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2
孙
刘
权
裕
刘 义 隆
拓 跋 焘
廉 颇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
风流:英俊有才华,这里指英雄业绩。
权
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据守江东,他有着统一中原
的雄图大略,于建安十四年(209)在京口建都城,赤壁
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
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
为国出力,贡献余生。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主庸臣奸,壮志难酬。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关于用典
用典,也就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引用古籍 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
典故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有出 处的词句。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 世,或借古讽今等,使诗文言简意赅,含蓄隽永。
人物不禁感叹“
,
,
”。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孙权这个英雄的
风流余韵,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的句子是“
,
,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
果吃了败仗,仓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
,
”。
(4) 忘 记 历 史 , 等 于 背 叛 。 辛 弃 疾 《 永 遇 乐 ·京 口 北 固 亭 怀 古 》 中
归纳总结
下片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 告诫当今主张北伐的人应做好充足准备;
接着作者回忆当年南归之时的情景,借廉颇的 典故表达词人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老,仍希望 为国尽力的爱国热情。
课堂小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登高望远,想到孙权这位著名的历史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 一切景语皆情语,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什 么特点,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繁华不再。深 沉的世事变迁、历史兴亡之感,对英雄 人物后继无人的忧虑。
•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感慨沧海桑田, 人世多变,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 功立业,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更表 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
背 本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 景 (1205年)秋天,辛弃疾已66岁。 简 其时宰相韩侂胄独揽朝政,高 介 谈伐金而不作实际准备,继续
过着奢靡荒淫的生活。闲废已 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 這年春又受命知镇江府,出防 要地京口(今镇江)。表面看 來,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实 际上只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 的招牌作号召而已。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 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 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 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用典
• 概念:一种修辞手法,多见于诗歌中。引用 古籍中的故事,人物或词句,丰富而含蓄地 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 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 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 药,年年知为谁生。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 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 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 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 使赵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 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 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 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一饭三 遗矢)。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
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拼音及解释整理
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拼音及解释整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yǒng遇yù乐lè·京jīng口kǒu北běi固gù亭tíng怀huái古gǔ辛xīn弃qì疾jí千qiān古gǔ江jiāng山shān,英yīng雄xióng无wú觅mì,孙sūn仲zhòng谋móu处chù。
舞wǔ榭xiè歌gē台tái,风fēng流liú总zǒng被bèi,雨yǔ打dǎ风fēng 吹chuī去qù。
斜xié阳yáng草cǎo树shù,寻xún常cháng巷xiàng陌mò,人rén道dào寄jì奴nú曾céng住zhù。
想xiǎng当dāng年nián,金jīn戈gē铁tiě马mǎ,气qì吞tūn万wàn里lǐ如rú虎hǔ。
元yuán嘉jiā草cǎo草cǎo,封fēng狼láng居jū胥xū,赢yíng得de仓cāng皇huáng北běi顾gù。
四sì十shí三sān年nián,望wàng中zhōng犹yóu记jì,烽fēng火huǒ扬yáng州zhōu路lù。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翻译、注释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翻译、注释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
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⑨,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注释①京口: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②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④“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帅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轻率。
是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
⑥“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⑦佛狸祠: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
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⑧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
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⑨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翻译江山如画、历经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东吴英雄孙权在此的定都处。
昔日的舞榭歌台、显赫人物,都被风吹雨打化为土。
斜阳照着草和树,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们说,武帝刘裕曾在这个地方住。
想当年,他骑战马披铁甲,刀枪空中舞,气吞万里如猛虎。
宋文帝草率用兵学黩(dú)武,效法汉将伐匈奴,没能够封山纪功狼居胥,却要仓皇向南逃,时时回头向北望。
我登上山亭望江北,还记得、四十年前的旧事一幕幕:烽火连天鏖(áo)战苦,扬州一带遭荼(tú)毒。
往事怎忍再回顾?拓跋焘(dào)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
谁能派人来探问:廉颇将军虽年老,还能吃饭吗?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鉴赏这首词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66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的一首感怀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
然而他却因 北伐之志而 生怨,因尽职而招灾。满 腔收复之情只得泪洒宣纸, 成为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 人。“慷慨纵横,有不可 一世之概!”
辛弃疾
人中之杰 词中之龙
积300年北宋南宋之 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 弃疾!
——梁衡《把栏杆拍遍》
• •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 里分麾下炙,五十弦 翻塞外声,沙场秋点 兵。 •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 君王天下事,赢得生 前身后名。可怜白发 生!
北伐恢复之志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宋)辛弃疾
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位于京口西北北固山上, 面临长江,原名北顾楼,取其不 忘中原之意。 怀古——追慕古代人和事。
初读感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 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 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 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 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 他生逢宋金乱世, 不满金人的侵略 蹂躏。二十三岁 参加起义大军, 抗击金人,驰骋 沙场,勇冠三军。
他曾率五十骑闯 入金营,于千军 万马之中生擒叛 徒,万余人随他 南下归宋。“壮 士声慨,儒士为 之兴起!”
他一有机会就练兵筹款, 整饬政务,多次献上北伐 策略。他创建的飞虎军, 铁甲烈马,威风凛凛,雄 镇江南!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
男儿到死心如铁, 看试手,
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拼音及解释整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yǒng遇yù乐lè·京jīng口kǒu北běi固gù亭tíng怀huái古gǔ辛xīn弃qì疾jí千qiān古gǔ江jiāng山shān,英yīng雄xióng无wú觅mì,孙sūn仲zhòng谋móu处chù。
舞wǔ榭xiè歌gē台tái,风fēng流liú总zǒng被bèi,雨yǔ打dǎ风fēng 吹chuī去qù。
斜xié阳yáng草cǎo树shù,寻xún常cháng巷xiàng陌mò,人rén道dào寄jì奴nú曾céng住zhù。
想xiǎng当dāng年nián,金jīn戈gē铁tiě马mǎ,气qì吞tūn万wàn里lǐ如rú虎hǔ。
元yuán嘉jiā草cǎo草cǎo,封fēng狼láng居jū胥xū,赢yíng得de仓cāng皇huáng北běi顾gù。
四sì十shí三sān年nián,望wàng中zhōng犹yóu记jì,烽fēng火huǒ扬yáng州zhōu路lù。
可kě堪kān回huí首shǒu,佛bì狸lí祠cí下xià,一yī片piàn神shén鸦yā社shè鼓gǔ。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分类标签: 爱国诗宋词三百首豪放诗怀古诗咏史诗讽刺诗作品赏析【注释】:①作于开禧元年(1205),时在镇江知府任上。
按:嘉泰四年(1204)正月,稼轩在会稽奉诏晋京,随即改调镇江知府。
稼轩于三月到任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备战工作。
京口:即今江苏镇江。
北固亭:在镇江城北北固山上。
北固山下临长江,回岭绝壁,形势险固。
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亭。
此词起笔颇似东坡《大江东去》。
然坡词慷慨其外,超旷其内,犹诗人之词;辛词则临战请缨,全然沉郁悲壮,确乎英雄之词。
词虽通篇用事,然不惟本地风光人物,用来贴切,且善将故实融于生动的描叙之中,更手法多变:或从无觅处立意,或从有迹处落笔,或明用,或暗用,或插入,或自况,故读来浑不觉枯涩乏味。
②“千古”三句:谓千古江山依旧,但英雄如孙仲谋辈已无处寻觅。
孙仲谋:三国时吴国国主孙权字仲谋。
他承父兄基业,曾建都于京口,后迁都建康,仍以京口为重镇,称霸江东,北拒曹操,为一代风流人物。
③“舞榭”三句:谓昔日种种歌舞豪华和英雄业绩,俱被历史的风雨吹洗一尽。
舞榭歌台:即歌舞楼台。
榭(xiè谢):建在高台上的敞屋。
风流:指孙权创业时的雄风壮采。
④“斜阳”三句:人谓斜阳照处,这平凡而荒凉之地,当年刘裕曾经住过。
寻常巷陌:普通的小街小巷。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字寄奴。
刘裕先祖随晋室南渡,世居京口。
刘裕即于京口起事,率兵北伐,一度收复中原大片国土,又削平内战,取晋而称帝,成就一代霸业。
⑤“想当年”三句:言刘裕当年两度挥戈,北伐南燕、后秦时,有气吞万里之势。
⑥“元嘉”三句:言刘义隆草率北伐,意侥幸一战成功,结果大败而回。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目录编辑本段编辑本段作品原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u),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编辑本段注释(1)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2)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
东吴大帝,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
生于公元182年(光和五年),卒于公元252年(太元二年)。
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公元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
(3)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5)“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
草草:轻率。
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
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
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6)“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7)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
公元450年,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译文及注释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辛弃疾当时已有六十六岁。
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
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
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佳作。
原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对照翻译: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我回到南方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中原仍然记得扬州一带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注释:〔注〕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永遇乐,词牌名。
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
〔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
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阅读答案及译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
该词的抒发感慨连连用典,中间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以见,不仅体现了辛弃疾词好用典的特点,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
下三句中的“回首”应接上句,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这里值得探讨的是,佛狸是北魏的皇帝,距南宋已有七八百年之久,北方的百姓把他当作神来供奉,辛弃疾看到这个情景,不忍回首当年的“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是用“佛狸”代指金主完颜亮。四十三年前,完颜亮发兵南侵,曾以扬州作为渡江基地,而且也曾驻扎在佛狸祠所在的瓜步山上,严督金兵抢渡长江。以古喻今,佛狸很自然地就成了完颜亮的影子。如今“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但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这是痛心的事。不忍回首往事,实际就是不忍目睹眼前的事实。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如果继续拖延,民心日去,中原就收不回了。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阅读答案及译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拼音及解释整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yǒng遇yù乐lè·京jīng口kǒu北běi固gù亭tíng怀huái古gǔ辛xīn弃qì疾jí千qiān古gǔ江jiāng山shān,英yīng雄xióng无wú觅mì,孙sūn仲zhòng谋móu处chù。
舞wǔ榭xiè歌gē台tái,风fēng流liú总zǒng被bèi,雨yǔ打dǎ风fēng 吹chuī去qù。
斜xié阳yáng草cǎo树shù,寻xún常cháng巷xiàng陌mò,人rén道dào寄jì奴nú曾céng住zhù。
想xiǎng当dāng年nián,金jīn戈gē铁tiě马mǎ,气qì吞tūn万wàn里lǐ如rú虎hǔ。
元yuán嘉jiā草cǎo草cǎo,封fēng狼láng居jū胥xū,赢yíng得de仓cāng皇huáng北běi顾gù。
四sì十shí三sān年nián,望wàng中zhōng犹yóu记jì,烽fēng火huǒ扬yáng州zhōu路lù。
可kě堪kān回huí首shǒu,佛bì狸lí祠cí下xià,一yī片piàn神shén鸦yā社shè鼓gǔ。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教学目标: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了解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2、提高赏析能力,了解豪放派宋词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提高赏析能力,了解豪放派宋词的风格特点;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壮志豪情。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国这一诗的国度里,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块璀璨夺目、竞放异彩的瑰宝。
同学们知道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
有一个人在文学上将豪放的词风推向高峰,在军事上他也有卓越的才能。
传说他曾亲率五十名骑兵冲进金军五万人的大营,生擒叛徒后安然而归,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词人——辛弃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豪放词风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简要介绍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投奔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力主抗金。
但一生壮志未酬,一腔忠烈之气化为慷慨豪放的诗词。
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成为“济南二安”。
被誉为“词坛飞将军”、“词中之龙”等。
三、学生诵读,分析文本:解题:词牌名、题目以及怀古诗词的特点。
诵读词的上阕,进入分析。
“千古江山”,词的一开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国自古以来有许多有志之士面对辽阔的江山总会抒发一些感慨,比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杨慎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问:他们为什么会抒发如此的感慨?(想要表达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问:词人面对千古江山首先想到了哪个英雄人物?(孙权)问:为什么词人说孙权是英雄?(孙权抗击来自北方的侵略军曹操)问:“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哪个字用的好?(觅,主观寻找,感情强烈,对英雄仰慕)重点解释“舞榭歌台”象征英雄所创造的繁华业绩,“风流”意思是英雄遗风、英雄业绩。
永乐遇京口北固亭怀古(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导入】:我们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过程中,曾经提到,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幅员辽阔,风景秀丽的国家。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我国这样种类齐全的壮丽江山,我国这样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有大海、北有沙漠、西有雪山,东有平原。
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不仅我们中华民族有无数英雄要为它竞折腰,而外国的强盗也对它既羡慕,又垂涎三尺。
从奴隶社会时代起我国就面临着外族的威胁,开始了保卫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的战斗。
周朝,要抗击西戎;战国时直到东汉初年,中华民族都要和北方的匈奴作战。
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秦始皇征发数十万人民修筑了长城,卫青霍去病带领汉家虎狼男儿几次击退匈奴,将他们赶出了威胁范围内。
南宋时期,更是有岳飞抗金,几乎就要直捣黄龙;后来的文天祥更是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可以说南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爱国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有这样一位抗金的英雄。
他出生在金国统治的北方,山东济南人。
幼年时期,和党怀英一起读书,党怀英后来也是一位抗金英雄。
1161他21岁的时候金国统治的北方全境汉族人民发起了反抗金国统治的起义,当时济南有一个叫耿京的人聚集了十多万人,给金国的残暴统治造成了很大威胁。
他也集合了两千人响应,被耿京委以重任。
他曾经追杀过叛逃的和尚义端,耿京于是很信任他。
第二年去杭州和南宋统治者宋高宗赵构商量投奔宋朝的事情,回来的时候一个叛徒杀害了耿京,他听说后率领着五十名骑兵冲入大营,在五万人中抓住了叛徒,带领着部队投奔了南宋。
这个人,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辛弃疾。
但是投奔南宋后辛弃疾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
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赵构最可恶的一件事就是杀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自然对于辛弃疾这样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从敌占区投奔过来的武将”不会重视,此后辛弃疾就一直担任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官。
宋高宗死后辛弃疾的军事才能的到了重用,转战于各地,战功卓著。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2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优点:1.婉约派的词大多描绘当时人们的生 活情节,反映其对生活的各种态度。 2.婉约派的词大多富含浓烈的感情色彩,其 文藻唯美,给人以心灵的极大享受。 缺点:1.宋词顾名思义在宋代,但是当时国 家饱受风霜,婉约派的诗词大多对战事描绘 较少。李清照也仅有一首豪放的诗:生当做 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 东。 缺点:婉约派的词虽然美,但豪气不足,给 人的整体感觉太过悲凉。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孙权昨 英 雄昨 惋惜事业后继无人 今 上阕 刘裕昨 挥戈北伐昨 暗示统治者昏庸无能 今
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 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朝纲不振的忧虑悲叹 壮志难酬的愤懑苦痛
刘义隆 昨 草率北伐今 警告统治者今 谴责偏安今 惨痛尤存今 下阕 烽火扬州 昨 尚能吃饭今 表明壮志今 明 廉颇昨
诗歌主题 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孙、刘功 业的赞扬、向往,对南宋统治者草 率用兵和不思收复中原的讽刺、不 满,表现了作者词人报效国家的强 烈愿望。
运用典故
1、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
(减少语辞之繁累; 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2、与词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增强 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使立论有根据;方便于比况和寄意)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 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 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词 中 用 典
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
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 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 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 激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文本研习: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
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
建功立业,令人仰慕。 寄托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 伟大抱负,同时讽刺南宋统治者 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
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 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 敌救国的热情。
辛弃疾在镇江时,一面派遣人到金国侦察形势虚
实,一面准备招募沿边士兵训练。这时离他渡江南归 已四十三年了,当他北望扬州,想起历史上的英雄人 物,也想起自己青年时期的战斗生活时,写下了一首 生气勃勃的《永遇乐》词。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 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 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孙权 英 雄
惋惜事业后继无人
上阕 刘裕 挥戈北伐 暗示统治者昏庸无能
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 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刘义隆
下阕 烽火扬州
廉颇
草率北伐 惨痛尤存 尚能吃饭
警告统治者 谴责偏安 表明壮志
文本研习: 词人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
事的用意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 ,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
这几句,突出萧索、凄凉之象,笔调转为哀怨、舒缓, 词人感慨眼前之景象,表达了对孙权的崇拜和对当前局势的 担忧。
宋文帝
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 听信王玄漠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 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 狼居肯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前山,举行祭 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漠的大话,对臣下说: " 闻王玄漠陈说,使人有封狼居前意。 "" 仓皇北顾 " , 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 时有 " 北顾涕交流 " 的诗句。
刘义隆 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结果落得北
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词
孙权
中
刘裕
刘义隆
用
佛狸祠
典
廉颇
人物
故事简介
关键 词句
典故的作用
孙权
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 保卫了家园。
英雄 表现作者心中渴望 风流 抗敌救国的热情。
刘裕
金戈铁马
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气吞万里
他曾大举北伐。
如虎
表达作者收复中 原的远大抱负
在元嘉二十七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
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
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 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 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 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 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 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 威猛如虎。
赏析上阕
诗人登停远眺,看到了什么景物?
千古 江山 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孙权 (英雄 风流)
量、质量,皆冠两宋。人称“人中之杰,词中之 龙”。其词奔放激越、沉郁悲壮,与北宋苏东坡 并称“苏辛”,为豪放派词人的代表。“铁板铜 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 随鸿雁南飞”。有《稼轩长短句》。
宁宗喜泰三年(1203),64岁的辛弃疾被掌权的 韩侂胄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 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地位,于 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任辛作 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 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被采纳,后又被调 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 望又落空了。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
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 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解释下列异体词语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
金戈铁马·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
(英雄业绩) (精锐部队)
(草率)
(落得) (不堪 哪堪)
[译文] 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
刘裕 (气吞万里如虎)
赏析:“歌台舞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
歌台舞榭: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抗衡曹 操,使自己国土不受外侵,并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 局面,吴国出现承平气象。
风流:孙权的才略及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
雨打风吹:历史风云。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火,辛 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荡然无存。言 外有江山寂寞,时事消沉之意。
问题探讨: 诗人在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景
象时,是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 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 恢复,百姓就会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 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 中原的不满。
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 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 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 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
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
梦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 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 慌败北狼狈逃窜。义隆北伐失败至 今已四十三年,我遥望中原,扬州 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在目。那 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 庙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嗓,社鼓 喧闹!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 量可好?
永 遇 乐
京
口
辛 弃
北 固
疾亭怀古来自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 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1)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 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词的特点
1、每首词都有词牌名,词牌就是词的曲
调名称,它规定了词的句数,每句的字数 以及音韵运用的格式;
2、每一句字数不等; 3、对句中的每个字的字声平仄有严格的
要求;
4、必须按词调的规定押韵; 5、一般分为上下阕。
词派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和秦少游
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 东历城人。辛弃疾是名垂千古的爱国名 将,他从小目睹陷区景象,立下立功报 国、恢复失地的大志。21岁时,他就组 织义军,曾率50余众踏入金营,活抓叛 徒。由于他坚持抗金救国主张,遭到朝中 投降派的迫害,多次被贬,一生不得志, 于68岁时逝于江西。 辛是南宋词人中最杰出的代表。其词无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