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让学生成为探究1
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物理
是知识 的传授者 , 而转变为学习者 、 组织者 、 协作者 、 研究者 、 参与者 、 导者 和促进 者。所 以 , 以把物 指 可 理教学 中的演示 实验 和验 证 性 实验 改 为探究 性 实 验, 让学生亲身体验 , 获取知识 。
五 、 科 学探 究 能 力 的 评 价 对 传统 的教学 以“ 考试 ” 单一 的评价 方式 , 为 以考 试“ 成绩 ” 为单一 的评价依 据 , 科学探 究能 力 的评 对 价与此不 同, 把评 价 的重点从终 结性评 价转 移到 日
采取 以下 策 略 :
、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 的主人 , 只有给 予较 多的 自 主权 , 能 充分 发 挥其 主动 性 和创 造 性 , 才 能 更 有 才 也
利于他们 自身的发展 , 能满足每 个学 生终 身发展 才 的需要 。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 望和能力 。 2 探 究性学 习是学生发展 的需要 . 探究性学 习是集知 识学 习与方 法掌握 、 能力提 高于一体 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 。它要求学生像科 学家那样用科学研 究的方 法学习 物理知 识 , 并让学
象
提 出问题是科学探 究学 习 中的首要 环节 , 于 对 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 导学生进 入主 动探究 状态具 引 有重要作用 。教师创设 的问题情境应直观 、 生动 、 富 有 启 发 性 , 样 才 能 够 唤起 学 生 发 现 问 题 的 欲 望 和 这 解 决 问题 的热 情 。
学 习物 理 。 为什 么 要 提倡 探 究 性 学 习 1 探 究 性 学 习是教 育发 展 的 需要 .
一
学生应认 识到 , 验 数据 并 不 等于 实验 结 论 。 实 实验数据是客观事 实的反 映 , 验结论 是在 数据 的 实 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的结果 。因此实验数据 的描述 应该客观 、 实 , 真 不要带着对实验结果 的预期来影 响 对 实 验 数 据 的描 述 。 三、 如何 在 物 理 教 学 中 实 施 探 究 性 学 习 呢? 可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研究中(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研究中第一篇范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研究中摘要:本文以初中物理教学为背景,探讨了如何在实验研究中引导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文章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实验研究;学生参与;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然而,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验研究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成为了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探讨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研究中。
二、教学策略1.结合课程标准,精选实验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精选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实验内容。
例如,在教授力的作用效果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授磁现象时,可以设计“神奇的水杯”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对水杯中的小铁钉产生的吸引力,从而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好奇心。
3.明确实验目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实验目的,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现象和问题。
例如,在教授声音的产生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原理,引导学生关注乐器的结构和发声机制。
4.注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验操作是实验教学的基础。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步骤。
例如,在教授光学成像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物体,从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5.鼓励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实验研究是一种团队合作的过程。
教师应鼓励学生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教授电流的形成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共同探讨电流的产生原因。
如何通过中学物理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如何通过中学物理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言: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丰富的实验性和探究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中学物理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观察力和实验能力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例如,在学习光学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光线的折射、反射等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传播规律。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数据,培养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是科学探究的动力。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学习力学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实验和推理,让学生深入理解浮力的原理。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推理科学思维和推理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推理的方式,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让他们发现电磁感应的规律,然后引导他们进行推理,解释电磁感应的原理。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推理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创新和实践科学创新和实践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创新和实践,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例如,在学习电路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的电路,让他们亲自动手实践,从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实践,例如设计一个能够收集太阳能的装置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物理学科强调的是知识的获得过程。
物理教学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和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从中发现真理,发展创造力。
以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创设探究的情境。
一、鼓励、诱导学生质疑问难能够问倒教师的学生是好学生。
课堂上教师应创设情境,鼓励、诱导学生质疑问难,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开放性场所。
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够深刻”、“不够水平”或“文不对题”而直接否定,而应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某一方面的价值,然后再将其扭转方向。
所以教师要努力诱导学生开口,激发其思维,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摆脱尽信书本、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梏,培养怀疑精神、探索意识,因为这才是创造的起点。
若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创新精神。
如教学《幻灯机、放大镜》一节时,用一个较大的凸透镜靠近发光的灯丝,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看到一个放大的灯丝的像),然后逐渐把凸透镜移开灯丝,让学生观察像的变化情况(像越来越大突然变成倒立逐渐变小)。
通过观察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1)让我来做做看怎样(动手的渴望)?(2)很奇怪灯丝为什么会过来?(3)什么时候灯丝会倒过来?(4)像跑得真快!(5)灯丝怎么又变小了?教师要以身作则,养成尊重他人提出问题的习惯。
特别对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需要成年人的呵护和鼓励,才不致于被扼杀。
二、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忽视,学习主动性被压抑,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让学生主动探究,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良好氛围。
比如教学《浮力》一节课时,学生从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浮起来的物体受到浮力,因此通过他们的预习、讨论自然会提出: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此时,教师应提供实验器材:弹簧秤、细绳、小石块、烧杯和水,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到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浮力,再推广到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浮力,建立起浮力的概念。
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2 第 0年 1 1 0 O 期
教 学方 法
物理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王桂娟 ( 河北省青龙满族 自治县双山子初级 中学 0 60 ) 653
随着 经 济 的发展 ,社 会对 人才 的 素质 能力 要求越 来 越高 。教 同探 究学 习的 兴趣 。 育领域 为 了适应 时代 发展 的趋 势 ,不 断深化 教 育改革 的内容 。为 三 、鼓 励学生 的质 疑探 究 问题 与疑 问是 探究 的起 点 , 问题 的 出发 点是 学生 的兴 奋点 , 了新课 程 改革 的要求 ,在 中 学物理 教 学中 可 以实施探 究 式学 习 , 即教 师 应 改革 课 堂 教 学 方式 ,促 进 学 生 学 习方 式 的变 革 ,让 学 问题 的依 靠 点是学 生 的疑 惑点 ,教 师要 调动 学 生的积 极性 让学 生 生做学 习 的主人 ,引 导学 生探 究学 习 ,学 习和 掌握科 学 的探 究方 能够 自己发 现 问题 、分 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 法 ,提 高学 生 的学 习能力 。教 师 是课堂 教学 的组 织者 ,应该 如何 1创设 问题情 境 ,激发 学生质 疑探 究 的兴趣 . 设计 课堂 教学 ,让学 生养成 探究 学 习的 良好 习惯 昵 ? 教 师 应 引 导 学 生 在 深 入 探 究 中 将 知 识 转 化 为 自 己的 智 力 活 动 。苏 霍 姆 林 斯基 说 过 : “ 正 的学 校 是 一 个积 极 思 考 的王 真 教师要 转变传 统教 学观 念 国家 教委 副 主任柳 斌 同志讲 过 :教 育思 想 的转变 ,是用 好教 国 。”教 学过 程是 学生 在学 习 中不 断产 生认 知矛盾 的动 态 变化过 材 ,提 高教育 质量 的前 提 。传 统 的课 堂 教学 中 ,教师 灌输 式 的教 程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教 师 应 巧 妙地 提 出 问题 , 启发 学 生 积极 思 学 , 以应 试 教育 观念 组织 教学 ,按 部就 班地 将知 识传 授给 学 生; 考 、勇于探 究 、敢 于质 疑 ,围绕 教材 ,又 不拘 泥 于教材 ,通 过师 教 师过 度 重 视 了主 导作 用 , 对 学 生 的学 习大 包 大揽 。学 生 被 动 生的互 动解 决 学生 认识 上的错 误 和模 糊观 点 ,然后 得 出正确 的结 的接 受 ,成 为承载 知识 的容 器 ;课 堂教 学 以知识 的积 累 为主 ,让 论 。 学 生为 了考试 而 复习 ,做 大量 的题 ;忽 视 了学 习能力 的培 养 ,形 2 问题要 有启 发性 . 成 了高分 低 能,唯 书 的教学 状况 。传 统 教学 能在 短时 期 内有一 定 教 师 提 出 的 问题 要 由浅 入 深 、 由易 到难 ,层 层 深 入 ,能 够 的成 绩 ,但是 不利 于学 生 的长期 发展 ,会 扼 杀学 生探 究创 造性 思 启 发学 生思 维 ,促使 学 生的 思维活 动 向纵 深发 展 , 向多角度 多侧 维 ,使他们 失 去学 习 的活力 。 因此 ,物理 教师 必 须开展 探 究式 教 面 发展 。在 课余 作业 布置 上 ,教师 应着 重 设计 具有 发散 性 、创 造 学 ,培养 学生 的学 习能 力 ,让学 生掌 握 学习 的规律 和方 法 ,具 备 性 的思 考练 习题 。教 师要 鼓励 学 生质疑 问难 ,大胆怀 疑 、探奇 索 终身 学 习的 能力 。教学 活动 是教 师和 学 生的 互动 协调 ,教 师是课 引、寻根 问底 ,从 而促进 学生 创造性 思维 的发展 。 堂教 学的 组织者 、启发 者 、合作 者 ,要起 到抛 砖 引玉 的作用 ,给 四 、引导 学生在 生活 实践 中探 究 予学 生学 法 的指 导 ,而 不是 将现 成 的答案 给学 生 。学 生是课 堂 的 物理 不但 是 一 门学科 ,还 是一 门科 学 。课 堂教 学的 目的已不 主体 ,学 习的主 人 ,要 体验 学习 过程 ,学 会学 习 ,在深 入探 究 中 仅局 限 于完 成学科 知 识 的传授 这~ 认知 性任 务 ,让学 生在 封 闭的 课 堂 中学习 ,而 是要 以学 生 的生活 经验 为基 础 ,打破 书本 与生 活 具备建 构学 习的素 质能 力。 世 界的 隔阂 ,唤醒 学 生学 习 的 内在 需要 ,有效促 进 学生 的探究 体 二 、学生 在分 组合作 学 习中探 究 合 作 学 习 是新 课 程 倡 导 的探 究 学 习 方 式之 一 ,是 2 世 纪 7 验 。物 理学 已渗入 到人 类 生活 的各 个领 域 ,生活 中充 满着 物理 知 O 0 年代初 兴起 于美 国 ,7 年代 中期 至8 年代 中期 取得 实质 性进 展 的 识 。物 理知 识源 于生 活 ,又服 务于 生活 ,我们要 用物 理眼 光去 观 O O 种教 学理 论与 策略 体 系。 小组合 作 学 习是物 理活 动 中最常 见 、 察 生活 。我们 身边 的物 理现 象 能触 发学 生探 究思 维 ,让学 生从 身 最 基本 的方 式 ,它集 听 、说 、做等 一 系列 的心 智活 动于 一体 ,有 边 熟悉 的生活 、现 象 中探 究并 认识 物理 规律 ,使 知识 与应 用之 间 利 于培 养学 生 的科学 探究 能力 。合作 学 习者为 了完 成某 些共 同任 建立 最 紧密 的联系 ,提 高 学生 的探 究兴 趣 。教师 要帮 助学 生寻 找 务 ,在 明确 责 任 的 基 础 上 , 以小 组 形 式 开展 互 助 性 和 促进 性 学 和利 用学 习 资源 ,选择 学 生熟 悉的 事物 作 为物 理 课 的内容 ,通 过 习,它 以小组 为单位 进行 活动 。 对这 些事 物 的观察 ,用 浅 显的 语言 把生 活与 书本 融通 起来 ,从 而 有效 的合 作 学习 离不 开教师 的指导 。教 师对 学 生合 作学 习的 达 到 “ 化简 ”教材 的 目的 ,促 进 学生对 知识 的深化 理解 。 指 导 ,主要 包括 两个 方面 。① 合作 技 巧的指 导 。教 师要根 据 中学 五、 学生在 实验 过程 中探 究 生 的身 心发展 规 律, 合理 分配 学生 的角 色 ,让 小组 中成 绩好 的辅 物 理学 科 是 建 立 在 实验 基 础 上 的 学 科 ,同其 他 学 科 不 同 的 导落 后 生 。指 导 小组成 员 要学会 共 同讨 论 ,协调 小组 成 员间 的分 是许 多物 理概 念和 规律 原理 和 结论都 是通 过 实验 总结 出来 的。物 0 以上 的 歧 。② 学习 的指 导 。在 小 组讨 论过 程 中 ,教 师从 学 生的 发言 中获 理 实验 是探 究 学 习的 必要 手 段 。有 资料 显 示 , 国际上 7 % 得教 学 的反馈 信 息,发 现学 生 学 习中存 在 的问题 。教 师要 灵活 调 诺 贝尔 奖 获得 者都 是 因为在 实验 方 面的成 果 。我们 应在 物理 教学 整教 学 方案 ,从 旁指 点 ,提 供 帮助 ,让 学生 顺着 正确 的 思路探 究 中重视 物 理实 验 ,让学 生在 做 实验 的过程 中培 养学 习物 理 的探究 讨论 。 能力 。马 克思 说 : “ 学就 是实 验 的科 学,科 学就 在 于用理 性 的 科 合作 学 习改变 了 以往师 生 的单 向交 流 ,让全 体学 生参 与课 堂 方 法去 整 理感性 材料 。”学 生仅 靠听 教师 讲解 ,对 知识 的理 解抽 教学 ,各 抒 己见 ,拓 宽 了学 习渠 道 ,形 成 了知识 的互 补 ,使学 生 象 ,认 知 不全 面 。知识 的获 取更 大程 度上 依赖 于感 性 的理解 。教 在集 思广 益 的碰 撞 中 ,闪现 思维 的 火花 ,开 启 了智慧 的大 门 古 师 让学 生 自己动 手 去发现 探 究 ,眼 、脑 、手甚 至是 全身 的协调 动 语 日: “ 独乐 乐不 如众 乐乐 。”在 学习 中也 同理 。个 人 的探 究 思 作 ,将 有 关知识 转化 为 实践 行为 和能 力 ,培养 学生 的观 察力 ,丰 考容 易 陷入思 维 的定势 ,有 局 限性 ,因此 要 多关 注他人 的看法 , 富的想 象力 和创 新 能力 。在亲 自动手 操作 的过 程 中理解 了物 理规 才能够 拓宽 学习 的视野 ,活跃 思维 ,拓 宽探究 学 习的广度 。 律 和原 理 ,这样 不仅 使学 生对 知识 理 解深 刻记 忆牢 固 ,而且 乐于 另 外 ,合 作 学 习 是 以 团体 为 单 位 的 教 学 活动 ,通 常 不 以个 实 验探 究 。 人成 绩作 为评价 的依据 ,而 是 以各个 小组 在达 成 目标过 程 时的 总 总之 ,探 究 学 习能力 的培 养是 一项 长 期过程 ,不仅仅 是一 种 体成 绩作 为评价 与 奖励 的标 准 ,无形 中将 个人 的 竞争转 变 为小 组 学 习知 识和 研 究问题 方法 的过 程 ,更 是~ 种长 期学 习 、思维 习惯 的竞 争 ,促 进 了小 组 内部的 合作 。 学生在 合作 中形 成 了 良好 的人 的 确立 。提 高学 生 的探究 学 习能力 相对 于传 统 的学 习方式 方法 有 际关 系 ,学会 了与 人共 处 ,学会 了交 流 。在合 作 小组 中 ,学 生 能 更 大的优 势 。探 究性 的学 习能 够开 发 学生 的智 力 ,活跃 思维 ,使 够谦 虚听取 他人 的思想 ,尊 重他 人 ,不仅 可 以培养 学 生的合 作 精 学 生体 验到 学 习的成 功喜 悦 。教师 的 课堂 教学 活动 要发挥 学生 的 神 、集 体主 义精 神 ,还 可 以营 造和 谐 的学 习氛 围 ,激发 了学 生共 主观 能动 性 ,合 理组 织课 堂教学 , 引导学 生探究 、思考 。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迅速,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物理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物理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在面对未知问题时能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索和解决。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欲望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在动力。
教师要善于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光的传播时,可以引入“小孔成像”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物理现象的神奇。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例如,在教授力的作用效果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观察和思考,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三、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例如,在教授欧姆定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科学探究往往需要多人合作,共同完成。
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教授太阳能的利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太阳能装置,并实际操作进行实验。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
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团队中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观点。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案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案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认知。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探究性学习在我国初中物理教学中逐渐深入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好评。
探究性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地了解、思考和完成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自主掌握。
接下来,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和大家探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案中融入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一. 初中物理教案如何融入探究性学习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融入探究性学习呢?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作用,将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有机地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去。
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具体实现的方法:1.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提出开放式问题,学生通过实验和其他方式,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问题引导学生,例如:举例:利用物理法则和实验结果, 自行探究以下问题:在被扔出去的棒球中,什么因素会影响飞行的高度?如何减少摩擦力影响的元件设置?利用公式计算出动能和势能高峰的点位,了解什么条件下可以实现定点精准停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自主发掘和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加深理解。
2.设计有趣的实验“动手”体验的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许多实验的方式来让学生自主探究并掌握知识。
实验可以让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物理原理和规律。
比如:举例:对于小车行驶和阻尼的实验- 如何优化物理系统?学生们可以自主挑选实验器材、自我组合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记录实验数据,测试不同条件下结果的规律。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
3.破除固有思维固有思维是制约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痛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打破这种思维定势。
在一些规律行不通的情况下,学生需要寻找到自己独立思考的方法。
初中物理课堂上的探究式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上的探究式教学【摘要】新教材从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到课堂教学的实施均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新课标强调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探究活动已成为物理课堂中的主旋律。
课堂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
问题探究式教学,即指以学生为主体,问题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知识,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教学方式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问题探究式教学创设问题情景对任何一门学科而言,都包含有“概念、原理的知识”和“过程、方法的知识”,而且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科学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相应的过程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品质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高。
如果学生经过教育的过程之后,只是熟悉了一些现成结论并形成了对这些结论确信无疑的心态,那么这种教育不是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而是对个性的控制与禁锢,因此,科学的探究过程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新课标倡导这两类知识的统一。
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或是从他人的经验中通过再发现来学习,经历知识的发现和建构过程,达成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体验和道德水平提高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是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
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获取过程中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包括观察、测量、制作、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模型构建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进而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参与物理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物理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摘要: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大胆把教学过程放手交给学生,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自主探究能力;学生作者简介:张亚云,苏州大学教育硕士,同时任教于苏州工业园区第二高级中学。
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其目的不是要把少数学生培养成为科学精英,而是要使所有学生都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
在物理教学中,不但要学到知识,更要得到能力的提高。
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宰物理教学过程,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是我国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
因此,物理教师不应仅是传统的授业、解惑,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汲取知识的自主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主渠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
因此,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确保课程教材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改变广大教师习以为常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要学会把课堂交给学生主宰,让学生走上讲台,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更新教师教学观念,走出自主探究的误区提到自主探究,有些人总认为高不可攀,总认为科学探究是少数科学家的创造活动,而这种活动又是非常复杂的,在中学里不具备科学探究的条件,教学时间不允许,对少数学生可以,而对绝大多数学生是不可实现的。
而又有人认为,探究式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启发式教学,教师只要从问题开始,讲清方法和思路,理解知识结论并会做习题,不管学生处于何种地位,都是探究式教学;还有些人认为探究式教学就是联系实际的教学,只要从实际引入课题,不管学生经历何种学习过程,都是探究教学;一部分人认为只要是学生活动,不管经历何种活动,也都是探究式教学。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摘要:物理新课程标准不断地深入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成为了我们目前所面对的新课题。
在物理教学中应渗透物理学史教育,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做好准备;注重在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课外实验及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探究能力培养方法随着物理新课程标准不断地深入日常教育教学,以科学探究作为重要教学方式的新课程理念,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原有思想观念,如何用新的理念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我们目前所面对的新课题。
下面我就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谈几点看法。
1.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做好准备。
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物理感兴趣,认识到物理学的发展是人类对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一个探索和认识的过程,展现了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艰辛历程,在教学中以物理史中的欢乐、困惑、惊奇和哲理去感染学生,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的关键。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学史中的事例,能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而且使物理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到运动的相对性时,有这么一个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法之间一场激烈的空战之后,一个法国飞行员正在高空飞行,准备返回基地。
忽然,他感觉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以为是只昆虫,就顺手把它抓了过来,一看吓一跳。
原来,这是德国飞机射向他的一颗子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原因就在于参照物了。
通过这样的史实,学生理解运动的相对性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物理源于生活,每个物理规律的得出都是在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提出质疑后,一步步地探究总结的结果。
所以,要探究,就要学会质疑。
例如,在讲“重力”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万有引力,接着就是牛顿在苹果树下被“砸”的小故事。
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享受探究的快乐
乐 ★
、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趣 。 让 学 生 主 动 学 习 物理
验 目标 ,不管是教 师演示实验还是学 生实验都要有 明确的观察 目的, 这样才能让学生 的观察有针对性 、 目的性。 在具体 的操作 中我一般先提 出问题 , 以问题 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使学生带着 问题进 行 有 目的 的 观察 。 如 我 向学 生 展示 微 型手 电筒 , 让学 生观察微型手电筒构造与产生的光束 ,学生发现没 有反光罩 , 但是光却很集 中。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 : 这种手电筒的灯泡与普通灯泡有何区别 ?这样学生 便可以针对灯 泡的结构和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 的观 察。 其次 , 观察要认真仔细。 求学要有严谨的态度与 实事求是的作 风 , 要让学生认 真观察仔细记录 , 不能 有任何的失误 , 要知道“ 差之毫厘 , 谬以千里” 。科学 来不得半点虚假 。要让学生准确而详 细地记 录各种 实验现象与实验数据 , 加以科学 的分析 , 从 而得 出科 学的认知。在记录实验数据时 , 如果记错数字 , 哪怕 只是一个小数点 , 也有可能出现大 的失误 , 而与 真理 越来越远。 对此需要 向学生讲清讲 明 , 让学生形成实
物 理 学 科 具 有 相 对 的 抽象 性 , 不易理解 , 这是许 多 学 生 不 爱 学 习 物 理 的 一 个 重 要原 因 。乌 申斯 基 说 过: “ 成功 的教学所依赖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 学 习的兴趣 。 ”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 内部动机。 学生对 物理学 习感兴趣 ,那么本来繁重的学习就会变得轻 松愉悦 , 学 生就不会感觉到物理学习的难度。 相反如 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那么学习 自然就会变得枯 燥无味 , 困难重 重 , 从而厌 恶学习。激发 和培养学生 浓厚 的学 习兴趣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 。实验有着 鲜 明的实验现象与结果 ,有着其他 教学手段所不具 备 的魅力 ,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的一个重要手 段 。在教学 中我鼓励学生亲 自动手做实验 、 小制作 、 小发 明等 , 这样 给了学生更大 的学 习空间 , 激起 了学 生更 大的学 习热情 , 学生 主动参 与 、 开动脑筋 、 积极 动手 , 表现出了高涨 的学 习热情 。
在物理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肯创新。
4 以学生 为主体
促进 学生 自主探 究学 习
新课 改下 的课堂教学 , 要求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 、 愉悦 的环境 。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 中 , 师在指 导学生 主动参与 、 教
自我、 有个性 、 潜能 的张扬 可爱 的生命 。努力形 成 学生 有
产生浓厚的兴趣 . 从而主 动参 与对 大气压 的存 在、 用、 应 大
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 : 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比较 体运
动 的快慢?让学生带着 问题体运动快慢 的另一方法 。最后教师再次提出 : 在路
21 00年第 5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期
的课堂教学氛 围. 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 和主动性 , 进
一
0
1 转变教 学方 式 , 促进 学生 自主 探究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 “ 以人 为本 ” 素质教育 的根本 , 目标就是“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 生的发展 ” 。但 长期 以来 , 在
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 的学习兴趣 。只有在一种轻松 愉
生探究新知 的经历和体验过 程 , 学生对所 学知识 经历螺 让 旋式上升 的认识和掌握过程 。着力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习和 合作学习的能力 , 递进实施三维教学 目标 。 这种教学方法 , 把学生看作有思想 、 有情感 、 活力 、 有 有
学生善观察 、 勤思考 , 成 良好 的思维 习惯 , 养 同时引导和 鼓
质,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
习方式的转变。从 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 、 服务者 。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 把知识 的传授作 为教师角
色 中的一个方面 。 而不是 唯一的角色 , “ 把 要我学 ” 变成 “ 我
物理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物理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摘要:文章通过传统物理教学方式与新课改模式的对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教与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物理教学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又是其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那么,物理教学应如何指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乐学?一、物理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的奥秘。
物理教学就是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运用结合起来,指导他们理解体会物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自行探究知识的兴趣。
(一)学生的亲身体验是增强物理教学效果的关键。
从生活中获取的经验,其感受是比较深的。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力求遵循物理规律,使之贴近生活,指导学生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把物理规律同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规律的理解,又会使学生觉得物理知识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出学物理的浓厚兴趣。
(二)教师是实践活动的促进者。
学生自行探究、获取知识的活动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研究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该是探究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服务员,教师承担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者的角色,要保证和促进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当好学生探究实践活动的促进者。
1.教师是学生探究实验的促进者。
当学生明确探究课题后,随后就要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
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习” 本 质上 就 是受 教者 自我 生成 、 自我
实现、 自我 发展 知 识 的过程 。 这一 过程 也会相应 培养学 生独立思维 、 动手操作 的能力 , 解决 问题 的同时 自身获得 了成 就感 , 增强了 自信心 。 2 . 协商学 习 协商学 习是指 师生通过对话 、 协 商 共 同做 出有关 学 习的决定 , 共享学 习的
下 子难 以理 解 和掌 握分 析 电路连 接
法、 学 习材料等方 面进行灵 活选择的程
度极高 。 事实上 , 在学 习 目标 、 学习 内容
方 式的方法 ; 再次, 学 习方法 分析 。 在对 知识点分析 时应分散 难点 , 同时需 反复
练习 。 “ 不在难 点停 留” ,最 终会发现 学 生 在学 了电流 、 电路 电流特 点 、 电压 、 电
到结果 : 丙组 的答案 是 正确 的 。 得 到答 案的同时大家也 获得 了交 流 、合作 、 竞
争 的快乐 。
3 . 提 高 自由度
“ 天赋 ” 的学 习潜能和一定 的独立 能力 ,
能够 依靠 自己解决 学 习过程 中的 “ 障 碍” , 又能够 通过 自我 探索 、 自我 选择 、
自我 建构 和 自我创 造来 建构 自己的知
识结构。 因此 , 自主学 习 中 的 “ 独 自学
生态 课堂倡导 的 自主学 习模式 , 是
在 学校 教育 这个 大环 境 中为受 教者 创 造一定 的 自主学 习的空间 , 激发受教 者 的学 习动机 ,提高他 们的学 习效果 , 培
主体参 与 、 勇于探索 、 乐 于探究 的学 习 , 两者共 同学 习 、 共 同承担 、 共 同进步。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1.课堂教学设计;2.学生自主学习技巧的培养;3.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一、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应该创设不同形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自主探究。
首先,老师可以设计情境任务,在任务中加入启发性问题,让学生在任务中自主探究,体验物理实践的过程。
比如,设计一个“自制太阳能发电器”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测试,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太阳能的发电原理和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老师可以设计交互式的教学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描述物理现象等交互方式来获取知识,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探究,学生在交互中理解物理现象、加强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老师可以设计互动性强的教学课件,如录制配有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二、学生自主学习技巧的培养在课堂外,老师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技巧,可以透过阅读、笔记、实践、思考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自己所学的知识,从而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
首先,学生要培养好阅读和理解物理文献的能力,比如阅读教材、参考书,及其他物理专业书籍、论文等,扩大视野,探寻新颖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同时,学生要加强对物理课堂所学知识的笔记和总结,便于归纳整理知识,增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学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不断地联系实际问题,进行实验或计算来验证理论结论的正确性,或者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学生需要注重对实际问题进行实时的思考、分析,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同时,也顺带锻炼自己的思维、分析和组合能力。
最后,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也应合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资源,如网络、智慧教学平台等,方便自己查阅相关资讯,并且能够方便地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中去。
物理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物理课堂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变得愈发重要。
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一、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定义与特点探究式学习方法,简单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地探索和研究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主性: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探究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过程性: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开放性:探究的问题和方法往往没有固定的答案和模式,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
4、合作性:很多探究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方法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1、提出问题问题是探究的起点。
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展示实验现象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讲解浮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一个木块在水中漂浮、铁块在水中下沉的实验,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木块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会沉下去?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作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测和假设。
比如,对于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学生可能会假设浮力与物体的体积、质量、密度、浸入液体的深度等有关。
3、设计实验在这一环节,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假设。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实验设计。
例如,如果要探究浮力与物体体积的关系,学生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准备几个体积不同的同种材料的物体,将它们分别浸入相同的液体中,测量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重在对结果 的评 价 ,而不迷信结果 。
二 、科 学 探 究 的 要 素
科学探究 的操作 者不同 ,科学探究 的结果就会有所 不同 。 如学生 的探究 和科 学家的科学探究不 同,科学家 的探究往往需 要大量 的实 验 ,可能要花费数年甚 至数 十年或毕生的精力 ,他
教 学 实 践
在 物 理 教 学培 养 学生 科 学探 究 能 力
崔 秀花
( 河 南 省 沈 丘 县 刘 庄 店 第 三初 级 中学 河 南 沈 丘 4 6 6 3 0 0 )
摘 要 :物理课 程标准要求初 中物理教 学 中要 以学生为 中心, 重视 “ 过程 与方法” 目标的 实现 。物理 学科是一 门以实验 为主 的研 究性科 目, 对有效激发 学生的探 究欲 望, 培养 学生的科 学探 究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 自己教 学实践, 谈谈初 中物理教 学 中如何 培养学生的科 学探 究能力。 关键 词:物理教 学 ;学生 ;科 学探 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 :G 6 3 2
们 的 目的是 为了发现新的现象或发 明新 的理论 , 推动科学 的发 展 。对于初 中学生 ,他们 的科学知识还是相 当的匮乏 ,他们 的
探究则是通 过探究 的过程深刻理解科学知识 ,体会科 学方法 , 重在培养科 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为今后 的学 习和科学探究 奠定 坚实 的基础 。学生 的探究活动虽然 和科 学家们有所不 同 , 但基 本要素是相 同的 , 即: 提 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 与设计 实验 进行实 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 流和合 作 。
目标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 、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 规律 的 自 然科学 。物理学实验是人们认识 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 ,是进行 科 学研 究的基础 。 要 让初 中学生在学 习基础物理 知识 与技能的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篇•经验交流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马朋(山西省新绛中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物理教学明确指出的教学目标之一,作为人们探索自然规律、研究社会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在当前倡导素质教育背景下无疑是学生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
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做简要分析。
高中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自然学科,要求学生具备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上起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用科学的方法去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是当前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笔者就自己执教高中物理的经验和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做简要阐述。
一、积极改进教学模式和理念教学方式对学生物理知识的吸收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前部分教学模式表现出“填鸭灌输”的知识讲解体系,学生学习的成效与理论考试成绩直接挂钩,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微乎其微。
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打破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式,积极改进和创新教育模式,把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在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知识教学上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导其对问题展开相应的假想并通过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等方式去验证自己的假想或者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整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部曲中正是探究能力的一种表现。
目前比较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便是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思考和交流,教师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保证课堂管理的可控性即可。
例如,我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的讲解中,我让学生首先自由发表他们对于速度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学生表示速度就是跑得快慢的问题,有学生更加深入一点表示速度就是物体单位时间的运动速度。
在他们自由讨论之后,我引入了位移这一概念,同时讲述了这一概念与路程的区别,这个时候他们才能正确意识到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有效路程叫位移,即使瞬间速率再快如果它回到原点,那么在整个过程中的速度就是0。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摘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人通过注重实验探究在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建构物理概念规律开展课外探究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阐述了教学中的具体做法得出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探究实验培养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各种要素。
现在人教版新课标新编的探究实验共有37个。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和改进我们的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增长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是我们教师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注重探究实验,使之成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尤其是现在广东省的大部分学校都是“教育强市”验收合格的,课本上的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可改为探究性实验。
在教学中多设计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学生在实验中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成为知识的再发展者。
我认为探究性实验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四个环节:①创设物理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物理教学必须通过创设物理情境把学生引入物理学的世界。
因此所选择的探究实验的问题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实验涉及的知识必须是学生已经具备的。
②进行猜想,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在这一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根据已经学过的物理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地提出各种假设,并设计出检验的实验方案。
③实验检验,得出结论。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基础,可由学生自行进行实验探索。
教师仅为学生验证各种假设提供实验条件和必要的指导。
即使学生的假设与所想得到的结论无相关性,也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实验设想。
如“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对于学生提出的如可能与固体的初温、固体的量的多少等,教师都不应忽视而要提供条件让学生进行验证。
小学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小学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小学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小学物理实验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们参与其中。
例如,通过制作纸风车来探究风能的利用;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来探究热能的传递;通过制作电磁铁来探究电磁现象等等。
这些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物理现象,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小学物理实验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探索精神。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结果,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提出问题,进行探究,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总之,小学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物理实验的设计和实施,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教学让学生成为探究者
为新一轮物理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如何体现在教学之中?《光的折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四节)一节教学片段
们一点启发。
【片段一】实验探究“光的折射现象”
师:大家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光在不同介质中怎样传播呢?
生:可能沿直线传播。
生:传播方向可能发生改变。
师:怎样证实猜想是否正确?
生:观察和实验。
察和实验是物理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现在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验仪器,其中有水、玻璃水槽、玻璃烧杯、能折叠的白板、激光器、碗、硬币等,下面些仪器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比一比,看哪个组设计的实验最多、看到的现象最明显。
(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然后介绍自己的设计及观察)
生(1):我们把玻璃砖贴在白板上,让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沿白板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可以看到光在空气和玻璃中的传播路径不在一条直线上了。
生(2):让一束光由空气沿白板斜射入水中可以看到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
让激光器发出一束光,在墙上形成一个光斑,然后再让这束光通过玻璃杯,可以看到在墙上形成光斑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光从玻璃射入水中,又从水中射入
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些同学听后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着实验)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不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还是从空气射入水中、从玻璃射入空气中,光的传播方向都发生了变化。
师:像这种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为光的折射现象。
师:你认为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可能与光的折射有关?
生:洗脸时,盛满水的盆底看起来上升了。
生:透过圆形鱼缸,看到的金鱼比实际的要大。
生:把一块厚玻璃放在钢笔的前面,笔杆看起来好像“错位”了。
……
【片段二】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演示实验,建立概念
师:刚才同学们列举了很多有趣的现象,其中的奥秘在哪呢?
教师演示,让一束光沿着纸板由空气斜射到水面,请同学们观察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找出入射线、入射点、折射线。
师:在前面为了研究光的反射现象的方便,我们引入了一条法线。
今天为研究问题的方便也可以引入一条法线。
想想看,这条法线应怎样作?
生:过入射点作一条垂直于水面的直线。
教师利用多媒体动态展示折射光路图及各线和角。
2、类比问题,猜想假设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学习光的反射规律时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
生:主要研究了反射线、入射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及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对,研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际上也是研究三线的位置关系和二角的大小关系。
你能否根据刚才实验,类比光的反射定律猜想一下,光在发生折射时可能遵守哪些
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生: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生:折射线和入射线、法线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生: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生: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生: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生:当入射线逐渐靠拢法线即入射角减小时,折射线也逐渐靠拢法线,折射角也随之减小。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猜想,人人都来当一回小科学家,利用桌上的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探究一下光在折射时有什么规律?
3、设计实验,收集数据
学生分组实验、收集数据。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其中,重点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入射点、科学寻找折射线。
4、分析论证,汇报交流
师:通过实验,同学们得出了哪些结论?
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师: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们做了几次实验都没有发现三线不共面的情况和两线不分居两侧的情况。
生:我们发现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并没有改变,而是沿直线传播。
可见发生光的折射现象是有条件的:光应该斜射入。
师: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那么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如何?
生:我们原先猜想折射角应等于入射角,但通过实验发现,折射角一般不等于入射角。
生:我们做了几次实验都观察到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用量角器测量后发现的确如此。
师: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验最有说服力。
还有其它看法吗?
生:当光垂直入射时,由于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应等于入射角。
师:对!这是一种特殊情况。
生:我认为如果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话,折射角应该大于入射角,因为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我想发生折射时光路可能也是可逆的。
师:你能采用类比和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大胆设想,值得老师、同学们学习。
好,现在欢迎你到讲台上给大家演示演示。
(学生上台演示)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我们观察到折射角确实大于入射角,这说明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生:这也说明发生折射时折射角是大于入射角还是小于入射角,要看光是从哪一种介质斜射入哪一种介质。
师:大量实验证明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相反。
【短评】
山东省莱芜市教育局教研室程美贵:
教学中有效渗透了实验观察、猜想假设、类比分析、反证、逆向思维、综合、抽象、概括归纳、科学推理等科学研究方法。
如折射光线、折射角概念、光知识的基础上采用类比分析、猜想假设、实验归纳等方法建立和形成的。
这样不仅使学生清楚了概念、规律建立和形成的历程,明白了物理概念、规律的来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物理表象和“模型”,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有利于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
山东省莱芜第一中学李士勇:
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科学探究的各个主要环节是由学生自己操作的,问题是学生提出来的,办法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规律是学生自己归纳出来的和谐的探究氛围,只是在关键处适时点拨、启发诱导,为学生的学习扫清障碍,引导学生去寻找和发现。
如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对于入射点的选择,李老师中,学生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人,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和引
理了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的关系,实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李新乡:
具有探究的精神。
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讨论、交流与合作等能力的训练,做到了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的是:应该进一步加强用科学探究的思想指导物理教学。
例如,对学生提出的猜想,多数未让学生说明猜想的理由,这样容易使部分学生不是进行科学的猜想,而若能将学生设计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展现出来,成为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学习资源,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更为有利。
建议进一步加强科学探究理论
逐渐使其“形”、“神”兼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