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瘀论治心血管疾病理论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血瘀论治心血管疾病理论探讨

目前认为心血管疾病归属祖国医学的心系病症范畴。心血管疾病病理关键在于血瘀,血瘀贯穿于发病的始终。病机为本虚标实,心气亏虚为本,血瘀为标,从血瘀论治心血管疾病,常收到明显疗效。通过研究文献总结归纳出益气活血、行气活血、温阳活血、养血活血、活血行水等法。

益气活血

冠心病患者的血瘀多因气虚而致,气虚血瘀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临床应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适用于以下三种情况:①冠心病兼有气虚症候乃气虚不足以运血而血瘀者;②活血法与补气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活血化瘀法的疗效;③在重用或久用活血化瘀药时,配合补气药,使气旺血行以达到化瘀而不伤正的目的。补气药人参、黄芪、党参等能补益心气、增强心功能,使心气足而血流畅。

行气活血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血为气之母,血瘀气亦滞。本法可通过调和气血,使其“气血冲和”。如四物汤中的川芎行气活血,血府逐瘀汤中之柴胡、枳壳、川芎,膈下逐瘀汤中之川芎、乌药、枳壳。

温阳活血

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故寒邪外侵或阳气不足,寒从中生,均能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若仅祛瘀则寒凝不散,血脉不得畅通,仍易致瘀,故取固本之法,以温为通,辅以祛瘀,使瘀去血行。故对

寒冷诱发或加重的心绞痛,可以选用偏于温性的活血药如当归、川芎、红花等,亦可以配以温经药如附子、桂枝、肉桂、良姜等。

养血活血

瘀血阻滞,往往影响新血的生成,而新血不生,瘀血亦不能自去。所以在瘀血未去,新血未生,瘀血而兼血虚的情况下,适当配伍养血药,具有补血活血的双重作用。对于血瘀而兼有血虚时,应活血化瘀与养血并用,如炙甘草汤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等多有较好疗效。亦可配伍应用当归、川芎等。

活血行水

血不利则为水,水邪停留,阻滞气机,则瘀血更重,水瘀互结。治当利水活血,方选葶苈大枣泻肺汤。对于此类血瘀兼水肿的冠心病患者,若单祛瘀,则因蓄水不去而压抑脉道,使血行迟滞,终至瘀血不祛。若只逐水,则因瘀血障碍而津液敷布排泄受阻,致蓄水时消时生,病必不除。故必须祛瘀利水两者兼顾,所以在活血化瘀的同时配伍一定的利水药,既能去其水湿,又能加强活血祛瘀之功,使血活、瘀化、水行。治疗时常泽泻、益母草、茯苓、车前子等。

祛痰活血

痰与瘀常互相为患,即血瘀可致痰阻,痰阻亦可致瘀血或加重瘀血,因此选方用药上必须痰瘀并治。此类患者多形体肥胖,常伴有高脂血症、严重动脉硬化。

解痉活血

多见于常在动脉硬化之基础上伴有冠脉痉挛等。气血充实,则

血运畅通、筋脉得养;气血亏虚,则血脉瘀滞,心之筋脉失养而发痉。瘀血阻于心脉,心脉气血不畅,使心之脉络失去气血之温养,亦可使心络痉挛拘急而发心痛。治疗应在活血化瘀基础上加用通络解痉药,如地龙、全蝎等。

补肾活血

老年冠心病患者既有肾气不足的表现,又有血瘀证候时,应活血化瘀药与补肾药配伍应用。

清热活血

瘀血证病情迁延日久,“郁而化热”,也可形成痰热交结之势。宜酌配清热凉血之品,以期瘀热并除。

解毒活血

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为病毒侵袭心肌引起急慢性炎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为阳邪,耗气伤阴,伤脉络,脉络瘀阻,毒瘀互结。治宜解毒活瘀。

讨论

总之,活血化瘀法,属于中医治法中的消法,其立法依据是“坚而削之,结而散之”。狭义讲,所谓活血,就是畅通血流;所谓化瘀,就是祛除瘀滞,也就是使血脉畅通、瘀滞消散的一种治法。广义讲则可以说是平衡气血,调和阴阳,有扶正祛邪之功。临床中应辨明气血之寒热虚实,灵活应用。

有些高血压患者,证见胸痛,胸闷,痛有定处,舌尖、舌边有瘀点、瘀斑,脉涩。此证属挟瘀血证,辨证治疗加用丹参、赤芍等

祛瘀生新的药,多能取得良效。

高血压患者出现突发性脑眩晕,仆倒,不省人事等,为高血压病之重症,提示大脑有脑血栓,或脑血管破裂出血等可能。此时应高度重视,应急抢救,使患者能化险为夷。

参考文献

1 金实,李春婷,主编.疑难病症中医治疗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6-296.

2 金惠铭,王建枝,主编.病理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157.

3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