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上岗证知识点汇总-内部审计专业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计专业知识

第一章内部审计概论

内部审计是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下,基于经营管理和控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一、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要追溯到奴隶社会。

19世纪下叶,企业内部设立“稽核”职务和部门,实行内部审计制度

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搞好国家审计的基础

1987年中国内部审计学会成立。

2001年经审计署同意,民政部批准将学会更名为协会,使其成为对企业、行政机关和其他事业组织的内审机构进行行业自律管理的全国性社会团体组织

2003年3月,审计署发布了《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二、1941年美国现代内部审计的奠基年

三、内部审计发展的动因分析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基本前提

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需要

外部压力对于现代内部审计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国际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十大发展趋势1、从控制导向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转变

4、内部审计的职能从评价扩展到预测、咨询和保证

6、内部审计从单纯强调独立向更加注重价值转变

10、审计的主要方式从说服转变为协商

第二节内部审计的概念和业务类别

一、内部审计的定义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定义

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被审计单位

二、内部审计的业务类型

三、内部审计的特征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有如下几个特征

1、服务的内向性

2、审查和评价的及时性和广泛性

3、与本单位目标的紧密相关性

第三节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

一、内部审计的地位

内部审计作为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与企事业单位中其他管理和控制措施相比,具有综合性、高层次的特点

内部审计的具体作用

第四节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和人员

一、内部审计机构

1、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

现实中主要五种模式:(5)隶属于财会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失去了审计的基本职能,独立性内审人员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

3、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

必要的权限包括:1、要求报送资料权2、参与决策权3、检察权4、调查取证权5、采取强制措施权6、建议权7、通报批评权8、处理、处罚权

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

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4个基本条件

1、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

2、遵循职业道德规范

3、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4、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

第五节内部审计的行业管理

我国对内部审计的管理工作,过去是行政管理为主,即由审计机关内设的内部审计管理机构负责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

2003年自律性组织,是社会团体法人

明确了协会与审计机关的关系,即协会要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接受国家审计署、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无国资委)

职责范围:(1.内审协会不会为内审机构提供专业服务;2.不会为人事部门提供人事代理活动)机构设置:最高权力机构---会员代表大会

第二章审计程序P27

内部审计程序通常包括审计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三个环节。

审计人员应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判断,完成审计工作。

第一节审计准备阶段

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有:选择审计项目,编制项目审计计划,发审计通知书,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等几项。

一、选择审计项目

这个过程涉及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确认被审计事项;二是确定相关风险因素并评估其重要性程度。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

(1)职工的道德水平及管理目标形成的压力。

(2)管理人员的能力、胜任程度和正直程度。

(8)信息电算化程度。

(10)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及有效性。

二、委派审计人员,编制项目审计计划P28

项目审计计划必须在审计工作开始前得到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书面批准。

三、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向被审计者发出审计通知书

审计通知书内容:

(1)审计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

(2)审计组组长和其他成员名单

(3)对被审计对象接受审计、配合工作的要求

第二节审计实施阶段

一、调查和内部控制测试

在实施阶段的初期,审计人员应调查内部控制的建立情况,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确认内部控制风险,进行符合性测试。

三、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定义

审计证据应充分、有力(有证明力)、相关、有用,以便为审计结果和审计意见、建议提供坚实的基础。

审计证据的三种主要分类是:

*按证据的来源分类:

*按审计程序分类:

*按审计证据证明力分类:

(1)具有充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客观、有力、充足)(外部证据)

(2)具有部分证明力的审计证据。(内部证据,内—外证据,外—内证据)

(3)无证明力(例如,对被审计单位的询问在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

四、审计工作底稿(在正式报告前所有的材料)(对审计证据的整理)

1、种类

包括审计计划,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检查和评价,审计程序及取得的资料,复核过程和审计报告及后续审计的情况。

2、工作底稿的主要内容复核意见由内审负责人签署

3、审核P43

内部审计经理对审核负有全面责任,但可以授权有关人员审核。授权人员应高于底稿编制者的专业能力和职级水平。(复核工作底稿要充分支持审计结论和意见、建议。)

4、使用

●审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归属于企业所有。

●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能调用它。

●任何调用审计工作底稿的行为都要经过内审机构经理的批准。

●可以调用审计工作底稿的人员包括:企业管理层和其他成员,也包括外部审计师。(在有些

情况下,企业外部的其他人员也可以调用审计底稿。但必须得到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或法律顾问的批准。)(内部人员or 外部人员)

第三节审计终结阶段

审计组在审计终结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四项:一是编制内部审计报告;二是报送内部审计报告;三是就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四是归集整理审计档案。

一、编制内部审计报告

(一)内部审计报告的定义

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有效性出去的书面文件。

(二)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

必须达到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的质量要求。

(三)内部审计报告的类型

按审计报告是否正式和完整程度的不同划分

(1)口头报告(为了获得其他相关信息,非最终报告)

(2)中期报告和非正式备忘报告(如审计中,会计政策发生变化)

(3)问题式审计报告

(4)正式审计报告

(5)总结式审计报告

(四)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审计报告的正文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二、有效沟通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

(一)现场审计结束时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

1、召开撤点会议来讨论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2、被审计单位对审计中发现的事实和问题产生的原因的确认。

3、审计报告的表述方式和措辞

4、是内部审计人员展示富有建设性的专业服务的机会。

(二)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

审计人员要提醒被审计单位应关注提出的问题的实质,而不在文字表达上纠缠。

(三)与被审计单位领导层的沟通

纠正问题最终是管理层的责任。

审计人员的责任是跟进最新状况并报告被审计单位是否按计划改进。

三、报送内部审计报告

1内部审计报告应首先发送给负责被审计对象的管理层。

2经批准,内部审计报告也可提供给外部审计人员参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