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在产妇DIC中的临床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在产妇DIC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广斌
来源:《中外医疗》2011年第20期
【摘要】 目的探讨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在产妇DIC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方法将我院就诊的100例健康产妇与15例发生DIC的产妇,分别进行凝血与纤溶系统产前检测,同时对15例DIC的产妇发生后检测分析。

结果健康孕妇检测结果产前状态各种凝血相关时间缩短,Fib升高;而发生DIC的产妇在产前状态时就有各种凝血时间延长,Fib降低,D-D升高;并随着DIC的发展产后检测结果各种凝血时间延长,Fib降低,D-D升高,3P试验(+)。

结论产科DIC患者
PT,TT,APTT升高提示机体凝血功能亢进,D-D升高提示继发性纤溶的发生,PT、APTT、Fib、TT、D-D可作为早期诊断产科DIC的敏感指标。

【关键词】 凝血与纤溶产妇DIC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7(b)-0071-0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全身小血管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以及继发性纤溶受抑制的一种,以凝血、抗凝血与纤溶、抗纤溶失衡为病理特征的临床血栓、出血综合征。

而产妇的DIC发生多起病较急,发展迅猛,如得不到及时诊断与处理可导致严重的后果与产妇死亡。

产科的DIC 若能早期诊断,并去除诱因,则预后良好。

现对我院15例产妇DIC的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进行临床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100例健康产妇,年龄在21~34岁,初产妇89例、经产妇11例;15例发生DIC的产妇,年龄26~37岁,初产妇13例,经产妇2例。

1.2凝血、纤溶指标检测方法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血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D-二聚体(D-D)使用金标仪。

1.3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有阴道大出血,出血为持续不凝血,瘀斑等,出血量1000~3000mL,均导致不同程度失血性休克,15例DIC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肾、肝等器官功能衰竭。

1.4诊断标准
第7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DIC诊断标准,有下列3项或以上异常者诊断为DIC:(1)血小板4.0g/L;(3)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动态变化;(4)3P试验阳性或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20mg/L。

1.5方法
将我院就诊的100名健康产妇与15例发生DIC的产妇,分别进行凝血与纤溶系统产前检测,同时对15例DIC的产妇发生后检测分析。

1.6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计量单位都以(x-±s )表示,组间比较用t 检验,P
2结果
2.1一般资料比较(表1)
2.2对100例健康产妇与15例发生DIC的产妇产前及DIC发生后检测凝血、纤溶指标分析(表2)
总结,从表2不难看出健康孕妇结果产前状态各种凝血相关时间缩短,Fib升高;而发生DIC 的产妇在产前状态时就有各种凝血时间延长,Fib降低,D-D升高;并随着DIC的发展产后检测结果各种凝血时间延长,Fib降低,D-D升高,3P试验(+)。

3讨论
产科DIC病情一般比较复杂,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当发现后往往已失去抢救的最佳时机,所以产科DIC的早期诊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产科DIC的临床表现是出血、休克和栓塞为主,特别是出血,除子宫出血外,还应注意血尿、针眼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DIC的必备条件。

健康生理状态下,凝血和抗凝血处予动态平衡,妊娠时机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代偿性地纤溶功能增加,以保持凝血和纤溶的动态平衡。

PT是人为加入特殊物质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使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这是目前判断受检者是否缺乏外源性凝血因子的惟一指标,也是监测口服抗凝药用量的首选指标。

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TT是检测凝血、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一个指标。

FI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
白质,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其升高往往与急性期反应蛋白增高同步。

血浆D-D水平反映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

产科DIC患者PT、TT、APTT升高提示机体凝血功能亢进,D-D升高提示继发性纤溶的发生,PT、APTT、Fib、TT、D-D可作为早期诊断产科DIC的敏感指标。

产前孕妇的凝血功能状态变化是一种妊娠适应性变化,但易使母体血液处予血栓形成状态,对产妇进行血液凝血与纤溶系统指标检测,可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DIC的发生并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董绍英.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4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1):38~39.
[2] 刘泽霖.DIC的研究进展-诊断标准的探讨[J].血栓与止血学,2001,7(2):93~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