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的辨证论治

合集下载

泄泻-中医护理方法【优质推荐】

泄泻-中医护理方法【优质推荐】

泄泻-中医护理方法【优质推荐】泄泻是指排便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而言。

古代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现在统称为泄泻。

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发病主要同于湿邪壅盛,脾胃功能失调而致清浊不分,水谷混杂,并走大肠而致。

西医中凡因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腹泻时,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神经官能症、结肠过敏等,均可参照本证。

1、病因病机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调以及脏腑虚弱而致。

脾虚温盛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湿邪致病又有寒湿、热湿之分。

(1)感受外邪:六淫伤人,脾胃失调,皆能致泻,但其中以湿为主,而常兼挟寒、热、暑等病邪。

脾恶湿喜燥,湿邪最易伤脾,故有无湿不成泄之说。

若因冒雨涉水、久卧湿地是为寒湿内侵,困遏脾运,清浊不分而致泻;如兼挟风寒者则可具有外感表证。

若夏秋之间,暑湿季节,湿热伤中,脾胃受病,邪热下迫大肠,亦可发生泄泻。

(2)饮食所伤:凡食之过饱,宿食内停,或恣食生冷,寒食交阻,过食肥厚,湿热内蕴,或误食不洁之物,伤及肠胃,运化失常,水谷停为湿滞,形成泄泻。

(3)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复因郁怒忧思,肝郁不达,肝气横逆乘脾,脾胃受制,运化失司,而致泄泻。

(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钠,可因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衰,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5)肾阳虚衰:久病及肾,或年老体弱,或肾阳不振,命门火衰,阳气不足,脾失温煦,不能腐熟水谷,则水谷不化而成泄泻。

2、辨证论治(1)实证:①寒湿证:证候:泄泻稀薄多水,有时如鹜溏,脘腹胀满,恶寒发热,肢体酸痛,不思饮食,口淡不渴,头痛,舌苔薄白,脉濡缓。

治法:解表散寒,芳香化浊。

主方:藿香正气散。

②湿热证: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心烦口渴,小便短亦,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多见于夏秋季节。

泄泻

泄泻

第七节泄泻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

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若倾泻之状者为泻,然近代多泄、泻并称,统称为泄泻。

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内经》称本病证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等,且对本病的病机有较全面的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湿胜则濡泻。

”《素问·举痛论篇》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说明风、寒、热、湿均可引起泄泻。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指出:“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人五脏,……下为飧泄。

”《素问·举痛论篇》指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说明饮食、起居、情志失宜,亦可发生泄泻。

另外《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素问·宣明五气篇》谓:“五气所病,……大肠小肠为泄。

”说明泄泻的病变脏腑与脾胃大小肠有关。

《内经》关于泄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为下利。

《金匮要略·呕吐秽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本病分为虚寒、实热积滞和湿阻气滞三型,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证治。

如“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气利,诃梨勒散主之。

”指出了虚寒下利的症状,以及治疗当遵温阳和固涩二法。

又说:“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下利谵语,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泄泻的中医疗法

泄泻的中医疗法

生活家庭·医生Family life guide -221-曾道峰(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卫生院)泄泻属于中医病名,即人们常说的腹泻,指的是由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外邪、脾胃虚弱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泻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泄泻的症状表现见图1所示,该疾病可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需积极进行治疗。

中医善于辨证论治,且在治疗泄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下面就来说说泄泻的中医疗法。

图1 泄泻的症状表现实证治疗根据辨证论治思想,中医认为泄泻具有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主要包含以下四种证型:(1)湿热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粪色黄褐而臭,对该类患者可采用葛根芩连汤治疗,组方为葛根15g、黄连9g、黄芩9g、甘草6g,加水煎汁,取汁温服,可清热利湿、解表退热;(2)寒湿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脘腹胀满,泄泻稀薄多水或如鹜溏、口淡不渴、不思饮食等,对该类患者可采用藿香正气散治疗,该药物由广藿香油、茯苓、厚朴、陈皮、苍术、白芷、甘草浸膏、紫苏叶油等十三味中药制成,具有邪祛正复、芳香化浊、散寒除湿、解表和里等功效;(3)伤食证: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胸脘痞闷,腹部疼痛,泻下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等,对该类患者可采用保和丸治疗,该药物由茯苓、半夏、六神曲、连翘、麦芽、莱菔子、山楂等中药制成,具有消食导滞、和胃等功效;(4)肝气乘脾:临床症候主要表现为嗳气少食,胸胁胀闷,腹痛,腹泻等,需采用痛泻要方对患者治疗,该方由白芍6g、白术6g、陈皮4.5g、防风3g 组成,具有补脾柔肝、调和肝脾、祛湿止泻等功效。

虚证治疗泄泻的虚证主要包含脾胃虚寒证和肾阳虚衰证两种,其中,脾胃虚寒的症候表现主要为腹胀腹痛,大便溏薄,泄泻时作时止,完谷不化,对该类患者可采用参苓白术散(主要由山药、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桔梗、砂仁、甘草等药物组成)治疗,具有益气祛湿、补脾健胃等功效。

泄泻

泄泻

3.情志因素 肝为刚脏,性喜冲和条 达,若忧郁忿怒,精神焦虑紧张,易 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乘脾犯 胃;或思虑过度,脾气受伤,土虚木 贼,均可使气机升降失调,肠道功能 失常,清浊不分,相杂而下,形成本 病。
4.脏腑虚衰 调摄失宜,或久病之后, 或年老体弱,均可导致脾胃虚弱,脾 失升运,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脾 失温煦,水谷不能腐熟,运化失常, 致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 阻碍气机,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 杂而下走大肠遂成本病。
诊断
1.以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为主症, 可伴腹胀、腹痛等症状。本病一年四季均 可发生,多见于夏秋之季。
2.急性泄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 寒、发热等症状。慢性泄泻起病缓慢,病 程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3.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4.便常规、便培养、纤维肠镜检查、x线
2.饮食因素 进食腐烂、变质、污染的食物, 使脾胃受伤,或贪吃过量,食滞不化,宿食 内停,损伤脾气,或恣食膏粱肥甘厚味,饮 酒无度及嗜食辛辣香燥之物,致湿热蕴积于 脾胃、肠道,或恣啖生冷瓜果等食品,寒食 交阻,寒气客于胃肠,以上因素均可使脾运 失职,升降失调,肠道泌别、传导失司,清 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本病。
临证参考
本证因食积引起,故需通因通用,因势 利导,以推荡积滞,使邪去正安。
脾虚泄泻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 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 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 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脾气亏虚则不能升发,水谷不化, 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清浊混杂而下
腹平片、肠道钡剂检查有助确诊。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急性泄泻与慢性泄泻
病因病机 发 病 主症 病程

中医内科学-泄泻

中医内科学-泄泻

历史沿革
张仲景在《金匾要略·呕吐哆下利病脉证治》中将泄泻与痢疾统 称为下利。至隋代《诸病源候论》始明确将泄泻与痢疾分述之。宋 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
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中提出:“喜则散,恕 则激,忧慢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塘泄。”认为不 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理中丸以温中散寒; 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或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益候: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脐下 疼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腹部喜 暖,常伴形寒肢冷,腰膝疫软,舌淡苔白,脉沉 细。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
泻可做结肠镜和小肠镜检查,结肠钡剂灌肠及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腹部B超或CT检查有助于诊断。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糖 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也可引起腹泻,可进行相关检查有助于明 确诊断。
鉴别诊断
1.泄泻与痢疾 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塘,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 大便不夹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腹痛与肠鸣腹胀同时出现,便后痛 减;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主症,·腹痛与里急 后重同时出现,便后痛不减。
《景岳全书·泄泻》:“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 策。”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 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 学的里程碑。
与西医的联系
西医学中的多种疾病皆可出现泄泻,凡属 消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导致腹泻, 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激惹综合征、肠 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它脏器病变影响消化 吸收功能以泄泻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节进行 辨证论治。
2.泄泻与霍乱 霍乱是一种上吐下泻并作的病证,发病特点

中医关于“泄泻”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泄泻”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泄泻”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泄泻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疾病。

古代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统称为泄泻。

西医学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腹泻等以泄泻为主症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泄泻”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本病在《内经》载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指出泄泻发病与寒、湿、风、热等病因有关,病变脏腑涉及脾、胃、大肠、小肠。

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盛则濡泻。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素同·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素问·宣明五气日:人小肠为泄。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

脉安精微论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难经·五十七难》将泻分为五种,其中胃泄、脾泄、大肠泄属泄泻,而小肠泄、大瘕泄属痢疾。

2.东汉·张仲景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如《金匮要略·呕吐哆下利病脉证治》曰:“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另有葛根芩连汤、黄芩汤、理中丸、五苓散等治泄方药沿用至今,创用“通因通用”治法,体现了辨证论治思想。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始将泄泻与痢疾分述之,至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

4.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泄泻叙论》曰:“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必致溏泄。

”提出情志失调可引起泄泻。

金·李东垣提出益气升阳、祛风除湿诸法,朱丹溪创痛泻要方等,从不同角度充实了治泄方法5.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泄泻》云:“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

”提出用分利之法治疗泄泻。

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提出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对后世治疗泄泻影响很大。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六章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第九节泄泻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六章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第九节泄泻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六章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第九节泄泻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某男,25岁,因腹泻就诊。

症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未消化食物,泻后痛减,暧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治宜选用的方剂是A.四神丸B.参苓白术散C.保和丸D.葛根苓连汤E.蕾香正气散【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泄泻的辨证论治。

症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未消化食物,泻后痛减,暧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厚腻,脉滑,属于泄泻的食滞肠胃证,治宜消食导滞,和中止泻,选用的方剂是保和丸。

2、泄泻湿热伤中证的临床症状是A.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暧腐吞酸B.泻下急迫,泻而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黄C.大便时澹时泻,稍进油腻食物,便次明显增多D.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E.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脱闷食少【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泄泻的辨证论治。

泄泻肾阳虚衰证的临床症状是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泄泻湿热伤中证的临床症状是泻下急迫,泻而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黄;泄泻食滞肠胃证的临床症状是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消化食物,暧腐吞酸。

C选项属于泄泻脾胃虚弱证。

E 选项属于泄泻寒湿内盛证。

3、泄泻食滞肠胃证的临床症状是A.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暧腐吞酸B.泻下急迫,泻而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黄C.大便时滤时泻,稍进油腻食物,便次明显增多D.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E.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脱闷食少【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泄泻的辨证论治。

泄泻肾阳虚衰证的临床症状是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泄泻湿热伤中证的临床症状是泻下急迫,泻而不爽,肛门灼热,小便短黄;泄泻食滞肠胃证的临床症状是泻下粪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消化食物,暧腐吞酸。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优选)

泄泻中医辨证论治.(优选)

七.泄泻泄泻是因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古人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但临床所见,难以截然分开,一般合而论之。

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病机】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失调及脏腑虚损等均可导致泄泻的发生。

六淫之邪侵袭人体,最易困遏脾阳,影响脾的运化,水谷相杂而下,导致肠胃功能失调,引起泄泻;凡饱食过量,宿滞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湿热内蕴,或恣食生冷,寒湿交阻,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伤及肠胃,均可致脾胃运化失健,传导失职,升降失常,而发生泄泻;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木横乘土,脾胃受制,导致肝脾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形成泄泻;脾胃虚弱,中阳不健,运化无权,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受限,清气下陷,水谷糟粕混夹而下,遂成泄泻;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禀赋虚弱,先天肾阳不足,不能助脾腐熟水谷,水谷不化,而为泄泻。

泄泻的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是湿。

脾病湿盛是导致泄泻发生的病机关键。

急性暴泻以湿盛为主,因湿盛而致脾病,病属实证;慢性久泄则以脾虚为主,因脾虚而生湿浊,属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辨证施护】(一)辨证要点1、辨虚实急性暴泻,泻下腹痛,痛势急迫拒按,泻后痛减,多属实证;慢性久泻,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疲肢冷,多属虚证。

2、辨寒热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者,多属寒证;大便色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者,多属热证。

3辨证候特征寒湿泄泻,泻多溏薄;湿热泄泻,泻多如酱黄色;食滞肠胃之泄泻,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肝气郁滞之泄泻,每因情志郁怒而增剧;脾气亏虚之泄泻,以大便时溏时泻,夹有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肾阳亏虚之泄泻,多发于晨起之时,以腹痛肠鸣,泻后则安为特点,有时又称五更泻。

第七节 泄泻

第七节  泄泻

泄泻【概说】一、概念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病证。

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泻。

二、名词解释(一)濡泄:因水湿阻于胃肠,脾虚不能制水所致的泄演。

(二)飧泄:泻下完谷不化,脾胃气虚阳弱,或内伤七情,或风寒、湿、热诸邪客犯肠胃皆可导致。

(三)大肠泄:泄泻的一种。

《难经五十七难》:“大肠泄,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四)溏泄:指泻下清稀垢秽。

(五)骛泄:指泻五水粪相杂,色青黑如鸭粪,小便清,脉沉迟。

(六)滑泄:久泻不禁谓之滑泄。

三、沿革(一)《内经》中关于本证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溏泄”、“骛泄”等记载,并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素问·至真要大论》:“暴注下泻,皆属于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盛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二)《诸病源候论》始明确将“泄泻”与“痢疾”分述。

宋朝以后本病始统称为“泄泻”。

(三)《医宗必读》为本病治疗设有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是泄泻治疗学上的里程碑。

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四、讨论范围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肠结核等肠道疾病以泄泻为主要表现者,可按本篇内容辨证治疗。

其他疾病过程中伴见泄泻者,可参考本篇内容辨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一)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常可引起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

寒湿邪侵袭皮毛肺卫脾胃升降失司,运化失常,清浊不分泄泻暑湿热(二)饮食所伤误食不洁之物饮食过量脾运失职化生寒、湿、热、食滞之邪升降失调泄泻恣食肥甘清浊不分恣啖生冷(三)情志失调忧郁恼怒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泄泻忧思伤脾土虚木乘(四)病后体虚久病失治,脾胃受损日久伤肾,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泄泻(五)禀赋不足由于先天不足,禀赋虚弱不能受纳运化某些食物泄泻素体脾胃虚弱二、病机(一)病理因素主要是湿,发病的关键为脾病湿盛。

泄泻

泄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寒、热: 虚证:病程长,有虚象,泄泻完谷不化或滑泻、五更 泻。 实证:病势急骤,腹痛胀满,泻后痛减,尿少。 寒证:大便清稀如水,腹痛喜温,完谷不化。 热证:粪便黄褐,臭味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 2、辨泻下物: 3、辨轻重:泻而饮食如常,为轻;泻而不能食,形 体消瘦,或暑湿化火,暴泻无度,或久泻滑脱不禁者, 均属病重。
⑵肾阳虚衰证
主证: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完 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即安,形寒肢冷,腰 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病机要点:命门火衰,脾失温煦。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加减: 加减:
⑶肝气乘脾证
主证:每因恼怒或情绪紧张时发生腹痛泄泻, 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泻时腹中雷鸣,攻窜 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 病机要点:肝气犯脾,脾运失常。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加减。 加减:
五、预防调护
(一)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起居有常,调畅情志,防感冒。 (二)调护 1、急性泄泻要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忌辛辣、肥甘、 油腻。 2、慢性泄泻在以上基础上,要严格掌握饮食规律, 避免一切可能加重泄泻的因素。
三、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或泻如水样,次数增 多。 2、可伴随腹胀,腹痛,肠鸣,食欲减退,倦怠乏 力;久泻可有消瘦,面黄,虚象有轻有重。 3、暴泻多有不当饮食史或受凉史;久泻虽呈慢性, 也常由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而诱发加重。 4、相关辅助检查证据。
(二)鉴别诊断
1、痢疾:两者都有大便次数增多、粪 质稀薄的特点。但泄泻便次增多、粪质稀 溏甚至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证;痢疾 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点。 2、霍乱:发病急骤,吐泻交作,变化 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 则上吐下泻,吐出未消化食物,泻下黄色 粪水或如米泔水。剧烈吐泻伤耗津液可致 亡阴亡阳之变。

泄泻

泄泻
9
鉴别诊断
1、痢 疾
两者均为大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痢疾——以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伴腹痛, 大便化验助确诊。 泄泻——以粪质稀溏,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 大便不挟有脓血,也无里急后重。
10
鉴别诊断
2.霍乱
霍乱——上吐下泻同时并作,来势急骤, 变化迅速,病情凶险。起病时先突然腹痛,继 则吐泻交作;所吐之物均为未消化之食物,气 味酸腐热臭;所泻之物多为黄色粪水,或如米 泔;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 津液耗伤,迅速消瘦,或发生转筋,腹中绞痛; 若吐泻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汗出 肢冷等津竭阳衰之危候。
病因病机小结

基本病机在脾胃受损,升降失职,肠道传导失司,清浊不分; 病位在肠,病变脏腑在脾胃与肝肾有关。有外感、内伤之分; 在外感上湿邪最为重要(湿为阴邪,易困脾土); 病机关键:脾虚湿盛,内伤之中脾,虚最为关键。
8
诊 断
以大便粪质清稀为主要依据。或大使次数增 多,粪质清稀;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甚 则如水状;或完谷不化。 常兼有腹胀腹痛,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腹 痛,旋即泄泻,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多由 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 大便常规、大便细菌培养、结肠X线及内窥镜 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需除外某些生理习惯性的便次增多,以及其 他病证中出现的泄泻症状。
加减: 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用附子理中汤以温中 散寒;
久泻不愈,中气下陷,兼有脱肛者——可用补中
益气汤,并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
泻。
夹湿热者——黄连、厚朴清热除湿。
26
7、肾阳虚衰 主症:黎明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即泻,泻 下完谷不化,泻后则安。 兼次症:腹部喜温,形寒肢冷,腰膝疲软。 舌象:舌淡苔白。 脉象:沉细。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

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与中成药选用(一)

泄泻的中医辨证论治与中成药选用(一)

对 其病 因病 机 的 的论述 , L 可 溯至 西汉 以前 。 《 内经 ・
有 夏 、清 则 、 所 致 , 属 实 证 。 慢 性 久 泻 以 脾 虚 为 主 , 由 脾 虚 健 运 无 素 问》 “春 伤 于 风 , 生 飧 泄 ”“ 气 在 下 , 生 飧 泄 ” 病 多 “ 胜 则濡 泄 ” , 明风 、 、 、 皆能 引起 泄 泻 , 湿 等 表 寒 湿 热 且 j 权 , 浊 内生所 致 , 湿 病属 虚 证或 虚实 夹杂 证 。 治疗 基本 原则 季 《 提 利 是 运 脾 化 湿 , 恢 复 脾 的 运 化 功 能 为 总 旨 。 具 体 须 审 证 求 饮 食 、 节 有 关 。汉 代 , 金 匮 要 略 》 出 虚 寒 F 的 症 状 、 以 陈 采 用温 化 寒湿 、 热化 湿 、 暑祛 湿 、 清 清 健脾 渗湿 、 肝扶 治 法 和 方 药 。 宋 代 , 无 择 认 为 情 志 失 调 可 引 起 泄 泻 。 明 抑
Au . 0 , 1 . g 2 1 Vo . No 8 1 8
感 受 外 邪 , 食 所 伤 , 情 不 和 及 脏 腑 虚 弱 等 。各 种 原 因 饮 七 导 致 脾 胃功 能 障 碍 , 则 为 发 病 的 关 键 。 胃 为 水 谷 之 海 , 脾 主 运 化 精 微 , 果 脾 胃 受 病 , 饮 食 的 消 化 、 收 发 生 异 如 则 吸 常 , 使 清 浊 不 分 , 杂 而 下 , 走 大 肠 , 形 成 泄 泻 。 外 致 混 并 则

脾 、 火 暖士 等法 , 活用 药 。 补 灵
代 , 景 岳 全 书 》 出 本 病 病 位 在 脾 胃 , 疗 当“以 利 水 为 《 指 治 上 策 ” 提 出 “ 泻 不 利 小 水 , 其 治 也 ” 《 宗 必 读 》 在 , 治 非 ;医 则

7泄 泻1

7泄   泻1

二,病证鉴别
泄泻与痢疾的鉴别: 1. 泄泻与痢疾的鉴别:两者均为大便 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 粪质稀溏,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 , 粪质稀溏 , 甚则 如水样, 或完谷不化为主证, 如水样 , 或完谷不化为主证 , 大便不带 脓血,也无里急后重,腹痛或无. 脓血,也无里急后重,腹痛或无. 痢疾以腹痛, 里急后重, 痢疾以腹痛 , 里急后重 , 便下赤白脓血 为特征. 为特征.
三.沿革
1.本病首载于《内经》 1.本病首载于《内经》:有"鹜溏","飧 本病首载于 鹜溏" 注下"等病名. 素问举痛论 举痛论》 泄","注下"等病名.《素问 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 矣."《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暴注下迫, 素问 至真要大论》 暴注下迫, 至真要大论 皆属于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应象大论》 皆属于热."《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湿盛 则濡泄"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则濡泄","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2.《难经》五泄: 难经第五十七难 第五十七难》 2.《难经》五泄:《难经 第五十七难》谓: 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胸泄, "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胸泄,有 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 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从脏腑辨证 角度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角度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一)辨虚实寒热 大便清稀如水, 寒 ——大便清稀如水 , 或完谷不化 , 腹痛肠鸣 , 大便清稀如水 或完谷不化, 腹痛肠鸣, 得温痛减 大便色黄褐而臭, 热 ——大便色黄褐而臭 , 泻下急迫 , 腹痛 , 肛门 大便色黄褐而臭 泻下急迫, 腹痛, 灼热; 灼热; 发病急骤, 实 ——发病急骤 , 病程短 , 泻下腹痛 , 痛势急迫 发病急骤 病程短, 泻下腹痛, 拒按,泻后痛减; 拒按,泻后痛减; 起病较缓, 虚 ——起病较缓 , 病程较长 , 反复发作 , 腹痛不 起病较缓 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 喜温喜按. 著,喜温喜按.

1959年资料5 中医对泄泻的认识和治疗

1959年资料5 中医对泄泻的认识和治疗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中医对泄泻的认识和治疗天津市中医研究班学员金长垲泄泻在临床上是很常见的一个症候,是疾病过程中的病理反应,主要是肠管功能的失调。

所谓泄泻不外是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结核等疾患。

古书中所记载的霍乱症,实际上可能把急性肠胃炎也包括在内。

近代医学认为肠炎的发生,主要是细菌的感染,使肠粘膜发赤肿胀分泌增加,肠管蠕动增强而成泄泻。

其次就是饮食所伤,如粗糙硬固的食物或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等,但是在发病机制上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中枢神经系。

祖国医学远在二千年前,就有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饮食和消化道疾病的关系,如内经灵枢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巢氏病源:“冷热不调,饮食不节,使人阴阳清浊之气相干,而变乱于肠胃之间。

”饮食的不节,可以损伤肠胃,而成为致病的因素,这种认识和看法是很正确的。

又难经五十八难,把泄泻分为五种:“有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

”叙述五泄的症状云:“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逆。

”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

”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圑而不能便,茎中痛。

”前三节是对泄泻的描述,后二节的症状显然不是泄泻而是痢疾。

虽然难经把痢疾包括在泄泻范围内,但对症状的叙述,还是有很大的供献。

古书中所说的濡泄、飧泄、洞泻等,是对泄泻的分类,所谓肠澼,即今之痢疾。

如内经太阴阳明篇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飱泄,久为肠澼。

”金匮要略下利篇概括的叙述了泄泻和痢疾两种疾病,并分为虚寒,实热两类,出以不同的治法。

中医泄泻病的讲课

中医泄泻病的讲课
饮食调养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避免过食辛辣、油 腻、生冷等食物刺激胃肠道,加重泄泻症状。
3
适量运动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可以增强 体质促进气血流通,有助于预防泄泻发生。
心理调适在预防泄泻中作用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刺激 导致肝气郁结犯脾引起泄泻,应保持 心情舒畅愉悦。
秋季润燥养阴
秋季气候干燥,应多喝水、多吃滋阴 润燥的食物,如梨、藕、百合等,以 缓解秋燥对身体的伤害。
冬季温补固阳
冬季气温低寒气重,应适当进补温热 食物如羊肉、姜等以温补阳气,同时 注意保暖避寒。
生活习惯改善建议
1 2
规律作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 良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泄泻。
脾胃虚弱与脾肾阳虚所致泄泻
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发为泄泻。久病失调,或 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均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
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温煦失职,运化失常,发为泄泻。多因久病伤及 肾阳,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
03 辨证施治原则与方法
淡渗利湿法治疗湿热型泄泻
验方收集整理
民间流传的许多治疗泄泻的验方,如焦米粥、山药粥等,这些验方既简单易行 又经济实用,可收集整理后加以应用。但需注意验方并非人人适用,使用前最 好咨询医生意见。
05 非药物治疗手段探讨
针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原理介绍
针灸原理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整脏腑经络功能,达到止泻的目的。常用穴位包括天枢、足三里、中脘等,通 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调和脾胃,升清降浊,使泄泻得以控制。
输入 治标疗原题则
疏肝解郁,理气止泻。

第六章 常见中医病证——小儿泄泻

第六章 常见中医病证——小儿泄泻
4.脾虚泻
主症: 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 ,时轻时重,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 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辨证:本证常由暴泻失治迁延而成, 以病程较长,大便稀溏,多于食后作泻,以及全身脾虚征象为特征。 偏脾气虚者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偏脾阳虚者大便清稀无臭,神萎面白,肢体欠温。本证进一步发展,则由脾及肾,易转成脾肾阳虚泻,或久泻而成疳证。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代表方剂: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常用药物:葛根、黄芩、黄连、地锦草、豆卷、甘草等。
2.风寒泻
主症: 大便清稀,夹有泡沫, 臭气不甚,肠鸣腹痛, 或伴恶寒发热 ,鼻流清涕,咳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辨证:本证 以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为特征。 风象重,便多泡沫,鼻流清涕;寒象重,腹部切痛,恶寒;兼伤食,大便夹不消化物。纳呆。风寒化热则便次增多,气转臭秽,发热加重。寒邪易伤阳气,大便不化,肢冷神萎,需防伤阳变证。
治法: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代表方剂: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麦冬、五味子、白芍、炙甘草、附子、龙骨、牡蛎等。
【辨证论治】
(一)常证
1.湿热泻
主症: 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 ,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辨证:本证 以起病急,泻下急迫,量多次频。舌质红,苔特黄腻为征。 偏热重,气味秽臭,或见少许黏液,发热;偏湿重便如稀水,口渴尿短;兼伤食,大便夹不消化物。纳呆。若泻下过度,本证易于转为伤阴,甚至阴竭阳脱变证。失治误治,迁延日久,则易转为脾虚泄泻。

泄泻辨证论治

泄泻辨证论治

泄泻辨证论治发表时间:2012-05-31T10:57:39.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8期供稿作者:韩敏杰[导读] 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以排便次数增加和粪便有量与质的改变为特点。

韩敏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正阳卫生服务中心 150086)【中图分类号】R256.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8-0441-02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古有将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1 病因病机1.1 病因1.1.1 感受外邪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泄泻,其中以湿邪最为多见。

湿邪易困脾土,寒邪和暑热之邪,既可侵袭皮毛肺卫,从表入里,使脾胃升降失司,亦能夹湿邪为患,直接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

如《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所说:“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不同,未有不源于湿者也。

”1.1.2 饮食所伤误食馊腐不洁之物,使脾胃受伤,或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辛辣,致湿热内蕴,或恣啖生冷,寒气伤中,均能化生寒、湿、热、食滞之邪,使脾运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发生泄泻。

1.1.3 情志失调忧郁恼怒,精神紧张,易致肝气郁结,木郁不达,横逆犯脾;忧思伤脾,土虚木乘,均可使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遂致本病。

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泄泻》所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夹食,致伤脾胃。

”1.1.4 病后体虚久病失治,脾胃受损,日久伤肾,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积谷为滞,湿滞内生,遂成泄泻。

2 病机2.1 发病机理为脾虚湿盛泄泻病因虽然复杂,其与湿邪关系最密切,基本病机变化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脾失健运是关键。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受湿困,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无法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则发生泄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泄泻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粪质清稀如水,或稀薄清冷,完谷不化,腹中冷痛,肠鸣,畏寒喜温,常因饮食生冷而诱发者,多属寒证;粪便黄褐,臭味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常因进食辛辣燥热食物而诱发者,多属热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稍进油腻或饮食稍多即泻者,多属虚证;起病急,病程短,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泻下物臭秽者,多属实证。

2、辨泻下物大便清稀,或如水样,泻物腥秽者,多属寒湿之证;大便稀溏,其色黄褐,泻物臭秽者,多系湿热之证;大便溏垢,完谷不化,臭如败卵,多为伤食之证。

3、辨轻重缓急泄泻而饮食如常为轻证;泄泻而不能食,消瘦,或暴泻无度,或久泄滑脱不禁为重证;急性起病,病程短为急性泄泻;病程长,病势缓为慢性泄泻。

4、辨脾、肝、肾稍有饮食不慎或劳倦过度泄泻即作或复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多属病在脾;泄泻反复不愈,每因情志因素使泄泻发作或加重,腹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胸胁胀闷者,多属病在肝;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小腹冷痛,腰酸肢冷者,多属病在肾。

二、治疗原则
根据泄泻脾虚湿盛,脾失健运的病机特点,治疗应以运脾祛湿为原则。

急性泄泻以湿盛为主,重用祛湿,辅以健脾,再依寒湿、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

兼夹表邪、暑邪、食滞者,又应分别佐以疏表、清暑、消导之剂。

慢性泄泻以脾虚为主,当予运脾补虚,辅以祛湿,并根据不同证候,分别施以益气健脾升提,温肾健脾,抑肝扶脾之法,久泻不止者,尚宜固涩。

同时还应注意急性泄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留邪气;慢性泄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耗其津气;清热不可过用苦寒·,以免损伤脾阳;补虚不可纯用甘温,以免助湿。

若病情处于寒热虚实兼夹或互相转化时,当随证而施治。

三、分证论治
急性泄泻
1、寒湿泄泻
症状: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

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方药:藿香正气散。

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健脾除湿,厚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解表散寒,桔梗宣肺以化湿。

若表邪偏重,寒热身痛,可加荆芥、防风,或用荆防败毒散;若湿邪偏重,或寒湿在里,腹胀肠鸣,小便不利,苔白厚腻,可用胃苓汤健脾燥湿,化气利湿;若寒重于湿,腹胀冷痛者,可用理中丸加味。

2、湿热泄泻
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身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法:清肠利湿。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

该方是治疗湿热泄泻的常用方剂。

方中葛根解肌清热,煨用能升清止泻,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甘草甘缓和中。

若热偏重,可加金银花、马齿苋以增清热解毒之力;若湿偏重,症见胸脘满闷,口不渴,苔微黄厚腻者,可加薏苡仁、厚朴、茯苓、泽泻、车前仁以增清热利湿之力;夹食者可加神曲、山楂、麦芽;如有发热头痛,脉浮等风热表证,可加金银花、连翘、薄荷;如在夏暑期间,症见发热头重,烦渴自汗,小便短赤,脉濡数等,为暑湿侵袭,表里同病,可用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以解暑清热,利湿止泻。

3、伤食泄泻
症状:泻下稀便,臭如败卵,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腹痛肠鸣,泻后痛减,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

方中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和胃,半夏、陈皮和胃降逆,茯苓健脾祛湿,连翘清热散结。

若食滞较重,脘腹胀满,泻而不畅者,可因势利导,据通因通用的原则,可加大黄、枳实、槟榔,或用枳实导滞丸,推荡积滞,使邪有出路,达到祛邪安正的目的。

慢性泄泻
1、脾虚泄泻
症状:因稍进油腻食物或饮食稍多,大便次数即明显增多而发生泄泻,伴有不消化食物,大便时泻时溏,迁延反复,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渗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理气健脾化湿。

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症见腹中冷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大便腥秽者,可用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症见短气肛坠,时时欲便,解时快利,甚则脱肛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减当归,并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2、肾虚泄泻
症状: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即安,小腹冷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

方中补骨脂温阳补肾,吴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五味子收涩止泻。

可加附子、炮姜,或合金匮肾气丸温补脾肾。

若年老体弱,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升阳健脾,亦可合桃花汤固涩止泻。

3、肝郁泄泻
症状:每逢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调中止泻。

方药:痛泻要方。

方中白芍养血柔肝,白术健脾补虚,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

若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可加柴胡、枳壳、香附;若脾虚明显,神疲食少者,加黄
芪、党参、扁豆;若久泻不止,可加酸收之晶,如乌梅、五倍子、石榴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