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学校公开课简备

合集下载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引导语: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知识目标:1、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2、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3、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

能力目标:1、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2、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2、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心境。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歌曲《水调歌头》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苏轼是一位且有多方面才能的艺术家。

他的诗浪漫瑰丽,气势不凡;他的词境界高远,开启宋词豪放一派;他的书法大气淋漓,并列“宋四家”之一;他的绘画也自成一家,为后人所称道。

在散文方面,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创作数量很大,而且以气势纵横,变化多姿,畅达明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官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人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断章取义。

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他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三、欣赏影片,初步感知课文视频四、疏导字词遂至()亦未寝()藻荇()竹柏()五、指导朗诵(配乐)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如“闲步”、“夜游”、“月色”、“竹柏”等。

(3)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对偶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锻炼信息整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宁静致远、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和句子的含义。

(3)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及其作品《记承天寺夜游》。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讲解与示范:(1)针对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

(2)示范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对偶等。

5. 练习与反馈:(1)让学生进行课文朗读和背诵练习。

(2)让学生尝试运用文中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四、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1)正确填写文中空白处的词语。

(2)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

2. 预习下节课内容:《山坡羊·潼关怀古》。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的朗读、背诵和讨论情况。

(2)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课堂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1)练习题的完成质量。

(2)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习效果:(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说出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思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逐步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作者发出的人生感慨,逐渐形成豁达宽广的胸襟。

二、教学重难点品物文字的精妙、把握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一)贴近生活,导入话题同学们都有过旅游的经历,可是否有过夜游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跟着苏轼夜游一番,相信在赏景之余,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设计说明: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快速进入文本。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初读文本,注意语音(正确、流畅),整体感知。

思考: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2.听读文本,进入情境,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中初步感受夜游之美,学生自由交流听读体验。

思考:这次夜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在交流感悟的同时,通过学生自主地、有感情地朗读体味情感。

对关键词句则出示比较阅读的材料或用"去字法"比读体会其表达效果,并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屏幕展示:(1)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素食《记承天寺夜游》)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2)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②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通过比较发现,苏轼与怀民相知相怜相通的友情给这次夜游带来了信息,学生也由此感受到了夜游的情美。

(设计说明: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文体特点和字词积累。

通过听读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不仅品味了"言"美,而且为下面探究"文"美奠定了基础。

记承天寺夜游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板书

记承天寺夜游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板书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板书一、教案信息教案标题: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板书适用对象:学生教学目标:通过夜游承天寺的体验,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寺庙文化,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承天寺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内涵等教学方法:板书、讲解、讨论、体验教学时间:1课时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关于承天寺的相关资料,包括历史、建筑、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 彩色粉笔、黑板擦2. 学生准备:- 阅读相关资料,对承天寺的背景有一定了解。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1. 教师利用板书,写下标题“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板书”,并对学生进行简单介绍。

2. 询问学生对于承天寺的了解和想法,并带领学生进入主题。

步骤二:承天寺的历史背景(10分钟)1. 教师板书“承天寺”的标题,并简单介绍该寺庙的历史背景,如创建时间、重要事件等。

2. 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对于承天寺历史的了解,并补充相关知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承天寺的历史在当地地域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步骤三:承天寺的建筑特点(15分钟)1. 教师板书“承天寺的建筑特点”并讲解。

2. 教师通过讲解和图示,向学生介绍承天寺的建筑风格、布局、特色等。

3. 带领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承天寺与其他寺庙的异同、寺庙建筑对于宗教修行的影响等。

步骤四:承天寺的文化内涵(15分钟)1. 教师板书“承天寺的文化内涵”并进行讲解。

2. 教师介绍承天寺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强调寺庙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 引导学生思考承天寺所传达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步骤五:夜游承天寺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夜晚的承天寺氛围,并通过词语描述板书“夜游承天寺”。

2. 学生将自己的想象和描述写在课本或纸上,以便后续讨论和分享。

步骤六:学生分享与总结(10分钟)1.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描述,并进行交流讨论。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总结夜游承天寺的特点和体验,强调夜晚对于寺庙的观赏效果和感受。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教学设计(优秀7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教学设计(优秀7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教学设计(优秀7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背诵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复杂的情感。

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3、学会查找并利用资料多角度解读文本,感受学习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

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

重点难点1、诵读课文、积累字词,学习写景方法。

2、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记承天寺夜游一、导入新课。

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

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使人喜爱。

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这就是宋代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轴精品《记承天寺夜游》。

二、预习展示,把握文章内容。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点评。

2、请一位同学大致通译课文内容。

3、交流填写好的表格,了解文章基本内容。

夜游的时间十月十二日夜夜游的原因月色入户,想邀人取乐夜游的对象贬官之人张怀民夜游的地点黄州承天寺夜游的内容庭院赏月三、自主学篇。

2、学生结合导学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自主学习要求:找出文中描写庭中月色的句子1)放慢语速,放低语调。

读出夜游承天寺的一点宁静的味道。

2)闭目想象当时庭院中的景象,感受文字绘成的“画面”,用“步于中庭,目光所及,……”这样的句式来描绘月景图,品析文章写景的妙处。

3、交流提升:假设①:当学生想象和描述的画面出现偏离。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优秀6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优秀6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优秀6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并做积累。

3.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欣赏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文中月色的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2.学习作者乐观的心境,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重点难点:1.重点:品析句子,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2.难点:领略文中月色的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教学方法学、探、导、练(即自学、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老师引导、课堂练习)与诵读法相结合。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读懂课文内容,“拦路虎”留在课堂讨论。

老师:制作“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上课:同学们好!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与同仁的'到来。

上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用心聆听美妙的乐曲。

(点击多媒体)导入:展示月夜图片,教师导入本课(第12个图片)导语:月亮,撩人心扉,有时她给人若有若无的希望,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有时又无情地触及你的痛处,伤人情思。

……附:板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苏轼月色入户夜游之因叙事欣然起行月色——积水空明绘景皎洁空明竹柏——藻荇交横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洒脱抒情漫步的悠闲达观人生的感慨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教学反思:记承天寺夜游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并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特殊的心境。

教学设想:(1)预习要求:1、自读课文,看注释,查工具书,正音正字,顺畅诵读。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者写作次文时的处境。

(2)教法学法:1、注重诵读教学。

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疏通文意,同学间展开讨论、解释疑难,教师作必要的点拨和适当的讲解,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苏轼及其作品。

2. 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和词汇。

2. 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课文的主旨。

教学准备:1. 准备PPT课件,展示苏轼的生平和作品介绍。

2. 准备一些关于月色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PPT展示苏轼的生平和作品介绍,让学生了解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苏轼能够在文学创作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3. 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记承天寺夜游》。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倾听并纠正读音和语气、语调等方面的错误。

3. 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记叙了什么事情?主要写了哪些内容?(2)从文中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变化的?(3)文中有些语句难以理解,请找出这些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4. 让学生交流讨论以上问题,并尝试回答。

5.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 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重点探究以下问题:(1)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是什么?这种情感是如何产生的?(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3)文中有些语句运用了修辞手法,请找出这些语句并谈谈它们的表达效果。

2. 学生分组探究以上问题,并交流讨论。

教师巡视课堂,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3.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补充或纠正。

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

4. 在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积累词语和句子,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1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一篇佳作。

全文仅80余字,描绘了元丰六年十月,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

文章风格清丽、冷峻,又洒脱。

通过月下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文章起笔交代夜游承天寺的缘由,中间写所见美景,结尾抒发内心感慨。

语言干净利索而极富表现力,是写景抒情的精品。

本文不仅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通过苏轼与张怀民的友情,展现了面对人生遭际的乐观态度。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对简短、语言朴素的文言文接受度较高。

然而,由于与苏轼时代背景、人生经历的差距较大,学生可能在深入分析和感悟作者情感上存在困难。

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写法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因此,在教学中需加强诵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品味语言特色,体会作者心境。

三、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3、能够深入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心态和豁达胸怀,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2、教学难点:能够深入理解苏轼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的乐观心态和豁达胸怀,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他不仅有李白的才华,还有李白远远没有的学问他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但愿人长久,干里共婵娟"这样的美好祝愿就出自他手,他号东坡,与父苏洵、弟苏辙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9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9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9篇)《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读出文言文、宁静的味道。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读出文章的韵味。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准备:课件、音频资料、文字资料学情分析:本文是苏轼的名作,但其中的复杂感情对于未经世事的八年级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所以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里就点到为止了,不再深入探讨。

重点放在朗读和重点字词句上。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年中秋的晚上有超级月亮和月全食的奇景,同学们有没有欣赏啊?(没看到)太可惜了!但有关月亮的诗句应该记得一些吧!说得真好!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让我们乘坐时空隧道机来到元丰六年和苏轼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

板书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二、学生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写作背景:苏轼少年时即精通经史,善于写文章。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

本文就是在苏轼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

三、朗读,读出韵味。

1、学生齐读。

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利(不掉字,不加字,不错读)2、学生齐读(读清句读)3、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完成课文的重点字词句。

(赛一赛)月色入户:门念无与为乐者:思考、想到遂:于是怀民亦未寝:睡觉盖竹柏影也:原来是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罢了。

重点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13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13篇)

《记承天寺夜游》教案(优秀13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背诵全文,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2、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3、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常说:“月色如画”,在摄影家、画家眼中如此,在散文大家的笔下也毫不逊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欣赏一下散文大家苏轼笔下的月色图。

二、简介作者和作品背景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

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作品背景: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

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

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

并不“悲伤憔悴”。

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

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三、朗读(听录音),评赏朗读的效果(注意情感的曲折有致)。

疏通文句。

四、整体把握1、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为何寻张怀民?心有灵犀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

-水→水草→影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设计精选3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设计精选3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教案设计6【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形成语感。

2.品味探究,形成个性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品味文中的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

【教学难点】作者寄托在文中的幽微情思,正确理解“闲人”二字。

【教学用具】多媒体、月夜图片、苏轼相关背景资料及诗句【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多媒体展示)显赫苏门三豪客,数东坡名高闻达宋代千骚人,几子瞻头敖(要学生猜猜这幅对联写的是谁)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东坡这里取到快乐人生的真谛。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走进苏轼,了解背景1.多媒体展示作者简介,指名朗读。

2.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

三.整体阅读把握全篇。

请大家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揣摩作者感情。

(1)老师范读课文。

(配音乐)(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配音乐)(3)请一位男同学朗读课文。

(配音乐)请学生点评,从字音、停顿、语调等。

(4)请一位女同学朗读课文。

(配音乐)请学生点评,从字音、停顿、语调等。

(5)找出课文中明显写作者情感的词语。

(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念、遂、寻、亦”,从中体会苏轼喜悦、遗憾、急切、兴奋的心理变化。

)(6)请学生带着上述情感再次朗读上文。

(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3.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学生抢答)4.检查重点句子的翻译(学生抢答)5.作者所见的月色如何呢?有何特点?(请用原文回答。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请一位同学说说这句话的'大意。

(2)品析:请大家仔细地读课文中这个写景的句子,有何特点?(指2——3名同学说说)。

(3)师小结:赏析句子一般从写法入手,比如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手法在文中运用及作用。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教案第一章节: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记承天寺夜游》全文。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第二章节: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记承天寺夜游》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苏轼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2.2 课文解读:引导学生逐句解读课文,解释生僻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节:教学方法3.1 朗读法: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

3.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享观点,促进合作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第四章节: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展示《记承天寺夜游》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标记生僻词语和难以理解句子,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4.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文言文的特殊用法和修辞手法。

4.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提出问题和建议。

4.5 应用拓展: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与《记承天寺夜游》主题相关的作品。

第五章节: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5.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课后习题和拓展活动的成果。

5.3 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创作的与《记承天寺夜游》主题相关的作品,包括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第六章节: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记承天寺夜游》的全文文本,包括注解和翻译,以便学生查阅和理解。

6.2 相关资料:收集与《记承天寺夜游》相关的背景资料,如苏轼的其他作品、时代背景的历史资料等,供学生拓展阅读和深入理解。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闲言一出扬天下,胜事传说夸友朋——《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速读课文,抓关键词,学习快速准确的概括事件。

2.赏析作者写景句子,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写景,融情于景。

3.通过了解苏轼生平和创越时空对话体验,感悟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直面风雨的乐观精神。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1世纪的今天,发朋友圈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那么如果古代名人也有朋友圈,而且好友之间可以穿越时空参与点评,又会是怎样一副热闹场景呢?这不,我们的大文豪苏东坡一条朋友圈又又又火了!作者虽自称闲人发闲话,发表了这篇《记承天寺夜游》,30分钟却迎来了数千人点赞和数百条评论,不愧是“闲言一出扬天下,盛世传说夸友朋",那咱们接下来就一起看看苏轼的这篇闲言,看看他朋友圈的名人轶事。

学习活动一:初看热榜识友朋1.请两名同学朗读:一名同学读原文(配乐),一名同学为大家大声读朋友圈里评论部分的节选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再读朋友圈内容,温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点评:两位同学的语文素养非常高,无论是字音还是句读,都读得非常准确,声音也非常的洪亮,让我们再次听到了《记承天寺夜游》这篇闲言。

2.同学们观察这个评论截图,你发现了哪些朋友来给东坡评论呢?他们的评论又倾向在哪些方面呢?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他的朋友圈里不仅有弟弟子由,还有爱妾朝云、朋友张怀民,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主编温儒敏、散文家朱自清,还有超级语文课堂,以及苦吟诗人贾岛,还有他的老师欧阳修,还有为东坡做传的林语堂,还有他的朋友弥勒和尚,还有外国友人普希金等等。

评论内容有嘘寒问暖型,点评文章型。

嘘寒问暖,嬉笑怒骂,是苏轼和他的亲人朋友之间的互动。

除此以外呢,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文学大家以及朋友对文章的点评,这些点评,不仅包含了对文章内容的评价,也有情感的共鸣。

在亲人朋友的嘘寒问暖中,我们看到苏轼虽然生活艰辛,却也是有许多人爱的大宝贝。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课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课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 帮助学生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掌握课文大意。

3. 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

2. 难点:领悟文中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咱们今天来学习一篇很有意思的古文,《记承天寺夜游》,大家先把课文读一遍吧。

(学生朗读课文)师:读得不错,那谁来说说这篇文章大概讲了个啥呀?生:好像是苏轼晚上去承天寺玩。

师:对,那他为什么大晚上要去承天寺呢?生:因为他睡不着。

师:非常好,那他看到了什么景色呢?生:有月光,还有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师:嗯,那你们觉得苏轼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有点悠闲。

生:还有点高兴。

师:很好,那大家再仔细读一遍课文,找找文中能体现他心情的字词。

(学生再次朗读并思考)师:谁找到了?生:“欣然”能体现他很高兴。

师:不错,还有吗?生:“亦未寝”也能看出来,他的朋友也没睡,好像很巧。

师:太棒了,那大家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师:真不错。

那大家想想,苏轼通过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呢?生: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吧。

师:对呀,他虽然被贬了,但还是很乐观,这种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呀?五、教学反思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效果较好。

但在教学中,对于一些难点的引导还可以更加细致,让学生能更好地领悟文章的内涵。

同时,要多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共1)ppt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共1)ppt

个人背景:苏轼 在黄州期间,生 活清贫,闲暇时 间较多,致力于 文学创作
文学背景:苏轼 的文学作品在当 时备受推崇,被 誉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历史背景:北宋 时期,文化繁荣, 文人雅士辈出, 文化氛围浓厚
整体感知
欣赏月色美景,感受夜游承天寺的意境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文章主旨 理解文中描写月色的词语和句子,学习描写方法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人格魅力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开 课 教 案
记 承 天 寺 夜PPT来自题 内 容游 公汇
报 人

目录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内容与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作业布置
教 学 目 点标 和 重 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 本文的生字、生词, 理解并积累文言实 词、虚词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 读、背诵课文,培养 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 与
不足之处
时间把控不到位
内容深度不够
互动环节不够充 分
未充分考虑学生 接受能力
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的学情, 可以调整教学策 略,更好地满足 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增加互动环 节,提高学生的 参与度和学习效
果。
在教学方法上, 可以尝试多样化 的教学方式,如 利用多媒体技术、 组织小组讨论等, 以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效果。
教 学 内 容 与 过 程
导入新课
播放《记承天寺夜游》的朗读视频,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介绍作者及其创作背景,加深学生 对作品的理解。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 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学会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珍惜友情、追求真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记承天寺夜游》2.2 教学重点1.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

2. 理解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2.3 教学难点1. 对文中某些句子的深刻含义的理解。

2. 学会如何运用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有效的写作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1. 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以便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3.2 课堂导入1. 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记承天寺夜游》的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在夜晚游览承天寺?3.3 课堂讲解1.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2.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3. 解读课文中的深刻含义。

3.4 课堂实践1. 分组朗读课文,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2. 进行角色扮演,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

3. 讨论并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5 课堂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3. 布置课后作业。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学习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速度。

3. 测试成绩评价:定期进行测试,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评价标准1. 课堂表现:积极发言、认真听讲、主动参与。

2. 作业完成:字迹工整、内容准确、能够按时完成。

3. 测试成绩:理解深刻、表达准确、答案完整。

《记承天寺夜游》课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课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如“念奴娇”、“苏轼”、“承天寺”等。

(3)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以及《记承天寺夜游》的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文学魅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领悟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和旷达胸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练朗读和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掌握苏轼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了解《记承天寺夜游》的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句式结构。

(2)如何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哲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苏轼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

(2)激发学生对《记承天寺夜游》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

4. 教师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难点知识,如文言文句式、词语含义等。

(2)分析课文中的意境和哲理,引导学生感悟人生。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翻译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2)进行课文填空、选择题等练习,检测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鼓励课后阅读和探究。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记承天寺夜游》。

2. 深入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写一篇简要介绍。

3. 选择一首古代诗词,进行鉴赏分析,体会其中意境和哲理。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

《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承天寺夜游》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通用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

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导语: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

那么我们事先推测,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三、翻译理解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补充解释:欣然:高兴地遂:于是盖:原来是相与:一起但:只是无与为乐者:没有人与我同享快乐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人参考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衣准备安睡,看见月色射进门来,很高兴地想出去走走。

考虑到周围没有什么人能够一起领略月夜乐趣。

于是就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溜达。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教案

记承天寺夜游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承天寺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2.激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参观承天寺时学会正确的交际礼仪,提高社交技能。

二、教学重点1.承天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2.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3.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承天寺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2.如何激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内容1.承天寺的历史介绍:承天寺是南京市内最大的寺庙,历史悠久。

最初建于公元4世纪,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南京市的一个文化名胜和历史遗迹。

2.承天寺的文化底蕴:承天寺是一个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寺庙。

它是中国七大古刹之一,也是南京市区内现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之一。

3.夜游承天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承天寺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将安排一场夜游活动。

在晚间游览承天寺,可以感受到古寺的独特气息和历史文化底蕴,更能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在参观承天寺时,学生要注意交际礼仪,做到文明旅游。

五、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通过PPT或幻灯片等展示承天寺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2.现场参观法:通过实地参观承天寺,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古寺的独特气息和历史文化底蕴,更能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3.听说读写学法:通过让学生口头表达、听取、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听取讲解、参观、阅读相关资料和写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承天寺的历史与文化。

六、教学时长课程时长:90分钟。

七、教学个案1.教学前:老师可以通过PPT或幻灯片等形式,让学生事先了解承天寺的历史和文化。

2.教学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观摩承天寺,让学生亲身感受承天寺的独特气息和历史文化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承天寺夜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积累常用文言词语,诵读课文。

2.赏析古文炼字,品味作者文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3.感悟作者的人格魅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悟文人积极达观的处世态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味。

【教学难点】“闲人”的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师生课堂对话
教学辅助:多媒体电子白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小像
先说他的才华。

投影:其文、其诗、其词、书法、其画。

指名学生读,中间穿插背诵苏轼的《题西林壁》和《浣溪沙》。

再来说说他的人生境遇。

请一个同学来朗读大屏幕上的资料。

投影(略):
问:看完苏轼的资料,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自由谈
师:我们平常了解苏东坡,大多是从是从诗词中了解的,而《记承天寺夜游》这本书选自《东坡志林》,这本书类似于苏轼写的日记。

日记,呈现的是一个人的生活细节,喜怒哀乐,可
以说是更琐碎也更真实的一个人。

二、说夜游之事
1、自由朗读课文
按照屏幕的提示,用原文说说:那个有月亮的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投影: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文章体裁:记叙文。

2、体味文章的字约义丰
师:全文不过84个字,却把一件事情记叙得清清楚楚,而且有记叙,有描写,有议论,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种写作特点?
言简意赅字约义丰
师:作者是如何让最少的文字发挥最大的表意功能的,请同学们用“咬文嚼字”的方法,重点品味文章的记叙部分,体会本文“字约义丰”的特点。

你也可以以这样的句式说话:
师生交谈对话1(课堂自主生成内容)
提示:还有两个词语,他们长得有点像,但是意思完全不同。

找找看!
无与和相与。

从“无与”到“相与”两个词,我还能体会出苏轼的心情从失落到欣喜的变化,开始是没有人一起享受月色,后来是和张怀民和并肩漫步。

三、赏夜游之景
再读课文,用原文说说:在那个有月亮的晚上,苏轼和张怀民看到了什么景物?
投影: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生交流,对话2((课堂自主生成内容)。

投影:一字传神——盖
“盖”作虚词用,属副词类。

常用来表示对事物带有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者表示对原由的解释,一般翻译成“原来是”。

师:你还在以往学过的文言文中见过这种用法?
投影:
温故而知新: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针对“盖”字进行一个课堂情境练习。

“盖”字从词性上来讲,是一个副词,但是,词义虽副,却有实实在在的作用。

用得好,就能达到“只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

我们刚才分析的“亦”也是这样一个副词,一个“亦”字,就写出了张怀民和苏轼彼此心意相通,是真正的朋友。

事实也确是如此,我们来了解一下张怀民。

投影张怀民资料:略
四、品夜游之悟
师:请用原文说说:在那个有月亮的晚上,这两位心意相通同病相怜的文人,明白了什么道理?
投影: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以苏轼和张怀民的当时的心境和处境为出发点,用“闲”字组词,说说,闲人是什么样的人?你从“闲人”这两个字里品味出了苏轼的什么心情?
师生交谈对话3
师:清闲和空闲,其实都是因为他是一个贬官,贬官用一个带闲字的词语来说,就是赋闲。

从赋闲的人,你品出了苏轼什么样的心情?
学生思考。

回答。

师小结:是啊,做人,就该像月亮一样,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也要放射出最皎洁的光芒;做人,就该像苏轼一样,不管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要活出最精彩的人生。

这样一种人生的态度,就是闲淡,淡泊名利,淡泊明志!我们把刚才的讨论总结一下,就会发现,闲人是一个无比丰富的内涵。

投影:赋闲之人——贬谪的悲凉;悠闲之人——漫步的自在;闲适之人——赏月的欣喜;闲淡之人——人生的感慨。

师:其实历史上有才华而倒霉的文人,屡见不鲜。

屈原、杜甫、李白…..但是,苏轼与他们都不同,苏轼是无论在什么样的境况中,始终都活泼泼华丽丽地生活着。

所以,苏轼还应该添上一最——他是中国文人有才华又倒霉,但却是里边最乐观豁达人。

这个有才而倒霉,豁达的人,自己称自己是一个闲人
好,我们做一个关于苏轼的填词练习。

投影:略
五、寻人生之美
师:当然,谁也不希望摊上苏轼那样一个倒霉的人生。

但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我们像苏轼那样,拥有一种“闲人”的心态,那就能在最寻常的地方发现最称意的风景,在
最不幸的日子里品咂幸福的味道了。

我们凡人怎样才能拥有这种“闲”的心态呢?投影:
凡人怎样拥有闲人的心态?
生自由谈。

师总结投影:略
全班齐背全文。

下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