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研究与实践

合集下载

工程训练实践心得体会

工程训练实践心得体会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在学校的工程训练课程已经接近尾声。

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锻炼,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以下是我对这次工程训练实践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工程训练之前,我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一直抱有一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态度。

然而,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理论知识并非空洞无物,而是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机械设计制造中,了解各种材料的性质、加工方法以及力学原理,对于设计出合理、可靠的机械结构至关重要。

同时,实践经验也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理论知识,使我对机械设计的认识更加全面。

二、动手能力的提升工程训练课程让我有了大量的动手操作机会,这使我受益匪浅。

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如锯、刨、钻、铣等,这些技能对于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处理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加工零件时,如何调整刀具参数、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等,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

通过这次实践,我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工程训练课程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

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首先,团队成员要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其次,要善于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在工程训练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难题,如零件加工精度不够、装配出现问题等。

在这些情况下,团队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探讨,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

此外,团队协作还体现在资源共享上。

在工程训练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共同的难题,这时团队成员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分享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四、对工程行业的认识通过这次工程训练实践,我对工程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工程行业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行业。

在现代社会,工程技术不断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为工程行业带来了无限可能。

关于工程训练及实习报告4篇

关于工程训练及实习报告4篇

关于工程训练及实习报告4篇工程训练及实习报告篇1这学期的工程训练就这样结束了。

经过这些天的学习,或多或少课程地从中获得了一些收获。

当然对我来说它不仅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更让我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技术,打动了内心。

不同专业的同学们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团队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实践操作,以获取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

当然这样短时间的集中实习,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要让每一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每一个工种,从时间上来讲这也是不可能的。

而真正的目的在于,要我们在每次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接触到了新的事物,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独立的去探索尝试,甚至需要融入自己的创新思路。

通过老师简单讲解,我们自己亲手实践,不但让理论实践化,更让我们加深了对工程训练原理的理解。

我们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就像我们接触到的车工,虽然明知它的危险性很大,但还是要求每个同学都要亲自去操作而且要加工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大家敢于尝试的勇气。

工程训练概论上老师大致讲了实习内容,着重强调了实习的安全过后,首先实习的是数控机床,虽说之前都没接触过,但听老师讲解过后,就感觉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在讲完机床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项过后,老师就给了我们时间,让我们自己去设计自己的工件,这不但是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其工作原理,还增强了我们自身的创新意识。

老师还让我们自己把自己设计的工件输入机床,不但亲自操作了机床,还检验了我们自己的工件是否合理,操作步骤是否正确。

如果时间充裕,老师还会给加工出来,给我们作纪念。

钳工、焊接、车削、铣削、铸造、自行车拆装,这些无一不是工件加工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也是最实用的方法。

课后同学们之间调侃时就说这些实习项目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

特别是钳工、铸造,它既需要你用心仔细,还需要你有足够的力气,才能很好地完成实习。

当然车削和焊接可能是这些中最危险的项目吧!不能因为危险就不做了吧,这就需要我们加倍小心,实时牢记安全。

新形势下工程训练安全文化体系研究与实践

新形势下工程训练安全文化体系研究与实践

1SSN1672-4305 实验室科学第21卷第2期2018年4月CN12-1352/N LABORATORY SCIENCE Vol. 21 No. 2 Apr. 2018新形势下工程训练安全文化体系研究与实践毕海霞\成玉飞2,王铁成、马玉琼、郑红伟、师占群\张艳蕊1(河北工业大学1.实验实训中心;2.体育部,天津300401)摘要:安全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环境对于高等院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做好工程训练和工程文化的双重建设,用工程训练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参加实训的学生,激发学生“安全 实训”的自觉意识,建立长效的安全保障机制以确保实训教学安全。

故此,创建了以“学生为本,预防为主,安全为先”为理念的新形势下工程训练安全文化体系,以满足新形势下工程训练安全保障的要求。

关键词:工程训练;安全文化;学生为本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4305.2018.02.060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safety culture systemof engineering train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B1Hai-xia1,CHENG Y u-fei2,WANG Tie-cheng1,MA Y u-qiong1,ZHENG Hong-wei1,SH1Zhan-qun1,ZHANG Yan-rui1(1.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2. Physical Education,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300401,China)Abstract :The safety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n the course of engineering training,do well doubl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and engineering culture,use the engineering training safety culture shape every student so as to arouse safety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of students,and establisha long-term security guarantee mechanism to ensure teaching safe. So by “Student-oriented”,precau­tion crucial,safety “first” for the idea,establish a security culture system of engineering training to meet training-teaching requirements.Keywords: engineering training;safety culture; student-oriented工程训练中心作为高校进行实践教学和科学研 究的重要基地,是将大学生从科学理论的殿堂引人 工程实际的桥梁。

工程文化教育理念解析

工程文化教育理念解析

工程文化教育理念解析【摘要】工程文化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关乎个人素养的提升,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本文通过对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解析,首先介绍了工程文化的概念与特点,强调了其注重实践与创新的特性。

其次探讨了工程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接着分析了工程文化教育的目标与方法以及实施策略,提出了提倡跨学科融合与跨界合作的发展模式。

最后讨论了当前工程文化教育面临的现状与挑战,并强调了发展工程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文章最后指出了促进工程文化教育发展的方向,展望未来工程文化教育的发展潜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工程文化教育的发展,为建设创新型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工程文化、教育理念、概念、特点、重要性、目标、方法、实施策略、现状、挑战、必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工程文化教育理念解析工程文化教育理念解析是指通过对工程文化的深入探讨和理解,构建并实践相应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综合能力。

工程文化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工程精神,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旨在打造一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队伍。

工程文化教育理念解析的核心在于将工程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人生观和职业态度,推动工程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2. 正文2.1 工程文化的概念与特点工程文化是指在工程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体系。

工程文化的概念包括了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工程规范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工程实践中的一种理念和精神。

工程文化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技术导向:工程文化强调技术的重要性,注重技术创新和技术发展,倡导工程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水平。

2. 团队合作:工程文化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倡导工程师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 严谨求实:工程文化要求工程师们做事严谨、求实,不能草率从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来进行工作。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一、引言工程教育是一种注重实践和应用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贯彻工程教育理念,并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践。

二、工程教育理念与课程教学的结合1. 理念解读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工程思维的培养。

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实践操作,注重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的培养。

2. 课程教学贯彻在课程教学中,贯彻工程教育理念需要从教学目标、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进行设计和调整。

教学目标要与工程教育理念紧密结合,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的培养。

课程内容要贴近实践,引入真实的工程案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团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手段要多元化,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的评价,通过项目报告、实践操作和综合考核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2. 课程内容的优化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我们引入了大量的真实工程案例和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机械原理课程中,我们引入了几个与机械实际应用相关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机械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的创新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尝试引入了启发式教学和团队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工程制图课程中,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制图项目,让学生团队合作,分工协作,通过实际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在评价手段上,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的评价。

在机械设计课程中,我们采用了项目报告、实际设计作品和综合考核等方式进行评价,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

工程训练心得体会

工程训练心得体会

工程训练心得体会在工程训练中,我通过实践和学习逐渐领悟到了许多关于工程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我发现,工程训练不仅是一种技术实践,更是一种心态和态度的培养。

在这一过程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程实践方法和心得体会。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工程训练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和对工程实践的理解。

一、工程训练的意义在工程训练中,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验证和运用这些知识。

工程训练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工程训练,我们可以跳出课本知识的束缚,真正感受并理解工程实践的难度和复杂性,进而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

二、工程训练的内容在工程训练中,我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实践项目,包括设计、制造、测试、调试等各个环节。

这些项目不仅需要我们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更需要我们具备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工程训练中,我们要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要学会和队友一起合作完成任务。

在团队协作的过程中,我们会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也会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三、工程训练的挑战在工程训练中,我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有时,我们会遇到技术难题,需要不断推敲和尝试才能找到解决方案;有时,我们会遇到团队合作的问题,需要耐心沟通和协商才能达成共识;有时,我们还会面临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灵活应对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这些挑战都是对我们能力和素养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磨练。

四、工程训练的收获在工程训练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收获。

首先,我深刻理解到了工程知识的重要性和实践技能的必要性。

工程知识是我们进行工程实践的基础,实践技能是我们进行工程实践的保障。

其次,我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团队协作中,我学会了倾听和沟通,学会了分工合作和协商共识;在解决问题中,我学会了分析和思考,学会了勇敢尝试和不断尝试。

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总结(3篇)

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工程训练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工程训练,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本次工程训练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为今后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二、实践内容与过程1. 实践内容本次工程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机械制图与CAD软件应用:学习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掌握CAD软件操作,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等。

(2)机械加工工艺与设备: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加工方法,熟悉各类加工设备。

(3)金属工艺学:学习金属材料的性质、热处理工艺、焊接技术等。

(4)电气控制与PLC:学习电气控制原理,掌握PLC编程及应用。

(5)数控加工技术:了解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掌握数控编程及操作。

2. 实践过程(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自学等方式,掌握工程训练相关理论知识。

(2)实践操作:在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如机械加工、电气控制、数控加工等。

(3)项目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工程产品。

(4)成果展示:组织成果展示活动,分享实践经验和心得。

三、实践收获1. 提高了工程意识:通过工程训练,使学生认识到工程的重要性,培养严谨、求实的工程态度。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类工程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动手能力。

3. 培养了创新精神:在项目设计环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工程产品。

4. 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团队成员相互配合、沟通,共同完成项目。

5. 增进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四、实践不足与改进措施1. 不足之处(1)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部分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未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

(2)实践时间不足:由于课程安排等原因,实践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未能充分锻炼实践能力。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工程文化建设与实践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工程文化建设与实践

0引言新工科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不仅应该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前沿科技发展动态,而且应具有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工程文化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以及“潜移默化”的过程,营造工程文化环境,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文化素养[1]。

工程文化是工程、科学及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2]。

近年来,工程文化逐渐被高校及企业所关注,工程训练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教育平台之一,是高校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石。

各高校也在纷纷探索工程训练中心的环境建设,而环境建设的内涵比较丰富,从不同视角有不同划分如软、硬件环境、育人环境、人文环境、管理环境、创新创业环境等,只有将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工程训练中心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让学生认知工程的含义,了解工程文化,理解工程,热爱未来可能所从事的工作[3]。

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工程训练中心以准工业现场的环境,积极探索工程训练中心特色文化建设,包括软硬件建设、管理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等。

目的是通过中心工程文化建设,激励实践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型实践教学的实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创新型实践教学提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程文化,创造具有科学内涵的实践环境,促进中心的科学发展。

1加强工程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工程训练中心的工程认知文化、创客文化、社团文化及企业文化建设是实施工程教育主要组成部分。

4个文化建设对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及工程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文化育人作用,对实训教学的开展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促进文理交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国内各个高校不断加强工科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但是针对文、理等学科专业,工程素质教育却很少,造成工科学校培养的文、理科学生与文科学校培养的差异不大[4]。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一、工程教育的理念工程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创新、跨学科、实践和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们在工程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主思考、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教育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二、工程教育的贯穿教学1. 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要想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首先就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却显得有些欠缺。

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2. 设计项目驱动的学习在工程教育的课程中,可以通过设计项目驱动的学习来贯穿工程教育的理念。

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不同的项目设计和实践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跨学科融合实践教学工程教育还强调的是跨学科融合实践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4. 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和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竞赛和实践活动是贯穿工程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与相关的竞赛和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工程教育的案例分析1. 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的实践清华大学一直致力于工程教育的实践探索。

他们提出了一种名为“全人工程”的教育理念,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校开设了《工程实践与设计》、《科学与工程伦理》等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融入实践和创新。

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工程方法,培养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南理工大学在工程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

学校将工程实践课程纳入到了本科生的教学计划中,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

学校还建立了一批工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条件。

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和创新精神。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程教育在教育领域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程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注重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教育理念。

而在课程教学中贯穿工程教育理念,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并通过实践来证明这一理念的有效性。

一、理念介绍工程教育理念是一种注重实践的教育理念,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强调实践能力。

工程教育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注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其次是培养创新能力。

工程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最后是重视团队合作。

工程教育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的目标。

二、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理念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

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设一些与工程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工程设计”、“创新实践”等,以满足学生的培养需求。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引入项目驱动式教学和问题导向式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评价体系上,可以注重对学生的项目实践成果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实践探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具体实践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例进行阐述。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进行了一些课程的拓展和设计。

在《机械制造工艺》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工程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通过设计和制作一个小型机械装置来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电子电路原理》课程中,我们增设了“创新设计”项目,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具有创新性的电子产品,并完成相应的实物制作和演示。

工程文化认知实训报告总结__范文模板

工程文化认知实训报告总结__范文模板

工程文化认知实训报告总结范文模板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工程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培养和传承一种特定行业的价值观、标准和习惯。

这种文化涵盖了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项目管理、工艺技术、质量控制以及与利益相关者的良好沟通等。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工程文化,提升自身在工程领域的能力和素质。

1.2 文章结构本报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正文、实训过程与方法简介、实训成果与认知总结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工程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并阐明本报告的目的;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工程文化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以及其在实训中的应用与体验;实训过程与方法简介部分将介绍实习环境和资源准备、实习内容和任务安排以及实习方法和策略选择;实训成果与认知总结部分将总结个人在实训中的成长与收获,并进行对工程文化认知提升和理解深度分析;最后,在结论部分回顾实训过程与目标达成情况,并突出重申本报告的主要观点。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总结工程文化认知实训的整个过程,并系统分析工程文化对工程项目的影响以及个人在实训中对工程文化的认知提升。

通过这些总结和分析,进一步思考和规划如何拓展工程文化学习,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向读者传递关于工程文化重要性和意义的信息,促使更多人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2. 正文:2.1 工程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工程文化是指在工程项目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包括对于工程价值观、工作方法、组织模式和沟通方式等方面的共同认同和约定。

工程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工程文化强调专业性和技术性。

在工程项目中,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并按照一定规范和标准进行工作。

其次,工程文化注重团队合作和协同效应。

在大型工程项目中,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需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和交流,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另外,工程文化要求高度关注安全与质量。

安全是每个工程项目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而质量则是保证最终成果符合标准和要求的重要因素。

对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研究与实践

对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研究与实践

现在高校工程训练中多存在注重工程实践而轻视人文的现象,这样会导致学生虽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但也存在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素质较低和人文修养不够。

为使工程文化理念渗透到工程训练中,让学生在工程训练中感受到工程文化,黑龙江科技大学工程训练增加了“工程文化概论”的认知教育环节,每学年5000多名新生开设此课,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参观、调研等多个环节,将工程文化理念渗透到工程训练中,使学生能够铭记责任,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践行工程文化。

在工程训练中,教学方式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主,在此环节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其意义就是发挥工程文化在实践中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工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让学生明白科技的真正含义是科技的发展与人类自身及自然环境相融合。

1 工程文化理念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做事求精、严谨、认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 ,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培养工程人才的整个过程其实应该是在整个工程活动过程中要进行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工程文化教育的内外兼修才是工程训练的最终目的,工程文化就是要强调人在客观世界的主导地位,任何的高科技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如果偏离人的目的,忽视人自身的本质与价值,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对人类自身造成戕害。

2 工程训练中工程文化的渗透的意义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欢笑”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很多的“泪水”,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道德危机等。

这些问题究其原因,应该是工程师在进行某一工程的过程中,缺乏完整性、系统性的大局意识,没有践行真正的科技价值观,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要以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为基础。

无论什么样问题的发生,背后都少不了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的工程师们的推波助澜。

从这个层面上讲,人在其中的作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尤其是那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工程师们。

所以渗透工程文化理念主要是强调人在客观世界的主导地位,偏离人的目的,忽视人自身的本质与价值,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对人类自身造成戕害。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一、工程教育的理念工程教育是一种以学术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跨学科、系统性和协同性。

工程教育的理念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工程师,更是为了培养一种创新、实践、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通过既定的项目或任务,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勇于实践,敢于挑战的精神。

二、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实践和探索1. 设置项目化的任务工程教育的理念要求课程教学要贯彻项目化的教学任务。

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项目化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在物理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机械或电路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搭建,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在生物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些调查或实验项目,让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生物的奥秘。

通过这些项目化的任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引入跨学科的知识工程教育强调跨学科、系统性和协同性,课程教学全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引入跨学科的知识。

在科学课程中,可以引入一些工程领域的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科学与工程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又如,在工程课程中,可以引入一些生物或化学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工程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协同能力。

跨学科的知识引入,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工程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或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和探索,学生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为将来的工程实践奠定扎实的基础。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工程教育强调协同性,课程教学全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工程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工程教育不仅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工程人才,更能够影响人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因此,工程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

在工程教育中,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理念不仅代表了教育的方向和目的,也代表了教育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要让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和实践:一、能力导向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让他们在实践中成为有用之才。

因此,能力导向是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关键之一。

在教学中,要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等,让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二、工程实践工程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实践。

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学生需要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实际的操作,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不断总结经验,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利用工程实践项目搭建校内企业,将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运用在校内创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创新思维工程教育理念强调创新思维。

因此,课程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不断尝试,不断创新。

学生可以在设计课程中探索独特的思考方式,并通过实践验证其设计的可行性。

通过课程教学的不断创新,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四、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工程教育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实工程项目中,一个人难以完成所有的任务,因此,合作是必要的。

课程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技能,让他们能够与他人协作,在协作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并形成集体智慧。

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也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我们应该以工程教育的立法和实践作为出发点,探索如何将工程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并将学生培养为高质量的工程人才。

工程设计中的创新理念与实践

工程设计中的创新理念与实践

工程设计中的创新理念与实践一、工程设计中的创新理念在工程设计领域,创新理念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创新理念不仅仅是指技术上的创新,更包括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

只有不断引入新的理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创新理念的实践在工程设计实践中,创新理念的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设计团队需要具备开放的思维,不断接受新的观念和想法。

其次,要注重跨学科合作,吸收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为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要积极借鉴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学习其成功经验并加以运用。

最重要的是,要勇于挑战传统,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尝试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三、创新理念的案例分析以某大型建筑设计项目为例,设计团队在项目初期就确定了“人性化设计”为核心理念。

团队成员通过深入调研用户需求,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最终设计出了一座融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建筑。

该项目不仅在设计上获得了多项专利,还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好评。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创新理念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四、创新理念的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设计领域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创新理念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设计,致力于打造更加人性化、环保和智能的产品和工程。

只有不断追求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工程设计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总之,创新理念是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才能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设计师们能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为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产品和工程。

工程文化认知实训报告

工程文化认知实训报告

工程文化认知实训报告一、实训目标与意义本次实训的目标是深入理解工程文化的内涵,掌握工程管理与沟通技巧,培养安全教育与职业操守,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参观与学习,提升对工程文化的认知。

实训的意义在于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工程伦理素养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工程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工程文化的概念理解工程文化是一种以工程技术为背景,以创新、协作、诚信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形态。

它涵盖了工程管理、工程技术、安全教育等方面,强调团队合作、诚信责任和持续改进。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通过对工程文化的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工程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

三、典型工程文化案例分析本次实训选取了若干典型工程文化案例,包括国内外知名工程建设项目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我们认识到工程文化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习了如何在实践中践行工程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四、工程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工程管理是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通过讲座、小组讨论等形式,学习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同时,我们接受了沟通技巧培训,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安全教育与职业操守培养安全是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系统学习了工程建设安全知识,掌握了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我们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深入理解职业操守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六、实际工程项目参观与学习为了更好地理解工程文化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我们参观了当地的一些实际工程项目,了解了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过程。

通过实地参观与学习,我们对工程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七、小组讨论与个人反思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通过小组讨论,我们相互启发、共同成长。

同时,我们进行了个人反思,深入剖析自己在工程文化认知方面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工程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新教育模式。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与工程的发展迅速,传统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对于高素质工程人才的需求。

因此,怎样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注重工程教育的理念建构工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要将工程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实现学生实践经验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因此,注重理念建构是工程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探索性学习和问题解决为主要手段,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各种工程应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适度加强工程实践实践能力是工程教育培养的重点之一。

因此,适度加强工程实践,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工程思维和方法,培养出他们具备高水平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过程中,实践的涵义应比传统含义更加广泛。

从实践教学的角度而言,将实践教学融入课程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本质、发展方向,并在实践中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三、关注课程教学的课程设计和过程管理教学的优化设计和教学管理是关键因素,能够帮助教学过程有效达成理想目标。

在工程教育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和完善方案的制定,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全面性等。

因此,老师要抓好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设计课程内容、课程进程管理、实验技术设计、课程评估、成果检查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强调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工程教育的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教学方法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和不同的学生群体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因此,老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实际需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力争让学生在教学中发挥主动性,增强提问、解决问题和学习能力。

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工程教育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对工程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认可。

工程教育是一种以工程实践为中心、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形式。

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是探索和实践工程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在教学的设计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更多地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实践环节。

而融入工程教育理念的课程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和运用。

例如,在某些工科类的课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设计、制作原型产品或者编写程序,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这种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工程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

学生在课堂中,应当被鼓励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是不成熟的想法,这时候老师需要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程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安排让学生自主探索的环节,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和思维模式。

最后,在考核的方式上,应当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

工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而这些因素都需要在学生综合素质表现中有所体现。

因此,在考核方式上,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理论成绩,也要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表现。

例如,可以对学生的产品原型进行评估、对学生的作业设计提出具体的实践操作建议等。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理论指导下,教学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尤其是在工程教育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在真正的实践中锻炼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职场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工程训练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韩志民杜林娟邹新凯罗凤利李素燕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16期
[摘要]科学技术既能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也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其实这并不是科技本身的固有性质,而是科技工作者的人文精神缺失造成的。

通过对目前工科大学开设的工程训练教学环节分析,并指出存在注重工程实践而轻视人文的不足。

提出工程文化理念渗透到工程训练中的意义,并提出具体做法。

[关键词]工程文化;工程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现在高校工程训练中多存在注重工程实践而轻视人文的现象,这样会导致学生虽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增强,但也存在人文知识匮乏、人文素质较低和人文修养不够。

为使工程文化理念渗透到工程训练中,让学生在工程训练中感受到工程文化,黑龙江科技大学工程训练增加了“工程文化概论”的认知教育环节,每学年5000多名新生开设此课,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参观、调研等多个环节,将工程文化理念渗透到工程训练中,使学生能够铭记责任,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践行工程文化。

在工程训练中,教学方式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主,在此环节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其意义就是发挥工程文化在实践中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工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让学生明白科技的真正含义是科技的发展与人类自身及自然环境相融合。

1 工程文化理念
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做事求精、严谨、认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培养工程人才的整个过程其实应该是在整个工程活动过程中要进行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工程文化教育的内外兼修才是工程训练的最终目的,工程文化就是要强调人在客观世界的主导地位,任何的高科技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如果偏离人的目的,忽视人自身的本质与价值,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对人类自身造成戕害。

2 工程训练中工程文化的渗透的意义
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欢笑”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很多的“泪水”,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道德危机等。

这些问题究其原因,应该是工程师在进行某一工程的过程中,缺乏完
整性、系统性的大局意识,没有践行真正的科技价值观,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要以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为基础。

无论什么样问题的发生,背后都少不了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的工程师们的推波助澜。

从这个层面上讲,人在其中的作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尤其是那些具有专业技能的工程师们。

所以渗透工程文化理念主要是强调人在客观世界的主导地位,偏离人的目的,忽视人自身的本质与价值,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对人类自身造成戕害。

让学生掌握科学精神的真正含义,人文精神作为工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为科学的发展点亮启航灯。

目前,我校实训中心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开设针对机械材料类专业“机械工程训练”和非机工科类、文科类“工程训练Ⅰ、Ⅱ”课程,在工程训练过程中渗透工程文化理念主要是强调科技以人为本,工程以文化为导向,不只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或蕴含创新潜能的工程师,更应培养成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工程师。

针对“工程训练Ⅱ”的学生,他们指的是数学、财务和管理等理学、人文和管理等专业,非工科类学生对工程知识了解很少,他们的特点是缺乏机械知识,甚至工程图纸都看不懂,刚参加工程训练时,听不懂机械及机械加工方面的知识、术语,更看不懂图纸,听不明白看不懂当然就没兴趣学习了,就更加缺乏工程训练的热情。

针对“机械工程训练”的机械材料类专业和“工程训练Ⅰ”的非机工科类专业学生,虽然他们对机械工程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于工程训练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实训就是“干活”、就是“打磨锤头”上。

所以如何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渗透工程文化理念主要是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工程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工程与人文的关系,工程离不开人文,增强学习人文的使命感。

3 工程训练中工程文化的渗透
在整个工程训练的教学环节中,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探索与实践。

3.1 讲座
通过开设“机械工程与文化”“环境工程与文化”“科技伦理与文化”等八个专题讲座,通过对各个传统工程领域的介绍来剖析蕴含在工程背后的文化因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文化对于工程的影响,达到唤醒工程文化情怀的目的,使学生認识到文化对于工程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工程文化素质,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正确的工程意识。

3.2 调研
针对“交通工程与文化”和“建筑工程与文化”等讲座,开展了让学生从身边生活出发,切身体会工程中蕴含的文化影响力的调研环节。

以建筑为例:从各建筑物选材、颜色花纹、年代背景、建筑形式等多方面入手,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科技要以人为本的工程意识的内涵。

调研之后,开展调研讨论(分享)、撰写调研报告、PPT制作和课堂演讲等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乐趣,在生活中体会工程文化内涵,使学生明白工程离不开文化,文化指导工程,从而树立工程文化情怀。

同时也培养学生资料搜集及整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更包含爱国主义教育。

3.3 参观
参观是工程训练的认知环节,通过对我校创新作品、实训中心工程训练实操过程和先进的设备等参观,为学生提供一手的工程案例,使学生对工程有个感性认知,从中感受到机械加工的神奇,增强学生对工程的使命感,为后续的工程训练做好铺垫。

通过对“工程文化教育长廊”的参观,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历史,增强对将来从事科技工作的信心和使命感,也体会科技发展对人类及环境带来的“欢笑”与“泪水”正反两方面影响,从中更加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及文化对科技的影响。

3.4 实践环节
在工程训练实践环节也加强工程文化教育。

通过工程文化理念的渗透,把学生从简单的动手操作中引到拥有工程意识的人文素质上来。

在针对非工科学生,增加趣味教学环节,利用谐音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上“铣削加工”课时,以“削铁如泥”导入课程,能使学生在上课之初就对本次课程产生兴趣。

开展“我与机器”“工程技术的背后”等散文、诗歌征集活动,在“痛苦的工程训练中”,也充分体现了“快乐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明白工程训练不仅仅是动手操作机器,加工零件,且工程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并不定时地将较为优秀的作品“发表”在黑板上,这样不但使学生有了参加工程训练的自豪感和信心,增强了参加工程训练的积极性,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对“工程”文化的认知,加强人与工程、工程与文化的理解,重点培养学生的安全、质量、团队协作等工程意识。

4 结语
工程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人文素养,但是它更强调被教育忽视已久的人文精神的传递,通过工程文化理念在工程训练中的渗透,从学生在训练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工艺、注重工程质量和会造成哪些负面影响入手,引导学生运用科技向造福人类的方向发展,对机械和工科非机械类学生来说,可以提高他们的工程文化素养,对提升工程品质、降低工程事故都有重要的意义。

对非工科类学生来说,工程训练工程文化在人文情怀培养、人格塑造、职业道德形成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莉莉等.二级学院工程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北方经济,2016(12).
[2] 朱荣福等.基于专业认证理念的工程文化建设[J].价值工程,2017(17).
[3] 张增凤等.论工程实践教学中蕴含的文化观[J].教育探索,2015(03).
[4] 石晶等.基于工程文化教育理念的应用型人才素质教育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35).
[5] 张增凤等.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文化教育研究现状与特点[J].黑龙江教育,2017(05)
[6] 韩现龙.非工科类大学生工程认识实习课程建设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5).
[7] 鞠晨鸣.以工程训练为载体的大学生工程文化素养培育路径探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12).
[8] 韩志民等.铣削工程训练改革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7(12).
[9] 马新莉等.工程文化教育背景下工科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5(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