佳,且不良反应多。
近年来,中医在本病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心血管疾病属中医“胸痹”“心悸”“怔忡”“头痛”“眩晕”等范畴,其病位于心及血脉,血瘀是重要病因,故活血化瘀法是本病治疗的关键[2]。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活血化瘀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14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座谈会修订标准(1979年)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提出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的建议》中的诊断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血瘀论治心血管疾病理论探讨
目前认为心血管疾病归属祖国医学的心系病症范畴。
心血管疾病病理关键在于血瘀,血瘀贯穿于发病的始终。
病机为本虚标实,心气亏虚为本,血瘀为标,从血瘀论治心血管疾病,常收到明显疗效。
通过研究文献总结归纳出益气活血、行气活血、温阳活血、养血活血、活血行水等法。
益气活血
冠心病患者的血瘀多因气虚而致,气虚血瘀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临床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①冠心病兼有气虚症候乃气虚不足以运血而血瘀者;②活血法与补气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活血化瘀法的疗效;③在重用或久用活血化瘀药时,配合补气药,使气旺血行以达到化瘀而不伤正的目的。
补气药人参、黄芪、党参等能补益心气、增强心功能,使心气足而血流畅。
行气活血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血为气之母,血瘀气亦滞。
本法可通过调和气血,使其“气血冲和”。
如四物汤中的川芎行气活血,血府逐瘀汤中之柴胡、枳壳、川芎,膈下逐瘀汤中之川芎、乌药、枳壳。
温阳活血
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故寒邪外侵或阳气不足,寒从中生,均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若仅祛瘀则寒凝不散,血脉不得畅通,仍易致瘀,故取固本之法,以温为通,辅以祛瘀,使瘀去血行。
故对
寒冷诱发或加重的心绞痛,可以选用偏于温性的活血药如当归、川芎、红花等,亦可以配以温经药如附子、桂枝、肉桂、良姜等。
养血活血
瘀血阻滞,往往影响新血的生成,而新血不生,瘀血亦不能自去。
所以在瘀血未去,新血未生,瘀血而兼血虚的情况下,适当配伍养血药,具有补血活血的双重作用。
对于血瘀而兼有血虚时,应活血化瘀与养血并用,如炙甘草汤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等多有较好疗效。
亦可配伍应用当归、川芎等。
活血行水
血不利则为水,水邪停留,阻滞气机,则瘀血更重,水瘀互结。
治当利水活血,方选葶苈大枣泻肺汤。
对于此类血瘀兼水肿的冠心病患者,若单祛瘀,则因蓄水不去而压抑脉道,使血行迟滞,终至瘀血不祛。
若只逐水,则因瘀血障碍而津液敷布排泄受阻,致蓄水时消时生,病必不除。
故必须祛瘀利水两者兼顾,所以在活血化瘀的同时配伍一定的利水药,既能去其水湿,又能加强活血祛瘀之功,使血活、瘀化、水行。
治疗时常泽泻、益母草、茯苓、车前子等。
祛痰活血
痰与瘀常互相为患,即血瘀可致痰阻,痰阻亦可致瘀血或加重瘀血,因此选方用药上必须痰瘀并治。
此类患者多形体肥胖,常伴有高脂血症、严重动脉硬化。
解痉活血
多见于常在动脉硬化之基础上伴有冠脉痉挛等。
气血充实,则
血运畅通、筋脉得养;气血亏虚,则血脉瘀滞,心之筋脉失养而发痉。
瘀血阻于心脉,心脉气血不畅,使心之脉络失去气血之温养,亦可使心络痉挛拘急而发心痛。
治疗应在活血化瘀基础上加用通络解痉药,如地龙、全蝎等。
补肾活血
老年冠心病患者既有肾气不足的表现,又有血瘀证候时,应活血化瘀药与补肾药配伍应用。
清热活血
瘀血证病情迁延日久,“郁而化热”,也可形成痰热交结之势。
宜酌配清热凉血之品,以期瘀热并除。
解毒活血
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为病毒侵袭心肌引起急慢性炎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为阳邪,耗气伤阴,伤脉络,脉络瘀阻,毒瘀互结。
治宜解毒活瘀。
讨论
总之,活血化瘀法,属于中医治法中的消法,其立法依据是“坚而削之,结而散之”。
狭义讲,所谓活血,就是畅通血流;所谓化瘀,就是祛除瘀滞,也就是使血脉畅通、瘀滞消散的一种治法。
广义讲则可以说是平衡气血,调和阴阳,有扶正祛邪之功。
临床中应辨明气血之寒热虚实,灵活应用。
有些高血压患者,证见胸痛,胸闷,痛有定处,舌尖、舌边有瘀点、瘀斑,脉涩。
此证属挟瘀血证,辨证治疗加用丹参、赤芍等
祛瘀生新的药,多能取得良效。
高血压患者出现突发性脑眩晕,仆倒,不省人事等,为高血压病之重症,提示大脑有脑血栓,或脑血管破裂出血等可能。
此时应高度重视,应急抢救,使患者能化险为夷。
参考文献
1 金实,李春婷,主编.疑难病症中医治疗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6-296.
2 金惠铭,王建枝,主编.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157.
3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