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A.人工增雨B.植物的光合作用C.制纯碱、化肥D.灭火器灭火
2.常温下,氨气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
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到氨气 C.多余的氨气可排放到大气中
B.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 D.实验室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相同
3.用排空气法收集CO2,下图的装置(左进气右出气)中空气含量最少的是()
A. A B. B C. C D. D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5.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毒B.可以燃烧C.密度比空气的小D.能还原氧化铁
6.“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广告词能体现钻石的性质是()A.硬度大B.不能导电
C . 化学性质稳定
D . 熔点低
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
A . 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B . 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C . 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 . 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8.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经检验装置气密性合格后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鸡蛋壳发生了分解反应
B . Ⅰ中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C . 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 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但第Ⅲ步是多余的
9.把8g 碳和16g 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最终密闭容器中有( ) A . 二氧化碳
B . 一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和氧气
10.工业生产粗硅的化学方程式是SiO 2+ 2CSi+ 2CO ,该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是( )
A . SiO 2
B .
C C . Si
D . CO
11.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
B .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 . 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 .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12.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装置I 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装置II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装置III、IV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装置V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13.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石墨片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片是一种单质
B.石墨片与C60是同种物质,具有导电性C.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D.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14.关于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如图所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可用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B.乙装置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C.可用丙装置收集氢气D.可用丁装置收集氧气
15.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中,利用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①做电极;②做滤毒剂;③制作固体润滑剂;④做燃料;⑤制作装饰品;⑥冶炼金属;⑦制作染料。
A.①②③④B.⑤⑥⑦C.①③⑤⑦D.④⑥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会用化学眼光看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知识后应有的素质。
结合下面材料填空。
材料:一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它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1)从化学物质类别看,CO属于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从应用化学用语角度,“CO燃烧”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3)从微观变化角度,“CO燃烧”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把下图“反应”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17.“南极的冰化了”,说的是南极一块叫“拉伸B”的冰架发生坍塌,这是大自然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身边做起,比如说双面使用纸张,双面使用纸张与减缓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举一例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_______________。
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图,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装置图C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代号);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
请根据以上装置图选择,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填字母代号)。
三、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
19.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图A处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存在一处不足之处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探究。
请你参与并回答: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填“棉花”或“药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b”或“c”)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一般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_____(填字母);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校同学在学完“碳的几种单质”一节后,自制了三个简易净水器(如下图所示),并分别向其中添加了如下表所示的物质,做了三个对比实验。
首先取一个大烧杯,装满水,并向其中滴加几滴红墨水,搅拌均匀后,将其分成等体积的三份,再分别倒入三个净水器中,同学们把观察到的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记录如下:
(1)通过对上表的比较,你发现的问题是:
①;
②。
(2)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是(写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既利用了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又利用了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2.【答案】A
【解析】根据氨气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有刺激性恶臭气味的气体,排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由于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所以发生装置与双氧水制氧气不相同,因此只有A正确。
3.【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了将空气排净,导管应伸到接近集气瓶的底部,所以C中空气含量最少。
4.【答案】D
【解析】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常因为生产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而使反应物不能充分接触,导致反应停止,故实验室一般不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5.【答案】C
【解析】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所以有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大于29,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
6.【答案】C
【解析】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存的时间较长,所以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7.【答案】A
【解析】增加私家车用量,消耗了大量的燃料产生了大量的汽车尾气,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很高,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
8.【答案】A
【解析】鸡蛋壳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把鸡蛋壳加入稀盐酸中,鸡蛋壳会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鸡蛋壳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鸡蛋壳和盐酸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II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III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所学知识及实验,通过前两步BC即可确认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所以第Ⅲ步是多余的。
9.【答案】C
【解析】根据C + O2CO2,可得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8,根据2C + O22CO,可得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4,碳与氧气的质量比小于3:8时,说明氧气过量,剩余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氧气,碳与氧
气的质量比在3:8和3:4之间,说明剩余气体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如碳与氧气的质量比大于或等于3:4,说明氧气不足,剩余气体为一氧化碳,因此选C。
10.【答案】B
【解析】在该反应中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硅发生了还原反应。
11.【答案】B
【解析】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时,既利用了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汽水时,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做气体肥料,利用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能将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生成其他物质,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12.【答案】D
【解析】装置I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反应,A说法正确;装置II中长颈漏斗用于添加液体,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B说法正确;装置III、IV都是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C说法正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说法不正确。
13.【答案】B
【解析】石墨片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A正确;石墨与C60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不是同种物质,石墨具有导电性,B错误;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具有与碳相同的化学性质,故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C正确;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D正确。
14.【答案】C
【解析】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可选用甲装置作发生装置,故A正确;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可用乙装置作发生装置,故B正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可用D装置收集,故D正确。
15.【答案】D
【解析】做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做滤毒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性质;制作固体润滑剂是利用了石墨具有滑腻感,属于物理性质;做燃料是利用了碳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制作装饰品,是利用了金刚石的折射和反射光的能力,属于物理性质;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制作染料是利用了炭黑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
16.【答案】(1)化合物(2)2CO + O22CO2
(3)
【解析】(1)CO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2)一氧化碳燃烧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3)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过程,旧分子被破坏成原子,原子的个数和种类都不变,故画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
17.【答案】(1)大量使用化石燃料(2)节约纸张,就是节约造纸所消耗的能源,光合作用增强,温室效应降低(3)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1)由于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造成二氧化碳过多,形成了温室效应;(2)使用双面纸,节约了纸张,就等于减少树木的使用量,就可以保护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就能使二氧化碳增长的势头变缓;(3)多种树能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就会减少木材的砍伐,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也能减缓温室效应。
18.【答案】(1)集气瓶(2)C (3)A、D
【解析】(1)标号②的仪器名称是集气瓶;(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实验室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为C。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小于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9,密度比空气的小,可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在实验室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A和D。
19.【答案】(1)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人体内缺氧(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阻止加热时发生爆炸(3)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色CO+CuO
Cu+CO2(4)C处少了尾气处理装置
【解析】(1)一氧化碳气体能使人中毒,原因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若混有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时应该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才能防止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爆炸。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是黑色粉末,铜是红色固体。
(4)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入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所以C处少了一个尾气处理装置。
20.【答案】(1)酒精灯
(2)A 棉花 2KmnO4K2MnO4+MnO2+O2↑ c
(3)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解析】(1)结合实验装置图可以判断a是酒精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加热固体的A发生装置,A装置中管口缺少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与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短导管通入,水从长导管排出;
(3)收集二氧化碳应用向上排空气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
21.【答案】(1)①实验一和实验二相比,为什么都是活性炭,实验二红色消失而实验一红色变浅?
②实验二和实验三相比,为什么等质量的木炭和活性炭,实验二红色消失而实验三红色变浅?(2)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强(或接触面积越大,吸附作用越强)
【解析】结合实验记录可以发现实验一和实验二相比,都是活性炭,但实验二红色消失而实验一红色变浅;实验二和实验三相比,等质量的木炭和活性炭,实验二红色消失而实验三红色变浅等问题。
通过实验,可得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强或接触面积越大,吸附作用越强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