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合集下载

学校14—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卷历史(附答案)

学校14—15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试卷历史(附答案)

沭阳银河学校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一历史试题12月12日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嫡长子继承制B.礼乐丧葬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2.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A.规范宗教仪式B.传承中华传统C.禁锢人们思想D.阻碍社会进步3.《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4.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

”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6.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

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

这主要反映了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7.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定,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

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八股之风愈演愈盛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C.科考规范愈加严格D.君王名号不再避讳8.晚清诗人张维屏有诗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我校于2014年9月28、29日进行了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这是执教初三144、145班的第一次月考,本次考试主要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为主,同时也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能够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展开,现将本次月考的初三年级历史试卷做个分析。

一、试卷分析本试卷与中考试卷设置的题型与分值一样,具体为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5分):二、简答题(2个小题,共8分);三、材料解析题(2个小题,共22分);四、探究题(15分)。

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范围是九年级上册1—8课的内容,即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帝国、第一次工业革命。

具体知识点和所占分值为:知识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探究题总分值文艺复兴运动8 1 3 0 12新航路开辟8 4 0 0 1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 2 0 11 15美国独立战争 2 0 6 0 8 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帝国 4 1 8 0 13 第一次工业革命 6 0 5 4 15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本试卷中,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分配较为均衡,非选择题中,新航路开辟、美国独立战争等知识点的考查较少。

本试卷题型和分值的分配较为合理,基本上没有偏题、怪题。

但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对材料的分析、概括、归纳能力较多,因此把此题作为刚升初三的第一次月考难度系数较大。

二、成绩统计及分析1、一分三率统计一分三率为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和低分率,现将初三年级各班的一分三率统计如下:一分三率140 141 142 143 144 145 年级数据班级平39.10 38.44 36.73 36.16 42.00 43.30 39.22均分及格率38.46 38.46 30.77 26.00 51.92 56.60 40.51 (%)优分率5.77 0 3.856.00 3.85 5.66 4.18 (%)低分率9.62 15.39 21.15 12.00 11.54 3.77 12.22 (%)注:本试卷总分为75分,优分为60分以上,低分为22.5分以下(按百分制)2、分数段统计分数段数据班级(((年)级140(52)141(52)142(52)143(50)144(52)145(53)年级(311)最高分67 59 73 63 62 65 73最低分6 12 14 12 16 13 660—753 0 2 3 2 3 1350—5912 13 9 7 16 13 7045—495 7 5 3 9 14 4322.5—4427 24 25 31 19 21 14722.5以下 5 8 11 6 6 2 38从上表可以看出,我校九年级311名考生中,60分以上的学生共只有13名,占4.18%;及格人数共有126人,占40.51%;22.5分以下的学生全校有38人,占12.22%。

江苏省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江苏省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江苏省高三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2题;共64分)1. (2分)(2017·新课标Ⅰ)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今北京)。

分封()A .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 .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 (2分)(2017·衡阳模拟) 范蠡认为:“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编者注:这里的二十、九十是指每石粮的价格)。

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

”这种观点实质上()A . 在强化重农抑商政策B . 肯定了农商并重的思想C . 片面强调农业的重要性D . 反对提升商人的地位3. (2分)(2017·惠州模拟) 据统计,1890年上海机器织布局一般工人平均月工资是5元银元左右,同一时期武昌织布官局的工人月工资是7-10元,熟练的技术工人能达到30元甚至更多。

而1883年直隶普通农民除去各种赋税折算每月收入不过1元多。

这说明了()A . 农民和工人之间的矛盾尖锐B .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 . 新的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D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4. (2分)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详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

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A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B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C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D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5. (2分)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选修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卷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三选修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卷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监测试卷高三历史(选修) 2015.0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A.封建制度无法有效运行 B.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C.分封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 D.圣贤在分封世袭制下很难出现2.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来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

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来,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

”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3.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 C.尊卑等级意识 D.以民为本思想4.某学者认为“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不能为该观点提供佐证的是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C.“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5.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面有两种说法。

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

日入前七刻,击证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教师版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教师版

2014----2015学年高三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第I卷(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4广)“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2.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3. “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

”这反映出唐代( )A.宰相有职无权B.皇权至高无上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D.尚书省地位下降4.(2014北)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5.(2014广)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

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6.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一定程度上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7.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

而战争的那些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地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解析:A 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说明清政府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这是问题的表面现象,从本质上说明清政府缺乏对鸦片战争的深度反思。

中学等三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中学等三校2014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

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

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可见县邑制的出现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2.英国人费利斯·比托在19世纪中期随列强侵略中国时曾拍摄了一组照片。

右图是侵略者占领大沽炮台后的情景,此外还有一张北京雍和宫正门的照片,这组照片反映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

”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A.《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C.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D.《约法》被毁有其必然因素4.“(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

……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

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

”这说明清代军机处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5.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这些论断A.促成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诞生B.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D.推动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战略出台6.古代雅典就大会发言作出这样的规定:“任何人在五百人会议或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必须针对当时讨论的议题,不可同时讨论两个独立的议题。

江苏省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冯天瑜著《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下列言论体现两翼思想的是A.清净无为天下正——明主治吏不治民B.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知其雄,守其雌——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D.反者道之动——治强生于法2.《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组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是A.在私营作坊工作 B.职业世袭C.频繁地更换工种 D.临时工人3.如图,元政府设置了一个东西延伸的带状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将两个大的蒙古都万户府重兵驻扎于此。

另外,又将秦岭、汉中、北川的险地划归陕西行省,也驻有一个蒙古都万户府。

元政府上述做法的目的不包括A.保障首都安全 B.就近指挥,防止江南四行省反抗C.实现以北制南 D.以山川形便划行省界,防止割据4.如果要研究明代设立内阁制的情况,以下哪些古籍应在查阅之列?①《东京梦华录》②《明史·职官志》③《明史·太祖本纪》④《明成祖实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④5.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求善而不存真 B.有很强的封闭性 C.缺乏理性精神 D.落后于西方国家6.英国汉学家理雅各(1815-1897年)的代表作《中国经典》中说:“自古老的封建帝国消亡,秦建立专制国家始,中国就再没有出现过革命,而只是统治者和朝代的更替……在西方人看来,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从已经存在了大约2000多年的旧事物向将会变革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的更新的西方思想转变的出发点”。

江苏省高三上册历史12月月考试卷(四)

江苏省高三上册历史12月月考试卷(四)

江苏省高三上册历史12月月考试卷(四)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6高三下·保定期中) 西周时,公、卿、大夫、士等爵号,是贵族权势的等级符号,拥有爵级者,构成了一个高贵的阶层。

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

这一变化说明()A . 秦汉爵秩等级的开放性B .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变弱C . 血缘世袭制走向终结D . 秦汉官僚的等级性2. (2分) (2017高二下·信阳期中) 春秋后期鲁国“初税亩”和齐国“相地而衰征”的共同影响是()①增加了国家收入②承认了土地私有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③④D . ①②3. (2分)《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下苦秦久矣。

” 其表现有()①战乱频仍②民族矛盾尖锐③刑罚严酷④土地兼并严重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④D . ③④4. (2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

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A . 商品经济的发展B . 井田制的瓦解C . 冶铁技术的进步D . 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5. (2分)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指()A . 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 . 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 .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 . 中央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6. (2分) (2018高二下·泸县期中) 隋唐立法工作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例律首列“十恶”为常赦所不赦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性质或为危及君权、或为破坏家族伦理,皆在严禁之列。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深受儒家宗法理论影响B . 与孔子“仁爱”思想背道而驰C . 是理学思想的法律体现D . 以维护君主专制为唯一的目的7. (2分) (2017高二上·湖南期中) 史载:“同治以来,上海花商收买花衣,于是轧花场地遍地皆是。

2014高考江苏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4高考江苏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2.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

由此可见唐后期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3.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

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

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

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

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4.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

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

”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5.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6.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7.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解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试卷历史试题

【解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试卷历史试题

页眉内容【解析】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届高三12月月考试卷历史试题2014.1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

试题重点考查:道家思想、官僚制度、小农经济、儒家思想、文人画、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三民主义、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罗马法、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罗斯福新政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注重考查基础的好试卷。

第Ⅰ卷(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题文】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上述中国古代著名诗句反映了崇尚自然的()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解析】B 解析:材料体现了道家中的主张一切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

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对首家思想的特征准确理解。

【题文】2.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

”这表明( )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君主专制”也体现民主性C.皇帝制度经常遭到权臣的控制 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解析】A 解析:从材料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说明官僚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在君主专制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

B、C项“民主性”“控制”说法有误;D项材料中未涉及到中央集权。

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度高三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度高三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度高三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2.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你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________ 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3.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4. 下列近代报刊中,将②③归为同一类性质的理由最恰当的是()① ② ③ ④A.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B.同属于娱乐性为主的报刊C.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D.是不同时期政府的宣传舆论工具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 新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②“文化大革命”的推动③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④科技工作者的贡献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8.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英、法)制造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恃为攻城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

精编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及解析

精编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及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5届高三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产生的影响是A.分封制度加强B.官僚政治确立.宗法制度形成D.井田制度出现2.右图是连环画《水浒传》中的一幅,花和尚鲁智深要求铁匠帮他打制兵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铁匠铺中的工匠自于官营手工业作坊B.当时的私营手工业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D.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3.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4.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他的这一思想主张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宣扬天为万物的本原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5.明人朱国桢在《皇明大政记》称:‚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帝以一一省揽审定。

有不留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字,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强化训练之矣。

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这反映出明代内阁A.继承了之前宰相的全部职责B.上升为中央一级的行政中枢.辅助皇帝处国家军政大事D.获得了‚票拟‛等决策大权6.近代某思想家在其言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2014高三第二次月考

2014高三第二次月考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2. 《国富论》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式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

……假使能在国内外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

”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亚当·斯密A. 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条件优越B.建议西方工业资产阶级尽快打开中国市场C. 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D.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盛赞康乾盛世有利发展3.《史记·龟策列传》载:“太史公曰: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唐虞以上,不可记已。

自三代之兴,各据祯祥;涂山之兆从而夏启世,飞燕之卜顺故殷兴,百谷之筮吉故周王。

王者决定诸疑,参以卜筮,断以蓍龟,不易之道也。

”这反映出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没有形成权力高度集中 B.神权与王权结合C.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4.“超国民待遇”原指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对外企来华投资给予的一种优惠政策的说法。

其实,这种待遇在近代中国就已经出现。

史学界认为:近代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形成,对列强而言,则是在中国国土上取得了超国民待遇。

据此解读,下列条款中外国取得“超国民待遇”典型的表现是A.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B.在沿海沿江增开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保护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开设工厂5.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辛丑条约》B.《辛丑条约》,太平天国,甲午战争C.太平天国,《辛丑条约》,甲午战争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6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

配套K12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配套K12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十二月检测高三历史2015.1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

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A.西周B.秦朝C.唐朝D.清朝【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对领地国家概念的表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可知符合西周分封制的含义,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项中没有实行分封制,排除。

【答案】A2、“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家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翻译题干中的含义是指圣人在分配土地财产之后,确立了分配方式却没有管理制度,故设下了法律,有了法律,却没有却没有掌管的,故设立了官员,有了官员,却没有办法达成统一,于是君主就出现了。

这种思想就为君主的统治提供了必然性和合理性的解释,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 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3、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州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考试时间:100分试卷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答案】B【解析】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是因为当时战乱,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阶级矛盾尖锐。

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是因为当时需要强化君主的权力,巩固国家的统一。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则是因为当时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2、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人的本能。

”假如你同意他的观点,那么你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答案】C【解析】考点:人文主义;程朱理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信息,本题实际上中西方古代思想主张相关内容。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观点,得出这样的认识:“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体现的是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即“人文主义”可以作为论据;“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强调的是压抑人性、维护封建等级,为专制统治服务,即“存天理,灭人欲”可以作为论据。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其余ABD三项均不正确。

3、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的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的主张D.辛亥革命的民主共和的思想【答案】B【解析】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开始向西方学习,而开始向西方学习指的是鸦片战争后的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

本题重在考查学习西方开始于哪一个历史事件。

4、下列近代报刊中,将②③归为同一类性质的理由最恰当的是①②③④A.同为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B.同属于娱乐性为主的报刊C.都为政治运动制造舆论D.是不同时期政府的宣传舆论工具【答案】C【解析】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本题以近代报刊的发展为切入点,考查近代报刊的功能。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通过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务报》是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报纸之一,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二者都是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因此B项错误,故选C。

A项错误,不是简单的报刊,因此并非最恰当的理由;D项错误,二者均不是政府创办的舆论宣传工具,而是变革的舆论阵地。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考点:新中国的教育。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和事实的掌握能力。

①与陶行知有关,④所述内容实际上在民国时期即以出现。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法规,所以②③是正确的。

6、新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②“文化大革命”的推动③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④科技工作者的贡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考点: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根据所学知识②是错误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对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通过排除法。

所以选D。

7、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答案】C【解析】考点:文学成就。

楚辞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助词“兮”、“些”等。

词,诗歌的一种。

因是合乐的歌词,字句不等、形式较为为活泼等特点。

第一句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是宋词的名句;第二句是李白的代表名句,代表了唐代诗歌的特色;第三句是战国诗人屈原的名句,句末带“兮”,显然是楚辞体文学形式,故答案为C。

8、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英、法)制造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恃为攻城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

”这表明李鸿章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答案】D【解析】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和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这三项显然都和李鸿章不吻合,都不能选。

中国落后的根源是落后的政治制度,李鸿章显然也的确未找到。

9、《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

其议论夸诈迁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

”在我国近代史上,在实践中直接运用和发展了这一论调的政治派别是A.地主阶级洋务派B.资产阶级改良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D.农民阶级【答案】A【解析】考点:洋务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国朝节取(注:希望朝廷部分采用)其技能”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强调学习西方部分天文等先进技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观点。

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

10、“上师尧舜禹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与材料所述思想一致的政治派别是A.洋务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资产阶级革命派D.清政府顽固派【答案】B【解析】考点:维新思想。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题干中“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可知是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故B 项正确;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1、1912年5月,梁启超说:“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

”这表明A.中国应首先实行君主立宪制B.民主共和政治在中国根本行不通C.中国在实行何种政体方面存在分歧D.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的潮流【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以近代梁启超的思想变化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

”表明民国初年梁启超的思想由主张君主立宪到民主共和,表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

故选D。

12、2012年是农历的壬辰年“龙年”,右图是“龙年”剪纸画。

对该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B.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C.体现了中国画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D.可以反映文人画的发展和创新【答案】D【解析】考点:中国绘画。

民间剪纸属于民间风情画,和写意画注重画家的心境思想不同,民间风情画是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故选D。

其他各项都是正确的。

13、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答案】B【解析】考点:宗教改革。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宗教改革是宗教内部的改革,是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并未否定宗教和上帝,因此AC 项错误;宗教改革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所以D项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表述错误,且与材料无关。

“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体现了人人平等和灵魂的就得自主权,因此答案选B。

14、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

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A.虔诚信仰上帝B.反对盲目信仰C.实行三权分立D.妇女解放【答案】B【解析】考点:宗教改革。

A项明显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所以排除A项。

C项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与材料内容无关。

D项内容是无关项,所以答案选择B项。

15、《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宋代开封的繁荣景象。

下列场景不可能在北宋出现的是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C.驮运着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D.杂剧《西厢记》在娱乐场所瓦子上演【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宋代的情况。

《西厢记》是元朝的作品,而《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宋朝的景象。

故选D。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工业所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他所描述的现象反映了A.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B.垄断促进科学技术进步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D.国家全面干预科学研究【答案】A【解析】考点:从题干所给信息分析,“实验室”、“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故选A。

17、2011年10月5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前行政总裁乔布斯逝世,走完他在“苹果”的天才之路。

右图为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

”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答案】D【解析】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