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5.2短文两篇(课时2)学案(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
第22课短文两篇课题:短文两篇课型:教读课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基本文言实、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通过《爱莲说》的学习,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重点难点:1.积累基本文言实、虚词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自主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甚蕃()淤泥()濯清涟()陶后鲜有闻()不蔓()亵玩()隐逸()鲜美()2.解释加点的字词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亭亭净植可远观二不可亵玩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君子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3.“说”是古代的一种,可以直接事物,阐明事理,也可以通过写人、状物来讲道理。
《爱莲说》是一篇情致饱满的“”的散文小品。
4.《爱莲说》的作者是(朝代)著名的哲学家。
活动展示:活动一:朗读接力:各小组精心推选本组参赛人员,进行朗读比赛。
从第一小组开始,以此类推,到第六小组朗读完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比出朗读状元。
活动二:品读赏析: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表现了莲花哪些品格?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3.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4.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5.第二段的句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
主要的是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那么,本文中又“托”了哪几种“物”,“言”了哪一些“志”呢?活动三:仿写练习: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
提示:注意两点:第一要注意内在联系。
第二要有新意。
达标练习: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1.背诵小比赛(看谁一个字都写不错)《爱莲说》2.理解默写小比赛(看谁理解的到位)(1)描写莲生长环境的句子(2)表现莲的正直坚贞的句子(3)表现莲美名远扬的句子(4)表现了莲的清高风度的句子3.根据课文,把莲、菊、牡丹三种花“品格”的高下排个序,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爱莲说》(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2《短文两篇《爱莲说》(第2课时)【课前探究】1、背诵课文2、检查翻译情况3、本文共写了多少种花?4、哪些人分别爱何种花?5、【预习交流】1、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我”爱莲花什么呢?3、具体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好形象。
4、文章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喻象征哪三种人【互助提升】1、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2、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3、本文只是写花之文吗?【体验成功】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写一个植物表现你的感情(100字左右)【快乐心得】【中考写真】一、根据下列的例句,仿写一句话。
(4分)【例句】一块铀矿石,可以平庸无奇地在地层沉睡下去,也可以发出惊天动地的能量。
仿句:一个人,二、改写下面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又保持原意。
例:(医院里)禁止随地吐痰,保持空气清洁。
改写为:空气清爽,全靠您帮助。
(1)(餐厅里)浪费粮食可耻!(2)(某工商银行宣传标语)存款到工行,贷款到工行。
三、《特别关注》的“言论”版上有这么几句话,引起了你的兴趣,“作家投笔从融,记者言为薪生,医生精益求金”。
你发现这句语套用了三个成语,其正的写法依次为、、,讽刺了社会上的不良现象。
四、课外文段:神奇的冬虫夏草侯堂云①在生物界中,冬虫夏草由虫变草的过程可谓绝无仅有。
②在海拔 4000 多米的高寒草甸地区,每年 6到7 月,蝙蝠蛾幼虫在冻土层中蛰伏好几个月后,经过短暂的蛹期,羽化为成虫,来到地面。
雌性蝙蝠蛾翩翩起舞,与雄性交配,然后落到地面,在土壤表层产下成千上万枚卵。
到 8 月中下旬,卵孵化成幼虫,钻进潮湿疏松的土壤里,以植物的根茎为食。
11 月至第二年的 4 月,随着天气变冷,幼虫停止取食,在冻土层中越冬。
③7 到9 月是高寒草甸地区湿度最大和气温最高的时节,当地下约 5 厘米处的地温达到2~15 ℃时,蝙蝠蛾幼虫便又开始取食,进入其生长、活动和取食的旺盛期。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新人教版
山东省日照经济开发区三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短文两篇》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文章的主旨。
学习准备:一、给下列加粗字注音苔痕()鸿儒()案牍()甚蕃()德馨()淤()泥洗濯()清涟()隐逸()亵()玩鲜()有闻二、二、解释下列加粗词斯()是陋室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亵玩()三、“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却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这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
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哪些属于这种用法。
答案:①的。
②表示舒缓语气。
③同上。
④表示强烈反问。
⑤它(指桃花林的奇景)。
问题探究:1、《陋室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
2、《陋室铭》何处运用类比?类比即指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人之于室亦当如此,室虽陋而有德者居之,则不陋矣。
3、《陋室铭》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的句子是哪几句?以“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
4、《陋室铭》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的句子是哪几句?以“苔痕”二句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
5、《陋室铭》表现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的句子是哪几句?“无丝竹”二句,表现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
6、《陋室铭》为证明“陋室”不陋,最后举了哪几个例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7、《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陋室铭》的全篇旨意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作者以此结住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
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是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文章之中,略去后才有余味。
含蓄无穷,发人深思。
8、《爱莲说》:怎样理解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文中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⑵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⑶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2、能力目标⑴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⑵把握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德育目标⑴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⑵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教学难点1、辨析《陋室铭》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的含义,及“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理解类比手法的运用。
2、《爱莲说》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质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莲之爱”与“菊之爱”?理解映衬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我们发现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松、竹、梅,如高山、名川、清风、明月。
一所简陋的房屋也可以寄托作者的志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刘禹锡的传世佳作《陋室铭》。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官至监察御史。
他和柳宗元辅佐王叔文执政,采取了一些革新措施,最终招致失败,受到达官权贵的排挤、打击,但始终不屈。
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有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内容上有颂扬或鉴戒之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2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22短文两篇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板书设计
1.字词
蕃李唐濯清涟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亵玩隐逸2.行文思路
爱莲说
莲→君子→面对现实(托物言志)菊→隐逸者→逃避现实(陪衬)牡丹→富贵者→追求荣华(反衬)⎧
⎨
⎪
⎩
⎪
教法探讨
1.关于诵读方法,教师不能只讲要领,还要作示范诵读,必要时可以领读。
2.指导背诵时,《陋室铭》可先要求学生找出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
3.指导诵读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也应提出一些有关课文的问题,让学生作答或共同探讨,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参考资料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著名诗人和散文家。
他的散文清新活泼,富有情趣。
铭,原意是刻,成语有刻骨铭心。
后来引申成为一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诫,常是韵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第22课《短文两篇》学案《陋室铭》学案教师寄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研读课文,理解主旨,领会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培养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
学习重点:朗读、背诵课文,了解作者描写的“陋室”的环境和生活,理解作者的抱负和情操。
学习难点:认识评价课文“陋室”不陋的说法。
学习过程:一、读顺读懂课文,积累字词。
1、读准、读顺:初读课文,圈画生字、多音字。
A、给下面的字注音。
馨()鸿()儒()牍()2、读懂:译文,不懂之处先圈画出来再与同学交流解疑。
B、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有仙则名.()(2)惟吾德馨.()(3)无案牍..()C、翻译句子。
..之劳形()(4)往来无白丁(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大意。
本文是唐朝文学家X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铭是古代用来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的一种文体。
1、作者用哪些句子描写陋室的?指出自己认为是文章主旨的句子。
2、你认为陋室是什么样子的?试用几个词或句子说一下。
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作者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作为文中结尾,其用意是什么?四、与作者对话,理解一种情怀,走进一种境界。
1、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抱负和情操?五、拓展延伸1、“陋室”简陋,却因其主人“德馨”而不陋。
从X禹锡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怎样看待“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呢?2、你还知道X禹锡的哪些诗文?与同学们交流交流。
六、巩固练习。
1、重点词语解释。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灵:()(2)斯是陋室斯:()(3)惟吾德馨德馨:()(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22课《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文章;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学习重点】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的节操;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学习难点】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自主学习】(参考时间:10分钟)一、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刘禹锡,字梦得,号庐山人,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诗人。
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刘禹锡诗文俱佳,与白居易、李白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
《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2.文体及写作手法介绍:铭:是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戒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
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的文体,通常借某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
阅读时要掌握好“物”与“志”的内在联系。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衬,这种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感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学案内容预览:二二短文两篇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古人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道德情操。
【学习重点】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1)“陋室”简陋的屋子。
铭,原来是刻,在这里是一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戒。
(2)“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2、走近作者(1)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
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
有《刘宾客集》。
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
著有《周元公集》。
《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
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3、相关资料《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脍炙人口,久为传诵。
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
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
可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然后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4、谈笑有鸿儒5、往来无白丁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8劳形9、何随之有10、“水陆草木之花”11、“晋陶渊明独爱菊”12、“世人甚爱牡丹”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4、“香远益清”15、““予谓菊”16、“陶后鲜有闻【合作探究】1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2《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22《短文两篇》(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文笔多变的写法。
2.掌握“蕃”“染”“植”“鲜”等词的意义,辨识“之”“焉”的不同用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入新课学习。
】同学们知道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吗?它是以哪种花来构成的?生答:莲花。
澳门同胞为什么要以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呢?不仅因为澳门莲多、莲美,更是因为莲花象征了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纯洁、高尚的心。
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也写了《爱莲说》。
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他是怎样描写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一、了解作者以及文章体裁。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有关作者,以及“说”的文体知识的情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⒈指名朗读。
(用课件打出周敦颐的介绍)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
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⒉了解本文的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明确: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说: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花?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
二、朗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2021-2021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陋室铭》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知识链接:“铭”文的特点:课文是一篇“铭”文,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修辞手法上多用比喻,对偶,排比,文句精美,句式整齐,讲究押韵,是典型的骈文。
本文除末尾句外,其余各句都押韵(文中押韵的字是:名、灵、馨、青、丁、经、形、亭),读来朗朗上口,极富音韵美。
托物言志写法: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
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自学过程:一、读顺课文,积累文学常识,掌握生字词。
2.查字典,积累生字词,注意字词的音形义。
将重要的字词抄写在下面。
3.熟读课文至背诵,默写两句自己喜欢对偶句。
二、读通课文,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1.写出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有仙则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有鸿儒()可以调素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翻译句子:(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读懂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1.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
开篇“”,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
接着以“”一句统领全篇。
下文则用“”写室外环境之幽雅;用“”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结尾再用“”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
这是一种的写法。
2.用课文原句填空:(1)全文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配套K12】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学习内容
达成目标
学习方法
学习时间
巩固练习
学段测评
第一
学段
认识作者,了解文体。
了解作家生平,牢记于心
1、查阅资料,组内可相互交流,2、询问教师;
15分钟
无
记一记:刘禹锡:
周敦颐: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意为简陋的房屋。
铭:
说:
第二学段
朗读文章,扫清生字词障碍
1、全体同学能流畅的朗读全文;2、能合理断句、停顿
1、组内讨论,参照注释;2、翻译过程中,中在理解句中关键词的意思;3、询问教师。
35分钟
组长在课后督查组员进行翻译,汇报老师
1、将 译文写在“我的自学收获”一栏;
2、将整理的关键词写在“我的 识记成果”一栏;
3、在预习本上归纳本学期你学 到的文言词汇(1号生)。
第四学段
品味文章
1、能找出《陋室铭》使用的修辞手法,1、2号生能品味《爱莲说》的语言美;2、比较两文,明确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C亭亭净(洁净)植(种植)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听说)。
4、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B无丝竹之乱耳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莲,花之君子者也。
5、翻译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山不在于高低,有了仙人的姓名就成 了仙山。
B一座 山不在于山高,有了灵气就出名了。
组内讨论,将讨论结果认真记录
35分钟
课后习题一
1、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逐句阅读,找出描写环境、人物、生活情趣的句子,看看他们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陋室铭》主旨末尾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 》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22 陋世铭【学习目标】(1分钟)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掌握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在家自己预习并完成)2、背诵全文。
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课堂讨论并完成)3、理清行文的思路,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课堂讨论并完成)【学习指导】(1分钟)1、预习新课,反复诵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工具书完成【预习点拨】内容。
2、通过读课文,小组讨论【展示交流】里的内容,小组代表汇报。
【知识链接】(5分钟)(点拨:自己总结并标画出可识记的知识点,将它识记下来)作者简介: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有《刘宾客集》。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本文的韵脚是:名、灵、经、形、亭韵母是:ing3、成语和名句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预习点拨】(30分钟)(回家预习完成)(各组语文课代表检查预习情况并给予评价)(点拨:这部分要求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预习,课前独立完成,记下不明白的问题,课堂小组交流讨论)1、流利的朗读课文,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点拨:至少读五遍)铭()德馨()案牍()西蜀()鸿()儒()苔( )痕2、《陋室铭》作者、代诗人。
3、解释下列加点字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入帘青()鸿儒()白丁()调素琴()()阅()金经()丝竹()案牍()劳形()诸葛庐()4、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标记出你暂时不能理解的语句。
(写在黑板上,其他学生帮助)【展示交流】(15分钟)(组内交流完成,小组展示)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5、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7、描写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9、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10、文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12、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14、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15、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当堂检测】(8分钟)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朱仙镇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短文两篇》(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
第22课短文两篇第二课时爱莲说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能够感受到文学的美,试着当堂背诵。
2、结合注释,领会文章内容。
3、能够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了解什么是正衬和反衬。
4、领悟学习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追求高洁德行的志向。
预习导学1、走近作者(积累作者的文学常识)2、“说”的文体知识3、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4、疏通文意合作探究1、文中哪些语句是在直接描写莲花的?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2、作者写的难道仅仅是莲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3、文中的三种花分别象征什么?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4 作者为什么要写菊花和牡丹,直接写莲就行了吗,这样写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何作用?这种写法是什么?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模仿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当堂检测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是时著名的、。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6、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
8、《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的品质。
9、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2、短文两篇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了解短文的思想内容。
2.把握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自主先学】一、预习任务1.熟读课文,家长听读一遍。
2.整理字词①易写错的词语:②易读错的词语(给出正确的读音)③易用错的词语3.问题导航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4.阅读批注,提出疑问(批注写在书上,问题写在教学案上)(批注要求:①画出具体语句,②针对语句做旁批。
批注角度:①修辞及作用②写法(照应、铺垫、对比、伏笔等)③描写方法法及作用④遣词造句生动优美⑤思想感情⑥自己的感悟思考⑦说明方法⑧论证方法等)请家长签字:5.资料链接: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
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
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
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二、预习检测(一)字词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苔痕.()鸿儒.()西蜀.()2.根据拼音写汉字德xīn()案D.ú()3.需补充的词语:(二)文学常识1.刘禹锡,字,代进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
[推荐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22《短文两篇《陋室铭》(第2课时)
【课前探究】
1、背诵课文
2、检查翻译情况
【预习交流】
1、这篇短文可分为几个层次?
2、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呢?
3、陋室究竟是怎样的陋?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写什么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几句写什么?
【互助提升】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
”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3、作者明明在颂自己的陋室,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4、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的作用是什么?
【体验成功】
1、同学们能交流一下自己的座右铭吗?
【快乐心得】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短文两篇
第二课时
爱莲说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能够感受到文学的美,试着当堂背诵。
2、结合注释,领会文章内容。
3、能够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了解什么是正衬和反衬。
4、领悟学习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追求高洁德行的志向。
预习导学
1、走近作者(积累作者的文学常识)
2、“说”的文体知识
3、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4、疏通文意
合作探究
1、文中哪些语句是在直接描写莲花的?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生长环境、体态香气、气质风度)
2、作者写的难道仅仅是莲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3、文中的三种花分别象征什么?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4 作者为什么要写菊花和牡丹,直接写莲就行了吗,这样写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何作用?这种写法是什么?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模仿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句式说一段话,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树木
当堂检测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是时著名的、。
2、《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6、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原因是:。
8、《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
的品质。
9、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