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艳艳我与新课改同成长
与新课标一起成长
与新课标一起成长带着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
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通过阅读《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相比较以前的课标,将“双基”修改为“四基”,明确提出的让学生获得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的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是巨大的进步。
通过阅读新课标,我感受颇深。
数学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运算、演算例题等一些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或理解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学会掌握一些研究数学的基本方法,从而获得独立思考的自学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注意给学生渗透研究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研究数学的许多思想和方法都是逻辑性强、抽象度高,小学生不易理解。
例如:在讲2、3、5的倍数特征时,第一节课先讲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
”但接下的第二节课要讲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一个数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这两节课要讲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说,在思维上存在着一段跳跃。
因为第一节课学生们注意和观察的是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特征,而第二节课则变成了观察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有什么特征。
其实课前在学生的头脑中会产生一个疑虑:“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3、6、9的数是否也能被3整除呢?”因此这节课的开始时,教师就应首先提出这个问题,并举出例子,得出结论,打消学生们头脑中的这个疑虑。
我和课改一起成长(肖娜)
我和课改一起成长芮城二中肖娜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揣着豪情与梦想,带着收获与感动,伴着新课程改革的胜利号角,我从芮城二中的化学课堂走来。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和课改一起成长》。
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年了,回顾这十年的历程,有过艰辛,有过挫折,但更多的是成功与欢笑,是教学水平提高的欣慰和教学艺术升华的满足。
站在这个演讲台上,我又一次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副对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人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曾经发誓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这幅对联,为此要求自己教学中必须认真踏实,孜孜不厌,诲人不倦,每日信心百倍地走上讲台,尽情挥洒‚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豪情,认真践行‚老师高高在上,张口金科玉律,学生正襟端坐,仰首洗耳恭听,惟师是道,惟师是尊的‘师道尊严’。
神采飞扬,滔滔不绝,端起架子,板着面孔,在我自以为是的教学风格和刻意打造的‚师道尊严‛下,一切都顺着我预先设计好的轨道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课堂上,学生认认真真,鸦雀无声;课下,学生对我恭恭敬敬,惟命是从。
在我沾沾自喜于三尺讲台挥斥方遒,手捧教材游刃有余时,偶然听见学生们说‚化学老师整天唯我独尊,只在乎自己的感受,真可谓是老师讲的眉飞色舞,学生听的索然无味‛当时我的心一下子从青藏高原掉进了万丈深渊,我精心备课,旁征博引。
而学生竟然这样来评价我的课堂。
争强好胜的我百思不得其解,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再一次想起了曾经激励自己的那副教学对联,思维停顿在‚教必有方,诲人不倦‛上,刹那间明白了自己这些年的教学只是把目光聚焦在了诲人不倦上,却忽视了教必有方,蓦然间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正在此时我们迎来了课改工作,要求把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上学生主体教师引导,顿时,我欣喜若狂,如释重负。
教学中我提醒自己更新观念,改变方法,站到课堂改革的零起点,查找资料,虚心求教,潜心研究,对症下药,大胆尝试。
与新课程一起成长
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作者:景艳华来源:《成才之路》 2012年第32期河北迁安●景艳华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陪伴着新课程改革一起成长了三年,三年来,坚持以新课改为理念、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为导向、以学生基础为基点、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为目标,摸爬滚打,很苦,很累,但也有收获的快乐。
冷静回顾探索新课改的历程,多可喜,亦多思索。
一、回归本真,讲求实效,挖掘教材功能语文课本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生认识语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运用和传播语文的最主要途径。
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也给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
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发给学生预学案,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写作背景以及相关故事,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同时在写作文时,若苦于“囊中羞涩”,没有素材,无话可说,也可巧借一下教材,也能够成就一篇考场佳作。
二、用心探索,敢于创新,构建学科模式新课程强调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模式、学习共同体为主的合作模式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模式。
放手课堂,才是对学生真正的爱,在教学中,我给自己重新定位。
从一个传统的“讲者”变成“教者”,从一个“教者”变成“学者”,即做和学生一起“上学”的人。
有一位教师曾说“我们的教学从单口相声变为三句半,三句是学生展示,半句是教师点拨,是要说在点子上的”。
放手课堂,敢于打破原有的课堂模式,学会等待与倾听,师亦生,生即师,师生相长。
让学生问,说,黑板展示,下桌讨论探究,人人参与,个个精彩。
将教师导学,学生预习和讨论、展示、反馈三步贯穿起来,学法灵活。
学生的学习流程从“独学”到“对学”,再到“群学”,使他们回归原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给以点播,与学生形成互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师生共同探讨,使课堂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通过引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和感悟,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把知识“以点连成线、线构成面、面构成体”的形式完美地呈现出来,从而构建出知识网络。
聚焦新课标,悦读共成长——小学数学组读书分享活动报道
聚焦新课标,悦读共成长——小学数学组读书分享活动报道一本好书,给予前行的力量;一次分享,聆听你我的声音;一场交流,见证共同的成长。
为促进见龙亭实验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的文化修养、教育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3月24日上午,XX小学全体数学教师在二楼录播室开展了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及苏明强教授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两本书的读书分享交流活动。
在本次读书分享会中,由XX老师和XX老师为我们做分享,分享的内容是数学眼光里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两位老师聚焦新课标,分别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选取问题和案例进行研读,共同交流探讨小学数学思想。
两位数学教师侃侃而谈,与全体数学教师一起分享着自己所读、所见、所思、所感。
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收获吧。
一、教师分享张老师是带着“在教学中如何建立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的问题去阅读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和苏明强教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的,所以张老师也从这个角度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张老师认为几何直观有助于把握问题的本质,是明晰思维的路径。
在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需找准以下着力点:1.从图形描绘着手提升学生基础几何能力。
2.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
3.注重实例与想象相结合。
4.联系实际、应用数学知识。
张老师觉得空间观念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空间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是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
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应该重视以下几点:1.重视基本图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 3.注重实例与想象相结合4.联系实际、应用数学知识。
王老师分享的内容是关于抽象能力的培养。
王老师根据小学与初中核心素养的对比得出初中的抽象能力就是对应小学阶段的数感,量感和符号意识,并以此提出培养小学抽象能力核心是数、量、符。
根据数学新课标2022版对于数感,量感和符号意识的解释,并结合教学中所碰到的数学问题,对于数感提出的培养,在小学阶段主要要抓住整数以并兼及分数,小数。
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秦晓利(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教师进修学校)何军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新课程的理念像和煦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使得教学园地呈现出一派蓬勃的新景象。
与新课程携手第7个年头,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尽在实践中,尽在感悟中,尽在追求中。
从开始进行课改的幼稚慢慢走向成熟;从开始进行课改的浮在表面到渐渐深入,老师们经历了磨练,同时在磨课中成长。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教学改革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我们雁塔实验区经过近七年的实验,新课程的理念已得到实验教师的理解、接纳,并在课堂教学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而探讨在新课程中的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直以来是我们研究的一个专题。
下面是我们与新课程成长中的一些体会。
一、合理的教材设计为教师搭建了用好教材的平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容应该有价值的、是丰富的、有趣的,贴近自己生活的。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充分地运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把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格,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的一代新人。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系统、全面、认真地学习教材,了解教材各部分的内容编排意图,合理的选取教学内容。
但教材的一些素材与各地学生是有一定的距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调整、弥补,使其更接近学生的实际。
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在选材上十分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其内容丰富有趣、形式多样。
教师可以合理选用教材上的内容;同时要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合理利用当时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丰富其教学内容,时其更加多彩。
【案例1】在进行新世纪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内容时,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下面的环节。
我与课改一同成长--王宝莹
我的教育故事我与课改一同成长2005年12月6日,我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走进了北票市第七小学的大门,从此,我便踏上了“教育”这块神圣的沃土。
转眼间,五年过去了,我所走过的路,充满着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在这五年里,我经历了无数次教学失败的痛苦,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渐渐的理解、领悟、并践行着新的课改理念。
记得,当我第一次跨进“课改艺术殿堂”时,我曾几时陶醉一些优秀的公开课中,又曾几时沉浸于专家们那些精辟的论述中。
在那时,我的笔记本上写满了各种先进的理论经验,我的书架上也摆满了各式各样最新的课改书籍。
但这么多先进了理论,真正属于我的又有多少呢?在课改的天平上理想与现实间那些最恰当、最完美的契合点又在哪里呢?正当我茫然无措的时候,学校领导洞察到了一切,他们多次走进我的课堂,和我一起探讨,鼓励我的进步,查找我的不足,并多次给我历练的机会,这些都极大的增强了我践行新课改理念的勇气和信心。
在语文课上,我用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为学生架设一座智慧的桥梁,连接他们思维碰撞时的火花。
在语文课上,我给学生探究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天空看那飞鸟掠过的痕迹;让学生们在自己的天空中描绘绚丽的彩虹。
至此,我的教学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激情。
我深刻的领悟到,新课改时代做一名人民教师所特有的人格魅力。
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香有色、有花有果的教学情感,在我的心底变得如此踏实,浑厚与真挚。
五年的课改实践,树立了我大胆创新、开拓进取的作风。
我始终坚信,只要是有追求的教育者,最终都能在课改的艺术殿堂里塑造自己最完美的艺术作品,抒写最动听的育人篇章,谱写自己最壮美的青春之歌。
与学生结伴,和课改同行,我与课改一同成长。
北票市第七小学王宝莹我的教育故事我与课改一同成长北票市第七小学王宝莹。
新课程指引我成熟
我与新课程共成长黄骅实验小学宋立红刚接触新课程的时候,面对着新的教材、新的理念,我有着很多的新鲜、好奇,还有着许多的茫然和困惑。
在与新课程一起走过的几年的时光里,我慢慢地体会到了新课程带给我的收获和欣喜,我一次次地在新课程的阳光下呼吸着雨露,我渐渐地成长,回忆着这几年的点点滴滴,我无不兴奋地感慨:新课程指引我成熟。
新课程强调大语文教学观。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课程故事:春节里的文化, 灿烂了孩子的笑容寒冷的假期就要来临,学生一边为即将到来的春节而高兴,另一面又为即将布置的假期作业而忧心忡忡,好几个同学悄悄问我:“宋老师,假期作业多吗?”看到孩子们那些稚气而又有着淡淡愁云的面容,我沉思了好几天,我在为假期的语文作业布置动着脑筋,是千篇一律地写日记?抄生字?还是写寒假见闻?终于,我有了自己的想法。
放假那天,我问孩子们,暑假里你最喜欢的是做什么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过年”,我紧追着问:“要是老师要你们把过年所看到的所听到的用你最喜爱的方式完成假期作业你愿意吗?”学生用疑惑的眼光看着我,不知我要做什么。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黄骅春节文化,语文实践活动’”几个字,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学生,让学生把黄骅春节的风俗习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形式很多:画画、写作文、摄影、录像、社区调查实录等,学生一听可来劲了,一听假期作业就做这些,兴致勃勃的。
我于是按全班分了组:城市调查组、农村调查组、商场调查组、社区调查组等等,将全班同学采取自愿加调配的原则分好组。
这了让这项活动开展好,既让家长支持和明白,也让孩子们真正学到知识,锻炼能力,我特地在放假前两天召开了家长动员会,让家长在假期中协助孩子们完成这个与以往“大相径庭”的作业,家长们也非常支持我的活动。
在假期中,我惦记着孩子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打电话问组长及部分家长,当我知道的是学生们假期完成得很欢时,我放下了那颗担忧的心。
米东区教育局举办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培训学习活动
米东区教育局举办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培训学习
活动
新疆网发表时间:2013-05-0211:14点击数:为促进全体教师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正确把握教学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月25日
下午,在米东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尕艳惠的精心组织下,小学语文新
课标培训活动在乌鲁木齐市第116小学会议室拉开帷幕.来自各学校教务主任、语文教研组长及100余名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活动.
在培训中,米东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马涛老师,结合赴山东莘县实验小学学习考察后的所得,做“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建设”专题讲座,她就“先学后导、自主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内涵、以及具体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然后由米东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尕艳惠老师结合去内地培训体会,为全体教师做新课标培训,在培训中,重点就新课标修订的理念目标、核心价值、各阶段的
教学要求,调整的教学内容、整合的教学建议等内容向老师们一一进行了阐述.
本次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学习培训活动,给与会教师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向.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学行为会有所改变,进而也一定会推动米东小语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米东区教育局供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桐梓县第二届新课改获奖原创
桐梓县第二届“我与新课改同行”教研论坛生物学科征文(首页左上角B5纸打印,标题小二仿宋,正文小三仿宋)如何激发农村学校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桐梓二中娄国栋农村学校的生物教师,由于学校实验设备差,很多实验不能在实验室里开展。
在这种情况下,生物教师不应该抱怨条件差,或者说生物难教;而是应该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因为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由此可见兴趣的培养非常重要。
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俗话说“教有法而无定法”,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方法肯定很多。
例如,通过生活事例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就是一种常见而又方便的方法。
只要注意观察,生物教材上的多数知识点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得到具体的事例,这些事例往往比教材上枯燥的讲解有趣得多。
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事例的提出和解释来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以下就是一些常见现象及其生物学原理的解释:1、露水的产生在夏季,植物常常在雨后的早晨挂满晶莹的露珠。
那是因为在空气潮湿,气温适宜的条件下,植物通过根系吸收的水分从水孔溢出,没有转化成水蒸气而形成液滴的自然现象。
通过这一现象,可以判断初栽植物的根是否长成。
2、煮过蔬菜的水由无色转化成有色蔬菜的叶和幼嫩的茎中都含有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中还含有液泡。
正常情况下,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但是在高温条件下,生物膜的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选择透过性(就像细胞壁那样具有全透性)。
叶绿体和液泡中均含有生物膜,还含有色素。
当生物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后,叶绿体和液泡中的色素就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到细胞外的水环境中,从而是水由无色变为有色。
3、凉拌菜现象凉拌蔬菜时常常发现菜比开始少了,而水却多了。
若再加清水,蔬菜的体积又恢复到原状了。
到底怎么回事?菜少了,水多了。
是因为蔬菜上洒了食盐后,外界溶液的食盐浓度超过了细胞液的浓度,导致食盐进入液泡,水分从细胞内扩散出来,从而使细胞的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发生了分离,也使细胞外的水分增多。
我和课改共成长
我与新课改共成长我讲我的教学故事课改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它想鸟儿报春,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福音,注入了新鲜血液,是语文课堂散发出诱人的芳香更加绚丽多彩,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活力。
每当语文课上,看到孩子们高高举起小手,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时;看到孩子们涨红着红扑扑的小脸,为一个问题争执不休时;看到孩子们眨着充满智慧的眼睛认真的思考问题时,我激动了,震撼了.我不禁感叹:课改就是好。
正当我满怀信心地憧憬着如何在课改的引领下,运用旧教材采用新教法,利用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把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恰巧学校组织青年教师献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
接受任务后便忙着选课、学课、备课、改课,时间一天天临近,我自认为自己的课已经达到成熟了,我也觉得轻松了,就等展示了。
活动如期开展,我执教的是《可贵的沉默》我在一节课中调动了所有的激情,深情并茂的“表演”了一节课。
上完课后,自我感觉良好,预先设计的内容我“倾吐”完了,感觉这节课容量挺大,而且形式多样。
课后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共同来评价我的这堂课。
教务主任用敏锐的望着我:“你觉得这节课上的怎么样”?“还可以吧”!那你告诉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为突破教学重难点,你采取了哪些教学策略?主任的追问让我变得哑口无言。
我就这样在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评价中找到了这节课失败真正原因是我自己没有潜心钻研教材,对文本的解读不能够深入浅出。
只是为了教而教,而忽视了学生的活动。
老师的点拨、引导太细太碎,学生几乎在我的牵制下了这节课。
我要用这句话来概括“课堂因生成性目标的达成才精彩”。
我反思自己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备课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
无论是什么时候,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也是保证课堂生成性、提高生成目标达成度的重要手段。
所说的充分备课,应是留给教学足够空间的、宽容突发性和偶发性、包含着丰富生成性的预设。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特定情境中交流对话的过程。
同新课改一起成长
同新课改一起成长威海二中化学组教科研情况总结同新课改一起成长—威海二中化学组教科研情况总结威海二中化学组现有33人。
其中,高一11人,组长邹芳老师;高二13人,组长邓玉芬老师;高三9人,组长卢丽英老师。
市级优秀教师1人,市直优秀教师9人,市直教学能手8人。
这是一个团结向上、务实创新、勇于探索的教研组。
多年来,全组老师一直秉承着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以团结作为教研组的活动宗旨,在新课改的道路上携手共进,形成了一些新思路和新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简要总结如下:一、最初的困惑。
实施新课改后,普通高中实施统一的科目及课时设置,化学由原来的5、6课时变为现在的2课时。
一时间大家感到手足无措,许多教师感到不会上课了。
面对这样的困惑,我们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也讨论过,争论过,但最终也没有找出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通过一些自编提纲或是多媒体课件来提高课堂容量,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来满足部分化学爱好者的需求。
上课往往是老师满堂灌,学生一门心思的记笔记,一节课下来,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苦。
几个月后的模块检测考试让我们大失所望。
我们该怎么办?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
二、观念先行,用心教研。
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有人认为,以往的课程束缚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该全盘否定。
而我们认为,教育只有改良,没有革命。
基础教育要保持稳定,教材不可能改得面目全非,新课改也不是全面否定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在以往课程改革成果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和超越,既要在继承中创新,又要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要体现创新性、开放性,突出科学探究。
为了更好的实施课程改革,学校申报了威海市十一五重点课题—《课程的继承与创新研究》,由卢丽英老师主持。
课题组成员经历了四个阶段的研究⑴,最终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老师们逐渐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更加注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更趋向于有效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有所为。
我和新课改共同成长
我和新课改共同成长朝阳市第二十三中学陈金伟从2009年开始,我们二十三中敲响了新课改的钟声。
课改犹如一场春雨,霎时滋润了整个校园的大地。
如今,它的实施和影响已遍布每个人的心里和课堂,可谓开展的如火如荼。
无论是在教学模式上,教学方法上,课后评价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变化。
回首走过的新课改的历程,有茫然,有苦涩,更有成功后的喜悦,借此机会,我将心里的感触,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当课改刚实行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茫然,课上全让学生展示,教师只是“无所事事”,面对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感到无所适从。
不让教师讲课,真是憋得特别的难受啊!这样的课学生也能学好?我无数次的悄悄问自己。
也曾经想,偷着给学生讲,但是学校的校长和主任每天都深入课堂,跟踪走访,让你无机可乘。
在这样一种压力下,我的课改课也渐渐的开展起来了,效果并不像我预想的那样差,反而给了我很多以前从未有的惊喜。
久而久之,我渐渐的发现,学生对我讲的没有多大兴趣,反而对自己的探究活动特别积极,汇报学习成果的时候非常主动,有时为了一道化学题,会争得面红耳赤。
同时我还发现,导学稿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一节课学生的学习成果,我恍然大悟,新课改并没有让老师无所事事,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啊。
一节课改课的成功,直接取决于教师在日常对学生的培养和导学稿的精心撰写。
这使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当中。
的确,课堂是学生的,理应还给他们。
未来是他们的,理应现在就培养他们对事物的主宰。
于是,我不断地给自己“洗脑”,充电,打气,既然新课改势在必行,学生又欣于接受,我为什么不变通一下,不改变一回呢?我觉得从那时起,新课改才真正地走入我的心中。
让我从内心里不但接受了它,还逐渐完善了它,形成了自己的课改风格。
渐渐的,我觉得学生看我的眼神变了,变得愿意和我交流了。
我班有一名学生叫项丽萍,以前问化学题的时候,总是脸通红,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自己的一点见解,随着新课改深入课堂,她变得主动了,积极了,当对问题有不同见解的时候,也能大方地和我争论一下,这让我感到惊喜。
第二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我的课改故事'征文评比获奖名单
第二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我的课改故事”
征文评比获奖名单
一等奖
学校
姓名
作品名称
高安中学
刘国强
《我的五味课堂》
兴国一中
胡崑明
《新课改教学日记》
赣县中学
周卫华
《穿新鞋走新路》
兴国一中
王双凤
《构建一方舞台,收获精彩无限》
于都二中
丁智华
《生动的德育,生动的课》
横峰中学
程丽琳
《我的优质课,我的“滑铁卢”》
洪都中学
何晶
《课改——让我的课堂更精彩》
南昌十中
钟紫薇
《白衣飘飘的年代》
宁都中学
柯冬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豫章中学
钱菲
《一次商量的甜头》
南康二中
肖道平
《快乐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南昌十中
曾佳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乐平中学
蔡如寿
《用百家讲坛激活语文讲台》
南昌二十中
周江平
《我的课改故事》
新余四中
尹攀林
《我的课改故事》
渝水一中
张建华
《我学习我快乐》
分宜中学
钟金春
《我的课改故事——在课改中成长、成熟》
湾里一中
邓敏
《我的课改故事——外教带给我的启示》
高安中学
孙丽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宜春中学
张春华
《把情感教育当作一种生活需要》
新余四中
黄柳林
《英语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发挥的小尝试》
上犹县营前中学
宁都四中
钟辉生
《在新奇困惑坚持中与课改同行》
定南二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与新课改同行
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与新课改同行摘要:作为一名新课改时代下的教师,笔者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并结合学生实际,大胆摸索和创新,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课改之路。
本文就是对近几年来有关新课改的认识与经验的总结。
关键词:新课改;实践;反思;教师作者简介:吴树丽,任教于山东省无棣县信阳乡中学。
转眼间步入初中数学新课改的教学已有几个年头,回想几年的教学改革,当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置身课改大潮时,一切都感到新鲜,同时又是无知得措手不及,自己就像一株久旱的枯草贪婪地吮吸着课改的甘露。
曾以为颠扑不破的教学真理正被重新审视,未曾听过见过的名词理念却如急风骤雨般扑面而来,看似异常活跃实则闹哄哄的课堂,备受瞩目却不尽人意的学习成绩,新与旧的交融,进与退的交锋,机遇与挑战的共存,这一切的一切引人思索,撼人心魄,是固步自封还是乘风破浪?但笔者还是选择了后者,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并结合学生实际,在忠于数学史实的理论下,大胆摸索和创新,寻找着一条适合自己数学新课改之路,现就近几年来的有关新课改的认识与取得的经验总结如下:一、在借鉴中感悟为了使自己更早地适应新课改,笔者曾听过很多教学理念比较新的教师的课,也曾为他们的教学观念转变之大而震撼过,但细细品味,又觉得课堂好像又欠缺一点什么。
因为新课改理念强调要对学生予以尊重、赏识,所以有很多教师受这一理念的影响,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一味给予表扬。
记得在听一位教师讲《全等三角形》时,这位教师问一位同学“在这个图形中有多少对三角形是全等的?”学生回答对后,这位教师表扬道:“棒极了,大家为他鼓掌。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教室理又响起“嗨、嗨、嗨,你真棒”的夸奖声。
当时觉得这种表扬学生的方法很值得借鉴,于是笔者就将这一方法也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上,一开始,学生还对笔者的声声赞赏、同学相互之间鼓励的掌声很感兴趣,也多少起到了一点点的作用,但时间一长,学生对这种不住的赞赏、不停的表扬已司空见惯,使得这些表扬在课堂上有些多余,更觉得有些像是在“演戏”。
我与新课改同成长
我与新课改同成长
冯丽霞
【期刊名称】《科学教育》
【年(卷),期】2007(013)001
【摘要】我热爱所以我选择。
一代名师孔仲尼,垂范千古,令多少帝王为之逊色;“为了培养伟人,我来做教师”的应聘回答。
道出了多少为师者潜藏于心底的雄心壮志。
【总页数】1页(P41)
【作者】冯丽霞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在新课改中成长——小学美术新课改中的点滴感悟 [J], 胡玲华
2.蜕变在新课改的探索之路上——在新课改中实现教师个人成长 [J], 李晶
3.蜕变在新课改的探索之路上——在新课改中实现教师个人成长 [J], 李晶
4.在新课改中成长——小学美术新课改中的点滴感悟 [J], 胡玲华
5.不做新课改的观望者——新课改背景下城乡教师专业成长调查及研究 [J], 谢明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案例分析我与新课标一同成长
《我与新课标一同成长》案例分析------ 快乐课堂第三小学宋修丽我是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虽然教龄有十几年了,但是专教美术学科也不到两年,在这两年有幸参加了省市及国家的新课标网络培训,与专家、教授学到了许多有助于我教学的方法。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我们人民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我们知道的东西显然太少了。
新课标网络学习激发了我的学习欲望。
有人说,“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应该有一桶水。
”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是教师自己的一桶水如果不经常添加的话,也有用尽之时。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往自己的桶里添水。
网络学习结束后,我翻出了存放在书柜里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这本书,通过再次阅读,我深刻感受到:“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标”里有非常多好的观点和建议是我从前没有感受到的,使我获益匪浅。
在书中有两个问题让我记忆深刻,并在学习的同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有了显著效果。
一、为什么说课程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改革?2012年秋,第一次的网配热还没有过去,我被调到了第三小学担任一、二年级八个班的美术教学。
虽然怕重任难当,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任务。
真巧,正遇到一年级改教材。
第一课《认识美术工具》改成《神奇的口袋》,课题看上去不同,但被课后发现教学目标与内容是一样的。
改课题有什么意义呢,我还一样讲课就行了。
可当我想到“课程改革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改革”这句话时,我又重新深度的思考“工具”、“口袋”、“神奇”“过程”“方法”。
课标特别强调了激发学生学习没书的兴趣,我找到了一个不透明,而且漂亮的手提袋这就是《神奇的口袋》导入从这里开始。
结果效果显著,刚刚入学的孩子还不明确什么是美术课时就进入了神秘莫测的快乐课堂。
二、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力?我研究一个人课题《小学一年级美术快乐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创建快乐的课堂。
让教师成为新课改的弄潮儿
让教师成为新课改的弄潮儿
邵辉
【期刊名称】《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正当大多数教师热火朝天学习与实践新课程的时候,学校个别教师却认为,只要应试教育不变,其教法就不应该变。
一位语文教师说,素质教育喊了多年,测试语文水平不仍然是基础知识、阅读、作文三大板块吗?只要内容讲到了、讨间用到了、作业练到了,不愁考不好!这无疑像给新课程的实施泼了一瓢冷水。
摇头
者有之,观望者有之,有评课稿、有研讨记录、每周有一名校领导讲公开课。
学校要求校委会成员每人蹲点一个学科组,引导每一位教师走进新课程。
要求每个教师的案头必备《走进新课程》及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案例剖析》《新课程教学法》。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邵辉
【作者单位】南漳县九集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6
【相关文献】
1.别再让教师成为教材的“奴隶”——新课改中教师教材观的落后现状对策 [J],
嵇辉
2.让教师成为新课改中真正的研究者 [J], 轩丽丽
3.让教师成为新课改中真正的研究者 [J], 轩丽丽;
4.别再让教师成为教材的"奴隶"--新课改中教师教材观的落后现状与对策 [J],
5.新课改下如何成为适应时代的新型教师 [J], 陈培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六年来,孩子是幸福的--北京市宣武区小学六年课程改革实验扫描
六年来,孩子是幸福的--北京市宣武区小学六年课程改革实验
扫描
无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课程》
【年(卷),期】2008(000)008
【摘要】“六年的课改历程是聚沙成塔的积累,是滴水穿石的坚持,是破茧而出的蜕变。
六年前,我在课程改革的沃土上播下教育理想的种子;六年后,我和学生一起收获丰硕的果实。
”这是宣武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一轮总结会上,上斜街小学的美术教师田冬秀发自肺腑的感言。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无
【作者单位】北京市宣武区教育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3.07
【相关文献】
1.六年级小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J], 李凌娜;周丽华
2.阳光六年幸福一生——小学生养成教育课题研究 [J], 魏雪芹;王风之
3.一项提前六年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实验——内蒙古赤峰市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综述 [J],
4.开设历史课程助力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在小学高段(五、六年级)开设历史课程
的必要性 [J], 江宁
5.六年奠定幸福人生——晋江市华泰实验小学简介之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新课改共成长演讲稿
石寺二中靳艳艳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新课改共成长》。
我庆幸自己够赶上了这次新课改的大潮,并伴随着课改一同成长;但我也不时感到迷茫和困惑,正可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从第一天走进新课改的课堂,我就在边教边学中领悟着课改的精神,并逐步的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
”这样的课堂是新课改所要追求的课堂,也是我这个在多年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新一代教师所渴望的课堂。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身为老师的我,新课改的实施,迫使我们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新课改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奏,而是师生的合奏,演奏主旋律的是学生,教师只是那个伴奏者!"弟子不必不如师",在新课改的课堂上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学生的惟命是从为荣,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中走下来,蹲下身子,来欣赏我的学生,倾听我的学生,向我的学生学习,和我的学生一同成
长。
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
”但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不是知识的收购站,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杯水,一桶水,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去探究、去寻找整个知识海洋的能力!与其让教师有一桶水往学生的杯里倒,不如教学生如何去挖掘水源,获得知识的长流水。
课改因不同的声音而艰难,也因不同的声音而精彩。
我相信这股新课改之风会让我如愿以偿,让我尽我所能变枯燥为乐趣,变呆板为灵活,让我的课堂更加丰富更加多彩,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