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亦有恶_《论语》_原文注释翻译解读延伸

合集下载

先秦-论语《论语七则》原文、翻译及注释

先秦-论语《论语七则》原文、翻译及注释

先秦-论语《论语七则》原文、翻译及注释原文:论语七则先秦-论语第一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第二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第三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四则: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第五则: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第六则: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第七则: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翻译:第一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第一则: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贫穷与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是不会躲避的。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离开了仁德,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君子没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的,即使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

”第二则:子曰:“贤哉,回也!第二则:孔子说:“贤德啊,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竹篮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居室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

贤哉,回也!贤德啊,颜回!”第三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第三则: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睡觉的时候弯曲这胳膊当枕头用,在这里边也是有乐趣的。

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详细

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详细

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详细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很重要的道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论语十则原文以及翻译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论语三则文言文翻译解释

论语三则文言文翻译解释

一、《论语·学而》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是很君子吗?解释:此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学习知识后要及时复习,这样既能巩固所学,又能带来快乐。

同时,孔子提倡与远方的朋友交往,体现了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生气,这正是君子的表现。

二、《论语·里仁》原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有和显贵,是人们所追求的;如果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得到的,就不去追求。

贫穷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如果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得到的,就不去忍受。

解释:此句阐述了孔子对于富贵和贫贱的态度。

孔子认为,富贵是人们所向往的,但必须通过正当的途径去追求;而贫穷和卑贱则是人们所厌恶的,但如果这些境遇不是由于不正当的原因造成的,人们也不应该逃避。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道德的坚守,即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要坚守正道。

三、《论语·公冶长》原文:君子不器。

译文:君子不是器物。

解释:此句意味着君子不应该被局限于某一特定角色或才能。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备广泛的才能和道德品质,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具备全面发展的素质,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又要具备高尚的品德。

总结:《论语》中的这三则语句,分别从学习、人际关系、道德修养等方面阐述了孔子的思想。

这些语句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而且对于现代人的生活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学习、交友、道德修养,这些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方面,而《论语》中的这些语句,正是引导我们走向更好人生的重要指南。

《论语》原文 全文

《论语》原文 全文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

《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

《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论语》原文和翻译译文(9句)《论语》原文和翻译(9句)会员:luobusi友情提供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译文】晚春换上春装,成年的五六个人,未成年的六七个人,在沂水(是一处温泉)中沐浴,唱着歌回去.夫子几乎是情不自禁“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译文】孔子说:「富贵如果可以求得来,就是执鞭的低贱工作,我也愿意做,如果不可求,还是顺从我自己的喜好。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与贵,都是人想要的,若不当得而得,不可得;贫与贱,都是人讨厌的,若不当得而得,躲也没用。

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6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称他为‘文’呢?”孔子说:“聪敏而又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看作羞耻,因此谥号称他为‘文’。

”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之。

”【译文】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9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哪一点做好了呢?”2、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译文(二)王充《论衡》之《逢遇》原文及翻译(二)王充《论衡》原文:或以贤圣之臣,遭欲为治之君,而终有不遇,孔子、孟轲是也。

四书之《论语》原文 译文

四书之《论语》原文 译文

论语目录《论语》简介学而第一学而第一,儒雅的君子风孝弟是实行仁道的根本花言巧语的人没有仁德度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做人第一,学问第二衡量学习与否的标准人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孝道可使民风淳朴温良恭俭让的风范继承父亲的遗志和与礼的辩证法怎样才算是好学?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道德与政治为政第二诗与政治德治与法治人生的历程和滋味养生送死,孝不违礼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孝心是孝道的根本态度不是小问题大智若愚的颜回观察人的方法温故而知新做一个通才不要吹牛皮要团结不要分裂书呆子与空想家异端的问题不要不懂装懂做官的学问提拔正直的干部执政者要以身作则不做官也可以参与政治人不能不讲信用看过去知未来见义不为是胆小鬼是可忍,孰不可忍?仁德是礼乐的前提八佾第三不要铺张浪费温文尔雅的君子之争文献的重要性要有一颗虔诚的心问者不相亏凡事不必苛求理解的困难以心换心的领导艺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既往不咎的宽恕精神尽善尽美的追求领导者要有宽容的肚量里仁第四选一个好的小区居住仁心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有仁德才能够正确对待他人追求仁德,摈弃邪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从人的过错中识别人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读书人不以吃穿为追求天下事无可无不可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心怀唯利是图必然招来怨恨关键在于练好内功一以贯之的恕忠之道义与利的选择用坏人做你的镜子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父母在世,不要远游记住父母的年纪为言过其行而感到羞耻严于律己总不会错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保持一定的距离公冶长第五孔子怎样选女婿?处世的艺术不要耍嘴皮子人贵有自知之明闻一知十的过人才智朽木不可雕也无欲则刚“恕”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政治家的君子之道久而敬之的交友艺术正确对待上台与下台三思而行想得太多了愚不可及的大智慧不念旧恶少怨恨伪君子的丑恶嘴脸豪侠、仁者与圣人之志自我批评的难得圣人与我们有什么不同雍也第六不迁怒,不贰过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该得的不要推辞不要搞“血统论”贵在坚持安贫乐道的典范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不开后门,不拉关系不自夸,不居功口才可以免祸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正直是立身之本知之、好之与乐之因材施教,不要对牛谈琴有耕耘才有收获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君子可折不可陷,可欺不可罔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圣与仁的不同境界述而第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圣人的忧虑旷达的个人生活举一反三的教学法不要在丧事中大吃大喝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富可求吗?孔子是不是“发烧友”?富贵如浮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是天才,敏以求之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冒充内行闻过则喜节俭总比奢侈好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泰伯第八弃天下如敝屣一切以礼为标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锋芒毕露就是祸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是不是愚民政策?德行更比才能重读书不为稻粱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学如不及,犹恐失之人才难得,也不在多子罕第九君子不言利博与专的问题宝剑锋从磨砺出循循善诱的艺术待贾而沽,不藏于椟逝者如斯夫!女色的魅力有多大?进退成败都在自己自强不息的楷模半途而废大有人在后生可畏正确听取他人言语匹夫不可夺志岁寒才知松柏后凋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乡党第十到哪个坡唱哪个歌圣人未能免俗公务活动与私交有别圣人穿不穿时装?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饭睡觉不说话先进第十一修身宜早不宜迟人各有所长鬼神生死之间饶饶者易缺不言则已,言必有中谁能升堂入室?过犹不及文人心态的不平对症下药不要盲从上级儒者的“清明上河图”颜渊第十二克己复礼,为仁由己仁的外用说话谨慎就是仁?君子不忧不惧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什么叫“明”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文与质的辩论税收问题爱恨生死的糊涂帐君臣父子,各就各位片言折狱的是与非政府公务员守则君子成人之美上梁不正下梁歪贪欲起盗心风吹草动的统治术闻人与达人先事后得及其它仁者爱人,智者知人交朋友不要自取其辱君子以文会友子路第十三以身作则,吃苦耐劳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名正言顺谁来种田地?学以致用表率的作用知足常乐实行富民政策一言兴邦,一方丧邦近者悦,远者来欲速则不达“直”也有讲究士的标准狂者与狷者恒心的重要性“和”与“同”的根本区别好恶不等于是非君子易事而难说泰而不骄刚毅木讷,近于仁德宪问第十四读书人不要怀恋温柔之情治世和乱世的言行有言者不必有德不要溺爱,不要愚忠贫富都作等闲看什么是完人?恰到好处看人看大节用人之妙大言不惭,为之也难为谁而学?思不出其位胸襟宽广而明察人才的品质更重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怨天,不尤人历史车轮不可阻挡知其不可而为之儒学的进修纲要卫灵公第十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无为而治忠信笃敬走遍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言与不言的利和弊杀身以成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多批评自己,少责怪别人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卖弄小聪明“名”的情结君子求自己,小人求别人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不以言举人,不因人废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众恶必察,众好必察有错不改,错上加错与其空想,不如学习君子谋道不谋食得之容易守成难小知与大受民之于仁,甚于水火当仁不让贞而不谅工作在前,享受在后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辞达而已季氏第十六且看侵略者的逻辑礼乐征伐自谁出?朋友是有益不是有害?快乐有益不是有害?把握好说话的时机人生三戒该不该有所谓?天才、勤奋者与懒汉君子的九种思虑独善其身与用行舍藏富贵如浮云,美名传千世诗礼传家阳货第十七圣人的虚与委蛇人性的问题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割鸡可不可以用牛刀?仁的五条行为准则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六言六蔽诗的伟大作用不学诗如面壁面立礼乐到底是什么?色厉内荏,穿窬之盗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道听途说,德之弃也患得患失,无所不至古今人物毛病谈天何言哉?不屑之教丧期要不要改革?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君子尚义不尚勇君子憎恶什么?女人是不是难处难缠?人过四十万事休?微子第十八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时代的病态孔子为什么要出国?追谁来指点迷津?到底该不该做官?穷达行藏各有志周公用人的经验?子张第十九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君子不屑于雕虫小技能日日月月有进步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百工居肆,君子求学小人文过饰非君子有三变信任是前提大德不逾,小节不拘读书与做官的问题法外有情墙倒众人推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圣人无常师浅者见浅,深者见深圣人不可毁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尧曰第二十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尊五美,屏四恶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微子第十八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时代的病态孔子为什么要出国?谁来指点迷津?到底该不该做官?穷达行藏各有志周公用人的经验谈?子张第十九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君子不屑于雕虫小技能日日月月有进步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百工居肆,君子求学小人文过饰非君子有三变信任是前提大德不逾,小节不拘读书与做官的问题法外有情墙倒众人推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圣人无常师浅者见浅,深者见深圣人不可毁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尧曰第二十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尊五美,屏四恶立身处世的三个支点------------------《论语》简介《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七则》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七则》原文、注释、译文

《《论语》七则》原文、注释、译文【原文】《《论语》七则》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①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

君子去仁,恶③乎④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⑤仁,造次⑥必于是,颠沛⑦必于是。

”(《里仁》)子曰:“贤⑧哉,回⑨也! 一箪⑩食,一瓢饮,在陋(11)巷,人不堪(12)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13),饮水,曲肱(14)而枕(15)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叶公(16)问孔子于子路,子路(17)不对。

子曰:“女(18)奚(19)不曰:‘其为人也,发愤(20)忘食,乐以忘忧(21),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2)。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23),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24),不亦重乎(25)?死而后已(26),不亦远乎?” (《泰伯》)在陈(27)绝粮(28),从者病,莫能兴(29)。

子路愠(30),见曰:“君子亦有穷(31)乎?”子曰:“君子固穷(32),小人穷斯滥(33)矣。

”(《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注释】①处(chǔ):置身,居住。

引申为享有、享受。

②去:离开,这里指躲避、摆脱。

③恶(wū):同“乌”,相当于“何”,疑问代词,怎样,怎么。

④乎:介词,相当于“于”。

⑤违:违背,离开。

⑥造次:仓促,匆忙。

⑦颠沛:本义是跌倒,引申为穷困,受挫折。

⑧贤:有贤德。

⑨回:颜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

⑩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

(11)陋:狭小,简陋。

(12)不堪:忍受不了。

(13)饭疏食:吃粗粮。

饭,动词,吃。

(14)曲肱(gōng):弯曲着胳膊。

肱,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15)枕(zhèn):动词,当枕头用。

(16)叶(shè)公:姓沈,名诸梁,楚国大夫。

(17)子路:即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弟子。

《论语》全文及解释

《论语》全文及解释

《论语》全文注释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有得道的人说:“一个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官长,是很少有的;不喜欢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致力于根本。

根本树立了,道也就产生了。

孝顺和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吧!”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注释】孔子说:“满口是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是讨人喜欢的伪善颜色,(这种人)仁德是很少的!”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注释】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否不够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掌握得是否不够熟练?”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释】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做到严肃认真地对待各项工作、讲信诺;节省开支、爱护人材;顺应农时节气调用百姓。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释】孔子说:“年少后生,在家孝顺父母,在外敬爱兄长;严谨守信,博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

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子夏说:“(对妻子)注重品德而不注重相貌,侍奉父母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豁出姓命,结交朋友讲话守信。

这样的人,虽然说没学习过,我也要说他学习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曾子说:“慎重对待死亡,追思悼念先祖,百姓的道德自然就引归淳厚了。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有子说:“礼的用处,和是最宝贵的。

先王的道之所以美好,大小事都根据它。

有不遵守的,知和而和,不用礼去对待它,也是不可行的。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解释图文稿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解释图文稿

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解释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论语中君子的句子及意思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原文附翻译

《论语》原文附翻译

《论语》翻译学而篇第一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tì),而好犯上者,鲜(xiǎn)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yú)?”【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3 子曰:巧言令色(1),鲜xiǎn)仁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úan)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评析】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6.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翻译〗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翻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翻译〗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翻译〗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翻译〗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翻译〗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翻译〗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翻译〗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翻译〗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翻译〗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君子亦有恶乎章》原文及解读

论语《君子亦有恶乎章》原文及解读

论语《君子亦有恶乎章》原文及解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君子亦有恶乎章》原文及解读【导语】:二十四君子亦有恶乎章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论语》阅读答案

《论语》阅读答案

《论语》阅读答案《论语》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注释:【1】处:处在、居处。

【2】造次:仓促之间。

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②“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

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答案:12.①“其道”是指正当的方法,即仁义之道,它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础。

他说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都厌恶贫穷困顿,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体现孔子坚守信念,不违于仁的思想。

②第一种解读: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贫穷困顿),(君子)就不会去摆脱。

第二种解读:如果用正当的方法却处于贫贱之中,就不用去摆脱它(而甘于贫贱)。

《论语》阅读答案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根据原文填空:_____________。

文言文君子亦有恶及翻译

文言文君子亦有恶及翻译

文言文君子亦有恶及翻译文言文君子亦有恶及翻译什么是君子所讨厌的呢?其实就是背离道德的种种错乱、心病,起因于种种情欲、执着心,归根究柢,就是为私为我。

文言文君子亦有恶及翻译,我们来看看。

原文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乎?」子曰:「有恶。

恶称人之恶(2)者,恶居下流(3)而讪(4)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5)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6)以为知(7)者,恶不孙(8)以为勇者,恶讦(9)以为直者。

」(《论语·阳货第十七》)语译子贡说:"君子也有讨厌的事吗?"孔子说:"有讨厌的事。

讨厌称赞别人罪过的人,讨厌才能不高而毁谤有才能的人,讨厌果断勇敢却固执不明理而阻碍难行的人。

"孔子说:"赐,你也有讨厌的事吗?"子贡说:"讨厌窃取别人的而自以为聪明的人,讨厌不谦恭而自以为勇敢的人,讨厌揭发、攻击别人的隐私或缺点而自以为正直的人。

"概念(2)恶:音「饿」,罪过、不良的行为。

(3)下流:地位低下。

(4)讪:音「擅」,毁谤、嘲讽。

(5)窒:阻塞,指固执不明理而阻碍难行。

(6)徼:音「交」,动词,抄袭、窃取。

(7)知:同「智」。

(8)不孙:孙,同「逊」。

不谦恭、不恭敬。

(9)讦:音「节」,揭发、攻击别人的隐私或缺点。

作者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作品出处《君子亦有恶乎》选自《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

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本章为《论语》:阳货篇
【原文】
17.24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①?''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②,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③。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④,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⑤。


【注释】
①恶(wù):厌恶。

②流:晚唐以前的本子没有“流''字。

③窒(zhì):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

④徼(jiāo):抄袭。

⑤讦(jié):攻击、揭发别人。

【翻译】
子贡问:“君子也有憎恶的人或事吗?,孔子说:“是有所憎恶的。

憎恶宣扬别人过错的人,憎恶身居下位而毁谤身居上位的人,憎恶勇敢而无礼的人,憎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

”孔子问:“赐,你也有憎恶的人和事吗?”子贡说:“我憎恶抄袭他人之说而自以为聪明的人,憎恶把不谦逊当作勇敢的人,憎恶揭发别人的隐私却自以为直率的人。


【解读】
本语音由人工智能朗读,可能会出现多音字发音错误,朗读结果仅供参考
此章通过孔子和子贡的对答,对有悖道德规范的四种人和作风不正的三种人作了揭露和斥责。

由此可见,君子虽然博爱但也有所憎恶,并非是无原则、无是非地爱一切人的好好先生。

论语第五章原文与解析

论语第五章原文与解析

论语第五章原文与解析第五章原文与解析《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经典之一,记录了儒家学说的基本原理和教育道德规范。

第五章是《论语》中最为著名和重要的章节之一,包括了多个经典的论语,提供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和教育观点。

本文将结合原文和解析,探讨《论语》第五章中的核心思想。

一、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解析:这段原文包含了孔子的一些重要观点。

首先,孔子认为富贵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必须在正确的道路上实现。

换句话说,无论追求什么,都必须遵循合理的道义准则。

其次,虽然贫穷和贱下是人们所厌恶的,但如果不按照正道来避免,也不应该放弃。

这意味着无论处境如何,人们都应该牢固地坚持自己所信仰的东西。

接着,孔子提出了“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这个问题。

这里,“君子”是指高尚的人或有道德操守的人。

孔子在这里问的是,一个君子可以有名声吗?他认为,一个君子不违背仁义,因此,只要一个君子始终恪守道德,他就会得到名声。

最后,孔子指出,君子不会违背仁义的原则,无论是在用餐的间隙还是在急事之间,都不会放弃仁义的追求。

这意味着,仁义在君子的内心中根深蒂固且与生俱来,不会在任何时候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改变。

二、原文: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解析:在此引用中,孔子谈到了君子对自己的能力有要求的观点。

他认为,一个君子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君子应该警惕并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不是去关注别人对自己的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并不担心别人对他的评价,而是更关心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自己所应该做到的事情。

君子应该认识到,只有充实自己和修正自己的不足,才能成为真正有价值和有能力的人。

三、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解析: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区别的见解。

他认为,君子注重道德和正义,而小人只关注个人利益。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2)而讪(3)上者,~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2)而讪(3)上者,~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乎?”子曰:“有恶。

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2)而讪(3)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4)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5)以为知(6)者,恶不孙(7)以为勇者,恶讦(8)以为直者。


【注释】
(1)恶:音wù,厌恶。

(2)下流:下等的,在下的。

(3)讪:shàn,诽谤。

(4)窒: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

(5)徼:音jiǎo,窃取,抄袭。

(6)知:同“智”。

(7)孙:同“逊”。

(8)讦:音jié,攻击、揭发别人。

【译文】
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

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者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

”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解读】
此章通过孔子和子贡的对答,对有悖道德规范的四种人和作风不正的三种人作了揭露和斥责。

由此可见,君子虽然博爱但也有所憎恶,并非是无原则、无是非地爱一切人的好好先生。

论语对好恶的理解

论语对好恶的理解

论语对好恶的理解
《论语》中对“好恶”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孔子强调人应该具备正确的“好恶”观,即以仁义为标准来决定自己的喜好和厌恶。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这句话表明,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一定要怎样做或不要怎样做,只要符合义就是对的。

因此,在好恶上,我们应该以义为准绳,根据自己的良知和理性来判断是非,而不是仅仅凭着自己的情感和偏见。

其次,孔子认为“好恶”应该是有度的,不能过度偏执于某一端。

在《论语·先进》中,孔子说:“过犹不及。

”这意味着过度和不及一样都是不好的,好恶要适中。

如果我们过度偏好或厌恶某事物,就可能会失去客观的判断力,导致行为上的偏颇和片面。

因此,我们应该以中庸之道为原则,适度地表达自己的好恶情感。

最后,孔子强调“好恶”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这句话表明君子应该促进别人的美德和好事,而不是助长别人的恶行和坏事。

因此,我们在表达自己的好恶时,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综上所述,《论语》中对“好恶”的理解强调了正确的标准、
适度原则以及道德规范等方面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以仁义为标准,适度地表达自己的好恶情感,并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子亦有恶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1)乎?」子曰:「有恶。

恶称人之恶(2)者,恶居下流(3)而讪(4)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5)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6)以为知(7)者,恶不孙(8)以为勇者,恶讦(9)以为直者。

」(《论语·阳货第十七》)
【注释】
(1)恶:音「物」,动词,憎恨、讨厌。

(2)恶:音「饿」,罪过、不良的行为。

(3)下流:品格低下。

(4)讪:音「擅」,毁谤、嘲讽。

(5)窒:阻塞,指固执不明理而阻碍难行。

(6)徼:音「交」,动词,抄袭、窃取。

(7)知:同「智」。

(8)不孙:孙,同「逊」。

不谦恭、不恭敬。

(9)讦:音「节」,揭发、攻击别人的隐私或缺点。

【翻译】
子贡说:「君子也有讨厌的事吗?」孔子说:「有讨厌的事。

讨厌称赞别人罪过的人,讨厌品格低下而毁谤居上位的人,讨厌果断勇敢却固执不明理而阻碍难行的人。

」孔子说:「赐,你也有讨厌的事吗?」子贡说:「讨厌窃取别人的而自以为聪明的人,讨厌不谦恭而自以为勇敢的人,讨厌揭发、攻击别人的隐私或缺点而自以为正直的人。


【评析】
什么是君子所讨厌的呢?其实就是背离道德的种种错乱、心病,起因于种种情欲、执着心,归根究柢,就是为私为我。

为私为我能使人一下子陷入小小的思维和时空的框框里,当然也就没有自知之明了。

自私自我的人能觉察的感
觉、认知、思想意识都薄弱细微得可怜,所以极为无知、自以为是而又争争斗斗,这也许就是较低境界生命的通病,也是道德低下的时代,社会人心的特征。

君子为人树立堂堂正正的典范和风貌,讨厌种种不道德不是情绪的反应,是教人善恶分明、认清好坏,因为君子就是要表现正的、为人着想、善待他人。

君子看重道德修养,从善如流,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善与恶、好与坏,能有比较清晰明确的认识。

其实在道德败坏、社会混乱的今天,君子能有几人呢?在社会的大染缸中,许多人都把为私为我的人心变异,当作是绝对正确的,其实推想一下:把为私为我错的恶的表现当作是对的善的,当作是绝对的正确,这本身自己的心思是不是就是矛盾的根源?以为私为我为动机本身是不是就能误解感官和认知的讯息?是不是就能导致错觉、假像、精神错乱和身体的疾病?其实道德修养只是「应该」,是人所需要的,人就应该堂堂正正地活着,讲道德、讲修养并非是个人的好恶选择或追求。

【延展】
1、「君子亦有恶」,君子之恶,只是名正而言顺,说真话而已,不带个人的怨恨情绪,而且富有教育价值。

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以为私为我的心去听去想,往往在思想意识中就能对人产生误解、错觉等。

想想看:这个世界上真人、真心、真话、真事多不多?是不是顾虑情面、怕得罪人、掩盖事实、歪曲误解、狂妄自大、不纯不实、诈骗假货这类东西比较多?为什么这些不真的东西能大剌剌地存在?为何许多人为私为我而不敢说真话,还觉得君子说真话很奇怪呢?
2、不习惯说真话,不敢发出正义之声,是社会人心、道德崩溃的前兆,君子不会这样在阴暗中苟活着,他会堂堂正正地活着,善恶分明,而且还会设法让人们也能分清善恶好坏,最好的方式,就是说真话。

想想看:如果一个社会听不到真话,将有多少人无法区分善恶、好坏,多少人将一味地追随掌权者,他们将做错多少事,造下多少罪业,多少人将跟着掌权者葬送自己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