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入侵检测技术与安全扫描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合集下载

中国海洋大学入侵检测技术与安全扫描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入侵检测技术与安全扫描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入侵检测技术与安全扫描课程大纲(理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usion Detection And Security Scan)【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编号】【课程类别】选修【学时数】51 (理论34 实践17 )【学分数】 2.5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的学生大三下学期。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课程结束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达到的目标)入侵检测和安全扫描作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是整个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了解网络安全的模型与技术;掌握入侵检测和安全扫描的概念,包括入侵检测和安全扫描的发展历史与入侵检测基本模块介绍;了解一些黑客技术,掌握入侵检测的工作原理与方法介绍,掌握snort的安装,配置与使用;了解入侵检测和安全扫描的发展方向等。

修读要求(简要说明课程的性质,与其他专业课程群的关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技能等)本课程对入侵检测和安全扫描的理论与应用做了介绍,通过学习,使得学生能全面掌握入侵检测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以及应用环境。

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实例的构建和分析,使得学生系统地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安全特点。

先修课程(参照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要准确)网络与信息安全二、教学内容(一)第一章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概述1、主要内容:本章在介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现状。

2、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学生学习提出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PPDR模型的理论,了解当前信息安全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重点、难点:重点: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PPDR模型难点:PPDR模型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观看计算机发展史教学短片(二)第二章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1、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基本概念,入侵检测的必要性,入侵检测的发展历史,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与基本构成和入侵检测系统在系统安全中的地位。

中国海洋大学人工智能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人工智能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人工智能课程大纲(理论课程)中国海洋大学人工智能课程大纲(理论课程)英文名称(Artificial Intelligence)【开课单位】信息学院【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编号】【课程类别】选修【学时数】64 (理论48 实践16 )【学分数】 3.5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三学年春季学期(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本课程讲解人工智能的一般性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搜索策略、谓词逻辑归结、知识表示、不确定性推理、机器学习等,要求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范围和发展现状,能运用一般性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人工智能问题。

修读要求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等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人工智能的主要原理、技术和方法。

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算法设计能力、编程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先修课程(参照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要准确)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验、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二、教学内容(一)第0章绪论1、主要内容:了解人工智能的内涵、发展史和研究范围。

2、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学生学习提出要求)要求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内涵及相关哲学问题、了解其发展史和研究范围。

3、重点、难点:无4、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二)第一章搜索问题1、主要内容:回溯策略、图搜索策略、无信息图搜索过程、启发式图搜索过程。

2、教学要求:掌握回溯策略的递归法实现、一般的图搜索过程、深度优先和宽度优先的图搜索过程,以及启发式图搜索A*算法;理解A*算法的启发式函数的下界约束和单调约束,理解A*算法的改进算法及其主要依据。

3、重点、难点:重点:回溯策略、A*算法难点:A*算法的启发式函数相关引理及定理的证明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综合性设计项目1:滑动积木块问题的启发式搜索算法及其实现。

中国海洋大学光谱学课程大纲(理论课程)-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光谱学课程大纲(理论课程)-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

中国海洋大学光谱学课程大纲(理论课程)英文名称SPECTROSCOPY【开课单位】物理系【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编号】【课程类别】选修【学时数】36 (理论28 实践8 )【学分数】2备注:课程模块为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或工作技能;课程类别为必修或选修。

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物理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等具有原子物理专业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光谱学的原理和特点,知识认识物质结构同光谱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了解光谱学在现代生活、科技等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了解光谱理论与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同物理、化学、光学等学科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2、修读要求光谱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主要研究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现象及作用机理,并被广泛应用于物质结构研究和分析。

课程介绍光谱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有关计算与应用,在内容上包括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振动光谱、转动光谱、电子光谱和散射光谱等。

通过光谱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进一步理解物质的能级结构与光谱的关系,掌握光谱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对激光及激光光谱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了解光谱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够与本专业知识相结合,了解本专业知识同光谱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独立思考能力。

(三)先修课程(参照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要准确)量子物理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原子光谱和双原子分子光谱,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绪论了解光谱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过程,它在新科学上的应用范围和发展。

第一章光谱概述1. 主要内容: 光的基本性质和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经典规律;发光和光谱物理机理;吸收、发射和散射光谱等基本概念;光谱学的应用。

2. 教学要求: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和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经典规律;掌握发光和光谱物理机理;熟悉吸收、发射和散射光谱等基本概念;了解光谱学的广泛应用。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视觉课程大纲(理论课程)-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视觉课程大纲(理论课程)-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视觉课程大纲(理论课程)英文名称:Computer Vision【开课单位】信息学院计算机系【课程模块】工作技能【课程编号】080504301305 【课程类别】选修【学时数】68 (理论51 实践17 )【学分数】3.5一、课程描述(一)教学对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掌握基本的图像分割、特征检测、聚类及分类算法,理解相机模型以及相机标定方法,学会利用已有相关算法,使用OpenCV进行相关视觉应用的开发。

2、修读要求计算机视觉属于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新课,和研究前沿结合的比较紧密,需要学生具有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以及线性代和概率论方面的基础。

(三)先修课程数字图像处理。

二、教学内容(一)绪论1、主要内容:介绍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发展历史等相关内容。

2、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视觉的应用领域及学习的内容。

(二)第二章图像形成1、主要内容:几何基元和变换,光度测定学的图像形成,数字摄像机。

2、教学要求:理解图像形成的物理过程,包括相机镜头的物理特性对图像形成过程的影响,掌握3D到2D的投影变换,掌握相机内参和外参的概念。

3、重点、难点:相机内参和外参的标定。

(三)第三章图像处理1、主要内容:点算子,线性滤波器,其他邻域算子,傅里叶变换,几何变换等。

2、教学要求:掌握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相关的基本内容,包括空间域的图像处理及频率域的图像处理基本方法。

3、重点、难点:傅里叶变换。

(四)第四章特征检测与匹配1、主要内容:图像的点与块,图像的边缘,直线。

2、教学要求:理解图像特征的概念,掌握几种特征(点、块、边缘、直线)的检测方法,了解特征匹配的在图像拼接及相机标定等方面的应用。

3、重点、难点:几种特征描述子的生成过程。

(五)第五章图像分割1、主要内容:活动轮廓,基于区域的分割。

2、教学要求:掌握几种流行的图像分割方法,包括基本的阈值方法,活动轮廓方法,基于聚类的方法。

课程大纲-入侵检测与防范技术

课程大纲-入侵检测与防范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课程编号:学分: 2学时: 30 (其中:讲课学时:30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TCP/IP,Internet安全适用专业:信息安全教材:自编讲义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相比于静态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起源于传统的系统审计技术基础上的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主动安全技术。

入侵检测的目的是检测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用户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事件,其主要功能包括:(1)提供事件记录流的信息源;(2)发现入侵迹象的分析引擎;(3)基于分析引擎结果的响应。

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是入侵检测常用的方法,前者使用模式匹配技术,检测与已知攻击相匹配的活动模式或与安全策略相冲突的事件,后者则使用统计技术检测不经常发生的事件。

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入,网络安全问题的日显重要,入侵检测系统的事件检测、攻击识别以及自动反应与响应能力等已使其成为现代网络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的基本任务:1.了解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现状及最新动态;2.掌握入侵检测的原理及系统构成;3.掌握入侵检测的常用方法与技术;4.了解提高入侵检测率对不同用户的要求。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入侵检测技术概述1.基本内容(1)入侵检测的概念(2)入侵检测技术产生的原因(3)入侵检测技术的功能、发展历史及分类(4)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构成和体系结构2.基本要求(1)掌握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2)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构成(2)了解入侵检测技术的作用和发展历史第二章入侵的方法与手段1.基本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漏洞(2)缓冲区溢出攻击(3)拒绝服务攻击(4)攻击分类2.基本要求(1)掌握缓冲区溢出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漏洞和攻击分类第三章入侵检测的信息源1.基本内容(1)信息源在入侵系统中的重要地位(2)基于主机的信息源(3)基于网络的信息源(4)基于网络的信息源的获取2.基本要求(1)掌握入侵检测的信息源获取的基本途径(2)了解信息源的作用第四章入侵检测方法1.基本内容(1)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模型(3)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入侵检测模型2.基本要求(1)掌握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2)掌握异常检测与滥用检测常用的检测技术与相应的模型建立(3)掌握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入侵检测模型的建立第五章典型的入侵检测系统介绍1.基本内容(1)入侵检测系统原型产品介绍(2)入侵检测系统商业产品介绍(3)免费入侵检测系统产品介绍(4)入侵检测系统产品的选择2.基本要求(1)了解各种入侵检测系统产品第六章入侵检测系统的弱点和局限1.基本内容(1)入侵检测系统的脆弱性分析(2)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的局限性2.基本要求(1)掌握网络系统脆弱性分析的基本方法(2)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局限性第七章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价1.基本内容(1)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价标准(2)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测试与评估2.基本要求(1)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价标准(2)掌握入侵检测系统测试与评估方法第八章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1.基本内容(1)未来的信息社会(2)未来的技术趋势(3)未来的安全趋势2.基本要求了解未来信息社会发展对入侵检测技术带来的新的挑战四、大纲说明1、采用多媒体教学;2、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五、参考书目参考资料主要来源于与入侵检测技术相关的国际学术期刊的学术论文和有关公司的技术报告制定人:韩牟审定人:批准人:日期:2013年5月10日课程简介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入侵检测技术英文名称: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学分: 2学时: 3 0(其中:讲课学时2 6 实验学时: 0 上机学时:4 )课程内容:相比于静态安全技术,如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起源于传统的系统审计技术基础上的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主动安全技术。

《入侵防御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入侵防御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入侵防御技术及应用(Intrusion defence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课程代码:06410145学分:3.0学时:48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信息安全导论、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网络适用专业:信息安全教材:自编讲义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入侵防御技术及应用》是面向信息安全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入侵防御技术是维护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讨论针对各种攻击和入侵的防御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渗透测试技术等。

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常见攻击的典型特征,掌握应对各类攻击和入侵的基本方法,并加强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入侵防御技术的训练。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理解网络安全的一些基本概念、专业术语。

课程目标2:掌握当前主流攻击和入侵方式的技术原理、典型特征及攻击范围。

课程目标3:掌握各种入侵防御技术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各种入侵防御技术的防御策略和模型。

课程目标4:理解并掌握各种入侵防御技术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系统安全配置、访问权限控置、安全设备设置等技能。

课程目标5:理解和掌握各种入侵防御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课程目标6:具备依据工程实际问题需求合理地选用防御技术并加以应用的能力。

课程目标7:具备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安全防御机制设计、组合与分析的能力。

课程目标8:具备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设计信息安全技术解决方案、撰写方案技术报告和文稿的能力。

课程目标9:具备对实际系统的安全防御机制进行测试、分析和改进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2-3、3-2、4-3、5-1。

1、毕业要求2-3:借助文献辅助,具备对信息安全复杂工程问题需求分析、方案的选择及优化,并给出具体指标和有效结论的能力。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参考体例-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参考体例-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声学测量课程大纲(理论部分)英文名称(Acoustical Measurements)【开课单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48 (理论16 实践32 )【学分数】 3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声学测量是配合电子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声学特色的课程教学。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具有基础理论与实验技术相结合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中实验课程可直接为工程技术服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从而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声学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修读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在掌握声学理论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在电子声学技术方面的实践能力。

(三)先修课程该课程的先修课是声学基础,后续课程为毕业设计等二、教学内容(一)第一章有关声学的基础知识、术语及特殊实验室1、主要内容:§1.1有关声波的基础知识、传播特性§1.2本底噪声§1.3白噪声、粉红噪声及啭声§1.4自由声场、消声室§1.5扩散声场、混响室2、教学要求:了解有关声波的基础知识、传播特性。

3、重点、难点:4、其它教学环节:(二)第二章声压测量—测试用传声器校准1、主要内容:§2.1传声器的分类和技术特性§2.2传声器灵敏度的绝对校准法---互易校准§2.3传声器声压灵敏度的互易校准§2.4活塞发生器及静电激励器2、教学要求:了解传声器的分类和技术特性,掌握传声器灵敏度的绝对校准法---互易校准、传声器声压灵敏度的互易校准。

3、重点、难点:传声器声压灵敏度的互易校准。

4、其它教学环节:(三)第三章扬声器(及扬声器系统)电声特性的测定1、主要内容:§3.1扬声器的主要电声参数及测试条件§3.2扬声器的频率特性§3.3扬声器的灵敏度及阻抗§3.4扬声器的指向性及失真2、教学要求:了解扬声器的主要电声参数及测试条件,掌握扬声器的频率特性、灵敏度、阻抗、指向性的测试方法。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参考体例-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参考体例-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光谱学课程大纲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Spectroscopy【开课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技术系【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48 (理论48 实践)【学分数】 3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海洋技术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课程主要介绍光谱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技术基础,重点讲授和讨论与海洋光学和激光探测技术相关的光谱学原理与技术。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光谱学研究的相关知识,具备海洋光学中光谱技术应用所必要的综合应用与实验技能。

2、修读要求本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大学物理、光学原理的基本概念,了解了光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的基础上,面向海洋技术专业海洋光学方向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简要介绍光谱学基本知识,主要讲述光谱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光谱学的基本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并教授各种光谱的原理、实验方法及在海洋科学中的应用。

(三)先修课程大学物理I2、I3二、教学内容光谱学课程教学内容备注: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学生学习提出要求;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三、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48 学时,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四、考核方式及评价体系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2、评价体系: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根据出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中检查等评定。

考核各部分比重:平时成绩:40 %;期末考试:60 %五、选用教材及必读参考书1、选用教材陆同兴,路轶群,激光光谱技术原理及其应用,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2、主要参考书1)张国威,王兆民,激光光谱学原理与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2)W. Demtroder,严光耀等译,激光光谱学:基本概念和仪器手段,科学出版社,1989六、撰写小组成员:宋小全撰写时间:2012年4月16日七、审核人:张亭禄八、院(系)学术委员会签章。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入侵检测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检验和延续,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

通过本门课程的实习,使学生能够:1.掌握黑客攻防与病毒技术和入侵检测技术。

2.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3.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能认真、细致、准确的操作。

4.通过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设计的格式要求写出每个课程设计项目的设计步骤,格式必须包括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内容、实施方案、课程设计结果、课程设计心得。

每个课程设计报告内容不少于3页。

(三)课程设计的考核办法课程设计成绩考核内容有课程设计表现与态度(20% )、课程设计操作过程和课程设计内容掌握程度<50%)、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与文字表达(30%)三部分组成。

(四)课程设计的要求1、课程设计对每一项课程设计内容,写出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内容、实施方案、课程设计结果。

2、每项课程设计内容实施方案必须介绍详细,对于使用的软件或命令,必须详细写出使用的步骤,和使用相关工具的原理。

3、对课程设计的结果必须要书写完整,对相关网络结构可以使用拓扑图进行解释。

4、课程设计报告最后写出课程设计心得。

(五)课程设计的项目介绍课程设计项目一:信息检索与端口扫描1、课程设计要求:(1)使用ping命令探测虚拟机和主机的操作系统类型‘(2)探测网站的IP地址,使用相关命令探测一个公共网站的IP 地址。

(3)网站信息的探测,自己选择一个公网上的网站,使用相关工具,探测网站组册人和网站注册公司的详细信息。

(4)探测网络的拓扑结构,使用VisualRoute工具和TraceRoute命令获取选择的网站到达自己机器的网络结构。

(5)端口扫描使用端口扫描工具X-Scan对自己的虚拟机进行端口扫描,分析使用Syn扫描和Fin扫描进行探测,比较两种扫描方式的不同点。

中国海洋大学操作系统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操作系统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操作系统课程大纲(理论课程)英文名称:Operating System【开课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编号】080502101213 【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64 (理论48 实践16 )【学分数】 3.5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计算机本科(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课程结束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达到的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等知识,具有初步分析实际操作系统的技能,为其今后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修读要求(简要说明课程的性质,与其他专业课程群的关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技能等)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实施管理,是所有其他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的唯一接口,所有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得到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

本课程涉及面广,与并行程序,程序方法论,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等其他专业课程紧密相关,纵横交错,原理性强、知识点广。

学生需要具备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C语言、数据结构等先行课程知识的学习。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上机操作,学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功能,了解UNIX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轮廓,具有初步分析实际操作系统、设计、构造和开发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

(三)先修课程(参照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要准确)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

二、教学内容(一)总论(或绪论、概论等)1、主要内容: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作用;介绍操作系统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介绍操作系统的演化过程、发展研究动向、新技术以及新思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论基础 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 信息论基础 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论基础课程大纲(理论课程)英文名称(Element of Information Theory)【开课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51 【学分数】 3.5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信息论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课程结束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达到的目标)信息论是一门研究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一般规律的科学。

本课程系统地讲授香农(C.E. Shannon)信息论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信息论的基本概念、数学原理并会灵活运用;牢固掌握各类离散信源的信息测度;牢固掌握离散信道的信息传输率及信道容量;牢固掌握离散信源无失真编码定理,离散有噪信道编码定理;牢固掌握离散信源的信息率失真理论。

掌握连续信源和波形信源的概念及信息测度;掌握连续信道和波形信道的信息传输率及信道容量;了解连续信源的信息率失真理论。

了解不确定归纳中的最大熵分类原理。

对怎样利用信息论工具研究信息科学问题,进行信息技术开发有一定认识。

2、修读要求(简要说明课程的性质,与其他专业课程群的关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技能等)信息论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系统地讲授香农(C.E. Shannon)信息论的基本内容及应用。

该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论、编解码基本技能和方法。

其内容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同时也体现最新的成果。

该课程将为学生奠定坚实的信息论和编解码基础,本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位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1) 需要具有一定的《概率论》和《随机过程》基础;2) 课前预习相应章节内容或者课后复习相应章节内容;课堂认真听讲并适当作笔记;3) 认真完成布置的每章习题,并在讲解时对照掌握;认真完成平时测验并检查自身掌握情况;4) 除教材外,阅读参考书和文献,更进一步理解课堂内容并拓宽知识面。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检索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检索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检索课程大纲(理论课程)Information Retrieval【开课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编号】【课程类别】选修【学时数】48 (理论32 实践16 )【学分数】 2.5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高等院校学生。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一门以网络信息资源及其相关检索系统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为研究对象的方法课程,其目的旨在增加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获取文献信息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检索能力,为其将来的职业以及实现知识更新,为继续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知识目标理解信息资源类型及相关基础知识;懂得信息检索概念、原理及检索技术;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及操作符的含义;熟悉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和步骤;掌握信息检索语言、提取检索词、检索途径、检索字段等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掌握网络搜索引擎的检索技巧,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快速、全面、准确的查询网络信息资源;掌握常用中文网络数据库的各种检索方法,能按照检索要求独立完成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多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的查询任务;培养提高学生的检索技巧和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利用能力。

(3)态度目标培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忠于职守的工作作风;培养遵纪守法的道德观念,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2、修读要求《信息检索》课程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文件开设的高等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也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能力的一门公共课。

《信息检索》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辅相承:本课程的学习以《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信息管理》等课程为先导,《信息检索》课程有为其他课程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及学生的毕业设计所需信息资源的查找提供快速、准确、全面、高效的方法。

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和检索技术,掌握各类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具备对信息的分析、检索、获取及利用的能力,使之能在学习期间和未来的职业活动中独立地获取和运用文献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培训课程

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培训课程

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培训课程入侵检测是指通过检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以及识别任何未经授权的访问,从而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网络入侵行为。

为了帮助企业提高网络安全水平,许多培训机构提供了相应的入侵检测培训课程。

这些培训课程通常包括了网络安全基础知识、入侵检测原理、常见入侵行为的识别方法、入侵检测工具的使用等内容。

学员可以通过这些课程学习到如何通过监控日志和流量数据、使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漏洞扫描等方式来保护企业的网络安全。

在入侵检测培训课程中,学员还可以学习到如何分析和应对各种网络攻击事件,包括DDoS攻击、恶意软件攻击、勒索软件攻击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技能,他们可以更加敏锐地发现网络安全漏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御和应对。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安全领域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培训课程通常也会定期更新,以保持与最新的安全威胁和技术发展同步。

综合来说,入侵检测培训课程对于企业和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这些课程,学员可以掌握最新的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的网络安全。

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通过这样的培训课程,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网络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入侵的威胁也日益增加。

网络入侵可能会对企业的数据安全、商业机密以及日常运营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了解并掌握网络入侵检测的技能变得尤为重要。

入侵检测培训课程旨在赋予学员对网络入侵进行监测、检测和相应处理的技能。

这类培训通常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网络安全基础、风险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操作、网络漏洞扫描、日志监控、分析网络流量等。

首先,网络安全基础知识是入侵检测培训的基础,学员需要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架构、常见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以及防御措施。

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能够帮助学员建立对网络安全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培训课程还会涵盖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操作,学员将学习如何使用入侵检测工具来监控网络流量、识别异常行为和入侵行为,并学习如何分析和应对这些事件。

入侵检测技术理论

入侵检测技术理论

入侵检测过程分析
信息收集 信息分析 告警与响应
入侵检测过程分析
信息采集
– 网络和系统日志文件 – 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 – 程序执行的不期望行为 – 物理形式的入侵信息
信息分析
– 先建分析器,预处理信息,再建行为分析模型,然后植入时间数据,保存数据库
告警与响应
– 自动终止攻击;终止用户连接;禁止用户帐号 – 重新配置防火墙阻塞攻击;向管理控制台发出警告 – 向网络管理平台发出信息;记录日志 – 向安全管理人员发提示邮件;执行一个用户自定义程序
入侵检测的功能
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审计系统的配置和弱点 评估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异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 操作系统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政策的用户活动
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
入侵检测系统包括: 事件记录流的信息源、分析引擎、响应部件
CIDF(Common Intrusion Detection Framework)
入侵检测-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HIDS)
• 安装单个主机上,监视单个主机的可疑活动,从主机的审计 记录和日志文件中获得所需的主要数据源。
优点 适合于加密和交换环境 近实时的检测和响应 不需要额外的硬件
入侵检测-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
简称NIDS:使用原始的网络数据包做为数据源
入侵检测-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技术-异常检测技术
关建问题:特征量选择;参考阈值的选定
异常而非入侵的活动被标记为入侵,称为误报警 – 入侵而非异常的活动未被识别,称为漏报警
主要方法
统计方法 专家系统 神经网络 计算机免疫技术
缺点
误报、漏报率高
入侵检测技术分类

中国海洋大学PKI原理与技术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PKI原理与技术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PKI原理与技术课程大纲(理论课程)英文名称PKI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开课单位】信息学院计算机系【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编号】080503211305 【课程类别】选修【学时数】32 (理论32 实践0 )(单独开设实验课)【学分数】 2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教学对象面向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国家保密学院本科生开设。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课程结束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达到的目标)PKI原理与技术是计算机专业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

PKI理论及应用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该学科以密码学及其技术为基础,在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护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介绍公钥基础设施(PKI)的相关理论、技术与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对公钥基础设施(PKI)形成较为宏观的认识。

(2)掌握PKI体系,包括PKI体系结构、证书管理体系、PKI的应用以及相关法规法律。

(3)掌握密钥管理,包括密钥管理体制、密钥建立的实施以及相关的密钥协议。

(4)掌握PMI体系,包括PMI的体系结构、管理体系、应用实施以及相关标准和组织。

希望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能够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科学、网络与信息安全以及其它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修读要求(简要说明课程的性质,与其他专业课程群的关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技能等)PKI原理与技术课程为专业知识层面课程,是其他专业课程,特别是网络方向、密码学、信息安全方向所授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信息安全系统的基础理论之一。

该课程修读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网络、密码学、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基础。

先修课程(参照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要准确)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二、教学内容(一)第一章PKI概述1、主要内容:1 PKI的含义2 PKI的目标3 PKI的特点4 PKI的研究内容5 PKI的优势6 PKI的发展7 PKI的未来2、教学要求:掌握公钥基础设施(PKI)的含义、建设目标和特点;了解公钥基础设施(PKI)研究的主要内容;结合PKI的特点阐述其优势、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海洋大学微波技术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微波技术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中国海洋大学微波技术课程大纲(理论课程)英文名称(Microwave Technology)【开课单位】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模块】专业知识【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必修【学时数】48 (理论)【学分数】 3一、课程描述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通信工程及相关电子信息类专业(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1、教学目标本课程较系统地介绍微波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及典型的工程应用实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微波在各科学领域的应用,掌握微波理论和技术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微波研究和工程设计工作以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研究生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修读要求微波技术是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和工科无线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在学习了“电磁场与电磁波”和“电路基础”等课程基础上,深入学习无线电频谱中极为重要波段微波领域的重要科目,是理论与工程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三)先修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二、教学内容(一)第1章绪论1、主要内容:介绍微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微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2、教学要求:了解: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重要性、学习方法及要求;微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领域;掌握:微波的概念及其特点;(二)第2章传输线理论1、主要内容:从“化场为路”的观点出发,讲述传输线的基本理论。

首先建立传输线方程,导出传输线方程的解,引入传输线的重要参量——阻抗、反射系数及驻波比;然后分析无耗传输线的三种工作状态及特性,给出传输线的匹配、效率及功率容量的概念,重点讨论了阻抗匹配的两种基本方法——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匹配器和串(并)联支节匹配器的匹配;最后介绍了工程中重要的图解法——阻抗圆图的构成原理及应用。

2、教学要求:理解:无耗传输线的特性参量及状态参量,并掌握相关的计算及转换关系;两种基本阻抗匹配方法的匹配原理;阻抗圆图的构成原理、圆图上的各个关键点、阻抗圆图与导纳圆图的差异;掌握:三种工作状态(行波、纯驻波、行驻波)及两个重要特性(四分之一波长阻抗变换性、二分之一波长重复性);阻抗(导纳)圆图用于传输线的状态参量求解及单枝节阻抗匹配问题;3、重点:传输线理论和阻抗圆图的应用;难点:圆图用于阻抗匹配;处理方法:搞清每步在做什么,匹配过程中每部分实现的目的;深刻领会“你站在哪里?想往哪里走?准备走多远?”的意义;4、其它教学环节:针对教学重点及难点,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课堂讲授及安排习题课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三)第3章微波传输线1、主要内容:从“场”的观点出发,分析波导、同轴线、带状线和微带线等典型微波传输线的一般理论和特性,给出常用的电磁波型、场分布和相应参数等;2、教学要求:了解:带状线和微带线等微波集成传输线的基本结构;常用微波集成传输线(带状线、微带线和耦合微带线)的设计计算方法;理解:微波传输线的工作原理和纵向场分析方法;“简并模”的概念;掌握:导行系统概念及分类;矩形波导、圆波导及同轴线的主模及其传输特性;判断矩形波导系统中可以传输的工作模式及分析单模工作的条件;常用微波集成传输线的主模,采用各类图表求解特性阻抗、结构尺寸等参数。

第14章入侵检测技术培训教材

第14章入侵检测技术培训教材

2022/3/24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第14章 入侵检测技术
较之于基于主机的 IDS,它有着自身明显的优 势: • 攻击者转移证据更困难 • 实时检测和应答 • 能够检测到未成功的攻击企图 • 操作系统无关性 • 较低的成本
2022/3/24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2022/3/24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第14章 入侵检测技术
• 该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 (1) 能够确定攻击是否成功 (2) 非常适合于加密和交换环境 (3) 近实时的检测和响应 (4) 不需要额外的硬件 (5) 可监视特定的系统行为
2022/3/24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2022/3/24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第14章 入侵检测技术
误用检测的主要局限性表现在:
(1) 它只能根据已知的入侵序列和系统缺陷的模式来 检测系统中的可疑行为,而面对新的入侵攻击行为以及那 些利用系统中未知或潜在缺陷的越权行为则无能为力。也 就是说,不能检测未知的入侵行为。
第14章 入侵检测技术
IETF 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探测器
数据源 活 动
事 件
分析器告警 管理器通知 操作员
探测器
rk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第14章 入侵检测技术
Denning 的通用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时钟
规则设计 与更新
学习
(2) 与系统的相关性很强,即检测系统知识库中的入 侵攻击知识与系统的运行环境有关。对于不同的操作系统 ,由于其实现机制不同,对其攻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 而很难定义出统一的模式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入侵检测技术与安全扫描课程大纲(理论课程)
英文名称(Intrusion Detection And Security Scan)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课程模块】专业知识
【课程编号】【课程类别】选修
【学时数】51 (理论34 实践17 )【学分数】 2.5
一、课程描述
本课程大纲根据2011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或制定。

(一)教学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的学生大三下学期。

(二)教学目标及修读要求
1、教学目标(课程结束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层面达到的目标)
入侵检测和安全扫描作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是整个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了解网络安全的模型与技术;掌握入侵检测和安全扫描的概念,包括入侵检测和安全扫描的发展历史与入侵检测基本模块介绍;了解一些黑客技术,掌握入侵检测的工作原理与方法介绍,掌握snort的安装,配置与使用;了解入侵检测和安全扫描的发展方向等。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修读要求(简要说明课程的性质,与其他专业课程群的关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技能等)
本课程对入侵检测和安全扫描的理论与应用做了介绍,通过学习,使得学生能全面掌握入侵检测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以及应用环境。

通过入侵检测系统实例的构建和分析,使得学生系统地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安全特点。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先修课程(参照2011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课程名称要准确)
网络与信息安全
二、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概述
1、主要内容:
本章在介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现状。

2、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学生学习提出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PPDR模型的理论,了解当前信息安全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PPDR模型
难点:PPDR模型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观看计算机发展史教学短片
(二)第二章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
1、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基本概念,入侵检测的必要性,入侵检测的发展历史,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与基本构成和入侵检测系统在系统安全中的地位。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课程内容提出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IDS的功能与体系结构,掌握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及其优缺点,了解IDS的历史与发展特点以及IDS的分类。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难点:入侵检测系统体系结构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实验SNORT的安装
(三)第三章入侵的方法与手段
1、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漏洞分类,网络攻击分类与实现,目前网络安全最大的威胁木马技术。

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课程内容提出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的了解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了解网络的主要漏洞、网络攻击的分类,掌握木马的特点与工作原理。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漏洞的成因
难点:拒绝服务攻击原理,木马的工作原理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四)第四章安全扫描技术
1、主要内容:
本章将介绍网络安全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以及几种常用的工具软件。

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课程内容提出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理解网络安全扫描的功能和基本概念;理解网络扫描器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对常见扫描软件的主要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对所介绍的几种工具软件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扫描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网络扫描的实现技术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实验常用扫描软件的使用NMAP Nessus
(五)第五章Snort分析
1、主要内容:
本章将介绍开源扫描软件Snort的安装与配置,Snort的使用方法,Snort总体结构分析。

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课程内容提出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snort系统的工作模式,掌握基于snort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搭建方法,掌握snort的使用以及一般规则编写。

了解Snort的软件工作流程。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Snort的工作模式和使用
难点:Snort规则编写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实验Snort的使用
(六)第六章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
1、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的基本知识、分层协议模型与TCP/IP协议簇,网络数据包的捕获,检测引擎的设计的技术。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

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课程内容提出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了解网络入侵检测的基础知识,网络入侵检测的关键技术。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网络入侵检测的基本知识
难点:网络入侵检测引擎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七)第7章常见网络攻击的检测特征
1、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常见网络攻击的检测方法,包括网络扫描,蠕虫病毒,拒绝服务攻击,木马攻击,WEB服务器攻击。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

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课程内容提出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常见网络攻击的基本原理和网络特征,掌握snort规则的编写方法,了解防范未知攻击的方法。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常见网络攻击的特征分析
难点:snort检测规则编写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安排5个实验
(八)第八章基于主机入侵检测系统
1、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基本概念,审计数据的获取以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和常用技术。

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课程内容提出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理解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了解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特点和主要实现技术。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型
难点:常用技术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九)第九章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常用软件
1、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主机入侵检测工具。

教学要求:(按照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对课程内容提出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常见的主机入侵检测的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常见工具的使用
难点:各种系统下使用的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实验
三、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学时51 学时(如有实践环节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填写,如实验、上机、案例讨论和角色扮演等),其学时分配见下表。

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

入侵检测技术与安全扫描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总学时课堂教学学时课外辅导/备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