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留置颈内静脉穿刺管的并发症及预防
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
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1、液体渗漏原因分析: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是导致液体渗漏的主要原因,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预防及护理: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需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患者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还要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束缚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2、静脉炎原因分析:静脉炎按其原因不同可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主要症状有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且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处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各个治疗环节;首选前臂静脉,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在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此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感染原因分析:操作者操作不熟练或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留置时间过久及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均有可能引发穿刺部位感染。
预防及处理: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另外,操作前应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有无破损及有效期;皮肤消毒范围应在8cm×8cm以上;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固定好。
4、留置针堵塞原因分析:造成留置针堵塞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高浓度液体输注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是造成导管堵塞的常见原因。
另外,留置针软管在血管内来回移动,造成血管内壁的损伤,使血小板聚集在受伤部位及套管尖端,形成血栓造成套管堵塞。
还有就是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和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等也是引起导管堵塞的原因。
预防及护理:①首先是对血液制品、高营养液、大分子药物输液时应选择较大直径静脉输注,并彻底冲洗管道。
②其次,要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因血管内壁损伤而导致血栓形成。
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精选全文
MARSI--评估预防及处理
01 正确选择与规范使用黏胶产品 02 加强专业人员MARSI预防培训及患者宣教
MARSI--评估预防及处理
健康教育的能力 选择合适黏胶产品的能力 黏胶产品的粘贴与移除的方法 静脉导管维护技术操作规范
操作技能培训内容
MARSI--评估预防及处理
01
02
对MARSI的处理应首先明确原因, 再进行分类处理
观察、监测、血培养和询问患者主诉 确认发生CRBSI,应进一步评估确定其发生感染类型及严重程度,确 定是否拔除或保留导管 发生CRBSI 后应对置管局部和肢体、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持续评估并记录 对患者进行CRBSI 风险因素全面评估,以便采取适合的应对措施
CRBSI--评估预防及处理
01 执行静脉导管感染防治集束化措施, 可有效预防CRBSI的发生
B
给予药膏涂抹或外敷、冷敷、热敷、封闭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C 外渗引起的直径>0.5 cm的水泡,宜在无菌技术操作下抽出疱液,
用无菌敷料包扎;新生水泡待水泡皮肤张力降低后再行处理
外渗/渗出--评估预防及处理
拔 除 导 管 ; 评 估 渗 出 液 量 ,3 渗出/ 外渗等级及患者情
况,标记外渗部位
处理流程
3 判断导管的通畅性和导管堵塞程度,必要时使用影像学检查评估,
如夹断综合征、纤维蛋白鞘、导管前端移位贴壁等;
导管堵塞--评估预防及处理
执行正确的冲封管操作 在同一导管同时或序贯输注2种或2种以上药物时,应评估 药物间的相容性 规范使用合适的终端过滤器,正确执行冲封管操作
导管堵塞--评估预防及处理
回急诊后,医嘱碳酸氢钠静滴,予停止右前臂胺碘酮药物输入,更换输液器后 予右前臂留置针输入碳酸氢钠,左前臂另一留置针微量泵入去甲肾上腺素。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实用】医疗技术资料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及处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
核心的组成部件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或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
留置针分为开放式和密闭式,开放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型),密闭式分为普通型和安全型(防针刺伤型)。
适用于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保护患者血管,减少患者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
【并发症】静脉炎【发生原因】1.无菌操作不严格。
2.留置针型号与静脉直径不适合,留置时间过长。
3.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4.输液速度过快,输入液体微粒,长时间同部位输液或同一根血管反复多次穿刺。
5.血管弹性差、脆性大,长期输液患者。
【临床表现】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局部肿胀,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处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静脉留置针必须一次性使用。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位置便于牢固,躲开枢纽、静脉瓣等部位。
3.提高穿刺成功率,进针速度与角度要适当,避免损伤静脉内膜。
4.标准输液操作进程,削减微粒净化液体所致的静脉炎。
5.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心理盐水冲管,削减对血管的刺激。
6.严格控制留置工夫,成人一般为72~96h更换。
7.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者应加强营养,增强血管的修复能力和抗炎能力。
8.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
9.立即拔出留置针,嘱患者举高患肢,增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10.局部应用硫酸镁湿敷、胶原液体赛肤润、喜疗妥软膏涂抹,胶原敷料安普贴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实用】医疗技术资料外用。
【并发症】液体渗漏【发生原因】1.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浓度、毒性及Ⅰ型反常反应有关。
2.药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液体输入量、温度、速度、工夫、压力与静脉管径及舒缩状况是否符合,留置针对血管的刺激,拔针对血管壁的损伤。
CVC相关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CVC相关的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置管时相关的并发症(一)血肿略。
(二)气胸、血气胸1.发生原因(1)锁骨下静脉穿刺时进针的角度和针尖的方向不当误伤肺组织所致。
如用锁骨下路进针时,针干与皮肤角度太大使针尖离开锁骨下缘,很易穿破胸膜和肺。
(2)行颈内静脉穿刺时,为避开颈总动脉而针尖指向过于偏外,往往会穿破胸膜顶和肺尖。
(3)对意识不清或躁动的病人进行穿刺时,病人躁动不安,穿刺针刺破胸膜或肺,使气体和血液流到胸膜腔内,形成血气胸。
(4)肺气肿和使用呼吸机正压通气者,肺尖位置上移,即使在正常穿刺部位正确穿刺,有时也可伤及肺。
2.临床表现伤侧肺部分萎陷,萎陷在30%以下者,多无明显症状。
超过30%可出现胸闷、气急、干咳;大量积气时可发生呼吸困难;体检可见患侧胸部隆起,气管向健侧移位,呼吸运动和语颤减弱,叩诊呈过度回响或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显示患侧肺萎缩,其外缘可见一条细线为肺组织与气胸的分界线,无肺纹理可见,呼气时肺体积缩小。
伴有血胸时,少量出血多无明显症状;中等量以上的血胸(出血量超过500~1000mL)可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及呼吸循环功能紊乱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口渴、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发绀、贫血。
X线检查可见伤侧胸腔积液阴影及液平面,纵隔向健侧移位。
化验检查见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压积减低。
3.预防及处理(1)严格掌握穿刺适应证,穿刺定位要准确。
熟练操作技术,对于躁动不安的病人暂停穿刺,或操作前使用镇静药,待病人安静后方可施行。
(2)穿刺完应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及胸部情况,必要时摄胸片以确定有无气胸。
(3)若为闭合性气胸:气体量小时无须特殊处理,气体可在2~3周自行吸收;气体量较多时可每日或隔日行胸腔穿刺排气1次,每次抽气量不超过1L,直至肺大部分复张,余下的气体可自行吸收。
(4)若为张力性气胸:可安装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将气体持续引出;如果针尖在深部改变方向使破口扩大再加上正压机械通气,气胸会急剧加重形成张力性气胸,这时应提醒外科医生早行剖胸探查,处理肺部破裂口。
预防及护理静脉留置针穿刺并发症的新进展
输液 过程 中加 强巡 视 ,注意保 护有 留置 针的肢 体,尽 量避
免肢 体 下 垂 ,以 防 导 管 堵 塞 。 发 生 堵 管 的 时 候 ,谨 记 不 能
营 养输 液 后 应 彻 底 冲 洗 管 道 ,每 次 输 液 完 毕 应 正 确 封 管 。
减少血管穿 刺 次数 ,对 血管 的 刺激 性小 ,减少 液 体 外渗 , 不易脱 出血管 ,可 随时进行 输液 治疗 ,有利 于危 重患者 的
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 效率等 优点 。静 脉 留置针作 为一项 护 理新技术 正 日益 广泛 地应用 于临 床护理 工作 。随着 留置针
[ ]韦云 ,刘香弟 ,刘 志宏.护 理 技 术操 作 规 范.北 京:化 学工 业 出版 2
社 ,20 . 0 9
[ ]陈显春.静脉 留置针 临床应用 中的 问题 与对策 3
1 ( ):4 8 1 2~4 . 3
实 用护理杂志 ,20 , 0 8
地松 05 混合 液局 部浸 润封 闭 ;( )取土豆 切成 片状 贴敷 .g 2 于皮肤红肿部位 ;( )利凡诺局部湿敷 。 3
用注射器推注 ,正确方 法是 回抽 ,以免 将凝 固的血栓 推进 血管内导致其 他并 发症 的发 生。 我们在 临床护理工作 中还要重视 对患者进行健 康教育 , 讲解 有关留置针护 理知识 。对 长期 输液 患者 ,指导 其 自行
保 护 血 管 ,做 手 部 伸 握 动 作 、局 部 进 行 热 敷 等 , 以增 加 血
中 国 民 族 民 f H 7医 药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留置针穿刺部位局部血管损伤,留置针固定不牢。
2.输液速度过快或输液压力过高。
3.留置针套管损伤或连接处松动。
二)临床表现液体从穿刺部位渗出,局部皮肤湿润,可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
三)预防和处理1.留置针固定要牢固,避免移位。
2.输液速度要适中,避免输液压力过高。
3.注意留置针套管的损伤和连接处的松动,避免渗漏。
4.对于已经发生液体渗漏的情况,及时更换留置针,进行局部处理和护理。
四、留置时间过长一)原因1.医生未及时更换留置针。
2.病人病情复杂,需要长时间留置针。
3.病人自身条件限制,无法更换留置针。
二)临床表现留置针周围皮肤炎症反应,病人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渗液等症状。
三)预防和处理1.医生应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更换留置针。
2.对于需要长期留置针的病人,应定期更换留置针,避免留置时间过长。
3.病人应注意留置针周围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避免感染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4.对于留置时间过长的病人,应及时拔除留置针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1.液体外渗是指在穿刺或输液过程中,由于针头刺破血管或针头滑出血管外,导致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此时,局部组织会出现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还可能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为了预防液体外渗,我们需要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
同时,我们应该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如果发生液体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抬高肢体以减轻水肿,局部热敷可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2.皮下血肿是指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的一种并发症。
此时,局部皮肤会出现淤血、肿胀等症状。
为了预防皮下血肿的发生,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静脉留置针是上世纪60年代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作为头皮针的替代物而被逐渐普及和使用的。
今天它已成为推广使用的一种新的输液工具。
由于它具有使用方便,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痛苦,保护血管,留置时间长,利于临床用药和应急抢救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针对其在使用中出现的并发症,笔者通过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2 常见并发症及原因2.1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可分为机械性、化学性及感染性三种。
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
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滑、无弹性。
原因:①留置针的型号:如果留置针较粗,充塞于血管中,增加了血管壁的机械摩擦及损伤;②血管因素:血管越细,产生静脉炎的概率越高,反应的时间越早;③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刺激性越大(药物PH<4.1或PH>8.0,渗透压>500mmol/L),留置针的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④操作技术:操作不规范,以及反复穿刺等。
2.2 导管堵塞与输注高渗性、高营养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技术不熟练,封管液的种类、量及推注速度不合理,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有关。
2.3 液体渗漏、皮下血肿原因:①选择血管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动作不稳,致使针头刺破血管壁形成;②进针角度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与血管壁接触面太大;③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等自身因素。
2.4 静脉血栓形成与反复穿刺同一血管导致血管壁损伤,长期卧床者血管内血流缓慢,以及某些患者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有关。
3 预防措施3.1 规范静脉穿刺服务标准,做好病人留置针前教育,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让患者有充分地思想准备,自愿接受治疗,共同制定输液计划,包括方法、部位、时间等,协助其取合适的体位,留针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了解护理知识,并发症及预防措施,避免肢体过度活动,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告诫病人不能自行拔针,不玩外露的接头等。
浅谈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综述)
浅谈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综述)第一篇:浅谈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综述) 浅谈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综述)摘要:良好的封管技术是降低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延长留置针时间的关键,对减少患者穿刺的痛苦,治疗疾病,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文总结了近年国内同行对静脉留置针降低堵管率的一些研究。
以保证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的发生堵管的情况。
从发生堵管的原因分析、预防对策方面来进行综述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对策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应运而生。
在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质地柔软,对血管刺激小,可减少液体外渗,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生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这些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保证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尽可能少的发生堵管的情况。
1.1 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原因分析1.1.1 封管操作不当导致的静脉留置针堵管在封管操作不当方面,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在进行封管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正压封管的方法,也就会导致无法达到正压封管的情况。
同时在进行封管的过程中,全部将封管针头插入到套管中,同时封管液在推注完成后再将针头退出,也就会造成患者的血液随着拔针的过程会随着负压的原因流入到套管腔中,而血液会凝固,也就会造成凝血堵管。
如果护理人员的封管不及时,会让血液回流凝固,造成堵管的情况。
1.1.2 静脉输入高营养液/刺激性药物冲洗不彻底导致静脉留置针堵管由于患者输入高营养液或是刺激性药物后没有彻底冲洗导致的静脉留置针堵管,主要是因为患者需要输入如脂肪乳等高浓度液体,但是在注入这些高浓度液体后,如果没有彻底的将输液管道冲洗干净,液体中的高分子颗粒就会留在管壁上,从而引起了留置针堵管的情况。
而且如果为患者输入了刺激性药物,液体的浓度会比较高,同时物质颗粒也比较大,极易粘附在管壁上,如果患者经过治疗后没有及时的使用生理盐水来对管壁进行冲洗,就会产生药物微粒堵管管壁以及血液回流凝固堵管管壁的情况。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1.发热反应①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包装及灭菌有效期。
②插入导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③穿刺部位每周2~3次含碘消毒剂处理,贴以透明防水贴。
适时更换输液管。
④慎用输液延长管和输液三通管,只能在接口处用胶布固定好,并随时注意观察接口处有无松动。
⑤如必须使用延长管或三通管,最好使用锁式接口的输液延长管或输液三通。
若使用了非锁式接口的制品,应当在接口处用胶布固定好,并随时注意观察接口处有无松动。
⑥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若出现发热、白细胞数增加等全身感染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
⑦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观察生命体征。
⑧对症处理,寒战病人给予保暖,高温病人给予物理降温。
⑨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2.急性肺水肿①根据病人病情及年纪特点控制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可过多。
对心、肺疾患病人以及老年人、婴幼儿尤为慎重。
②经常巡视输液病人,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或减慢滴速。
③如果发现病人有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样痰或泡沫样血痰等症状,应立即停输液,通知医生,共同进行紧急处理。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轻心脏负担。
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用橡胶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在四肢适当部位适当加压,以阻止静脉回流。
每5~10min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可有效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④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氧流量6~8L/min),以提高肺泡里的氧气压,增加氧的弥散,减轻缺氧症状。
在湿化瓶内加入20%~30%乙醇溶液湿化吸入氧,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消散,改善肺部的气体交换。
⑤按医嘱给予镇定剂及扩血管、强心、利尿、平喘等药物。
⑥安慰病人,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
3.静脉炎①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②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应用,并避免药物漏至血管外。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静脉留置针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静脉炎预防: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
3、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4、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肢体。
5、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抗炎能力。
处理:1、立即给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
2、在肿胀部位用50%硫酸镁或土豆片等湿敷20min/次,4次/天。
(二)液体渗漏预防:1、妥善固定导管。
2、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
3、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
4、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处理:1、对液体外渗者,予50%硫酸镁、土豆片等湿敷。
(三)皮下血肿预防:1、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2、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处理:1、可行冷敷或热敷,每日1-2次。
(四)导管堵塞预防:1、在静脉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封管液的浓度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3、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应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
处理:1、发生堵管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血栓栓塞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五)静脉血栓形成预防:1、再次输液时,用0.5%碘伏消毒肝素帽处,接上输液器,如果液体滴入不畅,勿用力挤压输液管,否则可将小凝血块挤入血液循环而发生栓塞,应先调整肢体位置,检查静脉留置针有无脱出,然后用5ml针管抽取0.1%肝素盐水2ml,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换接输液管输液。
2、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不可过长。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附视频演示)
精选ppt课件
30
• 超声引导颈内静脉置管视频
/watch/878071914059 7250436.html?page=videoMultiNeed
14
6、导丝进入导丝口2大 格后,边进导丝边拔 出注射器。 (导丝一
般体外保留约40cm)
精选ppt课件
15
7、绷紧皮肤,沿引导丝 插入扩张管,轻轻旋 转扩张管扩张皮肤。
精选ppt课件
16
8、沿引导丝插入导管 (成人置管深度一般
以13~15cm为宜)。
亦可根据公式:
• 身高>100cm,深度= 身高/10 -2;
23
4、空气栓塞:穿刺前未使病人头低位,如病人处于低血容 量状态,当穿中静脉后一旦撤掉注射器与大气相通,由于 心脏的舒张而将空气吸入心脏。穿刺时应注意避免。
5、折管:由于导管质量差,术后病人躁动或作颈内静脉置 管时术后颈部活动频繁而造成,并多由导管根部折断。
6、心肌穿孔:由于导管太硬且送管太深直至右房,由于心 脏的收缩而穿破心房壁(也有穿破右室壁的报道),在心 脏直视手术切开心包即能发现,给予适当处理即可。但在 非心脏手术或是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常引起心包填塞,如不 能及时发现作出正确诊断,后果十分严重,死亡率很高。 预防方法:不用劣质导管,送管不宜过深。理想的导管位 置是导管尖位于上腔静脉内,与血管壁平行,在上腔静脉 与右心房相连处上方,相对的体表标志为:两侧锁骨头连 线下缘和第三肋之间,即T4、T5椎间隙水平,气管隆 突,右颈静脉置管深度一般在15±1cm,一旦发生行 心包穿刺引流或紧急开胸止血引流方能挽救患者生命。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解
应遵照说明书清除导管阻塞,必要时遵
医嘱应用药物及负压方式清除导管阻塞。
读
如清洗导管失败,需拔除导管。
患者教育
15
导管堵塞的处理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导管堵塞的处理原则: 1、静脉导管堵塞时,应分析堵塞原因,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 2、确认导管堵塞时,PVC应立即拔除,PICC、CVC、PORT应遵医 嘱及时处理并记录。
28
血栓性静脉炎的预防
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穿刺角度大,避免划伤血管
内膜 穿刺后送管速度稍慢,避免刺破血
管后壁 使用防堵管留置针自动
正压封管
血栓性静脉炎预防
29
拔针后静脉炎的预防
拔针后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拔针后不能马上愈合 拔针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感染 最后一次输液后拔针前未冲管 可能是前四种静脉炎的任何一种
42
药物原因
1、 药物酸碱度(pH值) 2、 药物渗透压 3、 药物浓度(稀释程度) 4、 药物毒性作用及变态反应
43
临床常致渗漏性损伤的药物种类
血管收缩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 高渗性溶液:20%甘露醇、白蛋白、丙种球蛋白、碳酸氢 钠、悬浮红细胞、高渗盐水等。 静脉高营养:脂肪乳、氨基酸、高浓度葡萄糖等。 血管刺激性药物:葡萄糖酸钙、氯化钙、 氯化钾、七叶 皂甙钠 放射增强造影剂:碘海醇 化疗药物:长春新碱、顺铂、表阿霉素、环磷酰胺等。
16
02
静脉炎
17
二、静脉炎概念
静脉炎
静脉壁内膜的炎症,一种进行性并发症。 类型:
化学性静脉炎 机械性静脉炎 细菌性静脉炎 血栓性静脉炎 警惕:拔针后的静脉炎,
以上任何 一种都有可能!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效果评价
龙源期刊网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效果评价作者:曹群梅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效果。
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就诊的老年静脉留置针患者中选取符合要求的90例,随机分组,各组45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前提下,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3-0090-02静脉留置针,又称之为套管针,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因为能够长时间留置,避免对患者反复穿刺,减轻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感,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然而,据研究,老年静脉留置针患者容易并发不良症状。
所以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期间,必须对患者进行加强护理,从而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护理效果。
本研究选择我院90例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分析,探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进行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随机从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就诊的老年静脉留置针患者中选取符合要求的90例,男患者45例,女患者45例,年龄62-82岁(63.10±3.50岁)。
随机分组,各组45例,观察组男患者17例,女患者28例,年龄62-82岁(63.10±3.50岁);对照组男患者18例,女患者27例,年龄62-82岁(63.10±3.50岁)。
两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可对比,P>0.05。
1.2 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前提下,采取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具体如下:1.2.1 静脉炎护理静脉炎是静脉输液的常见并发症,由于老年患者血管脆性强,容易在穿刺时血管受损严重。
新生儿PICC置管及并发症
编辑ppt
3
PICC的局限性
输液速度受限,难以满足急救、临时血 液透析等要求
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准确性较低 有产生静脉炎的可能 对输液压力有一定限制
编辑ppt
4
新生儿输液常见问题
❖难固定,普通静脉通道保留时间短 ❖经微小静脉输液可引起浸润和外渗而致医
源性损伤 ❖输入液体渗透压受限制 ❖新生儿反复穿刺并发症多:缺氧、体温不恒
22
Clean正确的冲管
❖冲管的目的: 保持导管通畅 ❖ 科学的冲管频率:
▪ 治疗间歇期每7天一次(患者的疾病和个体差异) ▪ 输注两种不同的药物之间(避免药物配伍禁忌) ▪ 抽血、输血或输注其它粘滞性药物(TPN),应立即先用
20ml生理盐水,使用脉冲方式冲洗导管后再接其他输液 ▪ 封管前 ▪ 文献显示冲管频率和导管开口无关,正确的冲管
编辑ppt
36
单纯的穿刺侧肢体肿胀
原因: ❖ 单纯的静脉回流
障碍
❖ 机械刺激性静脉 炎
处理: ➢ 抬高患肢 ➢ 给或不给患肢热
敷 ➢ 肿胀时减少肢体
活动 ➢ 理疗 ➢ 药物
编辑ppt
37
穿刺点出血的处理
❖ 可能的原因
▪ 穿刺后24小时内有少量出血是正常现象; ▪ 穿刺24小时后,穿刺点有很少数量的出血仍是正常的;如果
可能的原因 在导管穿刺过程中静脉壁受 到的刺激(物理性静脉炎)
(与穿刺技术有关)
在小静脉内放置过大的或材 料过硬的导管,持续刺激静脉
内皮(与材质有关)
通过尖端不在中心静脉内的 导管输入刺激性药物(化学性 静脉炎)(与输注药物有关)
编辑ppt
29
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
• 穿刺前介绍穿刺程序、应用目的、使用好处, 做好心理护理,降低应激反应的强烈程度 • 穿刺中保持与病人的良好交流 • 接触导管前冲洗干净附于手套上的滑石粉 • 将导管充分地浸泡在生理盐水中 • 送管中动作轻柔,尽量匀速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脱落等, 并提 出相应预 防措施 。认为在置管期间应做好并发症的预 防及应对措施 , 可确保置 管安全, 减轻 患儿痛苦 , 高护理质量。 提
关 键 词 : 幼 儿 ; 内静脉 置 管 ; 发 症 ; 防 ; 理 婴 颈 并 预 护
中图分类号 : 4 37 R 7 .2
文献标识码 : B
)
p
; p
3 讨 论
刺 的成功 率 。本 研 究结 果 表 明 , 验 组 采 用低 负 压 1 。 桡 试 5角
动脉
3 1 从生理解 剖部位来说 , . 新生儿 血管细 , 病后患儿血循环 生
差, 穿刺后 回血慢 , 不易 观察 到。而且 一次性 头皮 针管 壁弹性 差, 管腔 内径小 , 内压 大 , 回血速度慢且 回血量 少。用对照组 使
2 1 穿刺 口周围皮下血肿 . 坏等有关 。 22 导 管堵塞 。
原 因往往与婴幼儿置管难度大 、 反
复穿刺以及患儿 凝血 机制差 、 贫血、 心脏手术体外循 环红细胞 破
本组共 1 8例 , 7 , 3 ; 0 男 8例 女 O例 年龄 1天 一 多与 血栓形成或药物沉 积有关 。婴幼儿导 管
以采用低 负压 1。 5 角桡动脉穿刺法穿刺成功率更高。
4 小 结
传 统法行桡动脉 穿刺 , 由于存在 回血 阻力 大 、 余地少 的问题 , 更 容易造成回血不畅。操 作护士 如果经验不 足 , 往持针刺入 过 往
深或过长 , 退针时方见 回血 , 导致穿刺成功率低 。 3 2 使注射器低于穿刺部位 1 。 . 5 角穿刺进 入皮下 , 抽吸负 压穿
文章编号 : 0 1 6—6 1 (0 2 0 0 5 0 4 1 2 1 )4— 12—0 2
12 结 果 .
经颈 内静脉置管 已成为麻醉和重症治疗期 间必不可少 的监
测和诊疗手段 。此项 技术 的实 施 , 于成人和 相对较大 的儿童 对 较为容易 , 但对 于婴幼儿不仅 困难较大 , 且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 症 。因而对于婴幼儿 颈内静脉 留置穿刺管并发症 的预防尤显重 要 。现将本科 1 8 0 例患儿术后 留置颈 内静脉穿刺管期间出现的 并发症及相应预 防措施总结如下。
・
1 ・ 52
TODAY NURS , rl 2 2, . E Ap i, 01 No 4
婴 幼儿 留置颈 内静 脉 穿刺 管 的并发 症及 预 防
黄 萍
摘要 总结 了胸外科婴 幼儿 留置颈内静脉 穿刺管期间可能 出现 的并发症 , 包括 穿刺 口周 围皮下血肿 、 导管堵塞及感染、 空气栓塞和导
1 1 一般资料 .
7岁 ; 中先天性膈疝 7例 , 其 先天性食 道闭锁 4例 , 脓胸 1 , 2例 先 天性心脏病 8 。其 中 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 出量 , 例 死于多 5例 1 器官功能衰竭 。
内径较细 , 特别是微量泵静注血 管活性药 , 哭闹或咳嗽容易使管腔 回血 , 致使管 腔 内血栓形成 。输注高价营养液 或脂肪乳 剂时 , 入 的脂类 阴 输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 外科
工作单位:30 0 玉林 570
收 稿 日期 :0 1 1 2 2 1 —1 — 7
离子复合物遗 留管腔内 , 若冲洗不彻底亦会形成堵塞 。 2 3 导管感染 . 颈 内静脉穿刺置管因颈部皮肤皱褶多 , 靠近 且
口咽 区, 易受汗液 、 呕吐物的污染 , 加感 染机 率。 增
1 临 床 资 料
本组 18 0 例患儿 , 导管留置时间 5— 0 ; 2d局部皮肤发红 2 3例, 占 2%; 2 占18 导管堵塞 6例, .%; 1 血肿 例, -%; 占55 导管脱出 3例, 占 28 空气栓塞 1 占 1 %。拔管后管尖培养无细菌生长。 .%; 例, . 8
2 并 发 症
床诊断治疗及 判断提供 可靠 的依据 , 已作 为本院新生 儿室采集 血标本的首选方法。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李凯丽. 动脉 与足 背动脉的 解剖 学特 点及其 临床 意义 [ ] 桡 J
。
3 3 穿刺时头皮针与血管的角度 是穿刺是否成功 的重要 因素。 . 由于对照组采用 3 。 O 角进针 , 进针 侧动脉 壁易被 推 向对侧 动脉
壁, 出现 血管壁重叠 现象 , 而新 生儿血管细 , 桡动脉遇 穿刺的压 力更易重叠 , 对于循环不 良的动脉因血管壁重叠导致穿刺失 败。 采用 l 。 5 角进行桡 动脉穿刺 以减少 血管 壁重叠 现象 , 针头 进入 动脉后很 快可见 回血 , 有利于判断针头是否进入动脉 , 提高 了穿
穿刺 , 穿刺点青紫范围较对照组小 ( = 2 4 , 0 0 ) 而血 x 4 .2 P< .5 ,
肿发生率 比较 ( 4 7 , x = . 1P<0 0 ) .5 明显 低于对 照组 , 而且 一次 性穿刺成功率 比较 ( 2 .7 P< .5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所 x = 46 , 0 0 )
采用低 负压 1 。 5 角桡动脉 穿刺 法 , 新生 儿桡 动脉一 次性 使 穿刺成功率 明显提 高 , 虽然人 力多了 , 但操 作时间短 , 穿刺成功 率高 , 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 提 而且减 少针头反复穿插组织 内 , 避
免血管壁组织 内膜损伤 , 减轻患儿 的疼痛 。此外穿刺点出血少 , 按压时间短且不 易发生青紫瘀斑 , 方法简单 , 操作性可 行 , 临 为
刺循 向心方 向具有一 定的虹吸作用 , 穿刺时加快 了回血速度 , 提 高 了穿刺成功率。根据虹 吸原理 , 用低 负压抽 吸 1。 采 5 角桡 动
脉穿刺 , 使针尖斜面和血管交 汇面受 到来 自两个 相反方 向的压 力, 由内向外 的动脉血压和头皮针 内注射器抽吸的负压 ; 在动脉 穿刺整个过程 中, 负压 持续 存在 , 头一 旦进入 血 管即迅 速 回 针 血, 减少 了动脉穿刺成功后 因腹泻 、 脱水 、 循环不 良、 血液缓慢或 血液黏稠度等原因所致的无 回血状 况发生 , 从而减少 了 回血 时所遇到的阻力 , 加快 回血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