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与诊断治疗
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护理常规
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护理常规一、概述先天性斜颈亦称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
【临床表现】患儿多在出生后2~3周,出现一侧胸锁乳突肌中段肿块,呈梭型、质硬如软骨。
如不治疗,在出生后5~6个月左右,肿块亦能自行消退,但随之出现肌肉挛缩。
畸形表现为头颈倾向患侧而脸部转向对侧并后仰,头部向患侧旋转受限。
1周岁后斜颈更为明显,挛缩的胸锁乳突肌紧张如索状突出于皮下,出现脸部发育不对称,健侧饱满,患侧短小扁平,上述体征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特殊检查】颈椎X线和B超。
【治疗要点】通过按摩牵拉法或姿势矫正法,大多数可获治愈;手术治疗适用于未曾接受过治疗或非手术治疗失败者,可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二、术前护理1、按小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保守疗法护理1岁以前确诊者,教会家属作患侧胸锁乳突肌的手法牵拉是治疗的关键。
具体手法是:固定病侧肩关节,将头偏向健侧,将下颌转向病侧,并逐渐向肩部转动,同时按摩牵拉病侧胸锁乳突肌,如此手法反复,每天100~200次,分4~8次完成。
3、术前宣教向家属说明术后牵引、颈托使用的必要性。
三、术后护理(一)护理诊断1、生活自理缺陷与手术创伤,颈托的使用有关。
2、恐惧与婴幼儿住院生活环境改变及不了解各种治疗手段有关。
3、焦虑与父母分离,不了解各种治疗手段有关。
(二)护理措施1、按小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牵引护理术后有头部枕颌带牵引者,注意抬高床头,以便以身体重量作为牵引。
牵引1周后,再用颈托固定6周。
3、无头部牵引者,2~3天即可开始用颈托固定于矫正位。
应维持2~3个月。
4、停用颈托后继续手法矫正和理疗,直至患儿能自行保持头部于正常位置为止。
5、健康教育(1)告诉家长及患儿在保守疗法按摩中手法要轻柔。
(2)告诉家长及患儿头部牵引、颈托固定的必要性。
(3)斜颈纠正应持之以恒,让家长密切观察患儿斜颈纠正情况,并随时提醒并协助患儿保持头部正常位置。
小儿肌性斜颈的鉴别与中医治疗
小儿肌性斜颈的鉴别与中医治疗发表时间:2019-03-25T16:13:34.0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1期作者:董洁[导读] 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其由病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挛缩造成,并继发颜面部及头颅左右不对称(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浙江杭州311400)【摘要】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其由病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挛缩造成,并继发颜面部及头颅左右不对称,甚至出现代偿性的脊柱侧弯,从而影响患儿的生活及身心健康,是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的第三大先天性畸形。
小儿肌性斜颈属中医学的“颈筋硬结”“筋伤”等范畴,主要是由于孕妇失养,使得胎儿颈部肌肉受损,血行不畅,瘀血阻滞,经筋结聚。
【关键词】小儿肌性斜颈;鉴别;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350-01与西医手术、康复、理疗等治疗方法相比,中医治疗小儿肌性斜颈可行性强、方法简单,更容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
斜颈患儿多在出生后即可发现,因此强调早发现、早治疗。
一、小儿斜颈的病因及鉴别小儿斜颈的原因很多, 其中肌性斜颈的发病率最高。
临床不可盲目治疗颈部的肌肉挛缩, 而忽视斜颈的不同病因, 贻误了患儿治疗的最佳时期。
除肌性斜颈外, 临床上常见的斜颈还有: ( 1) 脑瘫性斜颈: 由于脑性麻痹导致颈部活动受限, 在斜颈的表现基础上加上五软、五迟。
( 2) 骨性斜颈: 因颈椎骨先天缺陷, 发育不良和外伤所致的颈斜。
患者脖子短,发际低, 头颈活动受限。
X 线片多为融椎、颈椎畸形、骨化、缺如、脱位等。
( 3) 继发性斜颈: 因颈部受损伤, 炎症造成软组织挛缩、颈椎脱位、骨折或某些疾病继发的颈斜。
( 4) 代偿性斜颈: 因习惯、局部炎症、损伤保护局部, 或斜视、视力、听力改变引起的代偿姿势。
其中肌性斜颈和脑瘫性斜颈适合做推拿治疗, 而其他则非推拿治疗的适应证。
二、小儿肌性斜颈的中医治疗1.推拿治疗。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科普知识PPT
何时应就医?
家长的观察
家长应注意婴儿的头部是否偏向一侧,是否有明 显的不对称现象。
及时记录观察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 断。
怎样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
怎样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主要方法 ,通常包括伸展和加强颈部肌肉的练习。
这种情况通常会影响婴儿的头部位置和运动能力 。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发病机制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 胎位、分娩过程中的机械因素有关。
一些研究表明,胎位不当可能导致肌肉受压,从 而引发此病。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流行病学
先天性肌性斜颈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约为0.4%至 2%,更常见于男婴。
先天性肌性斜颈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应就医? 4. 怎样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 5. 如何预防先天性肌性斜颈?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定义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婴儿出生时即存在的颈部 畸形,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通常是胸锁乳突肌 )的短缩,导致头部向一侧倾斜。
如何预防先天性肌性斜颈? 早期干预
一旦发现婴儿有异常姿势或运动问题,应及时进 行评估和干预。
预防胜于治疗,早期的注意可以有效减少风险。
谢谢观看
谁会受到影响? 医护人员
儿科医生和物理治疗师应对先天性肌性斜颈 有充分了解,以便早期诊断和干预。
医疗团队的配合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何时应就医?
何时应就医?
早期症状
如果发现婴儿头部倾斜,或在转动头部时出现困 难,应尽早就医。
百度百科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
小儿肌性斜颈是指因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斜颈。
本病多发现于出生后两周左右。
斜颈可分为先天性斜颈与后天性斜颈;也可根据病位,将斜颈分为骨性斜颈、肌性斜颈、眼性斜颈、神经性斜颈、精神性斜颈。
因此本病应及早治疗。
按摩推拿对于6个月以内的患儿有较好的疗效。
①经常作被动牵拉运动。
②随时纠正姿势,以助矫正。
如眠时垫枕,醒时以玩具或喂奶吸引注意力,使患儿头经常向患侧旋转,以助纠正。
③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治疗为佳,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④此病以中医保守疗法为主,如治半年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超声科普】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筛查
【超声科普】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筛查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约为0.4%-1%。
该病主要是由于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引起,导致头部和颈部向一侧倾斜,同时伴随着颈部活动受限、面部不对称等症状。
目前,超声检查是诊断婴幼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首选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超声筛查的意义1.早期发现病变:超声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许多潜在的病变,例如先天性肌性斜颈、胎儿畸形、乳腺肿块等。
通过早期发现病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恶化,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2.评估病变性质和程度:超声筛查可以评估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例如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的范围和深度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3.监测病情进展:超声筛查可以动态监测病情的进展,例如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治疗效果的评价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4.指导治疗方案:超声筛查可以指导治疗方案,例如选择何种手术方式、确定手术时机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5.提高诊断准确性:超声筛查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的情况。
通过超声筛查,可以发现一些其他检查难以发现的病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超声筛查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帮助医生制定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超声检查方法进行超声检查时,通常采用高频线阵探头,将探头放置在患儿的胸锁乳突肌区域,进行多角度扫查。
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图像观察胸锁乳突肌的形态、质地、血供等情况,同时可以观察颈部其他结构如颈椎、颈动脉、颈静脉等是否有异常。
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通常,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超声图像表现为胸锁乳突肌局部增厚、质地不均匀、回声增强等特征。
先天性肌性斜颈病人的护理
先天性肌性斜颈⼀般认为是由于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的斜颈。
头和颈的不对称畸形。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宫内胎位不正引起局部缺⾎或由于臀产及分娩时局部损伤所致。
⼀、临床表现
先天性肌性斜颈主要表现为胸锁乳突肌挛缩和头的歪斜。
头斜向患侧,下颌和⾯部转向健侧,若将头转向健侧,则将受限。
触诊时发现在胸锁乳突肌中1/3处有⼀质地坚硬、不痛的梭形肿块。
⼆、护理要点
1.⼿法扳正及按摩时要注意观察患⼉的表情,以便掌握扳正的幅度及次数。
2.患⼉⽪肤娇嫩,热敷或按摩时注意观察⽪肤的颜⾊,以防损伤⽪肤。
3.术后应观察⼑⼝情况,头颈位置注意保持,有⽯膏者要注意观察⽯膏边缘有⽆压迫症状。
三、出院指导
1.告知患⼉家长有关本病的知识。
2.教会患⼉家长按摩、热敷及⼿法扳正的⽅法。
3.术后患⼉注意保持头颈位置及⾃主活动。
4.按时复查病情。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治疗方法
文/ 洪小娟(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管技师) 鲍晓(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先天性或获
得性畸形,由于患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挛
缩,导致头颈部向患侧倾斜,下颌偏向
对侧及头颈部向患侧旋转受限,患侧面部
较对侧小而不对称,是小儿骨科常见疾病
(见图1)。
该病早期发现很重要,患儿多
在7~10天发现颈部胸锁乳突肌中下1/3处
有肿块隆起。
败者可采用此手术。
方法为将胸锁乳突肌乳突侧及锁骨头侧完全切断,胸骨头侧行
先天性肌性斜颈畸形较轻的患儿在术后可通过使头颈向双侧(主要是向患侧)旋转活动而达到矫正畸形的目的;先天性肌性斜颈畸形明显的患儿可用颈部矫形器固定,将头偏向健侧,下颌转向患侧,固定4~6周后,再进行康复锻炼、理疗,以防胸锁乳突肌再次发生挛缩或与周围组织黏连。
先天性肌性斜颈保守治疗的最佳治疗时间在6个月龄之内,月份较大的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由于配合程度差会影响保守治
图 1 图 5 图 2
图 6
图 3
图 7
图 4
图 8
35
2020.03 No.9。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与诊断治疗
程 霞 综 述 ,马少林 审校
( 新疆 医科 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整形美容外科 新 疆 乌鲁木 齐 805) 3 0 4
先天 性 肌 性 斜 颈 (o gn t lm su a o t c l i, c n e i a u c lrt r io 1 s C T 是一种 以患侧 胸锁 乳突 肌 (t r c e dm s o du , M) s en o l io a t ie s S M纤 维化 病变 为 特 征的 小儿 先天 性 头 、 、 部发 育 畸形 , C) 面 颈 是 d J常见 病多 发病 , ,L 发病率约 为 0 3~2Ⅲ .% 9 。既往 C T 正术 多 6 M矫
说不能完全解释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发病原因。
2 CT M 的病 理学 变化
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需进一步探讨,为临床诊断治疗该病
提 供确切 的理 论依据 。
2 1显微结构改变:a o i 提出胸锁乳突肌肿块内有肌纤维 。 N zk[ 阍 原发性分离、 溶解, 周围为纤维组织包围, 最后形成瘢痕, 无肌肉
血 肿或缺 血证 据 。 p l ̄认 为 间质增 生及纤 维化 是本病 的基本 Ape 阍
11静脉受阻学说: . 有学者 在狗的动物实验 中, 完全闭塞肌 肉 的主要静脉而保留完整的动脉, 造成了肌肉纤维水肿 、 变性及急 性炎症, 最后肌纤维坏死并被纤维组织代替 。谢宝珊等 做动物
实验 证实 C T的发 病与 胸头肌 静脉 受 阻有 直接 关系 。无 论分 娩现 为纤 维组 织代 替 坏死 的肌 纤 最
通过透射 电镜 观察 C T患者病侧 胸锁乳突肌 、 阔肌、 胛 M 颈 肩
舌 骨 肌 超 微 结 构 , 现 肌 原 纤 维 间 界 限 不 清 , 细 肌 丝 模 糊 发 粗
肌性斜颈的健康宣教
02
03
04
适当的运动与康复训练
运动强度: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04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和康复训练,每次持续10-20分钟
03
康复训练:如颈部肌肉训练、肩部肌肉训练等,有助于改善颈部和肩部的功能
02
适当的运动:如颈部运动、肩部运动等,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01
心理疏导与支持
01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疾病
02
心理辅导: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03
家庭支持:家人给予患者关爱和支持,帮助患者度过难关
04
社交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肌性斜颈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4
肌性斜颈是否会影响生长发育
1
肌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的挛缩和缩短。
慈善救助:部分慈善机构和基金会可能会提供肌性斜颈的治疗费用援助,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申请。
谢谢
汇报人:x
02
肌性斜颈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等。
眠、工作等。
04
肌性斜颈的治疗费用与医保政策
治疗费用:根据病情和治疗方案的不同,治疗费用会有所差异,一般包括手术费、住院费、药物费等。
医保政策:肌性斜颈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和额度因地区和医保类型而异。
商业保险:部分商业保险可以报销肌性斜颈的治疗费用,具体需要根据保险合同条款进行确认。
药物治疗:使用消炎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减轻肌肉痉挛和疼痛。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包括肌腱切断术、肌腱延长术等。
先天性肌性斜颈护理PPT
5. 先天性肌性斜颈护理的注意事项
了解患者的症状变化和需求,及时 调整护理计划。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情绪支 持和心理疏导。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及早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坚持医生指导的康复训练,包括颈部肌 肉训练和生活习惯的调整。
4.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与预防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其 他可能导致颈部肌肉紧张的疾 病。 注意婴幼儿时期的颈部护理, 避免过度压迫颈部肌肉。
5. 先天性肌 性斜颈护理的
注意事项
5. 先天性肌性斜颈护理的注意事项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头部 倾斜或转动的姿势。 进行适当的颈部肌肉放松运动,如旋转 头部、倾斜头部等。
3.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护理方法
使用适当高度的枕头,保持颈部和 头部的自然姿势。 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如使用颈颠 矫正器或进行物理治疗等。
4. 先天性肌 性斜颈的康复
与预防
4.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பைடு நூலகம்与预防
2. 先天性肌 性斜颈的症状
2.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症状
头部倾斜或转动,一侧颈部肌肉紧张, 另一侧颈部肌肉松弛。 可能伴随着颈部肌肉疼痛、僵硬和肌肉 无力的感觉。
2.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症状
在婴幼儿时期可能会出现颈部 皮肤皱褶的异常。
3. 先天性肌 性斜颈的护理
方法
3.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护理方法
先天性肌性斜颈护理PPT
目录 1.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2.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症状 3.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护理方法 4.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与预防 5. 先天性肌性斜颈护理的注意事项
医学专题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
(一)非手术治疗
侧卧抱姿(左侧斜颈):患儿背靠向 你,患侧向下,左耳靠向你的左前臂 ;右手放在患儿两腿之间,抱着孩子 。轻柔地用你的左前臂将孩子的头部 向上抬,起到轻柔牵引(qiānyǐn)挛缩的 胸锁乳突肌作用。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
(一)非手术治疗
(3)颈部(jǐnɡ bù)主动运动
①利用孩子喜欢的摇晃游戏,让孩子坐在家长的膝上,向前、 后或左、右摇动孩子,诱发(yòufā)孩子主动伸直头部以保持平衡 。
(3)颈椎先天性骨性斜颈 颈椎异常如寰枢椎半脱位、单侧寰椎 缺如、家族性颈椎发育不良及原发性骨肿瘤等,X线检查可确诊 (quèzhěn),无胸锁乳突肌挛缩。
第十页,共三十页。
(二巴结的 化脓性或结核性感染时,由于炎症刺激,局部软组织充 血、水肿,颈椎韧带更加松弛,导致寰枢椎旋转移位而 发生斜颈。
节。 (3)患儿头向健侧旋转受限。 (4)排除其他疾病。
第九页,共三十页。
(二)诊 断
2. 鉴别诊断
(1)婴幼儿胸锁乳突肌假性肿瘤 胸锁乳突肌可触及肿块,检查 颈部活动受限,临床上较容易诊断。B超示肿块在胸锁乳突肌内 ,回声异常。
(2)姿势性斜颈 有斜颈症状,但胸锁乳突肌无肿块和增厚。B超示胸
锁乳突肌未见异常。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一)非手术治疗
2.姿势(zīshì)矫正
(1)睡眠时采用沙袋保持(bǎochí)头部于矫正位。
第十九页,共三十页。
(一)非手术治疗
(2)抱姿矫正(jiǎozhèng)
靠墙屈曲坐着,使患儿平卧膝上(也 可放在床上),用一手拇指(mǔzhǐ)轻 轻按摩患部数秒钟后再一手扶患肩, 另一手牵拉患儿头部,达到牵引挛缩 的胸锁乳突肌的目的。每次牵拉持续
先天性肌性斜颈护理PPT课件
如何进行初步评估? 病史采集
获取患儿的出生史和家族史,了解可能的遗 传因素和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详细的病史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
如何进行初步评估?
影像学检查
在必要时进行X光或超声检查,以排除其他可 能的颈部异常。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肌肉和骨骼的完整 性。
早期干预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治疗无效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物理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 需重新评估治疗方案。
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或进一步检查。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健康
如孩子因斜颈问题出现情绪问题或自尊心下降, 应寻求心理支持。
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谢谢观看
先天性肌性斜颈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2. 如何进行初步评估? 3. 护理干预措施有哪些? 4. 家长如何参与护理? 5.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定义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因颈部肌肉发育不良或损 伤导致的颈部偏斜现象。
通常在出生时即已存在,可能影响婴儿的外观和 发育。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病因
病因可能包括分娩过程中的机械因素或遗传因素 。
在某些情况下,胎位不正也可能导致肌肉损伤。
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临床表现
患儿可能表现为头部倾斜,一侧肩部高,颈部活 动受限。
有时伴随面部不对称,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 。
如何进行初步评估?
如何进行初步评估?
体格检查
医生应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察头 部、颈部和肩部的姿势。
家长应积极参与到物理治疗中,学习相应的 运动和护理技巧。
小儿斜颈超声诊断
B超检查对比二侧胸锁乳突肌厚薄,质地,有助于鉴别是否肌性斜颈。
PART.01
B超
非肿块型 肿块型非肿块型来自肿块型鉴别诊断
01
骨性斜颈:颈椎异常如寰枢椎半脱位,半椎体等X线继续检查可确诊,胸锁乳突肌不挛缩 。
02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03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婴儿期采用保守治疗,大多数疗效满意。1岁后,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则采用手术治疗。一般认为3岁以上,面部畸形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小儿斜颈
定义
小儿斜颈,医学称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 ,导致缩短,颈部向一侧偏斜畸形 ,同时伴有脸部发育受影响,小于对侧,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
发病原因
病因不详,可能和下列因素有关 分娩时被损伤,一侧胸锁乳突肌因产伤致出血,形成血肿后机化,继而挛缩。 宫内胎位不正,使一侧胸锁乳突肌承受过度的压力,致局部缺血,继而过度退化,为纤维结缔组织所替代。 因产伤引起无菌性炎症,致肌肉退行性变和瘢痕化,而形成斜颈。 出生时胸锁乳突肌内静脉的急性梗阻有关。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主要有宫内压迫学说:系胎儿在宫内胎位不正引起的压力改变所致。 血运受阻学说:供应胸锁乳突肌的动静脉支闭塞引起肌肉的纤维化。 遗传学说:约1/5的患儿有家族史,且伴有其他部分的畸形。 产伤学说:斜颈多发于难产分娩的病例特别是臀位产约占3/4。
临床表现
婴儿出生后1月后 ,被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有梭形肿块,较硬不活动,至5个月后逐渐消退,胸锁乳突肌纤维性萎缩变短呈条索状。牵扯拉枕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肩部,面部健侧饱满,患侧变小眼睛不在一个正确水平线,严重者导致颈椎侧凸畸形。
肌性斜颈讲义
小儿肌性斜颈Infantile myogenic torticollis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小儿肌性斜颈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推拿治疗方法。
2、熟悉小儿肌性斜颈的病因病机。
3、了解小儿肌性斜颈日常护理。
二、定义:小儿肌性斜颈是指以小儿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为特征的病症。
主要病变是在胸锁乳突肌,故称为肌性斜颈,又称先天性斜颈、原发性斜颈。
中医病名“筋结”。
胸锁乳突肌作用是一侧肌肉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可使头向后仰,当一侧病变痉挛时就会引起斜颈。
所以本病的特点是头向患侧斜、前倾,颜面旋向健侧,临床诊断时注意不要判断反了。
看几个图片判断患侧。
三、不适于推拿治疗的斜颈:视力障碍的代偿姿势性斜颈;脊柱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颈部肌麻痹导致的神经性斜颈;颈椎结核引起的斜颈。
这些斜颈不适合使用推拿治疗。
四、病因病机:1、一侧胸锁乳突肌因受产道或产钳挤压受伤出血,血肿机化形成挛缩。
2、分娩时胎儿头位不正,阻碍一侧胸锁乳突肌血运供给,引起该肌缺血性改变所致。
3、与生产过程无关,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头部向一侧偏斜所致。
1、2是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属于产伤。
五、病理:患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
初起病理可见纤维细胞增生和肌纤维变性,最终全部被结缔组织所代替。
六、诊断:1、头部向患侧倾斜,而颜面部旋向健侧。
2、出生后颈部一侧发现有梭状肿物,有的半年后可自行消退,以后患侧的胸锁乳突肌逐渐挛缩紧张,突出如条索状。
3、少数患儿仅见患侧胸锁乳突肌在锁骨的附着点有硬块物。
4、病久患侧的颜面部发育受影响,健侧一半的颜面部也会发生适应性的改变,使颜面部不对称;晚期患儿因为长时间颈椎侧弯,一般会出现代偿性胸椎侧凸。
看颜面部不对称和颈椎侧弯的图,提示颈椎侧弯时间长后会出现代偿性胸椎侧弯。
七、注意:小儿3个月内治疗效果好,所以提醒家长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根据肿块大小的不同,就诊的时间差别,治疗时间短者3周左右,长者3个月至半年。
小儿先天性斜颈科普宣传PPT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小儿先天性斜颈? 2. 为什么会发生小儿先天性斜颈? 3. 如何识别小儿先天性斜颈? 4. 如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 5. 如何预防小儿先天性斜颈?什么是小儿先天性斜颈?
什么是小儿先天性斜颈?
定义
小儿先天性斜颈是指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 因颈部肌肉发育不良或损伤,导致头部向一侧倾 斜的状态。
如何识别小儿先天性斜颈? 体格检查
医生可通过体格检查来诊断,通常会触摸和评估 颈部肌肉的紧张程度。
专业医生会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评估。
如何识别小儿先天性斜颈? 影像学检查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X光或超声波检查 ,以排除其他结构性问题。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认诊断并指导后续治疗。
如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
如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颈部肌 肉的拉伸和强化训练。
及时进行物理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促进 健康发展。
如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以纠正 肌肉的短缩问题。
手术通常在婴儿6个月到1岁之间进行,以取 得最佳效果。
如何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
通常情况下,这种状况是由于胸锁乳突肌的紧张 或短缩造成的。
什么是小儿先天性斜颈?
发病率
先天性斜颈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0.3%到2%之 间。
这意味着在出生的新生儿中,可能会有一定比例 的婴儿受到此病的影响。
什么是小儿先天性斜颈?
类型
主要分为肌肉型斜颈和非肌肉型斜颈。肌肉型斜 颈是最常见的类型。
非肌肉型斜颈可能与其他结构性问题有关,如骨 骼畸形。
分娩过程中,医生应采取谨慎措施,确保婴儿安 全。
先天性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先天性肌性斜颈,又称为先天性斜颈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出生缺陷,主要是颈部肌肉或神经的发育异常导致颈部出现倾斜、旋转的情况。
这种疾病往往在婴儿时期就可被发现,而且如果不及早治疗,可能导致颈部功能障碍,造成长期的身体不适甚至畸形。
病因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胎位异常和胎儿头部受压等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胚胎期颈部肌肉、血管或神经的发育异常可能是导致该疾病的原因之一。
此外,母体在怀孕期间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药物或化学物质的暴露等,也可能增加婴儿先天性斜颈的风险。
症状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婴儿通常会表现出颈部倾斜向一侧或扭曲的症状。
在一侧颈部肌肉过度收缩的情况下,引起颈部的不自然扭转或向一侧倾斜。
患儿在尝试扭转头部时可能感到不适或困难,有时候还会伴随着颈椎的骨性变化,导致颈部肿块或畸形。
诊断对于婴儿出生后出现颈部异常的情况,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来确定是否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
X光、磁共振成像(MRI)和超声波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手段,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颈部肌肉或神经的异常情况。
治疗一旦确诊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早期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
治疗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服用肌肉松弛剂、颈部牵引和手术矫正等。
物理治疗可以帮助加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改善颈部的不适感。
肌肉松弛剂可以帮助放松紧张的颈部肌肉,减轻患儿的症状。
预后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患者在及时进行相关治疗的情况下,通常可以有一个较好的预后。
随着治疗的进行,颈部的倾斜症状可能会逐渐改善,患儿的颈部功能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矫正以维持颈部功能和外貌的正常状态。
结语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一种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医生需要密切关注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发现颈部异常症状,尽早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治疗与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儿减轻症状并提高预后,让他们能够正常成长、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先天性肌性斜颈怎么治疗?
先天性肌性斜颈怎么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多见于刚出生的婴幼儿,很多原因都可能会引起先天性肌性斜颈,尤其是母亲在分娩时遇到的意外情况也是引起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重要因素之一。
临床上对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问题治疗方法是非常多的,主要是保守治疗。
那么先天性肌性斜颈可以怎么治疗?★ 1.治疗原则本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婴儿期采用保守治疗,大多数疗效满意。
1岁后,若非手术治疗无效则采用手术治疗。
一般认为3岁以上,面部畸形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 2.保守治疗适用人群适用于出生后和不满半周岁的婴儿,应积极采用保守治疗,以促进血肿早期吸收,防止肌纤维挛缩。
★ 3.手法按摩:可先在医院按摩,患者家长掌握手法操作要点后,自行在家按摩,既方便也易于坚持。
方法是用手指对挛缩的胸锁乳突肌进行柔和的捻散捋顺,边揉捻边,每次15分钟,每日2~3次,动作轻柔。
轻度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可以逐渐得到舒展,头颈姿势恢复正常。
★ 4.沙袋固定:让婴儿仰卧床上,脸向患侧,枕部向健侧,用沙袋(或米袋)固定,保持头在以上体位。
★ 5.局部按摩:涂以滑石粉,用拇指或食指在肿块反复按摩,可活血、消肿、散结、解痉,促进肿块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 6.牵拉:持续将头牵向健侧,每日30~50次左右,可分次做。
做时把患儿平放于床上,父母用双手按住其头,将其下颌转向患侧肩部(即颈部包块处),转过去之后停顿1分钟左右,让肌肉处于拉长伸展状态,手法要轻柔,防止用暴力。
★ 7.体位疗法:亲人或者保姆要根据不同的病变位置,选择自己在喂奶和睡觉时的位置关系。
比如说孩子是右侧斜颈,就要在喂奶和睡觉时把孩子放于您的左侧,反之亦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tiology an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程霞综述,马少林审校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是一种以患侧胸锁乳突肌(stern ocleidomastoideus,scm)纤维化病变为特征的小儿先天性头、面、颈部发育畸形,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为0.3%~2%[1]。
既往cmt矫正术多由骨科医师实施,由于整形外科医师操作精细以及随着患儿及其家属对外形要求的逐渐提高,实际上整形外科医师更多的参与了cmt的手术矫正治疗,并对cmt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
1cmt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cmt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甚清楚[2-3],各家说法不一。
故对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需进一步探讨,为临床诊断治疗该病提供确切的理论依据。
1.1 静脉受阻学说:有学者[4]在狗的动物实验中,完全闭塞肌肉的主要静脉而保留完整的动脉,造成了肌肉纤维水肿、变性及急性炎症,最后肌纤维坏死并被纤维组织代替。
谢宝珊等[5]做动物实验证实cmt 的发病与胸头肌静脉受阻有直接关系。
无论分娩时有或无难产、外伤史,最终都表现为纤维组织代替坏死的肌纤维,使肌肉挛缩导致肌性斜颈。
但静脉受阻学说在人体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需要进行相关研究予以证实。
1.3 遗传学说:tavill[8]提出的cmt发病有家族易感性。
rao 等[9]描述了1 个19 个月的13q 部分三体患儿,有斜颈临床特征,并应用染色体显带技术结合荧光原位杂交进行核型分析认为13q14 →qter 可能与cmt 相关。
杜娟等[10]认为该基因更精确的定位可能为13q32 →qter 。
cmt 伴发其它畸形的发生率较高, bielski rj[11]认为在3胞胎cmt儿童的ddh发病率并不比一般儿童高, 故没有必要常规b超检查髋关节。
1.4 动脉受阻学说:davids[12]通过mri 检查发现患侧胸锁乳突肌信号和前臂、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信号相似,认为可能与胸锁乳突肌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后遗症有关;并在成人尸体解剖中发现胸锁乳突肌存在筋膜间室,尸体头颈前屈、侧弯和旋转时,同侧胸锁乳突肌中部筋膜间室出现扭曲压迫胸锁乳突肌引起缺血受损。
动脉受阻学说也需要在临床上进行相关研究予以证实。
1.5 产伤学说:ho x等[13]提出 cmt的发生与分娩过程中损伤密切有关;胎儿在娩出的过程中,产道对胸锁乳突肌的挤压或产钳助产牵拉胸锁乳突肌而使其损伤,损伤后的胸锁乳突肌靠结缔组织增生来修复,从而使该肌发生纤维化挛缩导致斜颈。
现今临床上多数患儿均为剖腹产出并无产伤病史,也不支持这一学说。
1.6 血肿学说:stromeyer[14]提出婴儿在产程中胸锁乳突肌受损, 受损的肌肉内形成血肿并纤维化造成胸锁乳突肌短缩僵硬引起肌性斜颈。
刘润玑[4]认为分娩时外伤造成的肌肉血肿是致病原因。
由于许多患儿早期并无明确的产伤及血肿病史,故血肿学说不能完全解释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发病原因。
2cmt的病理学变化
2.1 显微结构改变:nazoki[15]提出胸锁乳突肌肿块内有肌纤维原发性分离、溶解,周围为纤维组织包围,最后形成瘢痕,无肌肉血肿或缺血证据。
apple[16]认为间质增生及纤维化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
canale等[17-18]报道cmt中有肿块史。
gonzales j[19]认为胸锁乳突肌肿块是早期纤维瘤样改变的良性纤维病变,纤维增生是继肌组织退性变后发生的,而纤维增生是肉芽组织发展来的。
曹之安等[20]对32例胸锁乳突肌进行活组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
肌萎缩,肌肉之间疏松纤维组织增生,增生性纤维均有胶原化。
2.2 超微结构改变:学者[21]对胸锁乳突肌假瘤电镜检查发现间质增生为多细胞成分组成,可以是成纤维细胞、肌母细胞、肌纤维细胞及间充质样细胞,认为间质细胞增生和不同分化时期的肌母细胞是胸锁乳突肌假瘤病理变化的特征。
马少林[22]通过透射电镜观察cmt患者病侧胸锁乳突肌、颈阔肌、肩胛舌骨肌超微结构,发现肌原纤维间界限不清,粗细肌丝模糊不清,肌节长短不等,重者呈均质样变,肌丝排列异常,肌原纤维明暗带、m线、z线不清楚或消失,线粒体不同程度肿胀、变性、空泡样变,肌质网扩张破裂消失、三联体两侧终池变小或消失。
由此研究提出cmt手术矫正术中离断病侧颈阔肌后不予缝合,有利于防止术后复发。
2.3 免疫组织化学改变:陈根强等[23]对cmt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中α-sam表达研究也证明了cmt病变中肌纤维母细胞是发病的关键因素;利用tunel染色结合电镜观察发现肌母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肌细胞均有凋亡表现,在有肿块患儿和年龄
5治疗与结果判定
5.1非手术治疗
5.1.1理疗、手法牵张锻炼及支具:在非手术治疗中,由医生或监护人牵拉病人患侧胸锁乳突肌最为重要,亦称被动牵张锻炼。
被动牵张锻炼由3个动作构成,即颈部的前屈、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
上述3种锻炼动作每组依次重复10次,每种姿势保持10s,所有锻炼均在喂养前进行,最高每天达8组。
除了被动消极的颈部锻炼外,治疗还应包括教育父母促使患儿向患侧主动的下颌旋转,同时父母也应被建议让患儿保持正确的睡眠姿势,包括左右侧卧位和俯卧位。
锻炼时,动作应轻柔。
另外国内报道[34]以医用热塑板材为主要材料研制头颈胸支具,应用于2岁6个月以上cmt术后患儿,疗效确切可靠。
5.1.2药物局部注射:张德文报道[35]用醋酸泼尼松龙局部注射配合理疗、手法牵伸锻炼治疗婴幼儿cmt,可加快包块消退,促进肌肉软化,减少纤维性挛缩,但要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防止副作用发生。
joyce mb[36]对14例经过非手术治疗无效的cmt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前给予注射a型肉毒毒素,仅1例因年龄过大(17个月龄)无效而行手术治疗,认为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的cmt患者,注射a型肉毒素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oleszek jl[37]对27例6~18个月龄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cmt婴幼儿,应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至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上段(单独或联合注射),20例(74%)注射后颈部旋转及头部偏斜明显改善,也认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cmt婴幼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5.3疗效评定标准:根据王炜[45]标准评价疗效,优:斜颈完全改善,夹角与长度接近零,面部无畸形;良:斜颈明显改善,仍有夹角与长度差,面部畸形不明显;一般:斜颈有一定改善,夹角与长度差较术前变小,面部畸形有改善;差:斜颈无改善,甚至加重,面部畸形无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